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06925U - 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06925U
CN211106925U CN201921599926.1U CN201921599926U CN211106925U CN 211106925 U CN211106925 U CN 211106925U CN 201921599926 U CN201921599926 U CN 201921599926U CN 211106925 U CN211106925 U CN 2111069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power system
generator
supporting
automobil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999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国强
乔海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999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069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069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069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采用该方案采用的是五点支撑的方式,通过设置在发动机前端、发动机后端两侧和发电机两侧的支撑部对汽车动力系统进行支撑,其中发电机的两个支撑部具有弹性隔振套,上述五点式独立支撑可以降低动力总成对副车架的振动传递,并且发电机的支撑部可以看作整个动力系统的辅助支撑部,由于发电机两侧的支撑部设有弹性隔振套,还可以解决装配时过定位约束的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现有技术的车辆动力总成采用三点支撑的方式固定在车辆的副车架,发动机与前后悬置支架之间、前后悬置支架与副车架之间均为刚性连接,副车架与动力之间是一个刚性总成,减缓发动机的振动主要是通过副车架和主车架之间的橡胶垫实现。由于后支撑采用发动机和发电机一体化支架的扁担型结构形式,后支撑销轴距离发动机连接点的距离越大,发动机的振动通过支撑销轴传递到副车架的振动越大,降低了整车的NVH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动力总成的支架因振动而传递噪音大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所述汽车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和与所述发动机的同轴设置并且与所述发动机连接的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所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设置用于连接所述汽车动力系统和汽车的副车架,所述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包括:
发动机前端支撑部,所述发动机前端支撑部设置于所述发动机的前端并且与所述副车架连接;
两个发动机后端支撑部,所述发动机的后端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所述发动机后端支撑部,所述发动机后端支撑部与所述副车架连接;
两个发电机支撑部,所述发电机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所述发电机支撑部,所述发电机支撑部与所述副车架连接,所述发电机支撑部包括与所述发电机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副车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弹性隔振套。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采用该方案采用的是五点支撑的方式,通过设置在发动机的前端、发动机的后端的两侧和发电机的两侧的支撑部对汽车动力系统进行支撑,其中,两个发电机支撑部均为弹性减震支撑部,上述五点式独立支撑可以降低动力总成对副车架的振动传递,并且发电机支撑部可以看作整个动力系统的辅助支撑部,由于位于发电机的两侧的发电机支撑部设有弹性结构,可以解决过定位约束问题。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前端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的前端的轴心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后端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的后端支架连接,所述发动机后端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副车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电机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发电机的发电机支架的连接轴连接,所述发电机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副车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螺栓连接,并且形成能够装配所述连接轴和所述弹性隔振套的容纳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隔振套为橡胶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电机支撑部的宽度沿竖直方向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
所述车辆包括:
副车架;
发动机;
与所述发动机连接并且沿与所述发动机同轴设置的发电机;
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所述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用于连接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副车架,所述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的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辆具有五点式的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并且所述发电机支撑部具有弹性隔振套,能降低动力系统对副车架的振动传递,同时由于弹性隔振套的弹性变形,也可以解决装配时定位约束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的发电机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的发电机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记表示如下:
10:发动机、11:后端支架;
20:发电机、21:发电机支架、211:连接轴;
30:发动机前端支撑部、31:发动机后端支撑部、32:发电机支撑部、321:第一连接部、322:第二连接部、323:弹性隔振套;
40:副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汽车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10和与发动机10的同轴设置并且与发动机10连接的发电机20,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设有用于连接汽车动力系统和汽车的副车架40,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包括:
发动机前端支撑部30,发动机前端支撑部30设置于发动机10的前端并且与副车架40连接;
两个发动机后端支撑部31,发动机10的后端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发动机后端支撑部31,发动机后端支撑部31与副车架40连接;
两个发电机支撑部32,发电机20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发电机支撑部32,发电机支撑部32与副车架40连接,发电机支撑部32包括与发电机20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21、与副车架40连接的第二连接部322,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部321和第二连接部322之间的弹性隔振套323。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采用该方案采用的是五点支撑的方式,通过设置在发动机10的前端、发动机10的后端两侧和发电机的两侧的支撑部对汽车动力系统进行支撑,其中发电机支撑部32具有弹性隔振套323,上述五点式独立支撑结构能够降低动力总成对副车架40的振动传递,并且发电机支撑部32可以看作整个动力系统的辅助支撑部,由于发电机支撑部32设有弹性结构,能够在装配时提供冗余量,避免装配时的发生过定位约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前端支撑部30的一端与发动机10的前端的轴心处连接。通过在发动机10的前端设置发动机前端支撑部30实现对发动机10前端的支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后端支撑部31的一端与发动机的后端支架11连接,另一端与副车架40连接。通过在发动机10的后端两侧设置发动机后端支撑部31配合发动机前端支撑部30实现对发动机的三点式支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发电机支撑部32的一端与发电机20的发电机支架21的连接轴211连接,发电机支撑部32的另一端与副车架40连接。通过在发电机32的两侧设置发电机支撑部32配合发电机20与发动机10的连接部分实现对发电机20的支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21和第二连接部322通过螺栓连接,并且形成能够装配连接轴211和弹性隔振套323的容纳腔。通过设置带有弹性隔振套323的发电机支撑部32使发电机20的支撑具有柔性,能够吸收汽车动力系统的振动,并且在装配时提供冗余量避免发生定位约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弹性隔振套323为橡胶件还可以是其他具有弹性的套件,例如硅胶,通过设置耐磨损、耐高温的弹性隔振套323吸收发动机10的振动,提高车辆的NVH特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发电机支撑部32的宽度沿竖直方向逐渐增大。使发电机支撑部32的结构更加稳定坚固。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
车辆包括:
副车架40;
发动机10;
与发动机10连接并且沿与发动机10同轴设置的发电机20;
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用于连接发动机10和副车架40,以及发电机20和副车架40,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的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辆具有五点式的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包括用于支撑发动机10的三个支撑部和用于支撑发电机20的两个支撑部,并且发电机支撑部32具有弹性隔振套323,能降低动力系统对副车架40的振动传递,同时由于弹性隔振套323的弹性变形,能为装配时提供冗余量避免发生过定位约束。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所述汽车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和与所述发动机的同轴设置并且与所述发动机连接的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汽车动力系统和汽车的副车架,所述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包括:
发动机前端支撑部,所述发动机前端支撑部设置于所述发动机的前端并且与所述副车架连接;
两个发动机后端支撑部,所述发动机的后端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所述发动机后端支撑部,所述发动机后端支撑部与所述副车架连接;
两个发电机支撑部,所述发电机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所述发电机支撑部,所述发电机支撑部与所述副车架连接,所述发电机支撑部包括与所述发电机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副车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弹性隔振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前端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的前端的轴心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后端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的后端支架连接,所述发动机后端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副车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发电机的发电机支架的连接轴连接,所述发电机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副车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螺栓连接,并且形成能够装配所述连接轴和所述弹性隔振套的容纳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隔振套为橡胶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支撑部的宽度沿竖直方向逐渐增大。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
副车架;
发动机;
与所述发动机连接并且沿与所述发动机同轴设置的发电机;
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所述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用于连接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副车架,所述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
CN201921599926.1U 2019-09-23 2019-09-23 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11069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99926.1U CN211106925U (zh) 2019-09-23 2019-09-23 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99926.1U CN211106925U (zh) 2019-09-23 2019-09-23 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06925U true CN211106925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23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99926.1U Active CN211106925U (zh) 2019-09-23 2019-09-23 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069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4297C (zh) 汽车动力传动系悬挂系统
KR100405359B1 (ko) 자동차용 엔진마운트
CN100469627C (zh) 用于固定擦拭机构的装置
CN101961977A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后悬置件
CN101850712A (zh) 一种具有吸振功能的汽车动力总成悬置软垫
CN110978977A (zh) 一种纯电动车的电机总成悬置结构及悬置系统
CN109733173B (zh) 一种电动汽车二级隔振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211106925U (zh) 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1895701U (zh) 一种后副车架缓冲结构
CN101695901A (zh) 汽车发动机的安装结构
CN105365560A (zh) 一种带中间支承的车辆两段式传动轴总成
CN209795147U (zh) 一种电动汽车二级隔振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212685213U (zh) 一种自对中的后电机悬置结构
CN202088922U (zh) 车辆翻转座椅支撑座弹性铰链
CN201553011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的安装结构
CN211117460U (zh) 变速箱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4138209U (zh) 组合型电机悬置
CN111688658A (zh) 一种电动汽车真空泵二级减振防振装置
CN219191847U (zh) 衬套及汽车控制臂和汽车
CN210941561U (zh) 一种汽车电动踏板及汽车
CN112406502B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与前驱动桥集成式布置结构
CN216642380U (zh) 一种压缩机支架的减震结构
CN216467304U (zh) 一种八合一电机动力总成悬置结构
CN210437002U (zh)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结构
CN221114065U (zh) 连接机构、汽车悬架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