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32736U - 一种汽车防护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防护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32736U
CN211032736U CN201922064685.7U CN201922064685U CN211032736U CN 211032736 U CN211032736 U CN 211032736U CN 201922064685 U CN201922064685 U CN 201922064685U CN 211032736 U CN211032736 U CN 211032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plate
frame
guard
fe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6468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智韬
施科科
常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6468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32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32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327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护组件,包括车架和汽车电池安装座,汽车电池安装座安装在车架的底部,车架具有两个间隔设置的车架侧梁,两个车架侧梁之间设置有防护梁,防护梁具有用于保护所述汽车电池安装座的防护部,防护部的两端分别具有朝对应车架侧梁延伸的连接部,两个连接部分别连接在对应的车架侧梁上,防护梁连接在两个车架侧梁之间,从而使得防护梁与整个车架连成一体。当防护梁受到撞击时,防护梁收的的部分撞击力会通过车架侧梁传递到整个车架,从而减少了防护梁的损伤,提高了防护梁的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防护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保护电池的汽车防护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业的迅猛发展,电动车已经渐渐的映入了消费者的眼帘,在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电动车型有着响应速度快,节能减排,免费送牌照以及减免购置税等明显的优势,各大汽车厂也争相进行电动车研究。在车身架构方面,由于电动车动力来源电池的布置,对车身性能增加了更多的规范及要求,对整个白车身的布置有着很大的影响。
电动车的电池防止被撞击,是车辆行驶过程中保证安全关键的部分。电池被撞击变形时,直接会引起自燃等巨大的危害,从而对乘员造成巨大程度的伤害。
现有的电池防撞梁往往与电池壳体相连,因此在受到碰撞时容易造成壳体的损伤,所以需要对上述问题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损坏的汽车防护组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汽车防护组件,包括车架和汽车电池安装座,所述汽车电池安装座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底部;所述车架间隔地设置有两个车架侧梁,两个所述车架侧梁之间设置有防护梁;所述防护梁具有用于保护所述汽车电池安装座的防护部,所述防护部位于所述汽车电池安装座的下方,所述防护部的两端分别具有朝对应侧的所述车架侧梁延伸的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所述车架侧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梁具有上防护板和下防护板,所述上防护板和所述下防护板连接形成所述防护梁,所述上防护板与所述下防护板之间形成有一个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上防护板可滑动的连接在所述下防护板上;在所述空腔内设有弹性缓冲件,所述弹性缓冲件连接在所述上防护板和所述下防护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内设有至少一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连接在所述上防护板和所述下防护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件,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上防护板的两侧分别具有朝所述下防护板延伸的上防护板侧板,所述下防护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朝所述上防护板延伸的下防护板侧板;两个所述上防护板侧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下防护板侧板连接;两个所述上防护板侧板之间和两个所述下防护板侧板之间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三防护板。
进一步地,所述上防护板和所述下防护板分别为弧形板。
进一步地,所述上防护板和所述下防护板的表面上分别设有防腐层。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梁还具有两个分别用于遮蔽所述防护梁两端的保护板;所述保护板包括保护板主板和设置在所述保护板主板的两端的保护板连接板;两块所述保护板连接板与所述保护板主板连接呈U型;其中一块所述保护板连接板连接在所述上防护板上,另一块所述保护板连接板连接在所述下防护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侧梁上延伸有侧梁安装部,所述侧梁安装部位于所述防护部的上方,所述侧梁安装部与所述防护部之间连接有弹性支撑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防护组件,具有车架和汽车电池安装座,车架上具有两个车架侧梁,在车架侧梁上设有防护梁。防护梁具有用于保护汽车电池安装座的防护部,在防护部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连接部,两个连接部分别连接在对应的车架侧梁上,从而使得防护梁与整个车架连成一体。当防护梁受到撞击时,防护梁收的的部分撞击力会通过车架侧梁传递到整个车架,从而减少了防护梁的损伤,提高了防护梁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汽车防护组件从下往上看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车架侧梁和防护梁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防护梁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防护梁和弹性缓冲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防护梁和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防护梁和第三防护板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防护板和下防护板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防护梁和保护板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车架侧梁和防护梁和弹性支撑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防护组件100,包括车架10和汽车电池安装座20,汽车电池安装座20设置在车架10的底部。车架具有两个间隔设置的车架侧梁30,两个车架侧梁30之间设置有防护梁40。防护梁40具有用于保护汽车电池安装座20的防护部401,防护部401位于汽车电池安装座20的下方,防护部401的两端分别具有朝对应车架侧梁30延伸的连接部402,两个连接部402分别连接在对应的车架侧梁30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防护组件100,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上。其一般安装在车架10的底部,用于保护汽车电池(未标识)。避免汽车在经过低洼路段或者铁轨时,汽车电池被碰撞而损坏。该汽车防护组件100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且不易损坏。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汽车防护组件100,主要包括了车架10和汽车电池安装座20。汽车电池安装座20安装在车架10的底部。
该车架10具有两个间隔设置的车架侧梁30,两个车架侧梁30相互对称。在两个车架侧梁30之间设置有防护梁40。防护梁40具有用于保护汽车电池20的防护部401,防护部401位于汽车电池安装座20的下方,优选的位于汽车电池安装座20的正下方。
在防护部401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朝车架侧梁30延伸的连接部402,两个连接部402分别连接在对应的车架侧梁30上。两个连接部402以防护部401的中心线为基准对称,对称结构的防护梁40整体强度更好。两个连接部402和防护部401共同围成一个面向车架侧梁30的让位槽,用于方便将汽车电池的安装在汽车电池安装座20内和更换。
该汽车防护组件100在装配时,先将汽车电池安装在汽车电池安装座20内,然后将防护梁40调整位置,优选的使防护梁40的防护部401位于汽车电池安装座20的正下方,然后将防护梁40中两个连接部401分别与对应的车架侧梁30连接固定。从而将防护梁40与整个车架10连成一个整体。可选择的,两个连接部402通过螺栓9连接在对应的车架侧梁30上。通过螺栓9的方式,方便防护梁40的拆卸和更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防护组件100,具有车架10和汽车电池安装座20,车架10上具有两个车架侧梁30,在车架侧梁30上设有防护梁40。防护梁40具有用于保护电池的防护部401,在防护部401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连接部402,两个连接部402分别连接在对应的车架侧梁30上,从而使得防护梁40与整个车架10连成一体。当防护梁40受到撞击时,防护梁40受到的部分撞击力会通过车架侧梁30传递到整个车架10,从而减少了防护梁40的损伤,提高了防护梁40的强度。
如图1-3所示,防护梁40具有上防护板1和下防护板2,上防护板1和下防护板2连接形成防护梁40,上防护板1与下防护板2之间形成有一个空腔401。防护梁40由上防护板1和下防护板2拼接组成。拼接形成的防护梁40具有一个空腔401,从整体上为中空的柱状,从而保证防护梁40具有较轻的重量。
上防护板1和下防护板2分别单独成型,一般采取冲压的方式,如此更方便制造,制造成本更低。而且上防护板1和下防护板2的设计,相当于两层保护。在上防护板1受到损伤时,其下防护板2还能继续起到防护作用,从而提高了防护梁40的保护效果。
优选的,如图1-4所示,下防护板2可滑动的连接上防护板上1。在空腔401内设有弹性缓冲件3,弹性缓冲件3连接在上防护板1和下防护板2之间。
其中可选择的在上防护板1或下防护板2上设有上下延伸的滑槽(未图示)或滑轨(未图示),使得下防护板2能上下移动。其中优选的,在上防护板1的两侧分别设有朝下防护板2延伸的上防护板侧板11,在下防护板2的两侧分别设有朝上防护板1延伸的下防护板侧板21,两个下方护板侧板21分别与对应的上防护板侧板11通过滑槽或滑轨而滑动连接。在上防护板1和下防护板2之间的弹性缓冲件3优选的可以为缓冲弹簧。当防护梁40发生撞击时,撞击物与下防护板2碰撞,下防护板2受力朝上防护板1滑动,并挤压弹性缓冲件3。弹性缓冲件3压缩并对下防护板2产生作用力,用以抵消下防护板2受到的撞击力,从而实现缓冲。下防护板2滑动的距离和弹性缓冲件3的压缩程度,根据受到的撞击力而定。该设计的防护梁40中的弹性缓冲件3能够缓冲下防护板2受到的部分撞击力,从而使得下防护板2不易损坏。
优选的,如图1-3和图5所示,空腔401内设有至少一个支撑件4,支撑件4连接在上防护板1和下防护板2之间。该位于防护梁40内的支撑件4能使得上防护板1和下防护板2互相支撑,使两者连接更紧密,从而整体提高了防护梁40内部的强度,使得防护梁40能够承受更大的撞击力。该支撑件4可以为支撑圆管或者支撑板。其中为支撑圆管时,支撑圆管的弧形面能均匀分散受力,所以防护梁40能承受更大的作用力,防护效果更好。
优选的,如图1-3和图5所示,空腔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件4,任意相邻的两个支撑件4之间的距离相等。由于多个支撑件4均匀分布在防护梁40内,所以上防护板1的局部在受到撞击力时,撞击力可以通过支撑件4均匀的传递到下防护板2上,从而使得防护梁40上各个部分受力均匀,从而使得防护梁40不会因为局部受到过大的撞击力而造成整体的损坏。提高了防护梁40的防护能力。
优选的,如图1-3和图6所示,上防护板1的两侧分别具有朝下防护板2延伸的上防护板侧板11,下防护板2的两侧分别设有朝上防护板1延伸的下防护板侧板21。两个上防护板侧板11分别与对应的下防护板侧板21连接。
两个上防护板侧板11之间和两个下防护板侧板21之间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三防护板5。
第三防护板5的设置为汽车电池的防护多提供了额外的保护。从而提高了防护梁40的防护效果。其中,在防护汽车的电池时,下防护板2为第一次保护,第三防护板5为第二次保护,上防护板3为第三次保护。而在下防护板2损坏时,第三防护板5既能防护电池,也可以保护上防护板1。当第三防护板5损坏时,上防护板1还能继续为电池提供防护。优选的,第三防护板5可拆卸的连接在两个上防护板侧板11之间和两个下防护板侧板21之间。如此当第三防护板5损坏时,可以将第三防护板5拆除,更换新的第三防护板5。可选择的,在防护梁40内可以安装有多个第三防护板5,从而进一步提高防护梁40的防护能力。
优选的,如图1-3和图7所示,上防护板1和下防护板2分别为弧形板。因为弧形板相较于其他形状的接触面,其分散受力的效果最好。所以在防护梁40受到撞击时,为弧形板的上防护板1和下防护板2能后将受到的撞击力均匀的分散至到防护梁40整体上,从而提高了防护梁40的整体强度,使其能受到更大的作用力。
优选的,如图1-3和图7所示,上防护板1和下防护板2的表面分别设有防腐层6。因为防护梁40安装在车架10的底部,所以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难免接触到腐蚀物。为了避免防护梁40被腐蚀物腐蚀,降低强度,所以在上防护板1和下防护板2的表面分别覆盖一层防腐层6。考虑到防护梁40在总装工位进行安装时,无法与车身一同进行电泳工艺,所以使用黑漆覆盖,用来防腐。
优选的,如图1-3和图8所示,防护梁40还具有两个分别用于遮蔽防护梁40两端的保护板8。保护板8包括保护板主板81和设置在保护板主板81的两端的保护板连接板82。两块保护板连接板82与保护板主板81连接呈U型。其中一块保护板连接板82连接在上防护板1上,另一块保护板连接板82连接在下防护板2上。
因为防护梁40具有空腔401,所以为了增强防护梁40的强度和避免外界的杂物和灰尘进入到防护梁40内,增加防护梁40的重量,所以在防护梁40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保护板8。保护板8具有遮蔽防护梁40端部的保护板主板81,保护板主板81的两端分别具有朝防护梁40延伸的保护板连接板82。其中一块保护板连接板82与上防护板1连接,另一块保护板连接板82与下防护板2连接,从而将保护板8、防护梁40和车架侧梁30连成一个整体。两个保护板连接板82和保护板主板81围成的保护板8成U型。
可选择的,两块保护板连接板82可以同时位于防护梁40的外部,也可以同时位于防护梁40的内部,或者其中一块位于防护梁40的外部,另一块位于防护梁40的内部。优选的,两块保护板连接板82同时位于防护梁40的内部,其中一块保护板连接板82与上防护板1抵接,另一块保护板连接板82与下防护板2抵接。此时,保护板连接板82对上防护板1和下防护板2具有支撑的作用,从而提高防护梁40的强度。优选的保护板8和防护梁40通过螺栓9连接,螺栓9穿过上防护板1、下防护板2和两块保护板连接板82。从而方便保护板8的拆卸。
较佳的,如图如图1-3和图9所示,车架侧梁30上延伸有侧梁安装部301,侧梁安装部301位于防护部401的上方,侧梁安装部301与防护部401之间连接有弹性支撑件7。
该防护部401悬空在侧梁安装部301的下方,当防护部401受到撞击时,连接在侧梁安装部301与防护部401之间的弹性支撑件7则能对撞击力实现缓冲。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防护组件,具有车架和汽车电池安装座,车架上具有两个车架侧梁,在车架侧梁上设有防护梁。防护梁具有用于保护电池安装座的防护部,在防护部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连接部,两个连接部分别连接在对应的车架侧梁上,从而使得防护梁与整个车架连成一体。当防护梁受到撞击时,防护梁收的的部分撞击力会通过车架侧梁传递到整个车架,从而减少了防护梁的损伤,提高了防护梁的强度。
而较佳的,防护梁具有上防护板和下防护板拼接形成,上防护板和下防护板单独成型,方便制造,减少了生产成本。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和汽车电池安装座,所述汽车电池安装座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底部;
所述车架间隔地设置有两个车架侧梁,两个所述车架侧梁之间设置有防护梁;
所述防护梁具有用于保护所述汽车电池安装座的防护部,所述防护部位于所述汽车电池安装座的下方,所述防护部的两端分别具有朝对应侧的所述车架侧梁延伸的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所述车架侧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梁具有上防护板和下防护板,所述上防护板和所述下防护板连接形成所述防护梁,所述上防护板与所述下防护板之间形成有一个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护板可滑动的连接在所述下防护板上;
在所述空腔内设有弹性缓冲件,所述弹性缓冲件连接在所述上防护板和所述下防护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有至少一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连接在所述上防护板和所述下防护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件,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的距离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护板的两侧分别具有朝所述下防护板延伸的上防护板侧板,所述下防护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朝所述上防护板延伸的下防护板侧板;
两个所述上防护板侧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下防护板侧板连接;
两个所述上防护板侧板之间和两个所述下防护板侧板之间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三防护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护板和所述下防护板分别为弧形板。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护板和所述下防护板的表面上分别设有防腐层。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梁还具有两个分别用于遮蔽所述防护梁两端的保护板;
所述保护板包括保护板主板和设置在所述保护板主板的两端的保护板连接板;
两块所述保护板连接板与所述保护板主板连接呈U型;
其中一块所述保护板连接板连接在所述上防护板上,另一块所述保护板连接板连接在所述下防护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侧梁上延伸有侧梁安装部,所述侧梁安装部位于所述防护部的上方,所述侧梁安装部与所述防护部之间连接有弹性支撑件。
CN201922064685.7U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汽车防护组件 Active CN211032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4685.7U CN211032736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汽车防护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4685.7U CN211032736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汽车防护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32736U true CN211032736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43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64685.7U Active CN211032736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汽车防护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327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38591B (zh) 新能源汽车底盘碰撞结构
CN109808776B (zh) 车辆下部构造
CN103221261A (zh) 车体前部的结构
CN211032736U (zh) 一种汽车防护组件
CN113386557A (zh) 一种燃油箱总成装置及车辆
CN21141717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护底盘
KR20210145949A (ko) 허니컴을 이용한 차량용 충격흡수장치
CN212148441U (zh) 一种电动车高压电池包保护装置
CN210235101U (zh) 电动车的车体前部结构
CN114644046A (zh) 一种汽车车架与汽车
CN218141061U (zh) 燃料电池防护板
CN219668143U (zh) 一种应用于车辆的碰撞吸能结构以及车辆
CN111845604B (zh) 前保险杠安装组件及汽车
CN220262700U (zh) 一种底盘护板
CN210760979U (zh) 一种货车车架用横梁
CN217917829U (zh) 车辆底盘防护装置和车辆
CN218949300U (zh)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防护装置
CN215752638U (zh) 一种用于汽车机舱零部件安装的副车架前横梁总成
CN210970950U (zh) 一种高性能改性pp汽车保险杠
CN217145633U (zh) 车辆的动力电池防护装置及车辆
CN217598504U (zh) 一种半挂车的后防护装置
CN111573546A (zh) 绞盘装置及具有该绞盘装置的车辆
CN220314908U (zh) 护板组件以及车辆
CN220785681U (zh) 汽车前护杠
CN216783433U (zh) 一种底部防护结构及矿用自卸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