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91934U - 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91934U
CN210791934U CN201921668970.3U CN201921668970U CN210791934U CN 210791934 U CN210791934 U CN 210791934U CN 201921668970 U CN201921668970 U CN 201921668970U CN 210791934 U CN210791934 U CN 2107919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ejector
plate
injection mold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689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强
季剑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Wan'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Zhenl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Zhenl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Zhenl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689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919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919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919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模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脱模不稳定、定位不准确、产品易损坏、机构间有碰撞的缺点,包括底座和顶板,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有模脚,所述模脚的顶部通过六角螺钉连接有下模,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有导柱,所述导柱的外部滑动设置有顶针板,所述顶针板的顶部依次通过螺丝连接有锥度定位块和顶针,通过导向槽、缓冲滚珠、锥度定位块、锥度槽等结构的设置,顶针板在向上移动将产品顶出时,顶针板在导柱上滑动,经过缓冲滚珠增加顶针板的移动稳定性,产品顶出时锥度定位块和锥度槽对脱模位置进行定位,提升脱模精度,使产品的质量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模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现有技术中模具在进行脱模时存在以下弊端:一方面顶针板在向上顶出产品时的稳定性较差,脱模位置存在偏移现象,影响产品质量,产品顶出时,顶针还嵌入在产品的内部,若直接进行对产品抓取脱模,容易使产品损坏;另一方面,设备的脱模机构存在误动作的可能性,在模具还未完全顶出时动作机构之间将发生碰撞或对产品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脱模不稳定、定位不准确、产品易损坏、机构间有碰撞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包括底座和顶板,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有模脚,所述模脚的顶部通过六角螺钉连接有下模,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有导柱,所述导柱的外部滑动设置有顶针板,所述顶针板的顶部依次通过螺丝连接有锥度定位块和顶针,且所述顶针板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焊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另一端活动铰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端部活动铰接有锁杆,所述锁杆滑动设置在下模的内部,所述下模的一侧通过螺母螺栓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通过螺丝安装有气缸,气缸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上开设有凹槽,且所述下模的顶部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脱模座,所述脱模座上开设有脱模槽孔,所述承重板穿过脱模槽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上模,所述上模与下模相对设置,且上模上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位于脱模座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顶针板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壁两侧均装设有缓冲滚珠,所述导柱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缓冲滚珠与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模的底部开设有与锥度定位块相匹配的锥度槽。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上开设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杆嵌入在伸缩槽的内部,所述下模上开设有内槽,内槽的内壁一侧焊接有固定座,所述转动杆的一侧与固定座活动铰接。
优选的,所述下模上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与内槽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锁杆与滑孔的内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模脚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其中一个模脚的内部开设有侧槽,所述连接板位于侧槽的内部,且侧槽与内槽的内部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导向槽、缓冲滚珠、锥度定位块、锥度槽等结构的设置,顶针板在向上移动将产品顶出时,顶针板在导柱上滑动,经过缓冲滚珠增加顶针板的移动稳定性,产品顶出时锥度定位块和锥度槽对脱模位置进行定位,提升脱模精度,使产品的质量提高。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气缸、活塞杆、承重板等结构的设置,在顶针将产品顶出后,气缸驱动承重板对产品的底部进行承重,顶针复位后再由机械手将产品取出,确保取出产品时顶针与产品脱离,避免产品的外部有损伤。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顶杆、转动杆、锁杆、凹槽等结构的设置,在顶针板和顶针配合将产品顶出后,连接板在顶针板的作用下使转动杆转动,拉动锁杆向下滑动对承重板解锁,在解锁前承重板不会动作,消除了机构间存在碰撞可能性的隐患,对产品和设备进行了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的标号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承重板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脱模座的侧视图。
图中:1底座、2模脚、21侧槽、3下模、31锥度槽、32内槽、33固定座、4顶板、5上模、51收纳槽、6支架、61气缸、62活塞杆、63承重板、631凹槽、7脱模座、8脱模槽孔、9顶针板、91锥度定位块、92导向槽、93缓冲滚珠、10顶针、11导柱、111滑槽、12连接板、13顶杆、14转动杆、15伸缩杆、16锁杆、17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包括底座1和顶板4,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有模脚2,模脚2的顶部通过六角螺钉连接有下模3,底座1的顶部焊接有导柱11,导柱11的外部滑动设置有顶针板9,顶针板9的顶部依次通过螺丝连接有锥度定位块91和顶针10,且顶针板9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的顶部焊接有顶杆13,顶杆13的另一端活动铰接有转动杆14,转动杆14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伸缩杆15,伸缩杆15的端部活动铰接有锁杆16,锁杆16滑动设置在下模3的内部,下模3的一侧通过螺母螺栓固定有支架6,支架6的顶部通过螺丝安装有气缸61,气缸61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62,通过顶杆13、转动杆14、锁杆16、凹槽631等结构的设置,在顶针板9和顶针10配合将产品顶出后,连接板12在顶针板9的作用下使转动杆14转动,拉动锁杆16向下滑动对承重板63解锁,在解锁前承重板63不会动作,消除了机构间存在碰撞可能性的隐患,对产品和设备进行了保护,活塞杆62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承重板63,承重板63上开设有凹槽631,且下模3的顶部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脱模座7,脱模座7上开设有脱模槽孔8,承重板63穿过脱模槽孔8的内部,通过导向槽92、缓冲滚珠93、锥度定位块91、锥度槽31等结构的设置,顶针板9在向上移动将产品顶出时,顶针板9在导柱11上滑动,经过缓冲滚珠93增加顶针板9的移动稳定性,产品顶出时锥度定位块91和锥度槽31对脱模位置进行定位,提升脱模精度,使产品的质量提高,顶板4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上模5,上模5与下模3相对设置,且上模5上开设有收纳槽51,收纳槽51位于脱模座7的正上方,顶针板9上开设有导向槽92,导向槽92的内壁两侧均装设有缓冲滚珠93,导柱11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11,缓冲滚珠93与滑槽111滑动连接,下模3的底部开设有与锥度定位块91相匹配的锥度槽31,转动杆14上开设有伸缩槽,伸缩杆15嵌入在伸缩槽的内部,下模3上开设有内槽32,内槽32的内壁一侧焊接有固定座33,转动杆14的一侧与固定座33活动铰接,下模3上开设有滑孔17,滑孔17与内槽32的内部相连通,锁杆16与滑孔17的内部滑动连接,模脚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其中一个模脚2的内部开设有侧槽21,连接板12位于侧槽21的内部,且侧槽21与内槽32的内部相连通,通过气缸61、活塞杆62、承重板63等结构的设置,在顶针10将产品顶出后,气缸61驱动承重板63对产品的底部进行承重,顶针10复位后再由机械手将产品取出,确保取出产品时顶针10与产品脱离,避免产品的外部有损伤。
本实施例中,本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产品注塑成型后,上模5与下模3开模,上、下模分离,随后再驱动机构左右下顶针板9向上滑动推动顶针10将产品顶出,驱动机构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顶针板9在导柱11上滑动,通过缓冲滚珠93和滑槽111配合加强顶针板9的移动稳定性;
产品顶出时锥度定位块91嵌入到锥度槽31中,对脱模位置进行定位,避免产品偏移,提升加工精度,在顶针板9向上顶出的过程中,与之刚性连接的连接板12同时在侧槽21中向上移动,带动顶杆13推动转动杆14转动,转动杆14的另一端向下移动,设计伸缩杆15可在转动杆14中滑动,适应锁杆16在向下滑动时产生的位移差,脱模完成的同时,锁杆16正好脱离凹槽631的内部,在脱模之前,锁杆16将承重板63挡住,避免承重板63误动作;
进一步的,产品完全顶出后,气缸61经活塞杆62推动承重板63向左移动,使承重板63移动至产品的底部,凹槽631用于顶针10穿过,在承重板63移动到位后,顶针10复位,产品的底部由承重板63进行支撑,气缸61随后向右动作活塞杆62,使承重板63复位,而产品被脱模座7挡住掉落完成脱模动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包括底座(1)和顶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有模脚(2),所述模脚(2)的顶部通过六角螺钉连接有下模(3),所述底座(1)的顶部焊接有导柱(11),所述导柱(11)的外部滑动设置有顶针板(9),所述顶针板(9)的顶部依次通过螺丝连接有锥度定位块(91)和顶针(10),且所述顶针板(9)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的顶部焊接有顶杆(13),所述顶杆(13)的另一端活动铰接有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伸缩杆(15),伸缩杆(15)的端部活动铰接有锁杆(16),所述锁杆(16)滑动设置在下模(3)的内部,所述下模(3)的一侧通过螺母螺栓固定有支架(6),所述支架(6)的顶部通过螺丝安装有气缸(61),气缸(61)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62),所述活塞杆(62)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承重板(63),所述承重板(63)上开设有凹槽(631),且所述下模(3)的顶部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脱模座(7),所述脱模座(7)上开设有脱模槽孔(8),所述承重板(63)穿过脱模槽孔(8)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上模(5),所述上模(5)与下模(3)相对设置,且上模(5)上开设有收纳槽(51),收纳槽(51)位于脱模座(7)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板(9)上开设有导向槽(92),所述导向槽(92)的内壁两侧均装设有缓冲滚珠(93),所述导柱(11)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11),所述缓冲滚珠(93)与滑槽(11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3)的底部开设有与锥度定位块(91)相匹配的锥度槽(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4)上开设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杆(15)嵌入在伸缩槽的内部,所述下模(3)上开设有内槽(32),内槽(32)的内壁一侧焊接有固定座(33),所述转动杆(14)的一侧与固定座(33)活动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3)上开设有滑孔(17),所述滑孔(17)与内槽(32)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锁杆(16)与滑孔(17)的内部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脚(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其中一个模脚(2)的内部开设有侧槽(21),所述连接板(12)位于侧槽(21)的内部,且侧槽(21)与内槽(32)的内部相连通。
CN201921668970.3U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 Active CN2107919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8970.3U CN210791934U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8970.3U CN210791934U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91934U true CN210791934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44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68970.3U Active CN210791934U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919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11173U (zh) 一种塑料瓶吹气拉伸注塑成型模具
KR101213663B1 (ko) 사출금형의 사출물 취출장치
CN219618407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结构
CN210791934U (zh) 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
CN111152422A (zh) 一种多级滑块脱模装置及汽车功能件模具
CN215550647U (zh) 一种精密注塑件用注塑模具
CN103587085A (zh) 一种模具二次顶出与先复位一体机构
CN210308859U (zh) 一种滑块内带斜顶模具
CN210791872U (zh) 一种气动脱料模具
CN211165106U (zh) 一种注塑模具结构
CN209552367U (zh) 一种汽车注塑模具脱模机构
CN207359535U (zh) 注塑模具
CN219427331U (zh) 一种凉拖鞋帮面模具
CN219947137U (zh) 一种具有顶起行程限位结构的模具
CN216001248U (zh) 一种针对于长内孔产品的模具
CN211640774U (zh) 一种注塑管件嵌件成型模具
CN219748804U (zh) 一种塑料模具抽芯用动力机构
CN219311882U (zh) 高抗冲pvc管件模具
CN218429723U (zh) 一种塑料模具二次顶出斜抽芯装置
CN214872037U (zh) 一种具备快速顶出取料结构的塑料模具
CN220198450U (zh) 一种注塑模具复位推出机构
CN220180051U (zh) 二次强制脱模模具
CN219583432U (zh) 一种汽车继电器上外壳的模具结构
CN217196457U (zh) 一种三板式冷流道卧式模具的顶出复位结构
CN217597728U (zh) 一种延伸性好的高精密注塑件的脱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7

Address after: 215000 No.88 Wufang Road, Jiangling street,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Wan'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in No. 43, sudai Road, Huangqiao Village (Yongxing), Huangqiao street,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Zhenlo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