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06715U - 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06715U
CN211206715U CN201921635404.2U CN201921635404U CN211206715U CN 211206715 U CN211206715 U CN 211206715U CN 201921635404 U CN201921635404 U CN 201921635404U CN 211206715 U CN211206715 U CN 2112067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residual current
test button
current circuit
tes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3540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刚
徐方剑
祁卫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ix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ix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3540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067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067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067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特别是公开了一种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包括壳体座、试验按钮、动接触件、静接触件和线路板,试验按钮活动连接在壳体座上,所述动接触件为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的螺旋中部套设在设置在壳体座内的支撑轴上,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与线路板固定连接形成固定端,另一端抵接在试验按钮上形成接触端,所述试验按钮可驱动接触端移动至与静接触件接触并导通。采用上述结构,提供了一种能规避现有的铜片结构的缺陷,大大提高试验按钮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制造工艺上有较好的提升,使剩余电流断路器的可靠性显著提高的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

Description

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功能,便于使用者对剩余电流功能的检查,通过操作试验按钮来判断其功能是否完好。
现有技术中的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一般采用带有弹性的铜片材料作为接触片,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变形、复位不良等缺陷,导致其对产品功能存在误判的风险;同时接触片与线路板的连接需要通过引线等经锡焊或其他工艺来实现,工艺相对复杂,制造成本也有所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规避现有的铜片结构的缺陷,大大提高试验按钮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制造工艺上有较好的提升,使剩余电流断路器的可靠性显著提高的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包括壳体座、试验按钮、动接触件、静接触件和线路板,试验按钮活动连接在壳体座上,所述动接触件为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的螺旋中部套设在设置在壳体座内的支撑轴上,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与线路板固定连接形成固定端,另一端抵接在试验按钮上形成接触端,所述试验按钮可驱动接触端移动至与静接触件接触并导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螺旋弹簧由具有弹性的导电材料制成,螺旋弹簧可以是压缩弹簧或扭簧,螺旋弹簧的固定端固定在线路板上,接触端由试验按钮驱动可朝靠近静接触件的方向移动并与静接触件接触导通,之后,试验按钮可在接触端的弹力作用下复位,此处的螺旋弹簧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弹簧本身的功能,对试验按钮施加反作用力,使其能及时恢复到正常位置,二是作为导通功能,一端与线路板固定在一起,另一端与固定在线路板另一点的静接触件构成动静接触系统,动接触件也可以是涡卷弹簧,同样能实现该功能,但是稳定性和效果不如螺旋弹簧,固定端与线路板可通过焊接或卡接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支撑轴供螺旋中部套设,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撑轴的直径与螺旋中部的内径适配,支撑轴上设置有限位凸环,该限位凸环与扭簧构成限位配合,避免扭簧滑动,实现电路装置的可靠接触和断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动接触件为扭簧,所述试验按钮的一端穿出壳体座形成按压端,另一端位于壳体座内与扭簧的接触端抵接形成驱动端,所述驱动端上具有一弧形面,接触端抵接在该弧形面上并与弧形面构成相切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动接触件为扭簧,按压端裸露在壳体座外,便于人工操作,弧形面的设置保证接触端沿螺旋方向为弧形面的切线方向,在试验按钮被按下带动扭簧工作时,保障扭簧的平稳运动,提高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端上具有一凹陷,所述弧形面位于该凹陷处。
上述技术方案中,凹陷的设置具有限位的作用,避免接触端与驱动端脱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凹陷的一侧设置有向外凸起的限位臂,另一侧具有一倾斜面,该倾斜面由靠近凹陷的一侧至远离凹陷的一侧向远离扭簧的方向倾斜。
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臂的设置能避免接触端随意跳动,保障动接触件工作稳定,装配时,倾斜面的设置可方便接触端滑进试验按钮的凹陷内,装配好后,扭簧对试验按钮有一定的初反力,这样有两个优点:一是保证试验按钮的初始位置正确,二是保证与静接触件的距离,防止误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静接触件为插针,线路板上设置有供固定端穿设的固定孔和供插针插设的针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插针也叫排针,静接触件还可以是卡针或铜片,插针的一端焊接在线路板上,另外一端固定在壳体座上,对线路板有很好的固定作用,固定孔和针孔的设置是为了方便连接,具有定位的作用,连接更牢固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端成折弯设置,其包括与螺旋中部连接的直杆连接部、与直杆连接部平行的直杆端头以及连接直杆连接部和直杆端头的折弯部,所述固定端穿设在固定孔内且直杆连接部和直杆端头在折弯部的弹性驱动下分别抵接在固定孔相对的两内壁上实现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固定端与线路板的连接是通过固定端自身的弹力从而实现固定在固定孔内,无需焊接,装配方便,减少安装工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折弯部成U型,其开口处的两端向中间靠拢,所述折弯部的最大宽度大于固定孔的最大内径,折弯部与线路板构成卡接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因折弯部是具有弹性的,所以可通过挤压变形后穿过固定孔,解除挤压后,其恢复原状,由于最大宽度比固定孔的最大内径大,所以形成卡接配合,直杆连接部和直杆端头连接在折弯部的开口处,折弯部开口处的宽度略大于固定孔的最大内径,即直杆连接部和直杆端头之间的距离要大于固定孔的最大内径,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弹力使直杆连接部和直杆端头抵接在固定孔的内壁上实现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插针上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与线路板构成限位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块的设置可限定插针的插设深度,具有限位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座上设置有供按压端穿过的通孔,所述试验按钮可沿通孔的轴向导向移动,所述驱动端上设置有与通孔构成限位配合的扩大体,驱动端的下方设置有供扩大体抵接的支撑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块和通孔的设置保障试验按钮能沿规定的方向导向滑移,移动更稳定,操作更牢靠。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外观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内部结构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内部结构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试验按钮的结构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扭簧的结构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包括壳体座1、试验按钮2、动接触件、静接触件和线路板3,所述动接触件为扭簧4,所述扭簧4的螺旋中部41套设在设置在壳体座1内的支撑轴11上,所述扭簧4的一端与线路板3固定连接形成固定端42,另一端抵接在试验按钮2上形成接触端43,所述试验按钮2可驱动接触端43移动至与静接触件接触并导通。扭簧4由具有弹性的导电材料制成,扭簧4的固定端42固定在线路板3上,接触端43由试验按钮2驱动可朝靠近静接触件的方向移动并与静接触件接触导通,之后,试验按钮2可在接触端43的弹力作用下复位,此处的扭簧4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弹簧本身的功能,对试验按钮2施加反作用力,使其能及时恢复到正常位置,二是作为导通功能,一端与线路板3固定在一起,另一端与固定在线路板3另一点的静接触件构成动静接触系统,动接触件也可以是涡卷弹簧,同样能实现该功能,但是稳定性和效果不如扭簧4,固定端42与线路板3可通过焊接或卡接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支撑轴11供螺旋中部41套设,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撑轴11的直径与螺旋中部41的内径适配,支撑轴11上设置有限位凸环,该限位凸环与扭簧4构成限位配合,避免扭簧4滑动,实现电路装置的可靠接触和断开。
上述试验按钮2的一端穿出壳体座1形成按压端21,另一端位于壳体座1内与扭簧4的接触端43抵接形成驱动端22,所述驱动端22上具有一弧形面221,接触端43抵接在该弧形面221上并与弧形面221构成相切设置。按压端21裸露在壳体座1外,便于人工操作,弧形面221的设置保证接触端43沿螺旋方向为弧形面221的切线方向,在试验按钮2被按下带动扭簧4工作时,保障扭簧4的平稳运动,提高稳定性。
上述驱动端22上具有一凹陷222,所述弧形面221位于该凹陷222处。凹陷222的设置具有限位的作用,避免接触端43与驱动端22脱开。
上述凹陷222的一侧设置有向外凸起的限位臂223,另一侧具有一倾斜面224,该倾斜面224由靠近凹陷222的一侧至远离凹陷222的一侧向远离扭簧4的方向倾斜。限位臂223的设置能避免接触端43随意跳动,保障动接触件工作稳定,装配时,倾斜面224的设置可方便接触端43滑进试验按钮2的凹陷222内,装配好后,扭簧4对试验按钮2有一定的初反力,这样有两个优点:一是保证试验按钮2的初始位置正确,二是保证与静接触件的距离,使扭簧与排针之间有电气间隙,防止误动作。
上述静接触件为插针5,线路板3上设置有供固定端42穿设的固定孔31和供插针5插设的针孔32。插针5也叫排针,排针的一端焊接在线路板3上,另外一端固定在壳体座1上,对线路板3有很好的固定作用,固定孔31和针孔32的设置是为了方便连接,具有定位的作用,连接更牢固稳定。
上述固定端42成折弯设置,其包括与螺旋中部41连接的直杆连接部421、与直杆连接部421平行的直杆端头422以及连接直杆连接部421和直杆端头422的折弯部423,所述固定端42穿设在固定孔31内且直杆连接部421和直杆端头422在折弯部423的弹性驱动下分别抵接在固定孔31相对的两内壁上实现固定连接。固定端42与线路板3的连接是通过固定端42自身的弹力从而实现固定在固定孔31内,无需焊接,装配方便,减少安装工序。
上述折弯部423成U型,其开口处的两端向中间靠拢,所述折弯部423的最大宽度大于固定孔31的最大内径,折弯部423与线路板3构成卡接设置。因折弯部423是具有弹性的,所以可通过挤压变形后穿过固定孔31,解除挤压后,其恢复原状,由于最大宽度比固定孔31的最大内径大,所以形成卡接配合,直杆连接部421和直杆端头422连接在折弯部423的开口处,折弯部423开口处的宽度略大于固定孔31的最大内径,即直杆连接部421和直杆端头422之间的距离要大于固定孔31的最大内径,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弹力使直杆连接部421和直杆端头422抵接在固定孔31的内壁上实现固定连接。
上述壳体座1上设置有供按压端21穿过的通孔12,所述试验按钮2可沿通孔12的轴向导向移动,所述驱动端22上设置有与通孔12构成限位配合的扩大体225,驱动端22的下方设置有供扩大体225抵接的支撑块13。支撑块13和通孔12的设置保障试验按钮2能沿规定的方向导向滑移,移动更稳定,操作更牢靠。
试验按钮2按下后,动接触件和静接触件相互接触,导通电路,达到工作状态,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在试验按钮2对扭簧4施加压力后,扭簧4相对插针5会有超程,即假定拿掉插针5,接触端43还可以运动更远,这样可保证在多次使用后仍能稳定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包括壳体座、试验按钮、动接触件、静接触件和线路板,试验按钮活动连接在壳体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接触件为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的螺旋中部套设在设置在壳体座内的支撑轴上,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与线路板固定连接形成固定端,另一端抵接在试验按钮上形成接触端,所述试验按钮可驱动接触端移动至与静接触件接触并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接触件为扭簧,所述试验按钮的一端穿出壳体座形成按压端,另一端位于壳体座内与扭簧的接触端抵接形成驱动端,所述驱动端上具有一弧形面,接触端抵接在该弧形面上并与弧形面构成相切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端上具有一凹陷,所述弧形面位于该凹陷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的一侧设置有向外凸起的限位臂,另一侧具有一倾斜面,该倾斜面由靠近凹陷的一侧至远离凹陷的一侧向远离扭簧的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接触件为插针,线路板上设置有供固定端穿设的固定孔和供插针插设的针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成折弯设置,其包括与螺旋中部连接的直杆连接部、与直杆连接部平行的直杆端头以及连接直杆连接部和直杆端头的折弯部,所述固定端穿设在固定孔内且直杆连接部和直杆端头在折弯部的弹性驱动下分别抵接在固定孔相对的两内壁上实现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成U型,其开口处的两端向中间靠拢,所述折弯部的最大宽度大于固定孔的最大内径,折弯部与线路板构成卡接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上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与线路板构成限位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座上设置有供按压端穿过的通孔,所述试验按钮可沿通孔的轴向导向移动,所述驱动端上设置有与通孔构成限位配合的扩大体,驱动端的下方设置有供扩大体抵接的支撑块。
CN201921635404.2U 2019-09-27 2019-09-27 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 Active CN2112067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35404.2U CN211206715U (zh) 2019-09-27 2019-09-27 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35404.2U CN211206715U (zh) 2019-09-27 2019-09-27 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06715U true CN211206715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83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35404.2U Active CN211206715U (zh) 2019-09-27 2019-09-27 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067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53995A (en) Device for indicating wear on a motor brush
CN109301123B (zh) 一种时控开关电池盒结构
CN211206715U (zh) 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
CN211317735U (zh) 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
CN211743065U (zh) 银石墨触点安全单元
CN209804511U (zh) 一种拉簧式微动开关
CN207338717U (zh) 导电端子
CN210296253U (zh) 一种漏电测试结构及断路器
CN207338196U (zh) 一种应用于电动工具开关中的刹车结构
CN220306139U (zh) 一种双投型自复位开关
US6480090B1 (en) Universal device for safety switches
CN202650918U (zh) 一种微动开关
CN214411099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CN215221027U (zh) 一种连接稳定的端子结构
CN213753148U (zh) 一种汽车接电连接器母端子以及接电连接器母端
CN213916584U (zh) 一种压针组件及焊接机
CN215266145U (zh) 万能式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US5471024A (en) Electric switch having improved attachment of movable contact to contact carrier
WO2013190947A1 (ja) ソケット端子
CN217386949U (zh) 一种预压式高寿命按键开关
CN220420471U (zh) 一种防水防尘微动开关
CN212750723U (zh) 一种热敏传感组件及采用该组件的温度传感器
CN218939462U (zh) 一种单对触点结构的开关
CN217137481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0692838U (zh) 具有改良结构的可伸缩式端子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