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65385U - 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及注射器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及注射器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65385U
CN211165385U CN201921741707.2U CN201921741707U CN211165385U CN 211165385 U CN211165385 U CN 211165385U CN 201921741707 U CN201921741707 U CN 201921741707U CN 211165385 U CN211165385 U CN 211165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seat
syringe
positioning seat
material t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4170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礼成
季昌宗
黄兆树
陈泳渝
黄德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antlai Medical Equi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Kantlai Medical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Kantlai Medical Equi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Kantlai Medical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4170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653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65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653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及注射器生产设备,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包括第一定位座,具有放置平面,放置平面的上方形成取料工位;第一定位单元,具有多个贯穿自身的针孔,针孔的轴向与放置平面之间形成预设夹角,针孔的上方形成卸料工位;取针单元,包括取料座和驱动取料座在取料工位和卸料工位之间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取料座上设有气流道和多个贯穿取料座的第一针槽,第一针槽内设置有连通自身与气流道的第二气口;在取料工位处,第一针槽正对放置平面,在卸料工位处,一个第一针槽与相对应设置的一个针孔沿同一直线延伸。及注射器生产设备。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和注射器生产设备均具有可对组装过程中的针头与针座进行对位的优点。

Description

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及注射器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及设置有该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的注射器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注射器的针头是注射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头的一端为针尖,而另一端装于注射器的针座上并通过胶粘剂与针座固定连接,而由于针头的直径较小,使得针头容易被弯折,且针座上的针头安装孔的直径仅比针头直径略大一点,使得针头与针头安装孔之间不易对位。
目前,针头与针座的组装主要仍以手工装配为主,但手工装配存在以下缺点:
第一,针头与针座的组装过程中,容易造成针头弯折;
第二,由于针头与针头安装孔之间本就不易对位,且手工装配过程中难以通过人手对针头与针座进行有效定位,导致针头与针座之间的组装缓慢,效率不高;
第三,手工装配时,工人容易被针头的针尖扎伤,并造成针头被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组装过程中的针头进行定位,且可提高针头与针座组装效率的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的注射器生产设备。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其中,包括固定架、第一定位单元和取针单元,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座,第一定位座具有放置平面,放置平面的上方形成取料工位,第一定位单元具有多个沿第一方向分布的针孔,针孔贯穿第一定位单元,第一方向和针孔的轴向相交,针孔的轴向与放置平面之间形成预设夹角,针孔的上方形成卸料工位,取针单元包括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架和取料座,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连接架固定连接,取料座固定安装在连接架上,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取料座在取料工位和卸料工位之间移动,取料座上设置有第一气口、气流道和多个第一针槽,多个第一针槽沿第二方向分布,第一针槽贯穿取料座,第一针槽内设置有连通自身的第二气口,气流道连通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第二方向与第一针槽的轴向相交,取料座在取料工位处时,第一针槽正对放置平面,且第一针槽平行于放置平面,取料座在卸料工位处时,多个第一针槽与多个针孔一一对应,且一个第一针槽与相对应设置的一个针孔沿同一直线延伸。
由上可见,第一定位座用于容纳待取针头,取料座上的第一气口与外接气泵连接,并通过气流道使第二气口处产生负压。第一驱动机构先通过连接架带动取料座移动至第一定位座处,并通过第一针槽内的第二气口吸取针头,而第一针槽则用于对针头进行定位,接着第一驱动机构再通过连接架带动取料座移动至第一定位单元处,并使取料座进行预设角度的翻转,从而使第一针槽对准针孔。然后外接气泵暂停工作,使第二气口处恢复常压,从而使针头顺着第一针槽并通过针孔滑落至第一定位单元下方的针筒前端的针座上,以完成对针头与针座的组装。第一定位单元配合取料座在组装时对针头进行定位,保证针头与针座组装时能够进行准确对位,提高了组装效率的同时,避免针头被污染。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定位单元包括第二定位座、第三定位座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二定位座固定设置,第二定位座上设置有多个贯穿自身的第二针槽,第三定位座与第二定位座相对地设置,第三定位座上设置有多个贯穿自身的第三针槽,多个第三针槽与多个第二针槽一一对应,第二驱动机构可驱动第三定位座向第二定位座移动,使一个第二针槽与相对应设置的一个第三针槽围成一个针孔。
由上可见,通过对第一定位单元的结构设计,使得第二定位座和第三定位座能够相对移动,以进行分离或合拢。当针头与针座完成组装后,第二定位座和第三定位座能够通过分离的形式对组装好的针头和针筒卸料,从而减小针头和针筒卸料时的位移幅度及所需的位移空间,优化针头和针筒卸料步骤,并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针槽靠近第二定位座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部,在第二针槽的轴截面上,第一导向部的宽度自第二针槽的第一端向第二针槽的第二端减小,第二针槽远离第二定位座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导向部,在第二针槽的轴截面上,第二导向部的宽度自第二针槽的第二端向第二针槽的第一端减小。
由上可见,第一导向部能够对从第一针槽滑落的针头进行导向,使其准确地落入针孔内,而第二导向部则用于容纳针筒前端的针座,使得针头能够顺着针孔准确地落入针筒的针座内。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定位座上设置有多个第三方向分布的第四针槽,第三方向与第四针槽的轴向相交,在取料工位,多个第四针槽与多个第一针槽一一对应,第四针槽平行于第一针槽,且一个第一针槽位于一个第四针槽的正上方。
由上可见,第四针槽用于对第一定位座上的部分针头进行初定位,以保证取料座能够更加方便、可靠的吸取针头,并保证针头能够更好的进入第一针槽内。
进一步的方案是,固定架还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落料座,沿第三方向,两个落料座分别位于第一定位座的两端,落料座具有料槽,料槽的底部倾斜于放置平面并朝向放置平面设置。
由上可见,落料座向第一定位座进行上料,并在上料过程中对针头进行限位和导向,避免针头落至第一定位座上时位置杂乱无序。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一定位单元下方的第二定位单元,第二定位单元包括第四定位座和第三驱动机构,第四定位座沿第一方向设置有多个针筒槽,针筒槽沿针孔的轴向贯穿第四定位座,多个针筒槽与多个针孔一一对应,第三驱动机构沿第三定位座的移动方向驱动第四定位座朝向或背向第二定位座移动。
由上可见,在进行针头和针座组装时,第三驱动机构可以驱动第四定位座向针筒移动,使第四定位座通过其上的针筒槽对针筒进行定位和固定,保证针头和针座组装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方案是,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一定位单元下方的针筒座,针筒座沿第一方向设置有多个针筒安装部,多个针筒安装部与多个针孔一一对应。
由上可见,针筒座用于针筒放置及定位,以配合第四定位座及第一定位单元来提高针头和针座组装的可靠性。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沿取料工位处的第一针槽的轴向,第一定位座、取针单元、第一定位单元依次分布,第一驱动机构为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回转轴线平行于第一方向,第一电机驱动取料座在第一定位座和第一定位单元之间翻转。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连接柱、第一回转气缸和第二回转气缸,连接柱沿针孔的轴线延伸,第一回转气缸的第一活塞杆平行于连接柱,第一回转气缸的第一缸体与连接柱固定连接,第一活塞杆上设置有连接座,第二回转气缸的第二缸体安装在连接座上,第二回转气缸的第二活塞杆与连接架固定连接,第二活塞杆与第一活塞杆相垂直,第二回转气缸与第一回转气缸联动驱动取料座在第一定位座和第一定位单元之间翻转。
由上可见,第一定位座、第一定位单元及取针单元的相对位置可根据实际安装环境进行相适应的调整,而第一驱动结构则可根据第一定位座、第一定位单元及取针单元的相对位置进行相适应的变化。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射器生产设备,其中,包括上述的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第一实施例第一省略部分组件后的第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第一实施例第二省略部分组件后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第一实施例第三省略部分组件后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第一实施例第四省略部分组件后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100包括固定架1、第一定位单元2、取针单元3和第二定位单元4。其中,固定架1上设置有槽孔10,槽孔10用于固定架1与其他设备或装置等进行连接。此外,固定架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座11,第一定位座11具有放置平面112,放置平面112呈水平设置,其用于堆放待取的针头61,而放置平面112上方形成取料工位。
进一步地,第一定位座11在放置平面112上设置有多个第四针槽111,多个第四针槽111沿第三方向分布,第四针槽111贯穿第一定位座11,且第四针槽111的轴向与第三方向相交。第四针槽111用于对堆放在放置平面112上的部分针头61进行初定位,以使得取料单元能够更加方便、可靠地将放置平面112上针头61取走。
固定架1上还设置有两个落料座12,两个落料座12对称设置,且沿第三方向,两个落料座12分别位于第一定位座11的两端。落料座12具有料槽121,料槽121用于容纳针头61,料槽121的底部则倾斜于放置平面112并朝向放置平面112设置。落料座12用于向第一定位座11上料,并在上料过程中对针头61进行限位和导向,使针头61能够平铺在放置平面112上,防止针头61的位置杂乱无序。
第一定位单元2具有多个针孔20,多个针孔20沿第一方向X1分布,且多根针孔20均贯穿第一定位单元2,其中,第一方向X1与针孔20的轴向相交。此外,针孔20的上方形成卸料工位,而针孔20的轴向与放置平面112之间形成预设夹角,通过该预设夹角使得针头61能够通过该针孔20滑落至针筒62前端针座621的针头61安装孔内,预设夹角的角度范围优选为20°至90°。
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1平行于第三方向,第一方向X1与针孔20的轴向相垂直,且预设夹角为90°,即针孔20垂直于放置平面112。此外,第一定位座11、取料单元和第一定位单元2依次沿第四针槽111的轴向分布。
具体地,结合图3至图5,第一定位单元2包括第二定位座21、第三定位座22和第二驱动机构23。第二定位座21固定设置,即第二定位座21相对固定架1静止不动,第二定位座2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针槽211,多个第二针槽211沿第一方向X1分布,且多个第二针槽211均贯穿第二定位座21。第三定位座22与第二定位座21相对地设置,第三定位座22上设置有多个第三针槽221,多个第三针槽221沿第一方向X1分布,且多个第三针槽221均贯穿第三定位座22。其中,多个第二针槽211与多个第三针槽221一一对应。
第二驱动机构23的输出端与第三定位座2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23优选为气缸。第二驱动机构23用于驱动第三定位座22沿第四针槽111的轴向朝向第二定位座21移动,使得当第三定位座22移动与第二定位座21合拢时,一个第二针槽211与相对应设置的一个第三针槽221能够围成一个针孔20。而通过对第一定位单元2的结构设计,使得其第二定位座21和第三定位座22之间能够相对移动,使得当针头61与针筒62组装完成后,第二定位座21和第三定位座22能够通过分离的形式对组装后的针头61和针筒62进行卸料,从而减小针头61和针筒62卸料是的位移幅度及所需的位移空间,优化针头61和针头61卸料步骤,并提高生产效率。
取针单元3包括第一驱动机构31、连接架32和取料座33。其中,第一驱动机构31的输出端与连接架32固定连接,取料座33则固定安装连接架32上,第一驱动机构31通过连接架32驱动取料座33在取料工位和卸料工位之间移动,使得取料座33从第一定位座11处翻转至第二定位座21处。
取料座33上设置有第一气口331、气流道和多个第一针槽332。多个第一针槽332沿第二方向分布,且多个第一针槽332均贯穿取料座33,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针槽332的轴向相交,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X1,且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针槽332的轴向。
第一针槽332内设置有连通自身的第二气口,气流道连通第一气口331和多个第一针槽332的第二气口。第一气口331与外接气泵连接,使得外接气泵通过气流道在第二气口处形成负压,从而使得取料座33能够对第一定位座11上的针头61进行吸取。
当第一驱动机构31通过连接架32驱动取料座33移动至取料工位处时,第一针槽332正对放置平面112。此外,多个第一针槽332与多个第四针槽111一一对应,第一针槽332平行于第四针槽111,且一个第一针槽332位于一个第四针槽111的正上方。第一针槽332则用于对第二气口吸取的针头61进行定位,以保证取料座33移动至卸料工位处时,针头61能够准确落入第一定位单元2的针孔20内。
而当第一驱动机构31通过连接架32驱动取料座33移动至卸料工位处时,多个第一针槽332与多个第一针孔20一一对应,且一个第一针槽332与相对应设置的一个针孔20沿同一直线延伸,使得第一针槽332内的针头61在第二气口恢复常压时,针头61能够顺着第一针槽332并通过针孔20滑落至第一定位单元2下方的针筒62的针座621上,以完成对针头61与针座621的组装。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31优选为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回转轴线平行于第一方向X1,且第一电机的回转轴与连接架32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第一电机能够通过连接架32驱动取料座33在第一定位座11和第一定位单元2之间翻转。当然,第一驱动机构31也可使用回转气缸。
优选地,结合图6至图7,第二针槽211靠近第二定位座2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部212,在第二针槽211的轴截面上,第二导向部213的宽度自第二针槽211的第一端向第二针槽211的第二端减小,第一导向部212用于对第一针槽332滑落的针头61进行导向,使其准确地落入针孔20内。
第二针槽211远离第二定位座2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导向部213,在第二针槽211的轴截面上,第二导向部213的宽度自第二针槽211的第二端向第二针槽211的第一端减小,第二导向部213用于容纳针筒62前端的针座621,使得针头61能够通过针孔20准确地落入针筒62前端针座621的针头61安装孔内。
第二定位单元4位于第一定位单元2的下方,第二定位单元4用于对针筒62进行固定,以避免组装过程中针筒62由于出现晃动而导致针头61无法准确落入针筒62前端针座621的针头61安装孔内。
具体地,第二定位单元4包括第四定位座41和第三驱动机构42。第四定位座41沿第一方向X1设置有多个针筒槽411,针筒槽411沿第二针槽211的轴向贯穿第四定位座41,且多个针筒槽411于多个针孔20一一对应。第三驱动机构42的输出端与第四定位座4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机构42优选为气缸。第三驱动机构42用于驱动第四定位座41沿第三定位座22的移动方向朝向或背向第二定位座21移动,以对针筒62进行夹紧或解除对针筒62的夹紧。
优选地,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100还配置有针筒座5,当对针头61和针筒62进行组装时,针筒座5位于第一定位单元2的下方,针筒座5沿第一方向X1设置有多个针筒安装部51,多个针筒安装部51与多个针孔20一一对应,针筒座5用于针筒62的放置及定位,以配合第四定位座41及第一定位单元2来提高针头61和针座621组装的可靠性。
以下结合图1至图7对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100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针头61通过两个落料座12均匀的滑落至第一定位座11的放置平面112上,并使得每一个第四针槽111内均容纳有一根针头61。接着,第一驱动机构31通过连接架32驱动取料座33转动至取料工位处,使一个第一针槽332正对相对应设置的一个第四针槽111。随后外接气泵启动,进行真空抽气,使得第一针槽332的第二气口形成负压,并将第四针槽111内的针头61吸附在第一针槽332内。
与此同时,针筒座5被放置到指定位置,使得针筒座5上的多个针筒62与多个第二针槽211一一对应。接着,第三驱动机构42驱动第四定位座41向针筒62移动,第四定位座41上的多个针筒槽411分别于多个针筒62卡合,以对针筒62进行固定;第二驱动机构23驱动第三定位座22向第二定位座21移动,使第三定位座22与第二定位座21合拢,从而使第三针槽221与对应设置的一个第二针槽211围成一个针孔20。
接着,第一驱动机构31通过连接架32驱动取料座33转动至卸料工位处,使一个第一针槽332正对相对应设置的一个针孔20。随后外接气泵关闭,第一针槽332的第二气口恢复常压,使得针头61通过第一针槽332上滑入相应的一个针孔20内,并通过该针孔20滑落至相对应的一个针筒62前端针座621的针头61安装孔内,从而完成对针头61与针座621对组装。
然后,第三驱动机构42驱动第四定位座41背向针筒62移动,解除对针筒62的固定;第二驱动机构23驱动第三定位座22背向第二定位座21移动,使第三定位座22与第二定位座21分离,以解除对针头61的定位,并形成针头61避让空间。最后,将针筒座5从第一定位单元2处移除,并准备下一轮组装作业。
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定位座、取料单元和第一定位单元不沿同一方向分布,使得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的安装空间、安装位置更加自由多变,从而使得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的适用性更强。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如图8所示,第一驱动机构7包括连接柱71、第一回转气缸72和第二回转气缸73。连接柱71沿针孔的轴线延伸并呈固定设置,即连接柱71与固定架保持相对静止。第一回转气缸72的第一活塞杆平行于连接柱71,第一回转气缸72的第一缸体与连接柱71固定连接,且第一活塞杆上设置有连接座74。
第二回转气缸73的第二缸体安装在连接座74上,第二回转气缸73的第二活塞杆与连接架83固定连接,第二活塞杆与第一活塞杆相垂直,第二回转气缸73与第一回转气缸72联动驱动取料座82在第一定位座81和第一定位单元83之间翻转。其中,第一回转气缸72和第二回转气缸73也替换为电机。
当需要驱动取料座82移动至取料工位处时,第一回转气缸72驱动第二回转气缸73、连接架83及取料座82转动至第一定位座81处,且第二回转气缸73通过连接架83驱动取料座82的第一针槽821转向第一定位座81,使第一针槽821正对相对应设置的一个第四针槽811,随后外接气泵启动,进行真空抽气,从而使得第一针槽821的第二气口形成负压,并将第四针槽811内的针头84吸附在第一针槽821内。
当需要驱动取料座82移动至卸料工位处时,第一回转气缸72驱动第二回转气缸73、连接架83及取料座82转动至第一定位单元83上方处,且第二回转气缸73通过连接架83驱动取料座82的第一针槽821转动至与针孔平行,使第一针槽821正对相对应设置的一个第四针槽811,以在当第二气口恢复常压时,针头84通过第一针槽821上滑入相应的一个针孔内,并通过该针孔滑落至相对应的一个针筒85前端针座851的针头84安装孔内。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定位座、第一定位单元及取针单元的相对位置可根据实际安装环境进行相适应的调整,而第一驱动结构则可根据第一定位座、第一定位单元及取针单元的相对位置进行相适应的变化。
注射器生产设备实施例:
注射器生产设备用于对注射器进行流水线加工,其中,注射器生产设备包括上述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第一实施例或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第二实施例中的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而设置有该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的注射器生产设备能够实现对组装过程中的针头进行定位,保证针头与针座能够进行准确对位,并可提高针头与针座组装效率。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座,所述第一定位座具有放置平面,所述放置平面的上方形成取料工位;
第一定位单元,所述第一定位单元具有多个沿第一方向分布的针孔,所述针孔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单元,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针孔的轴向相交,所述针孔的轴向与所述放置平面之间形成预设夹角,所述针孔的上方形成卸料工位;
取针单元,所述取针单元包括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架和取料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取料座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取料座在所述取料工位和所述卸料工位之间移动,所述取料座上设置有第一气口、气流道和多个第一针槽,多个所述第一针槽沿第二方向分布,所述第一针槽贯穿所述取料座,所述第一针槽内设置有连通自身的第二气口,所述气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气口和所述第二气口,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针槽的轴向相交;
所述取料座在所述取料工位处时,所述第一针槽正对所述放置平面,且所述第一针槽平行于所述放置平面;
所述取料座在所述卸料工位处时,多个所述第一针槽与多个所述针孔一一对应,且一个所述第一针槽与相对应设置的一个所述针孔沿同一直线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单元包括:
第二定位座,所述第二定位座固定设置,所述第二定位座上设置有多个贯穿自身的第二针槽;
第三定位座,所述第三定位座与所述第二定位座相对地设置,所述第三定位座上设置有多个贯穿自身的第三针槽,多个所述第三针槽与多个所述第二针槽一一对应;
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第三定位座向所述第二定位座移动,使一个所述第二针槽与相对应设置的一个第三针槽围成一个所述针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针槽靠近所述第二定位座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部,在所述第二针槽的轴截面上,所述第一导向部的宽度自所述第二针槽的第一端向所述第二针槽的第二端减小;
所述第二针槽远离所述第二定位座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导向部,在所述第二针槽的轴截面上,所述第二导向部的宽度自所述第二针槽的第二端向所述第二针槽的第一端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座上设置有多个第三方向分布的第四针槽,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四针槽的轴向相交;
在所述取料工位,多个所述第四针槽与多个所述第一针槽一一对应,所述第四针槽平行于所述第一针槽,且一个所述第一针槽位于一个所述第四针槽的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固定架还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落料座,沿所述第三方向,两个所述落料座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座的两端;
所述落料座具有料槽,所述料槽的底部倾斜于所述放置平面并朝向所述放置平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单元下方的第二定位单元,所述第二定位单元包括:
第四定位座,所述第四定位座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有多个针筒槽,所述针筒槽沿所述针孔的轴向贯穿所述第四定位座,多个所述针筒槽与多个所述针孔一一对应;
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沿所述第三定位座的移动方向驱动所述第四定位座朝向或背向所述第二定位座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单元下方的针筒座,所述针筒座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有多个针筒安装部,多个所述针筒安装部与多个所述针孔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取料工位处的第一针槽的轴向,所述第一定位座、所述取针单元、所述第一定位单元依次分布;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回转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取料座在所述第一定位座和所述第一定位单元之间翻转。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沿所述针孔的轴线延伸;
第一回转气缸,所述第一回转气缸的第一活塞杆平行于所述连接柱,所述第一回转气缸的第一缸体与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上设置有连接座;
第二回转气缸,所述第二回转气缸的第二缸体安装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二回转气缸的第二活塞杆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与所述第一活塞杆相垂直,所述第二回转气缸与所述第一回转气缸联动驱动所述取料座在所述第一定位座和所述第一定位单元之间翻转。
10.注射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
CN201921741707.2U 2019-10-16 2019-10-16 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及注射器生产设备 Active CN211165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41707.2U CN211165385U (zh) 2019-10-16 2019-10-16 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及注射器生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41707.2U CN211165385U (zh) 2019-10-16 2019-10-16 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及注射器生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65385U true CN211165385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07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41707.2U Active CN211165385U (zh) 2019-10-16 2019-10-16 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及注射器生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6538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4350A (zh) * 2021-05-06 2021-07-23 嵇金龙 一种医用注射金属针头用后集中收集处理医疗器械
CN116278004A (zh) * 2023-04-21 2023-06-23 山东淄博民康药业包装有限公司 预充针注射器针筒自动插针设备、针筒插针方法
CN116442547A (zh) * 2023-04-21 2023-07-18 山东淄博民康药业包装有限公司 预充针注射针筒的自动插针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4350A (zh) * 2021-05-06 2021-07-23 嵇金龙 一种医用注射金属针头用后集中收集处理医疗器械
CN113144350B (zh) * 2021-05-06 2023-03-28 浏阳市三力医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注射金属针头用后集中收集处理医疗器械
CN116278004A (zh) * 2023-04-21 2023-06-23 山东淄博民康药业包装有限公司 预充针注射器针筒自动插针设备、针筒插针方法
CN116442547A (zh) * 2023-04-21 2023-07-18 山东淄博民康药业包装有限公司 预充针注射针筒的自动插针方法
CN116278004B (zh) * 2023-04-21 2023-11-03 山东淄博民康药业包装有限公司 预充针注射器针筒自动插针设备、针筒插针方法
CN116442547B (zh) * 2023-04-21 2024-01-12 山东淄博民康药业包装有限公司 预充针注射针筒的自动插针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65385U (zh) 注射器针头组装装置及注射器生产设备
EP1653793B1 (en) Mounting head of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apparatus
CN106904004B (zh) 一种自动激光打标设备
CN210906758U (zh) 双工位五轴点胶机设备
CN205799301U (zh) 三自由度中心摆动平台
CN113731739B (zh) 一种手机电池点胶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8627696U (zh) 自动压合点胶装置
CN214642975U (zh) 一种内扣式手机壳体装夹机构
CN214979010U (zh) 一种磁铁压装设备
CN113182124B (zh) 深孔灌胶设备
CN109342845B (zh) 一种自动对位装置及设备
CN220784928U (zh) 一种贴附生产线
CN208357157U (zh) 半导体封装一体机的多片循环点胶机构
CN215613281U (zh) 校样机构及分光机
CN218531566U (zh) 一种高效均匀点胶设备
CN216605844U (zh) 一种点胶装配一体机
CN220239083U (zh) 一种pcb电路板的点胶装置
CN213767155U (zh) 一种双轴折弯机构
CN219172775U (zh) 上下料装置及贴膜设备
CN218585728U (zh) 一种可打背光的自动定位夹具
CN216084975U (zh) 换料装置及电池制造设备
CN211587302U (zh) 一种定位装置及多工位点胶治具
CN116442547B (zh) 预充针注射针筒的自动插针方法
CN213415504U (zh) 一种送料装置
CN207698745U (zh) 一种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