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18961U - 一种脚控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脚控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18961U
CN211518961U CN201922279622.3U CN201922279622U CN211518961U CN 211518961 U CN211518961 U CN 211518961U CN 201922279622 U CN201922279622 U CN 201922279622U CN 211518961 U CN211518961 U CN 211518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plate
platform
longitudinal
driv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7962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弋林
汤振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ive Digital Electronics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inghu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inghui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inghu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7962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189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18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189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一种脚控定位装置,包括打印平台、机架、控制系统,所述机架底部设有脚踏板,所述打印平台边缘处设有受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升降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或定位柱,所述脚踏板、升降驱动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受脚踏板触发并通过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定位机构进行升降。通过设置脚踏板触发的定位机构,有助于释放使用者的双手,使用者在脚踏的同时就可以双手握持记录介质进行放置和定位,显著提升了记录介质装载的效率。通过设置纵向、横向的定位板,实现多个方向的定位,保证记录介质处于最佳打印位置,提升打印效果。并通过在打印平台上设置多条传送带,从而提供更多的定位机构设置位置,有助于进一步实现记录介质的精准定位。

Description

一种脚控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脚控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记录介质在打印平台上特定位置进行打印,常在打印平台上设置限制记录介质位置的定位机构,同时,为了便于打印喷头的移动,常将定位机构设置为可升降的定位机构。且现有的定位机构普遍采用手动操作方式进行定位机构的升降,使用者需要通过机械结构手动控制定位机构的升降,所以在放置较大或较重记录介质时往往需要多人同时操作,因为需要单人双手进行握持,另外的人员再手动控制定位机构。该种方式不仅浪费人力资源,而且效率低下,无法快速放置、定位记录介质。
现有技术中还有一部分打印设备采用电动控制定位机构,使用者用手启动定位机构升高,再双手握持并放置记录介质,虽然其能够实现单人操作,但仍无法同时实现放置与启动定位机构升高,即放置记录介质以及控制定位机构仍相互独立,不方便进行记录介质的放置和定位,装载过程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不足,提供一种脚控定位装置,实现了放置记录介质与记录介质定位的同时操作,方便操作,提高了装载记录介质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脚控定位装置,包括打印平台、机架、控制系统,所述机架底部设有脚踏板,所述打印平台边缘处设有受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升降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或定位柱,所述脚踏板、升降驱动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受脚踏板触发并通过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定位机构进行升降。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或定位柱,设置于边缘处有助于最大化打印平台的利用空间。所述脚踏板设置于机架底部有助于使用者通过脚踏的方式控制脚踏板,未触发脚踏板时,定位板顶端低于平台上表面,避免了定位板干扰喷头等结构的运作;使用者踩踏脚踏板后触发控制系统通过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定位机构进行升高,从而释放使用者的双手,使用者在脚踏的同时就可以双手握持记录介质进行放置和定位,不仅实现了单人操作,更显著提升了记录介质装载的效率。使用者通过再次踩踏或释放脚踏板的方式即能降下定位机构,有助于后续打印过程的进行。
优选的,定位机构包括横向设置于平台上远离脚踏板的一侧的一个以上横向定位板以及纵向设置于相邻侧的一个以上纵向定位板,所述横向定位板、纵向定位板为方向相互垂直的垂直挡板,板状体有助于增多记录介质的限位点;所述横向定位板、纵向定位板受升降驱动装置驱动进行升降。通过在横向以及纵向上设置定位板有助于在纵向、横向上限定记录介质的位置,从而实现精准的定位。横向定位板设置于远离脚踏板的一侧有助于使用者在原位置向横向定位板侧推动,有助于紧密贴合横向定位板,提高定位精准度。而设置于相邻侧的纵向定位板只需使用者水平移动记录介质即能紧密贴合纵向定位板进行精准定位。所述横向定位板、纵向定位板受升降驱动装置驱动进行升降,升降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线性运动的气缸。
优选的,平台上设有横向定位板的一侧侧面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有垂直方向上的通孔,所述横向定位板设置于通孔内;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限位块同侧下方与平台固定连接的第一气缸,所述横向定位板受第一气缸驱动进行升降。限位块将横向定位板限制于靠近平台侧面,有助于减小平台与横向定位板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尺寸较小的记录介质基本覆盖在打印平台上,保证有效打印面积,提高平台利用率。第一气缸固定连接于平台,横向定位板由第一气缸驱动进行升降,即横向定位板的升降是以平台为参考,有助于精准升降。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缸顶部连接有中间横梁,中间横梁与一个以上横向定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通过驱动中间横梁升降带动与中间横梁固定连接的横向定位板进行升降。通过中间横梁能够实现横向定位板的同步升降,提高了横向定位板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纵向定位板包括第一纵向板、第二纵向板,所述第一、第二纵向板均设有斜边且第一、第二纵向板通过斜边接触,所述第二纵向板设置于第一纵向板下方,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水平放置且与第二纵向板连接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通过驱动第二纵向板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带动第一定位板进行升降。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第一、第二纵向板,能够在横向上设置第二气缸以及中间结构,有助于在侧面节省纵向上的空间,方便打印设备中小车梁等结构的安装。
优选的,所述打印平台设有负压孔,所述负压孔设置于平台上非凹槽区域,下方设有负压装置,所述负压装置与负压孔连接,记录介质放置于打印平台上后通过负压孔能够吸附记录介质,从而避免记录介质在打印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
优选的,打印平台远离脚踏板一侧设有水平放置且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的转动辊,打印平台的另一侧设有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的升降支架,所述控制系统与第一、第二驱动装置连接并分别驱动转动辊旋转、升降支架进行升降;所述升降支架上设有多个从动轮,所述转动辊与多个从动轮之间设有水平分布且相互平行的多条传送带,所述转动辊通过传送带带动从动轮旋转;所述多个传送带套设于打印平台上,且打印平台上表面设有与多个传送带匹配的凹槽,处于打印平台上侧的传送带嵌入于对应位置的凹槽内,且嵌入的传送带上表面与凹槽上沿平齐。所述传送带为环形传送带,升降支架处于最低点时,传送带依次经过转动辊、打印平台上表面、从转轮、打印平台下方、转动辊,即环形传送带的中空区域内设置有水平放置的转动辊、打印平台、从动轮;此时位于打印平台上表面的传送带区域记为打印平台上侧的传送带,此时位于打印平台下方的传送带区域记为打印平台下侧的传送带。打印平台表面设有多个条形凹槽,且所述条形凹槽长度与打印平台等长,所述条形凹槽宽度、高度与纵向上对应位置的传动带宽度、厚度相匹配,打印平台上侧的传送带嵌入对应凹槽内,平台非凹槽区域与嵌入凹槽的传送带上表面形成平整的打印区域。在升降支架升高后,此时原嵌入凹槽内的传送带脱离凹槽,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转动辊转动并通过传送带带动从转轮实现记录介质的传动,使记录介质由向转动辊一侧移动。
优选的,控制系统通过第一、第二驱动装置分别驱动转动辊旋转、升降支架升降。通过设置多条传送带,有助于预留定位机构的安装空间,实现更为多样的定位结构安装,实现精准定位。且传送带能够配合定位机构在放置记录介质时进行传动,从而在不使用人力的状况下使记录介质紧贴横向定位板,方便使用者操作,进一步提高效率。
优选的,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平台上靠近转动辊一侧侧面的横向定位板以及设置于相邻侧的纵向定位板,所述横向定位板设置于转动辊与平台之间。将横向定位板设置于转动辊与平台之间实现了定位机构设置于传动区域内,充分利用多条传送带形成的空隙,有助于在各个位置进行定位。
优选的,所述横向定位板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对应位置的传送带匹配,升高至最高处的横向定位板缺口底端低于缺口对应位置的传送带下表面。通过设置缺口实现了多个横向定位板的效果,即单个设有缺口的横向定位板不仅结构稳定,而且横跨传送带在更多位置上限定。而升高横向定位板时缺口底端仍低于传送带下表面有助于横向定位板与平台侧面进行紧贴接触,也提供了横向定位板升高时传送带运转的空间。
优选的,所述转动辊、从动轮的顶端与打印平台上表面的凹槽底面处于同一高度,所述转动辊、从动轮的底端低于打印平台下表面;在升降支架未升高时,即升降支架处于最低点时,所述转动辊、从动轮顶端与打印平台上表面凹槽的底面处于同一高度,此时从动轮、转动辊上侧传送带的上表面以及位于凹槽内传送带的上表面均与平台上表面非凹槽区域平齐,有助于在打印过程中即未传动时,保持记录介质各点高度统一,从而提升打印效果。且从动轮、转动辊上侧传送带以及打印平台上表面传送带保持高度一致有助于避免打印平台边缘挤压传送带,减少传送带的磨损。所述转动辊、从动轮的底端低于打印平台下表面,即位于打印平台下侧的传送带与打印平台表面不接触,有助于在升降支架升高且开始传动后避免经过打印平台下侧的传送带发生磨损。
优选的,从动轮与平台之间还设有轴向与从动轮轴向相同的防磨轮,所述防磨轮固定于平台上,防磨轮长度大于或等于传送带宽度,且防磨轮底端低于平台下表面、高于从动轮底端。在升降支架升高后,即原处于打印平台下方的传送带区域在升降支架侧发生纵向向上的移动,从而在传动过程中容易与打印平台边缘不断摩擦。在对应传送带的从动轮与平台之间设有防磨轮,且防磨轮轴向与从动轮轴向相同,即旋转方向一致。所述防磨轮设置于对应传送带传动方向上,且底端低于平台下表面,当从动轮侧发生升高且开始传动时,打印平台下方传送带在从动轮侧向上移动,并传动经过防磨轮,带动防磨轮转动,从而实现在边缘处的过渡,且不影响传动;防磨轮底端高于从动轮底端,即打印平台下侧传送带仍会在从动轮侧发生上升,则有助于减小从动轮升高后打印平台上侧传送带受到的张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脚踏板触发的定位机构,有助于释放使用者的双手,使用者在脚踏的同时就可以双手握持记录介质进行放置和定位,显著提升了记录介质装载的效率。通过设置纵向、横向的定位板,实现记录介质多个方向的定位,保证记录介质处于最佳打印位置,提升打印效果。并通过在打印平台上设置多条传送带,从而提供更多的定位机构设置位置,有助于进一步实现记录介质的精准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立体图(一)。
图2为实施例立体图(二)。
图3为实施例顶部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实施例顶部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实施例顶部部分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顶部部分结构示意图(三)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实施例顶部部分结构示意图(四)。
图8为顶部部分结构示意图(四)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实施例顶部部分结构示意图(五)。
图10为顶部部分结构示意图(五)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实施例顶部部分结构示意图(六)。
图12为顶部部分结构示意图(六)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实施例顶部部分结构示意图(七)。
附图标记说明:机架1,脚踏板11,横向定位板12,第一气缸121,中间横梁122,纵向定位板13,第一纵向板131,第二纵向板132,第二气缸133,限位块14,打印平台2,凹槽21,机壳3,小车梁4,喷头小车5,转动辊6,升降支架7,第二驱动装置71,第三气缸711,第四气缸712,从动轮72,光轴73,固定支架74,垂直挡板741,从动轮限位块742,传送带8,打印平台上侧的传送带81,打印平台下侧的传送带82,防磨轮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
图1为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无部分机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至12为顶部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含有限位块742,图5无限位块742且隐藏单个传送带,图7无升降支架7,图11、12、13无打印平台2。
如图1所示,一种打印设备,包括机架1、打印平台2、机壳3、小车梁4、喷头小车5、控制系统,所述打印平台2固定于机架1上,机架1在平台输入侧底部设有脚踏板11,所述打印平台2边缘处设有受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升降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或定位柱,本实施例为定位板,所述脚踏板、升降驱动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受脚踏板11触发并通过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定位机构进行升降。
如图9、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定位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平台输出侧、平台的左侧的横向定位板12、纵向定位板13,平台在横向定位板12侧的侧面固定有限位块14,所述限位块设有垂直方向上的通孔,横向定位板12设置于通孔内,且横向定位板12连接有第一气缸121,所述脚踏板11、第一气缸121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受脚踏板1触发并通过第一气缸121控制定位机构进行升降,所述第一气缸121通过L型板固定于平台侧面,顶端连接有中间横梁122,所述中间横梁122与所有横向定位板固定连接。
如图11、12、13所示,平台左侧设有上方开口的定位板容纳腔,图11已隐藏容纳腔挡板,所述纵向定位板13包括设置于容纳腔内的第一纵向板131、第二纵向板132,所述第一、第二纵向板均设有斜边且第一、第二纵向板通过斜边接触,本实施例中第一纵向板底部为斜面,第二纵向板包括垂直三角形挡板,且第二纵向板的一条垂直边向输出侧延伸形成L板,L板与第二气缸133连接;所述第二纵向板132设置于第一纵向板131下方,且第二纵向板132连接有水平放置的第二气缸133,控制系统通过第二气缸133驱动第二纵向板132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带动第一纵向板131进行垂直方向上的升降。所述第一气缸121、第二气缸133组成升降驱动装置,横向定位板12、纵向定位板13受升降驱动装置驱动进行升降。此外,本实施例中气缸为升降气缸。
所述打印平台2还设有负压孔,所述负压孔与设置于平台下的负压装置通过管道连接。
如图1、2、3所示,打印平台2输出侧设有水平放置且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的转动辊6,输入侧设有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71的升降支架7,所述控制系统与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71(如图11所示)连接并利用第一、第二驱动装置分别驱动转动辊6旋转、升降支架7进行升降;所述升降支架7上设有多个从动轮72,所述转动辊6与多个从动轮72之间设有水平分布且相互平行的多条传送带8;所述多个传送带8套设于打印平台2上,且打印平台2上表面设有与多个传送带8匹配的凹槽21,如图5、6所示,升降支架处于最低点时,处于打印平台上侧的传送带81嵌入于对应位置的凹槽21内,且嵌入的传送带81上表面与凹槽21上沿平齐。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步进电机,设置于转动辊的右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71包括第三711、第四气缸712,如图4所示,第三、第四气缸通过L型挡板固定于平台的输入侧,第三、第四两个垂直放置气缸的顶部与升降支架7的底部连接,共同驱动升降支架7进行升降。如图6所示,所述升降支架7通过光轴73滑动固定于打印平台的输入侧。
所述转动辊6、从动轮72的顶端与打印平台上表面的凹槽21底面处于同一高度,所述转动辊6、从动轮72的底端低于打印平台2下表面,即位于转动辊、从动轮顶端的传送带高度与嵌入打印平台上表面的传送带高度一致,打印平台下侧的传送带82与打印平台不接触。
如图7、8所示,从动轮72与平台2之间还设有轴向与从动轮轴向相同的防磨轮9,所述防磨轮9固定于平台2上,防磨轮9长度大于传送带宽度,且防磨轮9底端低于平台2下表面、高于从动轮72底端。
如图4、5、6所示,所述从动轮72通过固定支架74固定于升降支架7上,所述固定架74包括两个与传送带行进方向平行且固定于升降支架上的垂直挡板741,所述垂直挡板设有水平方向上的腰圆形通孔,从动轮72转轴两端分别设置于固定架两个挡板的腰圆形通孔内,且垂直挡板顶部设有与腰圆形通孔相通的开口,垂直挡板上方设有从动轮限位块742,且从动轮限位块742封闭开口。
工作原理:使用者踩踏脚踏板11,所述控制系统被触发,并利用第一气缸121、第二气缸133驱动平台输出侧定位板12、左侧的定位板13升起,同时,使用者放置记录介质至平台2上进行定位。进行定位后,连接有负压装置的负压孔吸附记录介质紧贴平台2。喷头小车5在小车梁4上进行移动和打印,待打印完成后,使用者通过控制开关启动升降支架7升高,待传送带81脱离凹槽21后,所述转动辊6带动多个从动轮72进行旋转,每个传送带经转动辊6、打印平台下方、防磨轮9、从动轮72、打印平台上方、转动辊6为一运动周期。在传送带8运转的同时,记录介质倾斜的向输出侧输出,直至完全输出后,控制转动辊6停止并开始降低升降支架7,所述升降支架7降低至最低点时,打印平台上侧的传送带8重新嵌入打印平台2上表面对应凹槽21中,等待下次打印和传动。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脚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平台、机架、控制系统,所述机架底部设有脚踏板,所述打印平台边缘处设有受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升降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或定位柱,所述脚踏板、升降驱动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受脚踏板触发并通过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定位机构进行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机构包括横向设置于平台远离脚踏板的一侧的一个以上横向定位板以及纵向设置于相邻侧的一个以上纵向定位板,所述横向定位板、纵向定位板相互垂直;所述横向定位板、纵向定位板受升降驱动装置驱动进行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脚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平台上设有横向定位板的一侧侧面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有垂直方向上的通孔,所述横向定位板设置于通孔内;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限位块同侧下方与平台固定连接的第一气缸,所述横向定位板受第一气缸驱动进行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脚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顶部连接有中间横梁,中间横梁与一个以上横向定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通过驱动中间横梁升降带动与中间横梁固定连接的横向定位板进行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脚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定位板包括第一纵向板、第二纵向板,所述第一、第二纵向板均设有斜边且第一、第二纵向板通过斜边接触,所述第二纵向板设置于第一纵向板下方,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水平放置且与第二纵向板连接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通过驱动第二定位板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带动第一定位板进行升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平台设有负压孔,所述负压孔连接有负压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打印平台远离脚踏板一侧设有水平放置且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的转动辊,打印平台的另一侧设有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的升降支架,所述控制系统与第一、第二驱动装置连接并分别驱动转动辊旋转、升降支架进行升降;所述升降支架上设有多个从动轮,所述转动辊与多个从动轮之间设有水平分布且相互平行的多条传送带,所述转动辊通过传送带带动从动轮旋转;所述多个传送带套设于打印平台上,且打印平台上表面设有与多个传送带匹配的凹槽,处于打印平台上侧的传送带嵌入于对应位置的凹槽内,且嵌入的传送带上表面与凹槽上沿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脚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平台上靠近转动辊一侧侧面的横向定位板以及设置于相邻侧的纵向定位板,所述横向定位板设置于转动辊与平台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脚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定位板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对应位置的传送带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脚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辊、从动轮的顶端与打印平台上表面的凹槽底面处于同一高度,所述转动辊、从动轮的底端低于打印平台下表面;从动轮与平台之间还设有轴向与从动轮轴向相同的防磨轮,所述防磨轮固定于平台上,防磨轮长度大于或等于传送带宽度,且防磨轮底端低于平台下表面、高于从动轮底端。
CN201922279622.3U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脚控定位装置 Active CN2115189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9622.3U CN211518961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脚控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9622.3U CN211518961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脚控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18961U true CN211518961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65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79622.3U Active CN211518961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脚控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189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17283A (zh) 处理工序用输送方法和设备
CN209889786U (zh) 流水线末端料盘推送装置
CN108382439B (zh) 一种发动机缸体运输用小车及运输系统
CN116198213B (zh) 一种纸箱表面印刷设备及印刷工艺
CN216661496U (zh) 上料装置
CN211518961U (zh) 一种脚控定位装置
CN205800519U (zh) 一种循环送料数码喷印机
CN212124593U (zh) 一种打印平台传动机构
CN116424909A (zh) 一种薄板连续不间断送料机及印铁涂布机
CN210710610U (zh) 版辊搬运车
CN216397672U (zh) 一种钣金加工用压料装置
CN205952971U (zh) 一种用于输送空调外机周转板的升降机
CN203854286U (zh) 覆铜箔设备
CN212920771U (zh) 一种自动印花设备
CN107672363A (zh) 一种新型数码印花机
CN210588005U (zh) 水泵涡轮的压合机构
CN219652265U (zh) 一种薄板连续不间断送料机及印铁涂布机
CN216582291U (zh) 一种砂芯输送装置
CN216072247U (zh) 一种纸张打印用送料机构
CN219901701U (zh) 一种导光板上料装置
CN219856423U (zh) 木制拼板玩具的印刷设备
CN210374632U (zh) 一种行车自动推料装置
CN220116142U (zh) 一种便于放置托盘的agv小车
CN218463262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纸箱印刷装置
CN217432859U (zh) 一种用于数控冲床自动化上下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02

Address after: 102, No.10 Yuhua Road, Jiuyu Village, Xintang Town, Zengcheng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1340

Patentee after: Drive Digital Electronics (Guangd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Lin Shan Zui, Jiuyu Village, Xintang Town, Zengcheng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CRYSTALJET INDUST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