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79538U - 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79538U
CN211279538U CN201922007027.4U CN201922007027U CN211279538U CN 211279538 U CN211279538 U CN 211279538U CN 201922007027 U CN201922007027 U CN 201922007027U CN 211279538 U CN211279538 U CN 2112795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box
plate
cavity
movable
motorcy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0702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杰
张宝
卢明官
黄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Huangyan Aojie M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Huangyan Aojie M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Huangyan Aojie M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Huangyan Aojie M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0702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795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795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795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属于注塑模领域。它依次包括动模板、升降板和注胶板,所述的动模板内设有用于成形置物箱的成形面,所述的成形面包括一个凹陷于动模板的连接腔,所述的连接腔的左右端壁内各活动连接有一个能沿着动模板水平方向前后往复移动的同心轴,每个同心轴远离连接腔的端部均连接有设置在动模板内的横移机构。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设有两个与连接腔活动连接的同心轴,两个同心轴能沿着水平方向前后往复移动驶离连接腔,在脱模过程中,替代原有的斜杆技术,先使同心轴脱离塑件,在顶出塑件,防止同心轴挤推塑件造成塑件损坏。

Description

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当注塑成型的塑件中设有穿孔时,该注塑模中设有斜顶杆,并在脱模过程中通过斜顶杆边向上顶出塑件边横移与塑件中的穿孔脱离连接,但当塑件较复杂且具有穿孔的塑件部分较薄弱时,在斜顶杆顶出过程中容易拉扯损坏塑件。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斜顶机构注塑模具[专利申请号:CN201721678112.8],它包括定模座板、定模板、浇口套;所述定模板设置在定模座板的一侧,且定模座板与定模座板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凹模设置在定模板的一侧,且凹模与定模板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浇口套上定模座板与定模板上设置有浇口套;所述动模板设置在动模座板的一侧,且动模板与动模座板通过动模垫块相连接;所述凸模设置在动模板的一侧,且凸模与动模板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推杆的一端设置在推板上,且推杆与推板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该一种斜顶机构注塑模具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顶出效果好,斜顶杆不易磨损及变形,工作稳定可靠的优点。但当塑件较复杂且具有穿孔的塑件部分较薄弱时,斜顶杆顶出过程中容易拉扯损坏塑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依次包括动模板、升降板和注胶板,所述的动模板内设有用于成形置物箱的成形面,所述的成形面包括一个凹陷于动模板的连接腔,所述的连接腔的左右端壁内各活动连接有一个能沿着动模板水平方向前后往复移动的同心轴,每个同心轴远离连接腔的端部均连接有设置在动模板内的横移机构,同心轴与对应的横移机构的驱动轴连接从而能沿着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的成形面还包括设置在连接腔侧边且用于成形置物箱本体的置物腔。
在上述的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中,所述的横移机构包括能够沿着动模板轴向往复移动的先行竖移块,所述的先行竖移块上连接有一根倾斜的导杆,所述的导杆上活动连接有能沿着导杆前后往复移动且与同心轴远离连接腔的端部连接的先行横移块,所述的先行横移块位于动模板内且能沿着动模板水平方向前后往复移动。
在上述的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中,所述的导杆与先行竖移块连接的一端至另一端朝着远离连接腔的方向延伸,所述的横移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注胶板上的先行升降驱动器,所述的先行升降驱动器的输出轴连接有先行顶杆,所述的先行顶杆贯穿动模板且与先行竖移块连接。
在上述的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中,所述的置物腔的底部呈水平放置,所述的置物腔的底部贯穿有注胶孔,所述的注胶孔朝着靠近注胶板的方向延伸并贯穿注胶板。
在上述的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中,所述的置物腔的底部还设有两个相互对置且向动模板内延伸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的第一固定孔呈圆台形,且所述的第一固定孔与置物腔的底部连接的一端至另一端孔径逐渐减小。
在上述的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中,所述的置物腔靠近连接腔的侧壁上凸起有一根沿着动模板轴向放置的第一卡块,所述的第一卡块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
在上述的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中,所述的成形面还包括位于置物腔远离连接腔一侧的卡接成形面,所述的卡接成形面远离置物腔的一端设有第二卡块,所述的第二卡块远离注胶板的一端连接有凹陷于成形面侧壁内的扣槽。
在上述的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中,所述的卡接成形面上还设有两条相互对置的限位条,所述的限位条的一端与置物腔的侧壁连接,且限位条的另一端朝着远离注胶板的方向弯曲延伸至成形面的侧壁上。
在上述的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中,所述的第二卡块与置物腔的侧壁之间具有设置在卡接成形面上且呈T字形放置的第三卡块。
在上述的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中,所述的第三卡块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二固定孔,所述升降板上设有若干个顶杆,若干个顶杆分布在成形面上,且其中两根顶杆分别与第二固定孔的底部相抵,且第二固定孔的孔径大于顶杆的直径。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设有两个与连接腔活动连接的同心轴,两个同心轴能沿着水平方向前后往复移动驶离连接腔,在脱模过程中,替代原有的斜杆技术,先使同心轴脱离塑件,在顶出塑件,防止同心轴挤推塑件造成塑件损坏。
2、本实用新型中同心轴间接连接有先行升降驱动器,将同心轴的移动与顶杆顶出塑件两个步骤分开且先后进行,防止同心轴挤推塑件造成塑件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B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动模板10、升降板11、注胶板12、成形面13、连接腔14、同心轴15、横移机构16、置物腔17、先行竖移块18、导杆19、先行横移块20、先行升降驱动器21、先行顶杆22、注胶孔23、第一固定孔24、第一卡块25、第二卡块26、扣槽31、限位条27、第三卡块28、第二固定孔29、顶杆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结合图1和图3所示,一种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依次包括动模板10、升降板11和注胶板12,所述的动模板10内设有用于成形置物箱的成形面13,所述的成形面13包括一个凹陷于动模板10的连接腔14,所述的连接腔14的左右端壁内各活动连接有一个能沿着动模板10水平方向前后往复移动的同心轴15,每个同心轴15远离连接腔14的端部均连接有设置在动模板10内的横移机构16,同心轴15与对应的横移机构16的驱动轴连接从而能沿着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的成形面13还包括设置在连接腔14侧边且用于成形置物箱本体的置物腔17。
在本实例中,在注塑成形过程中,连接腔14成形的置物箱部分塑件用于与摩托车连接,同心轴15用于成形置物箱上的穿孔,摩托车上的座椅与置物箱通过穿孔转动连接,在使用时,将摩托车坐骑向上转动就能打开置物箱,在脱模过程中,横移机构16驱动对应的同心轴15朝着远离连接腔14的方向延伸,且两个同心轴15的移动方向相反并同时移动出连接腔14,此外,两个同心轴15的中心线重合,保证置物箱塑件上的两个穿孔齐平。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的横移机构16包括能够沿着动模板10轴向往复移动的先行竖移块18,所述的先行竖移块18上连接有一根倾斜的导杆19,所述的导杆19上活动连接有能沿着导杆19前后往复移动且与同心轴15远离连接腔14的端部连接的先行横移块20,所述的先行横移块20位于动模板10内且能沿着动模板10水平方向前后往复移动。
在本实例中,在脱模过程中,先使先行竖移块18沿着动模板10轴向向上移动并带动导杆19向上移动,由于导杆19倾斜设置,且先行横移块20只能沿着动模板10水平方向前后往复移动,当导杆19向上移动时能够驱动先行横移块20朝着远离连接腔14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同心轴15延伸出连接腔14,该步骤完成之后才将置物箱塑件顶出与成形面13脱离连接。
所述的导杆19与先行竖移块18连接的一端至另一端朝着远离连接腔14的方向延伸,所述的横移机构16还包括设置在注胶板12上的先行升降驱动器21,所述的先行升降驱动器21的输出轴连接有先行顶杆22,所述的先行顶杆22贯穿动模板10且与先行竖移块18连接。
在本实例中,先行升降驱动器21可以是气缸或油缸,先行升降驱动器21驱动先行顶杆22沿着动模板10轴向向上移动顶出,从而使先行竖移块18带着导杆19向上移动,先行横移块20相对于导杆19斜向下沿着导杆19移动,先行横移块20相对于动模板10只沿着水平方向朝着远离连接腔14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同心轴15延伸出置物箱塑件和连接腔14,防止在顶出置物箱塑件时卡住置物箱塑件使其破损。
所述的置物腔17的底部呈水平放置,所述的置物腔17的底部贯穿有注胶孔23,所述的注胶孔23朝着靠近注胶板12的方向延伸并贯穿注胶板12。
在本实例中,置物箱塑件底部呈水平状,并在放置于摩托车内时,该底面支撑在摩托车上。
所述的置物腔17的底部还设有两个相互对置且向动模板10内延伸的第一固定孔24,所述的第一固定孔24呈圆台形,且所述的第一固定孔24与置物腔17的底部连接的一端至另一端孔径逐渐减小。
在本实例中,第一固定孔24用于成形置物箱塑件底部的第一固定穿孔,在安装置物箱塑件时,第一固定穿孔内穿设有呈圆台状的固定柱,该固定柱通过螺栓或焊接等形式固定在摩托车上,由于第一固定孔24一端至另一端孔径逐渐减小,呈圆台状的固定柱能够卡住第一固定穿孔。
所述的置物腔17靠近连接腔14的侧壁上凸起有一根沿着动模板10轴向放置的第一卡块25,所述的第一卡块25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
在本实例中,第一卡块25用于成形置物箱塑件中的向内凹陷的第一卡腔,摩托车上设有与第一卡腔形状相同的第一限制块,在放置置物箱塑件时,第一限制块卡入第一卡腔内限制置物箱塑件的移动。
所述的成形面13还包括位于置物腔17远离连接腔14一侧的卡接成形面13,所述的卡接成形面13远离置物腔17的一端设有第二卡块26,所述的第二卡块26远离注胶板12的一端连接有凹陷于成形面13侧壁内的扣槽31。
在本实例中,卡接成形面13上用于成形置物箱塑件上的各个卡接部分,在摩托车座椅盖住置物箱塑件时,摩托车座椅与卡接成形面13上成形的塑件部分形成卡接,第二卡块26用于成形凸起于置物箱塑件的第二限制块,且第二限制块的上侧设有扣槽31成形的限制槽,摩托车座椅盖住置物箱塑件时卡入限制槽内并扣住第二限制块。
所述的卡接成形面13上还设有两条相互对置的限位条27,所述的限位条27的一端与置物腔17的侧壁连接,且限位条27的另一端朝着远离注胶板12的方向弯曲延伸至成形面13的侧壁上。
在本实例中,限位条27用于成形凸起于置物箱塑件的两条限制长条,在摩托车座椅盖住置物箱塑件时,两条限制长条延伸入摩托车座椅中,防止摩托车座椅在使用时左右晃动导致摩托车座椅与置物箱塑件的铰接处松动或损坏。
所述的第二卡块26与置物腔17的侧壁之间具有设置在卡接成形面13上且呈T字形放置的第三卡块28。
在本实例中,第三卡块28用于成形置物箱塑件中呈T字形且贯穿置物箱塑件的穿槽,该穿槽用于与摩托车连接,摩托车部件穿过该穿槽,起到限制置物箱塑件移动的作用,防止在使用时左右晃动导致摩托车座椅与置物箱塑件的铰接处松动或损坏。
所述的第三卡块28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二固定孔29,所述升降板11上设有若干个顶杆30,若干个顶杆30分布在成形面13上,且其中两根顶杆30分别与第二固定孔29的底部相抵,且第二固定孔29的孔径大于顶杆30的直径。
在本实例中,第二固定孔29用于成形置物箱塑件上向底部凹陷的螺丝垫盘,与第二固定孔29活动连接的顶杆30用于成形第二固定穿孔,在固定置物箱塑件时,螺栓穿过第二固定穿孔拧入摩托车内,且螺栓上的螺帽抵在螺丝垫盘上。
该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注塑液通过置物腔17的底部上的注胶孔23流入成形面13上并成形置物箱塑件,在脱模时,先要使两根同心轴15移动延伸出置物箱塑件,升降驱动器21工作驱动先行顶杆22沿着动模板10轴向向上移动顶出,从而使先行竖移块18带着导杆19向上移动,先行横移块20相对于导杆19斜向下沿着导杆19移动,先行横移块20相对于动模板10只沿着水平方向朝着远离连接腔14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同心轴15延伸出置物箱塑件和连接腔14,最后在升降板11的移动下使若干根顶杆30向上移动顶出置物箱塑件。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动模板10、升降板11、注胶板12、成形面13、连接腔14、同心轴15、横移机构16、置物腔17、先行竖移块18、导杆19、先行横移块20、先行升降驱动器21、先行顶杆22、注胶孔23、第一固定孔24、第一卡块25、第二卡块26、扣槽31、限位条27、第三卡块28、第二固定孔29、顶杆30等,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依次包括动模板(10)、升降板(11)和注胶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模板(10)内设有用于成形置物箱的成形面(13),所述的成形面(13)包括一个凹陷于动模板(10)的连接腔(14),所述的连接腔(14)的左右端壁内各活动连接有一个能沿着动模板(10)水平方向前后往复移动的同心轴(15),每个同心轴(15)远离连接腔(14)的端部均连接有设置在动模板(10)内的横移机构(16),同心轴(15)与对应的横移机构(16)的驱动轴连接从而能沿着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的成形面(13)还包括设置在连接腔(14)侧边且用于成形置物箱本体的置物腔(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移机构(16)包括能够沿着动模板(10)轴向往复移动的先行竖移块(18),所述的先行竖移块(18)上连接有一根倾斜的导杆(19),所述的导杆(19)上活动连接有能沿着导杆(19)前后往复移动且与同心轴(15)远离连接腔(14)的端部连接的先行横移块(20),所述的先行横移块(20)位于动模板(10)内且能沿着动模板(10)水平方向前后往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杆(19)与先行竖移块(18)连接的一端至另一端朝着远离连接腔(14)的方向延伸,所述的横移机构(16)还包括设置在注胶板(12)上的先行升降驱动器(21),所述的先行升降驱动器(21)的输出轴连接有先行顶杆(22),所述的先行顶杆(22)贯穿动模板(10)且与先行竖移块(1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置物腔(17)的底部呈水平放置,所述的置物腔(17)的底部贯穿有注胶孔(23),所述的注胶孔(23)朝着靠近注胶板(12)的方向延伸并贯穿注胶板(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置物腔(17)的底部还设有两个相互对置且向动模板(10)内延伸的第一固定孔(24),所述的第一固定孔(24)呈圆台形,且所述的第一固定孔(24)与置物腔(17)的底部连接的一端至另一端孔径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置物腔(17)靠近连接腔(14)的侧壁上凸起有一根沿着动模板(10)轴向放置的第一卡块(25),所述的第一卡块(25)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形面(13)还包括位于置物腔(17)远离连接腔(14)一侧的卡接成形面(13),所述的卡接成形面(13)远离置物腔(17)的一端设有第二卡块(26),所述的第二卡块(26)远离注胶板(12)的一端连接有凹陷于成形面(13)侧壁内的扣槽(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接成形面(13)上还设有两条相互对置的限位条(27),所述的限位条(27)的一端与置物腔(17)的侧壁连接,且限位条(27)的另一端朝着远离注胶板(12)的方向弯曲延伸至成形面(13)的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卡块(26)与置物腔(17)的侧壁之间具有设置在卡接成形面(13)上且呈T字形放置的第三卡块(2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卡块(28)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二固定孔(29),所述升降板(11)上设有若干个顶杆(30),若干个顶杆(30)分布在成形面(13)上,且其中两根顶杆(30)分别与第二固定孔(29)的底部相抵,且第二固定孔(29)的孔径大于顶杆(30)的直径。
CN201922007027.4U 2019-11-19 2019-11-19 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 Active CN2112795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07027.4U CN211279538U (zh) 2019-11-19 2019-11-19 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07027.4U CN211279538U (zh) 2019-11-19 2019-11-19 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79538U true CN211279538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30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07027.4U Active CN211279538U (zh) 2019-11-19 2019-11-19 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795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23694B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模具的顶出装置
CN112223658B (zh) 汽车副仪表本体模具滑块联动脱模机构
CN211279538U (zh) 摩托车置物箱注塑模具凹模双向分离滑动脱模机构
CN207256774U (zh) 一种汽车拉手盒成型模具
CN216032158U (zh) 具有免剪式浇口机构的塑料注塑椅模具
CN214353915U (zh) 全地形沙滩车电瓶盒斜导轨导向抽芯机构
CN108015994B (zh) 基于型腔取件的汽车前保险杠注塑模具
CN211105381U (zh) 注塑模具滑块式斜顶机构
CN210116134U (zh) 平行三通弯管注塑模具的旋转抽芯机构
CN108819127B (zh) 滑块驱动拉块强制脱模机构
CN210389985U (zh) 一种带有内侧凸起的塑料注射模具
CN113787682A (zh) 一种注塑模具塑件多方向倒扣脱模机构
CN113334704A (zh) 组合斜顶脱模机构
CN213767019U (zh) 一种五金塑胶模具二次顶出结构
CN214239310U (zh) 一种塑料件倒扣脱模装置
CN216658719U (zh) 一种注塑模具中保险杠脱钩盖板的顶出结构
CN219095808U (zh) 一种汽车玻璃支架注塑成型装置
CN214645595U (zh) 一种自动脱模的塑胶模具
CN215791519U (zh) 一种后背门上饰板注塑模具
CN219276551U (zh) 汽车副仪表板骨架上本体模具动模斜顶定模顶出结构
CN212045777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4353894U (zh) 一种生产汽车内饰件的注塑模具
CN109177091B (zh) 一种摩托车后挡泥板模具
CN210705856U (zh) 无顶针板模具型芯大斜顶同步顶出机构
CN219133066U (zh) 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