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98300U - 一种新型连接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连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98300U
CN210798300U CN201921219291.8U CN201921219291U CN210798300U CN 210798300 U CN210798300 U CN 210798300U CN 201921219291 U CN201921219291 U CN 201921219291U CN 210798300 U CN210798300 U CN 2107983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driving
connecting piece
base
qu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192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世文
宁英杰
金一峰
孙国庆
潘家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Chengtou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Zhejiang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Chengtou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Zhejiang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Chengtou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Zhejiang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Chengtou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192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983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983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983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连接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件的安装及拆卸过程较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与连接底座上的快接槽相配合的底板,底板的上端连接有垂直于连接底座的驱动杆,驱动杆上连接有驱动件,驱动件与驱动杆发生相对转动的同时沿着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发生位移,驱动件上设有用以固定模板与连接底座的压块,压块沿驱动杆的长度方向位于驱动件与底板之间,快接槽槽口处的凸缘沿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可对底板进行限位,底板在快接槽中转动时可与快接槽的侧壁面配合卡死。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连接件可实现模板与连接底座的快速固定,连接件的拆卸与安装通过底板的角度变换即可实现,连接件的安装及拆卸过程极为便捷,连接件的灵活性极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连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板安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连接件。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程建筑中,在现场浇注混凝土而进行梁、立柱、立面墙、楼面等单元内的施工时,必须要用到大量的混凝土模板,混凝土模板的侧模与底模拼接后,在对模具中部的灌浆槽灌注浆料之前,需要将模具与地面中的底座固定起来,防止模具在灌浆的过程中发生移动;目前常见的用以连接模具和底座的连接件是由精轧螺纹钢制成的T字形连接器,连接器的水平段与底座固定连接,连接器的竖直段与模具上加设的螺杆套接,从而将模具与底座固定连接起来;上述连接器虽然可以实现模具与底座的固定,但是使用时模具上需要附加与连接器配合使用的螺杆,连接器的水平段需要插入地表下方,安装及拆卸过程均十分复杂。
申请号为CN 201620542529.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模板拼接的多功能板式连接件,包括与建筑模板上开设的快接槽相配合的连 接板,所述连接板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卡固组件,至少一套所述卡固组 件包括螺栓和用于夹固建筑模板的平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供所述螺栓旋入的 第一安装孔,所述平板上开设有供螺栓穿过的通孔,至少另一套所述卡固组件包括螺杆、连 接于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快接槽卡固的直板和与所述螺杆相适配的螺母,所述连接板的 两端分别开设有供所述螺杆穿过的第二安装孔。
上述专利通过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卡固组件实现对模板的拼接,其中一套卡固组件与安装底座连接,另一套卡固组件实现对被安装底座的固定,由于用以固定和限位的卡固组件是两套分离的组件,因此所述连接件可实现模板与底座的快速固定;但是,上述实用新型的灵活性较差,以两套卡固组件为例,当需要调整连接件的位置时,需要至少打松两个螺栓方可对其进行移动;当需要取出连接件时,需要至少打松四个螺栓方可对其进行移动,需要打松卡固组件的套数越多则需要打松的螺栓的数量越大,进而会大幅增加施工人员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用以固定模具与底座的连接件的安装及拆卸过程较复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实现模板与连接底座的快速固定,连接件的拆卸与安装通过底板的角度变换即可实现,连接件的安装及拆卸过程极为便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连接件,包括与连接底座上的快接槽相配合的底板,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垂直于连接底座的驱动杆,驱动杆上连接有驱动件,驱动件与驱动杆发生相对转动的同时沿着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发生位移,驱动件上设有用以固定模板与连接底座的压块,压块沿驱动杆的长度方向位于驱动件与底板之间,快接槽槽口处的凸缘沿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可对底板进行限位。
传统结构中,为实现模板与连接底座的固定,常常使用分立的连接件,与连接底座相连的连接件和与模板相连的连接件均不是完整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分立的两个或多个构件配合形成完整的连接件,从而实现模板与连接底座的固定;但是上述连接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一是灵活性极差,由于连接件并非一体式结构,当连接件的定位排布出错时,对连接件进行调整时既需要分别调整模板和连接底座上的构件,又需要考量调整后的构件之间的定位精度,防止错配或漏配现象的发生;其二是安装及拆卸过程极为繁琐,背景技术中对这一缺点做了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中,一体式结构的连接件包括底板、驱动杆、驱动件和压块,当需要对模板与连接底座进行固定时,转动底板,使得底板的厚度方向与快接槽的槽宽方向基本一致,待底板放入快接槽后,转动驱动杆,由于驱动杆与底板为固定连接,因此驱动杆转动的同时底板也随之同步转动,当底板转动一定角度后,将底板向上移动时将无法从快接槽中取出,快接槽槽口处的凸缘沿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对底板进行了限位;待底板的宽度方向与快接槽的宽度方向基本一致时,驱动杆停止转动,目测比较模板的厚度及压块的下端与连接底座之间的距离,转动驱动件对压块与连接底座之间距离进行调节,待压块的下端与连接底座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模板的厚度时,将模板放在压块下方,转动驱动杆或驱动件来缩短压块下端与连接底座之间的距离,待压块贴紧模板且模板贴紧连接底座且连接件和模板沿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均无法移动时,模板与连接底座固定连接。上述过程中,所述新型连接件对模板与连接底座的固定操作极为简单,只要转动驱动杆及驱动件即可,当需要对连接件的位置进行调整时,只要转动驱动件和驱动杆后将底板自快接槽中取出后即可进行下一进程操作,连接件的灵活性较高。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件可实现模板与连接底座的快速固定,连接件的拆卸与安装通过底板的角度变换即可实现,连接件的安装及拆卸过程极为便捷,连接件的灵活性极高。
作为优选,连接底座由工字钢拼接而成,凸缘包括沿快接槽宽度方向对称间隔布置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底板的厚度方向与快接槽的宽度方向基本一致时,底板可沿驱动杆的长度方向自快接槽的槽口滑出。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底座由工字钢拼接而成,凸缘包括沿快接槽宽度方向对称间隔布置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当连接件需要经常从连接底座上取出时,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之间的间隙可以大一些,只要保证当底板的宽度方向与快接槽的宽度方向基本一致时,底板沿驱动杆的长度方向无法自快接槽的槽口滑出即可;当连接件不需要经常从连接底座上取出时,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之间的间隙可以小一些,只要保证当底板的厚度方向与快接槽的宽度方向基本一致时,底板可沿驱动杆的长度方向自快接槽的槽口滑出即可。
作为优选,驱动件包括本体和固定在其上端的螺母,本体上的连接孔与螺母的螺孔同心,驱动杆穿过连接孔及螺母,立方体状的压块设在本体的下端并与驱动杆分离。
驱动件与驱动杆发生相对转动的同时沿着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发生位移,当连接件完成模板与连接底座的固定连接时,需要对驱动杆和驱动件进行自锁,避免他们在振动等载荷作用下经自旋后发生松动,本实用新型在驱动件的本体上加设了螺母,当驱动件或驱动杆上有驱动力且驱动力大于螺母的自锁力时,驱动件和驱动杆均可以平滑转动,当模板与连接底座的固定完成后,螺母对驱动杆和驱动件进行锁止。
作为优选,上端面为平面的本体由槽钢制成,螺母通过焊接与本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驱动件的本体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压块、螺母和驱动杆,将其用槽钢制备可降低连接件的整体重量,实现连接件的轻量化,进而拓宽其使用场合。
作为优选,上端面为外凸弧形面的底板呈立方体状,底板的上端设有沿底板厚度方向贯通的矩形槽,底板的宽度小于快接槽的槽宽。
底板的宽度小于快接槽的槽宽,当驱动杆转动时,底板可在快接槽中自由转动,当驱动杆沿快接槽的长度方向移动时,底板可在快接槽内沿其长度方向同步滑动。
作为优选,矩形槽的长度方向与驱动杆的长度方向一致,矩形槽沿底板的宽度方向位于底板的中部,驱动杆为丝杆,丝杆焊接在矩形槽内。
矩形槽的长度方向与驱动杆的长度方向一致,矩形槽沿底板的宽度方向位于底板的中部,当驱动杆带动底板转动时,底板的转轴即为驱动杆,底板转动过程中覆盖的面积最小,从而可以使快接槽的槽宽较小,进而使得连接底座的结构紧凑化;驱动杆为丝杆,丝杆焊接在矩形槽内,丝杆与底座的焊接连接面有三个,从而可保证连接的稳固性,避免因驱动杆与底板的分离造成连接件的失效。
作为优选,螺母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在本体的中部,压块与本体垂直且压块的端部凸出本体的侧平面。
上述技术方案对压块及驱动件做了进一步限定,具体的,螺母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在本体的中部,压块与本体垂直且压块的端部凸出本体的侧平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连接件可实现模板与连接底座的快速固定,连接件的拆卸与安装通过底板的角度变换即可实现,连接件的安装及拆卸过程极为便捷,连接件的灵活性极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连接件固定模板与连接底座的示意图
图中:1、连接底座,2、快接槽,3、底板,4、驱动杆,5、驱动件,6、矩形槽,7、压块,8、凸缘,8a、第一凸缘,8b、第二凸缘,9、本体,10、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 纵向 ”、“横向 ”、“上“、“下”、“前 ”、“后“、“左”、“ 右 ”、“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连接件,包括与连接底座1上的快接槽2相配合的底板3,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垂直于连接底座的驱动杆4,驱动杆上连接有驱动件5,驱动件与驱动杆发生相对转动的同时沿着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发生位移,驱动件上设有用以固定模板与连接底座的压块7,压块沿驱动杆的长度方向位于驱动件与底板之间,快接槽槽口处的凸缘8沿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可对底板进行限位;连接底座由工字钢拼接而成,凸缘包括沿快接槽宽度方向对称间隔布置的第一凸缘8a和第二凸缘8b,底板的厚度方向与快接槽的宽度方向基本一致时,底板可沿驱动杆的长度方向自快接槽的槽口滑出;驱动件包括本体9和固定在其上端的螺母10,本体上的连接孔与螺母的螺孔同心,驱动杆穿过连接孔及螺母,立方体状的压块设在本体的下端并与驱动杆分离;上端面为平面的本体由槽钢制成,螺母通过焊接与本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上端面为外凸弧形面的底板呈立方体状,底板的上端设有沿底板厚度方向贯通的矩形槽6,底板的宽度小于快接槽的槽宽;矩形槽的长度方向与驱动杆的长度方向一致,矩形槽沿底板的宽度方向位于底板的中部,驱动杆为丝杆,丝杆焊接在矩形槽内;螺母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在本体的中部,压块与本体垂直且压块的端部凸出本体的侧平面。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对模板与连接底座进行固定时,转动底板,使得底板的厚度方向与快接槽的槽宽方向基本一致,待底板放入快接槽后,转动丝杆,由于丝杆与底板为固定连接,因此丝杆转动的同时底板也随之同步转动,当底板转动一定角度后,将底板向上移动时将无法从快接槽中取出,快接槽槽口处的凸缘沿丝杆的长度方向对底板进行了限位;待底板的宽度方向与快接槽的宽度方向基本一致时,丝杆停止转动,目测比较模板的厚度及压块的下端与连接底座之间的距离,转动驱动件对压块与连接底座之间距离进行调节,待压块的下端与连接底座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模板的厚度时,将模板放在压块下方,转动丝杆或驱动件来缩短压块下端与连接底座之间的距离,待压块贴紧模板且模板贴紧连接底座且连接件和模板沿丝杆的长度方向均无法移动时,模板与连接底座固定连接;当需要分离固定连接的模板与连接底座时,转动驱动件,驱动件与丝杆发生相对转动的同时驱动件沿丝杆的长度方向远离模板,待压块的下端与连接底座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模板的厚度时,取出模板,然后转动丝杆,待底板的厚度方向与快接槽的槽宽方向一致时,将底板沿丝杆长度方向取出即可,模板与连接底座的分离完成。

Claims (7)

1.一种新型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连接底座上的快接槽相配合的底板,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垂直于连接底座的驱动杆,驱动杆上连接有驱动件,驱动件与驱动杆发生相对转动的同时沿着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发生位移,驱动件上设有用以固定模板与连接底座的压块,压块沿驱动杆的长度方向位于驱动件与底板之间,快接槽槽口处的凸缘沿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可对底板进行限位,底板在快接槽中转动时可与快接槽的侧壁面配合卡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连接底座由工字钢拼接而成,凸缘包括沿快接槽宽度方向对称间隔布置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连接件,其特征在于,驱动件包括本体和固定在其上端的螺母,本体上的连接孔与螺母的螺孔同心,驱动杆穿过连接孔及螺母,立方体状的压块设在本体的下端并与驱动杆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上端面为平面的本体由槽钢制成,螺母通过焊接与本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新型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上端面为外凸弧形面的底板呈立方体状,底板的上端设有沿底板厚度方向贯通的矩形槽,底板的宽度小于快接槽的槽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连接件,其特征在于,矩形槽的长度方向与驱动杆的长度方向一致,矩形槽沿底板的宽度方向位于底板的中部,驱动杆为丝杆,丝杆焊接在矩形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螺母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在本体的中部,压块与本体垂直且压块的端部凸出本体的侧平面。
CN201921219291.8U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新型连接件 Active CN2107983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9291.8U CN210798300U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新型连接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9291.8U CN210798300U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新型连接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98300U true CN210798300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31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19291.8U Active CN210798300U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新型连接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983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86491B (zh) 一种组合式易脱模的高层建筑模板
CN206672580U (zh) 一种模块式灯箱及其组合框架
CN210798300U (zh) 一种新型连接件
WO2022030904A1 (ko)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용 가변형 몰드 및 이를 이용한 콘크리트 부재 제작 공법
CN112388806A (zh) 一种预制柱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5168088U (zh) 一种用于建筑模板的组合式连接锁紧装置
CN212193592U (zh) 制作装配式剪力墙构件的可分离式对口梳子型墙板模具
CN210551981U (zh) 一种具有快拆固定结构的侧模组件
CN210798307U (zh) 一种免拆卸的新型模板连接件
CN217840850U (zh) 一种组合式铝木结合型模板结构
CN215889339U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
CN110778112B (zh) 一种用于立柱模板固定的连接座
CN110778113B (zh) 一种免拆卸的模板连接件
CN214720451U (zh) 一种便于组合安装的铝合金压铸件
CN220524715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板式换热器
CN220645964U (zh) 一种公路隧道用组合式模板
CN220247625U (zh) 一种铝合金模板和木模板的连接装置
CN217998949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组装背楞结构及具有其的模板系统
CN216406141U (zh) 一种拆卸方便的建筑施工用模板
CN220978831U (zh) 一种建筑模板连接架
CN114263112B (zh) 一种桥梁圆柱墩的高强度轻量化模板
CN220394609U (zh) 一种基础装配式模板
CN220645174U (zh) 预制叠合板铝合金模板c型快拆定位结构
CN220644661U (zh) 橡胶止水带的临时固定结构
CN217225994U (zh) 一种桥梁预制板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