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81083U - 一种检测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工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981083U CN210981083U CN201922052452.5U CN201922052452U CN210981083U CN 210981083 U CN210981083 U CN 210981083U CN 201922052452 U CN201922052452 U CN 201922052452U CN 210981083 U CN210981083 U CN 2109810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ne
- base
- measuring
- detection tool
-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工装,用于检测待测挡圈的误差,待测挡圈包括上平面和下平面,上平面和下平面均设有通孔,下平面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两端分别设有翻边,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分别与上平面侧边相连,包括底座和压紧测量件。底座被配置为支撑待测挡圈。压紧测量件设在底座上,压紧测量件被配置为压紧下平面。其中,底座的上壁和压紧测量件的下壁中的一个设有沿底座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凸起部,底座的上壁和压紧测量件的下壁中的另一个设有与凸起部配合的凹槽。将检测工装安装于待测挡圈上,能使检验人员快速检测出待测挡圈是否合格,降低了检测工装的质检误差,提高了检测工装的质检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挡圈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在装配现场使用待测挡圈进行装配时,由于库存挡圈的尺寸存在误差,挡圈并不能很好的满足装配要求。为满足装配要求,需要逐个检查库存的大量挡圈,判断其尺寸参数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检验人员一般手工将待测挡圈压紧,目视判断被测平面出于压平的状态时再使用卡尺测量。但由于零件本身尺寸较小,被测平面弹力较大,难以稳定地固定测量状态,导致测量结果不可靠,且测量效率较低,难以满足标准件接收的测量需求。
由于检验人员难以仅采用手工调整或已有的通用夹具固定待测挡圈并完成检测,因此亟需一种检测工装将挡圈固定以便检验人员完成待测挡圈的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检测工装,能够提高待测挡圈的检测准确度和检测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工装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检测工装,用于检测待测挡圈的误差,所述待测挡圈包括上平面和下平面,所述上平面和下平面均设有通孔,所述下平面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两端分别设有翻边,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分别与上平面侧边相连,所述检测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被配置为支撑所述待测挡圈;压紧测量件,所述压紧测量件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压紧测量件被配置为将所述下平面压紧在所述底座上;其中:所述底座的上壁和所述压紧测量件的下壁中的一个设有沿所述底座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凸起部,所述底座的上壁和所述压紧测量件的下壁中的另一个设有与所述凸起部配合的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紧测量件包括压块和量块,所述压块被配置为压紧所述下平面,所述量块设在所述压块上,且穿设在所述通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的宽度合格的所述待测挡圈的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位于水平位置时的间距的最小值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紧测量件的高度与合格的所述待测挡圈的所述上平面和所述下平面的间距的最大值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的两端的翻边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工装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设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压紧测量件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和所述压紧测量件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件为螺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凹槽之间为间隙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槽的截面均为长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检测工装中的凸起部能用于检测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的间距是否符合要求,底座和压紧测量件能将待测挡圈的下平面压紧,且压紧测量件的高度能用于检测上平面和下平面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要求,因此使用检测工装检测待测挡圈,能够降低待测挡圈的质检误差,提高待测挡圈的质检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检测工装检测待测挡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待测挡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检测工装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座;11、凸起部;
2、压紧测量件;21、压块;211、凹槽;22、量块;
3、连接件;
100、待测挡圈;101、上平面;102、下平面;1021、第一平面;1022、第二平面;103、翻边;10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左”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工装的具体结构。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工装,用于检测待测挡圈100的误差,待测挡圈100包括上平面101和下平面102,上平面101和下平面102均设有通孔104,下平面10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两端分别设有翻边103,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分别与上平面101侧边相连,检测工装包括底座1和压紧测量件2。底座1被配置为支撑待测挡圈100。压紧测量件2设在底座1上,压紧测量件2被配置为将下平面102压紧在底座1上。其中,底座1的上壁和压紧测量件2的下壁中的一个设有沿底座1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凸起部11,底座1的上壁和压紧测量件2的下壁中的另一个设有与凸起部11配合的凹槽211。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将凸起部11设于底座1的上壁,上述设置并非是对凸起部11的位置进行限定,在部分实施例中,凸起部11设置于压紧测量件2的下壁也同样能对待测挡圈100的误差进行检测。
由于待测挡圈100在通常情况下具有一定弹性,且该弹性使得下平面102中的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互相远离张开,手工测量时需要手动将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压至与上平面101平行的状态。但是待测挡圈100尺寸较小,弹性较大,手工测量时难以稳定地固定测量状态,最终导致测量结果不可靠,且测量效率低,无法满足待测挡圈100标准件接收的测量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位于水平位置时的间距小于凸起部11的宽度,当第一平面1021止抵于凸起部11的一侧,第二平面1022止抵于凸起部11的另一侧时,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均无法与底座1的上壁贴合。如果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位于水平位置时的间距等于凸起部11的宽度,当第一平面1021止抵于凸起部11的一侧,第二平面1022止抵于凸起部11的另一侧时,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均可以与底座1的上壁贴合。如果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位于水平位置时的间距大于凸起部11的宽度,则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可均与底座1的上壁贴合,且此时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中仅有一个能止抵于凸起部11的一侧,或者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均不与凸起部11的任意一侧接触。
由此,只要对凸起部11的宽度进行设置,即可在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分别止抵于凸起部11的相对两侧时,通过判断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能否与底座1的上壁贴合,进而确定第一平面1021与第二平面1022之间的间距是否符合要求。
当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之间的间距符合要求时,将压紧测量件2插入待测挡圈100内部。压紧测量件2能够压紧下平面102并使其贴合底座1的上壁,在底座1和压紧测量件2的作用下,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不再张开,从而可以对上平面101和下平面102之间的距离与压紧测量件2的高度进行对比。由此,只要对压紧测量件2的高度进行设置,即可在压紧测量件2压紧下平面102时快速判断待测挡圈100是否符合标准件要求。
综上所述,将检测工装安装于待测挡圈100上,能够使本身具有弹性的待测挡圈100处于固定的、与标准件图纸一致的确定状态,并使检验人员快速检测出待测挡圈100是否符合标准件的尺寸要求,降低了待测挡圈100的质检误差,提高了待测挡圈100的质检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压紧测量件2包括压块21和量块22,压块21被配置为压紧下平面102,量块22设在压块21上,且穿设在通孔104内。
可以理解的是,具有相同特征的待测挡圈100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具体结构,在部分具有特殊结构的待测挡圈100中,压紧测量件2难以直接插入待测挡圈100中并将其下平面102压紧在底座1上。为此,将压块21和量块22组装成为压紧测量件2。压块21能够沿凸起部11的长度方向直接插入待测挡圈100中并将其下平面102压紧在底座1上,同时对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当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之间的距离符合标准件要求时,将量块22从待测挡圈100的上平面101的通孔104中向下插入待测挡圈100并设于压块21上。当底座1、压块21和量块22将待测挡圈100固定时,通过对上平面101和下平面102之间的距离与压块21和量块22的高度之和进行对比,即可快速判断待测挡圈100的上平面101和下平面102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标准件要求。将压紧测量件2设为压块21和量块22能够提高检测工装的适用范围,避免其无法完成部分待测挡圈100的检测,从而提高了待测挡圈100的检测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凸起部11的宽度和合格的待测挡圈100的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位于水平位置时的间距的最小值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快速判定待测挡圈100是否合格,需要能快速判定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位于水平位置时的间距是否符合标准件要求。为此,将凸起部11的宽度设置为合格的待测挡圈100的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位于水平位置时的间距的最小值。将第一平面1021止抵于凸起部11的一侧,第二平面1022止抵于凸起部11的另一侧时,如果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之中任何一个无法与底座1的上壁贴合,即可说明待测挡圈100的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位于水平位置时的间距小于合格的待测挡圈100的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位于水平位置时的间距的最小值,即可判定待测挡圈100不合格。通过凸起部11宽度的设置,可以快速完成待测挡圈100的初步检测,不需要进行所有检测流程,从而提高了待测挡圈100的检测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压紧测量件2的高度与合格的待测挡圈100的上平面101和下平面102的间距的最大值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快速判定待测挡圈100的上平面101和下平面102的间距是否符合标准件要求,需要设置一个参照高度使检测人员能够快速得出检测结果。为此,将压紧测量件2的高度设置为合格的待测挡圈100的上平面101和下平面102的间距的最大值。当压紧测量件2压紧下平面102时,检测人员能够直接目测待测挡圈100的上平面101和下平面102的间距和压紧测量件2之间的高度差,当待测挡圈100的上平面101和下平面102的间距高于压紧测量件2的高度时,即可判定该待测挡圈100不合格。这样能够快速完成待测挡圈100的高度检测,提高了待测挡圈100的检测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的长度小于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的两端的翻边103之间的距离。可以理解的是,当底座1的长度不小于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的两端的翻边103之间的距离时,翻边103的一部分将处于底座1的上壁上,压紧测量件2将在翻边103的作用下无法快速完善的压紧下平面102,在此情况下进行检测将使得上平面101和下平面102之间的距离不符合其实际距离,使得待测挡圈100的检测结果出现误差。为此,底座1的长度设置为小于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的两端的翻边103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了待测挡圈100的检测误差,提高了待测挡圈100的检测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检测工装还包括连接件3,连接件3穿设在底座1和压紧测量件2中。可以理解的是,当无法直接判断待测挡圈100是否合格,或者当使用检测工装判定待测挡圈100合格时,需要确定待测挡圈100的相关具体参数,人工使用底座1和压紧测量件2压紧待测挡圈100。但是由于底座1和压紧测量件2并未锁死,使用测量件对待测挡圈100的相关尺寸进行检测时,底座1和压紧测量件2可能出现相对位移,因此待测挡圈100的尺寸检测准确度会受到影响,并造成测量误差。
为避免上述测量误差,在底座1和压紧测量件2之间穿设有连接件3,固定了待测挡圈100的底座1和压紧测量件2能够在连接件3作用下稳定固定。稳定固定的待测挡圈100和检测工装能够任意翻转且不影响待测挡圈100的结构,从而便于检测人员使用测量件检测待测挡圈100的具体参数,从而提高了待测挡圈100的检测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和压紧测量件2上设有螺纹孔,连接件3为螺钉。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高连接件3与底座1和压紧测量件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在底座1和压紧测量件2上设有螺纹孔,连接件3设置为螺钉。螺钉与螺纹孔之间的螺纹连接能够提高检测工装固定待测挡圈100后的牢固性,从而提高待测挡圈100的检测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部11和凹槽211之间为间隙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凸起部11和凹槽211之间具有间隙能够便于使用凸起部11测量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之间的间距是否符合要求,因此,凸起部11和凹槽211之间设置为间隙配合关系,能够提高待测挡圈100的检测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凸起部11与凹槽211的截面均为长方形。可以理解的是,如凸起部11与凹槽211的截面具有曲线,当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止抵于凸起部11时,对于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之间间距的判定将有所误差,为此,将凸起部11与凹槽211的截面均设置为长方形,从而能够保证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之间间距判定及测量的误差,保证待测挡圈100检测的精准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检测工装检测待测挡圈100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待测挡圈100的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分别止抵于凸起部11的两侧,观察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是否能与底座1的上表面贴合。如果不能贴合,则待测挡圈100的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之间的间距没有达到合格件要求,说明待测挡圈100不合格。如果能够贴合,说明待测挡圈100的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之间的间距满足合格件要求,并进行下一步检测。
第二步:将压紧测量件2穿设在待测挡圈100中并将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压紧,此时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分别与凸起部11的侧面贴合或有间隙。待测挡圈100在压紧测量件2和底座1的作用下固定时,判断待测挡圈100的上平面101和下平面102之间的距离与压紧测量件2之间的高度的大小。上平面101和下平面102之间的距离大于压紧测量件2的高度时,说明待测挡圈100超差并且不合格。上平面101和下平面102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压紧测量件2的高度时,说明待测挡圈100合格。
第三步:使用连接件3辅助压紧测量件2和底座1将待测挡圈100稳定固定,待测挡圈100被稳定固定后其空间位置可以自由调整,并可利用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对上平面101和下平面102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检测工装,用于检测待测挡圈(100)的误差,所述待测挡圈(100)包括上平面(101)和下平面(102),所述上平面(101)和下平面(102)均设有通孔(104),所述下平面(10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22),所述第一平面(1021)和所述第二平面(1022)两端分别设有翻边(103),所述第一平面(1021)和所述第二平面(1022)分别与上平面(101)侧边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工装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被配置为支撑所述待测挡圈(100);
压紧测量件(2),所述压紧测量件(2)设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压紧测量件(2)被配置为将所述下平面(102)压紧在所述底座(1)上;其中:
所述底座(1)的上壁和所述压紧测量件(2)的下壁中的一个设有沿所述底座(1)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凸起部(11),所述底座(1)的上壁和所述压紧测量件(2)的下壁中的另一个设有与所述凸起部(11)配合的凹槽(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测量件(2)包括压块(21)和量块(22),所述压块(21)被配置为压紧所述下平面(102),所述量块(22)设在所述压块(21)上,且穿设在所述通孔(10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11)的宽度与合格的所述待测挡圈(100)的所述第一平面(1021)和所述第二平面(1022)位于水平位置时的间距的最小值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测量件(2)的高度与合格的所述待测挡圈(100)的所述上平面(101)和所述下平面(102)的间距的最大值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平面(1021)和所述第二平面(1022)的两端的翻边(103)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工装还包括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穿设在所述底座(1)和所述压紧测量件(2)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和所述压紧测量件(2)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件(3)为螺钉。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11)和所述凹槽(211)之间为间隙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11)与所述凹槽(211)的截面均为长方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52452.5U CN210981083U (zh) | 2019-11-25 | 2019-11-25 | 一种检测工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52452.5U CN210981083U (zh) | 2019-11-25 | 2019-11-25 | 一种检测工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981083U true CN210981083U (zh) | 2020-07-10 |
Family
ID=71424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052452.5U Active CN210981083U (zh) | 2019-11-25 | 2019-11-25 | 一种检测工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981083U (zh) |
-
2019
- 2019-11-25 CN CN201922052452.5U patent/CN21098108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007325B (zh) | 一种同轴度检具 | |
CN210981083U (zh) | 一种检测工装 | |
CN211205092U (zh) | 一种高度带表规检测量具结构 | |
CN208620951U (zh) | 一种铆接螺母高度校验工具 | |
CN210108186U (zh) | 用于检测连杆小端斜面位置精度的检测装置 | |
CN211205151U (zh) | 一种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 | |
CN211601793U (zh) | 弹簧压并高度检测装置 | |
CN218628094U (zh) | 工件面轮廓度检测装置 | |
CN217654485U (zh) | 检具结构 | |
CN218628014U (zh) | 一种用于风机壳体的测量检具 | |
JP4214408B2 (ja) | スナップリング組付検査装置及びスナップリング組付検査方法 | |
CN214039768U (zh) | 内沟槽测量用可调式内测千分尺 | |
CN219495065U (zh) | 一种测量扭剪型螺栓槽径的专用检测卡板 | |
CN215338128U (zh) | 一种平行度、平面度及深度的检测装置 | |
CN215296103U (zh) | 一种电机桶内腔锥面检测装置 | |
CN216205911U (zh) | 一种汽车零部件用精确检测夹具 | |
CN213515438U (zh) | 平行度检查装置 | |
CN217155271U (zh) | 实时监测压缩机内部空间变形量的测试装置 | |
CN212030370U (zh) | 一种立体钢丝形位侧检装置 | |
CN213874066U (zh) | 一种测量零件法兰高度的量具 | |
CN215725668U (zh) | 工件平整度检具 | |
CN211179255U (zh) | 塑料桶生产用压力测试装置 | |
CN220398404U (zh) | 涡旋压缩机下轴承座外圆检具 | |
CN208565139U (zh) | 夹紧力测量装置 | |
CN217637048U (zh) | 一种活塞杆位置度快速测量检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