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41612U - 车辆的工具箱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工具箱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41612U
CN210941612U CN201921953029.6U CN201921953029U CN210941612U CN 210941612 U CN210941612 U CN 210941612U CN 201921953029 U CN201921953029 U CN 201921953029U CN 210941612 U CN210941612 U CN 2109416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vehicle
box
toolbox
part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5302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井维平
陈涛
张通
杨松
胡伟
马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 Zhiju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ji Zhij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ji Zhij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ji Zhij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5302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416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416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416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工具箱和具有其的车辆。车辆的工具箱包括箱体,箱体内一体成型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箱体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腔,第一腔在深度方向上包括上层腔和下层腔,上层腔的侧壁具有上层限位部,下层腔的侧壁具有下层限位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工具箱,通过在箱体内构造出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腔,并在第一腔内构造出具有上层限位部的上层腔和具有下层限位部的下层腔,既可以优化箱体内部空间的布局,以减小箱体体积,降低箱体重量,节省成本,又可以对第一腔内的工具进行限位,从而降低因外部因素,而导致第一腔内的工具发生偏移的概率,进而可以提高车辆的工具箱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车辆的工具箱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工具箱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车辆常常配备多种随车工具,以用于车辆的维修。随车工具需要放置在工具箱内,以避免随车工具肆意摆放,而造成工具易丢失或车内空间浪费的问题。但相关技术中的工具箱体积较大,不利于放置,且工具箱重量较大,不利于车辆的轻量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车辆的工具箱,所述车辆的工具箱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且收容能力强的优点。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具有上述的车辆的工具箱。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工具箱,所述车辆的工具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一体成型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箱体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腔,所述第一腔在深度方向上包括上层腔和下层腔,所述上层腔的侧壁具有上层限位部,所述下层腔的侧壁具有下层限位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工具箱,通过在箱体内构造出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腔,并在第一腔内构造出具有上层限位部的上层腔和具有下层限位部的下层腔,一方面,既可以满足多种工具的放置需求,又可以优化箱体内部空间的布局,以减小箱体体积,降低箱体重量,节省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对第一腔内的工具进行限位,从而降低因外部因素,而导致第一腔内的工具发生偏移的概率,进而可以提高车辆的工具箱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腔的内壁面具有限位凸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筋为多条,多条限位凸筋沿所述第二腔的周向方向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筋沿所述第二腔的深度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内壁具有避让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腔和所述第二腔之间具有所述第一隔板,所述避让槽穿设于所述第三腔和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一隔板具有用于避让所述避让槽的避让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的高度小于所述箱体的深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的上端与所述箱体的侧壁上端边缘之间具有收容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的工具箱。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在箱体内构造出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腔,并在第一腔内构造出具有上层限位部的上层腔和具有下层限位部的下层腔,一方面,既可以满足多种工具的放置需求,又可以优化箱体内部空间的布局,以减小箱体体积,降低箱体重量,节省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对第一腔内的工具进行限位,从而降低因外部因素,而导致第一腔内的工具发生偏移的概率,进而可以提高车辆的工具箱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工具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工具箱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
车辆的工具箱100;
箱体110;第一隔板111;避让缺口1111;上层开口1112;第二隔板112;
第一腔113;上层腔1131;下层腔1132;上层限位部1133;下层限位部1134;
第二腔114;限位凸筋1141;第三腔115;避让槽116;
拖车钩120;自动补胎液121;反光背心122;三角警示牌123;慢充枪头124;盖板125;
凸台1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工具箱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工具箱100,车辆的工具箱100包括箱体110。需要说明的是,箱体110可以限定出容纳空间,以用于收容随车工具。
具体而言,如图1、图3所示,箱体110内一体成型有第一隔板111和第二隔板112,且第一隔板111和第二隔板112可以将箱体11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腔113、第二腔114和第三腔115。需要说明的是,为满足车辆的常用需求,随车工具种类较多,且不同的工具可能存在较大的体积差异。由此,通过在箱体110内构造出多个相对独立的容纳空间,可以满足多种工具的放置需求,从而提高车辆的工具箱100的实用性。
例如,如图1所示,箱体110可以限定出朝向上方敞开的容纳空间,第一隔板111和第二隔板112均穿设于该容纳空间内,且第一隔板111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隔板112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隔板111、第二隔板112、箱体110的内侧左壁面和箱体110的内侧前壁面可以限定出第二腔114;箱体110的内侧前壁面、箱体110的内侧左壁面、第一隔板111和第二隔板112可以限定出第一腔113;第一隔板111、箱体110的内侧前壁面、箱体110的内侧后壁面和箱体110的内侧右壁面可以限定出第三腔115。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不同工具的体积和外形可能不同,可以将第一腔113、第二腔114和第三腔115构造成形状不同、容纳空间不同的腔室,从而可以提高第一腔113、第二腔114或第三腔115的空间利用率,进而可以优化箱体110内部空间的布局,以减小箱体110体积,降低箱体110重量,节省成本。
如图1、图2所示,第一腔113在深度方向上包括上层腔1131和下层腔1132。由此,可以优化第一腔113的空间布局,进一步提高第一腔113的空间利用率,以提高第一腔113的收容能力。
如图1-图3所示,上层腔1131的侧壁具有上层限位部1133,下层腔1132的侧壁具有下层限位部1134。可以理解的是,上层限位部1133可以对放置于上层腔1131内的工具进行限位,从而降低放置于上层腔1131内的工具发生偏移的概率;下层限位部1134可以对放置于下层腔1132内的工具进行限位,从而可以降低放置于下层腔1132内的工具发生偏移的概率。也即,通过设置上层限位部1133和下层限位部1134,可以对第一腔113内的工具进行限位,从而降低因外部因素(例如车辆震动),而导致第一腔113内的工具发生偏移的概率,进而可以提高车辆工具箱100的可靠性。
例如,如图1、图2所示,下层腔1132位于第一腔113的底部,上层腔1131位于下层腔1132的上方,且下层腔1132的内侧壁可以构造出下层限位部1134,上层腔1131的内侧壁可以构造出上层限位部1133。如图4所示,下层腔1132可以收容拖车钩120,上层腔1131可以收容慢充枪头124,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优先将拖车钩120放置于下层腔1132内,再将慢充枪头124放置于上层腔113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工具箱100,通过在箱体110内构造出第一腔113、第二腔114和第三腔115,并在第一腔113内构造出具有上层限位部1133的上层腔1131和具有下层限位部1134的下层腔1132,一方面,既可以满足多种工具的放置需求,又可以优化箱体110内部空间的布局,以减小箱体110体积,降低箱体110重量,节省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对第一腔113内的工具进行限位,从而降低因外部因素(例如车辆震动),而导致第一腔113内的工具发生偏移的概率,进而可以提高车辆的工具箱100的可靠性。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二腔114的内壁面可以具有限位凸筋1141。由此,通过在第二腔114的内壁面构造出限位凸筋1141,可以对第二腔114内的工具进行限位,从而降低因外部因素(例如车辆震动),而导致第二腔114内的工具发生偏移的概率,从而提高车辆的工具箱100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限位凸筋1141可以为多条。由此,通过设置合理数量的限位凸筋1141,既可以提高限位凸筋1141对第二腔114内的工具的限位能力,从而提高限位凸筋1141对第二腔114内的工具的限位的可靠性,又可以优化第二腔114的空间布局,节省成本。例如,当多个限位凸筋1141中的一个出现损坏时,其余限位凸筋1141依然可以对第二腔114内的工具进行限位。
如3所示,多条限位凸筋1141可以沿第二腔114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由此,可以使多条限位凸筋1141较为均匀地设于第二腔114内,从而可以降低因限位凸筋1141分布不均,而导致第二腔114内的工具的局部发生偏移的概率,进而可以提高限位凸筋1141的可靠性。
例如,如图3所示,第二腔114的内侧后壁面构造有两个限位凸筋1141,且两个限位凸筋1141均朝向前方凸起,第二腔114的内侧前壁面构造有一个限位凸筋1141,限位凸筋1141朝向后方凸起,且三个限位凸筋1141沿第二腔114的内侧壁的周向间隔分布。如图4所示,第二腔114可以放置自动补胎液121,且自动补胎液121夹设于三个限位凸筋1141之间。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凸筋1141可以沿第二腔114的深度方向延伸。由此,可以在第二腔114的深度方向上,增大限位凸筋1141的延伸面积,从而可以增大限位凸筋1141与第二腔114内的工具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提高限位凸筋1141对第二腔114内的工具的限位能力。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箱体110的内壁可以具有避让槽116。由此,通过在箱体110的内壁构造出避让槽116,既可以减小箱体110的重量,节省成本,又可以将避让槽116用作工具的容纳槽,从而进一步提高工具箱100的收容能力。
例如,如图3所示,箱体110的内侧后壁面上端构造有避让槽116,且避让槽116沿左右方向延伸。如图4所示,避让槽116适于收容三角警示牌123,且避让槽116的左右侧壁可以用作三角警示牌123的限位结构,以限定三角警示牌123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三腔115和第二腔114之间可以具有第一隔板111,避让槽116可以穿设于第三腔115和第二腔114,第一隔板111可以具有用于避让避让槽116的避让缺口1111。可以理解的是,当避让槽116穿设于第三腔115和第二腔114时,当避让槽116用于收容工具时,工具可以穿设于第一隔板111。由此,通过在第一隔板111上构造出避让缺口1111,可以避免设于避让槽116内的工具与第一隔板111发生干涉,且避让缺口1111可以为避让槽116内的工具的取放提供操作空间,从而可以提高工具取放的便利性。
例如,如图1所示,第二腔114和第三腔115位于第一隔板111的左右两侧,避让槽116的左端穿设于第二腔114,避让槽116的右端穿设于第三腔115。第一隔板111的后端上部构造有朝向上方敞开的避让缺口1111,避让槽116可以穿设于避让缺口1111。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板111具有上层开口1112,上层开口1112与第一腔113连通。由此,通过在第一隔板111上设置与第一腔113连通的上层开口1112,可以将上层开口1112用作第一腔113的缺口,从而使第一腔113适于收容特定工具(例如慢充枪头124)。且需要说明的是,特定工具的部分可以穿设于上层开口1112,进而可以将上层开口1112的内侧壁用作特定工具的限位结构,以对第一腔113内的特定工具进行限位。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隔板111和第二隔板112可以连接。由此,通过使第一隔板111与第二隔板112连接,可以使第一腔113、第二腔114和第三腔115相互紧邻又间隔开,从而既可以降低第一腔113、第二腔114和第三腔115内的工具相互干涉的概率,进而提高车辆的工具箱100的可靠性,又可以提高第一腔113、第二腔114和第三腔115布局的紧凑性,提高空间利用率,从而可以减小车辆的工具箱100的体积,节省成本。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隔板111的高度可以小于箱体110的深度。由此,可以使第一隔板111限定出的收容空间均位于箱体110内部,从而降低因工具的部分超出箱体110的内部空间,而导致工具箱100无法扣合的概率。
需要说明的是,为节省车辆的内部空间,通常可以将工具箱100设于车辆的备胎坑内,并在备胎坑的上方覆盖地毯,以遮挡工具箱100,从而保证车辆的美观。可以理解的是,为避免位于备胎坑上方的地毯相较于其他部位出现凹陷或不平整,可以设置工具箱100的高度与备胎坑的深度趋于一致,此时工具箱100的盖板125可以用作地毯的支撑结构,工具可以收容于箱体110内部,以避免因部分工具超出箱体110而导致盖板125无法扣合,从而导致地毯局部凸起,影响车辆外观。
另外,如图5所示,工具箱100的底部设有凸台130,备胎坑处的地板设有限位钣金,凸台130适于与限位钣金贴合,从而可以利用限位钣金对工具箱100进行限位,以避免工具箱100随车晃动。
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隔板111的上端与箱体110的侧壁上端边缘之间可以具有收容空间。由此,该收容空间可以用于收入特殊形状的工具(例如反光背心122),从而可以提高箱体110的空间利用率。
例如,如图4所示,盖板125扣合于箱体110时,盖板125与第一隔板111的上端在上下方向上限定有间隔空间,反光背心122设于间隔空间内,且反光背心122的下表面与第一隔板111的上端面抵接,反光背心122的上表面与盖板125的下表面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的工具箱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在箱体110内构造出第一腔113、第二腔114和第三腔115,并在第一腔113内构造出具有上层限位部1133的上层腔1131和具有下层限位部1134的下层腔1132,一方面,既可以满足多种工具的放置需求,又可以优化箱体110内部空间的布局,以减小箱体110体积,降低箱体110重量,节省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对第一腔113内的工具进行限位,从而降低因外部因素(例如车辆震动),而导致第一腔113内的工具发生偏移的概率,进而可以提高车辆的工具箱100的可靠性。
下面参照图1-图5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工具箱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如图1所示,车辆的工具箱100具有箱体110和盖板125,箱体110可以限定出朝向上方敞开的容纳空间,以用于收容随车工具。
如图1、图3所示,箱体110内一体成型有第一隔板111和第二隔板112,第一隔板111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隔板112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隔板111、第二隔板112、箱体110的内侧左壁面和箱体110的内侧前壁面可以限定出第二腔114;箱体110的内侧前壁面、箱体110的内侧左壁面、第一隔板111和第二隔板112可以限定出第一腔113;第一隔板111、箱体110的内侧前壁面、箱体110的内侧后壁面和箱体110的内侧右壁面可以限定出第三腔115。由此,可以满足多种工具的放置需求,从而提高车辆的工具箱100的实用性。
如图1、图2所示,第一腔113包括下层腔1132和上层腔1131,下层腔1132位于第一腔113的底部,上层腔1131位于下层腔1132的上方,且下层腔1132的内侧壁可以构造出下层限位部1134,上层腔1131的内侧壁可以构造出上层限位部1133。由此,可以对第一腔113内的工具进行限位。如图4所示,下层腔1132可以收容拖车钩120,上层腔1131可以收容慢充枪头124,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优先将拖车钩120放置于下层腔1132内,再将慢充枪头124放置于上层腔1131。
如图1所示,第一隔板111的前端上部构造有上层开口1112,上层开口1112与第一腔113连通,从而使第一腔113适于收容特定工具(例如慢充枪头124)。需要说明的是,慢充枪头124的右侧端部可以穿设于上层开口1112,上层开口1112的内侧壁可以对慢充枪头124的右侧端部进行限位。
如图3所示,第二腔114的内侧后壁面构造有两个限位凸筋1141,且两个限位凸筋1141均朝向前方凸起,第二腔114的内侧前壁面构造有一个限位凸筋1141,限位凸筋1141朝向后方凸起,且三个限位凸筋1141沿第二腔114的内侧壁的周向间隔分布。由此,可以提高限位凸筋1141对第二腔114内的工具的限位的可靠性。如图4所示,第二腔114可以放置自动补胎液121,且自动补胎液121夹设于三个限位凸筋1141之间。
如图3所示,箱体110的内侧后壁面上端构造有避让槽116,且避让槽116沿左右方向延伸。由此,既可以减小箱体110的重量,节省成本,又可以将避让槽116用作工具的容纳槽,从而进一步提高工具箱100的收容能力。如图4所示,避让槽116适于收容三角警示牌123,且避让槽116的左右侧壁可以用作三角警示牌123的限位结构,以限定三角警示牌123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
如图1所示,第二腔114和第三腔115位于第一隔板111的左右两侧,避让槽116的左端穿设于第二腔114,避让槽116的右端穿设于第三腔115。第一隔板111的后端上部构造有朝向上方敞开的避让缺口1111,避让槽116可以穿设于避让缺口1111。由此,可以避免设于避让槽116内的工具与第一隔板111发生干涉。
如图4所示,第一隔板111的高度可以小于箱体110的深度,由此,可以使第一隔板111限定出的收容空间均位于箱体110内部,从而降低因工具的部分超出箱体110的内部空间,而导致工具箱100无法扣合的概率。
需要说明的是,为节省车辆的内部空间,通常可以将工具箱100设于车辆的备胎坑内,并在备胎坑的上方覆盖地毯,以遮挡工具箱100,从而保证车辆的美观。可以理解的是,为避免位于备胎坑上方的地毯相较于其他部位出现凹陷或不平整,可以设置工具箱100的高度与备胎坑的深度趋于一致,此时工具箱100的盖板125可以用作地毯的支撑结构,工具可以收容于箱体110内部,以避免因部分工具超出箱体110而导致盖板125无法扣合,从而导致地毯局部凸起,影响车辆外观。
如图4所示,盖板125扣合于箱体110时,盖板125与第一隔板111的上端在上下方向上限定有间隔空间,反光背心122设于间隔空间内,且反光背心122的下表面与第一隔板111的上端面抵接,反光背心122的上表面与盖板125的下表面贴合。
如图5所示,工具箱100的底部设有凸台130,备胎坑处的地板设有限位钣金,凸台130适于与限位钣金贴合,从而可以利用限位钣金对工具箱100进行限位,以避免工具箱100随车晃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前”、“后”“周向”、“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一体成型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箱体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腔,所述第一腔在深度方向上包括上层腔和下层腔,所述上层腔的侧壁具有上层限位部,所述下层腔的侧壁具有下层限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的内壁面具有限位凸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筋为多条,多条限位凸筋沿所述第二腔的周向方向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筋沿所述第二腔的深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内壁具有避让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腔和所述第二腔之间具有所述第一隔板,所述避让槽穿设于所述第三腔和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一隔板具有用于避让所述避让槽的避让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的高度小于所述箱体的深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的上端与所述箱体的侧壁上端边缘之间具有收容空间。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工具箱。
CN201921953029.6U 2019-11-13 2019-11-13 车辆的工具箱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09416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53029.6U CN210941612U (zh) 2019-11-13 2019-11-13 车辆的工具箱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53029.6U CN210941612U (zh) 2019-11-13 2019-11-13 车辆的工具箱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41612U true CN210941612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91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53029.6U Active CN210941612U (zh) 2019-11-13 2019-11-13 车辆的工具箱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416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21297B1 (ko) 자동차용 러기지룸
JP6024895B2 (ja) 車載用電池パック
US6820909B2 (en) Article storage apparatus for vehicles
JP5492931B2 (ja) 車両用収納装置
CN210941612U (zh) 车辆的工具箱和具有其的车辆
JP5885774B2 (ja) ラゲージツールボックス
CN110303866A (zh) 车辆
CN209225063U (zh) 车用下铺储物箱总成及商用车
CN218967028U (zh) 汽车的前机舱内盖板结构及汽车
JP6088462B2 (ja) 車両用荷室構造
CN214898732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客车列尾专用电池
CN208646736U (zh) 车辆的后备箱
CN216302066U (zh) 一种用于车辆中的两厢壶体
CN220742885U (zh) 一种多功能储物空间的汽车中控箱及汽车
JP2018001854A (ja) 収納ボックス
CN218112496U (zh) 前机舱储物组件和车辆
JP2014034296A (ja) ツールボックス、及び、ツールボックスの収容構造
CN203403945U (zh) 汽车膨胀箱
CN217053570U (zh) 一种装载机用组合配重
JP2009255761A (ja) 自動二輪車及び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バッテリの組付け構造
CN212473671U (zh) 翼子板总成及车辆
CN216546488U (zh) 踏板组件和具有它的电动代步车
CN217259591U (zh) 汽车及其副仪表板总成
CN217863709U (zh) 油箱和车辆
CN220009558U (zh) 车辆手扶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05

Address after: 341409 No. 6 Sunrise Avenue, New Energy Automobi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Gan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anzhou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o Zhijun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211111 No. 12, Mazhou East Road, Mau Ling Street,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GUOJI ZHIJU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