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75481U - 一种侧门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门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75481U
CN211075481U CN201920761711.9U CN201920761711U CN211075481U CN 211075481 U CN211075481 U CN 211075481U CN 201920761711 U CN201920761711 U CN 201920761711U CN 211075481 U CN211075481 U CN 211075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wall
joint
side doo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6171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晨
张润朝
刘二敏
韦万荣
谭明彬
万中飞
杨思航
杨朋立
刘彦君
籍佳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6171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75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75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754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门及车辆,所述侧门包括:门护板、内水切以及车门钣金;其中,所述内水切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包括相对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所述第一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唇边结构,每个所述第一唇边结构与一个所述第一凸台相对;所述车门钣金上设置有钣金止口和卡接孔,所述钣金止口插入所述容纳槽内,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唇边结构连接;所述门护板在与所述卡接孔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卡接扣,所述卡接扣卡入所述卡接孔内,以使所述门护板与所述车门钣金卡接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门中,所述门护板的装配过程以及拆卸过程都较为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侧门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侧门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技术的高速发展,用户对于车辆的功能要求和外观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应的,车辆的侧门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对于侧门的装配性以及维修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侧门中,在窗框位置往往设置有内水切,该内水切分别与门护板、钣金内板连接,可以用于防水密封、装饰以及清洁车窗玻璃。现有的技术中,需要先将内水切支架焊接在门护板上,再将内水切安装在钣金内板上,最后再将门护板上的内水切支架挂接、旋转装入内水切上,门护板的装配工艺较为复杂。
而且,现有的侧门中,在拆卸门护板时,需要将门护板上的上护板翻边强制变形,以使的门护板脱离内水切,门护板的拆卸较为困难。也就是说,现有的侧门中,门护板的装配工艺较为复杂,而且,门护板的拆卸也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侧门,以解决现有的车辆中,门护板的安装工艺较为复杂,且门护板的拆卸较为困难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侧门,所述侧门包括:门护板、内水切以及车门钣金;其中,
所述内水切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包括相对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所述第一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唇边结构,每个所述第一唇边结构与一个所述第一凸台相对;
所述车门钣金上设置有钣金止口和卡接孔,所述钣金止口插入所述容纳槽内,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唇边结构连接;
所述门护板在与所述卡接孔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卡接扣,所述卡接扣卡入所述卡接孔内,以使所述门护板与所述车门钣金卡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钣金止口上设有止口卡接孔;
所述第一内壁上与所述止口卡接孔相对的位置设置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嵌入所述止口卡接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内水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外壁和第二外壁,以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外壁、所述第二外壁的第三外壁;其中,
所述第三外壁与所述门护板连接;
所述第一外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唇边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门护板上靠近所述内水切的一端设置有加强翻边。
进一步地,所述门护板在与所述第三外壁相对的位置设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分别与所述加强翻边、所述第三外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外壁上与所述加强件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三唇边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壁和所述第三外壁之间设有背离所述容纳槽延伸的延伸臂,所述延伸臂上设有朝向所述加强翻边的第四唇边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的开口处还设置有朝向所述车门钣金的第五唇边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内水切为弹性内水切。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门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装配所述门护板时,可以先将所述车门钣金上的所述钣金止口插入所述内水切的容纳槽内,由于每个所述第一唇边结构与一个所述第一凸台相对,所述第一唇边结构和所述第一凸台可以夹持所述钣金止口,防止所述车门钣金在所述容纳槽内松动。然后,再将所述门护板上的卡接扣卡入所述车门钣金上的卡接孔内,即可实现所述门护板与所述车门钣金之间的卡接连接,完成所述门护板的装配,装配工艺较为简单。相应地,在拆卸所述门护板时,可以先将所述门护板上的卡接扣从所述车门钣金上的卡接孔内解出,然后再将所述车门钣金上的钣金止口从所述内水切的容纳槽内拔出即可,所述门护板的拆卸过程相应较为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解决现有的车辆中,门护板的安装工艺较为复杂,且门护板的拆卸较为困难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侧门。
所述车辆与上述侧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侧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内水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门护板和车门板金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门护板,101-卡接扣,102-加强翻边,103-加强件,11-内水切,111-第一凸台,112-第一唇边结构,12-车门钣金,113-第二凸台,114-第二唇边结构,115-第三唇边结构,116-延伸臂,117-第四唇边结构,118-第五唇边结构,121-钣金止口,122-卡接孔,123-止口卡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门,所述侧门可以包括:门护板、内水切以及车门钣金;其中,所述内水切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包括相对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所述第一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唇边结构,每个所述第一唇边结构与一个所述第一凸台相对;所述车门钣金上设置有钣金止口和卡接孔,所述钣金止口插入所述容纳槽内,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唇边结构连接;所述门护板在与所述卡接孔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卡接扣,所述卡接扣卡入所述卡接孔内,以使所述门护板与所述车门钣金卡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装配所述门护板时,可以先将所述车门钣金上的所述钣金止口插入所述内水切的容纳槽内,由于每个所述第一唇边结构与一个所述第一凸台相对,所述第一唇边结构和所述第一凸台可以夹持所述钣金止口,防止所述车门钣金在所述容纳槽内松动。然后,再将所述门护板上的卡接扣卡入所述车门钣金上的卡接孔内,即可实现所述门护板与所述车门钣金之间的卡接连接,完成所述门护板的装配,装配工艺较为简单。相应地,在拆卸所述门护板时,可以先将所述门护板上的卡接扣从所述车门钣金上的卡接孔内解出,然后再将所述车门钣金上的钣金止口从所述内水切的容纳槽内拔出即可,所述门护板的拆卸过程相应较为简单。
参照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侧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侧门可以包括:门护板10、内水切11以及车门钣金12。
参照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内水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内水切11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可以包括相对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所述第一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凸台111,所述第二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唇边结构112,每个第一唇边结构112与一个第一凸台111相对。
参照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门护板和车门板金的连接示意图,如图3所示,车门钣金12上设置有钣金止口121和卡接孔122,钣金止口121插入所述容纳槽内,且分别与第一凸台111、第一唇边结构112连接。门护板10在与卡接孔122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卡接扣101,卡接扣101卡入卡接孔122内,以使门护板10与车门钣金12卡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装配门护板10时,可以先将车门钣金12上的钣金止口121插入内水切11的容纳槽内,由于每个第一唇边结构112与一个第一凸台111相对,第一唇边结构112和第一凸台111可以夹持钣金止口121,防止车门钣金12在所述容纳槽内松动。然后,再将门护板10上的卡接扣101卡入车门钣金12上的卡接孔122内,即可实现门护板10与车门钣金12之间的卡接连接,完成门护板10的装配,装配工艺较为简单。相应地,在拆卸门护板10时,可以先将门护板10上的卡接扣101从车门钣金12上的卡接孔122内解出,然后再将车门钣金12上的钣金止口121从内水切11的容纳槽内拔出即可,门护板10的拆卸过程相应较为简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避免使用内水切支架来将内水切11固定于门护板10上,这样,就可以使得所述侧门的结构较为简单,还可以降低所述侧门的成本。
在实际应用中,车门钣金12的钣金止口121上可以设有止口卡接孔123;内水切11的第一内壁上与止口卡接孔123相对的位置可以设置第二凸台113,第二凸台113嵌入止口卡接孔123内。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第二凸台113可以嵌入止口卡接孔123,这样,可以加强内水切11和车本钣金12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内水切11还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外壁和第二外壁,以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外壁、所述第二外壁的第三外壁;其中,所述第三外壁与门护板10连接,所述第一外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唇边结构114。在实际应用中,第二唇边结构114可以用于与车窗玻璃配合连接,清洁所述车窗玻璃。
可选地,门护板10上靠近内水切11的一端设置有加强翻边102。在实际应用中,加强翻边102可以用于与内水切11连接。
可选地,门护板10在与所述第三外壁相对的位置设有加强件103,加强件103分别与加强翻边102、所述第三外壁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加强件103可以用于加强加强翻边102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加强翻边102变形的问题。具体地,加强件103可以是加强筋、加强垫块等类型的加强件,本实用新型对加强件103的具体类型可以不做限定。
可选地,内水切11的第三外壁上与加强件103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三唇边结构115。在实际应用中,第三唇边结构115可以与加强件103连接,支撑门护板10,以避免门护板10与内水切11之间直接接触导致的摩擦,提高内水切11以及门护板10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内水切11的第一外壁和第三外壁之间设有背离所述容纳槽延伸的延伸臂116,延伸臂116上设有朝向加强翻边102的第四唇边结构117。在实际应用中,第四唇边结构117可以与加强翻边102贴合连接,且与加强翻边102形成密封,起到防尘且优化外观的作用。
可选地,内水切11的容纳槽的开口处还设置有朝向车门钣金12的第五唇边结构118。在实际应用中,第五唇边结构118可以与车门钣金12贴合连接,且与车门钣金12形成密封,起到防尘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内水切11为弹性内水切。具体地,所述弹性内水切可以采用橡胶、尼龙等弹性材料制成。在实际应用中,在内水切11位弹性内水切的情况下,可以使得内水切11与门护板10、车门钣金12以及车窗玻璃之间的密封效果较好。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侧门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装配所述门护板时,可以先将所述车门钣金上的所述钣金止口插入所述内水切的容纳槽内,由于每个所述第一唇边结构与一个所述第一凸台相对,所述第一唇边结构和所述第一凸台可以夹持所述钣金止口,防止所述车门钣金在所述容纳槽内松动。然后,再将所述门护板上的卡接扣卡入所述车门钣金上的卡接孔内,即可实现所述门护板与所述车门钣金之间的卡接连接,完成所述门护板的装配,装配工艺较为简单。相应地,在拆卸所述门护板时,可以先将所述门护板上的卡接扣从所述车门钣金上的卡接孔内解出,然后再将所述车门钣金上的钣金止口从所述内水切的容纳槽内拔出即可,所述门护板的拆卸过程相应较为简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具体可以包括:上述侧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门包括:门护板、内水切以及车门钣金;其中,
所述内水切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包括相对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所述第一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唇边结构,每个所述第一唇边结构与一个所述第一凸台相对;
所述车门钣金上设置有钣金止口和卡接孔,所述钣金止口插入所述容纳槽内,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唇边结构连接;
所述门护板在与所述卡接孔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卡接扣,所述卡接扣卡入所述卡接孔内,以使所述门护板与所述车门钣金卡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止口上设有止口卡接孔;
所述第一内壁上与所述止口卡接孔相对的位置设置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嵌入所述止口卡接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水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外壁和第二外壁,以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外壁、所述第二外壁的第三外壁;其中,
所述第三外壁与所述门护板连接;
所述第一外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唇边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护板上靠近所述内水切的一端设置有加强翻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护板在与所述第三外壁相对的位置设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分别与所述加强翻边、所述第三外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外壁上与所述加强件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三唇边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壁和所述第三外壁之间设有背离所述容纳槽延伸的延伸臂,所述延伸臂上设有朝向所述加强翻边的第四唇边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开口处还设置有朝向所述车门钣金的第五唇边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水切为弹性内水切。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侧门。
CN201920761711.9U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侧门及车辆 Active CN211075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1711.9U CN211075481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侧门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1711.9U CN211075481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侧门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75481U true CN211075481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40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61711.9U Active CN211075481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侧门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754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4746A (zh) * 2021-12-13 2022-04-0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内钣金防水盖板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4746A (zh) * 2021-12-13 2022-04-0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内钣金防水盖板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12966B2 (ja) モールの取付構造
JP5371075B2 (ja) 自動車用樹脂製透明フロントピラーの製造方法
CN111532115A (zh) 车门外水切、车门及汽车
JP6566744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のシール材
CN211075481U (zh) 一种侧门及车辆
JPH06286524A (ja) 警告灯を有するリヤウインドガラス
JP4839866B2 (ja) 車両側部構造
JP4721935B2 (ja) ウエザストリップにおける型成形部のリップ保持構造。
CN211397091U (zh) 一种尾门关闭限位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JP4373245B2 (ja) 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JP5373488B2 (ja) ウエザースト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CN111439229A (zh) 一种汽车用热熔散热器格栅
JP2011132968A (ja) クリップおよび装飾モール・シール部材組立体
JP2010234998A (ja) 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CN211223298U (zh) 一种易拆装的汽车亮饰条
CN220242944U (zh) 无b柱的车门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JP2006116993A (ja) 車両用開閉体シール構造
CN220220929U (zh) 一种防护结构、车身钣金总成及车辆
CN219007561U (zh) 侧围角窗亮条结构及交通工具
JPS58218474A (ja) 自動車のカウルトツプ部構造
CN217994567U (zh) 侧围端限位块及车辆
JP4184134B2 (ja) ボディサイドウエザースト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CN217753431U (zh) 车门组件以及车辆
CN211223299U (zh) 汽车后门轮眉密封安装结构及包含其的车辆
CN111572325B (zh) 车门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