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76964U - 一种防转结构的发动机接地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转结构的发动机接地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76964U
CN211376964U CN201922090974.4U CN201922090974U CN211376964U CN 211376964 U CN211376964 U CN 211376964U CN 201922090974 U CN201922090974 U CN 201922090974U CN 211376964 U CN211376964 U CN 2113769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engine
rotation structure
ground terminal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909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辰胤
胡中瑞
朱敏芳
张立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tiv Electric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ptiv Electric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tiv Electric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Aptiv Electric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909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769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769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769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By Means Of Piercing Elements, Nuts, Or Scre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转结构的发动机接地端子,该端子安装于发动机的各安装部位上,用于布置整体线束走向,包括折弯挡块、连接部、通过螺栓打扭力设置于发动机上的头部和布置整体线束的尾部,所述的头部与尾部之间通过连接部过渡连接,所述的连接部包括与尾部连接的竖直板、与头部连接的平面板以及连接竖直板和平面板的过渡板,所述的折弯挡块设置于平面板的侧面,沿安装部位的侧壁向下延伸且与其紧密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适用范围广且承受扭矩范围大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防转结构的发动机接地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接地端子,尤其是涉及一种防转结构的发动机接地端子。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复杂的发动机环境中,线束的整体布置走向的精度要求非常的高。一般发动机负极端子在打扭力时,会造成角度的偏移,无法准确地固定角度造成端子尾部的线束存在随机旋转角度的可能性。整体线束布置的略微角度偏移会干涉到发动机其他部件,甚至可能会造成线束包裹物和内部导线的损坏,造成整车功能的缺失,更可能会存在线束短路,整车烧毁的安全隐患。
所以在端子开发的时候需要考虑到防转的结构,如图4所示,目前工程中的接地端子都是在头部设置防转结构,虽然该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转的效果,但是其可以利用的发动机结构有限,可供放置的位置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且通常需要发动机端另行提供防转搭接结构与其配合,才能起到防转的效果。同时,常规的防转接地端子精度方面不是很高,容易导致防转结构不能精准对位,无法起到防转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无需发动机端提供防转搭接结构且承受扭矩范围大的防转结构的发动机接地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转结构的发动机接地端子,该端子安装于发动机的各安装部位上,用于布置整体线束走向,包括折弯挡块、连接部、通过螺栓打扭力设置于发动机上的头部和布置整体线束的尾部,所述的头部与尾部之间通过连接部过渡连接,所述的连接部包括与尾部连接的竖直板、与头部连接的平面板以及连接竖直板和平面板的过渡板,所述的折弯挡块设置于平面板的侧面,沿安装部位的侧壁向下延伸且与其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部的平面板的宽度小于头部的宽度,其一边侧面与头部齐平,另一边侧面与头部连接后形成一个凹陷,所述的螺栓扭力方向沿凹陷一侧向齐平一侧,所述的折弯挡块设置于该凹陷处,其可以增大头部与安装部位的接触面积,使安装更加稳固可靠,同时可保证折弯挡块可以与安装部位的侧壁之间紧密贴合,实现防转的效果。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折弯挡块与平面板之间成90度角,使整个折弯挡块与安装部位紧密贴合均匀受力,最大程度地承受扭矩。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折弯挡块包括竖直部和过渡部,所述的过渡部通过圆角形成90度弯折,此处利用圆角可以进一步解决应力集中问题,使防转结构可以承受足够大的扭矩,其一端与平面板连接,另一端与竖直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折弯挡块的宽度范围为5~7mm,高度范围为8~14mm,厚度范围为1~2mm,设置于连接部的折弯挡块可以增加其宽度、厚度和高度,提高其承受扭矩的能力。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接地端子的头部为矩形,其四角为圆角,中心开设有螺栓孔,所述的平面板与头部一体成型,增强防转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的过渡板为圆弧形过渡板,通过圆角形成90度弯折。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尾部与头部之间成90度角,且形成U形的包围壳,对整体线束可以起到很好的包围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范围广,适用性高,能适用于各种螺栓型端子的防转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接地端子通过在连接部设置折弯挡块,可直接借助安装部位的竖直侧壁提供抵抗力来实现防转,无需发动机端提供防转搭接结构,发动机中各种区域的安装部位一般均有竖直侧部,因此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发动机中的各个区域;
2)防转控制精度高,本实用新型根据螺栓扭力方向增加防转挡块,使得角度偏差小,控制精度高,其精度完全可以符合造车标准;
3)适用更大范围的扭矩,常规的防转结构由于其防转结构简单、细小,故无法承受很大的扭矩,在造车装配过程中极容易因为操作失误而导致防转结构断裂。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厚以及改变其尺寸,使其可以承受47N/M的扭矩,而通常发动机的端子扭矩仅需10~16N/M,因此本实用新型大大超过扭矩安全系数,不会造成断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负极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负极端子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负极端子安装于发动机与启动机连接结构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负极端子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负极端子安装于发动机与启动机连接结构处右侧;
图6为负极端子安装于发动机与启动机连接结构处左侧;
图7为发动机油底盒相关结构示意图;
图8为负极端子安装于发动机油底盒相关结构处。
其中:1、头部,2、尾部,3、折弯挡块,4、连接部,41、平面板,42、过渡板,43、竖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转结构的发动机负极端子,本实用新型安装于发动机的各部位上,用于布置整体线束走向,包括折弯挡块3、连接部 4、通过螺栓打扭力设置于发动机上的头部1和布置整体线束的尾部2,头部1与尾部2之间通过连接部4过渡连接,连接部4包括与尾部2连接的竖直板43、与头部1连接的平面板41以及连接竖直板43和平面板41的过渡板42,折弯挡块3 设置于平面板41的侧面且沿安装部位的侧壁向下延伸。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发动机负极端子的连接部4上增加折弯挡块3来固定负极端子的角度,在进行顺时针扭力打入螺栓时,由于侧面折弯挡块3与安装部位侧壁的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该端子不会因为扭力的问题导致端子角度的偏差,因此不会影响压接连接导线部分的线束布置。
其中,头部1为中心开设螺栓孔的矩形,螺栓通过顺时针打扭力打入螺栓孔后,安装于发动机安装部位上,其四角为圆角,与平面板41一体成型且宽度大于平面板41的宽度,平面板41一边的侧面与头部1齐平,另一边的侧面与头部1连接后形成一个凹陷,螺栓扭力沿凹陷一侧向齐平一侧的方向,折弯挡块3设置于该凹陷处,根据螺栓打扭力的方向不同,折弯挡块3也设置于不同的位置,宽度更大的头部1可以增大与安装部位的接触面积,使安装更加稳固可靠,同时宽度较小的平面板41可保证折弯挡块3与安装部位的侧壁之间紧密贴合,有效实现防转的效果。
折弯挡块3是一个折弯角度为90度的L形挡块,宽度为6毫米,高度为9.5 毫米,厚度2毫米,包括弯折的过渡部和竖直部,其过渡部分别与平面板41和竖直部连接,其弯折的弯折角为90度圆角,竖直部与安装部位的侧面紧密贴合,经过机械强度的测试,其可以承受47N/M的扭矩,而大大超过10~16N/M扭矩安全系数,不会造成断裂。
连接部4处的过渡板42为圆弧形过渡板42,其弯折角也为90度圆角,尾部2 通过竖直板43与过渡板42和平面板41连接,与头部1之间成90度角,在尾部2 形成开口朝头部1反方向的U形包围壳,对整体线束可以起到很好的包围作用。
现有防转结构可以利用的发动机结构有限,可供放置的位置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且通常情况下还需要发动机端另行提供防转搭接结构给予负极端子。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负极端子无需发动机端提供防转搭接结构,可适用于发动机的各种安装部位,如图5所示,为该负极端子安装于发动机与启动机连接结构处右侧,如图 6所示为该负极端子安装于发动机与启动机连接结构处左侧,如图8所示为该负极端子安装于发动机油底盒相关结构处,如图3和图7所示,安装部位均没有另行提供防转搭接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工作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防转结构的发动机接地端子,该端子安装于发动机的各安装部位上,用于布置整体线束走向,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螺栓打扭力设置于发动机上的头部(1)、布置整体线束的尾部(2)、连接部和折弯挡块(3),所述的头部(1)与尾部(2)之间通过连接部过渡连接,所述的连接部包括与尾部(2)连接的竖直板(43)、与头部(1)连接的平面板(41)以及连接竖直板(43)和平面板(41)的过渡板(42),所述的折弯挡块(3)设置于平面板(41)的侧面,沿安装部位的侧壁向下延伸且与其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转结构的发动机接地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面板(41)的宽度小于头部(1)的宽度,其一边侧面与头部(1)齐平,另一边侧面与头部(1)连接后形成一个凹陷,所述的折弯挡块(3)设置于该凹陷处,所述的螺栓沿凹陷一侧向齐平一侧的方向打扭力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转结构的发动机接地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弯挡块(3)与平面板(41)之间成90度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转结构的发动机接地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弯挡块(3)包括竖直部和连接部(4),所述的连接部(4)通过圆角形成90度弯折,其一端与平面板(41)连接,另一端与竖直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防转结构的发动机接地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弯挡块(3)的宽度范围为5~7mm,高度范围为8~14mm,厚度范围为1~2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转结构的发动机接地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地端子的头部(1)为矩形,其四角为圆角,中心开设有螺栓孔,所述的平面板(41)与头部(1)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转结构的发动机接地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板(42)为圆弧形过渡板(42),通过圆角形成90度弯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转结构的发动机接地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部(2)与头部(1)之间成90度角,且形成U形的包围壳。
CN201922090974.4U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防转结构的发动机接地端子 Active CN2113769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90974.4U CN211376964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防转结构的发动机接地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90974.4U CN211376964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防转结构的发动机接地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76964U true CN211376964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54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90974.4U Active CN211376964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防转结构的发动机接地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769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5758C (zh) 直接安装接头装配结构
US1089256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and ground connection structure thereof
CN211376964U (zh) 一种防转结构的发动机接地端子
JP5809793B2 (ja) 電流センサ付きバッテリーターミナル
CN206282987U (zh) 一种电动车控制器上的接线座
CN101420089B (zh) 电子装置及其连接器固定结构
CN102638014A (zh) 连接结构
CN101996810A (zh)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控制开关
CN110071379A (zh) 插塞式连接器和电路板的总成
CN214607725U (zh) 一种d柱上接头结构、车身尾门门洞系统及车辆
CN106274747A (zh) 控制器的接线盒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电动车
CN205637999U (zh) 一种车门铰链安装螺母板、车门及汽车
CN208461056U (zh) 无线缆连接结构以及具有该结构的车载充电机
CN206155348U (zh) 控制器的接线盒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电动车
CN207550118U (zh) 一种车身线束和仪表板线束对接支架
JP4395296B2 (ja) バッテリ端子
CN213520382U (zh) 一种汽车传感器加固型插针
CN219975072U (zh) 一种板材连接机构
CN205790518U (zh) 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的大电流转接器
CN204834550U (zh) 一种保险丝底座
CN209888949U (zh) 一种汽车地板总成及汽车
CN210491322U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
CN215154382U (zh) 一种孔堵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9072022U (zh) 一种输电线方颈碗头挂板
CN220556644U (zh) 汇流排和包括其的电力电子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