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35630U - 码放装置及装车机 - Google Patents

码放装置及装车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35630U
CN210735630U CN201921775171.6U CN201921775171U CN210735630U CN 210735630 U CN210735630 U CN 210735630U CN 201921775171 U CN201921775171 U CN 201921775171U CN 210735630 U CN210735630 U CN 2107356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
tooth
stacking
goods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7517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大红
石江涛
武怀斌
翟新
姚占勇
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Tai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Taihe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Taihe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Taihe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356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356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1/00Use of pick-up or transfer devices or of manipulators for stacking or de-stack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7/00Loading or unloading vehicles
    • B65G67/02Loading or unloading land vehicles
    • B65G67/04Loading lan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码放装置及装车机,涉及装车技术领域。该码放装置用于安装于机架,并与机架上的输送线连接,码放装置包括码放平台、推动组件和梳齿结构。码放平台用于承接输送线输送的货物。梳齿结构活动安装于码放平台底部,并且梳齿结构能选择性的在码放平台上形成导向结构,或者消除导向结构。推动组件活动连接于码放平台,并且推动组件能沿导向结构滑动以推出货物。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装车机,其采用了上述的码放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码放装置及装车机整体结构紧凑,能提高整体稳定性,并能扩大码放范围。

Description

码放装置及装车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码放装置及装车机。
背景技术
在生产和物流领域,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逐渐升高和生产方式的规模化和自动化水平提升,自动装车设备的需求日益旺盛。在现有技术中,自动装车机前端一般具有码放装置,码放装置上布置有货物推动机构,货物推动机构将码放装置上的货物推至车厢内码放。推动机构的驱动机构一般采用伺服电机或气缸来实现,由于推动机构的推动行程较大,一般都采用导轨、导向杆、丝杆等方式保证推动机构在推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驱动机构均安装在码放装置的后部,并且导轨、导向杆等辅件自码放装置向后延伸,占用了较大的空间。这样,码放装置在上下和前后方向移动过程中,必须给这些辅件留出较大的移动空间,限制了装车机的框架设计以及码放装置的码放空间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码放装置,其整体结构紧凑,能提高整体稳定性,并能扩大码放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装车机,其整体结构紧凑,能提高整体稳定性,并能扩大码放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码放装置,用于安装机架,并与所述机架上的输送线连接,所述码放装置包括码放平台、推动组件和梳齿结构。所述码放平台用于承接所述输送线输送的货物。所述梳齿结构活动安装于所述码放平台底部,并且梳齿结构能选择性的在所述码放平台上形成导向结构,或者消除所述导向结构。所述推动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码放平台,并且所述推动组件能沿所述导向结构滑动以推出货物。
可选地,所述码放平台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向槽。所述梳齿结构包括第一梳齿和第二梳齿,所述第一梳齿和所述第二梳齿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部,并且所述第一梳齿活动连接于所述码放平台,所述第二梳齿连接于所述码放平台,所述第一梳齿能选择性地卡合于所述第二梳齿并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周壁共同形成所述导向槽,或者,所述第一梳齿远离所述第二梳齿并靠近所述安装槽的内周壁以消除所述导向槽。
可选地,所述梳齿结构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码放平台,并且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梳齿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梳齿沿第二方向做往复运动,以选择性地使所述第一梳齿靠近所述第二梳齿并与所述第二梳齿相卡合,或者使所述第一梳齿远离所述第二梳齿并靠近所述安装槽的槽壁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梳齿和所述第二梳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形成夹角。
可选地,所述第一梳齿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齿部,并且每两个所述第一齿部之间形成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梳齿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齿部,并且每两个所述第二齿部之间形成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齿部相适配,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一齿部相适配。所述第一齿部抵持于所述第二卡槽的底壁,和/或,所述第二齿部抵持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底壁,以实现所述第一梳齿和所述第二梳齿的相互卡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齿部端部弯折形成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靠近所述第二卡槽的一侧形成第一抵持面,当所述第一抵持部抵持于所述第二卡槽的底壁时,所述第一抵持面贴合于所述第二卡槽的底壁。
可选地,所述第二齿部端部弯折形成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二抵持部靠近所述第一卡槽的一侧形成第二抵持面,当所述第二抵持部抵持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底壁时,所述第二抵持面贴合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底壁。
可选地,所述第一齿部和所述第二齿部均为方形齿。
可选地,推动组件包括推板结构、导向齿条和齿轮,所述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推板结构,并与所述导向齿条相配合,所述导向齿条连接于所述码放平台,所述第一梳齿远离所述第二梳齿的一侧开设有与齿轮相适配的避让槽。当所述第一梳齿和所述第二梳齿相互卡合并形成所述导向槽时,所述齿轮位于所述导向槽内部,并且所述齿轮相对所述导向齿条移动并沿所述导向槽移动。当所述第一梳齿远离所述第二梳齿时,所述齿轮容置于所述避让槽内部以避让所述第一梳齿。
一种装车机,包括码放装置。所述码放装置包括码放平台、推动组件和梳齿结构。所述码放平台用于承接所述输送线输送的货物。所述梳齿结构活动安装于所述码放平台底部,并且梳齿结构能选择性的在所述码放平台上形成导向结构,或者消除所述导向结构。所述推动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码放平台,并且所述推动组件能沿所述导向结构滑动以推出货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码放装置及装车机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码放装置及装车机能通过在码放平台的底部设置梳齿结构,并通过梳齿结构选择性地在码放平台上形成导向结构,进而能便于推动结构沿导向结构移动并推出货物,能使得码放装置的整体结构紧凑,并能避免将导向结构设在码放装置后方造成的码放装置在机架前端伸出过长造成的整体不稳定,进而能提高装车机整体的稳定性。同时增加了码放装置的移动空间,进而扩大了装车机的码放空间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装车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码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梳齿和第二梳齿相互卡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梳齿和第二梳齿相互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码放装置局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码放装置局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标:10-装车机;100-机架;200-输送线;210-对中结构;211-抱夹板;212-滚动体;220-安装框架;230-视觉识别装置;300-码放装置;310-码放平台;311-支撑框架;312-放置台;313-放置平面;314-输送组件;320-推动组件;321-推板结构;3211-推板主体;3212-第一推板;3213-第二推板;322-导向齿条;323-齿轮;324-第三推板;330-拨动装置;340-梳齿结构;341-第一梳齿;3411-第一齿部;3412-第一卡槽;3413-第一抵持部;3414-第四抵持部;342-第二梳齿;3421-第二齿部;3422-第二卡槽;3423-第二抵持部;3424-第三抵持部;344-导向槽;345-避让槽;350-码放移动结构;351-滑轨;352-滑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装车机10,其用于将货物码放于车厢内部的载货平面(图未示)。其中,该装车机10整体结构紧凑,能提高整体稳定性,并能扩大码放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该装车机10用于放置于车厢内部的载货平面上,并能在载货平面上移动,以将货物搬运至指定的位置并将货物码放于指定的位置,进而使得货物能整齐的码放于载货平面。另外,装车机10连接于用于输送货物的输送装置(图未示),输送装置从仓库或者其他地方将货物输送至装车机10,装车机10能承接输送装置输送的货物并将货物搬运并码放至指定的位置。
装车机10包括机架100、输送线200和码放装置300。
输送线200安装于机架100并用于沿第一方向输送货物。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输送线200设置于机架100的后端并用于与输送装置连接,并且输送线200能承接输送装置输送的货物,并且在输送线200承接货物之后,输送线200能沿第一方向输送货物以将货物输送至机架100的前端。码放装置300安装于机架100的前端,并且码放装置300与输送线200连接,码放装置300能承接输送线200输送的货物,并且码放装置300能将多个货物规整并码放至指定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装车机10还包括移动结构,移动结构安装于机架100下方,便能通过移动结构带动机架100、输送线200以及码放装置300在载货平面移动,以便于装车机10移动至指定的位置并将货物码放至指定位置。其中移动结构可以是履带式移动装置或者轮式移动装置等。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线200自机架100的后端伸入机架100内部并延伸至机架100的前端,以使得能通过输送线200将输送装置输送的货物输送至码放装置300。需要说明的是,装车机10上设置有与输送线200相适配的第一驱动装置(图未标),以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向输送线200提供动力,以便于输送线200输送货物。第一驱动装置的设置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进一步地,装车机10还包括对中结构210,对中结构210安装于输送线200并位于输送线200上方,对中结构210用于向输送线200上的货物提供对中抱紧作用,以使得输送线200上的货物能以指定的姿态进行输送。通过对中结构210的设置,能将货物调整至输送线200上的指定位置,其中,指定的位置包括:输送线200的中部以及输送线200的两侧等,另外,同时能将松散的多个货物抱紧并规整为一体,以使得多个货物能以一个整体的方式进行输送,并在输送线200将多个货物输送至码放装置300上时,能保证货物的整体性,同时提高码放货物的效率以及货物的整齐度。
可选择地,对中结构210包括两个抱夹板211,两个抱夹板211均设置于输送线200的上方,并且至少一个抱夹板211活动连接于输送线200,以使得活动连接于输送线200的抱夹板211能选择性地靠近另一个抱夹板211,以对两个抱夹板211之间的货物提供对中抱紧作用,或者能远离另一个抱夹板211进而能重复地进行多个货物的抱夹。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抱夹板211均活动连接于输送线200,进而通过两个抱夹板211的相互靠近对两个抱夹板211之间的货物提供对中抱紧作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抱夹板21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滚动体212,多个滚动体212均能在沿第一方向的货物的外力下自由转动。即使得当两个抱夹板211对位于两个抱夹板211之间的货物进行抱夹时,能通过滚动体212的自由滚动减小抱夹板211对于货物提供的阻力,进而使得货物在输送线200沿第一方向的输送作用下继续沿第一方向移动,能避免抱夹板211对货物的对中抱紧作用影响输送线200对于货物的输送。
其中,通过在两个抱夹板21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滚动体212,能使得在两个抱夹板211运作的同时不需要停止输送线200的运作,提高了对于货物输送的效率,进而提高了货物的码放效率。另外,还能通过滚动体212的设置避免在两个抱夹板211抱夹货物时出现货物与输送线200之间的摩擦损坏货物的情况出现,能避免造成货物的损伤。
另外,对中结构210还包括安装框架220和第三驱动装置(图未标),安装框架220安装于输送线200的外框架上,并且安装框架220横跨于输送线200。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抱夹板211均活动连接于安装框架220,并且位于安装框架220和输送线200围成的空间内部。第三驱动装置则安装于安装框架220顶部,并且第三驱动装置连接于两个抱夹板211,以使得能通过第三驱动装置驱动两个抱夹板211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第三驱动装置分别驱动两个抱夹板211活动连接于安装框架220,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一个第三驱动装置同时对两个抱夹板211进行驱动。第三驱动装置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伺服电机和丝杆,进而通过伺服电机提供两个抱夹板211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动力,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驱动装置还可以通过同步带或者齿轮齿条等方式设置。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框架220也可以设置于机架100上,即使得对中结构210整体安装于机架100上。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当输送线200的结构形式为辊筒式结构时,第三驱动装置可以安装在输送线200下方,并位于安装框架220底部,两个抱夹板211通过穿过输送线200的辊筒间隙的连接件连接于第三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输送线200的外框架上还安装有视觉识别装置230,视觉识别装置230位于输送线200的上方,并且视觉识别装置230用于识别输送线200上的货物的位置和姿态。并且,视觉识别装置230与第三驱动装置电连接,以使得能通过视觉识别装置230控制第三驱动装置驱动两个抱夹板211,以便于抱夹板211对移动至两个抱夹板211之间的货物提供对中抱紧作用。
在输送线200对货物进行对中抱紧之后,输送线200将完成规整的货物输送至码放装置300,码放装置300在对多个货物进行规整成排之后便能将货物码放至指定的位置。
其中,机架100的两侧设置有码放移动结构350,码放移动结构350用于驱动码放装置300整体在第一方向所在直线上做往复运动,进而能使得码放装置300能伸至指定位置对货物进行码放。其中,码放移动结构350包括第四驱动装置(图未标)、滑轨351和滑动部352,滑轨351活动设置于机架100的两侧,并且滑轨351能相对于机架100上下移动,滑动部352与滑轨351滑动连接并且码放装置300连接于滑动部352的前端,第四驱动装置则连接于滑动部352以驱动滑动部352带动码放装置300相对滑轨351移动,进而实现带动码放装置300在第一方向所在直线上做往复运动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动部352的前端还可以设置垂直于滑动部352并沿上下方向设置的滑动轴,码放装置300能活动设置于滑动轴上,以使得码放装置300能沿滑动轴上下滑动以调整码放装置300码放的高度,进而在滑轨351能相对机架100上下移动的情况下,通过滑动轴的设置能进一步提高整体装车机10码放的高度。另外,也可以在机架100上设置框架提升机构(图未示),以通过框架提升结构带动码放装置300和码放移动结构350整体提升或者降低,以提升装车机10的码放高度并实现装车机10适应于不同类型的货车车厢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输送线200上具有输送货物的平面,垂直于该平面的方向为上下方向,其中,滑轨351相对于机架100移动的方向以及滑动轴的延伸方向等均为上下方向。输送线200的延伸方向即为第一方向,同时前后方向也指代第一方向,并且前端指代的是输送线200远离输送装置的一端。
进一步地,码放装置300包括码放平台310、推动组件320、拨动装置330和梳齿结构340。其中,码放平台310连接于机架100的前端并与输送线200连接,码放平台310用于承接输送线200输送的货物。在本实施例中,码放平台310连接于码放移动结构350的前端,进而能通过码放移动结构350带动码放平台310移动,以将码放平台310上承接的货物放置于指定的位置,进而将货物码放至指定位置。拨动装置330活动连接于机架100或者输送线200并位于码放平台310上方,拨动装置330能沿第二方向移动并将码放平台310上的货物拨动至码放平台310的两端,进而能使得码放平台310上的货物能码放成排,进而能通过码放装置300进行货物的成排码放,能提高货物的码放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形成夹角,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梳齿结构340安装于码放平台310的底部,并且梳齿结构340能选择性地在码放平台310上形成导向结构,或者消除该导向结构。推动组件320活动安装于码放平台310上并且推动组件320能沿导向结构移动以推出货物。即,当梳齿结构340在码放平台310上形成导向结构时,推动组件320能沿导向结构移动并推出货物,当梳齿结构340消除导向结构时,此时梳齿结构340则向推动组件320提供限位作用,以避免出现对推动组件320的误操作造成货物推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码放平台310包括支撑框架311和放置台312,支撑框架311固定连接于滑动部352的前端,放置台312则安装于码放平台310上,并且放置台312的上侧面具有放置货物的放置平面313。其中,输送线200对应于放置台312的中部,放置台312则沿第二方向延伸,以使得拨动装置330能将输送线200输送的货物沿第二方向拨动至放置台312的放置平面313上,进而能在放置平面313上将货物成排的码放。
请结合参阅图4,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码放平台310还包括输送组件314,输送组件314设置于码放平台310中部,并位于拨动装置330的下方。输送组件314连接于输送线200,输送组件314用于承接输送线200输送的货物并沿第一方向输送货物。在本实施例中,输送组件314设置于放置台312的中部,即输送组件314沿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均设置有放置台312,设置于输送组件314上方的拨动装置330则用于将输送组件314上的货物沿第二方向拨动至放置台312上,便能使得货物能在放置平面313上成排码放。即,在本实施例中,输送装置将货物输送至输送线200上后,通过输送线200将货物输送至装车机10的前端,并通过输送组件314承接输送线200输送的货物,并且输送组件314能将货物沿第一方向继续输送,进而能将货物输送至输送组件314的中部。在货物输送至输送组件314的中部之后,通过拨动装置330将货物沿第二方向拨动至放置台312上,进而能将货物成排地码放在放置平面313上,便能通过推动组件320将成排码放的货物推出实现货物的成排码放。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放置台312采用平板结构设置,以便于货物的放置。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取消该平板结构的放置台312的设置,将放置台312替换为多个转动连接于支撑框架311的柱状滚轮,进而能便于货物的输送,同样能向货物提供稳定的承载。
请结合参阅图5、图6、图7和图8,码放平台310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用于安装梳齿结构340,并且梳齿结构340能在安装槽内部活动并选择性地形成导向结构,或者消除导向结构。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开设于放置台312上,梳齿结构340安装于支撑框架311,并且,梳齿结构340位于放置台312底部且位于安装槽内部。推动组件320活动连接于支撑框架311,并且推动组件320位于放置台312的上方,以使得推动组件320沿导向结构移动时能将放置台312上的货物推出,进而完成货物的码放。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向结构也可以是梳齿结构340在放置台312上形成的滑动轨道(图未示),即梳齿结构340能相对放置台312活动并选择性的形成与推动组件320相适配的滑动轨道,进而使得推动组件320沿导向结构滑动,另外梳齿结构340也可以相对放置台312移动并使得滑动轨道拆分为多个部分,进而实现拆分滑动轨道的目的,即能看作实现了消除导向结构的目的。
通过将梳齿结构340设置于码放平台310的底部,能使得向推动组件320提供导向的结构放置于码放装置300底部,能避免向推动组件320提供导向的结构放置于码放装置300与机架100之间缩短码放装置300整体的伸缩行程,进而能使得码放装置300能相对于机架100的伸缩距离增长,并且能避免码放装置300伸出过长造成机架100前端过重的不稳定的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的长度方向为沿第一方向,梳齿结构340在安装槽内部形成的导向结构同样沿第一方向设置,进而使得推动组件320在沿导向结构移动时,能沿第一方向推出货物,进而能完成货物的成排推出并成排码放。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导向结构包括导向槽344。梳齿结构340包括第一梳齿341、第二梳齿342和第二驱动件(图未标),第一梳齿341活动连接于码放平台310,第二梳齿342连接于码放平台310,第二驱动件连接于码放平台310并与第一梳齿341连接。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梳齿341朝向第二梳齿342移动,并使得第一梳齿341和第二梳齿342相互卡合并且第一梳齿341远离第二梳齿342的一侧与安装槽的槽壁之间形成导向槽344,如图5;或者,第二驱动件能驱动第一梳齿341远离第二梳齿342移动,并使得第一梳齿341贴合于安装槽的槽壁以消除导向槽344,如图6。在第一梳齿341和第二梳齿342相互卡合并与安装槽的槽壁形成导向槽344时,此时推动组件320能沿导向槽344移动并推出货物。应当理解,第二驱动件也可以安装于第二梳齿342上,进而能通过固定连接于支撑框架311的第二梳齿342向第二驱动件提供承载作用。其中,第一梳齿341和第二梳齿342均大致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第一梳齿341靠近安装槽槽壁的一侧大致与安装槽的槽壁相平行,进而能使得第一梳齿341能与安装槽的槽壁形成沿第一方向的导向槽344。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下,第一梳齿341沿第二方向移动并选择性地靠近或者远离第二梳齿342,以使得第一梳齿341能与第二梳齿342选择性地卡合或者分离。另外,第一梳齿341与支撑框架311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滑槽滑轨的连接方式也可以通过丝杆的连接方式实现第一梳齿341沿第二方向的直线往复运动,在此不再赘述。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梳齿341的运动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设置方式,例如第一梳齿34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框架311,并且第二驱动件能驱动第一梳齿341转动,并使得第一梳齿341能选择性地与第二梳齿342相互卡合或者相分离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梳齿342固定连接于支撑框架311,并且第二梳齿342的其中一侧贴合于安装槽的其中一个侧壁。第一梳齿341则活动连接于支撑框架311,并且第一梳齿341远离第二梳齿342的一侧与安装槽的侧壁大致平行,以使得第一梳齿341在与第二梳齿342相互卡合时,能通过第一梳齿341靠近安装槽一侧的侧边与安装槽的侧壁之间共同形成导向槽344。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梳齿341和第二梳齿342均可以采用活动连接于支撑框架311的方式,例如,第一梳齿341活动连接于支撑框架311和第二梳齿342活动连接与支撑框架311,并且在第一梳齿341相互卡合时,第一梳齿341和第二梳齿342分别与安装槽的槽壁之间形成导向槽344等。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第一梳齿341的运动方式设置为转动时,第二梳齿342也可以将运动方式设置为转动,即第二梳齿34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框架311,并能在驱动力的作用下转动并与第一梳齿341选择性地卡合或者分离。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梳齿341的上表面和第二梳齿342的上表面与放置平面313相平,能使得第一梳齿341的上表面和第二梳齿342的上表面组成放置平面313的一部分,以使得第一梳齿341和第二梳齿342同样能承载货物,进而避免安装槽形成的空缺造成货物无法正常放置的情况。
可选地,第一梳齿34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齿部3411,并且每两个相邻的第一齿部3411之间形成第一卡槽3412。其中,多个第一齿部3411设置于第一梳齿341靠近第二梳齿342的一侧,第一卡槽3412的开口也朝向第二梳齿342设置。同理,第二梳齿34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齿部3421,并且每两个相邻的第二齿部3421之间形成第二卡槽3422。其中,多个第二齿部3421设置于第二梳齿342靠近第一梳齿341的一侧,第二卡槽3422的开口也朝向第一梳齿341设置。进一步地,多个第一齿部3411分别与多个第二卡槽3422相适配,多个第二齿部3421和多个第一卡槽3412相适配。以使得当第一梳齿341和第二梳齿342相互卡合并与安装槽的槽壁之间形成导向槽344时,多个第一齿部3411分别伸入至多个第二卡槽3422中,多个第二齿部3421分别伸入至多个第一卡槽3412中,并且第一齿部3411抵持于第二卡槽3422的底壁,和/或,第二齿部3421抵持于第一卡槽3412的底壁。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梳齿341和第二梳齿342相互卡合并与安装槽的槽壁之间形成导向槽344时,第一齿部3411伸入第二卡槽3422并抵持于第二卡槽3422的底壁,同时,第二齿部3421伸入至第一卡槽3412并抵持于第一卡槽3412的底壁。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缩短第一齿部3411或者第二齿部3421的长度,进而使得当第一梳齿341和第二梳齿342相互卡合并与安装槽的槽壁之间形成导向槽344时,第一齿部3411伸入第二卡槽3422并抵持于第二卡槽3422的底壁,并且第二齿部3421伸入至第一卡槽3412内部并与第一卡槽3412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或者,使得当第一梳齿341和第二梳齿342相互卡合并与安装槽的槽壁之间形成导向槽344时,第二齿部3421伸入第一卡槽3412并抵持于第一卡槽3412的底壁,并且第一齿部3411伸入至第二卡槽3422内部并与第二卡槽3422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部3411和第二齿部3421均为方形齿,同时,多个第一齿部3411之间形成的多个第一卡槽3412为方形槽,多个第二齿部3421之间形成的多个第二卡槽3422为方形槽。
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梳齿341上设置的第一齿部3411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和/或,第二梳齿342上设置的第二齿部3421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一个。例如,第一梳齿341靠近第二梳齿342一侧的中部凸设有一个第一齿部3411,第二梳齿342靠近第一梳齿341一侧的两端均凸设有一个第二齿部3421,并且两个第二齿部3421之间形成与第一齿部3411形状相适配的第二卡槽3422;或者,第一梳齿341和第二梳齿342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齿部3411和一个第二齿部3421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梳齿341远离第二梳齿342并贴合于安装槽的槽壁并消除导向槽344时,此时第一齿部3411的端部同样伸入于第二卡槽3422内部,同理,第二齿部3421的端部伸入于第一卡槽3412内部,进而使得第一梳齿341和第二梳齿342之间形成折线形的间隙,能避免多个第一齿部3411端部形成的直线和多个第二齿部3421端部形成的直线共同形成平行于安装槽的空隙,以保证第一梳齿341和第二梳齿342能同时向货物提供承载作用,避免货物从空隙中掉出,保证第一梳齿341和第二梳齿342对货物承载的稳定性。应当理解,当第一齿部3411和第二齿部3421的数量均为一个时,此时第一齿部3411和第二齿部3421可以均设置为三角形,便能在第一齿部3411和第二齿部3421相互远离时使得第一齿部3411和第二齿部3421之间形成倾斜的间隙,该间隙与安装槽的延伸方向所在直线形成夹角,能使得货物的一个侧边在脱离第一梳齿341或者第二梳齿342时能通过第二梳齿342或者第一梳齿341对货物进行承接,进而保证梳齿结构340对于货物稳定的承载作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部3411的端部弯折形成第一抵持部3413,第一抵持部3413靠近第二卡槽3422的一侧形成第一抵持面,当第一齿部3411抵持于第二卡槽3422的底壁时,第一抵持面贴合于第二卡槽3422的底壁。其中,通过第一抵持部3413的设置,能保证第一齿部3411贴合于第二卡槽3422底壁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在第一齿部3411脱离第二卡槽3422底壁之后,货物能从第一齿部3411弯折形成第一抵持部3413处形成的圆角移动至第一齿部3411上,提高货物移动输送的稳定性。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槽3422的底部上设置有向下弯曲的第三抵持部3424,第三抵持部3424靠近第一齿部3411的一侧形成第三抵持面,当第一齿部3411抵持于第二卡槽3422的底壁时,第一抵持面和第三抵持面相互贴合,能进一步提高第一齿部3411和第二卡槽3422底壁之间抵持的稳定性。
同理,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齿部3421的端部弯曲形成第二抵持部3423,第二抵持部3423靠近第一卡槽3412一侧形成第二抵持面,当第二齿部3421抵持于第一卡槽3412的底壁时,第二抵持面贴合于第一卡槽3412的底壁。其中,通过第二抵持部3423的设置,能保证第二齿部3421贴合于第一卡槽3412底壁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在第二齿部3421脱离第一卡槽3412底壁之后,货物能从第二齿部3421弯折形成第二抵持部3423处形成的圆角移动至第二齿部3421上,提高货物移动输送的稳定性。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槽3412的底部上设置有向下弯曲的第四抵持部3414,第四抵持部3414靠近第二齿部3421的一侧形成第四抵持面,当第二齿部3421抵持于第一卡槽3412的底壁时,第二抵持面和第四抵持面相互贴合,能进一步提高第二齿部3421和第一卡槽3412底壁之间抵持的稳定性。
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取消第一抵持部3413和第三抵持部3424其中一种的设置,能通过在第一齿部3411端部设置第一抵持部3413或者在第二卡槽3422底壁上设置第三抵持部3424实现第一齿部3411和第二卡槽3422底壁抵持的稳定性。同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取消第二抵持部3423和第四抵持部3414其中一种的设置,便能通过在第二齿部3421端部设置第二抵持部3423或者在第一卡槽3412的底壁上设置第四抵持部3414实现第二齿部3421和第一卡槽3412底壁抵持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推动组件320包括推板结构321、导向齿条322和齿轮323。其中,齿轮323转动连接于推板结构321并与导向齿条322相配合,导向齿条322连接于码放平台310,推板结构321设置于放置台312的上方。并且,当第一梳齿341和第二梳齿342相互卡合并形成导向槽344时,齿轮323位于导向槽344内部,并且齿轮323相对导向齿条322移动并沿导向槽344移动。即,在本实施例中,导向齿条322安装于支撑框架311,并且导向齿条322平行于安装槽的其中一侧,齿轮323与导向齿条322传动连接并位于安装槽内部,以使得第一梳齿341和安装槽的槽壁之间形成导向槽344时,齿轮323位于导向槽344内部。另外,推动组件320还包括第三驱动件(图未标),第三驱动件与齿轮323传动连接,以向齿轮323提供转动的动力。在第三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下,齿轮323转动并沿导向齿条322移动,同时齿轮323沿导向槽344移动,齿轮323则能带动推板结构321沿导向槽344移动并推动放置台312上的货物沿导向槽344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梳齿341远离第二梳齿342的一侧开设有避让槽345,避让槽345位于第一梳齿341靠近输送线200的一端,以使得当第一梳齿341远离第二梳齿342时,齿轮323能容置于避让槽345内部以避让第一梳齿341,进而使得第一梳齿341能靠近安装槽的槽壁移动并与安装槽的槽壁贴合以消除导向槽34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避让槽345与齿轮323相适配,以使得当齿轮323容置于避让槽345内部时通过第一梳齿341限制齿轮323的移动,进而使得推板结构321此时不能沿第一方向移动,能避免推板结构321出现误操作将货物推出放置台312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推板结构321包括推板主体3211、第一推板3212和第二推板3213。其中,第一推板3212和第二推板3213均安装于推板主体3211上,并且推板主体3211位于放置台312上方,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推板主体3211为两个,两个推板主体3211分别设置于支撑框架311靠近输送线200一侧的两端,并且两个推板主体3211之间形成货物入口,货物入口对应于输送线200,以使得输送线200输送的货物能从货物入口输送至码放装置300上,相对应的,输送组件314和拨动装置330均对应于货物入口设置。另外,推板主体3211连接于齿轮323,并且第三驱动件连接于推板主体3211,进而使得在第三驱动件驱动齿轮323转动时,能通过齿轮323带动推板主体3211沿第一方向移动。
第一推板3212活动连接于推板主体3211,并且第一推板3212能相对推板主体3211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得能通过第一推板3212关闭货物入口,进而阻止输送线200上的货物输送至输送组件314。其中,当放置台312以及输送组件314上放置足够的货物时,通过第一推板3212关闭货物入口,能避免货物的堆积造成货物的散乱。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推板主体321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推板3212的第四驱动件(图未标)。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推板3212为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的杆状部件,并且在第四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下,第一推板3212能沿第二方向移动并关闭货物入口。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推板3212的设置方式也可以是,第一推板321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推板主体3211,第一推板3212能在第四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下摆动,进而使得第一推板3212能摆动至货物入口并关闭货物入口,其中,第一推板3212摆动的平面为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进而能避免第一推板3212影响放置于放置台312上的货物。
第二推板3213则设置于推板主体3211的前端,能在推板主体3211沿第一方向移动并推出货物时向货物提供沿第一方向的作用力,进而使得货物能被推出放置台312。需要说明的是,在推板主体3211沿第一方向推出货物时,第一推板3212处于关闭货物入口的状态,以便于将放置台312上成排的货物整体推出,以完成货物的成排码放。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货物入口两侧的两个推板主体3211上均设置有第一推板3212,在放置台312上放置足够多的货物时,此时能通过两个第二推板3213相向移动并共同关闭货物入口。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推板3212的数量设置为一个,即通过一个第一推板3212即能关闭货物入口。
另外,推板结构321还包括第三推板324,第三推板32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推板324分别活动设置于两个推板主体3211上,并且两个第三推板324分别位于放置台312沿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同时两个第三推板324均垂直于第二方向所在直线。以使得两个第三推板324能相互靠近以抱夹多个放置于放置台312上的货物,同时也可以通过两个第三推板324相互远离增大放置台312上放置货物的空间。应当理解,推板结构32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三推板324的第五驱动件(图未标)。其中,通过第三推板324的设置,能依据实际需求调整放置台312的宽度,进而能调整货物成排码放的整体宽度,便于快速地进行码放货物。另外,还能通过两个第三推板324相互靠近以抱夹货物,进而使得放置台312上的货物能紧凑的排列为一体,以便于货物的码放。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放置台312上的货物码放数量足够多时,通过第五驱动件驱动第三推板324抱夹多个货物,进而使得多个货物能紧凑的排列成排。进一步地,在第二推板3213和第一推板3212将货物从放置台312上沿第一方向推出时,两个第三推板324保持抱夹多个货物的状态,能保证多个货物以紧凑成排的状态进行码放,进而避免在第二推板3213和第一推板3212推出货物时出现货物松散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装车机10能通过在码放平台310的底部设置梳齿结构340,并通过梳齿结构340选择性地在码放平台310上形成导向结构,进而能便于推动结构沿导向结构移动并推出货物,能使得码放装置300的整体结构紧凑,并能避免将导向结构设在码放装置300后方造成的码放装置300在机架100前端伸出过长造成的整体不稳定,进而能提高装车机10整体的稳定性。同时增加了码放装置300的移动空间,进而扩大了装车机10的码放空间范围。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装车系统(图未示),其采用了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装车机10,并且该装车系统整体结构紧凑,能提高整体稳定性,并能扩大码放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码放装置,用于安装于机架,并与所述机架上的输送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码放装置包括码放平台、推动组件和梳齿结构;
所述码放平台用于承接所述输送线输送的货物;
所述梳齿结构活动安装于所述码放平台底部,并且梳齿结构能选择性的在所述码放平台上形成导向结构,或者消除所述导向结构;
所述推动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码放平台,并且所述推动组件能沿所述导向结构滑动以推出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码放平台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向槽;
所述梳齿结构包括第一梳齿和第二梳齿,所述第一梳齿和所述第二梳齿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部,并且所述第一梳齿活动连接于所述码放平台,所述第二梳齿连接于所述码放平台,所述第一梳齿能选择性地卡合于所述第二梳齿并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周壁共同形成所述导向槽,或者,所述第一梳齿远离所述第二梳齿并靠近所述安装槽的内周壁以消除所述导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码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梳齿结构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码放平台,并且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梳齿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梳齿沿第二方向做往复运动,以选择性地使所述第一梳齿靠近所述第二梳齿并与所述第二梳齿相卡合,或者使所述第一梳齿远离所述第二梳齿并靠近所述安装槽的槽壁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码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梳齿和所述第二梳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形成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码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梳齿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齿部,并且每两个所述第一齿部之间形成第一卡槽;
所述第二梳齿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齿部,并且每两个所述第二齿部之间形成第二卡槽;
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齿部相适配,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一齿部相适配;
所述第一齿部抵持于所述第二卡槽的底壁,和/或,所述第二齿部抵持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底壁,以实现所述第一梳齿和所述第二梳齿的相互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码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部端部弯折形成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靠近所述第二卡槽的一侧形成第一抵持面,当所述第一抵持部抵持于所述第二卡槽的底壁时,所述第一抵持面贴合于所述第二卡槽的底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码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部端部弯折形成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二抵持部靠近所述第一卡槽的一侧形成第二抵持面,当所述第二抵持部抵持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底壁时,所述第二抵持面贴合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底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码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部和所述第二齿部均为方形齿。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码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推动组件包括推板结构、导向齿条和齿轮,所述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推板结构,并与所述导向齿条相配合,所述导向齿条连接于所述码放平台,所述第一梳齿远离所述第二梳齿的一侧开设有与齿轮相适配的避让槽;
当所述第一梳齿和所述第二梳齿相互卡合并形成所述导向槽时,所述齿轮位于所述导向槽内部,并且所述齿轮相对所述导向齿条移动并沿所述导向槽移动;
当所述第一梳齿远离所述第二梳齿时,所述齿轮容置于所述避让槽内部以避让所述第一梳齿。
10.一种装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码放装置。
CN201921775171.6U 2019-09-16 2019-10-21 码放装置及装车机 Active CN21073563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722371 2019-09-16
CN201910872237 2019-09-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35630U true CN210735630U (zh) 2020-06-12

Family

ID=68785596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02576.0A Pending CN110562764A (zh) 2019-09-16 2019-10-21 码放装置、装车机及装车系统
CN201921775140.0U Active CN210735629U (zh) 2019-09-16 2019-10-21 码放装置、装车机及装车系统
CN201911002582.6A Pending CN110562765A (zh) 2019-09-16 2019-10-21 码放装置及装车机
CN201921775147.2U Active CN210735633U (zh) 2019-09-16 2019-10-21 装车机及装车系统
CN201921775171.6U Active CN210735630U (zh) 2019-09-16 2019-10-21 码放装置及装车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02576.0A Pending CN110562764A (zh) 2019-09-16 2019-10-21 码放装置、装车机及装车系统
CN201921775140.0U Active CN210735629U (zh) 2019-09-16 2019-10-21 码放装置、装车机及装车系统
CN201911002582.6A Pending CN110562765A (zh) 2019-09-16 2019-10-21 码放装置及装车机
CN201921775147.2U Active CN210735633U (zh) 2019-09-16 2019-10-21 装车机及装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5) CN11056276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2765A (zh) * 2019-09-16 2019-12-13 合肥泰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码放装置及装车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31360A (en) * 1981-07-22 1984-02-14 Mamoru Maeno Container for the load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oods
JP6850122B2 (ja) * 2016-12-26 2021-03-31 株式会社東邦大信 搬送方向変換装置
CN207243010U (zh) * 2017-08-31 2018-04-17 烟台海德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包装箱自动装车机械手
CN108861669B (zh) * 2018-07-23 2024-01-19 合肥泰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导向机构及方法
CN108750691A (zh) * 2018-07-23 2018-11-06 合肥泰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货物拆垛装车系统及货物拆垛装车方法
CN110002247A (zh) * 2019-05-14 2019-07-12 广州逻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货物智能装卸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0562764A (zh) * 2019-09-16 2019-12-13 合肥泰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码放装置、装车机及装车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2765A (zh) * 2019-09-16 2019-12-13 合肥泰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码放装置及装车机
CN110562764A (zh) * 2019-09-16 2019-12-13 合肥泰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码放装置、装车机及装车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35633U (zh) 2020-06-12
CN210735629U (zh) 2020-06-12
CN110562765A (zh) 2019-12-13
CN110562764A (zh) 2019-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79364A1 (en) Movable Dense Storage and Picking Device, Modular Warehouse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CN103180228B (zh) 用于储存仓储货物的储货架系统
CN105809826B (zh) 一种自助售卖机
JP7445605B2 (ja) リレーモジュールを含む自動格納及び回収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のようなシステムを動作させる方法
US20040197172A1 (en) Transfer car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transported goods
US20130209202A1 (en) Load bearing device for a rack retrieval system, rack retrieval system, and storage system
CN108750725B (zh) 装车系统及方法
US20040126210A1 (en) Load-bearing frame for a shelf-stacking device
CN212244810U (zh) 搬运机器人及具有该搬运机器人的搬运系统
CN104986686A (zh) 物料转移机
CN210504790U (zh) 一种智能装货装置
GB2280178A (en) Handling palettes in a warehouse
CN210735630U (zh) 码放装置及装车机
JP4964438B2 (ja) 自動倉庫におけるコンテナの入出庫装置
CN216735884U (zh) 一种用于仓储物流移动搬运货架
CN218908951U (zh) 一种连续提升机
JP2009269698A (ja) 自動倉庫における荷の移載装置
CN217295855U (zh) 一种多功能流利货架
JP2002356205A (ja) 自動倉庫及びその移載装置
CN211894866U (zh) 一种书籍装卡板机组
CN209973762U (zh) 一种装车平台
CN219990315U (zh) 一种集装箱门板输送装置
CN214421765U (zh) 一种下坯装置及生产线
CN220300329U (zh) 一种自动搬运拣货机器人货叉
CN216472055U (zh) 可升降夹抱式货叉及搬运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30000 No. 66, Yulan Avenue, Taohua 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Zone,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fei Tai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00 intersection of Fangxing Avenue and Yulan Avenue, Taohua Industrial Park,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FEI TAIHE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