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49300U -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49300U
CN218949300U CN202223044556.XU CN202223044556U CN218949300U CN 218949300 U CN218949300 U CN 218949300U CN 202223044556 U CN202223044556 U CN 202223044556U CN 218949300 U CN218949300 U CN 2189493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tangular pipe
fixedly connected
protection plate
power battery
pro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4455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奇
王袁宏
梅利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Vientiane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Vientiane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Vientiane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Vientiane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4455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493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493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493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关键部件辅助安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汽车动力电池防护装置,包括第一矩形管和第二矩形管,第一矩形管与第二矩形管平行设置,第一矩形管与第二矩形管间设置有若干横梁,横梁一端与第一矩形管一侧固定连接,横梁另一端与第二矩形管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矩形管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梁,第二矩形管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斜梁,第一斜梁和第二斜梁一端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置有若干圆孔,第一矩形管上设置有第一防护板,第一防护板一端与矩形管侧面固定连接,第一防护板另一端与第二矩形管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安装防护装置,可以达到保护汽车底盘和电池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关键部件辅助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动力电池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新能源电动汽车越来越多,现在的微型载客汽车也都开始使用电能来替代燃油,以此来减少用车的成本,新能源电动汽车最广受人争议的就是安全性能,电池作为一种存储能源的装置,当其发生碰撞时破损时,极易产生自然和爆炸,因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电池大多平铺在汽车底盘上,因此在生产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时候,大多会为车辆底盘增加一层保护装甲,以此来保护汽车底盘发生碰撞时电池不会受损,而部分微型载客汽车因为其底盘较高,因此生产过程中并未安装保护装甲,因此需要一种汽车动力电池保护装置来保护微型载客汽车在底盘受到碰撞时的汽车电池不受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防护装置,包括第一矩形管和第二矩形管,所述第一矩形管与所述第二矩形管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矩形管与所述第二矩形管间设置有若干横梁,所述横梁一端与所述第一矩形管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横梁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矩形管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矩形管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梁,所述第二矩形管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斜梁,所述第一斜梁和所述第二斜梁一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若干圆孔。
所述第一矩形管上设置有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一端与所述矩形管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护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矩形管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散热槽,所述第一散热槽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防护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斜梁和所述第二斜梁间设置有第二防护板,所述第二防护板一端与所述第一斜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防护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斜梁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护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散热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上设置有若干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位置、大小与所述圆孔位置、大小相对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圆孔通过螺栓固定。
优选的,所述加强杆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矩形管和第二矩形管,通过横梁连接,在两个矩形管上设置第一防护板,可以达到保护汽车底盘和电池的作用。
2.通过在第一矩形管和第二矩形管一端分别设置第一斜梁和第二斜梁,在斜梁一端设置连接块,在连接块上设置圆孔,可以通过连接块上的圆孔与车身底盘固定连接,使矩形管与车身底盘间具有空隙,这样安装在矩形管上的第一防护板收到冲击的时候,具有缓冲距离,即使第一防护板发生轻微的形变也不会对底盘和电池造成损伤。
3.通过在第一斜梁上设置第二防护板,可以进一步保护底盘和电池。
4.通过在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上设置散热槽,可以提高地池的散热效果。
5.通过在连接块上设置加强杆,加强杆上设置安装孔,可以通过将加强杆固定在车身底盘上,加强汽车车身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位实施例三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1、第一矩形管;1-2、第二矩形管;2、横梁;3-1、第一斜梁;3-2、第二斜梁;4、连接块;5、圆孔;6、第一防护板;7、第一散热槽;8、第二防护板;9、第二散热槽;10、加强杆;11、螺纹孔;12、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术语“固定连接”、“固定设置”所述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焊接”、“铆接”“粘连”、“螺纹连接”。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一种汽车动力电池防护装置,包括第一矩形管1-1和第二矩形管1-2,第一矩形管1-1与第二矩形管1-2平行设置,第一矩形管1-1与第二矩形管1-2间设置有若干横梁2,横梁2一端与第一矩形管1-1一侧固定连接,横梁2另一端与第二矩形管1-2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矩形管1-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梁3-1,第二矩形管1-2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斜梁3-2,第一斜梁3-1和第二斜梁3-2一端设置有连接块4,连接块4上设置有若干圆孔5。
第一矩形管1-1上设置有第一防护板6,第一防护板6一端与矩形管1侧面固定连接,第一防护板6另一端与第二矩形管1-2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第一防护板6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散热槽7,第一散热槽7均匀分布在第一防护板6上。
实际操作时,将第一矩形管1-1和第二矩形管1-2通过横梁2连接,再将第一防护板6固定在第一矩形板1-1和第二矩形板1-2上,在第一矩形管1-1两端安装第一斜梁3-1,第二矩形管1-2两端安装第二斜梁3-2,在第一斜梁3-1和第二斜梁3-2一端设置连接块4,将连接块4通过圆孔5固定安装在车身底盘上,当车辆遇到颠簸的道路时,第一防护板6可以保护底盘和位于地盘上的电池。
实施例二
参照图2,本实施列与实施例不同处在于,第一斜梁3-1和第二斜梁3-2间设置有第二防护板8,第二防护板8一端与第一斜梁3-1一侧固定连接,第二防护板8另一端与第二斜梁3-2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第二防护板8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散热槽9。
实施例三
参照图3,本实施列与实施例不同处在于,连接块4上设置有加强杆10,加强杆10上设置有若干螺纹孔11,螺纹孔11位置、大小与圆孔5位置、大小相对应,螺纹孔11与圆孔5通过螺栓固定,加强杆10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12。

Claims (6)

1.一种汽车动力电池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矩形管(1-1)和第二矩形管(1-2),所述第一矩形管(1-1)与所述第二矩形管(1-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矩形管(1-1)与所述第二矩形管(1-2)间设置有若干横梁(2),所述横梁(2)一端与所述第一矩形管(1-1)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横梁(2)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矩形管(1-2)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矩形管(1-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梁(3-1),所述第一斜梁(3-1)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管(1-1)两端,述第二矩形管(1-2)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斜梁(3-2),所述第二斜梁(3-2)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二矩形管(1-2)两端,所述第一斜梁(3-1)和所述第二斜梁(3-2)一端设置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上设置有若干圆孔(5);
所述第一矩形管(1-1)上设置有第一防护板(6),所述第一防护板(6)一端与所述矩形管(1)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护板(6)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矩形管(1-2)侧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动力电池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板(6)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散热槽(7),所述第一散热槽(7)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防护板(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动力电池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梁(3-1)和所述第二斜梁(3-2)间设置有第二防护板(8),所述第二防护板(8)一端与所述第一斜梁(3-1)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防护板(8)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斜梁(3-2)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动力电池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板(8)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散热槽(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动力电池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4)上设置有加强杆(10),所述加强杆(10)上设置有若干螺纹孔(11),所述螺纹孔(11)位置、大小与所述圆孔(5)位置、大小相对应,所述螺纹孔(11)与所述圆孔(5)通过螺栓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动力电池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10)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12)。
CN202223044556.XU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防护装置 Active CN2189493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44556.XU CN218949300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44556.XU CN218949300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49300U true CN218949300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05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44556.XU Active CN218949300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493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23487B2 (ja) 車両および関連付けられたエネルギーリザーバ支持体
US11840278B2 (en) Vehicle impact energy absorption system
CN210337551U (zh) 防护结构以及车辆
US20130126254A1 (en) Motor vehicle
CN104859717A (zh) 电动轻型客车车架结构及电动轻型客车
US8720627B2 (en) Battery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vehicle
CN205044508U (zh) 一种分布式四轮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组的布置结构
CN218949300U (zh)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防护装置
KR102281771B1 (ko) 전기자동차용 배터리 하우징
CN116424090A (zh) 一种燃料电池卡车储氢系统结构和底盘布置结构
CN203377417U (zh) 一种带接插件防护板的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系统
CN112549945B (zh) 一种用于汽车电池包的防护板
CN213816314U (zh) 一种电力汽车用高强度电池托板
CN211641863U (zh) 电动轿车的动力电池防护结构
CN207128598U (zh) 一种车辆电池包防护装置及汽车
CN210526284U (zh) 一种抗冲击性高的电池包防撞梁
CN109204526B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17917829U (zh) 车辆底盘防护装置和车辆
CN218333988U (zh) 底护板结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3473007U (zh) 一种汽车外饰护板
CN21240135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前撬式防护结构车架
CN219650989U (zh) 动力电池支架及新能源宽体自卸车
CN201626362U (zh) 重型自卸汽车后部安全防护装置
CN211032736U (zh) 一种汽车防护组件
CN210139843U (zh) 一种重型车辆用的防护板及重型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