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98307U - 一种免拆卸的新型模板连接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免拆卸的新型模板连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98307U
CN210798307U CN201921217381.3U CN201921217381U CN210798307U CN 210798307 U CN210798307 U CN 210798307U CN 201921217381 U CN201921217381 U CN 201921217381U CN 210798307 U CN210798307 U CN 210798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base
piece
connecting piec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1738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松
宁英杰
金一峰
孙国庆
李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Chengtou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Zhejiang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Chengtou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Zhejiang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Chengtou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Zhejiang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Chengtou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1738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983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98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983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一种免拆卸的新型模板连接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件的频繁拆装造成连接件报废率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与连接底座上的快接槽相配合的限位件,限位件的转轴上活动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上连接有驱动件,驱动杆绕转轴转动时可带动驱动件一并转入快接槽中,驱动件与驱动杆发生相对转动的同时沿着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发生位移,驱动件上设有用以固定模板与连接底座的压块,快接槽槽口处的凸缘沿连接底座的垂线方向对限位件进行限位,驱动件与快接槽的槽底之间始终为线接触。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连接件不需要频繁拆装,连接件的报废率低;压块与连接底座配合同时实现压紧、定位和锁止功能,连接件的结构紧凑简洁,便于进行轻量化设计。

Description

一种免拆卸的新型模板连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板安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免拆卸的新型模板连接件。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程建筑中,在现场浇注混凝土而进行梁、立柱、立面墙、楼面等单元内的施工时,必须要用到大量的混凝土模板,混凝土模板的侧模与底模拼接后,在对模具中部的灌浆槽灌注浆料之前,需要将模具与地面中的底座固定起来,防止模具在灌浆的过程中发生移动;目前常见的用以连接模具和底座的连接件是由精轧螺纹钢制成的T字形连接器,连接器的水平段与底座固定连接,连接器的竖直段与模具上加设的螺杆套接,从而将模具与底座固定连接起来;上述连接器虽然可以实现模具与底座的固定,但是使用时模具上需要附加与连接器配合使用的螺杆,连接器的水平段需要插入地表下方,安装及拆卸过程均十分复杂;此外,由于针对不同模具连接件的安装位置各不相同,当底座上的模具变更时,常需要先将底座上的连接件拆下,待模具变更完成后再将连接件安装在底座上,连接件与底座的频繁拆装,一方面需要较大的工作量,降低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会造成连接件的快速磨损,连接件的使用寿命较短,报废率较高。
申请号为CN 201010133828.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控角度的模板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包括第一分构件、第二分构件、一个锁定装置;第一分构件设有连接旋转轴穿入孔,第二分构件设有连接旋转轴,角度锁定装置设有连接孔,第一分构件、第二分构件和角度锁定装置之间通过连接旋转轴连接;在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沿连接旋转轴的一侧分别与两片模板固定连接,每个模板的倒角侧与连接旋转轴对齐。
上述专利所述连接件结构形式简单,倒角角度可以在0°~240°范围内随意调节,角度调整完毕后可以马上锁定,不单独设置读数仪器,读取转角读数的方法简便、直观;但是,上述连接件的适用范围较窄,只能对呈夹角的两个模板进行连接,且连接过程中第一分构件、第二分构件需要分别和两个模板固定,连接件的安装和拆卸过程均十分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连接件的频繁拆装造成连接件的快速磨损,导致连接件报废率较高,以及现有连接件的拆装过程较繁琐导致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免拆卸的新型模板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不工作时可以放入连接底座的快接槽中,使用时可移动至模板与底座的连接位置,连接件不需要频繁拆装,连接件的报废率较低,此外,所述连接件拆装过程只需要转动驱动杆及驱动件即可,拆装过程便捷高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免拆卸的新型模板连接件,包括与连接底座上的快接槽相配合的限位件,限位件的转轴上活动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上连接有驱动件,驱动杆绕转轴转动时可带动驱动件一并转入快接槽中,驱动件与驱动杆发生相对转动的同时沿着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发生位移,驱动件上设有用以固定模板与连接底座的压块,快接槽槽口处的凸缘沿连接底座的垂线方向对限位件进行限位,驱动件与快接槽的槽底之间始终为线接触。
传统结构中,为实现模板与连接底座的固定,常常使用分立的连接件,与连接底座相连的连接件和与模板相连的连接件均不是完整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分立的两个或多个构件配合形成完整的连接件,从而实现模板与连接底座的固定;但是上述连接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一是灵活性极差,由于连接件并非一体式结构,当连接件的定位排布出错时,对连接件进行调整时既需要分别调整模板和连接底座上的构件,又需要考量调整后的构件之间的定位精度,防止错配或漏配现象的发生;其二是针对不同模具连接件的安装位置各不相同,当底座上的模具变更时,常需要先将底座上的连接件拆下,待模具变更完成后再将连接件安装在底座上,连接件与底座的频繁拆装,一方面需要较大的工作量,降低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会造成连接件的快速磨损,连接件的使用寿命较短,报废率较高。本实用新型中,一体式结构的连接件包括限位件、驱动杆、驱动件和压块,其中,快接槽槽口处的凸缘沿连接底座的垂线方向对限位件进行限位,限位件无法从快接槽中滑出,连接件相当于连接底座上一个可移动的构件,在连接底座的加工过程中,就把连接件置入快接槽中;当需要对模板与连接底座进行固定时,由于驱动件与驱动杆发生相对转动的同时沿着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发生位移,转动驱动件使得驱动件靠近连接底座,目测比较模板的厚度及压块的下端与连接底座之间的距离,待压块的下端与连接底座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模板的厚度时,将模板放在压块下方,转动驱动件来缩短压块下端与连接底座之间的距离,待压块贴紧模板且模板贴紧连接底座且连接件和模板沿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均无法移动时,模板与连接底座固定连接,转动驱动杆,带动限位件在快接槽中转动并与快接槽的侧壁面卡死;当不需要对模板与连接底座进行固定时,将驱动杆绕着转轴进行转动,带动驱动件一并转入快接槽中,连接件不会对连接底座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上述过程中,所述新型连接件对模板与连接底座的固定操作极为简单,只要转动驱动杆及驱动件即可,连接件的灵活性较高;此外,连接件不工作时可以放入连接底座的快接槽中,使用时可移动至模板与底座的连接位置,连接件不需要频繁拆装,连接件的报废率较低。
本实用新型中,需要对驱动杆进行定位和锁止,当连接件工作时,驱动杆需要与限位件保持良好的垂直度且在该位置锁止,以使得驱动杆可自由驱动限位件进行转动;当连接件收入快接槽中时,驱动杆需要从快接槽中快速取出。本实用新型对驱动杆的定位和锁止不需要附加额外机构,当连接件工作时,由于压块仅在 驱动件的一侧安设,驱动件在不平衡重量的作用下本应该发生侧倾,但是压块与连接底座的接触使得这一侧倾动作无法发生,驱动杆始终与连接底座的垂线方向一致,当驱动杆带动驱动件转入快接槽中时,压块位于快接槽外侧,当需要转出驱动杆时,推动压块的侧平面使驱动件转出快接槽即可,驱动杆在驱动件的带动下可同步转出快接槽。本实用新型使用连接件的自身构件压块对驱动杆进行定位和锁止,不需要附加额外的定位锁止机构,使得连接件的整体结构紧凑简洁,此外,压块与连接底座配合同时实现压紧、定位和锁止的三重功能,创造性极高。
作为优选,连接底座由工字钢拼接而成,凸缘包括沿快接槽宽度方向对称间隔布置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限位件沿连接底座的垂线方向滑动时,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配合阻挡限位件滑出快接槽,快接槽的槽宽大于驱动杆的径向尺寸。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底座由工字钢拼接而成,凸缘包括沿快接槽宽度方向对称间隔布置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由于限位件不需要从快接槽中取出,因此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配合阻挡限位件滑出快接槽。
作为优选,限位件包括第一分构件和第二分构件,第一分构件包括两块平行分隔排布的第一底板,第二分构件包括两块平行分隔排布的第二底板,第二底板位于两块第一底板的间隙内且与第一底板垂直,平行于第一底板的转轴垂直于第二底板且转轴的端部与第二底板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限位件包括配合形成立方体状结构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限位件的稳定性较高,平行于第一底板的转轴垂直于第二底板且转轴的端部与第二底板焊接连接,驱动杆绕转轴转动时即可转入快接槽中。
作为优选,第一底板靠近驱动件的一端设有沿连接底座的垂线方向的U型槽,U型槽沿第一底板的厚度方向贯通,两块第二底板之间的间隔距离与U型槽的槽宽一致,转轴与两块第一底板等间距,驱动杆绕转轴转动至与连接底座平行时驱动杆贴合U型槽的弧形槽底,U型槽的槽口处设有倒角。
U型槽的槽口处设有倒角,驱动杆可快速转入U型槽中;驱动杆绕转轴转动至与连接底座平行时驱动杆贴合U型槽的弧形槽底,此时驱动件垂直于连接底座且位于快接槽中,压块位于快接槽外,当需要使用连接件时压动压块即可将驱动件和驱动杆转出。
作为优选,驱动件包括本体和固定在其上端的螺母,本体上的连接孔与螺母的螺孔同心,驱动杆穿过连接孔及螺母并垂直于本体,立方体状的压块设在本体的下端并与驱动杆分离。
上述技术方案对压块、驱动杆及驱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了进一步限定,其中,螺母用于对驱动杆进行限位,在无外力作用下驱动杆无法发生自旋,从而避免了连接件固定模板和连接底座后发生松动。
作为优选,上端面为平面的本体由槽钢制成,螺母通过焊接与本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驱动件的本体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压块、螺母和驱动杆,将其用槽钢制备可降低连接件的整体重量,实现连接件的轻量化,进而拓宽其使用场合。
作为优选,驱动杆为活接螺栓,活接螺栓的孔眼位于两块第二底板之间且活动套接在转轴上,活接螺栓的螺纹段与螺母的内螺纹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杆选用活接螺栓,活接螺栓包括孔眼和螺纹段,其中孔眼与转轴配合实现驱动杆的自如转动,转动过程中第一底板上的U型槽对其进行限位,螺纹段与驱动件上的螺母配合,从而实现驱动件与驱动杆发生相对转动的同时沿着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发生位移。
作为优选,螺母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在本体的中部,压块与本体垂直且压块的端部凸出本体的侧平面。
上述技术方案对压块及驱动件做了进一步限定,具体的,螺母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在本体的中部,压块与本体垂直且压块的端部凸出本体的侧平面。
作为优选,第二底板呈矩形板状,第一底板沿连接底座垂线方向的两端均为外凸的弧形面,第一底板与快接槽的槽底之间为线接触。
限位件可以在快接槽中滑动,为减小滑动过程中的阻力同时降低限位件的磨损,将限位件沿连接底座垂线方向的两端设为外凸的弧形面,且第一底板与快接槽的槽底之间为线接触;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件是在连接底座加工时即一并加工完成的,减小限位件的磨损有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所述连接件对模板与连接底座的固定操作极为简单,只要转动驱动杆及驱动件即可,连接件的灵活性较高;(2)连接件不工作时可以放入连接底座的快接槽中,使用时可移动至模板与底座的连接位置,连接件不需要频繁拆装,连接件的报废率较低;(3)本实用新型使用连接件的自身构件压块对驱动杆进行定位和锁止,不需要附加额外的定位锁止机构,使得连接件的整体结构紧凑简洁;(4)压块与连接底座配合同时实现压紧、定位和锁止的三重功能,整个连接件的结构紧凑简洁,便于进行轻量化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连接底座,2、快接槽,3、限位件,4、转轴,5、驱动杆,5a、孔眼,5b、螺纹段,6、驱动件,6a、本体,6b、螺母,7、压块,8、凸缘,8a、第一凸缘,8b、第二凸缘,9、第一分构件,9a、第一底板,10、第二分构件,10a、第二底板,11、U型槽,11a、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 纵向 ”、“横向 ”、“上“、“下”、“前 ”、“后“、“左”、“ 右 ”、“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免拆卸的新型模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与连接底座1上的快接槽2相配合的限位件3,限位件的转轴4上活动连接有驱动杆5,驱动杆上连接有驱动件6,驱动杆绕转轴转动时可带动驱动件一并转入快接槽中,驱动件与驱动杆发生相对转动的同时沿着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发生位移,驱动件上设有用以固定模板与连接底座的压块7,快接槽槽口处的凸缘8沿连接底座的垂线方向对限位件进行限位,驱动件与快接槽的槽底之间始终为线接触;连接底座由工字钢拼接而成,凸缘包括沿快接槽宽度方向对称间隔布置的第一凸缘8a和第二凸缘8b,限位件沿连接底座的垂线方向滑动时,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配合阻挡限位件滑出快接槽,快接槽的槽宽大于驱动杆的径向尺寸;限位件包括第一分构件9和第二分构件10,第一分构件包括两块平行分隔排布的第一底板9a,第二分构件包括两块平行分隔排布的第二底板10a,第二底板位于两块第一底板的间隙内且与第一底板垂直,平行于第一底板的转轴垂直于第二底板且转轴的端部与第二底板焊接连接;第一底板靠近驱动件的一端设有沿连接底座垂线方向的U型槽11,U型槽沿第一底板的厚度方向贯通,两块第二底板之间的间隔距离与U型槽的槽宽一致,转轴与两块第一底板等间距,驱动杆绕转轴转动至与连接底座平行时驱动杆贴合U型槽的弧形槽底,U型槽的槽口处设有倒角11a;驱动件包括本体6a和固定在其上端的螺母6b,本体上的连接孔与螺母的螺孔同心,驱动杆穿过连接孔及螺母并垂直于本体,立方体状的压块设在本体的下端并与驱动杆分离;上端面为平面的本体由槽钢制成,螺母通过焊接与本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驱动杆为活接螺栓,活接螺栓的孔眼5a位于两块第二底板之间且活动套接在转轴上,活接螺栓的螺纹段5b与螺母的内螺纹相匹配;螺母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在本体的中部,压块与本体垂直且压块的端部凸出本体的侧平面;第二底板呈矩形板状,第一底板沿连接底座垂线方向的两端均为外凸的弧形面,第一底板与快接槽的槽底之间为线接触。
本实施例中,限位件第一构件中的两块第一底板平行间隔排布,第一底板的侧平面与快接槽的内槽壁之间的距离为2mm,第一底板的整体轮廓为立方体,其中与连接底座垂直的四个面均为平面,与连接底座平行的两个面为外凸的弧形面,第一底板与快接槽槽底之间为线接触;第一底板的上端设有U型槽,U型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底板的长度方向一致,其中U型槽的弧形槽底靠近第一底板的中部,U型槽沿第一底板的弧度方向贯通,U型槽的槽口与第一底板的上端面平齐,且U型槽的槽口处设有倒角;限位件的第二构件中的第二底板为矩形板,两块第二底板平行间隔排布,两块第二底板之间的间隙大于驱动杆的径向尺寸,第二底板垂直于第一底板且与第一底板固定连接,第二底板相对的平面与U型槽的内侧壁平齐,第一底板与转轴的端部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转轴垂直于第二底板且位于第二底板中部;驱动杆为活接螺栓,活接螺栓的孔眼套接在转轴上,活接螺栓的螺纹段与驱动件上螺母的内螺纹配合相连;驱动件的本体由槽钢制成,螺母设在槽钢上平面的中部,本体的连接孔与螺母的螺孔同心;本体的下端面上连接有压块,压块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在螺母的一侧。当需要对模板与连接底座进行固定时,由于驱动件与驱动杆发生相对转动的同时沿着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发生位移,转动驱动件使得驱动件靠近连接底座,目测比较模板的厚度及压块的下端与连接底座之间的距离,待压块的下端与连接底座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模板的厚度时,将模板放在压块下方,转动驱动件来缩短压块下端与连接底座之间的距离,待压块贴紧模板且模板贴紧连接底座且连接件和模板沿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均无法移动时,模板与连接底座固定连接,转动驱动杆,带动限位件在快接槽中转动并与快接槽的侧壁面卡死;当不需要对模板与连接底座进行固定时,将驱动杆绕着转轴进行转动,带动驱动件一并转入快接槽中,连接件不会对连接底座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Claims (9)

1.一种免拆卸的新型模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与连接底座上的快接槽相配合的限位件,限位件的转轴上活动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上连接有驱动件,驱动杆绕转轴转动时可带动驱动件一并转入快接槽中,驱动件与驱动杆发生相对转动的同时沿着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发生位移,驱动件上设有用以固定模板与连接底座的压块,快接槽槽口处的凸缘沿连接底座的垂线方向对限位件进行限位,驱动件与快接槽的槽底之间始终为线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拆卸的新型模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连接底座由工字钢拼接而成,凸缘包括沿快接槽宽度方向对称间隔布置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限位件沿连接底座的垂线方向滑动时,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配合阻挡限位件滑出快接槽,快接槽的槽宽大于驱动杆的径向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拆卸的新型模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限位件包括第一分构件和第二分构件,第一分构件包括两块平行分隔排布的第一底板,第二分构件包括两块平行分隔排布的第二底板,第二底板位于两块第一底板的间隙内且与第一底板垂直,平行于第一底板的转轴垂直于第二底板且转轴的端部与第二底板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免拆卸的新型模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底板靠近驱动件的一端设有沿连接底座垂线方向的U型槽,U型槽沿第一底板的厚度方向贯通,两块第二底板之间的间隔距离与U型槽的槽宽一致,转轴与两块第一底板等间距,驱动杆绕转轴转动至与连接底座平行时驱动杆贴合U型槽的弧形槽底,U型槽的槽口处设有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免拆卸的新型模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驱动件包括本体和固定在其上端的螺母,本体上的连接孔与螺母的螺孔同心,驱动杆穿过连接孔及螺母并垂直于本体,立方体状的压块设在本体的下端并与驱动杆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免拆卸的新型模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上端面为平面的本体由槽钢制成,螺母通过焊接与本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免拆卸的新型模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驱动杆为活接螺栓,活接螺栓的孔眼位于两块第二底板之间且活动套接在转轴上,活接螺栓的螺纹段与螺母的内螺纹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免拆卸的新型模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螺母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在本体的中部,压块与本体垂直且压块的端部凸出本体的侧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免拆卸的新型模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第二底板呈矩形板状,第一底板沿连接底座垂线方向的两端均为外凸的弧形面,第一底板与快接槽的槽底之间为线接触。
CN201921217381.3U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免拆卸的新型模板连接件 Active CN210798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7381.3U CN210798307U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免拆卸的新型模板连接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7381.3U CN210798307U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免拆卸的新型模板连接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98307U true CN210798307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41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17381.3U Active CN210798307U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免拆卸的新型模板连接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983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98307U (zh) 一种免拆卸的新型模板连接件
CN113187140B (zh) 一种叠合板组合结构及施工装置
CN110778113B (zh) 一种免拆卸的模板连接件
CN114016747B (zh) 一种预制构件快速吊装就位连接方法
CN210798287U (zh) 一种用于固定立柱底模的连接座
CN114273906B (zh) 船舶轴系连接法兰铰配孔找正工装
CN216377200U (zh) 预埋点纠偏安装槽
CN215727393U (zh) 一种钢筋弯曲试验机弯曲机构
CN210798300U (zh) 一种新型连接件
CN115262966A (zh) 一种浇筑钢筋混凝土用建筑模板锁紧设备
CN110778112B (zh) 一种用于立柱模板固定的连接座
CN114960944A (zh) 钢结构模块建筑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220644661U (zh) 橡胶止水带的临时固定结构
CN215671101U (zh) 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
CN220978831U (zh) 一种建筑模板连接架
CN220035501U (zh) 一种施工模具
CN218253325U (zh) 一种气割机轨道
CN220352833U (zh) 一种预应力h型钢支撑结构
CN219158398U (zh) 一种圆柱定型木模施工结构
CN220035396U (zh) 高安全性的灌注桩支护结构
CN115233680B (zh) 一种加固型模板
CN218263965U (zh) 可周转塔式起重机预埋件定位装置
CN219944209U (zh) 用于折弯机随动托料机构的安装及测试工装
CN219411504U (zh) 一种高强度横梁结构
CN220406717U (zh) 一种带有工件固定机构的液压折弯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