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69915U - 一种混醒料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醒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69915U
CN211069915U CN201921397210.3U CN201921397210U CN211069915U CN 211069915 U CN211069915 U CN 211069915U CN 201921397210 U CN201921397210 U CN 201921397210U CN 211069915 U CN211069915 U CN 211069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fork
pot body
lifting mechanism
vibrating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972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新强
方洁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Jinliwei Abrasiv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inliwei Abrasiv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inliwei Abrasiv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inliwei Abrasiv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972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69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69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69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混醒料设备,包括第一提料机构、第一混料锅、第二混料锅、第二提料机构和醒料锅,所述第一提料机构设在第一混料锅的一侧,所述第二混料锅在第一混料锅的另一侧且在第一混料锅下方,所述醒料锅在第二混料锅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提料机构在第二混料锅和醒料锅之间且用于混合料的转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混醒料设备,采用三锅的方式,改善混合料的均匀性,减少料团的产生,促使成型料状态的快速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混醒料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轮制造的混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混醒料设备。
背景技术
砂轮制造行业公知,将磨料、润湿剂、结合剂、填料、着色剂等各组分物料按一定的程序通过机械混合,使润湿剂、结合剂和填料均匀地粘附在磨料表面,制备成混合料这一过程为混料工序。混合料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停放使之状态稳定(饱和),达到具备良好成型性能的成型料,这一过程为醒料工序。混合料中各组分分布的均匀程度和成型料状态的稳定性对砂轮成品质量的批次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多数砂轮生产厂家都把混料工序和醒料工序作为砂轮生产制造的关键工序和质量控制点。
目前砂轮混料工艺存在两种混料方式,一种是双锅固定混料方式,另一种是双锅翻锅混料方式。双锅固定搅拌速度较慢,头子料偏多,上锅料难以全部转移至下锅,且混出的混合料均匀性差,漏粉较严重,上锅锅壁粘附湿料,难以清理,下锅锅底也沉积着大量未粘附的混合粉料,造成成型料漏粉,因此此工艺逐步被大厂所淘汰。双锅翻锅混料方式是混料锅与搅拌逆向旋转,且锅体可翻转,锅底无出料口,通过锅体翻转的形式倾倒转移物料,目前大多数具有一定规模的砂轮生产厂家都采用双锅翻锅混料机,但由于料叉在锅内接触到锅底的面积有限,料叉转速必须提高,摩擦发热严重,易产生料团等废料,混料过程中粉尘大,且混合料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停放才能达到稳定(饱和)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醒料设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醒料设备,包括第一提料机构、第一混料锅、第二混料锅、第二提料机构和醒料锅,所述第一提料机构设在第一混料锅的一侧,所述第二混料锅在第一混料锅的另一侧且在第一混料锅下方,所述醒料锅在第二混料锅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提料机构在第二混料锅和醒料锅之间且用于混合料的转运。
所述第一混料锅包括第一支撑架、上锅锅体和上锅料叉,所述上锅锅体固定在第一支撑架的上方,所述上锅料叉通过上锅料叉安装架转动连接在上锅锅体内,所述上锅料叉固定在上锅料叉安装架的一侧,所述上锅料叉安装架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上锅料叉安装架旋转运动;所述上锅料叉安装架固定在上锅锅体的底部,所述上锅料叉安装架所在的轴心线与上锅锅体的轴心线重合,所述上锅锅体底部的一侧设有第一下料口,所述第一下料口上对应设有第一密封门用于控制第一下料口的闭合;所述第一下料口的下方设有上锅下料斗,所述上锅下料斗固定在上锅锅体下方且在第二混料锅上方。
所述第二混料锅包括第二支撑架、中锅锅体和中锅料叉,所述中锅锅体通过第一驱动装置水平方向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架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所述中锅料叉通过中锅料叉支架设在中锅锅体的一侧,所述中锅料叉支架在中锅锅体的外侧且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所述中锅料叉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在中锅锅体内旋转运动,所述中锅料叉的旋转方向与中锅锅体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中锅锅体的轴心设有第二下料口,所述第二下料口处对应设有第二密封门,所述第二密封门转动连接在中锅锅体的下方且与第二下料口接触,所述第二下料口下方设有中锅下料斗,所述中锅下料斗与第二下料口位置相对应。
所述第二混料锅与第二提料机构之间设有振动筛装置,所述振动筛装置包括振动筛网、振动筛安装架和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筛网固定在振动筛安装架上,所述振动筛网与振动筛安装架之间设有数个压缩弹簧,所述振动电机固设在振动筛安装架上且与振动筛网驱动连接。
所述醒料锅包括下锅锅体、下锅支撑架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下锅锅体转动连接在下锅支撑架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下锅锅体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下锅锅体绕着X轴方向旋转运动,所述下锅锅体的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下锅锅体的另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下锅锅体的进料口在第二提料机构的一侧。
所述第一提料机构包括第一料架、第一提料斗和第一卷扬机,所述第一提料斗上连接有第一绳索,所述第一绳索的另一端与第一卷扬机连接,所述第一卷扬机固定在第一料架的顶端,所述第一提料斗在第一料架上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提料机构包括第二料架、第二提料斗和第二卷扬机,所述第二料架倾斜设在醒料锅的一侧,所述第二提料斗上连接有第二绳索,所述第二绳索的另一端与第二卷扬机连接,所述第二卷扬机固定在第二料架的顶端,所述第二提料斗在第二料架上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混醒料设备,采用三锅的方式,改善混合料的均匀性,减少料团的产生,促使成型料状态的快速稳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锅锅体是固定不动的,靠上锅料叉转动,将磨料、树脂液(润湿剂)、着色剂搅拌均匀,减少摩擦发热,中锅锅体和中锅料叉均可转动,且中锅锅体和中锅料叉的转动方向呈逆向设置,是为了增大剪切力,快速把从上锅锅体流入中锅锅体的粘稠状的湿料打散,使粉状物(树脂粉和填料的均匀混合物)迅速吸附在湿料中的磨料颗粒表面,改善混合料的均匀性,减少料团的产生。醒料锅通过自由旋转,混合料在下锅锅体内不经过挤压和剪切,有助于混合料状态快速稳定(饱和),得到均匀、松散和具有良好成型性能的成型料。
附图说明
图1:一种混醒料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第一混料锅结构示意图;
图3:第二混料锅结构示意图;
图4:醒料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具体实施例1:请参阅图1到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混醒料设备,包括第一提料机构1、第一混料锅3、第二混料锅4、第二提料机构6和醒料锅 7,所述第一提料机构1设在第一混料锅3的一侧,所述第二混料锅4在第一混料锅3的另一侧且在第一混料锅3下方,所述醒料锅在第二混料锅4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提料机构6在第二混料锅4和醒料锅之间且用于混合料的转运。在所述第一混料锅3的上方设有加液进料装置2,用于输送树脂液到第一混料锅3内。
所述第一混料锅3包括第一支撑架301、上锅锅体302和上锅料叉304,所述上锅锅体302固定在第一支撑架301的上方,所述上锅料叉304通过上锅料叉安装架303转动连接在上锅锅体302内,所述上锅料叉304固定在上锅料叉安装架303的一侧,所述上锅料叉安装架303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308,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08驱动上锅料叉安装架303旋转运动;所述上锅料叉安装架303 固定在上锅锅体302的底部,所述上锅料叉安装架303所在的轴心线与上锅锅体302的轴心线重合,所述上锅锅体302底部的一侧设有第一下料口302-1,所述第一下料口302-1上对应设有第一密封门305用于控制第一下料口302-1的闭合;所述第一密封门305连接有第一控制阀309,所述第一控制阀309控制第一密封门305的开合,从而控制混合后的物料是否进行下料。所述第一下料口 302-1的下方设有上锅下料斗306,所述上锅下料斗306固定在上锅锅体302下方且在第二混料锅4上方。
所述第二混料锅4包括第二支撑架401、中锅锅体402和中锅料叉404,所述中锅锅体402通过第一驱动装置409水平方向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架401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409固定在第二支撑架401上,所述中锅料叉404通过中锅料叉支架403设在中锅锅体402的一侧,所述中锅料叉404设置在中锅锅体402 的一侧,是为了让中锅锅体402内的混合料有散热时间,减少摩擦发热,减少废料的产生。所述中锅料叉支架403在中锅锅体402的外侧且固定在第二支撑架401上,所述中锅料叉404通过第二驱动电机405在中锅锅体402内旋转运动,所述中锅料叉404的旋转方向与中锅锅体402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中锅锅体402的轴心设有第二下料口402-1,所述第二下料口402-1处对应设有第二密封门406,所述第二密封门406转动连接在中锅锅体402的下方且与第二下料口402-1接触,所述第二密封门406与第二控制阀407连接,通过第二控制阀 407控制第二密封门406在第二下料口402-1处的转动,进而控制第二下料口的 402-1开合,从而控制经中锅锅体402混合后的物料是否下料;所述第二下料口 402-1下方设有中锅下料斗408,所述中锅下料斗408与第二下料口402-1位置相对应。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409包括第一齿轮盘409-1、第二齿轮盘409-2和中锅锅体驱动电机409-3,所述中锅锅体驱动电机409-3固设在第二支撑架401上,所述中锅锅体驱动电机409-3与第一齿轮盘409-1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盘 409-1与第二齿轮盘409-2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齿轮盘409-2在中锅锅体402的下方且与中锅锅体40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盘409-2在第二支撑架401上,所述第二支撑架401与第二齿轮盘409-2之间设有平面轴承。通过中锅锅体驱动电机409-3驱动第一齿轮盘409-1旋转,从而驱动第二齿轮盘409-2带动中锅锅体402在水平方向的旋转运动。
所述第二混料锅4与第二提料机构6之间设有振动筛装置5,所述振动筛装置5包括振动筛网501、振动筛安装架503和振动电机504,所述振动筛网501 固定在振动筛安装架503上,所述振动筛网501与振动筛安装架503之间设有数个压缩弹簧502,所述振动电机504固设在振动筛安装架503上且与振动筛网 501驱动连接。所述中锅下料斗408的位置在振动筛网501的上方。设置振动筛网501有助于改善混合料的均匀性。
所述醒料锅7包括下锅锅体702、下锅支撑架701和第二驱动装置703,所述下锅锅体702转动连接在下锅支撑架701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703与下锅锅体702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703驱动下锅锅体702绕着X轴方向旋转运动,所述下锅锅体702的一侧设有进料口702-1,所述下锅锅体702的另一侧设有出料口702-2,所述下锅锅体702的进料口702-1在第二提料机构6的一侧。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703包括第三齿轮盘703-2、第四齿轮盘703-3和下锅锅体驱动电机703-1,所述第四齿轮盘703-3绕着下锅锅体702的外侧一周固定,所述下锅锅体驱动电机703-1固定在下锅支撑架701上,所述第三齿轮盘703-2 与下锅锅体驱动电机703-1驱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盘703-2与第四齿轮盘 703-3啮合传动,所述下锅锅体驱动电机703-1驱动第三齿轮盘703-2旋转运动,从而带动第四齿轮盘703-3带动下锅锅体702绕着X轴方向旋转运动。
所述下锅锅体702的下方设有至少两个滚轮704,所述滚轮704通过安装座705转动连接在下锅支撑架701上,所述滚轮704与下锅锅体702的外侧表面接触,设置的滚轮704便于下锅锅体702在下锅支撑架701上的旋转运动。
所述第一提料机构1包括第一料架101、第一提料斗102和第一卷扬机104,所述第一提料斗102上连接有第一绳索103,所述第一绳索103的另一端与第一卷扬机104连接,所述第一卷扬机104固定在第一料架101的顶端,所述第一提料斗102在第一料架101上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料架101上设有与第一料斗外形相配合的第一轨道101-1,所述第一轨道在上锅锅体302的上方,所述第一提料斗102的后侧设有数个第一导轮105在第一料架101上滚动。
所述第二提料机构6包括第二料架601、第二提料斗602和第二卷扬机604,所述第二料架601倾斜设在醒料锅7的一侧,所述第二提料斗602上连接有第二绳索603,所述第二绳索603的另一端与第二卷扬机604连接,所述第二卷扬机604固定在第二料架601的顶端,所述第二提料斗602在第二料架601上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料架601上设有与第二料斗外形相配合的第二轨道601-1,所述第二轨道601-1与下锅进料口702-1位置相对,所述第二提料斗602的外侧设有数个第二导轮605在第二料架601上滚动。所述第二料斗602放置在振动筛网501的下方,用于接收混合料。设置的第一提料机构1和第二提料机构6 是为减轻人工搬运和转移物料所耗费的劳动强度,节省人工。
工作流程:
(1)启动上锅料叉304、中锅锅体402、中锅料叉404、下锅锅体702进行空运转。待空运转正常后,停止空运转,把配好的磨料通过第一提升机构加入上锅锅体302内。
(2)通过加液进料装置2将准确称量的树脂液(润湿剂)慢慢加入上锅锅体 302内,启动上锅料叉304使磨料和树脂液混合均匀。再将准确称量的着色剂加入锅内,混合均匀。上锅料叉304的搅拌速度可以通过将第一驱动电机308连接变频器进行调整。
(3)把准确称量的树脂粉、填料均匀地铺在中锅锅体402的底部,并启动中锅锅体402和中锅料叉404将树脂粉和填料搅拌均匀,中锅锅体402和中锅料叉404的搅拌速度可以分别通过驱动装置连接变频器进行调整。
(4)上锅料叉304、中锅锅体402、中锅料叉404搅拌时间到达预设时间后,将上锅锅体302底下的第一下料口302-1打开,使混合均匀的粘稠状湿料流入中锅锅体402。启动中锅锅体402、中锅料叉404进行搅拌,混合至均匀状态,制得混合料。
(5)中锅锅体402、中锅料叉404搅拌时间到达预设时间后,启动振动筛并打开中锅锅体402底下的第二下料口402-1,使混合料流入到振动筛上进行过筛,通过振动筛网501后的混合料进入第二提料机构6的第二提料斗602中。
(6)启动下锅锅体702,混合料通过第二提料斗602进入下锅锅体702内进行旋转混合至混合料状态稳定,得到均匀、松散具有良好成型性能的成型料。下锅锅体702的搅拌速度可以通过下锅锅体驱动电机703-1连接变频器进行调整。
(7)成型料可送入下道工序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混醒料设备,采用三锅的方式,改善混合料的均匀性,减少料团的产生,促使成型料状态的快速稳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锅锅体是固定不动的,靠上锅料叉转动,将磨料、树脂液(润湿剂)、着色剂搅拌均匀,减少摩擦发热,中锅锅体和中锅料叉均可转动,且中锅锅体和中锅料叉的转动方向呈逆向设置,是为了增大剪切力,快速把从上锅锅体流入中锅锅体的粘稠状的湿料打散,使粉状物(树脂粉和填料的均匀混合物)迅速吸附在湿料中的磨料颗粒表面,改善混合料的均匀性,减少料团的产生。醒料锅通过自由旋转,混合料在下锅锅体内不经过挤压和剪切,有助于混合料状态快速稳定(饱和),得到均匀、松散和具有良好成型性能的成型料。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前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前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混醒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提料机构、第一混料锅、第二混料锅、第二提料机构和醒料锅,所述第一提料机构设在第一混料锅的一侧,所述第二混料锅在第一混料锅的另一侧且在第一混料锅下方,所述醒料锅在第二混料锅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提料机构在第二混料锅和醒料锅之间且用于混合料的转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醒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料锅包括第一支撑架、上锅锅体和上锅料叉,所述上锅锅体固定在第一支撑架的上方,所述上锅料叉通过上锅料叉安装架转动连接在上锅锅体内,所述上锅料叉固定在上锅料叉安装架的一侧,所述上锅料叉安装架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上锅料叉安装架旋转运动;所述上锅料叉安装架固定在上锅锅体的底部,所述上锅料叉安装架所在的轴心线与上锅锅体的轴心线重合,所述上锅锅体底部的一侧设有第一下料口,所述第一下料口上对应设有第一密封门用于控制第一下料口的闭合;所述第一下料口的下方设有上锅下料斗,所述上锅下料斗固定在上锅锅体下方且在第二混料锅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醒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料锅包括第二支撑架、中锅锅体和中锅料叉,所述中锅锅体通过第一驱动装置水平方向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架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所述中锅料叉通过中锅料叉支架设在中锅锅体的一侧,所述中锅料叉支架在中锅锅体的外侧且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所述中锅料叉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在中锅锅体内旋转运动,所述中锅料叉的旋转方向与中锅锅体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中锅锅体的轴心设有第二下料口,所述第二下料口处对应设有第二密封门,所述第二密封门转动连接在中锅锅体的下方且与第二下料口接触,所述第二下料口下方设有中锅下料斗,所述中锅下料斗与第二下料口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醒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料锅与第二提料机构之间设有振动筛装置,所述振动筛装置包括振动筛网、振动筛安装架和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筛网固定在振动筛安装架上,所述振动筛网与振动筛安装架之间设有数个压缩弹簧,所述振动电机固设在振动筛安装架上且与振动筛网驱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醒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醒料锅包括下锅锅体、下锅支撑架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下锅锅体转动连接在下锅支撑架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下锅锅体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下锅锅体绕着X轴方向旋转运动,所述下锅锅体的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下锅锅体的另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下锅锅体的进料口在第二提料机构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醒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料机构包括第一料架、第一提料斗和第一卷扬机,所述第一提料斗上连接有第一绳索,所述第一绳索的另一端与第一卷扬机连接,所述第一卷扬机固定在第一料架的顶端,所述第一提料斗在第一料架上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醒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提料机构包括第二料架、第二提料斗和第二卷扬机,所述第二料架倾斜设在醒料锅的一侧,所述第二提料斗上连接有第二绳索,所述第二绳索的另一端与第二卷扬机连接,所述第二卷扬机固定在第二料架的顶端,所述第二提料斗在第二料架上滑动连接。
CN201921397210.3U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混醒料设备 Active CN211069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97210.3U CN211069915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混醒料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97210.3U CN211069915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混醒料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69915U true CN211069915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35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97210.3U Active CN211069915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混醒料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699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4115A (zh) * 2019-08-27 2019-11-01 东莞市金利威磨料磨具有限公司 一种混醒料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4115A (zh) * 2019-08-27 2019-11-01 东莞市金利威磨料磨具有限公司 一种混醒料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69915U (zh) 一种混醒料设备
CN110425875B (zh) 一种金属冶炼添加剂投料装置
CN216910062U (zh) 一种用于电阻生产的混合装置
CN210252072U (zh) 一种染料混合装置
CN213050472U (zh) 一种处理剂料仓加药装置
CN210945451U (zh) 一种超细重质碳酸钙高低速串联改性装置
CN109955400B (zh) 一种CNT-SiO2/CI材料制备方法及研磨装置
CN219784777U (zh) 一种用于聚合物熔融反应的反应釜
CN206951203U (zh) 一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反应釜
CN213995643U (zh) 一种啤酒瓶原料混料机
CN212602708U (zh) 一种塑胶跑道材料分散用的搅拌装置
CN216423012U (zh) 一种便于安装调试的浇筑搅拌机
CN218342488U (zh) 一种定量注水的水泥搅拌装置
CN220113737U (zh) 一种可清理灰尘的色母粒搅拌机
CN216321669U (zh) 一种氨基硅烷合成用原料处理装置
CN215996529U (zh) 一种玻璃清洗液生产用原料配比装置
CN215429043U (zh) 一种用于制备硅溶胶的搅拌装置
CN213590297U (zh) 走轮碾料式搅拌机
CN215233448U (zh) 一种保健食品原料混合装置
CN214644783U (zh) 一种智能控制混凝土搅拌装置
CN220590202U (zh) 一种硅酮胶生产用原料研磨装置
CN212123831U (zh) 一种保温性能好的pvc管加工用原料混合装置
CN220003789U (zh) 一种预混合饲料混合装置
CN220331601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机进料装置
CN220390036U (zh) 一种造粒机密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