CN211519686U - 一种新型挂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挂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19686U
CN211519686U CN201922419073.5U CN201922419073U CN211519686U CN 211519686 U CN211519686 U CN 211519686U CN 201922419073 U CN201922419073 U CN 201922419073U CN 211519686 U CN211519686 U CN 2115196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age
motor
compression chamber
fixedly connected
side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1907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Jinhang Traile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Jinhang Trail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Jinhang Trail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Jinhang Trail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1907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196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196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196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运输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挂车,包括车厢、底盘,所述车厢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侧门,所述车厢顶部的前端开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顶部与顶部之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数量为三个,所述车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转动轴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第一带轮,所述螺纹筒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第二带轮。该新型挂车,通过侧门、螺纹杆、螺纹筒,使得通过电机带动螺纹筒转动,从而使得螺纹杆进行升降运动,进而能够带动侧门进行升降,使得车厢的侧面开口敞开,进而能方便对大型货物的装载,使得挂车在进行大型货物装载时能够更为简单方便,能够满足货运的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挂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运输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挂车。
背景技术
挂车是指由汽车牵引而本身无动力驱动的车辆,具有迅速、机动、灵活安全等优点,同时能够方便区段运输。
现有的挂的上货地方为尾部车门,但是由于尾部车门的尺寸较小,当需要运载大型货物时,装货的过程就较为麻烦,从而给货物运输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挂车,具备大型货物装车简单方便以及能够降低汽车追尾造成的损伤程度的优点,解决了大型货物装车麻烦以及汽车追尾损伤严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挂车,包括车厢、底盘,所述车厢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侧门,所述车厢顶部的前端开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顶部与顶部之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数量为三个,所述车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转动轴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第一带轮,所述螺纹筒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第二带轮,三个所述第二带轮与第一带轮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传动带,所述螺纹筒的顶端与底端以及电机转动轴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侧门顶部与底部之间的后侧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螺纹筒螺纹连接,所述传动腔底部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升降孔,前端所述升降孔与螺纹杆活动套接。
优选的,所述侧门顶部与底部之间的前侧端固定连接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与后端升降孔活动套接,所述车厢的底部开设有与升降孔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所述加强杆的底端与螺纹杆的底端位置均位于侧门底部的下方,所述加强杆的底端以及螺纹杆的底端均与固定孔活动套接。
优选的,所述加强杆的位置位于螺纹杆位置的后方。
优选的,所述车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电机外侧的电机箱。
优选的,所述底盘的左侧端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套筒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套筒的内部开设有压缩腔,所述压缩腔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右侧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压缩腔内部的挡板,所述压缩腔的内部放置有位于挡板右端的第二弹簧,所述连接杆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位于压缩腔外部的第一弹簧,所述连接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防撞板。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形状与压缩腔的形状均为圆形,所述挡板的直径值小于压缩腔的直径值,所述挡板的直径值小于压缩腔出口处的直径值。
优选的,所述车厢内部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升降槽,所述侧门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升降槽活动卡接。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型挂车,通过侧门、螺纹杆、螺纹筒,使得通过电机带动螺纹筒转动,从而使得螺纹杆进行升降运动,进而能够带动侧门进行升降,使得车厢的侧面开口敞开,进而能方便对大型货物的装载,使得挂车在进行大型货物装载时能够更为简单方便,能够满足货运的需要。
2、该新型挂车,通过第一弹簧,第二弹簧,防撞板,使得当车辆追尾冲撞时,防撞板将受到的冲击力分散传递给四个连接杆,从而带动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进行压缩,使得能够对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使得车辆接触碰撞时的冲击力大大降低,进而减轻了碰撞后所受到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撞板与套筒连接关系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C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D处放大图。
图中:1、车厢;2、电机箱;3、侧门;4、防撞板;5、第一弹簧;6、套筒;7、压缩腔;8、第二弹簧;9、挡板;10、连接杆;11、加强杆;12、螺纹杆;13、传动腔;14、固定孔;15、电机;16、第一带轮;17、传动带;18、轴承;19、螺纹筒;20、第二带轮;21、升降孔;22、底盘;23、升降槽;24、升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一种新型挂车,包括车厢1、底盘22,车厢1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侧门3,车厢1顶部的前端开设有传动腔13,传动腔13顶部与顶部之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筒19,螺纹筒19的数量为三个,车厢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5,电机15转动轴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第一带轮16,螺纹筒19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第二带轮20,三个第二带轮20与第一带轮16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传动带17,螺纹筒19的顶端与底端以及电机15转动轴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18,侧门3顶部与底部之间的后侧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2,螺纹杆12与螺纹筒19螺纹连接,传动腔13底部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升降孔21,前端升降孔21与螺纹杆12活动套接。
其中,侧门3顶部与底部之间的前侧端固定连接有加强杆11,加强杆11与后端升降孔21活动套接,车厢1的底部开设有与升降孔21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14,加强杆11的底端与螺纹杆12的底端位置均位于侧门3底部的下方,加强杆11的底端以及螺纹杆12的底端均与固定孔14活动套接,使得加强杆11与螺纹杆12能够对侧门3的强度起到加强作用,防止货物与侧门3冲撞,使得侧门3发生损坏变形的情况出现。
其中,加强杆11的位置位于螺纹杆12位置的后方,使得加强杆11不仅能够加强侧门3的强度,同时也能够对货物进行阻挡,避免货物与螺纹杆12发生接触,从而影响了侧门3的升降。
其中,车厢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电机15外侧的电机箱2,能够对电机15起到防护的作用。
其中,底盘22的左侧端固定安装有套筒6,套筒6的数量为四个,能够对冲撞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分散承担,从而使得发生冲撞时的缓冲效果更好,四个套筒6呈矩形阵列分布,套筒6的内部开设有压缩腔7,压缩腔7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右侧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压缩腔7内部的挡板9,压缩腔7的内部放置有位于挡板9右端的第二弹簧8,连接杆10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位于压缩腔7外部的第一弹簧5,通过第一弹簧5与第二弹簧8的双重压缩,能够最大程度的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能够降低冲撞所造成的损坏程度,连接杆10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防撞板4。
其中,挡板9的形状与压缩腔7的形状均为圆形,挡板9的直径值小于压缩腔7的直径值,挡板9的直径值小于压缩腔7出口处的直径值,使得挡板9能够在压缩腔7内部自由运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二弹簧8进行压缩,从而实现第二弹簧8的减震作用。
其中,车厢1内部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升降槽23,侧门3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升降板24,升降板24与升降槽23活动卡接,通过升降槽23与升降板24的卡接,能够对侧门3起到连接固定的作用。
工作原理:
当需要装载大型货物时,通过电机15带动螺纹筒19转动,从而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杆12转动,侧门3随着螺纹杆12的转动进行上升运动,当侧面的开口满足货物装载的需要时,关闭电机15,开始对货物进行装载,当挂车在行驶过程中,后方被轿车追尾时,通过第一弹簧5的压缩能够对轿车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同时第二弹簧8再次压缩,使得能够将冲撞时的冲击力进行再次降低,从而使得冲撞后的轿车所受到的损伤能够有所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新型挂车,包括车厢(1)、底盘(2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侧门(3),所述车厢(1)顶部的前端开设有传动腔(13),所述传动腔(13)顶部与顶部之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筒(19),所述螺纹筒(19)的数量为三个,所述车厢(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转动轴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第一带轮(16),所述螺纹筒(19)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第二带轮(20),三个所述第二带轮(20)与第一带轮(16)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传动带(17),所述螺纹筒(19)的顶端与底端以及电机(15)转动轴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18),所述侧门(3)顶部与底部之间的后侧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2),所述螺纹杆(12)与螺纹筒(19)螺纹连接,所述传动腔(13)底部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升降孔(21),前端所述升降孔(21)与螺纹杆(12)活动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门(3)顶部与底部之间的前侧端固定连接有加强杆(11),所述加强杆(11)与后端升降孔(21)活动套接,所述车厢(1)的底部开设有与升降孔(21)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14),所述加强杆(11)的底端与螺纹杆(12)的底端位置均位于侧门(3)底部的下方,所述加强杆(11)的底端以及螺纹杆(12)的底端分别与固定孔(14)活动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11)的位置位于螺纹杆(12)位置的后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电机(15)外侧的电机箱(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2)的左侧端固定安装有套筒(6),所述套筒(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套筒(6)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套筒(6)的内部开设有压缩腔(7),所述压缩腔(7)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右侧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压缩腔(7)内部的挡板(9),所述压缩腔(7)的内部放置有位于挡板(9)右端的第二弹簧(8),所述连接杆(10)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位于压缩腔(7)外部的第一弹簧(5),所述连接杆(10)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防撞板(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9)的形状与压缩腔(7)的形状均为圆形,所述挡板(9)的直径值小于压缩腔(7)的直径值,所述挡板(9)的直径值小于压缩腔(7)出口处的直径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内部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升降槽(23),所述侧门(3)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升降板(24),所述升降板(24)与升降槽(23)活动卡接。
CN201922419073.5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新型挂车 Active CN2115196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9073.5U CN211519686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新型挂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9073.5U CN211519686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新型挂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19686U true CN211519686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47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19073.5U Active CN211519686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新型挂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196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39001U (zh) 可移动升降式电池箱承载装置
CN211519686U (zh) 一种新型挂车
CN106185720A (zh) 大容量便捷式袋装硫酸钡转运装置
CN212709694U (zh) 一种安装于仓栏车厢的后上横梁
CN209581258U (zh)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货车用升降尾板
CN215851542U (zh) 一种电力牵引车升降平台
CN210012546U (zh) 一种运输稳定的叉车
CN213799715U (zh) 一种公路立柱管运输的保护装置
CN211167966U (zh) 一种兼容多种重卡冲压件存放的产品架
CN206749626U (zh) 一种自卸式货运挂车
CN208993836U (zh) 一种新型环卫三轮车
CN208544331U (zh) 一种新型模块化纯电物流车底盘
CN217804807U (zh) 一种物流仓储转运小车
CN201357830Y (zh) 落下孔车
CN107364499B (zh) 一种三轮车车厢的安装机构
CN205131382U (zh) 一种物流车车身总成
CN212268333U (zh) 一种金属物流运输柜
CN209738905U (zh) 一种自卸车用车箱
CN217893055U (zh) 一种便于组合的平板运输半挂车
CN215591680U (zh) 一种搭载式智能小车
CN220535803U (zh) 一种面向地震救援的无人机配送用快递接驳无人车
CN220298373U (zh) 一种半挂车卸货结构
CN219133974U (zh) 一种高防护性仓栅式运输半挂车
CN220096433U (zh) 仓库运输车的防护机构
KR101581711B1 (ko) 후륜구동식 전기트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