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36172U - 后副车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后副车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36172U
CN211336172U CN201921877548.9U CN201921877548U CN211336172U CN 211336172 U CN211336172 U CN 211336172U CN 201921877548 U CN201921877548 U CN 201921877548U CN 211336172 U CN211336172 U CN 2113361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welt
tubular
arc
w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7754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忠
龚立双
刘原
梁庚法
秦文波
宋慧俊
杨雅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7754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361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361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361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副车架及车辆,该后副车架包括与车身连接的管梁、套管以及焊接于管梁上的衬板,所述管梁上包括呈敞口状的端口,位于所述管梁上、靠近所述端口的位置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套管的安装口,所述套管焊接于所述安装口中贯穿所述管梁,所述衬板焊接于所述端口处并将所述端口不完全封闭,所述衬板包括位于所述衬板中部的、与所述套管外壁配合的弧形板,所述衬板焊接于所述端口后所述弧形板与所述套管贴合,使用这种后副车架后,车辆的后副车架更加稳定可靠,使用寿命更长。

Description

后副车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副车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汽车的发展愈发迅速,汽车已不仅仅是出行的代步工具,人们要求汽车外形美观、舒适安全、简单实用等。后副车架是汽车底盘后悬架模块的基础,后副车架中需要装配各控制臂、后稳定杆等功能件。后副车架除了要满足零部件的装配要求,还要保证自身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模态,从而确保在各种复杂的路况下不发生变形、共振和开裂引起的噪音等,提升整车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舒适性能。
后副车架需要承受来自路面传递的载荷输入,需要有较大的强度和刚度。传统汽车的后副车架多采用钣金或管梁和金属套管焊接后通过螺栓和车身连接,该种结构制造工艺简单,方便装配,但是该结构存在着动刚度和模态较低,存在较大的振动和噪声隐患,同时,汽车使用一段时间后,后副车架管梁内部空腔容易积蓄污泥和沙砾等杂物,在行驶过程中容易产生异响,给车身增重,给日常使用带来诸多不便,极大地影响乘员的乘坐安全性和舒适性,也影响后副车架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副车架,以解决现有的后副车架容易淤积泥沙和刚度不够容易形变的问题。
一种后副车架,包括与车身连接的管梁、套管以及焊接于管梁上的衬板,所述管梁上包括呈敞口状的端口,位于所述管梁上、靠近所述端口的位置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套管的安装口,所述套管焊接于所述安装口中贯穿所述管梁,所述衬板焊接于所述端口处并将所述端口不完全封闭,所述衬板包括位于所述衬板中部的、与所述套管外壁配合的弧形板,所述衬板焊接于所述端口后所述弧形板与所述套管贴合。
上述后副车架中,管梁的端口焊接有衬板,相对于原本的管梁来说,这种管梁的端口在受力时由于衬板的阻挡,发生严重形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且衬板不完全封闭设于端口处,既不影响管梁通气,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挡泥沙进入管梁,避免泥沙的淤积对车辆造成影响,此外,套管在管梁中的安装位置也是靠近端口处的,衬板安装后与套管管壁贴合,对套管的刚度进一步加强且有利于使套管在管梁中稳定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衬板焊接于所述套管上,所述弧形板上设有与所述套管的外管壁贴合的焊圈。
进一步的,所述衬板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弧形板两侧、并关于所述弧形板对称的左焊板以及右焊板,所述左焊板、所述弧形板、所述右焊板之间依次固定连接并一体成型形成所述衬板。
进一步的,所述左焊板上设有用于夹持固定所述衬板的第一夹持柱,所述右焊板上对称的设有第二夹持柱,以所述第一夹持柱的中点与所述第二夹持柱的中点连线为轴线,所述衬板关于所述轴线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柱与所述第二夹持柱向同侧凸起于所述衬板,所述弧形板呈弧形凸起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夹持柱、第二夹持柱凸起的一侧为同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柱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管梁的内管壁贴合的第一焊边以及第二焊边,所述第二夹持柱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管梁的内管壁贴合的第三焊边以及第四焊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焊边、所述第二焊边、所述第三焊边、所述第四焊边均为弧形边。
进一步的,所述端口为腰型口,所述管梁靠近所述端口的部分为腰型管,所述安装口为平口,所述安装口位于所述腰型管的中部,所述套管垂直贯穿于所述安装口中。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焊接于所述管梁上之后,所述套管上用于与所述车辆连接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管梁的外管壁。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前文所述的后副车架,所述后副车架上包括对称设于车辆的车身两侧的左车架以及右车架。这种车辆的后副车架更加稳定可靠,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后副车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衬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管梁的管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车辆的后副车架局部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衬板 10 管梁 20
套管 30 左焊板 11
弧形板 12 右焊板 13
第一夹持柱 111 第一焊边 112
第二焊边 113 焊圈 121
第二夹持柱 131 第三焊边 132
第四焊边 133 安装口 2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副车架,包括与车身连接的管梁20、套管30以及焊接于管梁20上的衬板10,所述管梁20上设有呈敞口状的端口,位于所述管梁20上、靠近所述端口的位置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套管30的安装口21,所述套管30焊接于所述安装口21中贯穿所述管梁20,所述衬板10焊接于所述端口处并将所述端口不完全封闭,所述衬板10包括位于中部的与所述套管30外壁配合的弧形板12,所述衬板10焊接于所述端口后所述弧形板12与所述套管30贴合。
上述后副车架中,管梁20的端口焊接有衬板10,相对于原本的管梁20来说,这种管梁20的端口在受力时由于衬板10的阻挡,发生严重形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且衬板10不完全封闭设于端口处,既不影响管梁20通气,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挡泥沙进入管梁20,避免泥沙的淤积对车辆造成影响,此外,套管30在管梁20中的安装位置也是靠近端口处的,衬板10安装后与套管30管壁贴合,对套管30的刚度进一步加强且有利于使套管30在管梁20中稳定安装,且还能对套管30进行一定程度的遮挡,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套管30不被外部泥沙冲击。
具体的,所述衬板10焊接于所述套管30上,所述弧形板12上设有与所述套管30的外管壁贴合的焊圈121。如图,焊圈121位于弧形板12中央,套管30穿过管梁20的管壁焊接于管梁20上,衬板10位于管梁20的端口,衬板10的弧形板12弧度与套管30的外壁的弧度相适配,衬板10安装后紧贴套管30,再通过焊圈121焊接后,两者之间固定连接,衬板10对套管30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衬板10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弧形板12两侧并关于所述弧形板12对称的左焊板11以及右焊板13,所述左焊板11、所述弧形板12、所述右焊板13之间依次固定连接并一体成型形成所述衬板10。如图,管梁20的端口并不是圆形的,为了适应端口的形状,同时方便衬板10的焊接,衬板10分为形状不同的几段。衬板10的左、右部分是对称的,衬板10的上、下部分也是对称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衬板10的生产过程提供了便利。此外,虽然衬板10分为几个不同的部分,但是衬板10整体是一体成型冲压成的,这样生产的衬板10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外观也更好。
此外,所述左焊板11上设有用于夹持固定所述衬板10的第一夹持柱111,所述右焊板13上对称的设有第二夹持柱131,前文已经提到,衬板10的左、又部分是对称的,所以,这里的第一夹持柱111与第二夹持柱131也是对称的,第一夹持柱111与第二夹持柱131的顶部分别设有向衬板10中部内扣的第一卡柱、第二卡柱,安装衬板10时,由于需要用到焊接工艺,那么便需要使用工具将衬板10先夹持固定,此时,将合适的夹持工具与第一夹持柱111、第二夹持柱131以及第一卡柱、第二卡柱配合,便能将衬板10稳定夹持,然后再进行焊接。以所述第一夹持柱111的中点与所述第二夹持柱131的中点连线为轴线,所述衬板10关于所述轴线对称,衬板10的上下两端设有对称的缺口,一方面节省材料,一方面也是使衬板10不将端口完全封闭。
具体的,所述第一夹持柱111与所述第二夹持柱131向同侧凸起于所述衬板10,所述弧形板12呈弧形凸起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夹持柱111、第二夹持柱131凸起的一侧为同一侧。所述第一夹持柱111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管梁20的内管壁贴合的第一焊边112以及第二焊边113,所述第二夹持柱131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管梁20的内管壁贴合的第三焊边132以及第四焊边133。所述第一焊边112、所述第二焊边113、所述第三焊边132、所述第四焊边均为弧形边133。
值得说明的是,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端口为腰型口,所述管梁20靠近所述端口的部分为腰型管,所述安装口21为平口,所述安装口21位于所述腰型管的中部,所述套管30垂直贯穿于所述安装口21中。相对于一般的圆形端口来说,本实用新型中这样的设计极大的便利了套管30的焊接。所述套管30焊接于所述管梁20上之后,所述套管30上用于与所述车辆连接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管梁20的外管壁。这里讨论的后副车架只是后副车架的一部分,套管30露出管梁20的一端与后副车架其他的部位连接。
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后副车架的一部分,这种车辆包括前文所述的后副车架,所述后副车架上包括对称设于车辆的车身两侧的左车架以及右车架,所述左车架上设有两组连接的管梁20,所述右车架与所述左车架对称。这种车辆的后副车架更加稳定可靠,使用寿命更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身连接的管梁、套管以及焊接于管梁上的衬板,所述管梁上设有呈敞口状的端口,位于所述管梁上、靠近所述端口的位置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套管的安装口,所述套管焊接于所述安装口中贯穿所述管梁,所述衬板焊接于所述端口处并将所述端口不完全封闭,所述衬板包括位于所述衬板中部的、与所述套管外壁配合的弧形板,所述衬板焊接于所述端口后所述弧形板与所述套管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板焊接于所述套管上,所述弧形板上设有与所述套管的外管壁贴合的焊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板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弧形板两侧、并关于所述弧形板对称的左焊板以及右焊板,所述左焊板、所述弧形板、所述右焊板之间依次固定连接并一体成型形成所述衬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焊板上设有用于夹持固定所述衬板的第一夹持柱,所述右焊板上对称的设有第二夹持柱,以所述第一夹持柱的中点与所述第二夹持柱的中点连线为轴线,所述衬板关于所述轴线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柱与所述第二夹持柱向同侧凸起于所述衬板,所述弧形板呈弧形凸起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夹持柱、第二夹持柱凸起的一侧为同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柱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管梁的内管壁贴合的第一焊边以及第二焊边,所述第二夹持柱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管梁的内管壁贴合的第三焊边以及第四焊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边、所述第二焊边、所述第三焊边、所述第四焊边均为弧形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为腰型口,所述管梁靠近所述端口的部分为腰型管,所述安装口为平口,所述安装口位于所述腰型管的中部,所述套管垂直贯穿于所述安装口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焊接于所述管梁上之后,所述套管上用于与所述车身连接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管梁的外管壁。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后副车架,所述后副车架包括对称设于车辆的车身两侧的左车架以及右车架。
CN201921877548.9U 2019-11-01 2019-11-01 后副车架及车辆 Active CN2113361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7548.9U CN211336172U (zh) 2019-11-01 2019-11-01 后副车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7548.9U CN211336172U (zh) 2019-11-01 2019-11-01 后副车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36172U true CN211336172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098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77548.9U Active CN211336172U (zh) 2019-11-01 2019-11-01 后副车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361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10054941A (ko) 자동차 프런트 차체 프레임의 결합구조
CN209938242U (zh) 汽车悬架后控制臂
CN212579544U (zh) 汽车悬架的控制臂、悬架和汽车
CN214450199U (zh) 一种汽车尾门门框
CN211336172U (zh) 后副车架及车辆
CN216805627U (zh) 一种备胎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2685728U (zh) 一种车辆后侧围结构及车辆
CN211809867U (zh) 车用锁销加强件及车辆
CN214396958U (zh) 车身侧围后部结构及汽车车身和汽车
CN202080102U (zh) 一种汽车背门侧加强件
CN212637074U (zh) 后减震器安装板及后减震器安装总成
CN211167102U (zh) 车身侧围加强结构、车身后侧围总成及车辆
KR101989453B1 (ko) 차량의 쿼터 패널 보강구조
CN212685733U (zh) 汽车轮罩后柱外板总成
CN214057187U (zh) 一种车门结构及汽车
JP3734520B2 (ja) 自動車のリヤバンパ取付構造
CN218400737U (zh) 后轮罩组件、车身及汽车
CN113200091B (zh) 钣金结构和汽车
CN201224467Y (zh) 电动车后平叉
CN220522324U (zh) 后背门铰链加强结构及车辆
CN220743172U (zh) 一种汽车前减震器加强板
CN214057713U (zh) 一种cd柱加强连接结构、后轮罩连接组件及车辆
CN218141767U (zh) 车架和车辆
CN214565678U (zh) 前车舱车身装配结构
CN218431444U (zh) 后地板总成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