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21027U - 一种连接稳定的端子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稳定的端子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21027U
CN215221027U CN202121099304.XU CN202121099304U CN215221027U CN 215221027 U CN215221027 U CN 215221027U CN 202121099304 U CN202121099304 U CN 202121099304U CN 215221027 U CN215221027 U CN 2152210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terminal
torsional spring
drive
shell fra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9930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春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Kairuos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Kairuos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Kairuos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Kairuos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9930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210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210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2102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稳定的端子结构,包括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扭簧、导电体,所述导电体设有与PCB板连接的针脚和接线部,所述针脚穿过端子本体的底部,所述扭簧一端连接弹片,所述弹片包括连接端、接线端和驱动端,所述连接端与扭簧连接,驱动端与按压部连接,所述接线端与接线部平行设置,所述接线端设有凹凸的点,按压部通过驱动端带动扭簧及连接端转动,所述扭簧驱动弹片复位。由于接线端与接线部平行设置,从而当接线端与接线部连接时,接触面积较大,从而增加了接触的稳定性。接线端设有凹凸的点,因此当接线完成后,其分布的凹凸点有利于与导向连接。通过背部的弹簧提供回复力,从而加强接线端与导向的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稳定的端子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端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连接稳定的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作为电连接器领域的常见产品,起着紧固、连接和载流的重要作用。但是现有的接线通常为固定的接线,即线体接上后就不能拆除,而且需要特殊的工具进行连接。操作十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扣式快速压接端子,其不但能够实现快速压接,而且压接后的导线方便取出、更换,同时保障接线的稳定电连接。
一种连接稳定的端子结构,包括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扭簧、导电体,所述导电体设有与PCB板连接的针脚和接线部,所述针脚穿过端子本体的底部,所述扭簧一端连接弹片,所述弹片包括连接端、接线端和驱动端,所述连接端与扭簧连接,驱动端与按压部连接,所述接线端与接线部平行设置,所述接线端设有凹凸的点,按压部通过驱动端带动扭簧及连接端转动,所述扭簧驱动弹片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端呈U形。
进一步地,所述凹凸点直径小于0.3mm。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端的背部设有凸块,所述凸块通过弹簧与端子本体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由于接线端与接线部平行设置,从而当接线端与接线部连接时,接触面积较大,从而增加了接触的稳定性。接线端设有凹凸的点,因此当接线完成后,其分布的凹凸点有利于与导向连接。通过背部的弹簧提供回复力,从而加强接线端与导向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另一角度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接线端的结构示意图。
端子本体1,腔体2,扭簧3、导电体4,针脚41,接线部42,弹片5,连接端51、接线端52,驱动端53,按压部6,凹凸的点7、孔8、弹簧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连接稳定的端子结构,包括端子本体1,所述端子本体设有腔体2,端子本体设有延伸至腔体内的转轴,腔体内设有扭簧3、导电体4,扭簧3设置在转轴上,所述导电体4设有与PCB板连接的针脚41和接线部42,所述针脚41穿过端子本体1的底部。与接线部42相对一侧,设有固定部43,固定部43与接线部42呈U形,固定部43顶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朝向扭簧方向,扭簧3的一端伸入所述凹槽。
扭簧3的另一端连接弹片5,所述弹片5包括连接端51、接线端52和驱动端53,连接端51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朝向扭簧3,扭簧3的端部伸入第二凹槽内,扭簧3将张开将弹片5压紧在接线部42上。驱动端53与按压部6连接,按压部6通过驱动端53带动扭簧3及接线端52转动,所述扭簧3驱动弹片5复位。用力推动按压部6,即可克服扭簧3的扭力,从而带动接线端51和接线部42分开,通过端子本体顶部的孔8即可穿入导线。松开按压部6,在扭簧3的作用下即可将导线压紧在接线端51和接线部42之间。
接线端52与接线部42平行设置,所述接线端52设有凹凸的点7,凹凸点直径小于0.3mm,从而有效保障在扭簧3的作用下接线端52、接线部42与导线正常导通。
接线端52呈U形,接线端52的侧部位于接线部42的外侧,从而将导线包裹在接线端52和接线部42形成的空间内。
接线端的背部设有凸块述凸块通过弹簧9与导电体7的侧部连接。通过扭簧3和弹簧9的共同作用,使得接线端52在腔体内稳定运动。并且当松开按压部6时,扭簧3和弹簧9共同将接线端52压紧在接线部42上,从而使得端子的导电更加稳定、可靠。
由于接线端与接线部平行设置,从而当接线端与接线部连接时,接触面积较大,从而增加了接触的稳定性。接线端设有凹凸的点,因此当接线完成后,其分布的凹凸点有利于与导向连接。通过背部的弹簧提供回复力,从而加强接线端与导向的连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连接稳定的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扭簧、导电体,所述导电体设有与PCB板连接的针脚和接线部,所述针脚穿过端子本体的底部,所述扭簧一端连接弹片,所述弹片包括连接端、接线端和驱动端,所述连接端与扭簧连接,驱动端与按压部连接,所述接线端与接线部平行设置,所述接线端设有凹凸的点,按压部通过驱动端带动扭簧及连接端转动,所述扭簧驱动弹片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稳定的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呈U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稳定的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点直径小于0.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稳定的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的背部设有凸块,所述凸块通过弹簧与端子本体连接。
CN202121099304.XU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连接稳定的端子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2210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99304.XU CN215221027U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连接稳定的端子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99304.XU CN215221027U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连接稳定的端子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21027U true CN215221027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20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99304.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221027U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连接稳定的端子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210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68737U (zh) 一种带操作手柄的接线端子
CN2817101Y (zh) 电连接器的弹性插针
CN111786142A (zh) 一种弹片式接线端子及接线端子排
CN215221027U (zh) 一种连接稳定的端子结构
CN109361078B (zh) 一种接线结构及开关插座
CN210201002U (zh) 一种母线插接箱的弹性插脚结构
CN210926357U (zh) 一种方便操作的接线端子
CN212257873U (zh) 一种线端连接器及其连接器组件
CN209045815U (zh) 一种电池包保护板的连接器组件
CN209544174U (zh) 一种免压接端头接线的辅助开关
CN201323281Y (zh) 电连接器
CN215933843U (zh) 一种压扣式快速压接端子
CN219717319U (zh) 快速电气接线器及夹线弹片
CN220914616U (zh) 一种稳定接触的连接端子
CN220652412U (zh) 一种按压式接线端子
CN215933449U (zh) 一种常闭自动复位微动开关
CN201584522U (zh) 电连接器
CN215183711U (zh) 一种防倾倒开关结构
CN218160920U (zh) 一种提升连接稳定性的连接器
CN220306556U (zh) 一种片式接触件插孔结构
CN217215100U (zh) 一种回拉杆双变形弹片式接线端子
CN217306779U (zh) 连接夹持结构
CN212517558U (zh) 一种弹片式接线端子及接线端子排
CN212783880U (zh) 一种用于电器的冲压接触片
CN217522325U (zh) 一种插拔端子、插拔底座以及按键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