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72781U - 散热器组立装置及散热器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散热器组立装置及散热器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72781U
CN210972781U CN201921667701.5U CN201921667701U CN210972781U CN 210972781 U CN210972781 U CN 210972781U CN 201921667701 U CN201921667701 U CN 201921667701U CN 210972781 U CN210972781 U CN 210972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mechanism
jacking
radiator
conveying
heat s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6770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恒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Fudewangwa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Fudewangwa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Fudewangwa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Fudewangwa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6770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72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72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727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器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器组立装置及散热器生产线,散热器组立装置包括支架、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支撑装置、第一顶升机构和第二顶升机构;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均设于支架上,支撑装置分别与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滑动适配并用于装载待组装的工件,第一输送机构位于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且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之间设有型腔,第一顶升机构分别与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入端和第二输送机构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顶升机构分别与第一输送机构输出端和第二输送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势在于:在组装的过程中无需频繁搬动产品,整个操作过程轻松简便,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散热器组立装置及散热器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器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器组立装置及散热器生产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降低劳动力,解决劳动力稀缺问题已经成为企业的燃眉之急,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已经不适应现代生产力的要求,急需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提高设备的自动化,在5G散热器成品组装的过程中,通常用的是平台式组装工作台,由于成品重量较大,在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工人的操作方式错误导致成品划伤,次品率大大增加,降低了生产效率,对此,如何实现自动化组装,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组立装置及散热器生产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5G散热器在组装过程中由于操作不方便,导致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组立装置,包括支架、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支撑装置、第一顶升机构和第二顶升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均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撑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滑动适配并用于装载待组装的工件,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位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且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之间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支撑装置和装载于所述支撑装置上的工件的型腔,所述第一顶升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顶升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入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按层叠式设置,且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设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方。
可选地,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架内的若干第一安装条和若干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条上;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为皮带输送装置。
可选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板、转盘和顶板,所述底板分别与各所述第一滑轮滑动适配,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底板移动至所述第一顶升机构的输出端,所述转盘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顶板设于所述转盘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顶升机构包括第一顶升件、第一固定板和第三输送机构,所述第一顶升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升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输送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第三输送机构滑动适配;
所述第二顶升机构包括第二顶升件、第二固定板和第四输送机构,所述第二顶升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顶升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输送机构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第四输送机构滑动适配。
可选地,所述第一顶升件和所述第二顶升件均为气缸。
可选地,所述第三输送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的若干第三安装条和与所述第三安装条转动连接的若干第三滑轮;所述第四输送机构为皮带输送装置。
可选地,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一升降框架,所述第一升降框架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顶升件和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型腔连通;
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二升降框架,所述第二升降框架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顶升件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型腔连通。
可选地,所述散热器组立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一感应装置和两个第二感应装置,两个第一感应装置和两个第二感应装置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顶升件和所述第二顶升件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组立装置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组立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支撑装置依次有序地排放在第一输送机构的上表面,使得支撑装置能够沿第一输送机构上的输送方向滑动,然后,将散热器装载至支撑装置的上表面,再驱动支撑装置步进式移动,使其能够带动散热器每次步进一个工位以完成对散热器的加工,散热器加工完成后即可落料;第二顶升机构驱动无负载的支撑装置移动到第二输送机构上进行回流,使该支撑装置沿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移动到第一个工位下方,第一顶升机构通过伸缩带动支撑装置回到第一输送机构上;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5G散热器在组装过程中存在由于操作不方便,导致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组立装置在组装的过程中,工人无需频繁搬动或者移动散热器,只需要负责进行上料和落料,整个操作过程轻松简便,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水线加工生产线,其包括上述的散热器组立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生产线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生产线由于使用有上述的散热器组立装置,而该散热器组立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支撑装置依次有序地排放在第一输送机构的上表面,使得支撑装置能够沿第一输送机构上的输送方向滑动,然后,将散热器装载至支撑装置的上表面,再驱动支撑装置步进式移动,使其能够带动散热器每次步进一个工位以完成对散热器的加工,散热器加工完成后即可落料;第二顶升机构驱动无负载的支撑装置移动到第二输送机构上进行回流,使该支撑装置沿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移动到第一个工位下方,第一顶升机构通过伸缩带动支撑装置回到第一输送机构上;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 5G散热器在组装过程中存在由于操作不方便,导致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组立装置在组装的过程中,工人无需频繁搬动或者移动散热器,只需要负责进行上料和落料,整个操作过程轻松简便,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组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组立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组立装置的第一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组立装置的第二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支架 20—第一输送机构 21—第一安装条
22—第一滑轮 30—第二输送机构 40—支撑装置
41—底板 42—转盘 43—顶板
50—第一顶升机构 51—第一顶升件 52—第一固定板
53—第三安装条 54—第三滑轮 55—第一感应装置
60—第二顶升机构 61—第二顶升件 62—第二固定板
63—第四输送机构 64—第二感应装置 70—型腔
80—第一升降框架 90—第二升降框架 801—第一腔体
901—第二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提供一种散热器组立装置,包括支架10、第一输送机构20、第二输送机构30、支撑装置40、第一顶升机构50和第二顶升机构60;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0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0均设于所述支架10上,所述支撑装置40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0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0滑动适配并用于装载待组装的工件,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0位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0的上方且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0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0之间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支撑装置40和装载于所述支撑装置40上的工件的型腔70,所述第一顶升机构50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0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0 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顶升机构60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0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0的输入端连接。
具体地,该散热器组立装置使用时,首先,将支撑装置40依次有序地排放在输送机构的上表面,使得支撑装置40能够在输送机构上表面实现滑动,支撑装置40的数量可根据企业生产需要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使用了八个支撑装置 40,然后,将散热器放到支撑装置40的上表面,接下来通过移动支撑装置40 从而带动散热器每次步进一个工位完成对散热器的加工,当散热器加工完成后即可落料,落料完成后支撑装置40即可回流重复使用,顶升机构通过伸缩带动支撑装置40移动到另一输送机构上进行回流,当支撑装置40回流到第一个工位下方时,顶升机构通过伸缩带动支撑装置40回到原始的输送机构上,从而循环生产过程,在组装的过程中,工人无需频繁搬动或者移动散热器,只需要负责进行上料和落料,整个操作过程轻松简便,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0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0按层叠式设置,且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0设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0上方;具体地,第一输送机构20和第二输送机构30按层叠式的方法设置在同一个支架10上,通过将第一输送机构20和第二输送机构30重叠设置代替传统的环形设置,本方案的设置方法可以减少整个装置的占地面积,增加了面积的使用率,而且有利于工人的操作,通过减小占地面积可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来回走动导致浪费时间的情况,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架内的若干第一安装条和若干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条上;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为皮带输送装置。具体地,本装置的第一输送机构20由多条第一安装条21、多个第一滑轮22组成,第二输送机构为皮带输送装置(由于本方案中的皮带输送装置的技术比较成熟,故在此不再详细论述),第一滑轮22通过枢轴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条21上,然后第一安装条21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支架10上,连接的方式操作简便,而且成本低,多个第一滑轮22和皮带输送装置形成的滑动轨迹以供支撑装置40滑动,可以实现支撑装置40的平稳滑动,而且每个第一滑轮22都是单独安装在第一安装条211上,避免了滑轮之间由于相互碰撞导致不能滑动的结果,皮带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与支撑装置的接触面为平面,增大了皮带输送装置与支撑装置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实现更顺畅的传递过程,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支撑装置40包括底板41、转盘42和顶板43,所述底板分41别与各所述第一滑轮22和所述皮带输送机构的输送端滑动适配,所述转盘42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41上,所述顶板43设于所述转盘42上。具体地,支撑装置40由底板41、转盘42和顶板43 组成,所组成的支撑装置40可以进行360°旋转,满足当产品需要加工时,工人可以对其需要加工的角度进行选择的要求,工人可以根据自身所需要的角度旋转顶板进而带动散热器旋转调整至适合的位置,打破了单角度方向加工的局限性;底板41分别与第一滑轮22和皮带输送机构的输送端滑动适配,加工人员可以通过移动底板41的方式将需要进行下一步工序的产品移到下一个工位进行加工,转盘42中设置有多颗滚珠,多颗滚珠使得转盘42能够更好地保持平衡,也使得转盘42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更平滑地转动,避免了受力不均而导致产品侧倾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支撑装置40的稳定性提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一顶升机构50包括第一顶升件51、第一固定板52和第三输送机构,所述第一顶升件51的一端与所述支架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升件5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5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输送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52的顶部,所述支撑装置40与所述第三输送机构滑动适配;具体地,将第一顶升件51的一端与支架 10固定连接可以加强第一顶升件51的稳定性,保证了第一顶升件51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而导致意外发生,第一顶升件51和支架10之间可以通过外加紧固件连接,紧固件可以是螺钉或者螺栓,当支撑装置40从第二输送机构30 的输出端传送到第一顶升机构50时,第一顶升机构50可以将支撑装置40顶升至第一输送机构20的输入端的旁侧,第三输送机构在顶升的过程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承托和输送作用,支撑装置40移动到第一输送机构20的时候,可以通过第三输送机构上设置的滑轮轻松简便地移动,节约了工人的劳动力,有利于操作的简便性提升。
所述第二顶升机构60包括第二顶升件61、第二固定板62和第四输送机构 63,所述第二顶升件61的一端与所述支架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顶升件6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6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输送机构63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板62的顶部,所述支撑装置40与所述第四输送机构63滑动适配。具体地,将第二顶升件61的一端与支架10固定连接可以加强第二顶升件61的稳定性,保证了第二顶升件61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而导致意外发生,第二顶升件61和支架10之间可以通过外加紧固件连接,紧固件可以是螺钉或者螺栓,固定第二顶升件61的一端后再将其另一端和第二固定板62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62上可以设置第四输送机构63,设置的第四输送机构63和支撑装置 40滑动适配,当支撑装置40从第一输送机构20的输出端传送到第二顶升机构 60时,第二顶升机构60可以将支撑装置40顶升至第二输送机构30的输入端的旁侧,第四输送机构63在顶升的过程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承托和输送作用,支撑装置40移动到第二输送机构30的时候,可以通过第四输送机构63上设置的滑轮轻松简便地移动,节约了工人的劳动力,有利于操作的简便性提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一顶升件51和所述第二顶升件61均为气缸,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余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升件51 和所述第二顶升件61不仅限于气缸,还可以选择丝杆或者伺服电机作为本装置的顶升件。具体地,由于顶升件在整个工序中只需起到顶升作用,只需要将支撑装置40从第一输送机构20传送到第二输送机构30或者将支撑装置40从第二输送机构30传送到第一输送机构20,不精度要求并不需要很高,采用的气缸可以自动升降,不需要手工操作,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三输送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52的顶部的若干第三安装条53和与所述第三安装条转动连接的若干第三滑轮54;所述第四输送机构63为皮带输送装置。具体地,设置的第三输送机构和支撑装置40滑动适配,当支撑装置40从第二输送机构30 的输出端传送到第一顶升机构50时,第一顶升机构50可以将支撑装置40顶升至第一输送机构20的输入端的旁侧,第三输送机构在顶升的过程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承托作用,并且将支撑装置40传送到到第一输送机构20的时候,可以通过第三输送机构上设置的第三滑轮54轻松简便地移动,节约了工人的劳动力,有利于操作的简便性提升。
本方案的第四输送机构63为皮带输送装置,设置的皮带输送装置的输送端和支撑装置40滑动适配,当支撑装置40从第一输送机构20的输出端传送到第二顶升机构60时,第二顶升机构60可以将支撑装置40顶升至第二输送机构30 的输入端的旁侧,第四输送机构63在顶升的过程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承托作用,并且将支撑装置40传送到到第二输送机构30的时候,可以通过设置的皮带输送装置轻松简便地移动,节约了工人的劳动力,有利于操作的简便性提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支架10还包括第一升降框架80,所述第一升降框架80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顶升件51和所述第一固定板52的第一腔体801,所述第一腔体801与所述型腔70连通;具体地,与第一固定板52连接的第一顶升件51在顶升过程中起到顶升的作用,当第一顶升件51的输出端上下移动的时候,支撑装置40设置在与第一顶升件5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52上,并沿着第一升降框架80所形成的第一腔体 801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第一腔体801限制了第一固定板52的运动轨迹使得第一固定板52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导致支撑装置40掉落造成意外事故,有利于装置运行的平稳性的提升。
所述支架10还包括第二升降框架90,所述第二升降框架90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顶升件6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62的第二腔体901,所述第二腔体901与所述型腔70连通。具体地,与第二固定板62连接的第二顶升件61在顶升过程中起到顶升的作用,当第二顶升件61上下顶升的时候,与第二顶升件61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板62上放置有支撑装置40,通过设置在支架10内的第二升降框架90,当第二固定板62在进行顶升时,可以沿着第二升降框架90所形成的第二腔体901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第二腔体901限制了第二固定板62的运动轨迹使得第二固定板62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导致支撑装置40掉落造成意外事故,有利于装置运行的平稳性的提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散热器组立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一感应装置55和两个第二感应装置64,两个第一感应装置55和两个第二感应装置64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顶升件51和所述第二顶升件61上。具体地,分别在第一顶升件51和第二顶升件61上加装两个感应装置,本方案提到的感应装置为压力传感器,可以实现自动控制第一顶升件51和第二顶升件61 的进行顶升动作的效果,当支撑装置40从第一输送机构20传送到第二输送机构30或者当支撑装置40从第二输送机构30传送到第一输送机构20时,传送过程中需要对支撑装置40进行顶升,在长时间的工作状态下,如果需要人手分别对第一顶升件51和第二顶升件61进行控制,将大幅度降低工作效率,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加装压力传感器后,可以对顶升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整个顶升过程实现自动化,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散热器生产线,其包括上述的散热器组立装置,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生产线,由于使用有上述的散热器组立装置,从而能够循环生产过程,在组装的过程中,工人无需频繁搬动或者移动散热器,只需要负责进行上料和落料,整个操作过程轻松简便,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散热器组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支撑装置、第一顶升机构和第二顶升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均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撑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滑动适配并用于装载待组装的工件,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位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且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之间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支撑装置和装载于所述支撑装置上的工件的型腔,所述第一顶升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顶升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组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按层叠式设置,且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设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组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架内的若干第一安装条和若干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条上;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为皮带输送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组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板、转盘和顶板,所述底板分别与各所述第一滑轮滑动适配,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底板移动至所述第一顶升机构的输出端,所述转盘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顶板设于所述转盘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组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升机构包括第一顶升件、第一固定板和第三输送机构,所述第一顶升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升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输送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第三输送机构滑动适配;
所述第二顶升机构包括第二顶升件、第二固定板和第四输送机构,所述第二顶升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顶升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输送机构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第四输送机构滑动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组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升件和所述第二顶升件均为气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组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的若干第三安装条和与所述第三安装条转动连接的若干第三滑轮;所述第四输送机构为皮带输送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器组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一升降框架,所述第一升降框架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顶升件和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型腔连通;
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二升降框架,所述第二升降框架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顶升件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型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器组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组立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一感应装置和两个第二感应装置,两个第一感应装置和两个第二感应装置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顶升件和所述第二顶升件上。
10.一种散热器组立装置及散热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器组立装置。
CN201921667701.5U 2019-09-30 2019-09-30 散热器组立装置及散热器生产线 Active CN210972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7701.5U CN210972781U (zh) 2019-09-30 2019-09-30 散热器组立装置及散热器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7701.5U CN210972781U (zh) 2019-09-30 2019-09-30 散热器组立装置及散热器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72781U true CN210972781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54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67701.5U Active CN210972781U (zh) 2019-09-30 2019-09-30 散热器组立装置及散热器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727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13693B (zh) 一种适用于磁瓦生产的自动化生产线及其实现方法
CN113979104B (zh) 一种坦克履带行动支架自动上料装置及输送系统
JP6650651B2 (ja) パレット搬送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パレット搬送方法
CN210365854U (zh) 一种用于铸造模具转运的转向输送设备
CN104555317A (zh) 一种自动循环供料系统
CN204587896U (zh) 装载塔
CN105382918A (zh) 一种陶瓷坯件自动成型生产线
CN219990457U (zh) 双层上料输送线
CN209127443U (zh) 一种简易自动循环生产线
CN104801970A (zh) 一种机器人自动贴辅料装配线
CN210972781U (zh) 散热器组立装置及散热器生产线
CN212424463U (zh) 一种自动移载机
CN210557487U (zh) 一种治具自动循环装置
CN112707174A (zh) 一种物流搬运用的设备
CN210213977U (zh) 一种多功能料车及其对接定位装置
CN208361319U (zh) 一种型材上排机构精确横移机构
CN215401566U (zh) 板材热压生产线
CN212705679U (zh) 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
JP3655829B2 (ja) 金型自動供給装置に於ける金型本体と補高台の組立・分解を行う受渡システムライン構造
CN209241997U (zh) 一种铝型材生产用自动装框机
CN113579718A (zh) 一种自动锁附机
CN111872729A (zh) 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
CN112061713A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设备
CN110683328A (zh) 循环供料装置
KR101064485B1 (ko) 프레스 가공 라인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리프트 및 트레이 셔틀 어셈블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