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72977U - 一种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72977U
CN210972977U CN201921246477.2U CN201921246477U CN210972977U CN 210972977 U CN210972977 U CN 210972977U CN 201921246477 U CN201921246477 U CN 201921246477U CN 210972977 U CN210972977 U CN 2109729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plate
assembly
solar photovoltaic
photovoltaic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4647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玉安
陈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uin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ui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uin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ui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4647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729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729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729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上料装置,包括底盘、立柱、箱体、第一电机、第一减速器、悬臂、升降组件、吸附组件和转移组件;升降组件设置在悬臂的另一端,吸附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上,底盘的一侧还设置有转移组件;本实用新型能自动完成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吸附、提升、转向和运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并降低劳动强度,并且上料精确到位,有效避免了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板是太阳能发电装置中用来吸收太阳光的重要部件,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此种太阳能光伏板与玻璃本体的结合性能较好,同时使得二氧化硅在常温下非常稳定,具有很好的耐酸碱性、耐高温性能,更加适应恶劣的天气环境;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在制造过程中需要经过多道加工工序,工序之间的流转需要借助专用的上料装置,现有的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上料装置只能在同一方向上进行运输,只能借助人工进行吸附、提升和转向,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而且很容易在转移过程中由于不到位而造成光伏板的损坏,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完成吸附、提升、转向和运输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并降低劳动强度,且上料精确到位的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上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上料装置,包括底盘、立柱、箱体、第一电机、第一减速器、悬臂、升降组件、吸附组件和转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上平面上固定有竖直分布的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固定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减速器,所述悬臂横向设置在箱体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减速器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与第一减速器的输入轴相连,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出轴竖直向下穿过箱体并固定在悬臂的一端,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悬臂的另一端,所述吸附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上,所述底盘的一侧还设置有转移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背板、第二减速器、第二电机、第一导轨、第一滑块、升降柱、齿条、齿轮、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背板竖直固定在悬臂的另一端,所述背板的前侧设置有竖直分布的升降柱,所述齿条竖直固定在升降柱的一侧;所述升降柱的后侧固定有两个竖直分布的第一导轨;每个所述第一导轨上均套设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每个所述第一滑块均固定在背板的前侧平面上,所述第二减速器固定在背板的前侧,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二减速器的上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轴与第二减速器的输入轴相连,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出轴横向设置在齿条的前侧,所述齿轮套设固定在第二减速器的输出轴上并与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一限位块固定在升降柱4的一侧并设于齿条的上方,所述第二限位块固定在升降柱的上端并设于两个第一导轨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吸附组件包括牵引板、横梁、横档、吸盘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牵引板固定在升降柱的下端,所述牵引板的上平面上固定有两个横向分布的横梁,两个所述横梁分别设于升降柱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横梁之间固定有多个平行分布的横档,每个所述横梁的外侧均固定有多个吸盘组件;两个所述横梁之间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调节组件。
优选地,所述吸盘组件包括托板、滑套、导管、通气接头、弹簧和第一吸附盘;所述托板固定在横梁的下侧侧面上,所述滑套竖直嵌设在托板中,所述导管竖直且可活动的穿插连接在滑套中,所述通气接头固定在导管的上端并设于滑套的上方;所述第一吸附盘固定在导管的下端并设于滑套的下方,所述弹簧套设在导管上,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抵住托板的下平面和第一吸附盘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气缸、横移板、外板、护板、内板、第二滑块、第二导轨和伸缩组件;所述横移板横向设置在两个横梁的一端上方,所述第一气缸横向固定在其中两个横档的上侧并设于横移板的内侧,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横向固定在横移板的内侧中部,每个所述横梁的内侧均设置有一个竖直分布的内板,每个所述横梁的外侧均设置有一个竖直分布的外板,每个所述内板和外板的上侧均固定在横移板的下平面上,同侧的一个所述内板和一个所述外板的下侧侧面之间均固定有一个护板,所述护板设于横梁的下方,两个所述内板的外侧均固定有一个第二滑块,两个所述第二滑块的外侧均穿插连接有一个横向分布的第二导轨,两个所述第二导轨分别固定在两个横梁的内侧,两个所述外板的外侧均设置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伸缩组件。
优选地,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二气缸、连接板和第二吸附盘;所述连接板横向设置在外板的外侧,所述连接板的上方设置有竖直分布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竖直向下固定在连接板的上平面上,所述第二气缸的内侧固定在外板的外侧侧面上。
优选地,所述转移组件包括台架、第三导轨和传输组件;所述台架的上侧固定有两个对称平行分布的第三导轨,两个所述第三导轨之间设置有两个传输组件。
优选地,所述传输组件包括顶板、第三滑块、型材管、第一侧板、从动带轮和驱动组件,两个所述第三导轨的上方均设置有一个顶板,每个所述顶板的下平面上均固定有两个第三滑块,每个顶板上的两个所述第三滑块均套设在对应的一个第三导轨的上方外侧,两个所述顶板的上平面之间固定有两个对称平行分布的型材管,每个所述型材管的一端两侧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侧板,每个所述型材管上的两个第一侧板之间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从动带轮;两个所述型材管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侧板、第三电机、第三减速器、转轴、主动带轮和皮带;每个所述型材管的另一端两侧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二侧板,每个型材管上的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均设置有一个主动带轮,四个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穿插连接有横向分布且可转动的转轴,两个所述主动带轮套设固定在转轴上,所述第三减速器固定在其中一个第二侧板的外侧,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在第三减速器的一侧,所述第三电机的转动轴与第三减速器的输入轴相连,所述第三减速器的输出轴与转轴的一端相连,同一个型材管上的一个所述主动带轮和一个所述从动带轮之间均套设有一个皮带。
优选地,所述皮带的上半部分设于型材管的上方,所述皮带的下半部分设于型材管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能自动完成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吸附、提升、转向和运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并降低劳动强度,并且上料精确到位,有效避免了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前侧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组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盘组件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组件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移组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上料装置,包括底盘1、立柱2、箱体3、第一电机6、第一减速器7、悬臂8、升降组件、吸附组件和转移组件;底盘1的上平面上固定有竖直分布的立柱2,立柱2的上端固定有箱体3,箱体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减速器7,悬臂8横向设置在箱体3的下方,第一电机6固定在第一减速器7的一侧,第一电机6的转动轴与第一减速器7的输入轴相连,第一减速器7的输出轴竖直向下穿过箱体3并固定在悬臂8的一端,升降组件设置在悬臂8的另一端,吸附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上,底盘1的一侧还设置有转移组件;升降组件包括背板9、第二减速器10、第二电机11、第一导轨12、第一滑块13、升降柱4、齿条14、齿轮17、第一限位块15和第二限位块16;背板9竖直固定在悬臂8的另一端,背板9的前侧设置有竖直分布的升降柱4,齿条14竖直固定在升降柱4的一侧;升降柱4的后侧固定有两个竖直分布的第一导轨12;每个第一导轨12上均套设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13,每个第一滑块13均固定在背板9的前侧平面上,第二减速器10固定在背板9的前侧,第二电机11固定在第二减速器10的上侧,第二电机11的转动轴与第二减速器10的输入轴相连,第二减速器10的输出轴横向设置在齿条14的前侧,齿轮17套设固定在第二减速器10的输出轴上并与齿条14相啮合,第一限位块15固定在升降柱4的一侧并设于齿条14的上方,第二限位块16固定在升降柱4的上端并设于两个第一导轨12的上方;吸附组件包括牵引板18、横梁19、横档20、吸盘组件和调节组件;牵引板18固定在升降柱4的下端,牵引板18的上平面上固定有两个横向分布的横梁19,两个横梁19分别设于升降柱4的前后两侧,两个横梁19之间固定有多个平行分布的横档20,每个横梁19的外侧均固定有多个吸盘组件;两个横梁19之间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调节组件,吸盘组件包括托板21、滑套22、导管23、通气接头24、弹簧25和第一吸附盘26;托板21固定在横梁19的下侧侧面上,滑套22竖直嵌设在托板21中,导管23竖直且可活动的穿插连接在滑套22中,通气接头24固定在导管23的上端并设于滑套22的上方;第一吸附盘26固定在导管23的下端并设于滑套22的下方,弹簧25套设在导管23上,弹簧25的上下两端分别抵住托板21的下平面和第一吸附盘26的上端;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气缸27、横移板28、外板29、护板30、内板31、第二滑块32、第二导轨33和伸缩组件;横移板28横向设置在两个横梁19的一端上方,第一气缸27横向固定在其中两个横档20的上侧并设于横移板28的内侧,第一气缸27的伸缩端横向固定在横移板28的内侧中部,每个横梁19的内侧均设置有一个竖直分布的内板31,每个横梁19的外侧均设置有一个竖直分布的外板29,每个内板31和外板29的上侧均固定在横移板28的下平面上,同侧的一个内板31和一个外板29的下侧侧面之间均固定有一个护板30,护板30设于横梁19的下方,两个内板31的外侧均固定有一个第二滑块32,两个第二滑块32的外侧均穿插连接有一个横向分布的第二导轨33,两个第二导轨33分别固定在两个横梁19的内侧,两个外板29的外侧均设置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伸缩组件;伸缩组件包括第二气缸34、连接板35和第二吸附盘36;连接板35横向设置在外板29的外侧,连接板35的上方设置有竖直分布的第二气缸34,第二气缸34的伸缩端竖直向下固定在连接板35的上平面上,第二气缸34的内侧固定在外板29的外侧侧面上;转移组件包括台架37、第三导轨38和传输组件;台架37的上侧固定有两个对称平行分布的第三导轨38,两个第三导轨38之间设置有两个传输组件,传输组件包括顶板39、第三滑块40、型材管41、第一侧板42、从动带轮43和驱动组件,两个第三导轨38的上方均设置有一个顶板39,每个顶板39的下平面上均固定有两个第三滑块40,每个顶板39上的两个第三滑块40均套设在对应的一个第三导轨38的上方外侧,两个顶板39的上平面之间固定有两个对称平行分布的型材管41,每个型材管41的一端两侧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侧板42,每个型材管41上的两个第一侧板42之间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从动带轮43;两个型材管41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第二侧板50、第三电机44、第三减速器45、转轴46、主动带轮47和皮带48;每个型材管41的另一端两侧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二侧板50,每个型材管41上的两个第二侧板50之间均设置有一个主动带轮47,四个第二侧板50之间穿插连接有横向分布且可转动的转轴46,两个主动带轮47套设固定在转轴46上,第三减速器45固定在其中一个第二侧板50的外侧,第三电机44固定在第三减速器45的一侧,第三电机44的转动轴与第三减速器45的输入轴相连,第三减速器45的输出轴与转轴46的一端相连,同一个型材管41上的一个主动带轮47和一个从动带轮43之间均套设有一个皮带48,皮带48的上半部分设于型材管41的上方,皮带48的下半部分设于型材管41的内部。
使用时:将堆放有多个光伏板5的托盘49放置在吸附组件的下方,启动第二电机11以带动第二减速器10的输入轴转动,进而经过第二减速器10的减速作用后带动输出轴转动,从而带动齿轮17转动,进而借助齿条14带动升降柱4向下移动,从而借助牵引板18向下推动吸附组件下移并靠近最上侧的一个光伏板5,升降柱4在移动时,升降柱4后侧的两个第一导轨12会分别顺着两个第一滑块13下移,从而保证了升降柱4移动的平稳性;第一限位块15能防止齿轮17脱离齿条14,第二限位块16能防止两个第一滑块13脱离两个第一导轨12;当设在横梁19上的每个吸盘组件中的第一吸附盘26接触光伏板5的上平面时,导管23会由于惯性在滑套22中向上移动并压缩弹簧25,弹簧25起到了良好的缓冲作用,然后在每个通气接头24上均接入气管并借助导管23将第一吸附盘26与光伏板5之间的区域抽真空,进而使得第一吸附盘26牢固的吸附在光伏板5上;驱动两个第一气缸27的伸缩端运动以带动横移板28平移,从而借助两个外板29带动两个第二气缸34来回平移,进而使得设在每个连接板35上的两个第二吸附盘36移动到光伏板5的两端上方,横移板28在平移时,设在两个内板31上的两个第二滑块32会分别沿两个第二导轨33滑动,从而保证了横移板28移动的平稳性;接着,驱动两个第二气缸34的伸缩端均向下伸出,进而带动两个第二吸附盘36均向下贴合在光伏板5上并抽真空,这样就将光伏板5完全的吸附住了,然后启动第二电机11反转,进而按照同理向上抓起光伏板5;再启动第一电机6运转,进而通过第一减速器7的减速作用后带动悬臂8转动,从而借助背板9将吸附组件转动到转移组件的上方,并使得抓起的一个光伏板5正好位于两个传输组件的上方,启动第二电机11正转,以带动光伏板5下降,直到光伏板5的下平面贴合在四个皮带28的上侧,然后释放每个第一吸附盘26和第二吸附盘36以放开光伏板5,同时启动两个第三电机44运转,进而通过两个第三减速器45的减速作用后分别带动两个转轴46和四个主动带轮47转动,从而借助四个从动带轮43带动四个皮带28运转,从而利用摩擦力带动光伏板5横移以完成上料。两个传输组件能借助设在顶板39上的两个第三滑块40分别沿两个第三导轨38横移,从而调节两个传输组件的间距;此时启动第一电机6运转,以带动悬臂8转回到初始位置以继续吸附下一个光伏板5。
光伏板是太阳能发电装置中用来吸收太阳光的重要部件,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此种太阳能光伏板与玻璃本体的结合性能较好,同时使得二氧化硅在常温下非常稳定,具有很好的耐酸碱性、耐高温性能,更加适应恶劣的天气环境;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在制造过程中需要经过多道加工工序,工序之间的流转需要借助专用的上料装置,现有的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上料装置只能在同一方向上进行运输,只能借助人工进行吸附、提升和转向,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而且很容易在转移过程中由于不到位而造成光伏板的损坏;本实用新型能自动完成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吸附、提升、转向和运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并降低劳动强度,并且上料精确到位,有效避免了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损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Claims (9)

1.一种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上料装置,包括底盘、立柱、箱体、第一电机、第一减速器、悬臂、升降组件、吸附组件和转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上平面上固定有竖直分布的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固定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减速器,所述悬臂横向设置在箱体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减速器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与第一减速器的输入轴相连,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出轴竖直向下穿过箱体并固定在悬臂的一端,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悬臂的另一端,所述吸附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上,所述底盘的一侧还设置有转移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背板、第二减速器、第二电机、第一导轨、第一滑块、升降柱、齿条、齿轮、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背板竖直固定在悬臂的另一端,所述背板的前侧设置有竖直分布的升降柱,所述齿条竖直固定在升降柱的一侧;所述升降柱的后侧固定有两个竖直分布的第一导轨;每个所述第一导轨上均套设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每个所述第一滑块均固定在背板的前侧平面上,所述第二减速器固定在背板的前侧,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二减速器的上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轴与第二减速器的输入轴相连,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出轴横向设置在齿条的前侧,所述齿轮套设固定在第二减速器的输出轴上并与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一限位块固定在升降柱4的一侧并设于齿条的上方,所述第二限位块固定在升降柱的上端并设于两个第一导轨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包括牵引板、横梁、横档、吸盘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牵引板固定在升降柱的下端,所述牵引板的上平面上固定有两个横向分布的横梁,两个所述横梁分别设于升降柱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横梁之间固定有多个平行分布的横档,每个所述横梁的外侧均固定有多个吸盘组件;两个所述横梁之间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调节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组件包括托板、滑套、导管、通气接头、弹簧和第一吸附盘;所述托板固定在横梁的下侧侧面上,所述滑套竖直嵌设在托板中,所述导管竖直且可活动的穿插连接在滑套中,所述通气接头固定在导管的上端并设于滑套的上方;所述第一吸附盘固定在导管的下端并设于滑套的下方,所述弹簧套设在导管上,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抵住托板的下平面和第一吸附盘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气缸、横移板、外板、护板、内板、第二滑块、第二导轨和伸缩组件;所述横移板横向设置在两个横梁的一端上方,所述第一气缸横向固定在其中两个横档的上侧并设于横移板的内侧,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横向固定在横移板的内侧中部,每个所述横梁的内侧均设置有一个竖直分布的内板,每个所述横梁的外侧均设置有一个竖直分布的外板,每个所述内板和外板的上侧均固定在横移板的下平面上,同侧的一个所述内板和一个所述外板的下侧侧面之间均固定有一个护板,所述护板设于横梁的下方,两个所述内板的外侧均固定有一个第二滑块,两个所述第二滑块的外侧均穿插连接有一个横向分布的第二导轨,两个所述第二导轨分别固定在两个横梁的内侧,两个所述外板的外侧均设置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伸缩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二气缸、连接板和第二吸附盘;所述连接板横向设置在外板的外侧,所述连接板的上方设置有竖直分布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竖直向下固定在连接板的上平面上,所述第二气缸的内侧固定在外板的外侧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组件包括台架、第三导轨和传输组件;所述台架的上侧固定有两个对称平行分布的第三导轨,两个所述第三导轨之间设置有两个传输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包括顶板、第三滑块、型材管、第一侧板、从动带轮和驱动组件,两个所述第三导轨的上方均设置有一个顶板,每个所述顶板的下平面上均固定有两个第三滑块,每个顶板上的两个所述第三滑块均套设在对应的一个第三导轨的上方外侧,两个所述顶板的上平面之间固定有两个对称平行分布的型材管,每个所述型材管的一端两侧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侧板,每个所述型材管上的两个第一侧板之间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从动带轮;两个所述型材管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侧板、第三电机、第三减速器、转轴、主动带轮和皮带;每个所述型材管的另一端两侧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二侧板,每个型材管上的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均设置有一个主动带轮,四个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穿插连接有横向分布且可转动的转轴,两个所述主动带轮套设固定在转轴上,所述第三减速器固定在其中一个第二侧板的外侧,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在第三减速器的一侧,所述第三电机的转动轴与第三减速器的输入轴相连,所述第三减速器的输出轴与转轴的一端相连,同一个型材管上的一个所述主动带轮和一个所述从动带轮之间均套设有一个皮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的上半部分设于型材管的上方,所述皮带的下半部分设于型材管的内部。
CN201921246477.2U 2019-08-03 2019-08-03 一种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上料装置 Active CN2109729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6477.2U CN210972977U (zh) 2019-08-03 2019-08-03 一种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6477.2U CN210972977U (zh) 2019-08-03 2019-08-03 一种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72977U true CN210972977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19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46477.2U Active CN210972977U (zh) 2019-08-03 2019-08-03 一种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729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2664A (zh) * 2022-02-25 2022-06-03 湖北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用爬架网片翻新自动上料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2664A (zh) * 2022-02-25 2022-06-03 湖北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用爬架网片翻新自动上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81968B (zh) 一种硅片自动插片机
CN107934427B (zh) 一种液晶面板精准抓取及放置转移系统
CN102730405B (zh) 输送轨道九十度拐角处的转运机构
CN106449497B (zh) 电池串自动下料机构
CN110282318B (zh) 一种全自动双向菌框下架机
CN105544360B (zh) 一种路缘石施工辅助吊车及其使用方法
CN108722791A (zh) 一种玻璃点胶自动线
CN210972977U (zh) 一种高透光率太阳能光伏板的上料装置
CN113581991A (zh) 一种转运稳定的开关柜用的转运装置
CN113830500A (zh) 一种薄板运输辅助装置
CN206188004U (zh) 玻璃吊装转向机构
CN110329773B (zh) 一种单动力源的升降装置
CN204777629U (zh) 用于自动上模板机的双工位吸料机构
CN113183066B (zh) 一种方形电池夹具的定位装置
CN102891205A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翻转装置
CN115242034A (zh) 一种电机的组装机构
CN116253154A (zh) 真空玻璃叠合中上片玻璃的翻转机构、传输装置及合片机
CN212712416U (zh) 一种钢化玻璃生产用电动悬挂起重机
CN213833665U (zh) 多工位玻璃上片装置
CN211545789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电缆包装膜生产用提升装置
CN112739195A (zh) 一种电源线路板智能制造设备
CN112864277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加工系统及加工方法
CN209701715U (zh) 一种物流包装用旋转存储自动分流台
CN212424572U (zh) 一种新型全向移动齿条输送装置
CN207673087U (zh) 梳齿升降伸缩式智能搬运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