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42208U - 保险杠组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保险杠组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42208U
CN211442208U CN201922273198.1U CN201922273198U CN211442208U CN 211442208 U CN211442208 U CN 211442208U CN 201922273198 U CN201922273198 U CN 201922273198U CN 211442208 U CN211442208 U CN 2114422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mper
vehicle
assembly
support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7319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oros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oros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oros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oros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7319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422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422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422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险杠组件,应用于车辆,其包括保险杠、缓冲块及防撞梁;所述保险杠面向车辆车身的一侧上设有支撑筋;所述保险杠的两端固定在车辆车身上,所述支撑筋安装在所述缓冲块上;所述缓冲块的两端设有卡扣,用于扣紧所述防撞梁。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杠组件结构简单,成本低,可有效防止车辆保险杆Z向下沉。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

Description

保险杠组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险杠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发动机罩盖与前保险杠模块为朝天缝时,该缝隙如果大小、面差不均匀,对于车辆的外观影响极大。前保险杠模块一般比较重,仅将前保险杠的两端固定在车身上,容易下沉,因此,为防止前保险杠下沉使前保险杠和发动机罩盖的缝隙过大,影响美观。通常是增加1-2个防下沉支架,其固定在前保险杠模块中的上格栅或前保险杠上,同时需增加1个用于支撑防下沉支架的前端模块框架,其固定在车身纵梁及前大灯安装支架上,装配时,防下沉支架上的防下沉结构插接在前端模块框架对应凹槽中,此时,前端模块Z向支撑住前保险杠模块,从而限制前保险杠模块Z向下沉(X向指的是车辆行驶的方向;Y向指的是沿保险杠的方向,Y向垂直于X向;Z向指的是垂直于XY平面的方向,即铅垂方向),但是该下沉支架及前端模块框架的结构较为复杂,制备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保险杠组件,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可有效防止车辆保险杆Z向下沉。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车辆。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险杠组件,应用于车辆,其包括保险杠、缓冲块及防撞梁;所述保险杠面向车辆车身的一侧上设有支撑筋;所述保险杠的两端固定在车辆车身上,所述支撑筋安装在所述缓冲块上;所述缓冲块的两端设有卡扣,用于扣紧所述防撞梁。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筋的个数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筋对称分布在所述保险杠上。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块上与所述支撑筋相对的位置设有与所述支撑筋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卡紧所述支撑筋。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筋的尺寸沿着背向所述保险杠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凹槽沿着支撑筋卡入的方向宽度逐渐变窄以与所述支撑筋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筋抵持缓冲块的下表面并向缓冲块的方向倾斜,且与保险杠的内表面的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地,所述保险杠组件设有上格栅,所述上格栅设置在保险杠背离支撑筋的一侧;所述保险杠背离所述支撑筋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上格栅的底部卡入所述第二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块面向所述保险杠的侧面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抵持所述保险杠。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块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凸台,至少两个所述凸台对称分布在缓冲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远离缓冲块的一端为圆弧形,所述圆弧形的弧度与所述保险杠在所述凸台抵持处的弧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车辆车身及上述的保险杠组件;所述保险杠组件设置在所述车辆车身的前部。
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险杠组件,应用于车辆,其包括保险杠、缓冲块及防撞梁;其中,所述保险杠面向车辆车身的一侧上设有支撑筋;所述保险杠的两端固定在车辆车身上,所述支撑筋安装在所述缓冲块上;所述缓冲块的两端设有卡扣,用于扣紧所述防撞梁。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杠组件结构简单,成本低,可有效防止车辆保险杆Z向下沉。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险杆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险杆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实施例的保险杆组件的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缓冲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险杆组件100,应用于车辆,其包括保险杠10、缓冲块30及防撞梁50。保险杠10面向车辆车身的一侧上设有支撑筋11,装配时,保险杠10的两端固定在车身上,支撑筋11安装在缓冲块30上。缓冲块30的两端设有卡扣31,用于扣紧防撞梁50。
车辆保险杠是指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
缓冲块(buffer)能够限制悬架最大变形量的装置。它减轻车轴对车身的直接冲撞,防止弹性元件产生过大的变形。缓冲块由橡胶块、钢板、螺栓组成。有的缓冲块用多孔聚氨脂制成,内部中空。
防撞梁是用来减轻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其可以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通过这样就发挥了它对车辆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杠组件100在保险杠10面向车身的一侧设有支撑筋11,装配时,除了保险杠10两侧固定在车身上,支撑筋将保险杠10进一步固定在缓冲块30上,从而防止了保险杠组件100安装时的Z向下沉。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杠组件100结构简单,制备成本低。
车辆的X向指的是车辆行驶的方向;Y向指的是沿保险杠的方向,Y向垂直于X向;Z向指的是垂直于XY平面的方向,即铅垂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筋11的个数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支撑筋11对称分布在保险杠1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筋11的个数可以但不限于为1个、2个、3个、4个或5个等,本实用新型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块30上与支撑筋11相对的位置设有与支撑筋11匹配的第一凹槽32。第一凹槽32卡紧支撑筋11,以更好的防止保险杠组件100的Z向下沉。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筋11的尺寸沿着背向保险杠10的方向逐渐减小,第一凹槽32沿着支撑筋11卡入的方向宽度逐渐变窄以与所述支撑筋相匹配。这样可以使支撑筋11更牢固固定在保险杠10上,还有利于支撑筋11在缓冲块30上进行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筋11沿着背离保险杠10的方向的长度为3cm-15cm。更具体地为3cm,4cm,5cm,6cm,7cm,8cm,9cm,10cm,11cm,12cm,13cm,14cm或15cm等。若支撑筋11的长度太短,则不能起到防止保险杠Z向下沉的效果,若支撑筋11的长度太长,则占用太大空间,影响保险杠的装配,且材料成本高。
请参见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筋11抵持缓冲块30的下表面并向缓冲块的方向倾斜,且与车辆保险杠10的内表面的夹角α为锐角。这样可以更好的防止保险杠10的Z向下沉。支撑筋11的个数越多,保险杠组件100的防Z向下沉效果更好。
请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保险杠组件100设有上格栅70,上格栅70设置在保险杠10背离支撑筋11的一侧。支撑筋11位于车辆上格栅70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险杠10背离支撑筋11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12。第二凹槽12位于支撑筋11的顶部。上格栅70的底部卡入第二凹槽12。这样可以使上格栅70固定的更加牢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筋11抵持缓冲块30的下表面与保险杠10的内表面的夹角车辆为60°-90°。当支撑筋11抵持缓冲块30的下表面与保险杠10的内表面的夹角为60°-90°时,支撑筋11的支撑效果最好,能更好的的防止保险杠10的Z向下沉。更具体地,支撑筋1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5°-90°。
请参见图1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块30面向保险杠10的侧面上设有凸台33。凸台33抵持保险杠10可防止保险杠组件100沿X向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块30上设有至少两个凸台33,至少两个凸台33对称分布在缓冲块3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台33的个数可以但不限于为1个、2个、3个、4个或5个等,本实用新型不作具体限定。凸台33的个数越多,保险杠组件100的防X向旋转效果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台33远离缓冲块30的一端为圆弧形,圆弧形的弧度与保险杠10在凸台33抵持处的弧度相同。这样可以让凸台33与保险杠10更好的接触,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凸台33与保险杠10之间的摩擦力,更好的防止保险杠组件100的X向旋转。
请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200,其包括车辆车身210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险杠组件100。保险杠组件100设置在车辆车身210的前部,用作车辆200的前保险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的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保险杠组件,应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保险杠、缓冲块及防撞梁;所述保险杠面向车辆车身的一侧上设有支撑筋;所述保险杠的两端固定在车辆车身上,所述支撑筋安装在所述缓冲块上;所述缓冲块的两端设有卡扣,用于扣紧所述防撞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的个数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筋对称分布在所述保险杠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上与所述支撑筋相对的位置设有与所述支撑筋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卡紧所述支撑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险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的尺寸沿着背向所述保险杠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凹槽沿着支撑筋卡入的方向宽度逐渐变窄以与所述支撑筋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抵持缓冲块的下表面并向缓冲块的方向倾斜,且与保险杠的内表面的夹角为锐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组件设有上格栅,所述上格栅设置在保险杠背离支撑筋的一侧;所述保险杠背离所述支撑筋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上格栅的底部卡入所述第二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保险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面向所述保险杠的侧面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抵持所述保险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险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凸台,至少两个所述凸台对称分布在缓冲块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险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远离缓冲块的一端为圆弧形,所述圆弧形的弧度与所述保险杠在所述凸台抵持处的弧度相同。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车身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保险杠组件;所述保险杠组件设置在所述车辆车身的前部。
CN201922273198.1U 2019-12-17 2019-12-17 保险杠组件及车辆 Active CN2114422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3198.1U CN211442208U (zh) 2019-12-17 2019-12-17 保险杠组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3198.1U CN211442208U (zh) 2019-12-17 2019-12-17 保险杠组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42208U true CN211442208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06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73198.1U Active CN211442208U (zh) 2019-12-17 2019-12-17 保险杠组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422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23474B2 (en) Axle support for a front axle of a motor vehicle
JP4853197B2 (ja) 車両の前部構造
US3877741A (en) Bumper for motor vehicles, especially passenger motor vehicles
CN211442208U (zh) 保险杠组件及车辆
JP2002283937A (ja) 車両用バンパ構造
JP5109569B2 (ja) 前部バンパ構造
JP2009269564A (ja) 自動車の歩行者保護構造
US20090108627A1 (en) Front body for a motor vehicle
KR19980043336A (ko) 자동차용 범퍼의 충격 흡수장치
KR200181751Y1 (ko) 충격 흡수용 판 스프링을 갖는 범퍼 어셈블리
KR102621264B1 (ko) 차량용 스티프너
KR100489002B1 (ko) 차량용 프론트엔드모듈의 범퍼빔 마운팅부 충격흡수구조
CN216994514U (zh) 副车架防撞梁组件及车辆
CN211001214U (zh) 一种具有便于安装的前杠泡沫吸能块
JPH0433654B2 (zh)
KR102614552B1 (ko) 차량용 스티프너
KR100189360B1 (ko) 자동차의 범퍼지지 차체 완충구조
CN212890210U (zh) 一种汽车用行人小腿保护支架
KR200141389Y1 (ko) 자동차의 범퍼 구조
KR101576885B1 (ko) 자동차용 프론트 엔드 모듈
JP4266757B2 (ja)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JPS6135468Y2 (zh)
KR0136915Y1 (ko) 차량용 범퍼 스테이
JP2008074264A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KR0160029B1 (ko) 자동차의 범퍼지지 차체 완충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