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波罩提拉脱模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波罩提拉脱模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天线罩在生产过程中普遍采用人工方式脱模,而对于筒形透波罩的制作过程中,其侧壁的拔模斜度很小甚至没有拔模斜度,并且由于内蒙皮与模具之间的粘贴过紧,零件外部本身又没有施力点的情况下,工人很难进行脱模,如采用敲击或旋转方式暴力脱模,将会造成天线罩的损伤,从而导致天线罩生产效率降低,产品合格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波罩提拉脱模工具,通过在零件建造过程加入便于脱模受力的临时固定件,并在摆臂的提拉作用下使其完成脱模,同时在配合切割机构分离临时固定件,最终达到高效快速完整的需求零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波罩提拉脱模工具,其主要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一端固定设有模具连接座,用于竖直连接柱体的模具;切割支撑座,所述切割支撑座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顶部远离所述模具连接座的一端,所述切割支撑座顶部具有旋转托盘;立柱,所述立柱为竖直设置圆柱体结构,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顶部位于所述模具连接座与所述切割支撑座的中间;摆臂,所述摆臂垂直于所述立柱,并通过旋转升降机构与所述立柱配合,所述摆臂的自由端在所述模具及所述旋转托盘的上方自由摆动;旋转夹持器,所述旋转夹持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摆臂的自由端,并且主轴的底端连接设有夹头;临时固定件,所述临时固定件具有连接底板,所述连接底板与所述模具顶部贴合,所述连接底板的顶部连接收夹持块,所述夹持块与所述夹头配合;切割刀,所述切割刀通过纵向滑动机构连接设置在所述摆臂底部;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旋转升降机构、所述旋转夹持器、所述纵向滑动机构分别通过所述控制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升降机构由套筒、升降马达、传动丝杠、传动螺母构成;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摆臂的下方,并通过直线轴承与所述立柱配合,所述摆臂远离所述旋转夹持器的一端通过直线轴承与所述立柱配合并压落在所述套筒上方;所述升降马达与所述立柱并列设置,所述传动丝杠任意的一端与所述升降马达输出轴连接,所述传动螺母与所述传动丝杠配合,并与所述套筒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升降马达与所述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摆臂的底部沿长度方向固定设有光导轨,所述光导轨上配合有横滑块,所述横滑块通过横向丝杠机构在所述光导轨上运动;所述纵向滑动机构由电缸构成,所述电缸的固定端竖直固定在所述横滑块的底部,所述电缸伸缩端同轴设有电动驱动器,所述电动驱动器的底端同轴配有铣刀。
优选的,所述切割支撑座通过轴承架纵向设有从动轴,所述旋转托盘通过十字联轴节与所述从动轴的顶端连接;所述从动轴的底端通过推力轴承与所述底座配合。
优选的,还包括脱模助力机构,所述脱模助力机构由径向助力臂、夹持套、压力调节杆及滚轮构成;所述夹持套嵌套设置在所述立柱对应所述模具的高度;所述径向助力臂为沿所述模具径向设置的管体结构,并且任意的一端与所述夹持套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压力调节杆为一电推杆,所述压力调节臂的固定端嵌套设置在所述径向助力臂内部,并且通过同轴设置的第二弹簧与所述径向助力臂内靠近所述夹持套的一端配合;所述滚轮通过轮架连接设置在所述压力调节杆的伸缩端,并向所述模具外部的零件施加挤压力。
优选的,所述轮架为开口朝向所述模具的“U”形结构,并且所述轮架的两端呈水平设置;所述滚轮通过轴承配合在所述轮架的两端,所述滚轮的轴线与所述模具轴线呈夹角设置;各个所述滚轮的表面均设有弹性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上述设置中,在透波罩的切割区域形成一个多余的着力点,在此后的脱模过程中,旋转夹持器通过该夹头将临时固定件的夹持块爪牢,并通过旋转升降机构控制摆臂将透波罩零件向上从模具上提起,从而完成初步脱模步骤,接下来通过旋转升降机构将摆臂旋转至切割支撑座的上方,并向下释放摆臂,直至透波罩顶部内壁同轴的压合在旋转托盘上,此时启动旋转夹持器使夹头通过夹持块另透波罩旋转,在通过纵向滑动机构放下切割刀,对透波罩顶部进行车孔,直至将透波罩顶部需去留的部分及临时固定件切割分离后,完成所需要的透波罩脱模作业。通过本工具,在透波罩上建立临时受力点的方式保证了透波罩脱模及后期制作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提高了透波罩的脱模速度的同时还提高了透波罩脱模成功率,保证了透波罩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临时固定件设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根据图1、2,一种透波罩提拉脱模工具,其主要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 顶部的一端固定设有连接座,用于竖直连接柱体的模具8;切割支撑座2,所述切割支撑座2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顶部远离所述模具8连接座的一端,所述切割支撑座2顶部具有旋转托盘9;立柱3,所述立柱3为竖直设置圆柱体结构,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顶部位于所述模具8连接座与所述切割支撑座2 的中间;摆臂4,所述摆臂4垂直于所述立柱3,并通过旋转升降机构与所述立柱3配合,所述摆臂4的自由端在所述模具8及所述旋转托盘9的上方自由摆动;旋转夹持器5,所述旋转夹持器5固定设置在所述摆臂4的自由端,并且主轴的底端连接设有夹头10;临时固定件6,所述临时固定件6具有连接底板11,所述连接底板11与所述模具8顶部贴合,所述连接底板11的顶部连接收夹持块12,所述夹持块12与所述夹头配合;切割刀7,所述切割刀7通过纵向滑动机构18连接设置在所述摆臂4底部;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底座 1上,所述旋转升降机构、所述旋转夹持器5、所述纵向滑动机构18分别通过所述控制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
在透波罩,即零件30的制作过程中,首先将临时固定件6与透波罩的壁一同完成制作并进行硬化,因此在透波罩的切割区域形成一个着力点,在此后的脱模过程中,旋转夹持器5通过该夹头将临时固定件6的夹持块12爪牢,并通过旋转升降机构控制摆臂4将透波罩零件30向上从模具8上提起,从而完成初步脱模步骤,接下来通过旋转升降机构将摆臂4旋转至切割支撑座2的上方,并向下释放摆臂4,直至透波罩顶部内壁同轴的压合在旋转托盘9上,此时启动旋转夹持器5使夹头10通过夹持块12另透波罩旋转,在通过纵向滑动机构18放下切割刀7,对透波罩顶部进行车孔,直至将透波罩顶部需去留的部分及临时固定件6切割分离后,完成所需要的透波罩脱模作业。通过本工具,在透波罩上建立临时受力点的方式保证了透波罩脱模及后期制作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提高了透波罩的脱模速度的同时还提高了透波罩脱模成功率,保证了透波罩的生产效率。
实施例二:
根据图1、3,所述旋转升降机构由套筒29、升降马达13、传动丝杠14、传动螺母15构成;所述套筒29设置在所述摆臂4的下方,并通过直线轴承与所述立柱3配合,所述摆臂4远离所述旋转夹持器5的一端通过直线轴承与所述立柱3配合并压落在所述套筒29上方;所述升降马达13与所述立柱3并列设置,所述传动丝杠14任意的一端与所述升降马达13输出轴连接,所述传动螺母15与所述传动丝杠14配合,并与所述套筒29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升降马达13与所述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上述设置中,由升降马达13带动的传动丝杠14与传动螺母15的配合,使套筒29在立柱3上竖直升降运动,从而为摆臂4提供了一个落点,使摆臂4在落点上自由旋转。而摆臂4的直线轴承与套筒29的直线轴承之间还可以设置第一弹簧26,第一弹簧26的目的是对旋转升降器提拉夹持块12时的缓冲,当零件30与模具8粘合的过于牢靠时,升降机构不能顺利通过旋转夹持器5将零件 30提起,此时的第一弹簧26将被压缩,避免硬拉导致的零件30破损。
实施例三:
所述摆臂4的底部沿长度方向固定设有光导轨16,所述光导轨16上配合有横滑块17,所述横滑块17通过横向丝杠机构在所述光导轨16上运动;所述纵向滑动机构18由电缸构成,所述电缸的固定端竖直固定在所述横滑块17的底部,所述电缸伸缩端同轴设有电动驱动器19,所述电动驱动器19的底端同轴配有铣刀20。
上述设置中,通过横滑块17在光导轨16上的运动,实现了切割半径的调整,其中横向丝杠机构可由与控制开关连接的电动马达来控制,也可以用尾舵轮的手柄进行手工调节。而有电动驱动器19及铣刀20实现了类似传统立式铣床的原理,因此能实现快速高效精确的切割作用。
实施例四:
所述切割支撑座2通过轴承架纵向设有从动轴21,所述旋转托盘9通过十字联轴节22与所述从动轴21的顶端连接;所述从动轴21的底端通过推力轴承与所述底座1配合。
上述设置中,十字联轴节22消除了旋转托盘9与旋转夹持器5的径向偏差,保证了零件30在旋转夹持器5的带动下能在旋转托盘9上顺利旋转,从而完成切割分离临时部件的作用。
实施例五:
还包括脱模助力机构,所述脱模助力机构由径向助力臂23、夹持套、压力调节杆24及滚轮28构成;所述夹持套嵌套设置在所述立柱3对应所述模具8 的高度;所述径向助力臂23为沿所述模具8径向设置的管体结构,并且任意的一端与所述夹持套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压力调节杆24为一电推杆,所述压力调节杆24的固定端嵌套设置在所述径向助力臂23内部,并且通过同轴设置的第二弹簧25与所述径向助力臂23内靠近所述夹持套的一端配合;所述滚轮28 通过轮架27连接设置在所述压力调节杆24的伸缩端,并向所述模具8外部的零件30施加挤压力。
通过上述设置,当旋转夹持器5无法顺利将零件30从模具8上脱离时,通过脱模助力机构对其进行辅助脱模,其作用原理是通过第二弹簧25将压力调节臂向模具8轴线方向压紧,并借助滚轮28的碾压对零件30表面形成应力点,从而实现与模具8外侧壁分离,破除零件30与模具8之间的附着力。
实施例六:
所述轮架27为开口朝向所述模具8的“U”形结构,并且所述轮架27的两端呈水平设置;所述滚轮28通过轴承配合在所述轮架27的两端,所述滚轮28 的轴线与所述模具8轴线呈夹角设置;各个所述滚轮28的表面均设有弹性层。
上述设置中,“U”形轮架27的两端通过滚轮28合抱在零件30相对的两侧,当模具8旋转时,滚轮28对模具8外部的零件30实施碾压作用,同时基于滚轮28轴线的倾角,在旋转过程中,对零件30外表面施加向脱模方向的外力。其中滚轮28的倾角与旋转夹持器5的旋转方向相适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