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67102U - 车身侧围加强结构、车身后侧围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身侧围加强结构、车身后侧围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67102U
CN211167102U CN201921685850.4U CN201921685850U CN211167102U CN 211167102 U CN211167102 U CN 211167102U CN 201921685850 U CN201921685850 U CN 201921685850U CN 211167102 U CN211167102 U CN 211167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ranch
reinforcing
reinforcing plate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8585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艳明
马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8585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67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67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67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身侧围加强结构、车身后侧围总成及车辆,其中车身侧围加强结构包括:C柱加强板(2)、D柱加强板(3)以及连接板(1),C柱加强板包括C柱上加强板(21)和C柱下加强板(22),D柱加强板包括D柱上加强板(31)和D柱下加强板(32),C柱上加强板和D柱上加强板相连,连接板连接在C柱下加强板和D柱下加强板之间,以使C柱加强板、D柱加强板以及连接板围成环状。环状加强结构能够提供更稳定的支撑加强作用,增加了车身后侧围的强度、刚度,使车身内外板之间的连接更紧凑,从而减小震动带来的噪声和提高使用舒适度,进而提高整车的NVH性能。

Description

车身侧围加强结构、车身后侧围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身侧围加强结构、车身后侧围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车辆品质尤其是安全性能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车辆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性能是保证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维持良好的品质和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车辆的NVH问题来源于车辆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发动机NVH性能、车身NVH性能和底盘NVH性能三大主要来源,相关技术中,可以通过采用在车身内板和车身外板之间设置增强板或改进增加结构来增强车身的强度、刚度以及零部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达到提高车身NVH性能,进而提高使用过程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的目的。因此,关于增强板和增强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侧围加强结构,该车身侧围加强结构能够增强车身侧围的的强度、刚度以及零部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后侧围总成,该总成包括本公开提供的车身侧围加强结构。
本公开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公开提供的车身后侧围总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身侧围加强结构,包括:C柱加强板、D柱加强板以及连接板,所述C柱加强板包括C柱上加强板和C柱下加强板,所述D柱加强板包括D柱上加强板和D柱下加强板,所述C柱上加强板和所述D柱上加强板相连,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C柱下加强板和所述D柱下加强板之间,以使所述C柱加强板、所述D柱加强板以及所述连接板围成环状。
可选地,所述连接板分别焊接在所述C柱加强板和所述D柱加强板上。
可选地,所述连接板构造为朝向远离所述C柱加强板和所述D柱加强板的方向凸出的半盒形状。
可选地,所述连接板的外边沿形成有翻边。
可选地,所述连接板的板面凸出形成有加强筋,且所述加强筋构造为长条状或圆弧状。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身后侧围总成,包括上述的车身侧围加强结构、后轮罩总成和侧围后部内板总成,所述车身侧围加强结构分别与所述侧围后部内板总成、所述后轮罩总成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侧围后部内板总成分别与所述C柱加强板、所述D柱加强板以及连接板焊接。
可选地,所述后轮罩总成包括后轮罩外板与后轮罩内板,所述连接板形成为三叉结构,包括中间连接部和从所述中间连接部呈辐射状向外延伸的第一分支、第二分支以及第三分支;其中,所述第一分支与所述C柱下加强板连接,所述第二分支与所述D柱下加强板连接,所述第三分支与所述后轮罩外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分支横向延伸,所述第一分支的表面凸出形成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构造为长条状并横向延伸;所述第二分支倾斜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分支的表面凸出形成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构造为长条状并与所述第二分支同向延伸;所述第三分支竖向延伸,所述第三分支的表面凸出形成有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构造为长条状并竖向延伸;所述中间连接部的表面凸出形成有中间加强筋,所述中间加强筋构造为圆弧状。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身后侧围总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C柱加强板、D柱加强板以及连接板围成的环状加强结构设置在车身内板总成和车身外板总成之间,并与车身内板总成和车身外板总成固定连接。环状加强结构能够提供更稳定的支撑加强作用,增加了车身后侧围的强度、刚度,使车身内外板之间的连接更紧凑,从而减小震动带来的噪声和提高使用舒适度。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身侧围加强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身侧围加强结构中连接板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沿A-A线剖切的剖视图(图中仅示出剖切位置的轮廓);
图4是图2中沿B-B线剖切的剖视图(图中仅示出剖切位置的轮廓);
图5是图2中沿C-C线剖切的剖视图(图中仅示出剖切位置的轮廓);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身后侧围总成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身后侧围总成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连接板 11 第一分支
111 第一加强筋 12 第二分支
121 第二加强筋 13 第三分支
131 第三加强筋 14 中间加强筋
15 翻边 2 C柱加强板
21 C柱上加强板 22 C柱下加强板
3 D柱加强板 31 D柱上加强板
32 D柱下加强板 4 后轮罩总成
41 后轮罩内板 42 后轮罩外板
5 侧围后部内板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水平、竖直”是根据正常装配时的方向和位置确定的,具体可参考图1所示的图画方向。“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本公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一个要素与另一个要素,不表示任何顺序及重要性。下面的描述在涉及附图时,不同附图中的同一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身侧围加强结构,参照图1,包括:C柱加强板2、 D柱加强板3以及连接板1。其中C柱加强板2包括C柱上加强板21和C 柱下加强板22,D柱加强板3包括D柱上加强板31和D柱下加强板32,C 柱上加强板21和D柱上加强板31相连,连接板1连接在C柱下加强板22 和D柱下加强板32之间,以使C柱加强板2、D柱加强板3以及连接板1 围成环状。
C柱加强板2、D柱加强板3以及连接板1围成的环状加强结构设置在车身内板总成和车身外板总成之间,并与车身内板总成和车身外板总成固定连接。环状加强结构能够提供更稳定的支撑加强作用,增加了车身后侧围的强度、刚度,使车身内外板之间的连接更紧凑,从而减小震动带来的噪声和提高使用舒适度,提升整车的NVH性能。
本公开对连接板1与C柱加强板2、D柱加强板3之间的具体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连接板1分别焊接在C柱加强板2和D 柱加强板3上,具体的连接板1分别焊接在C柱下加强板22和D柱下加强板32上,构成环状加强结构。采取焊接的方式能够使连接板1与C柱加强板2、D柱加强板3之间的连接强度更大,避免了车辆因长时间使用中的震动导致的连接松动的现象发生。这里选择合适的焊点的数量有利于保证整体连接强度,例如连接板1可以与C柱下加强板22通过6个焊点固定连接,与D柱下加强板32通过4个焊点固定连接,良好的连接性能可以保障维持整车使用寿命及品质。
本公开对连接板1的形状不做限制。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连接板1构造为朝向远离C柱加强板2和D柱加强板3的方向凸出的半盒形状。这里参照图2至图5,连接板1不是一种平面板,是可以通过冲压技术获得的侧边折起的一种半盒形状的连接部件。这种立体的半盒状结构具有更好的焊接工艺性,能够使连接板1更好地与C柱加强板2和D柱加强板3贴合并连接牢固。并且半盒形状朝向远离C柱加强板2和D柱加强板3的方向凸出,即连接板1扣设在C柱加强板2和D柱加强板3所在的平面上,使得连接板1、C柱加强板2和D柱加强板3构成立体的环状加强结构,能够更好地连接车身内板总成和车身外板总成,传递车身震动时的能量,优化使用舒适度和整车使用寿命及耐久性等品质。
本公开对连接板1的具体细节结构不做限制。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连接板1的板面可以凸出形成有加强筋,且所述加强筋构造为长条状或圆弧状。参照图2至图5,连接板1的板面凸出形成有加强筋,加强筋可以有效增强连接板1的刚度,进一步提高车身侧围加强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这里可以根据连接板1的具体结构配合设置长条状或圆弧状的加强筋,使加强筋的设置范围更好的覆盖连接板1的板面,提高加强筋的加固效果。关于加强筋的结构设计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介绍。
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2至图5,连接板1的外边沿可以形成有翻边15。翻边15的设置也可以增强连接板1的刚度和强度。本公开中,可以采取在连接板1上同时设置加强筋和翻边15的方式,使单件连接板1的刚度进一步提升。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身后侧围总成,参照图6,包括上述的车身侧围加强结构、后轮罩总成4和侧围后部内板总成5。其中,车身侧围加强结构分别与侧围后部内板总成、后轮罩总成4固定连接。
环形的侧围加强结构与侧围后部内板总成5连接,用于增强侧围后部内板总成5的整体强度和刚度,进一步与后轮罩总成4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后轮罩总成4的强度,使车身后侧围总成的整体强度和刚度增强,进而提升整车的NVH性能。
本公开中,参照图7,侧围后部内板总成5分别与C柱加强板2、D柱加强板3以及连接板1焊接。C柱加强板2、D柱加强板3和连接板1组成的环状加强结构与侧围后部内板总成5焊接,对侧围后部内板总成5的强度和刚度进一步增强。
本公开对连接板1中与C柱加强板2、D柱加强板3、后轮罩总成4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做限制。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2和图6,后轮罩总成 4包括后轮罩外板42与后轮罩内板41,连接板1可以形成为三叉结构,包括中间连接部和从中间连接部呈辐射状向外延伸的第一分支11、第二分支 12以及第三分支13。参照图2,中间连接部可以为五边形,第一分支11和第三分支13分别连接在中间连接部的相邻边上,中间连接部的与第一分支 11所在边相隔的边上连接有第二分支12。其中,第一分支11与C柱下加强板22连接,第二分支12与D柱下加强板32连接,第三分支13与后轮罩外板42连接。环状加强结构与后轮罩外板42连接,增强了后轮罩总成4的强度和刚度,使车身整体的耐久性提升。
本公开对连接板1上的加强筋的具体设置形式不做限制。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2至图5,第一分支11横向延伸,第一分支11的表面凸出形成有第一加强筋111,第一加强筋111构造为长条状并横向延伸;第二分支 12倾斜向上延伸,第二分支12的表面凸出形成有第二加强筋121,第二加强筋121构造为长条状并与第二分支12同向延伸;第三分支13竖向延伸,第三分支13的表面凸出形成有第三加强筋131,第三加强筋131构造为长条状并竖向延伸;中间连接部的表面凸出形成有中间加强筋14,所述中间加强筋14构造为圆弧状。
加强筋的设置使连接板1的部分区域和整体强度都有所增加。第一加强筋111、第二加强筋121和第三加强筋131沿所在分支的方向凸出设置于连接板1的表面,用于增加第一分支1、第二分支12和第三分支13的区域强度。中间连接部设置有构造为圆弧状的中间加强筋14,可以均匀的增加中间连接部区域的强度和刚度,进而提高了连接板1整体的刚度和强度。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身后侧围总成。该车辆具有车身后侧围总成的所有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车身侧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C柱加强板(2)、D柱加强板(3)以及连接板(1),所述C柱加强板(2)包括C柱上加强板(21)和C柱下加强板(22),所述D柱加强板(3)包括D柱上加强板(31)和D柱下加强板(32),所述C柱上加强板(21)和所述D柱上加强板(31)相连,所述连接板(1)连接在所述C柱下加强板(22)和所述D柱下加强板(32)之间,以使所述C柱加强板(2)、所述D柱加强板(3)以及所述连接板(1)围成环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分别焊接在所述C柱加强板(2)和所述D柱加强板(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构造为朝向远离所述C柱加强板(2)和所述D柱加强板(3)的方向凸出的半盒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的外边沿形成有翻边(15)。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的板面凸出形成有加强筋,且所述加强筋构造为长条状或圆弧状。
6.一种车身后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围加强结构、后轮罩总成(4)和侧围后部内板总成(5),所述车身侧围加强结构分别与所述侧围后部内板总成(5)、所述后轮罩总成(4)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后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后部内板总成(5)分别与所述C柱加强板(2)、所述D柱加强板(3)以及连接板(1)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车身后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总成(4)包括后轮罩外板(42)与后轮罩内板(41);所述连接板(1)形成为三叉结构,包括中间连接部和从中间连接部呈辐射状向外延伸的第一分支(11)、第二分支(12)以及第三分支(13);其中,所述第一分支(11)与所述C柱下加强板(22)连接,所述第二分支(12)与所述D柱下加强板(32)连接,所述第三分支(13)与所述后轮罩外板(4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后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11)横向延伸,所述第一分支(11)的表面凸出形成有第一加强筋(111),所述第一加强筋(111)构造为长条状并横向延伸;所述第二分支(12)倾斜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分支(12)的表面凸出形成有第二加强筋(121),所述第二加强筋(121)构造为长条状并与苏搜狐第二分支(12)同向延伸;所述第三分支(13)竖向延伸,所述第三分支(13)的表面凸出形成有第三加强筋(131),所述第三加强筋(131)构造为长条状并竖向延伸;所述中间连接部的表面凸出形成有中间加强筋(14),所述中间加强筋(14)构造为圆弧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侧围总成。
CN201921685850.4U 2019-10-09 2019-10-09 车身侧围加强结构、车身后侧围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11167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85850.4U CN211167102U (zh) 2019-10-09 2019-10-09 车身侧围加强结构、车身后侧围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85850.4U CN211167102U (zh) 2019-10-09 2019-10-09 车身侧围加强结构、车身后侧围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67102U true CN211167102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20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85850.4U Active CN211167102U (zh) 2019-10-09 2019-10-09 车身侧围加强结构、车身后侧围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671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2313A (zh) * 2020-11-30 2022-06-03 宝钢金属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车身侧围内板后部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2313A (zh) * 2020-11-30 2022-06-03 宝钢金属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车身侧围内板后部结构
CN114572313B (zh) * 2020-11-30 2023-10-20 宝钢金属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车身侧围内板后部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23240B2 (en) Motor vehicle body with multi-shelled wheelhouse
JP2008056189A (ja) 後部車体構造
CN107487370B (zh) 车身侧围结构、c柱加强板和车辆
CN211167102U (zh) 车身侧围加强结构、车身后侧围总成及车辆
CN112339861A (zh) 车身后部传力结构及汽车
CN210502897U (zh) 一种后轮罩外板总成
CN110626156B (zh) 后背门门框和车辆
CN209852006U (zh) 汽车后副车架的后衬套结构
CN216805627U (zh) 一种备胎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RU2588629C2 (ru) Корпус промышлен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у которого основание сиденья объединено с полом,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корпуса промышлен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216185517U (zh) 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2637074U (zh) 后减震器安装板及后减震器安装总成
CN212685728U (zh) 一种车辆后侧围结构及车辆
CN211519679U (zh) 汽车备胎舱地板结构及包含其的车辆
JP2020055467A (ja) 車両後部構造
CN211493621U (zh) 车辆尾门的安装结构和车辆
JP5689489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201610178U (zh) 一种带弧形缺口的贯通式后地板中横梁连接结构
JP2017065376A (ja) 車載スピーカの取付構造
CN218907385U (zh) 车身结构以及车辆
CN217435861U (zh) 轮罩内板以及车辆
CN210258594U (zh) 备胎舱
CN218431410U (zh) 车架总成及车辆
CN106627790B (zh) 车辆地板及车辆
CN213921213U (zh) 副车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