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40621U - 气压釜台车推动车 - Google Patents

气压釜台车推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40621U
CN211140621U CN201921838601.4U CN201921838601U CN211140621U CN 211140621 U CN211140621 U CN 211140621U CN 201921838601 U CN201921838601 U CN 201921838601U CN 211140621 U CN211140621 U CN 2111406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olley
wheel
self
lif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3860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清世
曲忠坤
李佳天
王海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yi Glass Yingk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yi Glass Yingk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yi Glass Yingk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yi Glass Yingk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3860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406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406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406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压釜台车推动车。其包括推车主体,推车主体包括车架、车轮、推车机构和推车驱动电机,推车驱动电机与车轮驱动连接,车轮能够适配嵌设于气压釜台车的运动轨道上,推车机构具有用于推拉气压釜台车的推拉部,推拉部能够适配连接至气压釜台车上,并将推车主体的推拉力传递至气压釜台车,从而带动气压釜台车沿运动轨道移动。气压釜台车推动车能在作业轨道上自动移动并将气压釜台车推入或拉出气压釜,使用方便,劳动强度小,作业效率高,且气压釜台车出入气压釜时,作业人员可以远离台车,从而避免台车倾倒或脱轨造成人身伤害。

Description

气压釜台车推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压釜台车推动车。
背景技术
在玻璃制造行业内,气压釜台车进釜属于行业的疑难问题,多数玻璃生产车间目前仍采用人工推动台车出入气压釜。一般地,对于小版面的玻璃而言,需要三、四各作业人员推动台车,而对于较大版面的玻璃而言,则常需要七人或者以上作业人员推动,有时甚至还需要借助机动叉车进行助力。如此,现有台车入釜劳动强度大,推动作业耗时长,效率难以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压釜台车推动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推动气压釜台车出入气压釜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压釜台车推动车,包括推车主体,所述推车主体包括车架、安装于所述车架上的车轮和推车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推车主体移动的推车驱动电机,所述推车驱动电机与所述车轮驱动连接,所述车轮能够适配嵌设于气压釜台车的运动轨道上,所述推车机构具有用于推拉气压釜台车的推拉部,所述推拉部能够适配连接至气压釜台车上,以带动气压釜台车沿运动轨道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推车机构还包括杠杆抬升组件,所述杠杆抬升组件包括抬升杠杆、杠杆支撑臂、抬升驱动电机和用于安装所述抬升驱动电机的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安装于所述车架上,所述杠杆支撑臂凸设于所述车架上,所述抬升杠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杠杆支撑臂;
所述抬升杠杆的阻力臂朝背离所述车架的方向延伸,所述阻力臂远离所述杠杆支撑臂的端部形成所述推拉部,所述抬升杠杆的动力臂延伸至所述电机安装座的位置处,所述抬升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动力臂驱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抬升杠杆以所述杠杆支撑臂为支点转动,从而使所述推拉部抵推气压釜台车,使气压釜台车靠近所述车架一端的车轮上升并脱离其相对运动轨道抬升。
进一步地,所述推车机构还包括抬升传动组件,所述抬升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和下压轮,所述抬升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传动杆驱动连接,所述下压轮偏心连接于所述传动杆上,所述动力臂延伸至所述下压轮正下方,所述抬升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传动杆转动,以带动所述下压轮抵推所述动力臂,进而使所述抬升杠杆抵推气压釜台车抬升。
进一步地,所述抬升传动组件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车架上,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电机安装座间隔设置并形成运动间隙,所述传动杆远离所述电机安装座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板,所述下压轮安装于所述运动间隙内,所述动力臂延伸至所述运动间隙内。
进一步地,所述气压釜台车推动车还包括用于增加所述推车主体重量的配重箱,所述配重箱安装于所述车架上,所述配重箱内安装有电源模块,所述推车驱动电机与所述电源模块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压釜台车推动车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车架上并用于驱动所述车架相对运动轨道抬升的自起机构,所述自起机构包括第一自起轮、第二自起轮、连杆组件和自起驱动电机,所述连杆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自起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自起轮和所述连杆组件的第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自起轮安装于所述连杆组件的第二端,所述连杆组件活动安装于所述车架上,且所述第一自起轮和所述第二自起轮分别设置于所述车架相对的两侧部;
所述自起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驱动所述第一自起轮移动至与地面接触时,所述自起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驱动所述连杆组件相对所述车架运动,以使所述第二自起轮移动至与地面接触,从而驱动所述车架相对运动轨道抬升并使所述车轮脱离运动轨道。
进一步地,所述气压釜台车设置有四个所述车轮,其中两所述车轮通过第一轮杆安装于所述车架上,另外两所述车轮通过第二轮杆安装于所述车架上,所述第一轮杆与所述第二轮杆分别连接于所述车架相对的两侧部,并均与所述车架间隔设置;
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连动支架,所述连动支架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轮杆上,所述第二自起轮转动连接于所述连动支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杆体的第一端置于所述第一轮杆上,所述第二杆体的第二端延伸至与所述连动支架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杆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杆体铰接,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自起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自起机构包括两所述第一自起轮、两所述第二自起轮和两所述连动支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一所述第一杆体和两所述第二杆体;
两所述第一自起轮通过第三轮杆连接,两所述第二自起轮通过第四轮杆连接,两所述连动支架的第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轮杆相对的两端部,所述第三轮杆相对的两端部分别与两所述连动支架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两所述第二杆体间隔置于所述第一轮杆上,两所述第二杆体的第二端分别与两所述连动支架的第一端铰接;
所述第一杆体包括刚性连接的连杆部和传动部,所述连杆部相对的两端部分别与两所述第二杆体的第一端铰接,所述传动部与所述自起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所述第四轮杆连接于所述传动部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自起驱动电机为液压缸或者气压缸,所述液压缸/所述气压缸的活塞杆垂直运动轨道设置,并与所述第一自起轮和所述连杆组件的第一端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远离所述推拉部的端部该设置有推拉把手,所述推拉把手转动安装于所述车架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压釜台车推动车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使用时,将推车主体移动至使车轮嵌设于气压釜台车的运动轨道上,并将推车机构的推拉部连接于气压釜台车上,随后,启动推车驱动电机驱动推车主体于运动轨道上自动行进,推车主体移动推动气压釜台车于运动轨道上朝气压釜方向行进或后退,从而将气压釜台车推入气压釜,或从气压釜内拉出。如此,气压釜台车需要运送玻璃进入气压釜,或需要将进入气压釜后的台车拉出气压釜时,启动推车驱动电机,气压釜台车推动车便可于作业轨道上自动移动将台车推入或拉出气压釜,气压釜台车推动车能够有效的代替人工推动气压釜台车出入气压釜,大大减小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作业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且气压釜台车出入气压釜的过程中,作业人员可以远离台车,能够避免因台车倾倒或脱轨而造成人身伤害;此外,气压釜台车推动车操作简单,推拉部与气压釜台车连接到位后,启动推车驱动电机即可,使用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压釜台车推动车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所示的气压釜台车推动车的另一视角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气压釜台车推动车的自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使用图1所示的气压釜台车推动车推动气压釜台车于运动轨道上运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气压釜台车推动车 2—气压釜台车 3—运动轨道
10—车架 20—车轮 21—第一轮杆
22—第二轮杆 23—推车驱动电机 30—推车机构
31—杠杆抬升组件 32—抬升传动组件 33—安装板
50—自起机构 51—第一自起轮
52—第二自起轮 53—连杆组件 54—自起驱动电机
60—推拉把手 101—推车主体 102—配重箱
311—抬升杠杆 312—杠杆支撑臂 313—抬升驱动电机
314—电机安装座 321—传动杆 322—下压轮
331—穿设孔 332—运动间隙 511—第三轮杆
521—第四轮杆 531—第一杆体 532—第二杆体
533—连动支架 3111—阻力臂 3112—动力臂
3113—推拉部 3121—杠杆转轴 5311—连杆部
5312—传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4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压釜台车推动车气1,适用于将装载玻璃的气压釜台车2推入气压釜内或从气压釜内拉出,如图4所示。具体地,该气压釜台车推动车气1包括推车主体101,推车主体101包括车架10、安装于车架10上的车轮20和推车机构30,以及用于驱动推车主体101移动的推车驱动电机23,推车驱动电机23与车轮20驱动连接,车轮20能够适配嵌设于气压釜台车2的运动轨道3上,即车轮20能够以气压釜台车2的运动轨道3为轨道导向滚动,从而带动推车主体101于运动轨道3上行进或后退,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推车驱动电机23通过传动组件(图未示)与车轮20驱动连接,传动组件可以但不仅限于采用链轮组件等。推车机构30具有用于推拉气压釜台车2的推拉部3113,推拉部3113能够适配连接至气压釜台车2上,并将推车主体101的推拉力传递至气压釜台车2,比如,推拉部3113能够与气压釜台车2背离气压釜的尾端中间部位相连,如图4所示,从而带动气压釜台车2沿运动轨道3移动,并将气压釜台车2推入气压釜内或从气压釜内拉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压釜台车推动车气1,其在使用时,将推车主体101移动至使车轮20嵌设于气压釜台车2的运动轨道3上,并将推车机构30的推拉部3113连接于气压釜台车2上,随后,启动推车驱动电机23驱动推车主体101于运动轨道3上自动行进,推车主体101移动推动气压釜台车2于运动轨道3上朝气压釜方向行进或后退,从而将气压釜台车2推入气压釜,或从气压釜内拉出。如此,气压釜台车2需要运送玻璃进入气压釜,或需要将进入气压釜后的台车拉出气压釜时,启动推车驱动电机23,气压釜台车推动车气1便可于作业轨道上自动移动将台车推入或拉出气压釜,气压釜台车推动车气1能够有效的代替人工推动气压釜台车2出入气压釜,大大减小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作业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且气压釜台车2出入气压釜的过程中,作业人员可以远离台车,能够避免因台车倾倒或脱轨而造成人身伤害;此外,气压釜台车推动车气1操作简单,推拉部3113与气压釜台车2连接到位后,启动推车驱动电机23即可,使用十分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推车驱动电机23优选为直流无刷电机,直流无刷电机能够控制车轮20正转或反转,从而驱动推车主体101沿运动轨道3朝气压釜行进,或朝反方向后退,从而灵活控制本实施例的气压釜台车推动车气1行进或后退。当然,在一些另外的实施例中,推车驱动电机23也可以为其他的驱动装置,只要能够驱动推车主体101行进或后退即可,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推车主体101优选为钢结构,推车主体101整体重量较大,车轮20与运动轨道3之间的摩擦力较大,从而确保本实施例的气压釜台车推动车气1能够推动或拉动气压釜台车2移动。同样地,车轮20也优选为钢轮,强度大,耐磨损,使用寿命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推车机构30还包括杠杆抬升组件31,杠杆抬升组件31用于抵推气压釜台车2,以减小气压釜台车2的轮子与运动轨道3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本实施例的气压釜台车推动车气1的推拉效率。具体地,杠杆抬升组件31包括抬升杠杆311、杠杆支撑臂312、抬升驱动电机313和用于安装抬升驱动电机313的电机安装座314,电机安装座314安装于车架10上,具体地,电机安装座314安装于车架10背离车轮20的顶部,杠杆支撑臂312凸设于车架10上,抬升杠杆311转动连接于杠杆支撑臂312;抬升杠杆311的阻力臂3111朝背离车架10的方向延伸,阻力臂3111远离杠杆支撑臂312的端部形成上述的推拉部3113,气压釜台车2上凸伸设置有用于适配抵止该推拉部3113的止挡结构,抬升杠杆311的动力臂3112延伸至电机安装座314的位置处,抬升驱动电机313的动力输出端与动力臂3112驱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抬升杠杆311以杠杆支撑臂312为支点转动,从而使推拉部3113抵推气压釜台车2,使气压釜台车2靠近车架10一端相对运动轨道3抬升。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抬升杠杆311通过杠杆转轴3121转动安装于杠杆支撑臂312上,当抬升驱动电机313驱动抬升杠杆311的动力臂3112朝车架10方向下压动力臂3112时,抬升杠杆311的阻力臂3111向上运动,此时推拉部3113向上抵推气压釜台车2抬升,并将气压釜台车2的轮子顶起至缓慢离开运动轨道3,如此,气压釜台车2作用于运动轨道3上的力减小,气压釜台车2行进阻力减小,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本实施例的气压釜台车推动车气1的作业效率。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杠杆抬升组件31驱动气压釜台车2安全抬升的最大高度值为80mm,以避免过度抬升导致气压釜台车2发生侧翻。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推车机构30还包括抬升传动组件32,抬升传动组件32包括传动杆321和下压轮322,抬升驱动电机313的动力输出轴与传动杆321驱动连接,下压322轮偏心连接于传动杆321上,动力臂3112背离杠杆支撑臂312的端部延伸至下压轮322正下方,抬升驱动电机313驱动传动杆321以垂直抬升杠杆311的方向为轴线转动,以带动下压轮322抵推动力臂3112,进而使抬升杠杆311抵推气压釜台车2抬升。这样,推车主体101的推拉部3113与气压釜台车2连接稳定后,需要抬升气压釜台车2时,启动抬升驱动电机313驱动至传动杆321转动至抬升定位即可,作业结束,再驱动抬升驱动电机313运动至使传动杆321离开抬升定位即可,抬升操作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抬升传动组件32还包括安装板33,安装板33安装于车架10上,安装板33与电机安装座314间隔设置并形成运动间隙332,传动杆321远离电机安装座314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安装板33,下压轮322安装于运动间隙332内,动力臂3112背离杠杆支撑臂312的端部延伸至运动间隙332内,设置安装板33用于支撑固定传动杆321,避免传动杆321在下压轮322的重力作用下发生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气压釜台车推动车气1还包括用于增加推车主体101重量的配重箱102,配重箱102设置于车架10上,配重箱102为采用钢材制成的箱体结构,其主要用于增加推车主体101的整体重量,以使本实施例的气压釜台车推动车气1能够根据不同重量的气压釜台车2提供大小合适的推拉力。此外,配重箱102内安装有电源模块(图未示),如蓄电池等,电源模块与气压釜台车2的电动部件如上述的推车驱动电机23、抬升驱动电机313等电性连接,将供电电源集成设置与推车主体101上,无需现场长距离布设电源线,电源线路简单,电性连接稳定性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气压釜台车推动车气1还包括安装于车架10上并用于驱动车架10相对运动轨道3抬升的自起机构50,一般地,本实施例的气压釜台车推动车气1并不始终位于运动轨道3上,其不执行推拉作业或需要进行运动轨道3转移时,需要将气压釜台车推动车气1转移至离开运动轨道3,此时,自起机构50能够驱动车架10相对运动轨道3抬升,车架10抬升同时带动车轮20脱离运动轨道3,如此,即可将本实施例的气压釜台车推动车气1撤离运动轨道3;反之,需要将本实施例的气压釜台车推动车气1移动至运动轨道3上时,自起机构50能够驱动车架10相对运动轨道3抬升,并使车轮20重新嵌设至运动轨道3上即可。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自起机构50包括第一自起轮51、第二自起轮52、连杆组件53和自起驱动电机54,连杆组件53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自起驱动电机54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自起轮51和连杆组件53的第一端驱动连接,第二自起轮52安装于连杆组件53的第二端,连杆组件53活动安装于车架10正对运动轨道3的底部,且第一自起轮51和第二自起轮52分别设置于车架10相对的两侧部;自起驱动电机54的动力输出端驱动第一自起轮51移动至与地面接触时,自起驱动电机54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杆组件53相对车架10运动,以使第二自起轮52移动至与地面接触,从而驱动车架10相对运动轨道3抬升并使车轮20脱离运动轨道3。这样,当需要将本实施例的气压釜台车推动车气1撤离运动轨道3时,启动自起驱动电机54,自起驱动电机54的动力输出端驱动第一自起轮51移动至与地面接触,同时,自起驱动电机54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杆组件53相对车架10运动,连杆组件53运动同时带动第二自起轮52朝地面移动,当第二自起轮52移动至与地面接触时,推车主体101的车架10相对运动轨道3抬升从而使车轮20脱离运动轨道3;车轮20脱离运动轨道3后,本实施例的气压釜台车推动车气1再以第一自起轮51和第二自起轮52为行动轮,于地面上进行位置转移即可。同样地,当需要将原本不在运动轨道3上的气压釜台车推动车气1移动至运动轨道3上时,自起机构50的动作过程与上述撤离时的动作过程完全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如此,通过设置上述的自起机构50,本实施例的气压釜台车推动车气1能够灵活的移动至运动轨道3上,也能灵活的从运动轨道3上撤离,无需借助吊装机构进行转移操作,使用十分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气压釜台车2设置有四个车轮20,其中两车轮20通过第一轮杆21安装于车架10上,另外两车轮20通过第二轮杆22安装于车架10上,第一轮杆21与第二轮杆22分别连接于车架10相对的两侧部,并均与车架10间隔设置;连杆组件53包括第一杆体531、第二杆体532和连动支架533,连动支架533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轮杆22上,第二自起轮52转动连接于连动支架533的第二端,第二杆体532的第一端置于第一轮杆21上,第二杆体532的第二端延伸至与连动支架533的第一端铰接,第二杆体532的第一端与第一杆体531铰接,第一杆体531与自起驱动电机54的动力输出端相连。
执行自起动作时,启动自起驱动电机54驱动第一自起轮51朝地面下行移动,第一自起轮51下移同时,自起驱动电机54驱动第一杆体531朝地面移动,第一杆体531下压第二杆体532的第一端并使其朝地面移动,此时第二杆体532由于受到第一轮杆21的支撑,其第二杆体532的第二端会背离地面向上移动,此时,连动支架533的第一端以第二杆体532的第二端为轴转动,且当自起驱动电机54驱动第一自起轮51移动至与地面接触时,连动支架533转动至使连接于其第二端的第二自起轮52同步与地面接触,此时,推车主体101由第一自起轮51和第二自起轮52支撑,如此,车轮20即可脱离运动轨道3。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自起轮51和第二自起轮52移动至与底面接触时,第一自起轮51和第二自起轮52的轴线与车架10的距离大于车轮20轴线与车架10的距离,从而确保车架10能够被抬升至使车轮20脱离运动轨道3。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自起机构50包括两第一自起轮51、两第二自起轮52和两连动支架533,连杆组件53包括一第一杆体531和两第二杆体532;两第一自起轮51通过第三轮杆511连接,两第二自起轮52通过第四轮杆521连接,两连动支架533的第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二轮杆22相对的两端部,第四轮杆521相对的两端部分别与两连动支架533的第二端转动连接,具体地,连动支架53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开设有穿设孔,穿设孔内均嵌固有轴承,两第一自起轮51通过轴承与连动支架533的第一端转动连接,第三轮杆511通过轴承与连动支架533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两第二杆体532间隔置于第一轮杆21上,两第二杆体532的第二端分别与两连动支架533的第一端铰接;第一杆体531包括刚性连接的连杆部5311和传动部5312,连杆部5311相对的两端部分别与两第二杆体532的第一端铰接,传动部5312与自起驱动电机54的动力输出端相连,第三轮杆511连接于传动部5312的底部,具体地,传动部5312的底部凸设有用于套接安装第三轮杆511的连接耳(图未示)。如此,设置两第一自起轮51和两第二自起轮52,同时支撑推车主体101,结构更加稳定,不易倾翻。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自起驱动电机54为液压缸或者气压缸,液压缸/气压缸的活塞杆垂直运动轨道3设置,并与第一自起轮51和连杆组件53的第一端驱动连接。具体地,第一杆体531传动部5312套接于液压缸/气压缸的活塞杆上,且活塞杆的端部延伸至垂直连接于第四轮杆521的中间部位,如此,液压缸/气压缸的活塞杆朝地面移动时,能够带动传动部5312和第一自起轮51向下移动,从而使第一自起轮51和第二自起轮52同步运动至与地面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自起轮51和第二自起轮52均优选为橡胶轮,以确保其与地面具有较大的摩擦力,保证本实施例的气压釜台车推动车气1于地面的正常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车架10远离推拉部3113的端部该设置有推拉把手60,推拉把手60转动安装于车架10上,当推车主体101以第一自起轮51和第二自起轮52为行动轮进行移动时,或者,车轮20驱动电机故障无法驱动车轮20自动旋转时,作业人员可以手持推拉把手60移动本实施例的气压釜台车推动车气1。
在本实施例中,推拉把手60处还可以设置控制手柄(图未示),控制手柄与本实施例气压釜台车推车1的各个电动部件如推车驱动电机23、自起驱动电机54及抬升驱动电机313电性连接,并能够用于控制各个电机的启停,操作十分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气压釜台车推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车主体,所述推车主体包括车架、安装于所述车架上的车轮和推车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推车主体移动的推车驱动电机,所述推车驱动电机与所述车轮驱动连接,所述车轮能够适配嵌设于气压釜台车的运动轨道上,所述推车机构具有用于推拉气压釜台车的推拉部,所述推拉部能够适配连接至气压釜台车上,以带动气压釜台车沿运动轨道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釜台车推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机构还包括杠杆抬升组件,所述杠杆抬升组件包括抬升杠杆、杠杆支撑臂、抬升驱动电机和用于安装所述抬升驱动电机的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安装于所述车架上,所述杠杆支撑臂凸设于所述车架上,所述抬升杠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杠杆支撑臂;
所述抬升杠杆的阻力臂朝背离所述车架的方向延伸,所述阻力臂远离所述杠杆支撑臂的端部形成所述推拉部,所述抬升杠杆的动力臂延伸至所述电机安装座的位置处,所述抬升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动力臂驱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抬升杠杆以所述杠杆支撑臂为支点转动,从而使所述推拉部抵推气压釜台车,使气压釜台车靠近所述车架一端相对运动轨道抬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压釜台车推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机构还包括抬升传动组件,所述抬升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和下压轮,所述抬升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传动杆驱动连接,所述下压轮偏心连接于所述传动杆上,所述动力臂延伸至所述下压轮正下方,所述抬升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传动杆转动,以带动所述下压轮抵推所述动力臂,进而使所述抬升杠杆抵推气压釜台车抬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压釜台车推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传动组件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车架上,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电机安装座间隔设置并形成运动间隙,所述传动杆远离所述电机安装座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板,所述下压轮安装于所述运动间隙内,所述动力臂延伸至所述运动间隙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釜台车推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釜台车推动车还包括用于增加所述推车主体重量的配重箱,所述配重箱安装于所述车架上,所述配重箱内安装有电源模块,所述推车驱动电机与所述电源模块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气压釜台车推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釜台车推动车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车架上并用于驱动所述车架相对运动轨道抬升的自起机构,所述自起机构包括第一自起轮、第二自起轮、连杆组件和自起驱动电机,所述连杆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自起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自起轮和所述连杆组件的第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自起轮安装于所述连杆组件的第二端,所述连杆组件活动安装于所述车架上,且所述第一自起轮和所述第二自起轮分别设置于所述车架相对的两侧部;
所述自起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驱动所述第一自起轮移动至与地面接触时,所述自起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驱动所述连杆组件相对所述车架运动,以使所述第二自起轮移动至与地面接触,从而驱动所述车架相对运动轨道抬升并使所述车轮脱离运动轨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压釜台车推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釜台车设置有四个所述车轮,其中两所述车轮通过第一轮杆安装于所述车架上,另外两所述车轮通过第二轮杆安装于所述车架上,所述第一轮杆与所述第二轮杆分别连接于所述车架相对的两侧部,并均与所述车架间隔设置;
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连动支架,所述连动支架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轮杆上,所述第二自起轮转动连接于所述连动支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杆体的第一端置于所述第一轮杆上,所述第二杆体的第二端延伸至与所述连动支架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杆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杆体铰接,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自起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压釜台车推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起机构包括两所述第一自起轮、两所述第二自起轮和两所述连动支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一所述第一杆体和两所述第二杆体;
两所述第一自起轮通过第三轮杆连接,两所述第二自起轮通过第四轮杆连接,两所述连动支架的第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轮杆相对的两端部,所述第四轮杆相对的两端部分别与两所述连动支架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两所述第二杆体间隔置于所述第一轮杆上,两所述第二杆体的第二端分别与两所述连动支架的第一端铰接;
所述第一杆体包括刚性连接的连杆部和传动部,所述连杆部相对的两端部分别与两所述第二杆体的第一端铰接,所述传动部与所述自起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轮杆连接于所述传动部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压釜台车推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起驱动电机为液压缸或者气压缸,所述液压缸/所述气压缸的活塞杆垂直运动轨道设置,并与所述第一自起轮和所述连杆组件的第一端驱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气压釜台车推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远离所述推拉部的端部该设置有推拉把手,所述推拉把手转动安装于所述车架上。
CN201921838601.4U 2019-10-29 2019-10-29 气压釜台车推动车 Active CN2111406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38601.4U CN211140621U (zh) 2019-10-29 2019-10-29 气压釜台车推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38601.4U CN211140621U (zh) 2019-10-29 2019-10-29 气压釜台车推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40621U true CN211140621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73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38601.4U Active CN211140621U (zh) 2019-10-29 2019-10-29 气压釜台车推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406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40621U (zh) 气压釜台车推动车
CN213109449U (zh) 一种药品货物装卸机
CN215041106U (zh) 一种自动化真空夹胶玻璃生产用夹胶机
CN111776047A (zh) 一种用于油桶移位的搬运车
CN114852917A (zh) 一种具有抬升结构的机械起升式工程机械转移装置
CN212952983U (zh) 一种加气混凝土砖材的转运结构
CN210878769U (zh) 剪机换刀装置
CN218463685U (zh) 一种用于快递卸货的推车
CN2076116U (zh) 织机上轴车
CN212581430U (zh) 一种多级升降式设备平台
CN219567997U (zh) 一种用于时效炉的可升降二维台车
CN217172641U (zh) 一种超低位上料小车
CN215919866U (zh) 一种用于裁板机的上料机构
CN218988017U (zh) 转运上料装置
CN219314515U (zh) 一种可自动行走的升降平台车
CN219585779U (zh) 一种新型电动地牛
CN220702471U (zh) 一种豆制品转角输送装置
CN220148381U (zh) 一种胶辊用转运装置
CN219484410U (zh) 一种管材锯床用辅助给进装置
CN216422956U (zh) 一种蒸养车推动装置
CN220199383U (zh) 一种高压柜位置移动辅助装置
CN220115820U (zh) 一种纸卷上料装置
CN216272924U (zh) Agv顶升机构及自动引导车
CN217264613U (zh) 一种用于高速铁路转向架的整体转运架
CN217835720U (zh) 上心盘搬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