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94354U - 一种中置电机车架及焊接辅助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置电机车架及焊接辅助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94354U
CN211494354U CN201922405826.7U CN201922405826U CN211494354U CN 211494354 U CN211494354 U CN 211494354U CN 201922405826 U CN201922405826 U CN 201922405826U CN 211494354 U CN211494354 U CN 211494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ipe
welding
supporting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0582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传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uota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uot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uota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uot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0582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94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94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94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中置电机车架,包括头管、中管、尾叉、连接梁组以及安装罩,安装罩的底部形成电机安装区,连接梁组包括第一连接梁,中管的后侧设有走线管,走线管的底端与安装罩焊接,第一走线管道的底端贯通到安装罩底部的电机安装区。一种应用于前述中置电机车架的焊接辅助工装,包括支撑板和支撑柱组件,支撑板的顶部设有支撑部,支撑柱组件包括设在支撑板上的若干支撑柱,支撑板上还设有定位五通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中管的后侧单独设置一个走线管,以方便走线。在车架的焊接过程中,设置焊接辅助工装,可以减少焊接变形,支撑板上设置定位五通管,以便于在焊接工装中以定位五通管作为定位基准进行焊接,保证了焊接的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中置电机车架及焊接辅助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自行车车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中置电机车架及焊接辅助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加电动自行车的动力性能,会采用中置电机的形式,但是会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电动机设在车架中间位置且电动机功率大,所需电线数量多,电线直径大,电线外露会影响美观性。第二,采用中置电机的车架上设有用于固定中置电机的安装罩,安装罩在与车架上的其他梁体之间焊接容易变形,且常规车架焊接过程中通常以五通管作为定位点,而采用中置电机的车架,其五通管是设置在中置电机上的,在安装罩与车架梁体的焊接过程中,中置电机没有安装在安装罩上,因此焊接过程中没有五通管作为参考,会影响焊接精度。
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保证走线美观性的中置电机车架以及一种能增加焊接精度、减少焊接变形的应用于中置电机车架的焊接辅助工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置电机车架,包括头管、中管、尾叉以及设在头管和中管之间的连接梁组,还包括焊接在中管底部的用于安装中置电机的安装罩,所述安装罩的底部形成电机安装区,所述连接梁组包括第一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梁的一端与头管焊接,第一连接梁的另一端向后并向下倾斜设置并与安装罩焊接固定,所述中管的后侧设有走线管,所述走线管的底端与安装罩焊接,走线管的顶端设在中管的下方,所述走线管内形成第一走线管道,第一走线管道的底端贯通到安装罩底部的电机安装区。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梁组还包括设在安装罩上方并位于第一连接梁与中管之间的补强件,所述补强件的前端与第一连接梁焊接固定,补强件的后端与中管焊接固定,补强件底部的轮廓与安装罩顶部的外轮廓匹配,所述补强件的底部与安装罩的顶部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罩包括设在顶部的第一罩板和分别设在第一罩板左右两侧并向下延伸的两第二罩板,两第二罩板上分别设有安装孔组,安装孔组包括若干安装孔,两第二罩板的安装孔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组包括设在前部的第一安装孔、设在中间位置的第二安装孔以及设在后部的第三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梁内部为空心结构并形成第二走线管道,所述第二走线管道的一端贯通到安装罩底部的电机安装区,所述第二走线管道的另一端贯通到头管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走线管和中管一体挤出成型。
一种应用于前述中置电机车架的焊接辅助工装,包括支撑板和支撑柱组件,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用于支撑第一罩板的内表面的支撑部,所述支撑柱组件包括设在支撑板上并延伸到支撑板左右两侧并与第二罩板上的安装孔对应设置的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端面设有贯通的连接孔,所述支撑柱的长度与左右两第二罩板的内表面的距离匹配,连接孔中设有用于两端分别穿过两第二罩板上对应的安装孔并将焊接辅助工装与安装罩紧固连接的紧固件;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定位五通管。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以及第三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以及第三支撑柱分别设在支撑板的前部、中间位置以及后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包括设在支撑板上表面顶部的第一支撑点以及分别设在第一支撑点两侧的第二支撑点和第三支撑点,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包括分别设在前部和后部并互成角度设置的第一斜面以及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远离第二斜面一端形成所述第二支撑点,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相交处形成所述第一支撑点,所述第二斜面远离第一斜面一端形成所述第三支撑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罩起到连接车架各梁体的作用,在中管的后侧单独设置一个走线管,以方便与中置电机连接的电线向上方走线,也能进一步提高中管的强度。
在车架的焊接过程中,将焊接辅助工装固定在安装罩底部形成电机安装区内,支撑板上的支撑柱的两端分别支撑左右两第二罩板并通过紧固件锁紧,支撑板的支撑部与第一罩板的内表面相贴,因此可以减少在焊接过程中安装罩的变形,支撑板上在对应位置设置定位五通管,模拟安装中置电机后定位五通管的位置,以便于在焊接工装中以定位五通管作为定位基准进行焊接,保证了焊接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补强件的侧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焊接辅助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中置电机车架,包括头管1、中管2、尾叉3设在头管1和中管2之间的连接梁组以及焊接在中管2底部的用于安装中置电机的安装罩4,安装罩4的底部形成电机安装区,连接梁组包括第一连接梁5,第一连接梁5的一端与头管1焊接,第一连接梁5的另一端向后并向下倾斜设置并与安装罩4焊接固定,中管2的后侧设有走线管6,走线管6的底端与安装罩4焊接,走线管6的顶端设在中管2的下方,走线管6内形成第一走线管道,第一走线管道的底端贯通到安装罩4底部的电机安装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罩4起到连接车架各梁体的作用,在中管2的后侧单独设置一个走线管6,以方便与中置电机连接的电线向上方走线,也能进一步提高中管2的强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如图1、2所示,连接梁组还包括设在安装罩4上方并位于第一连接梁5与中管2之间的补强件7,补强件7的前端与第一连接梁5焊接固定,补强件7的后端与中管2焊接固定,补强件7底部的轮廓与安装罩4顶部的外轮廓匹配,补强件7的底部与安装罩4的顶部焊接固定。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补强件7会进一步增加车架强度,同时保留中管2和第一连接梁5之间足够的空间,便于乘骑。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安装罩4包括设在顶部的第一罩板8和分别设在第一罩板8左右两侧并向下延伸的两第二罩板9,两第二罩板9上分别设有安装孔组,安装孔组包括若干安装孔,具体的,安装孔组包括设在前部的第一安装孔、设在中间位置的第二安装孔以及设在后部的第三安装孔。两第二罩板9的安装孔一一对应。安装孔用于固定中置电机或者固定焊接辅助工装13。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第一连接梁5内部为空心结构并形成第二走线管道,第二走线管道的一端贯通到安装罩4底部的电机安装区,第二走线管道的另一端贯通到头管1的内部。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便于中置电机的电线向车架的前端走线。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走线管6和中管2一体挤出成型。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相较于焊接固定,挤出成型加工方便,成型后,切掉走线管6的顶部使其低于中管2的顶部,然后打磨边角即可。
如图1、3所示,一种应用于前述中置电机车架的焊接辅助工装13,包括支撑板14和支撑柱组件,支撑板14的顶部设有用于支撑第一罩板8的内表面的支撑部,具体的,支撑部包括设在支撑板14上表面顶部的第一支撑点15以及分别设在第一支撑点15两侧的第二支撑点16和第三支撑点17,支撑板14的上表面包括分别设在前部和后部并互成角度设置的第一斜面18以及第二斜面19,第一斜面18远离第二斜面19一端形成第二支撑点16,第一斜面18和第二斜面19相交处形成第一支撑点15,第二斜面19远离第一斜面18一端形成第三支撑点17。
支撑柱组件包括设在支撑板14上并延伸到支撑板14左右两侧并与第二罩板9上的安装孔对应设置的若干支撑柱,支撑柱的端面设有贯通的连接孔,支撑柱的长度与左右两第二罩板9的内表面的距离匹配,连接孔中设有用于两端分别穿过两第二罩板9上对应的安装孔并将焊接辅助工装13与安装罩4紧固连接的紧固件;在本实施例中,因为第二罩板9上设有三各安装孔,所述支撑柱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20、第二支撑柱21以及第三支撑柱22,第一支撑柱20、第二支撑柱21以及第三支撑柱22分别设在支撑板14的前部、中间位置以及后部。支撑板14上还设有定位五通管23。
采用上述焊接辅助工装13,在车架的焊接过程中,将焊接辅助工装13固定在安装罩4底部形成电机安装区内,支撑板14上的支撑柱的两端分别支撑左右两第二罩板9并通过紧固件锁紧,支撑板14的三个支撑点分别与第一罩板8的内表面相贴,可以减少在焊接过程中安装罩4的变形,支撑板14上在对应位置设置定位五通管23,模拟安装中置电机后定位五通管23的位置,以便于在焊接工装中以定位五通管23作为定位基准进行焊接,保证了焊接的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中置电机车架,包括头管、中管、尾叉以及设在头管和中管之间的连接梁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焊接在中管底部的用于安装中置电机的安装罩,所述安装罩的底部形成电机安装区,所述连接梁组包括第一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梁的一端与头管焊接,第一连接梁的另一端向后并向下倾斜设置并与安装罩焊接固定,所述中管的后侧设有走线管,所述走线管的底端与安装罩焊接,走线管的顶端设在中管的下方,所述走线管内形成第一走线管道,第一走线管道的底端贯通到安装罩底部的电机安装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电机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组还包括设在安装罩上方并位于第一连接梁与中管之间的补强件,所述补强件的前端与第一连接梁焊接固定,补强件的后端与中管焊接固定,补强件底部的轮廓与安装罩顶部的外轮廓匹配,所述补强件的底部与安装罩的顶部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电机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罩包括设在顶部的第一罩板和分别设在第一罩板左右两侧并向下延伸的两第二罩板,两第二罩板上分别设有安装孔组,安装孔组包括若干安装孔,两第二罩板的安装孔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置电机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组包括设在前部的第一安装孔、设在中间位置的第二安装孔以及设在后部的第三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电机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梁内部为空心结构并形成第二走线管道,所述第二走线管道的一端贯通到安装罩底部的电机安装区,所述第二走线管道的另一端贯通到头管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电机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管和中管一体挤出成型。
7.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3所述中置电机车架的焊接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和支撑柱组件,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用于支撑第一罩板的内表面的支撑部,所述支撑柱组件包括设在支撑板上并延伸到支撑板左右两侧并与第二罩板上的安装孔对应设置的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端面设有贯通的连接孔,所述支撑柱的长度与左右两第二罩板的内表面的距离匹配,连接孔中设有用于两端分别穿过两第二罩板上对应的安装孔并将焊接辅助工装与安装罩紧固连接的紧固件;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定位五通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焊接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以及第三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以及第三支撑柱分别设在支撑板的前部、中间位置以及后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焊接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设在支撑板上表面顶部的第一支撑点以及分别设在第一支撑点两侧的第二支撑点和第三支撑点,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包括分别设在前部和后部并互成角度设置的第一斜面以及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远离第二斜面一端形成所述第二支撑点,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相交处形成所述第一支撑点,所述第二斜面远离第一斜面一端形成所述第三支撑点。
CN201922405826.7U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中置电机车架及焊接辅助工装 Active CN211494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05826.7U CN211494354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中置电机车架及焊接辅助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05826.7U CN211494354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中置电机车架及焊接辅助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94354U true CN211494354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420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05826.7U Active CN211494354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中置电机车架及焊接辅助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943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26234A (en) Steering assembly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a motor vehicle
KR101654502B1 (ko) 부착대의 연결이 용이한 교통시설물 철주
US20020074759A1 (en) Motor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CN211281207U (zh) 车身后部传力结构及车辆
CN211494354U (zh) 一种中置电机车架及焊接辅助工装
CN111806574B (zh) 一种仪表板横梁装配结构及具有该装配结构的汽车
CN106809278A (zh) 一种电动汽车副车架
CN206953923U (zh) 新能源汽车前悬架塔
JP7211027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WO2019091407A1 (zh) B柱安装装置及车辆
CN201882196U (zh) 越野摩托车车架
CN215663675U (zh) 一种前轮眉护板
JP2988259B2 (ja) ピラー結合部構造
CN207758870U (zh) 一种新型大矩管纯电动客车车架结构
JP4287701B2 (ja) エスカレータの踏段
CN217649523U (zh) 易组装铝合金车头前端模块结构
CN210555143U (zh) 一种b柱上护板
CN213199896U (zh) 车辆前副车架
CN219904524U (zh) 车身和车辆
CN214303350U (zh) 一种隐藏外拉手车门安装结构
CN209096823U (zh) 一种新能源车ev托架横梁
CN216102391U (zh) 一种集成式后纵梁及车身底盘
CN209921217U (zh) 车载通信控制器安装支架
CN221049789U (zh) D柱上内加强件
CN217346396U (zh) 一种注塑机的框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