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07346U - 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冲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冲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07346U
CN211307346U CN201922163194.8U CN201922163194U CN211307346U CN 211307346 U CN211307346 U CN 211307346U CN 201922163194 U CN201922163194 U CN 201922163194U CN 211307346 U CN211307346 U CN 2113073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wheel
guide
conveying
traction
pu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6319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Ruishida Industrial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16319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073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073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073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涉及一种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冲床设备,装置包括出料输送机构、入料导向机构和冲裁输送轨道。出料输送机构包括双边动力压轮结构,双边动力压轮结构具有上下对应配置的上动力压轮与下动力压轮,以对卷带式物料的侧轨区上下表面提供传送摩擦力。入料导向机构包括牵引导向槽机构,能够提供物料左右往轨道两侧方向的限位力大于物料在上动力压轮与下动力压轮之间的转向力。冲裁输送轨道连接出料输送机构与入料导向机构,用于牵引由入料导向机构导向引入的卷带式物料。本实用新型具有减少压轮拉片跑偏与拉片打滑发生的效果。

Description

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冲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塑冲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吸塑联机冲床设备。
背景技术
吸塑是一种真空吸附热成型的技术,利用凹模或凸模模具对塑料母片真空吸附成型并随后冲裁为多个个别产品,而吸塑冲裁领域为了达到全自动化在线冲切,主要区分为整体式在线冲切及分段式在线冲切两种方式实现方案。目前业内在分段式自动化吸塑冲切端其拉片机构是采用下动力压轮结构,辅以上非动力压轮结构组合为一组,左、右两组共同组成的挤压传动式拉片结构。为了提供足够的拉片动力,必须将上下压轮宽幅加大设计,例如下动力压轮结构的轮面宽幅在20毫米以上,通常是30~50毫米,在吸塑成型产品的制作时将待冲切母片物料两端放置在左右动力压轮上,气动式将上方非动力轮合紧下动力压轮,单纯由下动力压轮提供拉片动力,并且也是由合紧的上方非动力轮与下动力压轮引导物料前进运动。
由于采取单边动力关系,极易出现塑料母片拉片打滑现象,经过研究这种现象来源于:1、用于提供磨擦力的下动力压轮上的压花纹易受塑料物料磨擦屑填平影响,造成拉片打滑现象;2、在高速拉片时平滑的硬质物料也变得极易打滑,造成拉片不准;3、现有技术方案中,上下压轮间均采用较宽的压轮尺寸,易出现物料拉偏走位异常情况,原因是当物料加热成型后、吸塑片材本身有缩水情况出现,导致物料两端不能规则整齐,故只能采用上下宽压轮方式带来了较好的磨擦挤压力,相对地也严重影响了所夹送物料的直线线性运动的方向性,一旦物料边部不平整、不规则,在做拉片运动时极易出现物料拉偏现象,影响物料输送精确度。
关于吸塑冲裁的现有技术,申请人在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6041322B公开了一种联动冲裁系统,主要包括冲裁机系统和收料系统,通过冲裁机系统和收料系统的配合实现高效柔性化的工作。主要进步点在于,液压冲裁机的上液压板的下方设置有刀模结构,刀模结构包括刀模吸附板,刀模吸附板吸附有激光切割刀模。
申请人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6827473A公开了一种用于吸塑成型设备的主动寻迹式冲切加工装置,其包括有冲切台,冲切台上设有用于向冲切台施加冲力的冲压机构,冲切台的入口处和出口处分别设有拉片机构,所述拉片机构包括有拉片支架,拉片支架上设有两个并行设置的立柱,两个立柱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上滚轮和下滚轮,上滚轮和下滚轮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吸塑盘组件的缝隙,立柱上设有用于驱动下滚轮转动的滚轮驱动电机,当下滚轮转动时,驱使吸塑盘组件移动至冲压机构与冲切台之间,藉由安装于冲压机构与冲切台上的刀模对吸塑盘组件冲切而得到吸塑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与方法,得到了整个拉片运动的稳定性及精准拉片的可靠性,可运用在吸塑自动化生产领域中,实现自动化冲切过程中对物料进行牵引拉片的机械结构,能够减少重新定位调整卷带或停机校正的操作。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拉片牵引装置或方法的吸塑联机冲床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提出一种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包括:出料输送机构、入料导向机构和冲裁输送轨道。所述出料输送机构用于输送供吸塑冲裁的卷带式物料,所述出料输送机构包括双边动力压轮结构,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具有上下对应配置的上动力压轮与下动力压轮,以对卷带式物料的侧轨区上下表面提供传送摩擦力。所述入料导向机构用于导引卷带式物料,所述入料导向机构位于相对邻靠吸塑冲裁的卷带入料侧,所述出料输送机构位于相对邻靠吸塑冲裁的卷带收料侧,所述入料导向机构包括牵引导向槽机构,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能够提供物料左右往轨道两侧方向的限位力大于物料在所述上动力压轮与所述下动力压轮之间的转向力。所述冲裁输送轨道连接所述出料输送机构与所述入料导向机构,用于牵引由所述入料导向机构导向引入的卷带式物料。
通过采用上述基础技术方案一,利用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的上下双驱动结构,在收料侧同时对卷带式物料的侧轨区上下表面提供传送摩擦力;并且利用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能够提供物料左右往轨道两侧方向的限位力大于物料在所述上动力压轮与所述下动力压轮之间的转向力,所述出料输送机构只需要提供物料牵引拉力,不需要承担主要的导向功能,吸塑物料边部若有不平整、不规则,在做拉片运动时也不易出现物料拉偏现象,能提高物料输送精确度,在一应用上能够实现上动力压轮为窄压轮形态。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动力压轮为窄压轮形态,其轮面宽幅介于2~10毫米;优选地,轮面宽幅介于4~6毫米;或者/以及,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包含导向底板与导向压板,所述导向压板与所述导向底板具有一致于卷带输送方向的板延伸方向,利用所述导向压板与所述导向底板的板缘上下压触输送中的卷带式物料。
通过采用上述优选技术方案,利用所述上动力压轮的特定轮面宽幅范围,能够减少所述上动力压轮压迫到吸塑物料边部的不平整、不规则的空区或缺口区,也就能避免卷带式物料拉偏的问题;或者/以及,利用所述导向底板与所述导向压板的特定形态,能够使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实现物料左右往轨道两侧方向的限位力大于物料在所述上动力压轮与所述下动力压轮之间的转向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冲裁输送轨道包括非平面的支撑轨道与设置于所述支撑轨道上的夹合顶轨,用于夹合所述卷带式物料的侧轨区边缘。
通过采用上述优选技术方案,利用所述冲裁输送轨道的特定构成,能够夹合所述卷带式物料的侧轨区边缘,以防止所述卷带式物料在输送过程脱出所述冲裁输送轨道。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料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升降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的升降;所述入料导向机构还包括第二升降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的升降;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与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为升降连动于所述冲裁输送轨道并形成可弹性受压的同步上升移动,用于冲裁时避让物料。
通过采用上述优选技术方案,利用第一升降驱动装置、第二升降驱动装置以及与所述冲裁输送轨道的连接关系,使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与所述冲裁输送轨道为升降连动,冲裁物料时所述冲裁输送轨道能够避让物料与冲裁装置。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还包括侧向可调间距地与底座连接的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连接于所述冲裁输送轨道的一端;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还包括侧向可调间距地与底座连接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还连接所述冲裁输送轨道的另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优选技术方案,利用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连接关系,能够实现位于两侧的所述冲裁输送轨道的侧向可调间距,以供输送不同宽度或吸塑成型后产生宽度变化的卷带式物件。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向底板与所述导向压板皆具有侧向间距可调整的结构,所述导向压板相对于所述导向底板可升降移动;具体地,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挡板边上的感测器,用于寻找输送中所述卷带式物料的凸台位置,以供所述卷带式物料的分段输送定位;优选地,所述感测器为光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优选技术方案,利用所述导向底板与所述导向压板的侧向间距可调整设计以及所述导向压板相对于所述导向底板的可升降移动,基于卷带式物件的成品区尺寸变化,能够同步调整所述导向底板与所述导向压板的相对位置,能够夹合卷带式物件在成品区之间的平坦部,以有效率避让所述卷带式物件的成品区,卷带式物件的成品区的形状变化不会影响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在入料侧对卷带式物件的防偏移导向。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向底板具有往远离所述出料输送机构的方向突出延伸的弧形导引入料边缘。
通过采用上述优选技术方案,利用所述导向底板的前缘特定形状,有利于卷带式物料由入料侧导入到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避免拉片时底板意外卡住卷带式物料,也有助于入料侧前缘的预先导向。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还包括调整座及用于升降所述导向压板的第三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导向压板可滑移方式固定于所述调整座,所述第三升降驱动装置具有连接所述调整座两端的升降台;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还包括第一底座,所述导向底板可滑移方式固定于第一底座。
通过采用上述优选技术方案,利用利用调整座、第三升降驱动装置与第一底座的个别特定连接关系,提供了使所述导向压板与所述导向底板侧向可调整式固定的一种具体机构。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任一优选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为多个,位于所述出料输送机构两侧的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之间的侧向间距为可调整。
通过采用上述优选技术方案,利用多个双边动力压轮结构,形成两侧成对的上下双驱动或多驱动,对卷带式物料进行上下左右力量均匀的牵拉;同时,双边动力压轮结构的两侧侧向间距的可调整,能够依照卷带式物料的宽度或者基于吸塑变形程度调整,以最大可能地避免在牵拉卷带式物料时发生双边动力压轮结构的牵拉接触面空压。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还包括第二底座,成对配置的所述上动力压轮与所述下动力压轮皆为位置可调方式固定于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具体地,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还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二底座位置可调方式固定的上驱动电机与下驱动电机,分别驱动所述上动力压轮与所述下动力压轮同时转动;优选地,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还包括用于相对于所述下动力压轮升降所述上动力压轮的第四升降驱动装置;具体地,所述第四升降驱动装置是用于控制所述上动力压轮与所述下动力压轮开合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优选技术方案,利用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的第二底座作为所述上动力压轮与所述下动力压轮的升降基础的带动件,可调方式固定能够实现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之间的侧向间距为可调整;优选地,上驱动电机与下驱动电机也是同步带动;优选地,利用第四升降驱动装置,上动力压轮还能相对于下动力压轮作出升降调整,以便于前期安装时卷带式物料的导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提出一种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出料侧利用双边动力压轮结构分段输送供吸塑冲裁的卷带式物料,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具有上下对应配置的上动力压轮与下动力压轮,以对所述卷带式物料的侧轨区上下表面提供传送摩擦力;
分段输送的同时,在入料侧利用牵引导向槽机构导引所述卷带式物料,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能够提供物料左右往轨道两侧方向的限位力大于物料在所述上动力压轮与所述下动力压轮之间的转向力;
在所述卷带式物料的每一次分段输送后,在所述出料侧与所述入料侧之间吸塑冲裁所述卷带式物料的用料区。
通过采用上述基础技术方案二,利用出料侧提供传送摩擦力同时入料侧提供导向的分离设计,并且出料侧为双边动力压轮结构以及入料侧的侧方向的限位力大于物料在上下动力压轮之间的转向力,在做拉片运动时也不易出现物料拉偏现象,能提高物料输送精确度,在一应用上能够实现上动力压轮为窄压轮形态。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动力压轮为窄压轮形态,其轮面宽幅介于2~10毫米;优选地,轮面宽幅介于4~6毫米;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包含导向底板与导向压板,所述导向压板与所述导向底板具有一致于卷带输送方向的板延伸方向,利用所述导向压板与所述导向底板的板缘上下压触输送中的卷带式物料。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利用冲裁输送轨道夹合所述卷带式物料的侧轨区边缘,所述冲裁输送轨道包括非平面的支撑轨道与设置于所述支撑轨道上的夹合顶轨;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与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为升降连动于所述冲裁输送轨道并形成可弹性受压的同步上升移动,用于冲裁时避让物料。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发明目的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提出一种吸塑联机冲床设备,包括如上所述任一示例的技术方案中的一种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或者,用于执行如上所述任一示例的技术方案中的一种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方法。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与业内现有技术方案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吸塑分段断式在线冲床拉片打滑、拉片跑偏的世界性业内生产痛点,可作为分段式在线吸塑冲床的核心结构之一,可极大扩展分段式吸塑冲床业内适用范围,让全球半自动吸塑机做产业升级为全自动生产方式变为可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为克服传统宽压轮拉片跑偏问题,创新了后段压轮压合新方式与前段导向机构,将以往单面下驱动压片的方式,改为双面上下驱动拉片方式,减少卷带式物料在出料侧单面受力的磨擦力(阻力),减少压轮拉片跑偏与拉片打滑的发生几率;在一较佳示例中,上动力压轮还可以设计成窄压轮,让压轮与物料接触面减少;
3.入料侧增加了物料牵引导向槽机构,该机构的作用是在物料放入压轮前作左右方向侧向的物料限位工作,它所提供的物料左右方向限位力大于物料在压轮间的转向力,即使出现压轮拉片跑偏力也能克服物料拉偏现象的发生;
4.由于将传统单面下方动力压轮,创新的替换为双边动力压轮结构,能够弥补所减小的动力压轮宽度所带来的拉片磨擦力不足现象,使之应对不同物料及高速拉片所需牵引力,并完全克服了拉片打滑现象的出现。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在输送卷带式物料的立体示意图;
图2绘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在未导入卷带式物料的立体示意图;
图3绘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在一出料侧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4绘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在一入料侧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5绘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在另一入料侧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6绘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在图5所圈位置关于牵引导向槽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绘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在另一出料侧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8绘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在图7所圈位置关于双边动力压轮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出料输送机构; 11、第一升降驱动装置; 20、入料入料导向机构;30、冲裁输送轨道; 31、支撑轨道; 32、夹合顶轨; 110、双边动力压轮结构; 111、上动力压轮; 112、下动力压轮; 113、第二底座; 114、第二限位件; 115、上驱动电机; 116、下驱动电机 120、牵引导向槽机构; 121、导向底板; 122、导向压板; 123、调整座; 124、第一底座; 125、第一限位件; 130、第三升降驱动装置; 131、升降台; 140、第四升降驱动装置;200、卷带式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作为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一部分实施例,而不能代表全部的实施例,也不作唯一实施例的解释。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为了更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本实用新型的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吸塑联机冲床设备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与解释,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
以下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吸塑联机冲床设备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应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在输送卷带式物料的立体示意图;图2绘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在未导入卷带式物料的立体示意图;图3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在一出料侧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4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在一入料侧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出一种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包括:出料输送机构10、入料导向机构20和冲裁输送轨道30。所述出料输送机构10用于输送供吸塑冲裁的卷带式物料200,所述出料输送机构10包括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参照图7与图8,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具有上下对应配置的上动力压轮111与下动力压轮112,可纵向对准在卷带输送路径的两侧,以对卷带式物料200的侧轨区上下表面提供传送摩擦力。所述入料导向机构20用于导引卷带式物料200,所述入料导向机构20位于相对邻靠吸塑冲裁的卷带入料侧,所述出料输送机构10位于相对邻靠吸塑冲裁的卷带收料侧,所述入料导向机构20包括牵引导向槽机构120,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120能够提供物料左右往轨道两侧方向的限位力大于物料在所述上动力压轮111与所述下动力压轮112之间的转向力。所述冲裁输送轨道30连接所述出料输送机构10与所述入料导向机构20,用于牵引由所述入料导向机构20导向引入的卷带式物料200。上述物料左右往轨道两侧方向是垂直于卷带式物料200输送方向的水平方向;例如X轴向为卷带式物料200输送方向、Z轴为安装所述出料输送机构10而朝向地面的方向时,Y轴则为物料左右往轨道两侧方向。在本实施例中,通常所述出料输送机构10输送出的卷带式物料是已经完成冲裁的废料卷带,所述入料导向机构20导入的已经完成吸塑成型的成品卷带,在所述出料输送机构10与所述入料导向机构20之间执行冲裁使吸塑成品单离在中间底部的模具中,再利用吸附装置取出单离的吸塑成品。但不受限制地,在一变化实施例中,吸塑成型、冲裁与成品吸附也可以同时执行在所述出料输送机构10与所述入料导向机构20之间。在一具体结构中,所述出料输送机构10包括第一机架主体,用于安装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与其所需要的构件,所述入料导向机构20包括第二机架主体,用于安装所述入料导向机构20所需要的构件。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利用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的上下双驱动结构,在收料侧同时对卷带式物料200的侧轨区上下表面提供传送摩擦力;并且利用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20能够提供物料左右往轨道两侧方向的限位力大于物料在所述上动力压轮111与所述下动力压轮112之间的转向力,所述出料输送机构10只需要提供物料牵引拉力,不需要承担主要的导向功能,吸塑物料边部若有不平整、不规则,在做拉片运动时也不易出现物料拉偏现象,能提高物料输送精确度,在一应用上能够实现上动力压轮111为窄压轮形态。
参照图7与图8,可作为非限定的核心特征之一的是关于上动力压轮111的一种具体尺寸范围,在一优选示例中,所述上动力压轮111为窄压轮形态,其轮面宽幅介于2~10毫米;优选地,轮面宽幅介于4~6毫米。因此,能够减少所述上动力压轮111压迫到吸塑物料边部的不平整、不规则的空区或缺口区,也就能避免卷带式物料拉偏的问题。或者/以及,参照图5与图6,关于牵引导向槽机构120的一种具体结构,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120包含导向底板121与导向压板122,所述导向压板122与所述导向底板121具有一致于卷带输送方向的板延伸方向,利用所述导向压板122与所述导向底板121的板缘上下压触输送中的卷带式物料200。利用所述导向底板121与所述导向压板122的特定形态,能够使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120实现物料左右往轨道两侧方向的限位力大于物料在所述上动力压轮111与所述下动力压轮112之间的转向力。通常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120在物料左右往轨道两侧方向的限位力是取决于所述导向压板122的接触面长度与下压摩擦力,所述导向压板122在所述卷带式物料200上的接触面长度是接触面宽度的六倍以上,更具体是十倍以上。前述的窄压轮形态具体是在所述上动力压轮111具有接近轮面的径向斜面,以缩小轮面的宽幅。
参照图6,关于所述冲裁输送轨道30的一种较佳结构,在一优选示例中,所述冲裁输送轨道30包括非平面的支撑轨道31与设置于所述支撑轨道31上的夹合顶轨32,用于夹合所述卷带式物料200的侧轨区边缘。因此,利用所述冲裁输送轨道30的特定构成,能够夹合所述卷带式物料200的侧轨区(即非成品区)边缘,以防止所述卷带式物料在输送过程脱出所述冲裁输送轨道。所述侧轨区位于所述卷带式物料200的成品区两侧。所述支撑轨道31可以是具有㝟底的U形槽,也可以是具有L形切口槽; 所述夹合顶轨32则具有对应槽形状的限位部。
参照图2与图4,关于驱动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与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120升降的一种可能升降机构,在一优选示例中,所述出料输送机构10还包括第一升降驱动装置11,用于驱动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的升降;所述入料导向机构20还包括第二升降驱动装置21,用于驱动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120的升降;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120与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为升降连动于所述冲裁输送轨道30并形成可弹性受压的同步上升移动,用于冲裁时避让物料。因此,利用第一升降驱动装置11、第二升降驱动装置21以及与所述冲裁输送轨道30的连接关系,使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120、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与所述冲裁输送轨道30为升降连动,冲裁物料时所述冲裁输送轨道30能够避让物料与冲裁装置。第一升降驱动装置11、第二升降驱动装置21具体是驱动气缸与升降连杆。为了非限定的具体说明,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的升降动作是相对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11的驱动气缸与所述出料输送机构10; 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120的升降动作是相对于第二升降驱动装置21的驱动气缸与所述入料导向机构20。
参照图6,关于所述冲裁输送轨道30的一种侧向可调式限位机构,在一优选示例中,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120还包括侧向可调间距地与底座连接的第一限位件125,所述第一限位件125连接于所述冲裁输送轨道30的一端;参照图8,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还包括侧向可调间距地与底座连接的第二限位件114,所述第二限位件114还连接所述冲裁输送轨道30的另一端。因此,利用所述第一限位件125与所述第二限位件114的连接关系,能够实现位于两侧的所述冲裁输送轨道的侧向可调间距,以供输送不同宽度或吸塑成型后产生宽度变化的卷带式物件。
参照图6,关于所述导向压板122的一种纵向可调式限位机构,在一优选示例中,所述导向底板121与所述导向压板122皆具有侧向间距可调整的结构,所述导向压板122相对于所述导向底板121可升降移动;具体地,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120还包括设置在挡板边上的感测器,用于寻找输送中所述卷带式物料200的凸台位置,以供所述卷带式物料200的分段输送定位;优选地,所述感测器为光传感器。因此,利用所述导向底板121与所述导向压板122的侧向间距可调整设计以及所述导向压板相对于所述导向底板的可升降移动,基于卷带式物件的成品区尺寸变化,能够同步调整所述导向底板与所述导向压板的相对位置,能够夹合卷带式物件在成品区之间的平坦部,以有效率避让所述卷带式物件的成品区,卷带式物件的成品区的形状变化不会影响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120在入料侧对卷带式物件200的防偏移导向。
参照图6,关于所述导向底板121的一种帮助物料入料导滑的形状,在一优选示例中,所述导向底板121具有往远离所述出料输送机构10的方向突出延伸的弧形导引入料边缘。因此,利用所述导向底板121的前缘特定形状,有利于由入料侧将卷带式物料200导入到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120,避免拉片时所述导向底板121意外卡住卷带式物料200,配合卷带式物料200入料时垂重力也将有助于入料侧前缘的预先导向。
参照图6,关于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120的一种更具体结构,在一优选示例中,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120还包括调整座123及用于升降所述导向压板122的第三升降驱动装置130,所述导向压板122可滑移方式固定于所述调整座123,所述第三升降驱动装置130具有连接所述调整座123两端的升降台131;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120还包括第一底座124,所述导向底板121可滑移方式固定于第一底座124。因此,利用调整座123、第三升降驱动装置130与第一底座124的个别特定连接关系,提供了使所述导向压板122与所述导向底板121侧向可调整式固定的一种具体机构。所述第一底座124具体可包括多个平行导杆。
参照图2,关于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的数量与可调整功能,在上述任一优选示例中,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为多个,位于所述出料输送机构10两侧的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之间的侧向间距为可调整。因此,利用多个双边动力压轮结构,形成两侧成对的上下双驱动或多驱动,对卷带式物料进行上下左右力量均匀的牵拉;同时,双边动力压轮结构的两侧侧向间距的可调整,能够依照卷带式物料的宽度或者基于吸塑变形程度调整,以最大可能地避免在牵拉卷带式物料时发生双边动力压轮结构的牵拉接触面空压。
参照图8,关于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的一种具体结构,在一优选示例中,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还包括第二底座113,成对配置的所述上动力压轮111与所述下动力压轮112皆为位置可调方式固定于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113;所述第二底座113具体可包括多个平行导杆;具体地,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还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二底座113位置可调方式固定的上驱动电机115与下驱动电机116,分别驱动所述上动力压轮111与所述下动力压轮112同时转动;优选地,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还包括用于相对于所述下动力压轮112升降所述上动力压轮111的第四升降驱动装置140;具体地,所述第四升降驱动装置140是用于控制所述上动力压轮111与所述下动力压轮112开合气缸。因此,利用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的第二底座113作为所述上动力压轮111与所述下动力压轮112的升降基础的带动件,可调方式固定能够实现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之间的侧向间距为可调整;优选地,上驱动电机115与下驱动电机116也是同步带动;优选地,利用第四升降驱动装置140,上动力压轮111还能相对于下动力压轮112作出升降调整,以便于前期安装时卷带式物料的导入。
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提出一种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方法,可以使用第一具体实施例的装置实施也可以使用类似或相同功能的其它等效装置实施,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出料侧利用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分段输送供吸塑冲裁的卷带式物料200,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具有上下对应配置的上动力压轮111与下动力压轮112,以对所述卷带式物料200的侧轨区上下表面提供传送摩擦力;
分段输送的同时,在入料侧利用牵引导向槽机构120导引所述卷带式物料200,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120能够提供物料左右往轨道两侧方向的限位力大于物料在所述上动力压轮111与所述下动力压轮112之间的转向力;
在所述卷带式物料200的每一次分段输送后,在所述出料侧与所述入料侧之间吸塑冲裁所述卷带式物料200的用料区。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利用出料侧提供传送摩擦力同时入料侧提供导向的分离设计,并且出料侧为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20以及入料侧的侧方向的限位力大于物料在上下动力压轮之间的转向力,在做拉片运动时也不易出现物料拉偏现象,能提高物料输送精确度,在一应用上能够实现上动力压轮为窄压轮形态。可以理解的是,利用前述方法在卷带式物料200的吸塑成品区可以占据更大面积比例,即卷带式物料200的侧轨区可以设计得更小,能够在吸塑冲裁出吸塑成品后顺利将废料卷带拉出,避免影响吸塑冲裁的作业。
在本实施例方法的一优选示例中,所述上动力压轮111为窄压轮形态,其轮面宽幅介于2~10毫米;优选地,轮面宽幅介于4~6毫米;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120包含导向底板121与导向压板122,所述导向压板122与所述导向底板121具有一致于卷带输送方向的板延伸方向,利用所述导向压板122与所述导向底板121的板缘上下压触输送中的卷带式物料200。
在本实施例方法的一优选示例中,利用冲裁输送轨道30夹合所述卷带式物料200的侧轨区边缘,所述冲裁输送轨道30包括非平面的支撑轨道31与设置于所述支撑轨道31上的夹合顶轨32;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120与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为升降连动于所述冲裁输送轨道30并形成可弹性受压的同步上升移动,用于冲裁时避让物料。
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提出一种吸塑联机冲床设备,包括如上所述任一示例的技术方案中的一种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或者,用于执行如上所述任一示例的技术方案中的一种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方法。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作为方便理解或实施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被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料输送机构(10),用于输送供吸塑冲裁的卷带式物料(200),所述出料输送机构(10)包括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具有上下对应配置的上动力压轮(111)与下动力压轮(112),以对卷带式物料(200)的侧轨区上下表面提供传送摩擦力;
入料导向机构(20),用于导引卷带式物料(200),所述入料导向机构(20)包括牵引导向槽机构(120),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120)包含纵向对应的导向底板(121)与导向压板(122),使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120)能够提供物料左右往轨道两侧方向的限位力大于物料在所述上动力压轮(111)与所述下动力压轮(112)之间的转向力;
冲裁输送轨道(30),连接所述出料输送机构(10)与所述入料导向机构(20),用于牵引由所述入料导向机构(20)导向引入的卷带式物料(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压板(122)与所述导向底板(121)具有一致于卷带输送方向的板延伸方向,利用所述导向压板(122)与所述导向底板(121)的板缘上下压触输送中的卷带式物料(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动力压轮(111)为窄压轮形态,其轮面宽幅介于2~10毫米;或者,所述上动力压轮(111)为窄压轮形态,其轮面宽幅4~6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裁输送轨道(30)包括非平面的支撑轨道(31)与设置于所述支撑轨道(31)上的夹合顶轨(32),用于夹合所述卷带式物料(200)的侧轨区边缘;或者,所述导向底板(121)具有往远离所述出料输送机构(10)的方向突出延伸的弧形导引入料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输送机构(10)还包括第一升降驱动装置(11),用于驱动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的升降;所述入料导向机构(20)还包括第二升降驱动装置(21),用于驱动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120)的升降;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120)与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为升降连动于所述冲裁输送轨道(30)并形成可弹性受压的同步上升移动,用于冲裁时避让物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120)还包括侧向可调间距地与底座连接的第一限位件(125),所述第一限位件(125)连接于所述冲裁输送轨道(30)的一端;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还包括侧向可调间距地与底座连接的第二限位件(114),所述第二限位件(114)还连接所述冲裁输送轨道(30)的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底板(121)与所述导向压板(122)皆具有侧向间距可调整的结构,所述导向压板(122)相对于所述导向底板(121)可升降移动;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120)还包括调整座(123)及用于升降所述导向压板(122)的第三升降驱动装置(130),所述导向压板(122)可滑移方式固定于所述调整座(123),所述第三升降驱动装置(130)具有连接所述调整座(123)两端的升降台(131);所述牵引导向槽机构(120)还包括第一底座(124),所述导向底板(121)可滑移方式固定于第一底座(124)。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为多个,位于所述出料输送机构(10)两侧的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之间的侧向间距为可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还包括第二底座(113),成对配置的所述上动力压轮(111)与所述下动力压轮(112)皆为位置可调方式固定于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113);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还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二底座(113)位置可调方式固定的上驱动电机(115)与下驱动电机(116),分别驱动所述上动力压轮(111)与所述下动力压轮(112)同时转动;所述双边动力压轮结构(110)还包括用于相对于所述下动力压轮(112)升降所述上动力压轮(111)的第四升降驱动装置(140)。
10.一种吸塑联机冲床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
CN201922163194.8U 2019-12-04 2019-12-04 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冲床设备 Active CN2113073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63194.8U CN211307346U (zh) 2019-12-04 2019-12-04 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冲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63194.8U CN211307346U (zh) 2019-12-04 2019-12-04 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冲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07346U true CN211307346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77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63194.8U Active CN211307346U (zh) 2019-12-04 2019-12-04 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冲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073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55500U (zh) 电容器铝壳冲压机的送料机构
KR20140059867A (ko) 핫 스탬핑 인쇄 장치
US6412379B1 (en) Automatic punching apparatus
CN106695331B (zh) 一种全自动辊压成型生产线
CN113560393A (zh) 一种包装罐原材料马口铁加工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0843197A (zh) 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及方法、冲床设备
CN211307346U (zh) 吸塑联机冲床用片材拉片牵引装置、冲床设备
CN113182457A (zh) 一种扎带生产设备
CN112591503B (zh) 一种绝缘料片在线叠配生产线装置
CN215325979U (zh) 一种具有纠偏修边功能的切片机
CN215149805U (zh) 一种工牌套裁切机
CN214870945U (zh) 一种纸板模切机的可调限位装置
CN214819180U (zh) 包装产品用自动化冲压生产线
CN111064064B (zh) 一种5g端子自动加工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3967942A (zh) 一种pvc发泡板的定长裁切装置
CN112192936A (zh) 一种易断材质的片材产品自动剥离料带装置
CN214601127U (zh) 一种铝带矫直加工设备
CN215471729U (zh) 一种胶合板数控开料装置
CN216736780U (zh) 一种轮式送料装置
CN219004243U (zh) 冲切设备
CN217861716U (zh) 一种多层料卷自动冲卡机
CN116573468B (zh) 一种机用钢带通过加工设备时导引和输送钢带的设备
CN219173836U (zh) 一种不锈钢带分条裁切用薄板防跳动输送装置
CN218909203U (zh) 一种压痕加工用导料装置
CN113765246B (zh) 铁芯冲片带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8

Address after: Room 02, 3rd Floor, No. 246 Jinling East Road,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Suzhou Ruishida Industrial Autom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53, Xilixinwu Village, Zhuguang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before: Wang Guanghu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