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29314U - 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打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打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029314U CN211029314U CN201921980043.5U CN201921980043U CN211029314U CN 211029314 U CN211029314 U CN 211029314U CN 201921980043 U CN201921980043 U CN 201921980043U CN 211029314 U CN211029314 U CN 2110293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ring plate
- bolt
- telescopic
- base
- faste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打磨装置,包括承重板、底座和砂轮,所述承重板底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部设有滚轮,所述承重板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承重板侧面的滑槽内设有第二丝杆和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侧面连接有支架,所述承重板顶部设有伸缩套柱和伸缩电机,所述伸缩套柱顶部设有伸缩柱,所述底座位于伸缩柱顶部,所述底座上表面也设有滑槽,所述底座顶部设有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底部设有第一螺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避免在打磨时汽车配件发生移动,影响打磨的效果,且操作方便,固定效果好;对汽车配件进行全方位打磨,同时减少了大量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打磨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配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种产品。汽车配件的种类繁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消费也越来越多,汽车配件的这个市场变得也越来越大,汽车配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有的汽车配件表面会产生毛刺,一般都是人工手动打磨去除,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打磨装置,包括承重板、底座和砂轮,所述承重板底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部设有滚轮,所述承重板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承重板侧面的滑槽内设有第二丝杆和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侧面连接有支架,所述承重板顶部设有伸缩套柱和伸缩电机,所述伸缩套柱顶部设有伸缩柱,所述底座位于伸缩柱顶部,所述底座上表面也设有滑槽,所述底座顶部设有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底部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二紧固件底部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底部设有第二螺栓,所述底座上表面的滑槽内设有第一丝杆,所述支架顶端内也设有第二丝杆和第三螺栓,所述支架顶端侧面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旋转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和滚轮之间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穿过滚轮和连接块一侧相连接,所述转轴另一端和连接块另一侧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丝杆均穿过第三螺栓,所述第二丝杆顶部分别贯穿承重板侧面和支架侧面,所述第二丝杆顶部均设有转盘,所述转盘外侧设有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柱底部位于伸缩套柱内,所述伸缩电机顶部设有伸缩套杆,所述伸缩套杆顶部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底部位于伸缩套杆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丝杆穿过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与底座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顶部穿过底座侧面,所述第一丝杆顶部也设有转盘,所述转盘外侧也设有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砂轮位于旋转电机底部,所述旋转电机和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电机底部和承重板顶部之间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转动第一丝杆可对汽车配件进行夹紧固定,避免在打磨时汽车配件发生移动,影响打磨的效果,且操作方便,固定效果好;通过转动第二丝杆可调整支架的位置,进而调整砂轮的位置,对汽车配件进行全方位打磨,避免有打磨盲区,无法对汽车配件打磨完全,影响打磨效果,同时减少了大量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符合社会需求,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连接块;2、承重板;3、伸缩套柱;4、伸缩柱;5、底座;6、滑槽;7、第一紧固件;8、砂轮;9、旋转电机;10、第二紧固件;11、手柄;12、转盘;13、支架;14、第三螺栓;15、转轴;16、滚轮;17、伸缩电机;18、伸缩套杆;19、伸缩杆;20、第一螺栓;21、第一连接杆;22、固定板;23、第二螺栓;24、第二丝杆;25、第一丝杆;26、第二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底部”、“一侧”、“另一侧”、“前面”、“后面”、“中间部位”、“内部”、“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打磨装置,包括承重板2、底座5和砂轮8,所述承重板2底部设有连接块1,所述连接块1底部设有滚轮16,所述承重板2一侧设有滑槽6,所述承重板2侧面的滑槽6内设有第二丝杆24和第三螺栓14,所述第三螺栓14侧面连接有支架13,所述承重板2顶部设有伸缩套柱3和伸缩电机17,所述伸缩套柱3顶部设有伸缩柱4,所述底座5位于伸缩柱4顶部,所述底座5上表面也设有滑槽6,所述底座5顶部设有第一紧固件7和第二紧固件10,所述第一紧固件7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杆21,所述第一连接杆21底部设有第一螺栓20,所述第二紧固件10底部设有第二连接杆26,所述第二连接杆26底部设有第二螺栓23,所述底座5上表面的滑槽6内设有第一丝杆25,所述支架13顶端内也设有第二丝杆24和第三螺栓14,所述支架13顶端侧面设有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底部设有旋转电机9,通过转动第一丝杆25可对汽车配件进行夹紧固定,避免在打磨时汽车配件发生移动,影响打磨的效果,且操作方便,固定效果好;通过转动第二丝杆24可调整支架13的位置,进而调整砂轮8的位置,对汽车配件进行全方位打磨,避免有打磨盲区,无法对汽车配件打磨完全,影响打磨效果,同时减少了大量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所述连接块1和滚轮16之间设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一端穿过滚轮16和连接块1一侧相连接,所述转轴15另一端和连接块1另一侧相连接,通过滚轮16使得该装置便于移动,增加了该装置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所述第二丝杆24均穿过第三螺栓14,所述第二丝杆24顶部分别贯穿承重板2侧面和支架13侧面,所述第二丝杆24顶部均设有转盘12,所述转盘12外侧设有手柄11,通过手柄11可转动第二丝杆24,承重板2内的第二丝杆24转动可使支架13在平面内上下调节,支架13内的第二丝杆24转动可使旋转电机9在平面内左右移动,进而使得砂轮8可以在平面内全方位移动。所述伸缩柱4底部位于伸缩套柱3内,所述伸缩电机17顶部设有伸缩套杆18,所述伸缩套杆18顶部设有伸缩杆19,所述伸缩杆19底部位于伸缩套杆18内,通过伸缩电机17可带动底座5上下移动,确保打磨到位。所述第一丝杆25穿过第一螺栓20和第二螺栓23,所述第一紧固件7和第二紧固件10与底座5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25顶部穿过底座5侧面,所述第一丝杆25顶部也设有转盘12,所述转盘12外侧也设有手柄11,第一丝杆25表面设有正反螺纹,通过转动第一丝杆25,使第一紧固件7和第二紧固件10靠拢或者分离。所述砂轮8位于旋转电机9底部,所述旋转电机9和固定板2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电机17底部和承重板2顶部之间固定连接,通过旋转电机9可带动砂轮8旋转对汽车配件进行打磨。
具体原理:本实用新型中,首先转动第一丝杆25可对汽车配件进行夹紧固定,避免在打磨时汽车配件发生移动,影响打磨的效果,且操作方便,固定效果好;通过转动第二丝杆24可调整支架13的位置,进而调整砂轮8的位置,对汽车配件进行全方位打磨,避免有打磨盲区,无法对汽车配件打磨完全,影响打磨效果,同时减少了大量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滚轮16使得该装置便于移动,增加了该装置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设计合理,符合社会需求,适合推广使用。以上就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内容。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可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板(2)、底座(5)和砂轮(8),所述承重板(2)底部设有连接块(1),所述连接块(1)底部设有滚轮(16),所述承重板(2)一侧设有滑槽(6),所述承重板(2)侧面的滑槽(6)内设有第二丝杆(24)和第三螺栓(14),所述第三螺栓(14)侧面连接有支架(13),所述承重板(2)顶部设有伸缩套柱(3)和伸缩电机(17),所述伸缩套柱(3)顶部设有伸缩柱(4),所述底座(5)位于伸缩柱(4)顶部,所述底座(5)上表面也设有滑槽(6),所述底座(5)顶部设有第一紧固件(7)和第二紧固件(10),所述第一紧固件(7)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杆(21),所述第一连接杆(21)底部设有第一螺栓(20),所述第二紧固件(10)底部设有第二连接杆(26),所述第二连接杆(26)底部设有第二螺栓(23),所述底座(5)上表面的滑槽(6)内设有第一丝杆(25),所述支架(13)顶端内也设有第二丝杆(24)和第三螺栓(14),所述支架(13)顶端侧面设有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底部设有旋转电机(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和滚轮(16)之间设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一端穿过滚轮(16)和连接块(1)一侧相连接,所述转轴(15)另一端和连接块(1)另一侧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丝杆(24)均穿过第三螺栓(14),所述第二丝杆(24)顶部分别贯穿承重板(2)侧面和支架(13)侧面,所述第二丝杆(24)顶部均设有转盘(12),所述转盘(12)外侧设有手柄(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柱(4)底部位于伸缩套柱(3)内,所述伸缩电机(17)顶部设有伸缩套杆(18),所述伸缩套杆(18)顶部设有伸缩杆(19),所述伸缩杆(19)底部位于伸缩套杆(18)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25)穿过第一螺栓(20)和第二螺栓(23),所述第一紧固件(7)和第二紧固件(10)与底座(5)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25)顶部穿过底座(5)侧面,所述第一丝杆(25)顶部也设有转盘(12),所述转盘(12)外侧也设有手柄(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轮(8)位于旋转电机(9)底部,所述旋转电机(9)和固定板(2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电机(17)底部和承重板(2)顶部之间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80043.5U CN211029314U (zh) | 2019-11-16 | 2019-11-16 | 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打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80043.5U CN211029314U (zh) | 2019-11-16 | 2019-11-16 | 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打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029314U true CN211029314U (zh) | 2020-07-17 |
Family
ID=71543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980043.5U Active CN211029314U (zh) | 2019-11-16 | 2019-11-16 | 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打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02931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38681A (zh) * | 2020-09-03 | 2021-02-09 | 安徽霍山龙鑫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铸造用冒口自动打磨机构 |
-
2019
- 2019-11-16 CN CN201921980043.5U patent/CN21102931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38681A (zh) * | 2020-09-03 | 2021-02-09 | 安徽霍山龙鑫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铸造用冒口自动打磨机构 |
CN112338681B (zh) * | 2020-09-03 | 2022-05-03 | 安徽昕悦铸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铸造用冒口自动打磨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793337U (zh) | 一种板材侧边打磨装置 | |
CN108466122A (zh) | 一种齿轮啮合式电机加工用主轴端面抛光打磨装置 | |
CN211029314U (zh) | 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打磨装置 | |
CN210414037U (zh) | 一种模组安装板用抛光装置 | |
CN216228654U (zh) | 一种精密磨床的打磨机构 | |
CN207930425U (zh) | 一种齿轮啮合式电机加工用主轴端面抛光打磨装置 | |
CN204771963U (zh) | 板材边缘打磨装置 | |
CN108466121A (zh) | 一种丝杆转动式电机加工用主轴端面抛光打磨装置 | |
CN214492669U (zh) | 一种汽车部件自动化搬运装置 | |
CN212122756U (zh) | 一种飞机螺旋桨叶片打磨装置 | |
CN213380673U (zh) | 一种圆柱形汽车零部件去毛刺定位结构 | |
CN211517013U (zh) | 一种五金制品用打磨装置 | |
CN210878962U (zh) | 一种用于圆柱形工件磨削式倒角去毛边的装置 | |
CN211805467U (zh) | 一种石料抛光机 | |
CN217572297U (zh) | 适用于模具钢生产的多角度修边打磨装置 | |
CN213795658U (zh) | 一种可调式节能环保型去毛刺机 | |
CN216291635U (zh) | 线路板打磨用辅助装置 | |
CN214264981U (zh) | 一种用于斜齿轮加工的刷毛刺装置 | |
CN218225964U (zh) | 一种全自动通用磨海绵套机 | |
CN214265011U (zh) | 一种新型的箱体打磨装置 | |
CN216029823U (zh) | 一种胸片架弧焊打磨装置 | |
CN215036482U (zh) | 一种热处理专用高效抛光设备 | |
CN215394357U (zh) | 一种客车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 |
CN212420741U (zh) | 一种相框加工用移动打磨装置 | |
CN215239740U (zh) | 一种半自动磨轴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