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59591U - 汽车及其副仪表板总成 - Google Patents

汽车及其副仪表板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59591U
CN217259591U CN202220633397.8U CN202220633397U CN217259591U CN 217259591 U CN217259591 U CN 217259591U CN 202220633397 U CN202220633397 U CN 202220633397U CN 217259591 U CN217259591 U CN 2172595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nsole
space
panel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333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毕晓琳
侯志华
李德方
徐善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AW Jiefang Qingdao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AW Jiefang Qingdao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AW Jiefang Qingdao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333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595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595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595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及其副仪表板总成,副仪表板总成包括副仪表板,副仪表板包括:副仪表板主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汽车的仪表板上;以及支撑板,设于副仪表板主体的下方,并与副仪表板主体及仪表板均可拆卸地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汽车及其副仪表板总成具有装配简易性。

Description

汽车及其副仪表板总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及其副仪表板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如今,汽车已走进了千家万户并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为提升汽车驾驶室内的空间利用率,集成有前变速手柄、驻车手阀、副仪表板等等的副仪表板总成应运而生。传统的副仪表板的装配过程较为复杂,造成汽车较大的装配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较小装配难度的汽车及其副仪表板总成。
一种副仪表板总成,所述副仪表板总成包括副仪表板,所述副仪表板包括:
副仪表板主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汽车的仪表板上;以及
支撑板,设于所述副仪表板主体的下方,并与所述副仪表板主体及所述仪表板均可拆卸地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储物盒,所述储物盒配接于所述副仪表板主体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副仪表板主体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副仪表板主体的避位孔,所述支撑板围设形成有与所述避位孔连通的避位空间,所述储物盒穿设于所述避位孔及所述避位空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包括围设形成所述避位空间的支撑主体板及凸部,所述凸部配接于所述支撑主体板面向所述避位空间的内壁,所述储物盒的侧壁凹陷形成与所述凸部配合的凹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储物盒相对的两侧侧壁均设置有所述凹部,所述支撑主体板与每个所述凹部相对的位置均设置有所述凸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配接于所述支撑主体板面向所述避位空间的内壁,且所述储物盒与所述连接板可拆卸地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副仪表板主体具有与所述仪表板相对设置的前端板,所述前端板与所述仪表板可拆卸地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遮挡板,所述遮挡板遮挡于所述前端板背向所述仪表板的一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水杯座,所述水杯座配接于所述副仪表板主体上。
一种汽车,包括:
仪表板;以及
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所述副仪表板主体及所述支撑板均与所述仪表板可拆卸地连接。
上述汽车及其副仪表板总成,由于副仪表板主体与支撑板均与仪表板为可拆卸地连接,且支撑板与副仪表板主体亦为可拆卸地连接,如此,能够提升副仪表板的装配简易性,使得汽车具有较小的装配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汽车内仪表板与副仪表板总成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副仪表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副仪表板总成的爆炸图;
图5为图3所示的副仪表板总成中支撑板与储物盒的爆炸图。
附图标号:
1、汽车;10、副仪表板总成;11、副仪表板主体;111、主体板;1111、避位孔;1112、水杯座安装孔;1113、置物槽;1114、手机槽;112、第一主体侧板;113、第二主体侧板;114、前端板;1141、第一螺纹孔;1142、配合部;12、支撑板;121、第一支撑侧板;1211、第二螺纹孔;1212、凸部;122、第二支撑侧板;1221、第三螺纹孔;123、中间板;124、避位空间;125、连接板;1251、第五螺纹孔;13、遮挡板;131、卡扣部;14、储物盒;141、凹部;142、安装板;15、前变速手柄;16、水杯座;17、第一螺钉;18、第二螺钉;19、第三螺钉;21、第四螺钉;22、第五螺钉;23、驻车手阀;24、水杯垫;25、手阀装饰条;26、缓冲垫;27、置物垫;30、仪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1,其可以为商用车、卡车、小轿车等等。其中,汽车1包括仪表板30及副仪表板总成10,副仪表板总成10与仪表板30连接。具体地,仪表板30及副仪表板总成10均设于汽车1的驾驶室内,且仪表板30位于汽车1行进方向的前方,副仪表板总成10支撑于驾驶室的内底面上,且副仪表板总成10设于主驾驶位与副驾驶位之间。
其中,副仪表板总成10包括副仪表板,副仪表板包括副仪表板主体11及支撑板12,副仪表板主体11可拆卸地连接于汽车1的仪表板30上,支撑板12设于副仪表板主体11的下方,并与副仪表板主体11及仪表板30均可拆卸地连接。由于副仪表板主体11与支撑板12均与仪表板30为可拆卸地连接,且支撑板12与副仪表板主体11亦为可拆卸地连接,如此,能够提升副仪表板的装配简易性,使得汽车1具有较小的装配难度。
请一并参阅图4,优选地,副仪表板主体11包括主体板111、第一主体侧板112、第二主体侧板113及前端板114,主体板111、第一主体侧板112及第二主体侧板113均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第一主体侧板112及第二主体侧板113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对称分布于主体板111相对的两侧,前端板114设于主体板111邻近仪表板30的一端并沿第二方向连接于第一主体侧板112与第二主体侧板113之间。此外,前端板114还沿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相交的第三方向突出于主体板111的上表面,且前端板114与仪表板30相对设置并与仪表板30可拆卸地连接。由于前端板114靠近仪表板30且相对仪表板30设置,且前端板114突出于主体板111的上表面,如此,可方便前端板114与仪表板30之间进行可拆卸地连接。
可选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以及第一方向与第三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为30°,60°,90°等等,其具体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以下实施例均以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均两两垂直,且第一方向为主体板111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为主体板111的宽度方向,第三方向为主体板111的厚度方向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地,前端板114及仪表板30相对的位置上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141,副仪表板总成10还包括第一螺钉17,第一螺钉17与前端板114及仪表板30上的第一螺纹孔1141螺合,即可实现副仪表板主体11与仪表板30可拆卸地连接。
当然,前端板114与仪表板30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方式并不限于上述一种,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前端板114与仪表板30之间也可以通过销轴、键或者其他可拆卸件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副仪表板总成10还包括遮挡板13,遮挡板13遮挡于前端板114背向仪表板30的一侧。具体地,前端板114背向仪表板30的一侧朝向用户设置,而遮挡板13设置于前端板114背向仪表板30的一侧,则遮挡板13能够遮挡连接前端板114与仪表板30的可拆卸件,从而使得副仪表板总成10更美观。
优选地,遮挡板13朝向前端板114的一侧被构造形成有卡扣部131,前端板114上还设置有与卡扣部131对应的配合部1142,卡扣部131与配合部1142配合,在可维持副仪表板总成10的美观性的同时,还能提升遮挡板13与前端板114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可选地,卡扣部131可以为多个,所有卡扣部131可以仅沿遮挡板13的长度方向延伸,或者,所有卡扣部131也可以仅沿遮挡板13的宽度方向延伸,或者,也可以部分卡扣部131沿遮挡板13的长度方向延伸,剩余部分沿遮挡板13的宽度方向延伸。其具体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副仪表板总成10还包括储物盒14,储物盒14配接于副仪表板主体11上,并用于储存收纳物体。储物盒14的设置,使得副仪表板总成10集成有收纳功能,从而能够有效利用驾驶室内的空间进行收纳,在方便用户收纳的同时还能提升驾驶室内的空间利用率。
请一并参阅图5,具体地,副仪表板主体11上开设有贯穿副仪表板主体11的避位孔1111,支撑板12围设形成有与避位孔1111连通的避位空间124,储物盒14穿设于避位孔1111及避位空间124。优选地,避位孔1111开设于主体板111上。支撑板12包括围设形成避位空间124的支撑主体板111,支撑主体板111包括第一支撑侧板121、第二支撑侧板122及中间板123,第一支撑侧板121、第二支撑侧板122及中间板123均沿第三方向延伸,且中间板123连接于第一支撑侧板121及第二支撑侧板122面向仪表板30的一侧。第一支撑侧板121及第二支撑侧板122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并与中间板123共同围设形成背向仪表板30开口的U形的避位空间124。储物盒14沿第三方向依次穿设于避位孔1111及避位空间124。避位孔1111及避位空间124的设置,可减少储物盒14在驾驶室内占用的空间大小,便于实现副仪表板总成10的小型化,因此,驾驶室内也具有更大的空间利用率。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中,第一主体侧板112与第一支撑侧板121在第三方向上对齐,第二主体侧板113及第二支撑侧板122在第三方向上对齐。第一主体侧板112与第一支撑侧板121在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211,第二主体侧板113与第二支撑侧板122在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三螺纹孔1221。副仪表板总成10还包括第二螺钉18及第三螺钉19,第二螺钉18与第一主体侧板112及第一支撑侧板121上的第二螺纹孔1211螺合,第三螺钉19与第二主体侧板113及第二支撑侧板122上的第三螺纹孔1221螺合,以实现支撑板12与副仪表板主体11可拆卸连接。中间板123与仪表板30相对的位置还分别还设置有第四螺纹孔,副仪表板总成10包括第四螺钉21,第四螺钉21与中间板123及仪表板30上的第四螺纹孔均螺合,以实现支撑板12与仪表板30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板12还包括配接于支撑主体板111面向避位空间124的内壁的凸部1212,储物盒14的侧壁凹陷形成与凸部1212配合的凹部141。凸部1212与凹部141配合,能够实现支撑板12与储物盒14的定位及固定,从而方便储物盒14进行装配。
进一步地,储物盒14相对的两侧侧壁均设置有凹部141,支撑主体板111与每个凹部141相对的位置均设置有凸部1212。具体地,储物盒14分别朝向第一支撑侧板121及第二支撑侧板122的表面均构造形成有凸部1212,第一支撑侧板121及第二支撑侧板122朝向储物盒14的表面均构造形成有凸部1212,第一支撑侧板121及第二支撑侧板122上的凸部1212分别与位置对应的凹部141配合,可使得储物盒14定位更准确,且安装更牢靠。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板12还包括连接板125,连接板125配接于支撑主体板111面向避位空间124的内壁,且储物盒14与连接板125可拆卸地连接。优选地,储物盒14的侧壁构造形成有安装板142,安装板142与连接板125相对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五螺纹孔1251,副仪表板总成10还包括第五螺钉22,第五螺钉22与安装板142与连接板125上的第五螺纹孔1251螺合,可实现支撑板12与储物盒14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实际装配时,先将储物盒14上的凹部141与支撑板12上的凸部1212配合进行粗定位,而后使用第五螺钉22连接安装板142及连接板125。
优选地,第一支撑侧板121及第二支撑侧板122上均设置有连接板125,每个连接板125上均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五螺纹孔1251,第五螺钉22与所有连接板125上的所有第五螺纹孔1251一一对应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副仪表板总成10还包括前变速手柄15,前变速手柄15配接于副仪表板主体11上。具体地,主体板111上开设有变速安装孔,前变速手柄15穿设于变速安装孔,并与变速安装孔卡接。优选地,第一主体侧板112及第二主体侧板113上均设置有卡孔,前变速手柄15上被构造形成有卡持部(例如卡扣),卡持部与卡孔相卡持。
在一实施例中,副仪表板总成10还包括水杯座16,水杯座16配接于副仪表板主体11上。优选地,主体板111上开设有水杯座安装孔1112,水杯座16穿设于水杯座安装孔1112,并搭接于水杯座安装孔1112的边缘。此外,水杯座16还通过螺钉、或者销轴、或者键等可拆卸件与主体板111可拆卸地连接。水杯座16具有用于方便水杯插入的水杯容置空间,水杯座16的设置,可方便放置水杯。为提升水杯座16的美观性,在水杯座16的内底壁还铺设有具有装饰水杯座16的水杯垫24。
在一实施例中,主体板111上还设置有置物槽1113,置物槽1113的槽底部铺设有置物垫27,置物垫27能够装饰置物槽1113,且能够在放置水杯的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主体板111上还设置有驻车手阀23,驻车手阀23的外表面还设置有手阀装饰条25,手阀装饰条25能够提升驻车手阀23的美观性。
在一实施例中,储物盒14、前变速手柄15、水杯座16、置物槽1113及驻车手阀23沿主体板11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且储物盒14最靠近仪表板30。
在一实施例中,主体板111上还设置有手机槽1114,手机槽1114位于水杯座16的一侧,并沿主体板111的长度方向延伸。手机槽1114被构造为用于放置手机。此外、手机槽1114内还设置有装饰手机槽1114及缓冲手机的缓冲垫26。
上述汽车1及其副仪表板总成10,由于副仪表板主体11与支撑板12均与仪表板30为可拆卸地连接,且支撑板12与副仪表板主体11亦为可拆卸地连接,如此,能够提升副仪表板的装配简易性,使得汽车1具有较小的装配难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副仪表板总成(10),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仪表板总成(10)包括副仪表板,所述副仪表板包括:
副仪表板主体(11),可拆卸地连接于汽车(1)的仪表板(30)上;以及
支撑板(12),设于所述副仪表板主体(11)的下方,并与所述副仪表板主体(11)及所述仪表板(30)均可拆卸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物盒(14),所述储物盒(14)配接于所述副仪表板主体(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10),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仪表板主体(11)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副仪表板主体(11)的避位孔(1111),所述支撑板(12)围设形成有与所述避位孔(1111)连通的避位空间(124),所述储物盒(14)穿设于所述避位孔(1111)及所述避位空间(1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2)包括凸部(1212)及围设形成所述避位空间(124)的支撑主体板(111),所述凸部(1212)配接于所述支撑主体板(111)面向所述避位空间(124)的内壁,所述储物盒(14)的侧壁凹陷形成与所述凸部(1212)配合的凹部(1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10),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盒(14)相对的两侧侧壁均设置有所述凹部(141),所述支撑主体板(111)与每个所述凹部(141)相对的位置均设置有所述凸部(12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2)还包括连接板(125),所述连接板(125)配接于所述支撑主体板(111)面向所述避位空间(124)的内壁,且所述储物盒(14)与所述连接板(125)可拆卸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10),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仪表板主体(11)具有与所述仪表板(30)相对设置的前端板(114),所述前端板(114)与所述仪表板(30)可拆卸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挡板(13),所述遮挡板(13)遮挡于所述前端板(114)背向所述仪表板(30)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杯座(16),所述水杯座(16)配接于所述副仪表板主体(11)上。
10.一种汽车(1),其特征在于,包括:
仪表板(30);以及
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10),所述副仪表板主体(11)及所述支撑板(12)均与所述仪表板(30)可拆卸地连接。
CN202220633397.8U 2022-03-23 2022-03-23 汽车及其副仪表板总成 Active CN2172595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33397.8U CN217259591U (zh) 2022-03-23 2022-03-23 汽车及其副仪表板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33397.8U CN217259591U (zh) 2022-03-23 2022-03-23 汽车及其副仪表板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59591U true CN217259591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69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33397.8U Active CN217259591U (zh) 2022-03-23 2022-03-23 汽车及其副仪表板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595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91719B2 (en) Reconfigurable console mount
KR100921297B1 (ko) 자동차용 러기지룸
US20090174216A1 (en) Supports for vehicle instrument panels
CN217259591U (zh) 汽车及其副仪表板总成
EP1486409A3 (en) Housing support structure of an anti-theft u-shaped lockin tool in a vehicle
CN212637353U (zh) 一体双屏板总成及汽车
CN210912028U (zh) 副仪表板总成和车辆
CN219706695U (zh) 副仪表板总成结构和车辆
CN216733913U (zh) 仪表板组件及汽车
JP7063134B2 (ja) 乗物用内装材
CN218199812U (zh) 一种具有钢珠限位结构的储物箱滑盖
CN217422150U (zh) 一种简便安装汽车挡把结构
JP4675221B2 (ja) センターコンソール
JP5309934B2 (ja) 車両用カップホルダー構造
CN210912276U (zh) 一种汽车卡扣底座结构
CN219727874U (zh) 副仪表板总成用安装支架及车辆
CN220826510U (zh) 副仪表板及车辆
CN220009577U (zh) 一种卡扣式扶手杯托结构
CN220884054U (zh) 一种汽车副仪表盘用的卡接结构
CN220742885U (zh) 一种多功能储物空间的汽车中控箱及汽车
CN210941612U (zh) 车辆的工具箱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2073684U (zh) 副仪表板总成和汽车
CN217649373U (zh) 一种车内中控前端储物盒
CN220009558U (zh) 车辆手扶箱
CN209955836U (zh) 一种车载杯座的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