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46736U - 车辆的后备箱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后备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46736U
CN208646736U CN201821092300.7U CN201821092300U CN208646736U CN 208646736 U CN208646736 U CN 208646736U CN 201821092300 U CN201821092300 U CN 201821092300U CN 208646736 U CN208646736 U CN 208646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ot
threshold
mounting structure
compartment floor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9230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O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O Nextev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O Nextev Ltd filed Critical NIO Nextev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9230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46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46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467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的后备箱。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车辆的后备箱内空间利用率低、难以适应多种物品放置场合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后备箱包括设置于后备箱的内壁上的多组安装结构和行李箱地板,行李箱地板能够选择性地卡置于多组安装结构中的任意一组,以便调整后备箱内的容纳空间。通过上述设置,使得行李箱地板能够通过更换与其卡置配合的安装结构的方式改变其在后备箱内的安装位置,从而使得行李箱地板上、下侧的容纳空间的大小能够随着行李箱地板的位置变化而改变,以便用户能够根据每次运输的随行物品的具体放置需求来调整后备箱内的容纳空间。

Description

车辆的后备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的后备箱。
背景技术
汽车的车身尾部内通常设置有具有物品容纳功能的后备箱。具体地,汽车的后备箱内大多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行李箱地板。行李箱地板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至后备箱中,将后备箱中的容纳空间以行李箱地板为隔层分离为一个大的上方容纳空间和小的下方容纳空间,以便用户能够将行李箱等大件的随行物品放置于行李箱地板上方,将其他小的随行物品放置于行李箱地板的下方,以实现对后备箱内的容纳空间的合理规划以及对随行物品的分类放置。
考虑到很多随行物品具有防压、防震、大容纳空间等放置需求,例如,大体积的随行物品难以放到大的上方容纳空间,因此现有的一大一小两个容纳空间限制了用户对放置需求多样性的随行物品的合理布置,不仅难以充分利用后备箱内的容纳空间,还不便于用户携带多种具有不同放置需求的随行物品。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车辆的后备箱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车辆的后备箱内的空间利用率低、难以适应多种物品放置场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后备箱,所述后备箱包括设置于所述后备箱的内壁上的多组安装结构和行李箱地板,所述行李箱地板能够选择性地卡置于所述多组安装结构中的任意一组,以便调整所述后备箱内的容纳空间。
在上述后备箱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多组安装结构包括第一组安装结构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组安装结构下方的第二组安装结构,所述行李箱地板能够选择性地卡置于所述第一组安装结构和所述第二组安装结构中的任意一组,以便调整所述后备箱上方和下方的容纳空间。
在上述后备箱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组安装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后备箱后侧的第一门槛以及设置于所述后备箱前侧的第一卡接结构,所述行李箱地板通过前后两侧分别搭接至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和所述第一门槛的方式卡置于所述第一组安装结构上。
在上述后备箱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组安装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门槛下方的第二门槛和设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下方的第二卡接结构,所述行李箱地板通过前后两侧分别搭接至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和所述第二门槛的方式卡置于所述第二组安装结构。
在上述后备箱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门槛包括卡接面以及与所述卡接面相连的斜面,在所述行李箱地板安装至所述第一门槛的情形下,所述行李箱地板搭接至所述卡接面;在所述行李箱地板安装至所述第二门槛的过程中,所述行李箱地板和所述斜面滑动配合以便卡置于所述第二门槛。
在上述后备箱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门槛和所述第二门槛均为设置于所述后备箱的后侧壁上的凸筋,所述卡接面为所述凸筋的顶部表面,所述斜面为所述凸筋的侧壁表面。
在上述后备箱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门槛和所述第二门槛沿竖向设置。
在上述后备箱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后备箱的前侧设置有竖板,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为设置于所述竖板上的凸台。
在上述后备箱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为形成于所述后备箱底部的凸出平台。
在上述后备箱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后备箱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门槛和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卡置配合的盖板,在组装好的状态下,所述盖板和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的顶部齐平。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后备箱包括设置于后备箱的内壁上的多组安装结构和行李箱地板,行李箱地板能够选择性地卡置于多组安装结构中的任意一组,以便调整后备箱内的容纳空间。通过上述设置,使得行李箱地板能够通过更换与其卡置配合的安装结构的方式改变其在后备箱内的安装位置,从而使得行李箱地板上方和下方的容纳空间的大小能够随着行李箱地板的位置变化而改变,以便用户能够根据每次运输的随行物品的具体放置需求来调整后备箱内的容纳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汽车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备箱的后备箱地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备箱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备箱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后备箱;11、后侧壁;12、竖板;2、行李箱地板;3、第一组安装结构;31、第一门槛;311、卡接面;312、斜面;32、第一卡接结构;4、第二组安装结构;41、第二门槛;42、第二卡接结构;5、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本实用新型的多组安装结构是结合设置于后备箱内的情形来描述的,但显然上述多组安装结构还能够设置于其他具有容纳空间调整需求的储物设备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首先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备箱的后备箱地板的安装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部设置有能够储存物品的后备箱1。后备箱1包括设置于其内壁上的多组安装结构和行李箱地板2。行李箱地板2能够安装于后备箱1的内部,以便作为后备箱1的地板、承载放置于后备箱1内的行李。行李箱地板2能够选择性地卡置于上述多组安装结构中的任意一组,以便调整后备箱1内的容纳空间。也就是说,用户能够选择行李箱地板2的卡置位置,并以此来调整行李箱地板2的上方和下方的空间,使得后备箱1内被行李箱地板2分隔出来的各容纳空间的大小具有可调整性,从而使得后备箱1内能够同时放置具有不同放置需求的随行物品,提高了后备箱1的利用率,提升了后备箱1的实用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多组安装结构包括第一组安装结构3以及设置于第一组安装结构3方的第二组安装结构4,行李箱地板2能够选择性地卡置于第一组安装结构3和第二组安装结构4中的任意一组,以便调整后备箱1上方和下方的容纳空间。通过在后备箱1的内壁上设置不同高度的安装结构,使得后备箱1能够适应多种物品运输场景。使后备箱1能够在更妥善地容纳具有特殊放置需求的物品(如玻璃等易碎类物品、棉花等可压缩类物品)的同时还能够分隔出其他容纳空间,以便后备箱内能够还能够运输其他大质量或者大体积物品,极大地提升了后备箱1容纳物品的多样性。例如,行李箱地板2能够通过卡接至位于上方的第一组安装结构3的方式安装至位置a,以将后备箱1的内部分隔为适宜大小的上方空间和偏大的下方空间,使得用户能够将小型行李箱放置于行李箱地板2上,将其他小体积的物品或者怕压的物品放置于行李箱地板2的下方。在用户需要放置更小体积且易碎的物品时,可将行李箱地板2下移至安装位置b,使行李箱地板2卡置在位于下方的第二组安装结构4上,从而通过减小行李箱地板2下方的容纳空间的方式防止物品在较大空间内上下颠晃。
接下来参阅图2和图3并继续参阅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备箱的后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备箱的前侧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具体地,第一组安装结构3包括设置于后备箱1的后侧壁11上的第一门槛31以及设置于后备箱1的前侧壁上的第一卡接结构32,行李箱地板2通过前后两侧分别搭接至第一卡接结构32和第一门槛31的方式卡置于第一组安装结构3上。第二组安装结构4包括设置于第一门槛31下方的第二门槛41和设置于第一卡接结构32下方的第二卡接结构42,行李箱地板2通过前后两侧分别搭接至第二卡接结构42和第二门槛41的方式卡置于第二组安装结构4。其中,第一门槛31、第二门槛41、第一卡接结构32和第二卡接结构42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是相同的结构,或者上述四个结构均不相同,其各自设置的结构能够满足行李箱地板2的卡置需求即可。
更具体地,后备箱1的前侧壁为设置于后备箱前侧的竖板12,第一卡接结构32设置于竖板12靠近后备箱1的一侧。该竖板12设置于汽车的后排座椅的下方,以作为隔板将车内的乘客空间和后备箱从汽车地板位置分隔开。
在此基础上,为了使行李箱地板2既能够卡置于第一组安装结构3上,又能够移动至第一组安装结构3的下方卡置于第二组安装结构4上,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组安装结构3的具体设置方案为:第一门槛31包括卡接面311以及与卡接面311相连的斜面312,在行李箱地板2安装至第一门槛31的情形下,行李箱地板2的后部卡接至卡接面311;在行李箱地板2安装至第二门槛41的过程中,行李箱地板2和斜面312滑动配合以卡置于第二门槛41。也就是说,在行李箱地板2位于第一门槛31位置时,行李箱地板的后部能够通过沿斜面312滑动的方式移动至第二门槛41上,从而使得行李箱地板2能够通过前后两端中的一端先移动至第二门槛41或者第二卡接结构42上,另一端在移动至第二卡接结构42或者第二门槛41上,从而完成行李箱地板2在第二组安装结构4的卡置安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和行李箱地板2卡置配合的多组安装结构沿竖向设置,即,行李箱地板2的安装位置仅在高度方向上发生变化。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和行李箱地板2卡置配合的多组安装结构在不同高度上设置有一定的错位,即,行李箱地板2的安装位置在高度方向以及平面上的位置均发生变化。
在有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和行李箱地板2卡置配合的多组安装结构在不同高度上设置有一定的错位,并且行李箱地板2安装后的平面度发生改变,即,行李箱地板2既在高度方向和平面上的安装位置发生变化,又存在卡置后的水平程度上的改变,如由水平卡置状态变为倾斜卡置状态。
下面结合第一种竖向设置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地阐述。
作为示例,第一门槛31和第二门槛41均为设置于后备箱1的后侧壁11上的凸筋,且两个凸筋沿竖向设置于后备箱1的后侧壁11上。也就是说,后侧壁11为竖直设置,两个凸筋的延伸位置在同一竖直面上。此时,行李箱地板2的卡置位置仅在高度方向上发生变化,行李箱地板2的卡置位置变换前后均为近似水平状态。采用上述竖向设置无需通过占用车内的乘客空间或者将后侧壁11做向外凹进的异形设计的方式使两组安装结构错位设计,既满足卡置位置的改变又保证了汽车的整体设置方案简洁可行。按照图1方位,卡接面311为该凸筋的顶部表面,斜面312为该凸筋右侧的向后备箱1外侧倾斜的侧壁表面。第二门槛41和第一门槛31的结构完全相同。当然,在第二门槛41的下方不设置其他卡接结构的情形下,第二门槛41的右侧侧壁也可以不设置有倾斜度。
如图3所示,第一卡接结构32为设置于竖板12上的凸台。图2中示出的凸台为从竖板12的侧壁上沿横向延伸出的矩形块结构,并且凸台的数量为两个。实际上,凸台的数量以及形状可以根据卡置需求具体设定。例如,在对行李箱地板2的承载要求较大时,凸台的数量也可以多于两个。或者,矩形块结构的凸台的底部还可以设置加强筋结构。第二卡接结构42为形成于后备箱1的底部上的凸出平台。也就是说,后备箱1的底部钣金上靠近后备箱1前部的位置设置有凸起的平台,该平台的顶部和第二门槛41的顶侧表面齐平,以使行李箱地板2能够卡置于第二门槛41和该凸出平台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规划后备箱1内的容纳空间,后备箱1还包括与第二门槛41和第二卡接结构42卡置配合的盖板5。在盖板组装至第二组安装结构4的状态下,盖板5和第二卡接结构42的顶部齐平。具体而言,凸出平台的顶部形成有与盖板5的端部形状相适应的凹陷,盖板5的一端卡置于该凹陷内,另一端搭接在第二门槛41上,以便盖板5和第二卡接结构42能够组成一个平面,使得盖板5和卡置于第一组安装结构3的行李箱地板2之间形成一个较小的容纳空间,并且盖板5和后备箱1的底部钣金之间形成另一个小的容纳空间,使得后备箱1内能够放置更多见易碎的小件物品。在用户放置物品时,既可以将行李箱地板2卡置于第一组安装结构3上、将盖板5卡置于第二组安装结构4上,也可以将行李箱地板2卡置于第二组安装结构4上、盖板5的上方,或者仅使用行李箱地板2或者盖板5,上述两个板件在后备箱1内的安装方式并不唯一,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物品放置需求进行调整。
关于上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首先,虽然第一门槛31和第二门槛41的形状是结合凸筋来描述的,但是这并不是限定的,例如第一门槛31或者第二门槛41还可以是设置于后备箱1的后侧壁11上的凸台。同理,第一卡接结构32和第二卡接结构42的形状也不局限于凸台和凸出平台,例如,第一卡接结构32或者第二卡接结构42还可以是设置于竖板12上的凸筋。其次,虽然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地板2的安装结构均结合后备箱的前侧以及后侧的设置位置来描述的,但显然上述任一组或者全部安装结构均可设置于后备箱的左侧和右侧。并且在安装结构设置于前后两侧或者左右两侧的情形下,后备箱1的另一组相对侧上也可以设置其他辅助卡置的结构,只要每组安装结构的设置方案不影响行李箱地板2的卡置和位置变换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备箱1内设置有第一组安装结构3、位于第一组安装结构3下方的第二组安装结构4以及能够选择性地卡置于任一组安装结构上的行李箱地板2。用户能够根据所需放置的物品的体积、运输需求等放置条件来选择行李箱地板2的安装位置,以便调整后备箱1的上方和下方的容纳空间,提高了后备箱1内的空间利用率。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后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备箱包括设置于所述后备箱的内壁上的多组安装结构和行李箱地板,所述行李箱地板能够选择性地卡置于所述多组安装结构中的任意一组,以便调整所述后备箱内的容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安装结构包括第一组安装结构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组安装结构下方的第二组安装结构,所述行李箱地板能够选择性地卡置于所述第一组安装结构和所述第二组安装结构中的任意一组,以便调整所述后备箱上方和下方的容纳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安装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后备箱后侧的第一门槛以及设置于所述后备箱前侧的第一卡接结构,
所述行李箱地板通过前后两侧分别搭接至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和所述第一门槛的方式卡置于所述第一组安装结构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安装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门槛下方的第二门槛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下方的第二卡接结构,
所述行李箱地板通过前后两侧分别搭接至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和所述第二门槛的方式卡置于所述第二组安装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槛包括卡接面以及与所述卡接面相连的斜面,
在所述行李箱地板安装至所述第一门槛的情形下,所述行李箱地板搭接至所述卡接面;
在所述行李箱地板安装至所述第二门槛的过程中,所述行李箱地板和所述斜面滑动配合以便卡置于所述第二门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槛和所述第二门槛均为设置于所述后备箱的后侧壁上的凸筋,
所述卡接面为所述凸筋的顶部表面,所述斜面为所述凸筋的侧壁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槛和所述第二门槛沿竖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备箱的前侧设置有竖板,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为设置于所述竖板上的凸台。
9.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为形成于所述后备箱底部的凸出平台。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备箱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门槛和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卡置配合的盖板,在组装好的状态下,所述盖板和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的顶部齐平。
CN201821092300.7U 2018-07-10 2018-07-10 车辆的后备箱 Active CN208646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92300.7U CN208646736U (zh) 2018-07-10 2018-07-10 车辆的后备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92300.7U CN208646736U (zh) 2018-07-10 2018-07-10 车辆的后备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46736U true CN208646736U (zh) 2019-03-26

Family

ID=65784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92300.7U Active CN208646736U (zh) 2018-07-10 2018-07-10 车辆的后备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467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61483A (zh) * 2020-03-13 2020-07-03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龙骨突式承托板、行李箱及汽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61483A (zh) * 2020-03-13 2020-07-03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龙骨突式承托板、行李箱及汽车
CN111361483B (zh) * 2020-03-13 2021-08-06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龙骨突式承托板、行李箱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25862B2 (en) Aircraft interior lavatory
EP2828157B1 (en) Aircraft passenger suite seating arrangement
CN102848984B (zh) 乘用车辆的储物系统
WO2015014850A1 (en) Partition wall for a vehicle cabin, a monument arrangement in a cabin of a transportation means, and a transportation means with a cabin along with at least one such partition wall arranged therein
EP2078636B1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in-vehicle luggage systems
US7159694B2 (en) Step stool tray
US9561854B2 (en) Toilet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WO2003026926A2 (en) Removable and vertically adjustable storage apparatus for vehicle seat backrest
CN209305687U (zh) 一种副仪表板骨架
CN208646736U (zh) 车辆的后备箱
CN210707177U (zh) 一种用于汽车副驾驶仪表板的置物装置及汽车
US20020000456A1 (en) Arrangement for transporting objects in a motor vehicle
WO2019029717A1 (zh) 一种行李箱装置
CN209112098U (zh) 一种地毯
CN210912223U (zh) 一种车辆
CN207059914U (zh) 一种车用座椅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9987834U (zh) 一种汽车行李舱、行李舱地毯及汽车
CN218463548U (zh) 一种用于汽车后备箱的多功能搁物板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8530373U (zh) 随车液体存储器及汽车
CN215663886U (zh) 一种客船用沙发床
CN212345637U (zh) 一种方便旅途候车休息的行李箱
CN215552676U (zh) 一种多功能车载座箱沙发
KR102633258B1 (ko) 차량 의자 뒷면에 지지되는 확장판을 구비한 캠핑 장치
CN210707165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发动机舱储物箱结构
CN213008442U (zh) 行李舱盖板位置调节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14

Address after: Susong Road West and Shenzhen Road North,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lai (Anhui) Hold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 Floor of Yihe Building, No. 1 Kangle Plaza, Central, Hong K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NIO NEXTEV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