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05151U - 一种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205151U CN211205151U CN201922106545.1U CN201922106545U CN211205151U CN 211205151 U CN211205151 U CN 211205151U CN 201922106545 U CN201922106545 U CN 201922106545U CN 211205151 U CN211205151 U CN 2112051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asuring
- countersunk head
- plane
- fastener
-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89 fasten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7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421 Cell Wa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3298 conjugation with cellular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1037 unidirectional conju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属于深度检测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包括测量表、测量座和测量工装,测量座的底部设有顶压平面,顶压平面用于与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所在端面相贴合,测量座还具有垂直贯穿顶压平面的测量头通道,定义测量头通道的轴线延伸方向为上下方向;测量工装包括传力杆和测量片,传立杆的上端面为用于与所述测量头顶压接触的上配合面,测量片具有与顶压平面平行的测量平面且能够插入一字槽中。本实用新型的测量装置不容易受因加工误差造成的槽底面局部倾斜的干扰,因此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出沉头紧固件的一字槽槽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深度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沉头紧固件槽深尺寸是指槽底到紧固件头部的端面的距离,在航空航天及军用紧固件螺钉产品中,需要对沉头螺钉槽深值进行测量,以确保产品头部强度性能满足要求。
常规的检测方法有: 1)投影仪检测,将产品放在投影下,对正找准后,检验产品槽深位置,但是在检测时由于取点不同,并且有虚影的存在,检测时存在误差;2)通过游标卡尺进行测量,但是在检测时由于卡尺检测底面是一条直线,产品加工时有时会出现头部端面有标记或者端面不平整,影响产品的检测结果。
还有一种检测方法,使用如图1所示的测量装置进行测量,该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平台90,测量平台90上设置有测量工装92和安装有测量表91的磁性表架93,测量工装92具有沿上下方向贯穿测量工装的、用于放置被测沉头紧固件的杆部的通道。
由于磁性表架93吸附在测量平台90上,磁性表架93与测量平台90之间并没有确定的固定连接关系,测量工装92与测量表91之间的基准位置不确定,使用时需要摆动磁性表架93的杆部进行定位以找准测量基准位置,当磁性表架93受到碰撞时,则定位好的基准位置容易发生改变,一旦变化后还需要重新定位找准基准位置,因此该测量装置不便于移动;另外,在使用上述测量装置时,需要将测量工装92、磁性表架93分别放置在专用的测量平台90上,当在车间使用时,如果想要对被测沉头紧固件进行测量,需要在专用的测量平台90处将测量工装92和磁性表架93放置在测量平台90上,受测量平台90的限制,使得该测量装置不能够流动测量;同时,该测量装置的测量工装92和磁性表架93分体设置,如果想要移动和携带该测量装置的话,需要将磁性表架93、测量工装92从测量平台90上分别移走,并不便于随身携带。
申请公布号为CN110207574A、申请日为2019.06.03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航空用螺钉十字槽深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该检测装置具有专用测量头,该专用测量头具有能够接触到被测十字槽最大深度的球面,使用该检测装置能够对航空用十字槽螺钉的槽深进行检测,使用该装置也能够对一字槽紧固件的槽深进行检测,但是由于专用检测头的球面只能与一字槽紧固件的槽底进行点接触,使用该装置对一字槽紧固件的槽底进行测量时只能测得槽底面的一点到紧固件的端面之间的距离,当一字槽螺钉的槽底面为完全平整的平面时,使用该装置测得的一字槽紧固件的槽深较为准确,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加工一字槽时,一字槽的槽底面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处于公差范围内的局部倾斜,在使用该装置测得的一字槽紧固件的槽深只是倾斜面上的一点到紧固件的端面之间的距离,容易出现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测量装置在对沉头紧固件的一字槽的槽深进行测量时容易出现偏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包括:
测量表,用于显示测量数值,具有测量头;
测量座,其底部设有顶压平面,所述顶压平面用于与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所在端面相贴合,还具有垂直贯穿所述顶压平面的测量头通道,定义测量头通道的延伸方向为上下方向;所述测量表向下插装在所述测量头通道中,所述测量头置于测量头通道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还包括测量工装,所述测量工装包括:
传力杆,传力杆上下移动装配在所述测量头通道中,其上端面为用于与所述测量头顶压接触的上配合面;
测量片,固定在所述传力杆的下端,具有与所述顶压平面平行的测量平面,所述测量片的厚度方向沿前后方向、所述测量片的宽度方向沿左右方向,所述测量片的厚度与沉头紧固件的一字槽槽宽相适配以使测量片能够插入一字槽中;
所述测量工装使用时具有两种状态:
第一种状态,所述测量工装的上配合面与所述测量头顶压接触,所述顶压平面与所述测量平面平齐,此时测量表显示的数值为基础读数;
第二种状态,所述测量工装的上配合面与所述测量头顶压接触,所述顶压平面与待测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所在端面相贴合,所述测量片的测量平面进入待测沉头紧固件一字槽内,此时测量表显示的数值为测量读数;
所述测量读数与所述基础读数的差值即为待测沉头紧固件一字槽的槽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在第一种状态时,能够获得测量表的基础读数,在第二种状态时,顶压平面与待测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所在端面贴合,测量平面进入一字槽内并与一字槽槽底面相贴合,此时获得测量表的测量读数,测量读数与基础读数的差值即为待测沉头紧固件一字槽的槽深。由于所得数值为一字槽的槽底面与沉头紧固件的端面之间的距离,即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不容易受因加工误差造成的槽底面局部倾斜的干扰,因此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出沉头紧固件的一字槽槽深。
进一步地,所述传力杆的下端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开口朝下,所述测量片可拆插接在所述插槽内。
其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测量片可拆连接在测量工装的传力杆上的插槽内,因此使用者能够根据不同规格的沉头紧固件选取合适尺寸的测量片安装在传力杆的插槽内,不需整体更换测量工装,使用较为方便。此外,由于测量工装的传力杆与测量头通道导向配合,测量工装的下端不需具有导向功能,因此测量工装上与测量片可拆连接的部分的直径可以设计为较小的尺寸,从而更加方便地使测量片与测量工装可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力杆的下端设有插槽插孔,所述插槽插孔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插槽,所述测量片上设有测量片插孔,所述测量片插孔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测量片,所述插槽插孔和所述测量片插孔内穿装有插销,所述插销把所述测量片可拆固定在所述传力杆的下端。
其有益效果在于:测量片和传力杆的下端通过插销插孔插接配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这种连接结构较为简单,方便拆卸。
进一步地,所述插槽为通槽,所述通槽从侧面贯穿所述传力杆下端,所述传力杆下端面上的一条直径完全落入所述通槽的槽口内,所述测量片的宽度与所述传力杆的下端直径相等。
其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测量片的宽度与传力杆的下端直径相等,且传力杆下端面上的一条直径完全落入所述通槽的槽口内,因此测量片能够恰好插入插槽内而不从传力杆外周面上突出,使得测量片在上下运动时不易于测量头通道发生干涉,且在测量片的宽度一定的情况下,需要传力杆达到的外径尺寸较小,因此还能够节省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头通道具有导向内壁面,所述导向内壁面用于对传力杆、测量表进行径向约束以同轴定位,所述同轴定位的轴线为设定的定位基准轴线;所述传力杆上的外周面上具有传力杆导向周面,所述传力杆导向周面与所述测量头通道的导向内壁面以所述定位基准轴线同轴定位配合,所述上配合面和测量平面的形心均位于所述定位基准轴线上;所述测量表具有轴套,所述轴套具有测量表导向周面,所述测量表导向周面与所述测量头通道的导向内壁面以所述定位基准轴线同轴定位配合,所述测量头的轴线与定位基准轴线重合。
其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导向内壁面用于对传力杆、测量表进行径向约束以同轴定位,同轴定位的轴线为设定的定位基准轴线,因此传力杆和测量表具有共同的定位基准且二者同轴,又因为上配合面和测量平面的形心均位于定位基准轴线上,因此传力杆的轴线、测量表的轴套的轴线、测量头的轴线、测量头通道的轴线以及上配合面和测量片的形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因此测量头能够笔直地把测量片的测量平面顶压在待测一字槽的槽底面上而不发生倾斜,能够减小因阶梯轴或测量头偏心带来的测量误差。
进一步地,所述传力杆为由上至下直径依次变小的阶梯轴,所述阶梯轴具有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大径段的外周面形成所述导向周面,所述测量片固定在所述小径段的下端。
其有益效果在于:阶梯轴段的外周面为圆柱面,该外圆柱面与测量头通道的圆柱内壁面贴合时的接触面积更大,使得测量工装与测量头通道更加稳定地进行导向插接。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头通道为由上至下内径依次变小的阶梯通孔,所述传力杆为三级阶梯轴,所述三级阶梯轴具有第一级轴段、第二级轴段和第三级轴段,所述第一级轴段为大径段,所述第三级轴段为小径段。
其有益效果在于:阶梯通孔结构较为简单,能够满足避免测量工装从测量杆通孔内脱出的需求,而三级阶梯轴下端为最小的轴段,第二级轴段尺寸作为过渡,与完全加工成直径较小的第三级轴段相比,所需加工时间较短,此外,由于第三级轴段尺寸较小,在把测量片与该轴段固定连接时所需的对该轴段进行加工的工作量较少。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平面为矩形。
其有益效果在于:矩形平面形状规则,方便进行加工。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座包括测量基座和基座底片,所述基座底片固定在所述测量基座的底部,所述基座底片的底面形成顶压平面,所述测量头通道贯穿所述基座底片上的顶压平面从而在基座底片上形成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所述测量片通过,所述基座底片在上下方向上在沉头紧固件的端面上的投影落入沉头紧固件的端面内以使基座底片的底面能够与沉头紧固件的端面相贴合。
其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沉头紧固件的端面有时会设置有凸出的标记一区分紧固件类型,设置基座底片能够保证测量时顶压平面能够与沉头紧固件的端面贴合,从而能够不受端面的标记的影响,获得较为准确的沉头紧固件的一字槽的槽深数值。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底片为圆环形,所述通孔由圆环的中心孔形成,所述基座底片的圆环形底面外径小于沉头紧固件的端面直径以使基座底片的底面能够与沉头紧固件的端面相贴合。
其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沉头紧固件的端面一般为圆形,把基座底座设置为圆环形,当基座底片的圆环形底面与沉头紧固件额定端面贴合时,圆环形底面的端面轮廓线更容易贴在沉头紧固件的端面上,从而不受端面的标记的影响测得一字槽的槽深。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测量装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测量工装的立体图;
图4为图3中的测量工装的主视图;
图5为图3中的侧量工装的左视图;
图6为图2中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的第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的第二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90-测量平台;91-测量表;92-测量工装;93-磁性表架;1-测量表;11-轴套;111-测量表导向周面;12-测量杆;13-测量头;2-测量座;20-测量基座;21-测量头通道;211-导向内壁面;22-固定螺钉;23-基座底片;231-顶压平面;3-测量工装; 31-传力杆;311-第一级轴段;312-第二级轴段;313-第三级轴段;314-插销;32-测量片;321-测量平面;33-上配合面;34-传力杆导向周面;35-插槽;4-待测沉头紧固件;5-基准平面;6-定位基准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的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包括测量表1、测量座2和测量工装3。
如图2所示,测量表1用于显示测量数值,测量表1具有表盘和设置在表盘下方的轴套11,轴套11内设置有测量杆12和安装在测量杆12上的测量头13,测量头13为圆锥形。
测量座2为圆筒形,测量座2内设置有沿测量座的轴线方向贯穿整个测量座的测量头通道21,测量头通道21为由上至下内径依次变小的阶梯通孔,且大孔段的内径略大于测量表1的轴套11的外径以方便轴套11插入测量头通道21内。
在测量座2的外周面上开设有与测量头通道21的大孔段连通的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插装有固定螺钉22。当测量表1的轴套11插入测量头通道21内时,通过旋拧固定螺钉22,能够把轴套11顶压在测量头通道21的内壁上,从而使测量表1被固定在测量座2上。
测量座2包括测量基座20和基座底片23,基座底片23焊接在测量基座20的底部,基座底片23的底面形成顶压平面231,该顶压平面231用于与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所在的端面相贴合,且测量头通道21垂直贯穿该顶压平面231,由于沉头紧固件的端面有时会设置有凸出的标记以区分紧固件类型,如果顶压平面231过大,将会出现因标记挡止使得顶压平面231无法与沉头紧固件的端面贴合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基座底片23在上下方向上在沉头紧固件的端面上的投影落入沉头紧固件的端面内,且基座底片23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大于标记的高度,这样基座底片23的底面将能够与沉头紧固件的端面相贴合。由于沉头紧固件的端面一般为圆形,所以本实施例中把基座底片23设置为圆环形,圆环的通孔构成测量头通道的一部分以使测量片32通过,这样基座底片23的底面轮廓线更容易贴在沉头紧固件的端面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仅设置有测量基座,测量基座的底面形成顶压平面。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测量工装3包括传力杆31和测量片32,测量工装3装入测量座2的测量头通道21内,且测量表1位于测量工装2的上方。
测量工装3的传力杆31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减小的三级阶梯轴,第一级轴段311的上端面为上配合面33,上配合面33用于与测量表1的测量头13顶压接触,第一级轴段311的直径略小于测量头通道21的大孔段内径,使得第一级轴段311的外周面形成与测量头通道21的大孔段内壁导向配合的传力杆导向周面34。第二级轴段312的直径小于测量头通道的小孔段,使得第二级轴段能够顺畅地从测量头通道21的小孔段通过。
如图4所示,测量工装3的测量片32固定连接在传力杆31的第三级轴段313的下端,且测量片32的厚度方向沿前后方向,测量片32的宽度方向沿左右方向,测量片32的底面为用于与一字槽槽底面相贴合的测量平面321,测量平面321为矩形,且测量平面321与顶压平面231平行。
第三级轴段313的下端开设有开口朝下的插槽35,测量片32插入插槽35内,该插槽35为从侧面贯穿第三级轴段313的通槽,第三级轴段313下端面上的一条直径位于插槽35的长度方向方向上的中心线上,且测量片32的宽度和第三级轴段313的直径相等。在第三级轴段313上开设有沿前后方向贯穿上述插槽35的插槽插孔,在测量片32上开设有沿测量片32的厚度方向(即前后方向)贯穿测量片32的测量片插孔,测量片32和第三级轴段313通过穿装在二者的插孔内的插销314可拆固定连接在一起。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在设计测量片的尺寸时,一般要使测量片的宽度与沉头紧固件的一字槽的槽长大致相当,且测量片的厚度不能与一字槽的槽宽差距过大,例如,对于M3开槽沉头螺钉,GB/T68-2000中规定一字槽的槽长的实际取值范围为5.2mm-5.5mm,槽宽的实际取值范围为0.86mm-1.00mm,在设计相应的测量片的尺寸时,测量片的宽度可在4mm-6mm范围为选取,测量片的厚度可在0.5mm-0.8mm范围内选取。
在使用前先把测量工装3放入测量座2的测量头通道21内,在重力作用下,测量工装3自由下落至测量头通道21的大孔段的底部,接着把测量表1的轴套11放入测量头通道21内,并使测量头13与传力杆31的上配合面33接触,然后旋拧固定螺钉22直至测量表1的轴套11被固定螺钉22顶压在测量头通道21的大孔段的内壁上,测量表1不发生晃动,至此完成整个测量装置的组装过程。
对于组装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测量装置,测量头通道21的大孔段的内壁面形成测量头通道的导向内壁面211,导向内壁面211用于对传力杆31、测量表1进行径向约束以对传力杆31和测量表1进行同轴定位,把同轴定位的轴线为设定的定位基准轴线6,传力杆导向周面34 与测量头通道21的导向内壁面211以定位基准轴线6同轴定位配合,且上配合面33和测量平面321的形心均位于定位基准轴线6上,测量表1的轴套11的外周面形成测量表导向周面111,测量表导向周面与测量头通道21的导向内壁面211以定位基准轴线6同轴定位配合,且测量头13的轴线与定位基准轴线6重合。最终使得传力杆的轴线、测量表的轴套的轴线、测量头的轴线、测量头通道的轴线以及上配合面的形心、测量片的形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因此测量头能够笔直地把测量片的测量平面顶压在待测一字槽的槽底面上而不发生倾斜,能够减小因阶梯轴或测量头偏心带来的测量误差。
如图6所示,在使用时,把上述组装好的测量装置放置在基准平面5上,使测量片32的测量平面321与基准平面5贴合,接着由上至下按压整个测量装置,使测量座2的基座底片23上的顶压平面231也与基准平面5贴合,贴合后传力杆31的上配合面33与测量头13顶压接触,顶压平面231与测量平面321平齐,这是本实用新型的测量装置的第一种状态,此时测量表1显示的数值为基础读数,为了方便记录和计算,使用者可以选择在第一种状态下对测量表进行归零操作,即把基础读数设定为零。
如图7所示,得到基础读数后,把测量片32的测量平面321伸入待测沉头紧固件4的一字槽内,接着把测量座2的基座底片23上的顶压平面231与一字槽所在端面贴合,由于测量表1的测量头13顶压在传力杆31的上配合面上,使得固定在传力杆31下端的测量片32的测量平面321与一字槽槽底平面贴合,这是本实用新型的测量装置的第二种状态,此时测量表1显示的数值为测量读数,由于基础读数为零,所以第二种状态下的测量读数即为待测沉头紧固件一字槽的槽深。当然,若基础读数不为零,则槽深为第二种状态下的测量读数与第一种状态下的基础读数的差值。
由于所得数值为一字槽的槽底面与沉头紧固件的端面之间的距离,即使槽底面存在公差范围内的局部倾斜,也不会对测量数值产生较大干扰,因此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出沉头紧固件的一字槽槽深。
此外,由于测量片可拆插接在传力杆下端的插槽内,且传力杆的大径段与测量头通道的大孔段进行导向配合,而测量头通道的小孔段的内径大于传力杆的第二级轴段的直径,当需要测量其他规格的一字槽槽深而更换第三级轴段上的换测量片时,即使选择的测量片的宽度较大也不容易与测量头通道的小孔段发生干涉,因此测量片可选择的宽度范围较大,不会影响测量头通道与传力杆的导向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的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与实施例1中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1中测量头通道为阶梯通孔,在本实施例中,测量头通道为内径一致的通孔,在使用时只需确保测量工装不会从测量头通道内脱出而受到损坏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的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与实施例1中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1中,在第三级轴段上开设有沿前后方向贯穿插槽的插孔,在测量片上开设有沿测量片的厚度方向(即前后方向)贯穿测量片的插孔,测量片和第三级轴段通过穿装在二者的插孔内的插销可拆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三级轴段的侧面上开设有与插槽连通的螺纹孔,螺纹孔内插装有紧固螺钉,紧固螺钉把测量片顶压在插槽的槽壁上从而把测量片可拆固定在插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的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与实施例1中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1中,传力杆为三级阶梯轴,传力杆的第一级轴段与测量头通道的大孔段导向配合,测量片可拆固定在第三级轴段的下端,在本实施例中,传力杆为二级阶梯轴,传力杆的大径段与测量头通道的大孔段导向配合,测量片可拆固定在小径段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的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与实施例1中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1中,传力杆的下端开设有插槽,插槽的开口朝下,测量片可拆插接在所述插槽内,在本实施例中,测量片和传力杆一体加工而成。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包括:
测量表,用于显示测量数值,具有测量头;
测量座,其底部设有顶压平面,所述顶压平面用于与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所在端面相贴合,还具有垂直贯穿所述顶压平面的测量头通道,定义测量头通道的延伸方向为上下方向;所述测量表向下插装在所述测量头通道中,所述测量头置于测量头通道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还包括测量工装,所述测量工装包括:
传力杆,传力杆上下移动装配在所述测量头通道中,其上端面为用于与所述测量头顶压接触的上配合面;
测量片,固定在所述传力杆的下端,具有与所述顶压平面平行的测量平面,所述测量片的厚度方向沿前后方向、所述测量片的宽度方向沿左右方向,所述测量片的厚度与沉头紧固件的一字槽槽宽相适配以使测量片能够插入一字槽中;
所述测量工装使用时具有两种状态:
第一种状态,所述测量工装的上配合面与所述测量头顶压接触,所述顶压平面与所述测量平面平齐,此时测量表显示的数值为基础读数;
第二种状态,所述测量工装的上配合面与所述测量头顶压接触,所述顶压平面与待测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所在端面相贴合,所述测量片的测量平面进入待测沉头紧固件一字槽内,此时测量表显示的数值为测量读数;
所述测量读数与所述基础读数的差值即为待测沉头紧固件一字槽的槽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杆的下端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开口朝下,所述测量片可拆插接在所述插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杆的下端设有插槽插孔,所述插槽插孔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插槽,所述测量片上设有测量片插孔,所述测量片插孔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测量片,所述插槽插孔和所述测量片插孔内穿装有插销,所述插销把所述测量片可拆固定在所述传力杆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为通槽,所述通槽从侧面贯穿所述传力杆下端,所述传力杆下端面上的一条直径完全落入所述通槽的槽口内,所述测量片的宽度与所述传力杆的下端直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头通道具有导向内壁面,所述导向内壁面用于对传力杆、测量表进行径向约束以同轴定位,所述同轴定位的轴线为设定的定位基准轴线;所述传力杆上的外周面上具有传力杆导向周面,所述传力杆导向周面与所述测量头通道的导向内壁面以所述定位基准轴线同轴定位配合,所述上配合面和测量平面的形心均位于所述定位基准轴线上;所述测量表具有测量表导向周面,所述测量表导向周面与所述测量头通道的导向内壁面以所述定位基准轴线同轴定位配合,所述测量头的轴线与定位基准轴线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杆为由上至下直径依次变小的阶梯轴,所述阶梯轴具有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大径段的外周面形成所述导向周面,所述测量片固定在所述小径段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头通道为由上至下内径依次变小的阶梯通孔,所述传力杆为三级阶梯轴,所述三级阶梯轴具有第一级轴段、第二级轴段和第三级轴段,所述第一级轴段为大径段,所述第三级轴段为小径段。
8.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平面为矩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座包括测量基座和基座底片,所述基座底片固定在所述测量基座的底部,所述基座底片的底面形成顶压平面,所述测量头通道贯穿所述基座底片上的顶压平面从而在基座底片上形成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所述测量片通过,所述基座底片在上下方向上在沉头紧固件的端面上的投影落入沉头紧固件的端面内以使基座底片的底面能够与沉头紧固件的端面相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底片为圆环形,所述通孔由圆环的中心孔形成,所述基座底片的圆环形底面外径小于沉头紧固件的端面直径以使基座底片的底面能够与沉头紧固件的端面相贴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06545.1U CN211205151U (zh) | 2019-11-29 | 2019-11-29 | 一种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06545.1U CN211205151U (zh) | 2019-11-29 | 2019-11-29 | 一种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205151U true CN211205151U (zh) | 2020-08-07 |
Family
ID=71857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106545.1U Active CN211205151U (zh) | 2019-11-29 | 2019-11-29 | 一种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205151U (zh) |
-
2019
- 2019-11-29 CN CN201922106545.1U patent/CN21120515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35579A (zh) | 精确测量锥孔大端直径误差的锥位量规 | |
US5758433A (en) | Countersink depth gauge | |
EP3543642B1 (en) | Gage for measuring distance from hole center to plane | |
US5168638A (en) | Sensor for detecting the location of a discontinuity | |
CN201152733Y (zh) | 六角切边模同心度测量装置 | |
CN211205151U (zh) | 一种沉头紧固件一字槽槽深测量装置 | |
CN103245272A (zh) | 用于短内圆锥测量的量规 | |
CN106403771B (zh) | 一种壳体工件内孔多台阶高度检测工装 | |
CN208671852U (zh) | 一种发动机缸盖燃烧室面高度的检测工装 | |
CN207423039U (zh) | 一种副车架孔位检具 | |
CN205718788U (zh) | 中心孔深度检具 | |
CN211085014U (zh) | 气缸盖顶面工艺孔孔距测量工具 | |
CN211783223U (zh) | 一种测量孔距的千分尺 | |
CN204514251U (zh) | 锥形沉孔的沉头角度测量装置 | |
CN201255625Y (zh) | 倒角直径测量仪 | |
CN208187312U (zh) | 一种轮箍内径测量装置 | |
CN207662296U (zh) | 一种同步器锥环斜孔检具 | |
CN102954750B (zh) | 间接测量差速锥齿轮内孔止口角度检具 | |
CN104713459A (zh) | 一种沉孔角度的双球测量法 | |
CN203432496U (zh) | 精确测量锥孔大端直径误差的锥位量规 | |
CN210952615U (zh) | 一种中心距类多参数检测装置 | |
CN217818422U (zh) | 一种检验圆锥孔径向尺寸的专用片型塞规 | |
CN209961133U (zh) | 针规检测辅助支架 | |
CN211668463U (zh) | 专用距离检测装置 | |
CN202350712U (zh) | 浅盲孔直径测量工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