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38196U - 一种翻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翻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38196U
CN211238196U CN201921808531.8U CN201921808531U CN211238196U CN 211238196 U CN211238196 U CN 211238196U CN 201921808531 U CN201921808531 U CN 201921808531U CN 211238196 U CN211238196 U CN 2112381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t
clamping
plate
transmission
tu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085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佳继
庞爱锁
刘群
朱太荣
林依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plac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aplac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aplac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aplac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085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381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381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381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舟装置,包括翻舟紧固装置,夹持装置及翻转装置;紧固装置包括基准部和用于限位花篮移动部;夹持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夹紧或者松开花篮的夹持装置;翻转装置包括设置于翻舟与翻转装置之间的传动结构;本实用新型能保证翻舟在翻转花篮的过程中,无论转动角度如何,均能使花篮及花篮内的硅片不会掉落,通过移动板的上下移动达到全方位固定花篮的目的;在夹紧装置启动时,能从多方位保证花篮是被稳定夹紧的,且夹紧速度快;且本实用新型设置传动结构实现翻舟的翻转,并通过设置定位装置控制翻转的角度,在传送时,花篮为水平状态,煅烧时花篮为竖立状态,既保证了传送安全,又保证了煅烧充分。

Description

一种翻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舟装置。
背景技术
半导体或光伏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新能源等行业,半导体和光伏材料通常都需要经过加工处理才能够应用到产品上,CVD技术、扩散工艺或氧化工艺是其中的一种处理方式,其中CVD即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目前已经广泛用于半导体或光伏材料加工,常见的加工设备有PECVD、LPCVD、APCVD等,除了CVD之外还有扩散工艺包括磷扩散、硼扩散等。目前行业内已有不少相关的设备,可以针对具体的加工需求来选择相应的设备进行加工,半导体或光伏材料的加工,通常是将片状材料送入炉中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来实现,在对半导体或者光伏材料加工的过程中,通常采用一些装置来装载或移动待加工的、加工中的或者加工后的材料,行业内通常把这种装载或者移动的装置称为舟、小舟或者花篮。
在半导体或光伏材料加工过程中,花篮是需要被传输的,这种传输包括从上一个工位移动至下一个工位,而传输的方向也会多样,例如,平行移动、上下移动或者是转动等,这个传输会根据需求的不同而作调整的,但是不管是哪种方式上的传输,在传输的途中都需要保证花篮其稳定性,防止花篮在传输途中发生花篮脱落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翻舟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翻舟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种翻舟装置,包括翻舟固定装置、翻舟夹持装置,翻舟紧固装置和翻舟翻转装置;
其中,所述翻舟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和用于固定花篮的移动台,固定板和移动台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使得移动台能够相对于固定板移动;
翻舟夹持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夹紧或者松开花篮的夹持装置;机架上设置有滑轨,夹持装置能沿着滑轨前后移动;
翻舟紧固装置包括基准部和用于限位花篮移动部;移动部能够相对基准部位移;
翻舟翻转装置包括翻舟、翻转装置以及设置于翻舟与翻转装置之间的传动结构;翻舟固定住花篮,夹持装置控制花篮的加紧或者松开,翻舟设置在翻转装置上;所述传动结构能够使翻转装置带动翻舟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块和传动块的驱动装置,传动块设置在固定板和移动台之间,传动块通过转动轴与固定板转动连接;传动块包括传动杆、导向杆和传动板,传动杆、导向杆均垂直设置于传动板的两侧;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腰型孔,传动杆和转动轴的安装方向相同,传动杆能够从第一腰形孔中穿出,并连接到驱动装置;移动台上设置有第二腰型孔,导向杆能在第二腰型孔内滑动;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导轨,移动台上固接有能沿着第一导轨滑动的第一滑块。
进一步地,第一腰型孔为弧形;第二腰型孔为直条型;移动台的边缘还设置有Z型固定块;传动板为L型,转动轴设置在传动板的交点处,转动轴垂直于传动板;传动杆到转动轴的距离小于导向杆到转动轴的距离;传动板上设置有U形槽,该U形槽能与活塞头卡接。
进一步地,夹持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活塞杆、通过驱动装置控制且沿着滑轨前后移动的夹持件,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活塞头,夹持件上设置有传动板,活塞头与传动板传动连接;夹持件还包括带有夹持开口的夹持台,开口的内壁上设置有弧面和夹持面,夹持面与开口的底面向内倾斜设置;夹持件还包括移动底座,移动底座包裹着滑轨移动;移动底座上还设置有导向条,导向条上设置有能与滑轨配合的导向槽;底面与滑轨平行;活塞头的截面呈工字型;活塞头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连接柱,第一连接块一侧与活塞杆连接,另一侧通过连接柱与第二连接块,连接柱能穿出传动板上的U形槽,U形槽与活塞头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基准部包括第一基准板和第二基准板;沿着第二基准板的短边方向设置有能限定移动部移动路径的第二导轨;移动部包括与第二基准板平行的第二移动板和与第一基准板平行的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上设置有能与第二导轨配合的第二滑块;基准板上设置有能够推动移动架移动的驱动件,移动部上设置有能与驱动件配合的连接件;第一移动板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支撑花篮的支撑柱,且两侧的支撑柱对称设置;支撑柱包括底座、支撑件和支撑头;底座固定于第一移动板上,支撑件位于底座上部,且支撑件顶面的宽度大于底座的宽度;支撑头在远离第二移动板的一侧设有弧度面;弧度面能与花篮的立柱相配合;第一移动板上还设置有挡条;挡条的长度大于两支撑住的间距;
进一步地,连接件上设置有开口,该开口卡设置在驱动件的活塞头上,驱动件能通过活塞头带动连接件往复运动;底座上设有卡口,支撑件能够被卡接在卡口上,支撑件具有用于安装支撑头的表面,支撑头固定连接在支撑件的该表面上,支撑件的该表面可以延伸至超出底座的宽度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装置包括基架、电机;所述基架包括两块竖板以及一块顶板;所述两块竖板平行设置,两块竖板之间设置顶板;所述顶板设置于竖板的一端;所述翻舟设置于两块竖板之间;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具体为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设置于翻转装置外侧;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一级连架杆、连杆、二级连架杆;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置一级连架杆;所述翻舟与基架的连接部位向基架外侧延伸,靠近传动结构一端的延伸部位设置二级连架杆;所述一级连架杆与二级连架杆之间设置连杆;所述三连杆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所述一级连架杆为曲柄,二级连架杆为摇杆。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连架杆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部位设置卡位结构,电机的输出轴设置卡位凸起,一级连架杆设置卡位槽;所述二级连架杆与翻舟连接的部位设置卡位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圆盘以及槽形感应器;定位装置设置于翻舟以及翻转装置的外侧;所述槽形感应器设置于圆盘正上方;所述翻舟与基架的连接部位向基架外侧延伸,靠近定位装置一端的延伸部位设置圆盘;所述圆盘设置缺口,所述缺口为长条形缺口,缺口指向与圆心并且与圆盘的边缘垂直;所述槽形感应器包括两端,槽形感应器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圆盘的两侧;槽形感应器通电后一端发出光束,另一端感应光束。
进一步地,所述翻舟与基架连接的部位设置轴承;所述连杆与一级连架杆的连接部位设置轴承,连杆与二级连接杆的连接部位设置轴承,所述翻舟用于固定石英花篮;所述传动结构能够实现翻舟在竖直与水平之间来回翻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能保证翻舟机构在翻转花篮的过程中,无论转动角度如何,均能保证花篮及花篮内的硅片均不会掉落;通过传动块和第一腰型孔、第二腰型孔配合,能达到占用空间小但拉动移动台距离大的效果;通过移动台的左右移动;能从竖直方向上固定花篮,通过移动板的上下移动,能从横向上固定花篮,从而达到全方位固定花篮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夹持装置的松开或者夹紧完成了花篮的夹紧或者放开;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稳定,在夹紧装置启动时,能从多方位保证花篮是被稳定夹紧的,且夹紧速度快;另外一方面,活塞头和传动板的传动连接,能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而滑轨和导向条的滑动连接能保证夹紧装置在夹紧或者松开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直线运动。
(3)本实用新型设置电机以及传动结构实现翻舟的翻转,进而控制石英花篮的翻转,传送时,石英花篮为水平状态,煅烧时石英花篮为竖立状态,既保证了传送安全,又保证了煅烧充分。在本实用新型的翻舟翻转装置中,采用椭圆柱形的连架杆,保证连架杆的传动能力,并且在一级连架杆与电机的连接部位设置卡位结构,在二级连架杆与翻舟的连接部位设置卡位结构,保证传动结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翻舟机构和花篮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翻舟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翻舟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翻舟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花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翻舟紧固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翻舟紧固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翻舟紧固装置结构示意图三。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柱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紧装置与机架配合状态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紧装置与机架配合状态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花篮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紧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紧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台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翻转装置结构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翻转装置主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翻转装置右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定位装置结构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定位装置后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一级连架杆结构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一级连架杆透视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一级连架杆左视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二级连架杆结构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二级连架杆透视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结构图。
图中标号:
固定板1、第一端111、第二端112、第一导轨12、花篮2、立柱21、移动台3、驱动件4、传动块5、转动轴53、第一腰型孔11、第二腰型孔31、第一滑块32、第三端311、第四端312、固定块33、传动杆51、导向杆52、转动轴53、传动板54、第一基准板61、第二基准板62、第二导轨63、第一移动板71、第二移动板72、第二滑块73、连接件74、开口741、支撑柱75、挡条76、底座751、支撑件752、支撑头753、弧度面754、挡条76、塞头81、机架2-1、滑轨2-3、活塞杆2-5、夹持件2-6、活塞头81、传动板2-61、夹耳2-21、U形槽611、夹持开口621、有弧面622、夹持面623、底面624、移动底座2-64、导向条2-65、移动槽2-66、导向槽651、第一连接块2-71、第二连接块2-72、连接柱2-73、翻舟3-2、翻转装置3-3、基架3-31、竖板3-32、顶板3-33、电机3-34、传动结构3-35、一级连架杆351、连杆352、二级连架杆353、圆形通孔一354、圆形通孔二355、圆形通孔三356、连接件357、圆柱凸起358、圆柱凹陷359、定位装置3-36、圆盘361、缺口362、槽形传感器36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横向、纵向……)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对半导体或者光伏材料加工的过程中,通常采用一些装置来装载或移动待加工的、加工中的或者加工后的材料,行业内通常把这种装载或者移动的装置称为舟、小舟或者花篮。在整个加工过程中,需要将舟、小舟或者花篮进行传输,这种传输通常包括将舟、小舟或者花篮进行平行移动、上下移动或者是转动一定角度,当然这种运输包括了空置的舟、小舟或者花篮,或者是装载了半导体或者光伏材料的舟、小舟或者花篮,当然这种运输均是为了加工半导体或者光伏材料所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舟机构,这种机构是用来完成舟、小舟或者花篮的转动传输;简单的说,就是需要从上一个工位将待加工件运输至翻舟机构中,当然这里指出的代加工件是指空置的舟、小舟或者花篮,或者是带有半导体或者光伏材料的舟、小舟或者花篮,由翻舟机构完成转动待加工件的目的后,最终再将转动一定角度后的待加工件,从翻舟机构中移出。翻舟机构是将待加工件完成转动的过程,因此,如何将待加工件全方位的固定在翻舟机构中,是翻舟机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全方位的固定是指无论将舟、小舟或者花篮如何转动,代加工件均是牢牢固定在翻舟机构的工位内部,假设翻舟机构翻动的是空置的舟、小舟或者花篮,那么只需要考虑舟、小舟或者花篮的固定即可,假设翻舟机构翻动的是带有待加工件的舟、小舟或者花篮,由于舟、小舟或者花篮至少有一个面是用于移出或者放入待加工件的,也就是舟、小舟或者花篮至少有一个面是不能完全固定待加工件的,在转动整个舟、小舟或者花篮的过程中,代加工件就很容易从舟、小舟或者花篮中掉落,因此,此时不仅要考虑舟、小舟或者花的固定性,还需要考虑待加工件的固定性,不让待加工件从舟、小舟或者花中脱落。
如图1-图5所示,翻舟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1和用于固定花篮2的移动台3,固定板1和移动台3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使得移动台3能够相对于固定板1移动。本实用新型的翻舟固定装置通常是成对设置在翻舟机构的机架上,移动台3在移动的过程中也都是同时移动的,也就是同时相对移动或者同时相向移动;简单的说,就是需要在翻舟机构中固定花篮2时,就将成对设置的移动台3就相互靠近,直到两移动台3均与花篮2相接触,且能固定花篮2;需要将花篮2拿出或者放入翻舟机构时,两移动台3就相互远离,直到不妨碍花篮2拿出或者放入翻舟机构中。
传动机构包括传动块5和传动块5的驱动件4,该驱动件4通常为驱动装置,传动块5设置在固定板1和移动台3之间,也就是固定板1和移动台3分别位于传动块5的两侧面,传动块5通过转动轴53与固定板1转动连接,也就是转动轴53作为一个转动的支点,传动块5能沿着该支点转动;而移动台3相对于固定板1的移动主要是靠着传动块5的转动,而带动移动台3移动。
固定板1上设置有第一导轨12,移动台3上固接有能沿着第一导轨12滑动的第一滑块32,第一导轨12和第一滑块32的配合能保证固定板1和移动台3的相对平移,且能保证其平移的轨迹,驱动件4能驱动传动块5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台3沿着第一导轨12来回移动。传动块5包括传动杆51、导向杆52和传动板54,传动杆51、导向杆52均垂直设置于传动板54的两侧;固定板1上设置有第一腰型孔11,作为优选的,第一腰型孔11为弧形,传动杆51和转动轴53的安装方向相同,传动杆51能够从第一腰形孔11中穿出,并连接到驱动件4,驱动件4能推动传动杆51在第一腰形孔11中来回移动,从而带动传动板54的转动。移动台3上设置有第二腰型孔31,作为优选的,第二腰型孔31为直条型,导向杆52能在第二腰型孔31内滑动,导向杆52在第二腰型孔31内的滑动轨迹与移动台3的滑动轨迹是相互垂直的,这样就保证了在传动块5转动过程中,移动台3受到的拉力或者推动力的方向始终与移动台3移动的方向是一致的,从而保证减小了拉动或者推动移动台3所需要的力的大小,也就是更省力。另外,传动板54为L型,转动轴53设置在传动板54的交点处,转动轴53垂直于传动板54;传动杆51到转动轴53的距离小于导向杆52到转动轴53的距离。由于传动杆51能在第一腰型孔11移动,那么传动板54就存在最大转动角度的问题,也就是存在角度的局限性问题,而导向杆52到转动轴53的距离的长短就能影响移动台3移动移动距离的长短;导向杆52到转动轴53的距离越短,移动台3能移动的距离越短;相反;导向杆52到转动轴53的距离越长,移动台3能移动的距离越长,因此,通常都是传动杆51到转动轴53的距离小于导向杆52到转动轴53的距离;而导向杆52到转动轴53的距离则取决于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所需要打开或者闭合的距离。另外;移动台3的边缘还设置有Z型固定块33;Z型固定块33能与花篮2的底面22相抵,保证了花篮2在一个方向是固定的,也就是Z型固定块33是随着移动台3移动而移动的,而Z型固定块33就能在一个方向上固定花篮2。
具体的说,第一腰型孔11包括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第二腰型孔31包括第三端311和第四端312;第二端112和第三端311位于第一腰型孔11和第二腰型孔31最接近处,第二端112和第四段312位于第一腰型孔11和第二腰型孔31最远离处。驱动件4能带的传动杆51第一腰型孔11内移动,也就是传动杆51即能和第一端111相抵,也能和第二端112相抵。当传动杆51与第二端112相抵时,导向杆52位于靠近第三端311的一侧,此时,移动台3向固定板1外部移动,也就是远离固定板1,而成对设置的移动台3是相互靠近的,也就是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的夹紧的状态;当在驱动件4的推动下,传动杆51与第一端111相抵时,导向杆52则位于靠近第四段312的一侧,此时,移动台3向固定板1靠近,而成对设置的移动台3是相互远离的,也就是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的放开的状态;综上所述,移动台3的远离或者靠近是取决于传动块5的转动。
如图5-图9所示的翻舟紧固装置,包括基准部和用于限位花篮2移动部;移动部能够相对基准部位移;基准部包括第一基准板61和第二基准板62;沿着第二基准板62的短边方向设置有能限定移动部移动路径的第二导轨63;也就是移动部能沿着短边方向上来回移动。花篮2包括底面22、顶面23和立柱21;花篮2的底面22、顶面23和四根立柱21形成了长方体结构;移动部与立柱21相接触,限定了花篮2在一个方向上位置。本实用新型的翻舟紧固装置通常是成对设置在翻舟机构的机架上,移动部在移动的过程中也都是同时移动的,也就是同时靠近或同时远离基准部;简单的说,就是需要在翻舟机构中固定花篮2时,就将成对设置的移动部同时向基准部靠近,直到两移动部均与花篮2的立柱21相接触,且能固定花篮2;需要将花篮2拿出或者放入翻舟机构时,两移动部同时远离基准部,直到不妨碍花篮2拿出或者放入翻舟机构中。
移动部包括与第二基准板62平行的第二移动板72和与第一基准板61平行的第一移动板71;第二移动板72上设置有能与第二导轨63配合的第二滑块73,也就是第二移动板72始终与第一基准板61相互平行。基准板上设置有能够推动移动架移动的驱动件4,移动部上设置有能与驱动件4配合的连接件74,作为优选的,驱动件4为驱动装置;通常第二导轨63是成对设置的;而第二滑块73也是成对设置的,这样子能保证,驱动件4在通过连接件74推动移动部的时候,移动部的第一移动板71始终保持平衡状态。另外,连接件74上设置有开口741,该开口741卡设置在驱动件4的活塞头81上,驱动件4能通过活塞头81带动连接件74往复运动,从而带动移动部沿着第二基准板62移动。
第一移动板7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支撑花篮2的支撑柱75,由于花篮2的立柱21的长度较长,因此,两侧的支撑柱75对称设置,用于支撑花篮2的立柱21。支撑柱75包括底座751、支撑件752和支撑头753;底座751固定于第一移动板71上,支撑件752位于底座751上部,且支撑件752顶面的宽度大于底座751的宽度;底座751上设有卡口,支撑件752能够被卡接在卡口上,支撑件752具有用于安装支撑头753的表面,支撑头753固定连接在支撑件752的该表面上,支撑件752的该表面可以延伸至超出底座751的宽度范围。支撑头753在远离第二移动板72的一侧设有弧度面754;弧度面754能与花篮2的立柱21相配合;弧度面的底部和用于安装支撑头的表面形成平滑的过渡。花篮2的立柱21的外侧能与弧度面754相接触,也就是弧度面754能与立柱21的外侧贴合,用于支撑立柱21;而支撑件752的表面延伸超出底座751的宽度范围,也可支撑住立柱21,是的支撑柱75能更加稳定的支撑起花篮2。
另外,第一移动板71上还设置有挡条76;挡条76能托住硅片;防止在转动花篮2的过程中硅片的掉落,因此,作为优选的,挡条76的长度大于两支撑住75的间距。
如图10-图12所示的翻舟夹持装置,包括机架2-1,机架2-1上设置有用于夹紧或者松开花篮2的夹持装置;机架2-1上设置有滑轨2-3,夹持装置能沿着滑轨2-3前后移动,夹持装置包括驱动件4、活塞杆2-5、通过驱动件4控制且沿着滑轨2-3前后移动的夹持件2-6,活塞杆2-5的端部设置有活塞头81,夹持件2-6上设置有传动板2-61,活塞头81与传动板2-61传动连接。简单的说,夹持装置是用于控制花篮2的加紧或者松开;而夹持装置通常是成对设置在机架上的,夹持装置是通过驱动件4带动活塞杆2-5的前后运动从而实现夹持件2-6相对或者相向运动,夹持件2-6相对运动时夹持装置处于松开花篮2的状态;而夹持件2-6相向运动时,夹持装置处于加紧花篮2的状态;另外,通常成对设置的夹持装置是同步运动的,即能同时启动相对运动或者相向运动;也能同时停止启动相对运动或者相向运动,有良好的同步性能,而控制成对设置的夹持装置的同步性能,主要靠电控装置同时启动或者关闭驱动件4。这样子的同步性也能保证花篮2在被加紧的时候两侧的受力是均匀的,也就保证了花篮2内承载的半导体或光伏材料不易破损。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夹持装置对花篮2的夹紧或者松开,即能保证花篮2能被很好的固定从而达到运输花篮2的目的,也能保证花篮2在输送过程中的速率,因为通过夹持装置是通过驱动装置来实现其夹紧或者松开。
如图13-图15所示;夹持件2-6包括带有夹持开口621的夹持台62;花篮2的两侧设置有夹耳2-21,夹耳2-21能与夹持开口621配合。具体的说,夹持件2-6处于夹紧的状态时,夹耳2-21位于夹持开口621内,此时,花篮2受到夹持件2-6一个相向的夹紧的力,也就是花篮2的横向上受到了夹紧的力,此时,夹耳2-21位于开口621内,且夹耳2-21的底面与开口621的底面624相互接触,作为优选的,底面624与滑轨2-3相互平行,也就是夹持开口621处承托了花篮2在纵向上的重力,这样子就保证了夹持件2-6在纵向和横向上均能保证花篮2处于夹紧的状态;作为优选的,开口621的内壁上设置有弧面622和夹持面623;弧面622主要用于导向,便于夹耳2-21进入或者退出开口621,而夹持面623与夹耳2-21的侧面相互接触,夹持面623与开口621的底面624向内倾斜设置,也就是弧面622和夹持面623的连接处会略微突出,这样子能保证夹持件2-6夹紧夹耳2-21时,夹紧夹耳2-21正好卡设在夹持面623围成的区域内部,保证其夹持的牢固性。
夹持件2-6还包括移动底座2-64,移动底座2-64包裹着滑轨2-3移动;具有的说移动底座2-64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移动槽2-66,滑轨2-3能穿出该移动槽2-66,移动槽2-66能保证移动底座2-64在移动的过程中不易晃动,保证其稳定性;另外,为了进一步保证移动底座2-64在移动过程中不发生任何位移的偏差,移动底座2-64上还是设置有导向条2-65,导向条2-65上设置有能与滑轨2-3配合的导向槽651,也就是导向槽651可以看做移动槽2-66的延伸段,移动底座2-64加长了与滑轨2-3连接的凹槽,能进一步保证在移动底座2-64移动过程中,其方向是沿着滑轨2-3移动的,不易发生微小的偏差,加大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控制夹持装置前后移动的关键在于活塞杆端部的活塞头81和传动板2-61的连接;活塞头81的截面呈工字型;传动板2-61上设置有U形槽611,该U形槽611能与活塞头81卡接,也就是U形槽611卡设在工字型活塞头81的凹槽处。
如图16所示的翻舟翻转装置,包括翻舟3-2,翻舟用于固定花篮2,翻转装置3-3、定位装置3-36以及设置于翻舟3-2和翻转装置3-3之间的传动结构3-35。所述翻转装置3-3包括基架3-31、电机3-34,电机3-34设置于基架3-31。
如图17所示,所述基架3-31呈“门”字结构,包括两块竖板3-32以及一块顶板3-33,所述两块竖板3-32平行设置,两块竖板3-32之间设置顶板3-33,顶板3-33设置于竖板3-32的一端。两块竖板3-32在远离顶板3-33的一端设置轴承,两块竖板3-32与翻舟3-2通过轴承连接,翻舟3-2设置于两块竖板3-32之间,翻舟位于基架3-31内侧。所述电机3-34设置于顶板3-33,电机3-34位于基架3-31的外侧,电机3-34的输出端设置传动结构3-35。
如图17、图18所示,所述传动结构3-35平行于竖板3-32设置,传动结构3-35设置于电机3-34与基架3-31之间,传动结构3-35位于翻舟3-2以及翻转装置3-3的外侧。传动结构3-35包括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为三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包括一级连架杆351、连杆352、二级连架杆353。所述三连杆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其中一级连架杆351为曲柄,在传动结构3-35运作时,一级连架杆351能够实现360°转动;二级连架杆353为摇杆,在传动结构3-35运作时,二级连架杆353能够是实现设定角度的转动,在本实施例中设定角度为90°,处于极限位置时,翻舟3-2分别为水平以及竖立的状态。一级连架杆351与二级连架杆353之间设置连杆352,所述连杆352与一级连架杆351的连接部位设置轴承,连杆352与二级连架杆353的连接部位设置轴承。一级连架杆351设置于电机3-34的输出轴,一级连架杆351与电机3-34的连接部位设置卡位结构,其中电机3-34的输出轴设置卡位凸起,一级连架杆351设置卡位槽。二级连架杆353设置于翻舟3-2,翻舟3-2与基架3-31的连接部位向基架3-31外侧延伸,靠近传动结构3-35一端的延伸部位设置二级连架杆353。二级连架杆353与翻舟3-2的连接部位设置卡位结构。卡位结构的设置,保证三连杆机构的可靠性。
如图21-图26所示所述一级连架杆351整体呈椭圆柱形,一级连架杆351的一端设置圆形通孔一354,另一端设置圆柱凸起358。所述圆形通孔一354的内壁上设置卡位槽。所述圆柱凸起358的中心设置圆形通孔二355,圆形通孔二355与圆形通孔一354平行设置。一级连架杆351还设置有圆柱凹陷359。所述圆柱凹陷359与圆柱凸起358设置于一级连架杆351的同一端,但是圆柱凹陷359与圆柱凸起358分别设置于一级连架杆351的不同的椭圆平面上。圆柱凹陷359的直径比圆形通孔二355的直径大。一级连接杆的侧面还设置有圆形通孔三356,所述侧面包括矩形侧面、弧形侧面。所述圆形通孔三356共四个,其中两个圆形通孔三356分别设置于两个弧形侧面的中间,另外两个圆形通孔三356平行设置于同一侧的矩形侧面。四个圆形通孔三356设置于同一平面,圆形通孔三356垂直于圆形通孔一354以及圆形通孔二355。一级连架杆351与连杆352之间设置有连接件357。所述连接件357由两个半径不同的圆柱一体制成,两个圆柱中心线重合。连接件357中半径较大圆柱与圆柱凹陷359相匹配;半径较小的圆柱与圆形通孔二355相匹配,半径较小的圆柱的高大于圆形通孔二355的长度,所以半径较小的圆柱从一级连架杆351的延伸出一部分,用于连接连杆352。所述连杆352为直杆,连杆352的中部呈六棱柱形,连杆352的两端设置与连接件357连接的连接头。所述二级连架杆353与一级连架杆351整体结构类似,区别在于,二级连架杆353的长度与一级连架杆351的长度不同,同时二级连架杆353的圆形通孔三356分别设置于两个矩形侧面以及两个弧形侧面,每个侧面设置一个圆形通孔三356。
如图17、图19-图20所示所述定位装置3-36设置于翻舟3-2以及翻转装置3-3的外侧,定位装置3-36与传动结构3-35分别设置于翻舟的两端,定位装置3-36包括圆盘361以及槽形传感器363。翻舟3-2与基架3-31的连接部位向基架3-31外侧延伸,靠近定位装置3-36一端的延伸部位设置圆盘361,所述延伸部位设置于圆盘361的圆心,圆盘361跟随翻舟3-2的转动而转动。所述圆盘361设置缺口362,所述缺口362为长条形缺口,缺口362指向圆心并且与圆盘361的边缘垂直。当翻舟3-2为竖立的状态时,缺口362的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槽形传感器363能够采用感光原理,槽形传感器363分为两端,两端分别设置于圆盘361的两侧,并且两端相对设置。槽形传感器363通电后一端发出光束,另一端感应光束。槽形传感器363设置于圆盘361的正上方。当圆盘361的缺口362转到槽形传感器363的光束时,翻舟3-2处于水平状态。
综上所述,第一导轨12与第二导轨63是相互垂直的,第一导轨12能保证移动台3在沿着固定板1横向平移;而移动部则能视为是移动台3的一部分,而最终达到的效果就是移动台3整体能横向运动,而移动台3的某一个部分,这里指的是移动部能纵向运动;也可以说移动部既能横向运动,也能纵向运动;从而达到在纵向和横向上均能固定花篮2的作用。
通电后电机3-34启动,电机3-34的输出轴转动,带动一级连架杆351转动,一级连接杆通过连杆352带动二级连架杆353转动,由于一级连架杆351、二级连架杆353、连杆352的位置以及长度的设置,使得二级连架杆353只能在设定的角度内转动,通过设置槽形感应器,感应圆盘361的角度,进而能够实现翻舟3-2在竖直与水平方向之间的转动。
活塞头81包括第一连接块2-71、第二连接块2-72和连接柱2-73,第一连接块2-71一侧与活塞杆2-5连接,另一侧通过连接柱2-73与第二连接块2-72,连接柱2-73能穿出U形槽611,U形槽611与活塞头81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装置没有将U形槽611和活塞头81固定,主要是为了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如果全部固定连接,传动板2-61容易折断,影响其使用寿命。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翻舟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种翻舟装置,包括翻舟固定装置、翻舟夹持装置,翻舟紧固装置和翻舟翻转装置;
其中,所述翻舟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和用于固定花篮的移动台,固定板和移动台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使得移动台能够相对于固定板移动;
翻舟夹持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夹紧或者松开花篮的夹持装置;机架上设置有滑轨,夹持装置能沿着滑轨前后移动;
翻舟紧固装置包括基准部和用于限位花篮移动部;移动部能够相对基准部位移;
翻舟翻转装置包括翻舟、翻转装置以及设置于翻舟与翻转装置之间的传动结构;翻舟固定住花篮,夹持装置控制花篮的加紧或者松开,翻舟设置在翻转装置上;所述传动结构能够使翻转装置带动翻舟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块和传动块的驱动装置,传动块设置在固定板和移动台之间,传动块通过转动轴与固定板转动连接;传动块包括传动杆、导向杆和传动板,传动杆、导向杆均垂直设置于传动板的两侧;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腰型孔,传动杆和转动轴的安装方向相同,传动杆能够从第一腰形孔中穿出,并连接到驱动装置;移动台上设置有第二腰型孔,导向杆能在第二腰型孔内滑动;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导轨,移动台上固接有能沿着第一导轨滑动的第一滑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翻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腰型孔为弧形;第二腰型孔为直条型;移动台的边缘还设置有Z型固定块;传动板为L型,转动轴设置在传动板的交点处,转动轴垂直于传动板;传动杆到转动轴的距离小于导向杆到转动轴的距离;传动板上设置有U形槽,该U形槽能与活塞头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翻舟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活塞杆、通过驱动装置控制且沿着滑轨前后移动的夹持件,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活塞头,夹持件上设置有传动板,活塞头与传动板传动连接;夹持件还包括带有夹持开口的夹持台,开口的内壁上设置有弧面和夹持面,夹持面与开口的底面向内倾斜设置;夹持件还包括移动底座,移动底座包裹着滑轨移动;移动底座上还设置有导向条,导向条上设置有能与滑轨配合的导向槽;底面与滑轨平行;活塞头的截面呈工字型;活塞头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连接柱,第一连接块一侧与活塞杆连接,另一侧通过连接柱与第二连接块,连接柱能穿出传动板上的U形槽,U形槽与活塞头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舟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准部包括第一基准板和第二基准板;沿着第二基准板的短边方向设置有能限定移动部移动路径的第二导轨;移动部包括与第二基准板平行的第二移动板和与第一基准板平行的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上设置有能与第二导轨配合的第二滑块;基准板上设置有能够推动移动架移动的驱动件,移动部上设置有能与驱动件配合的连接件;第一移动板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支撑花篮的支撑柱,且两侧的支撑柱对称设置;支撑柱包括底座、支撑件和支撑头;底座固定于第一移动板上,支撑件位于底座上部,且支撑件顶面的宽度大于底座的宽度;支撑头在远离第二移动板的一侧设有弧度面;弧度面能与花篮的立柱相配合;第一移动板上还设置有挡条;挡条的长度大于两支撑住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翻舟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件上设置有开口,该开口卡设置在驱动件的活塞头上,驱动件能通过活塞头带动连接件往复运动;底座上设有卡口,支撑件能够被卡接在卡口上,支撑件具有用于安装支撑头的表面,支撑头固定连接在支撑件的该表面上,支撑件的该表面可以延伸至超出底座的宽度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包括基架、电机;所述基架包括两块竖板以及一块顶板;所述两块竖板平行设置,两块竖板之间设置顶板;所述顶板设置于竖板的一端;所述翻舟设置于两块竖板之间;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具体为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设置于翻转装置外侧;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一级连架杆、连杆、二级连架杆;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置一级连架杆;所述翻舟与基架的连接部位向基架外侧延伸,靠近传动结构一端的延伸部位设置二级连架杆;所述一级连架杆与二级连架杆之间设置连杆;所述三连杆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所述一级连架杆为曲柄,二级连架杆为摇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翻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连架杆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部位设置卡位结构,电机的输出轴设置卡位凸起,一级连架杆设置卡位槽;所述二级连架杆与翻舟连接的部位设置卡位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翻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圆盘以及槽形感应器;定位装置设置于翻舟以及翻转装置的外侧;所述槽形感应器设置于圆盘正上方;所述翻舟与基架的连接部位向基架外侧延伸,靠近定位装置一端的延伸部位设置圆盘;所述圆盘设置缺口,所述缺口为长条形缺口,缺口指向与圆心并且与圆盘的边缘垂直;所述槽形感应器包括两端,槽形感应器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圆盘的两侧;槽形感应器通电后一端发出光束,另一端感应光束。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翻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舟与基架连接的部位设置轴承;所述连杆与一级连架杆的连接部位设置轴承,连杆与二级连接杆的连接部位设置轴承,所述翻舟用于固定石英花篮;所述传动结构能够实现翻舟在竖直与水平之间来回翻转。
CN201921808531.8U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翻舟装置 Active CN2112381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08531.8U CN211238196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翻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08531.8U CN211238196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翻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38196U true CN211238196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17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08531.8U Active CN211238196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翻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381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50020B (zh) 一种翻舟装置
KR102155617B1 (ko) 물품 수납 설비
KR101982031B1 (ko) 자동창고
EP2711261B1 (en) Carriage system having track
KR101419356B1 (ko) 대차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반송시스템
CN103180228A (zh) 用于储存仓储货物的储货架系统
CN104986686A (zh) 物料转移机
CN101181957A (zh) 物品输送设备
KR101784868B1 (ko) 이송대차 시스템
KR20210140730A (ko) 물품 반송차
JP2021123427A (ja) 物品搬送装置
CN210735630U (zh) 码放装置及装车机
CN211238196U (zh) 一种翻舟装置
CN216188285U (zh) 一种托盘转运装置
FI87552B (fi) Foervaringssystem
KR101561226B1 (ko) 이송대차 시스템
US11450478B2 (en) Assembly device for three-dimensional triangular iron core
KR20080029072A (ko) 물품 이송장치
EP2426072B1 (en) Magazine for storing glass sheets
CN214526602U (zh) 自动换箱机
CN211238186U (zh) 一种翻舟紧固装置
CN211700225U (zh) 一种翻舟固定装置
KR102250590B1 (ko) 전지셀 인덱스 장치
CN109867107B (zh) 一种输送装置
JP7007959B2 (ja) 搬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 Jikang Road, Kengzi street,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aplac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 Jikang Road, Kengzi street,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APLACE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