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31307U - 一种轮胎翻新用钢丝缠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胎翻新用钢丝缠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31307U
CN211031307U CN201921362051.3U CN201921362051U CN211031307U CN 211031307 U CN211031307 U CN 211031307U CN 201921362051 U CN201921362051 U CN 201921362051U CN 211031307 U CN211031307 U CN 211031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teel wire
tire
column
retre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6205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云泽
艾乐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Vimia Ty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Vimia Ty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Vimia Ty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Vimia Ty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6205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313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31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313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胎翻新用钢丝缠绕装置,包括轮胎贴合机、导丝组件、钢丝帘布线组件和两根支撑柱,轮胎贴合机固定连接于右侧支撑柱的侧壁上,左侧支撑柱上螺纹贯穿设有打磨机构,钢丝帘布线组件的调节部分滑动连接于两根支撑柱之间,两根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根第一连接柱,钢丝帘布线组件的供料部分同轴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柱上,第一连接柱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定滑轮,右侧支撑柱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除尘机构和第二定滑轮,两根支撑柱上设有同一个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导丝组件同轴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对轮胎的内壁进行打磨,还能对缠绕的钢丝帘布线进行除尘。

Description

一种轮胎翻新用钢丝缠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翻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胎翻新用钢丝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自2006年以来,我国每年轮胎的报废量超过150万吨,并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2010年,我国废旧轮胎的产生量超过2亿条,大量的废旧轮胎为我国发展废旧轮胎再利用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现阶段利用废旧轮胎进行翻新是适合我国废旧轮胎循环再利用的主要途径。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轮胎翻新用钢丝缠绕装置大多不能对对轮胎的内壁进行打磨,且对钢丝帘布线的除尘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轮胎翻新用装置不具备打磨功能且对钢丝除尘效果不佳的现象,而提出的一种轮胎翻新用钢丝缠绕装置,其不仅能对轮胎的内壁进行打磨,而且能有效地对钢丝帘布线进行除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轮胎翻新用钢丝缠绕装置,包括轮胎贴合机、导丝组件、钢丝帘布线组件和两根支撑柱,所述轮胎贴合机固定连接于右侧支撑柱的侧壁上,左侧所述支撑柱上螺纹贯穿设有打磨机构,所述钢丝帘布线组件的调节部分滑动设置于两根支撑柱之间,两根所述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根第一连接柱,所述钢丝帘布线组件的供料部分同轴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柱上,所述第一连接柱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定滑轮,右侧所述支撑柱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除尘机构和第二定滑轮,两根所述支撑柱上设有同一个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导丝组件同轴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打磨机构包括螺纹贯穿于左侧支撑柱上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位于两根支撑柱之间的部分上同轴转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第一螺栓穿过密封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砂轮。
优选地,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右侧支撑柱侧壁上的除尘箱,所述除尘箱上设有上下连通的通孔,所述除尘箱的内壁上粘附有刷毛。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两根支撑柱相对侧壁上的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均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根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与导丝组件同轴转动连接,两个凹槽上均转动贯穿有第二螺栓,两个所述第二螺栓均与第二连接柱螺纹连接。
优选地,右侧所述支撑柱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上端设有开口,所述收纳箱位于通孔的正下方。
优选地,所述密封板的侧壁为光滑面。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轮胎贴合机、导丝组件、钢丝帘布线组件、打磨机构和升降机构,实现了对轮胎内壁的打磨作用,大大地减少了轮胎翻新的工作流程,提高了轮胎翻新用钢丝缠绕装置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轮胎贴合机、导丝组件、钢丝帘布线组件、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除尘机构和收纳箱,实现了对钢丝帘布线的除尘作用,提高了钢丝帘布线与轮胎带束层上胶体的贴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轮胎翻新用钢丝缠绕装置的透视图;
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轮胎贴合机、2导丝组件、3钢丝帘布线组件、4支撑柱、5打磨机构、6第一连接柱、7第一定滑轮、8除尘机构、9升降机构、10第一螺栓、11密封板、12电动伸缩杆、13电机、14砂轮、15第二定滑轮、16除尘箱、17通孔、18刷毛、19凹槽、20滑块、21第二连接柱、22第二螺栓、23收纳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轮胎翻新用钢丝缠绕装置,包括轮胎贴合机1、导丝组件2、钢丝帘布线组件3和两根支撑柱4,轮胎贴合机1固定连接于右侧支撑柱4的侧壁上,左侧支撑柱4上螺纹贯穿设有打磨机构5,钢丝帘布线组件3的调节部分滑动设置于两根支撑柱4之间,两根支撑柱4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根第一连接柱6,钢丝帘布线组件3的供料部分同轴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柱6上,第一连接柱6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定滑轮7,右侧支撑柱4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除尘机构8和第二定滑轮15,两根支撑柱4上设有同一个升降机构9,升降机构9与导丝组件2同轴转动连接。
打磨机构5包括螺纹贯穿于左侧支撑柱4上的第一螺栓10,第一螺栓10位于两根支撑柱4之间的部分上同轴转动连接有密封板11,第一螺栓10穿过密封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2,电动伸缩杆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3,需要说明的是,电动伸缩杆12为充电式,电机13也为充电式(充电式电机和充电式伸缩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电机13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砂轮14,需要说明的是,此装置未工作时,砂轮14、电机13加电动伸缩杆12的总长度小于轮胎内圈的半径,除尘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于右侧支撑柱4侧壁上的除尘箱16,除尘箱16上设有上下连通的通孔17,除尘箱16的内壁上粘附有刷毛18,升降机构9包括设置于两根支撑柱4相对侧壁上的凹槽19,两个凹槽19内均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滑块20,两个滑块20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根第二连接柱21,第二连接柱21与导丝组件2同轴转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导丝组件2包括与第二连接柱21同轴转动连接的导丝辊(图中未示出)和设置于导丝辊辊面上的螺旋线型引导槽(图中未示出),钢丝帘布线组件3包括滑动连接于两根支撑柱4之间的张力调节部分(图中未示出)和同轴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柱6上的供料部分(图中未示出),两个凹槽19上均转动贯穿有第二螺栓22,两个第二螺栓22均与第二连接柱21螺纹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两根支撑柱4上均有凸起端,两个凹槽19设置于支撑柱4的凸起端上,右侧支撑柱4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收纳箱23,需要说明的是,收纳箱23的外侧壁上设有箱门(图中未示出),收纳箱23内的灰尘杂质可定期打开箱门进行清理,收纳箱23上端设有开口,需要说明的是,收纳箱23上端的开口为锥形口,收纳箱23位于通孔17的正下方,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定滑轮15位于收纳箱23和除尘箱16之间,密封板11的侧壁为光滑面,需要说明的是,密封板11的直径大于轮胎内圈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对轮胎翻新时,将轮胎的一端侧壁固定于轮胎贴合机1上,同步旋转两个第二螺栓22,第二连接柱21在滑块20的限位和第二螺栓22的驱动下做竖直方向上的直线运动,调节两个第二螺栓22直至第二连接柱21带动导丝组件2下降压持到轮胎外壁上停止,此时将单根钢丝线从钢丝帘布线组件3上引出,让钢丝线的丝头依次穿过除尘箱16、第二定滑轮15、第一定滑轮7和导丝组件2的螺旋线型引导槽内后,再利用胶片固定在轮胎外壁带束层的一侧上,之后旋转第一螺栓10,第一螺栓10转动带动密封板11、电动伸缩杆12、电机13和砂轮14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旋转第一螺栓10至密封板11与轮胎侧壁紧密贴合时停止,启动电动伸缩杆12,直至电动伸缩杆12带动砂轮14与轮胎侧壁相抵接触时停止,此时启动电机13和轮胎贴合机1工作,电机13转动带动砂轮14转动,轮胎贴合机1转动带动轮胎转动,砂轮14和轮胎同时转动,实现了对轮胎内壁的打磨作用,同时轮胎贴合机1带动轮胎旋转,轮胎旋转带动钢丝绕设于轮胎的带束层上,在引导槽的引导下,钢丝线在带束层上沿圆周方向依次缠绕,直至钢丝缠绕至带束层的另一侧后轮胎贴合机1停止运转,钢丝通过除尘箱16时,其上的灰尘杂质被刷毛18清理,除尘箱16内的灰尘通过通孔17降落到收纳箱23内,实现了对钢丝的除尘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轮胎翻新用钢丝缠绕装置,包括轮胎贴合机(1)、导丝组件(2)、钢丝帘布线组件(3)和两根支撑柱(4),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贴合机(1)固定连接于右侧支撑柱(4)的侧壁上,左侧所述支撑柱(4)上螺纹贯穿设有打磨机构(5),所述钢丝帘布线组件(3)的调节部分滑动设置于两根支撑柱(4)之间,两根所述支撑柱(4)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根第一连接柱(6),所述钢丝帘布线组件(3)的供料部分同轴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柱(6)上,所述第一连接柱(6)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定滑轮(7),右侧所述支撑柱(4)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除尘机构(8)和第二定滑轮(15),两根所述支撑柱(4)上设有同一个升降机构(9),所述升降机构(9)与导丝组件(2)同轴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翻新用钢丝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5)包括螺纹贯穿于左侧支撑柱(4)上的第一螺栓(10),所述第一螺栓(10)位于两根支撑柱(4)之间的部分上同轴转动连接有密封板(11),所述第一螺栓(10)穿过密封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2),所述电动伸缩杆(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砂轮(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翻新用钢丝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于右侧支撑柱(4)侧壁上的除尘箱(16),所述除尘箱(16)上设有上下连通的通孔(17),所述除尘箱(16)的内壁上粘附有刷毛(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翻新用钢丝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9)包括设置于两根支撑柱(4)相对侧壁上的凹槽(19),两个所述凹槽(19)内均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滑块(20),两个所述滑块(20)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根第二连接柱(21),所述第二连接柱(21)与导丝组件(2)同轴转动连接,两个凹槽(19)上均转动贯穿有第二螺栓(22),两个所述第二螺栓(22)均与第二连接柱(21)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胎翻新用钢丝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右侧所述支撑柱(4)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收纳箱(23),所述收纳箱(23)上端设有开口,所述收纳箱(23)位于通孔(17)的正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胎翻新用钢丝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11)的侧壁为光滑面。
CN201921362051.3U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轮胎翻新用钢丝缠绕装置 Active CN211031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62051.3U CN211031307U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轮胎翻新用钢丝缠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62051.3U CN211031307U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轮胎翻新用钢丝缠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31307U true CN211031307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28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62051.3U Active CN211031307U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轮胎翻新用钢丝缠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313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10091U (zh) 计算机网络工程施工用收线装置
CN107263902A (zh) 一种汽车引擎盖制造用压板装置
CN205166634U (zh) 一种新型异型抛光机
CN210824883U (zh) 一种线缆引取机
CN103736679A (zh) 电极板自动除杂机
CN206296756U (zh) 一种金属复合带的打磨装置
CN203156506U (zh) 木地板抛光机
CN117284833A (zh) 一种抗裂的防水卷材制造设备及其工艺
CN211031307U (zh) 一种轮胎翻新用钢丝缠绕装置
CN213802288U (zh) 一种光纤光缆收卷装置
CN112872975B (zh) 一种电镀工件表面处理系统
CN113334483A (zh) 一种再生环保纸生产用纸张裁剪装置
CN103337359B (zh) 大型变压器线圈制造随行式气动导线张紧装置
CN203093104U (zh) 礼品盒彩纸包装设备
CN210255501U (zh) 一种藤编酒海用竹条预加工处理装置
CN214162568U (zh) 一种抛光机
CN211100822U (zh) 一种金属材料拉丝设备
CN205324909U (zh) 用于塑料挤出机螺杆的自动抛光机
CN112589583A (zh) 一种锂电池铝箔分切加工方法
CN211470192U (zh) 卷盘高度根据帆布卷取直径来调整的帆布卷取装置
CN109832788B (zh) 一种新型安全高效的捆丝机
CN113909908A (zh) 一种连续式机械制造用切割装置
CN210886603U (zh) 一种渔网定型机用防打滑装置
CN217708139U (zh) 应用于氨纶产品的卷圆结构
CN205110425U (zh) 一种挤压线坯开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JIANGXI SHENGDELI RUBBER CO.,LTD.

Assignor: JIANGXI VIMIA TYRE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42569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steel wire winding device for tire retreading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7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0925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