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00737U - 后轮罩组件、车身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后轮罩组件、车身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00737U
CN218400737U CN202222147748.7U CN202222147748U CN218400737U CN 218400737 U CN218400737 U CN 218400737U CN 202222147748 U CN202222147748 U CN 202222147748U CN 218400737 U CN218400737 U CN 2184007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ear wheel
shock absorber
wheel cover
reinforc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4774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伟
闫亮
何家励
张羽
赵天丽
李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4774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007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007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007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轮罩组件、车身及汽车,包括后轮罩、C柱、D柱、减震器安装板、第一加强板以及第二加强板;后轮罩包括内板和外板,外板连接在内板的上方;述减震器安装板连接在内板上,并与外板相接;第一加强板的一端和第二加强板的一端均连接于减震器安装板和外板的交接处,第一加强板的另一端连接于C柱;第二加强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D柱。在本实用新型,减震器安装板、第一加强板以及第二加强板组成一个Y形传力结构,路面激励可以从减震器安装板传递至外板,然后再分别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处向C柱和D柱传递,这样可以使减震器安装板与C柱和D柱之间形成一个顺畅的传力通道,减少后轮罩受到的冲击力,有效避免后轮罩损坏。

Description

后轮罩组件、车身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轮罩组件、车身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SUV车型中,后减震器安装板设置在后轮罩上,路面激励从后减震器传递至后减震器安装板,然后传递至后轮罩,然后再向上传递至C柱和D柱。
现有方案中,C柱和D柱之间设有加强梁,以形成一条纵向传力通道,后减震器安装板先传递至后轮罩,再从后轮罩传递至C柱,最后再从C柱传递至D柱。但是这种方案中,后减震器安装板的力不能及时传递至C柱和D柱,容易堆积在后轮罩上,使后轮罩容易受到较大的冲击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汽车中后减震器安装板的力不能及时传递至C柱和D柱的问题,提供一种后轮罩组件、车身及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后轮罩组件,包括后轮罩、C柱、D柱、减震器安装板、第一加强板以及第二加强板;所述后轮罩包括内板和外板,所述外板连接在所述内板的上方;所述减震器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内板的外表面上,并与所述外板相接;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减震器安装板和所述外板的交接处,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C柱;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减震器安装板和所述外板的交接处,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D柱。
可选的,所述后轮罩组件还包括后轮罩支架,所述后轮罩支架设置在所述外板背离所述减震器安装板的表面;所述后轮罩支架与所述减震器安装板围合形成封闭梁结构。
可选的,所述后轮罩组件还包括地板横梁,所述地板横梁与所述后轮罩支架连接。
可选的,所述后轮罩组件还包括后侧围加强板,所述后侧围加强板的一端与门槛加强板连接,所述后侧围加强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减震器安装板和所述外板的交接处。
可选的,所述减震器安装板包括支撑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内表面,且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沿着前后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背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并位于所述第一侧板背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二侧板背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并位于所述第二侧板背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所述支撑板用于连接减震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均与所述内板连接,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五者的上端均与所述外板连接。
可选的,沿着由下而上的方向,所述支撑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用于与减震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上端与所述外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有弯折区,所述弯折区与所述第一侧板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第二侧板均间隔设置;所述弯折区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外表面一侧形成内凹结构,所述弯折区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内表面一侧形成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内板连接。
可选的,所述弯折区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上端的端面,所述第一加强板连接在所述弯折区的前侧,所述第二加强板连接在所述弯折区的后侧。
可选的,所述D柱包括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所述上加强板的上端与所述C柱连接,所述上加强板的下端与所述下加强板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上加强板连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包括上述后轮罩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车身。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轮罩组件、车身及汽车中,减震器安装板、第一加强板以及第二加强板组成一个Y形传力结构,路面激励可以从减震器安装板传递至外板,然后再分别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处向C柱和D柱传递,这样可以使减震器安装板与C柱和D柱之间形成一个顺畅的传力通道,避免从震器安装板传递过来的力在后轮罩上堆积,减少后轮罩受到的冲击力,有效避免后轮罩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身的后轮罩处的局部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身的后轮罩处的局部示意图二。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00、后轮罩组件;
1、后轮罩;11、内板;12、外板;
2、减震器安装板;21、支撑板;22、第一侧板;23、第二侧板;24、第一连接板;25、第二连接板;26、弯折区;
3、第一加强板;
4、第二加强板;
5、C柱;
6、D柱;61、上加强板;62、下加强板;
7、第三加强板;
8、后轮罩支架;
9、地板横梁;
10、后侧围加强板;
20、门槛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汽车的车身具有后轮罩组件100,后轮罩组件100包括后轮罩1、减震器安装板2、第一加强板3、第二加强板4、C柱5以及D柱6。其中,后轮罩1包括内板11和外板12,外板12连接在内板11的上方,汽车组装后,汽车的后轮位于外板12的下方,并位于内板11的外侧。减震器安装板2用于与汽车的减震器连接,其中,减震器安装板2安装在内板11的外表面上,并与外板12相接。第一加强板3的一端连接于减震器安装板2和外板12的交接处,第一加强板3的另一端连接于C柱5;第二加强板4的一端连接于减震器安装板2和外板12的交接处,第二加强板4的另一端连接于D柱6。
在本实施例中,减震器安装板2、第一加强板3以及第二加强板4组成一个Y形传力结构,路面激励可以从减震器安装板2传递至外板12,然后再分别第一加强板3和第二加强板4处向C柱5和D柱6传递,这样可以使减震器安装板2与C柱5和D柱6之间形成一个顺畅的传力通道,这样便可以避免从震器安装板2传递过来的力在后轮罩1上堆积,减少后轮罩1受到的冲击力,有效避免后轮罩1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板3和第二加强板4设置在外板12的上方,减震器安装板2设置在外板12的下方,第一加强板3和第二加强板4均连接在减震器安装板2和外板12的交接处,可以看作是外板12上设有一避让孔,减震器安装板2的上端从该第一避让孔处伸出,且减震器安装板2完全填充该避让孔,然后第一加强板3和第二加强板4均连接在减震器安装板2的上端。生产时,减震器安装板2壳体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内板11和外板12连接,第一加强板3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外板12和C柱5连接,第二加强板4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外板12和D柱6连。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减震器安装板2包括支撑板21、第一侧板22、第二侧板23、第一连接板24以及第二连接板25。其中,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均连接在支撑板21的内表面,且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沿着前后方向间隔设置在支撑板21的两侧;第一连接板24连接在第一侧板22背离支撑板21的一端,并位于第一侧板22背离第二侧板23的一侧;第二连接板25连接在第二侧板23背离支撑板21的一端,并位于第二侧板23背离第一侧板22的一侧。组装后,第一连接板24和第二连接板25与内板11连接,支撑板21、第一侧板22、第二侧板23、第一连接板24以及第二连接板25五者的上端均与外板12连接,减震器连接在支撑板21上。在本实施例中,减震器安装板2与内板11之间围合形成空腔结构,以便增强后轮罩组件100的刚度。
应当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24和第二连接板25相当于是减震器安装板2的翻边,二者可以通过焊接方式与内板11连接。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沿着由下而上的方向,支撑板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的前后两侧和第二支撑部的前后两侧均与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连接。第一支撑部用于与减震器连接,第二支撑部的上端与外板12连接。第二支撑部上设有弯折区26,弯折区26在第二支撑部的外表面一侧形成内凹结构,弯折区26在第二支撑部的内表面一侧形成凸起结构,组装后,凸起结构与内板11也连接在一起,这样可以增大减震器安装板2和内轮罩之间的连接强度。其中,第二支撑部的外表面为支撑板21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区域,第二支撑部的内表面为支撑板21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区域。
另外,弯折区26与第一侧板22间隔设置,且弯折区26第二侧板23也间隔设置,这样第一支撑部上的力可以从弯折区26的两侧向上传递,以免因弯折区26的设置而阻碍第一支撑部上的力向上传递。此时,生产时,弯折区26可以是通过冲压方式制备而成。
在一实施例中,弯折区26向上延伸至第二支撑部的上端的端面,第一加强板3连接在弯折区26的前侧,第二加强板4连接在弯折区26的后侧。具体的,的第二支撑部与外板12连接处可以分别两个交接区域,其中,这两个交接区域分别位于弯折区26的前后两侧,第一加强板3连接在位于弯折区26前侧的交接区域,第二加强板4连接在位于弯折区26后侧的交接区域。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D柱6包括上加强板61和下加强板62,其中,上加强板61的上端与C柱5连接,上加强板61的下端与下加强板62连接,第二加强板4与上加强板61连接,这样设置更利于路面激励向上传递。
如图1所示,后轮罩组件100还包括第三加强板7,第三加强板7位于第一加强板3和第二加强板4之间,且第三加强板7的前端与第一加强板3连接,第三加强板7的后端与第二加强板4连接,同时第三加强板7与外板12间隔设置,这样可以提高Y形传力结构的强度。此外,第三加强板7可以分别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一加强板3和第二加强板4连接。
如图2所示,后轮罩组件100还包括后轮罩支架8,后轮罩支架8设置在外板12背离减震器安装板2的表面。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将后轮罩1上力向C柱5传递,故后轮罩支架8通常设置的靠前,这会对后排座椅的旋转角度产生限制,影响舒适性。而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Y形传力结构将路面激励分别传递至C柱5和D柱6,故,对后轮罩支架8向C柱5的传力需求会降低。因此,在保证传力效率的前提下,本方案中的后轮罩支架8可以向后移,以便为后排座椅预留更大的旋转空间,从而可以增大后排座椅的旋转角度,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在一实施例中,后轮罩支架8与减震器安装板2围合形成封闭梁结构,其中,封闭梁结构为管状结构,这样可以提高减震器安装电的刚度,效改善因减震器冲击引起的声腔噪声问题,优化整车的NVH性能,提高人机舒适性能和整车商品性。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后轮罩组件100还包括地板横梁9,地板横梁9与后轮罩支架8连接,这样地板横梁9上的力也可以从Y形传力结构向C柱5和D柱6快速传递,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后轮罩1受到的冲击力。另外,地板横梁9与后轮罩支架8之间可以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后轮罩1受到的冲击力较大,为了保证后轮罩1的安全性能,后轮罩1上通常还设有相应的加强件,而本实施例中,后轮罩1上的力可以快速向C柱5和D柱6传递,故本实施例中,可以在保证后轮罩1的安全性的前提下,减少加强件的数量,从而可以在满足车身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减重降成本。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后轮罩组件100还包括后侧围加强板10,后侧围加强板10的一端与门槛加强板20连接,后侧围加强板10的一端连接于减震器安装板2和外板12的交接处。门槛加强板20的后端通常连接在后轮罩1处,本实施例中通过后侧围加强板10的设置可以将门槛加强板20上的力直接传递至Y形传力结构上,从而可以减小后轮罩1的受到的冲击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后轮罩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轮罩、C柱、D柱、减震器安装板、第一加强板以及第二加强板;
所述后轮罩包括内板和外板,所述外板连接在所述内板的上方;
所述减震器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内板的外表面上,并与所述外板相接;
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减震器安装板和所述外板的交接处,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C柱;
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减震器安装板和所述外板的交接处,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D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组件还包括后轮罩支架,所述后轮罩支架设置在所述外板背离所述减震器安装板的表面;所述后轮罩支架与所述减震器安装板围合形成封闭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轮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组件还包括地板横梁,所述地板横梁与所述后轮罩支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组件还包括后侧围加强板,所述后侧围加强板的一端与门槛加强板连接,所述后侧围加强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减震器安装板和所述外板的交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安装板包括支撑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
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内表面,且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沿着前后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两侧;
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背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并位于所述第一侧板背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
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二侧板背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并位于所述第二侧板背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
所述支撑板用于连接减震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均与所述内板连接,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五者的上端均与所述外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轮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着由下而上的方向,所述支撑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
所述第一支撑部用于与减震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上端与所述外板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有弯折区,所述弯折区与所述第一侧板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第二侧板均间隔设置;
所述弯折区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外表面一侧形成内凹结构,所述弯折区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内表面一侧形成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内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轮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区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上端的端面,所述第一加强板连接在所述弯折区的前侧,所述第二加强板连接在所述弯折区的后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D柱包括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所述上加强板的上端与所述C柱连接,所述上加强板的下端与所述下加强板连接;
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上加强板连接。
9.一种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后轮罩组件。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
CN202222147748.7U 2022-08-15 2022-08-15 后轮罩组件、车身及汽车 Active CN2184007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47748.7U CN218400737U (zh) 2022-08-15 2022-08-15 后轮罩组件、车身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47748.7U CN218400737U (zh) 2022-08-15 2022-08-15 后轮罩组件、车身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00737U true CN218400737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25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47748.7U Active CN218400737U (zh) 2022-08-15 2022-08-15 后轮罩组件、车身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007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2143C (zh) 车辆保险杠结构
JP2004155219A (ja)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CN212950847U (zh) 一种后侧围加强框架组件
US20220105991A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7789429B2 (en) Bodywork structure of a motor vehicle with a suspension strut dome
CN218400737U (zh) 后轮罩组件、车身及汽车
CN210391317U (zh) 加强型后侧围内板总成
CN212685728U (zh) 一种车辆后侧围结构及车辆
CN216508618U (zh) 一种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
CN215851505U (zh) 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
CN214565663U (zh) 一种汽车后侧围总成
CN215285016U (zh) 后轮罩加强结构、车身及车辆
CN214001840U (zh) 通风盖板总成和车辆
CN212637074U (zh) 后减震器安装板及后减震器安装总成
CN214396958U (zh) 车身侧围后部结构及汽车车身和汽车
CN212243575U (zh) 一种后围板总成结构及汽车
JP7085517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KR102630556B1 (ko) 차체구조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JP3436013B2 (ja) バンパリインフォース
CN216994535U (zh) 一种车身侧围结构及汽车
JP4528146B2 (ja)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CN216184307U (zh) 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
CN218616906U (zh) 后轮罩外板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7893011U (zh) 车身侧部结构及汽车
CN113799570B (zh) 一种高强度扭力梁安装架、下车体及白车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