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35101U - 电动车的车体前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的车体前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35101U
CN210235101U CN201920881549.4U CN201920881549U CN210235101U CN 210235101 U CN210235101 U CN 210235101U CN 201920881549 U CN201920881549 U CN 201920881549U CN 210235101 U CN210235101 U CN 2102351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vehicle
vehicle body
protection bracket
battery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815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sahito Ueno
上野雅仁
Shizuma Ushige
鹈重镇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08815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351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351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351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的车体前部结构。该电动车的车体前部结构包括前悬架构件;在车长方向上配置在比前悬架构件更靠车体后侧的电池;及在车长方向上配置在比电池更靠近车体前侧、并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电池保护支架,在车高方向上,电池保护支架的下底面的位置低于前悬架构件的下底面的位置及电池的下底面的位置,在车长方向上,电池保护支架与电池之间留有规定间隔。基于该电动车的车体前部结构,针对从电池的前下方施加的负荷,能用电池保护支架保护电池。

Description

电动车的车体前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的车体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在电动车的车体前部的下侧安装有电池。然而,现有技术的车体前部结构中,例如在车辆行驶中车体底部越过石块等障碍物时,若该障碍物向上弹起,则安装在车体下侧的电池有可能直接与障碍物相撞而被损坏。即,现有技术的车体前部结构中,存在针对从电池的前下方施加的负荷(碰撞负荷等),电池得不到保护从而无法确保电池安全这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从电池的前下方施加的负荷,电池能得到保护的电动车的车体前部结构。
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的车体前部结构,该电动车的车体前部结构包括前悬架构件;在车长方向上配置在比所述前悬架构件更靠近车体后侧的电池;及在车长方向上配置在比所述电池更靠近车体前侧、并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电池保护支架,在车高方向上,所述电池保护支架的下底面的位置低于所述前悬架构件的下底面的位置及所述电池的下底面的位置,在车长方向上,所述电池保护支架与所述电池之间留有规定间隔。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电动车的车体前部结构的优点在于,由于电池保护支架被配置为比电池更靠近车体前侧并沿车宽方向延伸,而且在车高方向上,电池保护支架的下底面的位置低于前悬架构件的下底面的位置及电池的下底面的位置。因而,针对从电池的前下方(比电池更靠近车体前侧和车体下方)施加的负荷(例如来自行驶方向前方的路面上的障碍物的碰撞负荷),电池能受到电池保护支架的保护。另外,由于在车长方向上,电池保护支架与电池之间留有规定间隔,所以即便是电池保护支架受到从前下方施加的负荷而产生变形,也不容易触碰到电池而将电池损坏。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电动车的车体前部结构中,较佳为,还具备前底板,所述电池保护支架的车宽方向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前底板上。基于该结构,能提高车体的扭转刚度,从而有助于提高驾驶稳定性。并且,在车体受到侧面碰撞时该电池保护支架还能吸收碰撞能量。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电动车的车体前部结构中,较佳为,所述电池保护支架由紧固构件安装在所述前底板上。基于该结构,能相应于电池的有无来选择是否安装电池保护支架,因而,使用不同驱动方式的车辆也可共用车体平台。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电动车的车体前部结构中,较佳为,所述电池保护支架与所述前悬架构件一起由所述紧固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前底板上。基于该结构,能简化电池保护支架的安装工序。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电动车的车体前部结构中,较佳为,还具备前侧梁、前底板底部加固梁、及边梁,所述电池保护支架由紧固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前侧梁、所述前底板底部加固梁、及所述边梁中的任一方上。基于该结构,能相应于车辆的种类而容易地变更电池保护支架的设置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动车的车体前部结构的仰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A线上的截面图。
图3是图1中的B―B线上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动车200的车体前部结构100进行说明。电动车200是以电动马达为驱动源的车辆。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车200的车体前部结构100的仰视图。以下说明的各图中,箭头F表示电动车200的前方;箭头B表示电动车200的后方;箭头U表示电动车200的上方;箭头D表示电动车200的下方;箭头L表示电动车200的左方;箭头R表示电动车200的右方。
如图1所示,电动车200的车体110上配置有,构成车体前部结构100的前底板10、边梁21和边梁22、下梁31和下梁32、前悬架构件40、及电池保护支架51。
前底板10配置在车体110的底部。边梁21、边梁22分别配置在前底板10的左侧、右侧,并沿着车体110的车长方向延伸。
下梁31、下梁32分别配置在车体110的底部的左侧、右侧,并沿车长方向延伸。另外,下梁31包括前侧梁33和前底板底部加固梁35;下梁32包括前侧梁34和前底板底部加固梁36。
前侧梁33和前侧梁34配置在车体110的前部。前底板底部加固梁35的前端、前底板底部加固梁36的前端分别与前侧梁33的后端、前侧梁34的后端连接。
前悬架构件40配置在前侧梁33和前侧梁34的下方。前悬架构件40包括侧导轨41和侧导轨42、前横梁43、及后横梁44。
位于左侧、右侧的侧导轨41、侧导轨42分别配置在前侧梁33、前侧梁34的下方。侧导轨41与侧导轨42通过前横梁43和后横梁44而相互连结。
另外,侧导轨41的前部通过紧固构件91而固定连接在前侧梁33上;侧导轨42的前部通过紧固构件91而固定连接在前侧梁34上。另外,侧导轨41和侧导轨42的后部分别通过紧固构件92而固定连接在前底板10上。
电池保护支架51被配置为沿车宽方向延伸。电池保护支架51的车宽方向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前底板10上。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电池保护支架51与前悬架构件40一起由紧固构件92固定连接在前底板10上。作为紧固构件91和紧固构件92,例如采用螺栓。
电池150配置在下梁31与下梁32之间。在车长方向上,电池150被配置为比前悬架构件40更靠近车体后侧。
另外,在车长方向上,电池保护支架51被配置为比电池150更靠近车体前侧。即,本实施方式中,电池保护支架51被配置为,比电池150更靠近车体前侧,比前悬架构件40的后横梁44更靠近车体后侧。
图2是图1中的A―A线上的截面图。如图2所示,前侧梁33和前侧梁34配置在前底板10的下底面上。在前侧梁33的内侧,前悬架构件40的侧导轨41、及电池保护支架51的左端部由紧固构件92固定连接在前底板10上。在前侧梁34的内侧,前悬架构件40的侧导轨42、及电池保护支架51的右端部由紧固构件92固定连接在前底板10上。另外,电池保护支架51配置在前悬架构件40(侧导轨41和侧导轨42)的下方。
图3是图1中的B―B线上的截面图。如图3所示,在车高方向上,电池保护支架51的下底面511的位置低于前悬架构件40(后横梁44)的下底面441的位置及电池150的下底面151的位置。
如此,电池保护支架51被配置为,在比电池150更靠近车体前侧之处沿车宽方向延伸,而且,在车高方向上,电池保护支架51的下底面511的位置低于前悬架构件40(后横梁44)的下底面441的位置及电池150的下底面151的位置。因而,针对从电池150的前下方(即,比电池150更靠近车体前侧和车体下方之处)施加的负荷(例如来自行驶方向前方的路面上的障碍物的碰撞负荷),电池150能受到电池保护支架51的保护。例如,当电动车200行驶中车体110的底部越过石块等障碍物时,若该障碍物向上弹起,则首先会碰到挡在电池150前面的电池保护支架51,因而能避免或减小电池150的损伤。
另外,如图1所示那样,在车长方向上,电池保护支架51与电池150之间存在规定间隔。从而,在从车体下方施加的负荷(例如与行驶方向前方的路面上的障碍物碰撞时的碰撞负荷)导致电池保护支架51变形的情况下,该电池保护支架51也不容易触碰到电池150而将电池150损坏。
另外,由于电池保护支架51固定连接在前底板10上,所以能提高车体的扭转刚度,从而有助于提高驾驶稳定性。并且,在车体发生侧面碰撞时,电池保护支架51还能吸收碰撞能量。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进行适当的变更。本实施方式中,电池保护支架51与前悬架构件40一起由紧固构件92固定连接在前底板10上,但在前底板10上也可以将电池保护支架51安装在与前悬架构件40的安装位置不同的部位,即,可将电池保护支架51与前悬架构件40分别固定连接在前底板10上。
另外,电池保护支架51可以由紧固构件安装在前侧梁33和前侧梁34上;也可以由紧固构件安装在前底板底部加固梁35和前底板底部加固梁36上;还可以由紧固构件安装在边梁21和边梁22上。在此,作为紧固构件,例如可使用螺栓。

Claims (5)

1.一种电动车的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
前悬架构件;
在车长方向上配置在比所述前悬架构件更靠近车体后侧的电池;及
在车长方向上配置在比所述电池更靠近车体前侧、并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电池保护支架,
在车高方向上,所述电池保护支架的下底面的位置低于所述前悬架构件的下底面的位置及所述电池的下底面的位置,
在车长方向上,所述电池保护支架与所述电池之间留有规定间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的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前底板,
所述电池保护支架的车宽方向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前底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的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保护支架由紧固构件安装在所述前底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的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保护支架与所述前悬架构件一起由所述紧固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前底板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的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前侧梁、前底板底部加固梁、及边梁,
所述电池保护支架由紧固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前侧梁、所述前底板底部加固梁、及所述边梁中的任一方上。
CN201920881549.4U 2019-06-12 2019-06-12 电动车的车体前部结构 Active CN2102351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81549.4U CN210235101U (zh) 2019-06-12 2019-06-12 电动车的车体前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81549.4U CN210235101U (zh) 2019-06-12 2019-06-12 电动车的车体前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35101U true CN210235101U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73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81549.4U Active CN210235101U (zh) 2019-06-12 2019-06-12 电动车的车体前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351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13934B2 (en) 2021-01-13 2023-11-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attery protection in an electric vehicl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13934B2 (en) 2021-01-13 2023-11-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attery protection in an electric vehicl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39627B (zh) 车辆后部构造
US7954884B2 (en) Structure of vehicle end section
CN112046617B (zh) 车辆的后部车身构造
JP5176460B2 (ja)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EP1975000B1 (en) Getting-on/off step mount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US8020925B2 (en) Front structure of cab-over type vehicle
EP2143584B1 (en) Vehicular Canister Mounting Structure
KR102440606B1 (ko) 전방 차체 보강구조
CN112776895A (zh) 车辆下部结构
CN112977620A (zh) 前车身加强结构
CN210235101U (zh) 电动车的车体前部结构
CN208978611U (zh) 车辆用电池安装结构
KR20210076649A (ko) 차량의 프렁크 보강 지지구조
CN111216802B (zh) 车辆的车身结构
CN212148441U (zh) 一种电动车高压电池包保护装置
JP7156222B2 (ja) バッテリプロテクタ
US20200307700A1 (en) Subframe structure
CN1220219A (zh) 汽车的车身结构
JP2018108787A (ja) 電動車両のバッテリ保護装置
KR20060055530A (ko) 유틸리티 차량용 운전실
JP2006168523A (ja) 車両用牽引フックの取付構造
JPH11115821A (ja)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CN215793609U (zh) 一种车辆前端防护装置
CN218806146U (zh) 车辆机舱以及车辆
US20230331307A1 (en) Vehicle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