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49699U - 用作磨具基材的网格布及其磨具 - Google Patents

用作磨具基材的网格布及其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49699U
CN211249699U CN201921885092.0U CN201921885092U CN211249699U CN 211249699 U CN211249699 U CN 211249699U CN 201921885092 U CN201921885092 U CN 201921885092U CN 211249699 U CN211249699 U CN 2112496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h
cloth
warp
grinding
we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8509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ANYANG ZHONGYAN GRINDING TOO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SANTAI GURU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SANTAI GURUI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SANTAI GURU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8509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496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496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496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lishing Bodies And Polishing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作磨具基材的网格布及其磨具,属于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作磨具基材的网格布,包括经线和纬线,所述经线与纬线交织形成具有网孔的网格布。本实用新型的网格布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磨具的基材,网格布具有网孔,在磨具制作过程中,磨料能够植入网格布的网孔内,使得能够在网格布的表面与网孔内都植入上磨料,使得最终制成的磨具内部与外表面能够存在大量的空隙,而磨料暴露在空隙内,形成了立体的锯齿磨削结构,能够提高磨具的磨削能力、散热能力和排屑能力。

Description

用作磨具基材的网格布及其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作磨具基材的网格布及其磨具,属于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磨具(Abrasives)是用以磨削、抛光的工具。大部分的磨具是用磨料加上结合剂制成的人造磨具,也有用天然矿岩直接加工成的天然磨具。磨具除在机械制造和其他金属加工工业中被广泛采用外,还用于粮食加工、造纸工业和陶瓷、玻璃、石材、塑料、橡胶、木材等非金属材料的加工。
磨具的种类繁多,有很多类型的磨具都是采用砂布制成的,比如常用的平面砂布轮、带柄砂布轮、千叶轮、环形砂布带等等。
具体的,平面砂布轮是通过将砂布切成片状,然后再按一定规律将已成型的砂布片叠放在托盘施胶位置上,随后托盘与砂布片之间加入粘结剂,进行固化后,即制成平面砂布轮,如图7a所示。带柄砂布轮是将已成型的砂布片呈放射状紧密排列置于特定辅具中,该特定辅具中预留通孔,将圆柄插入该通孔中,随后将圆柄四周的砂布片之间加入粘结剂,进行固化后,取下辅具,即制成带柄砂布轮,如图8a所示。千叶轮是通过将已成型的砂布片呈放射状紧密排列其中一端盖上,随后盖上另一端盖,在两端盖和砂布片之间加入粘结剂,进行固化,即制成千叶轮,如图9a所示。而环形砂布带即是呈环状的砂布的结构形式,如图11a所示。
现有技术中,砂布的基材常采用纸、无纺布、聚酯薄膜等,砂布的磨料通过粘接剂植入在基材上,但是这些基材的结构为较致密,因此,磨料仅能够植入基材的表面,如图5a所示,采用砂布制成的磨具,由于砂布的基材(即磨具的基材)结构为较致密,在进行磨削作业时,磨具不易散热,不易排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作磨具基材的网格布及其磨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作磨具基材的网格布,包括经线和纬线,所述经线与纬线交织形成具有网孔的网格布。
本实用新型的网格布是用作磨具基材的,得益于网格布具有网孔的设计,在磨具制作过程中,网格布浸渍粘接剂后,将磨料植入在网格布的经线和纬线上,磨料能够植入网格布的网孔内,使得能够在网格布的表面与网孔内都植入上磨料,通过若干层植入有磨料的网格布叠压或卷绕制成磨具的轮体后,使得最终制成的磨具内部与外表面能够存在大量的空隙,而磨料能够暴露在空隙内,形成了立体形态的锯齿磨削结构,能够提高磨具的磨削能力、散热能力和排屑能力。
可供选择的,所述网格布为采用天然纤维、无机纤维或/和合成纤维制成的织造布。网格布的材质选择广泛,只要能够编织、能够适用于磨具基材的纤维材料都是可行的。例如,网格布为采用麻纤维、棉纤维、尼龙纤维、纸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聚酯纤维、聚乙烯纤维, 氯化镁纤维、丙烯酸纤维、芳香聚酰胺纤维、乙酸纤维、粘胶纤维、狗毛纤维、马毛纤维、猪毛纤维、羊毛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制成的织造布。
进一步的,所述网格布为平织网格布或绞织网格布。网格布可以为平织网格布,具体的,所述经线与纬线交错交织,从而平织形成具有网孔的网格布。网格布还可以为绞织网格布,具体的,所述经线包括绞经和地经,所述绞经与地经相互扭绞并与纬线交织,从而绞织形成具有网孔的网格布。
优选的,所述网格布的经向与纬向的力学性能基本一致。网格布的经向指的是网格布的经线长度方向上,网格布的纬向指的是网格布的纬线长度方向上。
进一步的,所述网格布的经向与纬向的破断拉力基本一致。破断拉力是磨具基材的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网格布在磨具中起到了骨架的作用,在磨削过程中,磨具(或者说网格布)会受到各种方向力的作用,这就需要磨具具有较均匀的抗拉、抗压、抗弯能力,要求磨具的力学性能较为均匀,使得磨具在磨削过程中能够较为均匀的消耗,而网格布的经向与纬向的力学性能基本一致,特别是网格布的经向与纬向的破断拉力的基本一致,即,网格布的经向与纬向的破断拉力的比值约为1,是最佳优选的设计;当然,网格布的经向与纬向的破断拉力的比值为0.5-2也是可行的。
优选的,所述经线与纬线的截面面积基本相等。换而言之,经线与纬线的规格是基本相同的。在网格布的实际制造过程中,选取截面面积基本相等的经线与纬线,更容易实现网格布的经向与纬向力学性能的基本一致、破断拉力的基本一致,使得磨具在磨削过程中能够较为均匀的消耗。
优选的,所述经线与纬线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即,经线与纬线的材质是相同的。在网格布的实际制造过程中,选取相同的材料制成的经线与纬线,更容易实现网格布的经向与纬向力学性能的基本一致、破断拉力的基本一致,使得磨具在磨削过程中能够较为均匀的消耗。
进一步的,所述网孔阵列分布于网格布上。使得磨料能够较均布的分布在网格布上。
可供选择的所述网孔目数为1目-400目。即,每平方英寸的网孔个数为1-400个。优选的,所述网孔目数为5目-20目。即,每平方英寸的网孔个数为5-20个。
一种磨具,所述磨具的基材为上述的网格布。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作磨具基材的网格布及其磨具,本实用新型的网格布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磨具的基材,网格布具有网孔,在磨具制作过程中,磨料能够植入网格布的网孔内,使得能够在网格布的表面与网孔内都植入上磨料,使得最终制成的磨具内部与外表面能够存在大量的空隙,而磨料暴露在空隙内,形成了立体的锯齿磨削结构,能够提高磨具的磨削能力、散热能力和排屑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平织网格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平织网格布的俯视图;
图3是绞织网格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绞织网格布的俯视图;
图5是现有技术的基材上植入磨料后的示意图(图5a),以及本实用新型的平织网格布上植入磨料后的示意图(图5b),以及本实用新型的绞织网格布上植入磨料后的示意图(图5c);
图6是多层植入有磨料的网格布叠压或卷绕制成磨具的轮体后,磨料暴露在磨具的空隙内的示意图;
图7是采用砂布制成的现有技术的平面砂布轮的结构示意图(图7a),以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网格布制成的钹形抛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7b、c);
图8是采用砂布制成的现有技术的带柄砂布轮的结构示意图(图8a),以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网格布制成的带柄抛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8b、c);
图9是采用砂布制成的现有技术的千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9a),以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网格布制成的带盖网格抛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9b、9c);
图10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网格布制成的中空网格抛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a、b);
图11是现有技术的环形砂布带的结构示意图(图11a),以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网格布制成的网格抛磨环带(图11b、c)。
图中标记:100-网格布,110-经线,111-绞经,112-地经,113-扭绞部,114-经绳,120-纬线,121-纬绳,130-网孔,200-磨料,300-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作磨具基材的网格布,包括经线110和纬线120,所述经线110与纬线120交织形成具有网孔130的网格布100;以使磨料能够植入网格布100的网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网格布是用作磨具基材的,得益于网格布100具有网孔130的设计,在磨具制作过程中,网格布浸渍粘接剂(胶水)后,将磨料植入在网格布的经线110和纬线120上,磨料能够植入网格布的网孔130内,使得能够在网格布100的表面与网孔130内都植入上磨料200,如图5b、c所示,通过若干层植入有磨料的网格布叠压或卷绕制成磨具的轮体后,使得最终制成的磨具内部与外表面能够存在大量的空隙300,而磨料200能够暴露在空隙300内,如图6所示,形成了立体形态的锯齿磨削结构,能够提高磨具的磨削能力、散热能力和排屑能力。
可供选择的,所述网格布100为采用天然纤维、无机纤维或/和合成纤维制成的织造布。网格布100的材质选择广泛,只要能够编织、能够适用于磨具基材的纤维材料都是可行的。例如,网格布100为采用麻纤维、棉纤维、尼龙纤维、纸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聚酯纤维、聚乙烯纤维, 氯化镁纤维、丙烯酸纤维、芳香聚酰胺纤维、乙酸纤维、粘胶纤维、狗毛纤维、马毛纤维、猪毛纤维、羊毛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制成的织造布。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网格布100为平织网格布或绞织网格布。网格布100可以为平织网格布,具体的,如图1、2所示,所述经线110与纬线120交错交织,从而平织形成具有网孔130的网格布100;平织网格布的表面与网孔130内都植入上磨料200,如图5b所示。网格布100还可以为绞织网格布,具体的,如图3、4所示,所述经线110包括绞经111和地经112,所述绞经111与地经112相互扭绞并与纬线120交织,从而绞织形成具有网孔130的网格布100,在相邻的纬线120之间,绞经111与地经112相互扭绞的形成扭绞部113,纬线120被绞经111与地经112夹住;绞织网格布的表面与网孔130内都植入上磨料200,如图5c所示。
优选的,所述网格布100的经向与纬向的力学性能基本一致。网格布100的经向指的是网格布100的经线长度方向上,网格布100的纬向指的是网格布100的纬线长度方向上。
进一步的,所述网格布100的经向与纬向的破断拉力基本一致。破断拉力是磨具基材的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网格布100在磨具中起到了骨架的作用,在磨削过程中,磨具(或者说网格布100)会受到各种方向力的作用,这就需要磨具具有较均匀的抗拉、抗压、抗弯能力,要求磨具的力学性能较为均匀,使得磨具在磨削过程中能够较为均匀的消耗,而网格布100的经向与纬向的力学性能基本一致,特别是网格布100的经向与纬向的破断拉力的基本一致,即,网格布100的经向与纬向的破断拉力的比值约为1,是最佳优选的设计;当然,网格布100的经向与纬向的破断拉力的比值为0.5-2也是可行的。在理想状态下,网格布100的经向与纬向的破断拉力的完全一致是最佳的,但是在实际制造的网格布100的经向与纬向的破断拉力会有偏差,因此,网格布100的经向与纬向的破断拉力的基本一致。
优选的,所述经线110与纬线120的截面面积基本相等。换而言之,经线110与纬线120的规格是基本相同的。在网格布的实际制造过程中,选取截面面积基本相等的经线110与纬线120,更容易实现网格布100的经向与纬向力学性能的基本一致、破断拉力的基本一致,使得磨具在磨削过程中能够较为均匀的消耗。在理想状态下,经线110与纬线120的截面面积是完全相等是最佳的,但是在实际制造的经线110与纬线120的截面积会有偏差,因此,经线110与纬线120的截面面积是基本相等的。当网格布100为绞织网格布时,所述纬线120的截面积与绞经111、地经112的截面积总和基本相等。
优选的,所述经线110与纬线120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即,经线110与纬线120的材质是相同的。在网格布的实际制造过程中,选取相同的材料制成的经线110与纬线120,更容易实现网格布100的经向与纬向力学性能的基本一致、破断拉力的基本一致,使得磨具在磨削过程中能够较为均匀的消耗。同样的道理,经线110与纬线120材质有稍许差异也是在本实用新型说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的。
进一步的,所述网孔130阵列分布于网格布100上。使得磨料能够较均布的分布在网格布100上。
可供选择的,所述网孔130目数为1目-400目。即,每平方英寸的网孔个数为1-400个。优选的,所述网孔130目数为5目-20目。即,每平方英寸的网孔个数为5-20个。网孔130目数过小,那么网孔130的尺寸较大,那么植入在网格布上的磨料便会变少,磨具消耗会过快;网孔130目数过大,那么网孔130的尺寸较小,网孔130容易被磨料堵塞,磨具内部与外表面存在的空隙数量容易减少,不利于散热。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网孔130目数为1目;在另一实施例中,网孔130目数为5目;在另一实施例中,网孔130目数为10目,在另一实施例中,网孔130目数为20目,在另一实施例中,网孔130目数为50目,在另一实施例中,网孔130目数为100目,在另一实施例中,网孔130目数为200目,在另一实施例中,网孔130目数为400目。
进一步的,所述网孔130大致呈方形状或平行四边形状。优选的,所述网孔130大致呈正方形状或菱形状。网孔130大致正方形状是最佳选择,容易制造,制成的磨具的性能也是最佳的。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一种磨具,所述磨具的基材为实施例一的网格布100。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以磨具的2种制造方法来具体说明如何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网格布制造磨具。
磨具的第一种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浸渍涂胶:将网格布浸渍在胶水中;
步骤二、植砂:将经过步骤一浸渍涂胶的网格布进行植砂,使磨料附着在网格布上;
步骤三、预烘烤:将经过步骤二植砂的网格布进行预烘烤;
步骤四、复胶:将经过步骤三预烘烤的网格布涂附胶水;
步骤五、叠压:将若干个经过步骤四复胶的网格布重叠在一起,施加一定压力成型,获得磨具初品;
步骤六、裁剪:将步骤五获得的磨具初品用裁剪设备进行裁剪;
步骤七、加压固化:将经过步骤六裁剪的磨具初品采用固化设备进行加压固化,获得磨具成品。
磨具的第二种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浸渍涂胶:将网格布浸渍在胶水中;
步骤二、植砂:将经过步骤一浸渍涂胶的网格布进行植砂,使磨料附着在网格布上;
步骤三、预烘烤:将经过步骤二植砂的网格布进行预烘烤;
步骤四、复胶:将经过步骤三预烘烤的网格布涂附胶水;
步骤五、卷绕:将若干个经过步骤四复胶的网格布在一定绕卷压力下绕卷成圆柱形,获得磨具初品;
步骤六、加压固化:将经过步骤五卷绕的磨具初品采用固化设备进行加压固化;
步骤七:分切:将经过步骤六加压固化的磨具初品采用分切设备进行分切,获得磨具成品。
采用上述磨具的制造方法,再结合实际所需制作磨具的形状差异,结合现有技术中磨具的制造方法,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网格布能够制造出多种类型的磨具,例如:形状类似现有技术的平面砂布轮(如图7a所示)的钹形网格抛磨轮(如图7b、c所示),其中,图7b所示的钹形网格抛磨轮是网格布固化在现有技术的托盘上而成的,图7c所示的钹形网格抛磨轮是网格布在斗笠型磨具中压制而成的(部分网格布替代了现有技术的托盘);形状类似现有技术的带柄砂布轮(如图8a所示)的带柄网格抛磨轮(如图8b、c所示),其中,图8b所示的带柄网格抛磨轮是网格布叠压而成的,图8c所示的的带柄网格抛磨轮是网格布卷绕而成的;形状类似现有技术的千叶轮(如图9a所示)的带盖网格抛磨轮(如图9b、c所示),图9b所示的带盖网格抛磨轮是网格布叠压而成的,图9c所示的带盖网格抛磨轮是网格布卷绕而成的;当然也可以直接制造出中心具有通孔的中空网格抛磨轮(如图10a、b所示),其中,图10a所示的中空网格抛磨轮是网格布叠压而成的,图10b所示的的中空网格抛磨轮是网格布卷绕而成的而成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网格布还可以制造其他类型的抛磨轮,这里就不再穷举了。当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网格布还能制造出类似现有技术的砂布的网格砂布,以及形状类似现有技术的环形砂布带(如图11a所示)的网格抛磨环带(如图11b、c所示);图11b的网格抛磨环带的基材仅仅是网格布110,图11c的网格抛磨环带的包括了网格布100以及贴在网格布内侧的纸、无纺布或聚酯薄膜等布基400。上述的各种类型的磨具都是网格布100上植入了磨料的。同理,不在网格砂布上植入磨料,同样能够制造出多种结构形式的不含磨料的磨具,例如钹形网格抛光轮、带柄网格抛光轮、带盖网格抛光轮、柱形网格抛光轮等等类型的抛光轮,以及不含磨料的网格抛光环带。
总之,采用网格布基本上能够替代现有技术中磨具的基材制成新型的磨具,能够对标现有技术中的磨具,制造出形状相似能够替代现有技术中的磨具的新型磨具,性能优越,具有很强的市场价值。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作磨具基材的网格布及其磨具, 本实用新型的网格布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磨具的基材,网格布具有网孔,在磨具制作过程中,磨料能够植入网格布的网孔内,使得能够在网格布的表面与网孔内都植入上磨料,使得最终制成的磨具内部与外表面能够存在大量的空隙,而磨料暴露在空隙内,形成了立体的锯齿磨削结构,能够提高磨具的磨削能力、散热能力和排屑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作磨具基材的网格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经线(110)和纬线(120),所述经线(110)与纬线(120)交织形成具有网孔(130)的网格布(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布(100)为采用天然纤维、无机纤维或合成纤维制成的织造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布(100)为平织网格布或绞织网格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布(100)的经向与纬向的力学性能基本一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布(100)的经向与纬向的破断拉力基本一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110)与纬线(120)的截面面积基本相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110)与纬线(120)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130)阵列分布于网格布(100)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130)目数为1目-400目。
10.一种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具的基材为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网格布。
CN201921885092.0U 2019-11-04 2019-11-04 用作磨具基材的网格布及其磨具 Active CN2112496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5092.0U CN211249699U (zh) 2019-11-04 2019-11-04 用作磨具基材的网格布及其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5092.0U CN211249699U (zh) 2019-11-04 2019-11-04 用作磨具基材的网格布及其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49699U true CN211249699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86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85092.0U Active CN211249699U (zh) 2019-11-04 2019-11-04 用作磨具基材的网格布及其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496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7353A (zh) * 2019-11-04 2020-02-07 四川省三台县固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作磨具基材的网格布与增强型网格布及其磨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7353A (zh) * 2019-11-04 2020-02-07 四川省三台县固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作磨具基材的网格布与增强型网格布及其磨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53099B2 (ja) 研磨材製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1249698U (zh) 用作磨具基材的绞织网格布及其磨具
CN211249699U (zh) 用作磨具基材的网格布及其磨具
CN110587504A (zh) 一种抛磨一体轮的制备方法
WO2008105639A1 (en) Abrasive disk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CN210879280U (zh) 一种新型的网格抛磨轮
CN110666670A (zh) 一种抛磨一体轮
CN211249704U (zh) 一种防止折裂的钹形网格抛磨轮
KR102596032B1 (ko) 함침된 직물 및 연마 입자를 포함하는 연마 제품
CN209754943U (zh) 一种双面涂附磨具
CN211249702U (zh) 一种新型的抛磨轮
CN102186629A (zh) 以经编网眼织物为基底的磨光片
CN211249565U (zh) 一种网格抛光轮
CN110640642A (zh) 一种凹凸型砂布及其制备方法
KR200427462Y1 (ko) 환경 친화적 연마 제품
TW200306902A (en) Grinding wheel
CN110757353A (zh) 一种用作磨具基材的网格布与增强型网格布及其磨具
JP4221463B2 (ja) 研磨用砥石
CN211249700U (zh) 一种网格抛磨环带
CN210879281U (zh) 一种砂布抛磨轮
CN211249701U (zh) 一种用于磨具的增强型基材及其磨具
CN1375380A (zh) 一种砂带的制作方法
CN107309816B (zh) 一种具有图案型的涂附磨具
CN111644991B (zh) 一种新型不织布复合皱折起风抛光轮的制作方法
CN203077127U (zh) 一种用于机磨的含绒面的抛光砂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9

Address after: 621000 Shunjiang village, Tongchuan Town, Santai County, Mian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MIANYANG ZHONGYAN GRINDING TOOL Co.,Ltd.

Address before: 621100 le'anchang Town, Santai County, Mian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SANTAI GURUI INDUSTRI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