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72510U -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72510U
CN210772510U CN201890000447.0U CN201890000447U CN210772510U CN 210772510 U CN210772510 U CN 210772510U CN 201890000447 U CN201890000447 U CN 201890000447U CN 210772510 U CN210772510 U CN 210772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door unit
air conditioner
conditioner according
service panel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900004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丹田翼
酒井瑞朗
坂边野花
山下哲矢
富田雅史
村上嘉一
秦优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72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725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56Casing or covers of 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fan guar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具备:顶面板,其具有包围四周的凸缘部;和服务面板,其在上端部具有以沿着凸缘部的方式形成的板状的固定部。凸缘部具有朝向固定部突出的凸部。固定部具有在被插入到凸缘部时供凸部嵌入的凹部。

Description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固定于顶面板的服务面板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背景技术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有覆盖机械室的前面与侧面的服务面板。服务面板在进行室外机的安装或者检查时被拆卸。通过拆卸服务面板,能够从室外机的前面对机械室内的电气部件或者促动器进行各种作业。
通常服务面板被插入于覆盖室外机的顶面部的顶面板,并且用螺钉紧固于顶面板来固定。因此,在拆卸服务面板时,需要将螺钉拧松来拆卸,但此时,服务面板有时由于自重而掉落。另一方面,在安装服务面板时,需要将设置于服务面板与顶面板的螺孔的位置对齐,并且用螺钉紧固。不过,在螺孔之间未插入螺钉的状态下,服务面板的位置易由于自重而偏离。而且,若服务面板的位置偏离,则导致螺孔彼此的位置偏离,因此螺钉的紧固变得困难。
然而,在由多人进行作业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分为固定服务面板的作业者、和进行螺钉的紧固或拆卸的作业者,因此能够容易且安全地对服务面板进行装卸。不过,在由一个人进行作业的情况下,由于需要一个人同时进行服务面板的固定和螺钉的紧固或拆卸,因此作业性受损。
因此,以往,提出了用于改善装卸服务面板时的作业性的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室外机通过将处于服务面板的上端部的插入部插入于在凸缘具有槽形状的顶面板的内侧,而利用槽形状使插入部向内侧弯曲,使服务面板压接于顶面板来进行临时固定。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还示出了为了增强服务面板的固定性,而在插入部设置有槽形状的例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20127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1的室外机在将服务面板插入于顶面板时,服务面板的插入部被顶面板的槽形状按压而向内侧弯曲。因此,就插入部设置有槽形状的结构而言,虽然能够相对于顶面板的槽形状使插入部的槽形状的上部抵接,但存在难以将插入部的槽形状嵌入于顶面板的槽形状,且构造变得复杂这一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所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简单的构造实现服务面板的稳定的临时固定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具备:顶面板,其具有包围四周的凸缘部;和服务面板,其在上端部具有以沿着凸缘部的方式形成的板状的固定部,凸缘部具有朝向固定部突出的凸部,固定部具有在被插入到凸缘部时供凸部嵌入的凹部。
优选为,上述凸部以及上述凹部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呈圆形状。
优选为,上述凸部形成为半球状。
优选为,上述凹部形成为半球状。
优选为,上述凸部以及上述凹部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呈矩形状。
优选为,上述凸部具有以沿着水平方向的方式形成的台座部,上述凹部具有载置于上述台座部的载置部。
优选为,上述凸部形成为棱锥状。
优选为,上述凹部形成为棱锥状。
优选为,上述服务面板形成为截面呈L字形状,上述固定部具有:前面壁,其配置在前面侧;和侧面壁,其配置在侧面侧,上述凹部形成于上述前面壁。
优选为,上述服务面板形成为截面呈L字形状,上述固定部具有:前面壁,其配置在前面侧;和侧面壁,其配置在侧面侧,上述凹部形成于上述前面壁与上述侧面壁这两者,上述凸缘部在与上述固定部的各凹部对应的位置分别形成有上述凸部。
优选为,在上述前面壁形成有多个上述凹部。
优选为,上述服务面板形成为截面呈L字形状,上述固定部具有:前面壁,其配置在前面侧;和侧面壁,其配置在侧面侧,上述凹部从上述前面壁遍及上述侧面壁连续地形成。
优选为,上述凸部具有以沿着水平方向的方式形成的台座部,上述凹部具有载置于上述台座部的载置部。
优选为,上述凸部从与上述前面壁对置的凸缘遍及与上述侧面壁对置的凸缘连续地形成。
优选为,上述凹部在底部形成有圆形状的凹口。
优选为,上述凹部从周缘部的一部分经过底部到相反侧的周缘部形成有切口部。
优选为,上述凹部形成有由在底部交叉的多个切口或者凹口构成的切口部。
优选为,上述服务面板的板厚比上述顶面板的板厚薄。
根据本实用新型,因为在位于服务面板的上端部的板状的固定部设置有凹部,所以若将固定部插入于凸缘部,则凸缘部的凸部嵌入于固定部的凹部,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实现服务面板的稳定的临时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的服务面板的立体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的顶面板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将图2的服务面板临时固定于图3的顶面板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5是沿着图4的A-A线的简要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1所涉及的凹部的第一例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1所涉及的凹部的第二例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1所涉及的凹部的第三例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1所涉及的凹部的第四例的说明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3所涉及的服务面板的立体图。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3所涉及的顶面板的立体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服务面板的立体图。
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顶面板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将图12的服务面板临时固定于图13的顶面板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5是表示沿着图14的B-B线的截面的一个例子的简要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图12的服务面板的凹部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图12的服务面板的凹部的另一例子的立体图。
图18是沿着图14的B-B线的截面的另一例子的简要剖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1所涉及的凹部的第一例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1所涉及的凹部的第二例的说明图。
图2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服务面板的立体图。
图2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顶面板的立体图。
图2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服务面板的立体图。
图2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顶面板的立体图。
图2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服务面板的立体图。
图26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顶面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例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的外观的立体图。在图1中,室外机10的前后方向与x轴方向对应,室外机10的左右方向与y轴方向对应,室外机10的上下方向与z轴方向对应。在以下的各图中也是同样的。
本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具有配置在室内的一台或多台室内机、和配置在室外的作为热源机的室外机10。室内机与室外机10通过制冷剂配管连接。室内机具有例如由翅片管式热交换器构成,且在室内的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室外机10具有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例如由翅片管式热交换器构成并在外部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5、以及例如由电子膨胀阀构成并对制冷剂减压而使其膨胀的膨胀阀。即,本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具有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阀、以及室内热交换器通过制冷剂配管连接而形成的制冷剂回路。
室外机10的内部通过从背面侧遍及前面侧设置的隔板,而被分成收纳室外热交换器5以及室外送风机6等的热交换室、和收纳电气部件以及压缩机等的机械室。室外送风机6附设于室外热交换器5,向室外热交换器5送风。在图1中,例示了在热交换室设置有两个室外送风机6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热交换室设置一个室外送风机6,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的室外送风机6。
如图1所示,室外机10具有箱状的主体部11。主体部11构成为包括构成主体部11的顶面的顶面板20、和能够拆卸的服务面板30。服务面板 30通过螺钉8紧固于顶面板20而被固定。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的服务面板的立体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的顶面板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将图2的服务面板临时固定于图3的顶面板的状态的主视图。
如图2所示,服务面板30的截面形成为L字形状。而且,服务面板 30具有在安装于顶面板20的状态下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的侧面部31、从侧面部31的上端部朝向主体部11的后方延伸的进深部32、以及固定于顶面板20的固定部33。固定部33从进深部32的与侧面部3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朝向上方延伸。固定部33位于服务面板30的上端部,并被插入到包围顶面板20的四周的凸缘部22的内侧。即,固定部33为以沿着凸缘部22的方式形成的板状的部件。
侧面部31具有前面面板31a和侧面面板31b。在本实施方式1中,在隔板设置有两个螺孔,在前面面板31a中,在与隔板的两个螺孔分别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螺孔38。
固定部33具有在被插入到凸缘部22时供后述的凸部25嵌入的凹部 35。如图2及图4所示那样,凹部35以在俯视观察时呈圆形状的方式形成。这里,在俯视观察时呈圆形状是指从室外机10的正面侧或者侧面侧观察时,能够视觉确认为圆形状的含义。固定部33具有配置在前方的前面壁33a、和配置在侧方的侧面壁33b。这里,侧方是指左方向或者右方向,图2的侧面壁33b配置在从正面侧观察室外机10的情况下的右方向。
前面壁33a与前面面板31a平行,侧面壁33b与侧面面板31b平行。前面壁33a以及侧面壁33b均形成为平坦的板状。本实施方式1的凹部35 设置于前面壁33a,并形成为半球状。即,在凹部35的内侧形成有半球状的槽35m(参照图5)。另外,在前面壁33a的与后述的螺孔27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螺孔37。
如图3所示,顶面板20具有构成室外机10的顶面的顶面部21、和从顶面部21的周缘朝下方立设的凸缘部22。凸缘部22由前面侧凸缘22a、机械室侧凸缘22b、背面侧凸缘22c、以及热交换室侧凸缘22d构成。前面侧凸缘22a、机械室侧凸缘22b、背面侧凸缘22c、以及热交换室侧凸缘 22d以按照该顺序连续的方式配置,均形成为平坦的板状。即,凸缘部22 构成顶面板20的四周的侧面。
在前面侧凸缘22a的与凹部35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向后方突出的凸部25。如图3及图4所示那样,凸部25以在俯视观察时呈圆形状的方式形成,在将固定部33插入到凸缘部22的内侧的状态下,凸部25朝向固定部33突出。本实施方式1的凸部25设置于前面侧凸缘22a,并形成为半球状。另外,在前面侧凸缘22a的与螺孔37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螺孔27。
如上述那样,在顶面板20的凸缘部22设置有与设置于服务面板30 的固定部33的凹部35嵌合的凸部25。因此,若将固定部33插入到凸缘部22的内侧,则如图4所示,在螺孔27与螺孔37对准的状态下,服务面板30被临时固定于顶面板20。
图5是沿着图4的A-A线的简要剖视图。若将固定部33插入到凸缘部22的内侧,则如图5所示,凹部35的前方的面亦即凹侧嵌合面35a成为与凸部25的后方的面亦即凸侧嵌合面25a抵接的状态。即,通过将凸部25嵌入于形成在凹部35的内侧的半球状的槽35m,来临时固定服务面板30。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1的室外机10在位于服务面板30的上端部的板状的固定部33设置有凹部35,若将固定部33插入于凸缘部22,则凸缘部22的凸部25嵌入于固定部33的凹部35。由此,根据室外机10,由于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实现服务面板30的稳定的临时固定,因此能够容易且安全地对服务面板30进行装卸。
即,若将固定部33插入到凸缘部22的内侧,则由于凸部25嵌合于凹部35,因此即使不进行使用螺钉的紧固,也能够将服务面板30稳定地固定于顶面板20。因此,根据室外机10,在服务面板30的装卸时,由于服务面板30不会由于自重而脱落,因此能够实现作业性及安全性的提高。
而且,由于在板状的固定部33以保持整体形状的状态局部性地设置有凹部35,因此在将固定部33插入到凸缘部22时,服务面板30的上端部、即固定部33不向内侧弯曲。由此,能够将凸缘部22的凸部25高精度地嵌入于固定部33的凹部35,因此能够提高服务面板30的临时固定的稳定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因为凸部25形成为半球状,所以在将固定部33插入于凸缘部22时,板状的固定部33顺畅地在凸部25的表面通过,因此能够相对于凹部35顺滑地嵌入凸部25。而且,在本实施方式1 中,凹部35也形成为半球状。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凸部25以及凹部35的形成。
进一步,凸部25与螺孔27之间的左右方向的距离,同凹部35与螺孔37之间的左右方向的位置相同。而且,凸部25与螺孔27在凸缘部22 中的上下方向的位置相同,凹部35与螺孔37在固定部33中的上下方向的位置相同。由此,通过将固定部33插入到凸缘部22的内侧,并使凸部 25嵌合于凹部35,能够在螺孔27的位置与螺孔37的位置对准的状态下,将服务面板30临时固定于顶面板20。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1中,例示了在凸部25的外侧形成有半球状的槽25m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即,由于凸部25只要以向后方突起的方式形成即可,因此也可以构成为在外侧不形成槽25m,而在外观上不能视觉确认凸部25。而且,凸部25以及凹部35也可以形成为圆锥状或者圆锥台状。然而,在上述的说明中,例示了凹部35形成为半球状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凹部35也可以是供凸部25贯通的孔。
<变形例1-1>
如上述那样,本实施方式1的服务面板30是将顶面板20的凸部25 嵌入于凹部35而进行临时固定的。因此,优选为,凸部25的凸侧嵌合面 25a的形状与凹部35的凹侧嵌合面35a的形状完全一致,而使凸部25无间隙地嵌入于凹部35的状态。不过,也存在由于制造误差等而例如凸部 25形成为比凹部35稍大的情况等。在本变形例1-1中,假定上述那样的情况,而在凹部35形成凹口以及切口中的至少一方。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1所涉及的凹部的第一例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1所涉及的凹部的第二例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 1-1所涉及的凹部的第三例的说明图。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1的变形例1-1所涉及的凹部的第四例的说明图。如图6~图9所示,在本变形例1-1的凹部35中,至少在底部35b的部位形成有避让凸部25的切口部350。这里,如图5所示,底部35b是指槽35m的底部的部分。
图6所例示的凹部35在底部35b形成有圆形状的凹口亦即切口部35。由此,能够使凸部25与切口部350的周围抵接,而使凸部25与切口部 350卡合,因此能够更加稳定地对服务面板30进行临时固定。另外,例如,在凸部25的高度比槽35m的深度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凸部25的顶部25t(参照图5)向切口部350避让,因此能够实现服务面板30的稳定的临时固定。
在图7所例示的凹部35形成有从周缘部35r(参照图5)的一部分经过底部35b而到达相反侧的周缘部35r地形成的狭缝状的凹口亦即切口部 350。在图7中,虽然例示了切口部350的宽度为恒定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在越接近底部35b越宽这样的形态下,也可以使切口部350 的宽度局部性地或者连续地变化。另外,切口部350也可以通过不具有恒定的宽度的切口来形成。不过,切口部350不需要沿着左右方向形成,形成切口部350的角度能够任意地进行调整。
像这样,若从周缘部35r的一部分经过底部35b到相反侧的周缘部35r 形成切口部350,则例如在凸部25形成为比凹部35大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凹部35向扩展切口部350的方向变形。因此,能够防止凸部25的嵌合不足以及嵌合性的恶化,从而提高服务面板30的固定力。
在图8所例示的凹部35形成有以底部35b为中心的十字形状的切口部350。不过,在图8中,例示了将沿着左右方向的狭缝状的凹口与沿着上下方向的狭缝状的凹口组合而构成的切口部350,但并不限于此,形成切口部350的角度能够任意地调整。另外,切口部350也可以通过在底部 35b交叉的两个切口形成。
像这样,若在凹部35形成十字形状的切口部350,则例如即使在凸部25形成为比凹部35大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凹部35向扩展切口部350 的方向变形。因此,能够防止凸部25的嵌合不足以及嵌合性的恶化,提高服务面板30的固定力。此外,切口部350也可以由在底部35b交叉的三个以上的凹口或者切口形成。
在图9所例示的凹部35形成有将图6所示的圆形状的凹口与图7所示的狭缝状的凹口组合而成的形状的切口部350。若采用这样的结构,则能够使凸部25的顶部25t向切口部350避让,并且能够使凹部35向扩展切口部350的方向变形,因此能够实现服务面板30的更加稳定的临时固定。
不过,在凹部35也可以形成将图6所示的圆形状的凹口与图8所示的十字形状的凹口组合而成的形状的切口部350。即使这样,也能够使凸部25的顶部25t向切口部350避让,且使凹部35向扩展切口部350的方向变形,因此能够实现服务面板30的更加稳定的临时固定。
如以上那样,本变形例1-1的室外机10在凹部35设置有切口部350,在向凸缘部22的内侧插入了固定部33时,被凸部25按压的凹部35发生弹性变形。因此,能够提高服务面板30的插入作业的容易性。
<变形例1-2>
在本变形例1-2中,与前述的变形例1-1同样地,考虑制造误差等,而调整顶面板20的板厚、以及服务面板30的板厚。在本变形例1-2中,服务面板30的板厚比顶面板20的板厚薄。由此,在向凸缘部22内侧插入了固定部33时,能够使固定部33的凹部35弹性变形,因此能够提高服务面板30的插入作业的容易性。
<变形例1-3>
在图2及图3中,虽然例示了俯视观察时呈圆形状的凸部25及凹部 35,但凸部25及凹部35也可以形成为俯视观察时呈椭圆形状。这里,俯视观察时呈椭圆形状是指从室外机10的正面侧或者侧面侧观察时,能够视觉确认为椭圆形状的含义。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3所涉及的服务面板的立体图。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3所涉及的顶面板的立体图。其中,凸部25以及凹部35的截面形状由于与图5的例子相同因此省略。
如图10及图11所示,凸部25及凹部35分别形成为以左右方向为长度方向的椭圆形状、即俯视观察时呈椭圆形状,凸部25嵌合于凹部35。凸部25的左右方向的长度与凹部35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可以一致,凸部 25的左右方向的长度也可以比凹部35的左右方向的长度短。其中,凸部 25嵌合于凹部35的左右方向的长度越长,越能够稳定地对服务面板30 进行临时固定。
另外,也可以在本变形例1-3的凹部35与在前述的变形例1-1中例示的各形状的切口部350同样地,形成避让凸部25的切口部。若为这样,则能够使凹部35弹性变形,因此能够提高服务面板30的插入作业的容易性。不过,也能够对本变形例1-3的结构应用前述的变形例1-2的结构。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2中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的各结构部件由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1大致相同,因此对与实施方式1等同的构成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服务面板的立体图。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顶面板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将图12的服务面板临时固定于图13 的顶面板的状态的主视图。
如图12及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2的凸部25及凹部35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呈矩形状。这里,在俯视观察时呈矩形状是指从室外机10的正面侧或者侧面侧观察时,能够视觉确认为矩形状即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含义。而且,若将固定部33插入到凸缘部22的内侧,则如图14所示,在螺孔27与螺孔37对齐了的状态下,服务面板30被临时固定于顶面板20。
图15是表示沿着图14的B-B线的截面的一个例子的简要剖视图。如
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2的凸部25至少具有沿着水平方向朝后方延伸的台座部25x、和与台座部25x的端部连接的引导部25y。在图15中,例示了截面呈L字形状的引导部25y。本实施方式2的凹部35至少具有沿着水平方向朝后方延伸的载置部35x、和与载置部35x的端部连接的抵接部 35y。在图15中,例示了截面呈L字形状的抵接部35y。
若将固定部33插入到凸缘部22的内侧,则如图15所示,载置部35x 载置在台座部25x的上表面。这里,台座部25x以及载置部35x由于沿着水平方向形成,因此能够更加稳定地将服务面板30临时固定。
图16是表示图12的服务面板的凹部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17是表示图12的服务面板的凹部的另一例子的立体图。例如,凹部35可以是如图16所示五个方向被包围的箱状,也可以是如图17所示上方、后方、以及下方三个方向被包围的截面呈U字形的形状。凸部25能够与凹部35 同样地形成。
虽然在图15中例示了截面呈L字形状的引导部25y以及抵接部35y,但并不限于此。图18是表示沿着图14的B-B线的截面的另一例子的简要剖视图。即,例如如图18所示,引导部25y以及抵接部35y也可以为不具有边缘的带有圆弧的形状。虽然在上述的说明中例示了凹部35形成为箱状或者截面呈U字形状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凹部35也可以是供凸部25贯通的孔。该情况下,作为凹部35的孔的上部成为载置部35x。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2的室外机10,也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实现服务面板30的稳定的临时固定,因此能够容易且安全地对服务面板 30进行装卸。另外,本实施方式2的凸部25以及凹部35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呈矩形状。即,凸部25具有以沿着水平方向的方式形成的台座部 25x,凹部35具有载置于台座部25x的载置部35x。由此,若将固定部33 插入到凸缘部22的内侧,则由于载置部35x载置在凸部25的台座部25x,因此能够以更加稳定的状态对服务面板30进行临时固定。
虽然在上述的说明中例示了凸部25以及凹部35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呈矩形状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凸部25以及凹部35也可以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呈多边形。例如,凸部25以及凹部35也可以形成为棱锥状或者棱锥台状。这里,凸部25以及凹部35若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呈多边形的上部的边处于水平,则能够提高服务面板30的固定力。不过,该情况下,凹部35也可以是供凸部25贯通的孔。
<变形例2-1>
图1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1所涉及的凹部的第一例的说明图。图2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1所涉及的凹部的第二例的说明图。
图19所例示的凹部35在底部35b(参照图15以及图18)形成有矩形状的凹口亦即切口部350。由此,能够使凸部25的顶部25t(参照图15 以及图18)向切口部350避让,因此能够实现服务面板30的稳定的临时固定。
在图20所例示的凹部35形成有从周缘部35r(参照图15以及图18) 的一部分经过底部35b到相反侧的周缘部35r地形成的狭缝状的凹口亦即切口部350。这里,也可以使切口部350的宽度局部性地或者连续地变化。另外,切口部350也可以由不具有恒定的宽度的切口形成。不过,切口部 350不需要沿着上下方向形成,形成切口部350的角度能够任意地进行调整。
像这样,若从周缘部35r的一部分经过底部35b到相反侧的周缘部35r 形成切口部350,则例如在凸部25形成为比凹部35大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凹部35向扩展切口部350的方向变形。因此,能够防止凸部25的嵌合不足以及嵌合性的恶化,提高服务面板30的固定力。
进一步,在本变形例2-1的凹部35也可以与图8的例子同样地形成由在底部35b的中心部交叉的凹口或者切口形成的切口部350。若为这样,则例如在凸部25形成为比凹部35大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凹部35向扩展切口部350的方向容易地变形。因此,能够防止凸部25的嵌合不足以及嵌合性的恶化,提高服务面板30的固定力。此外,切口部350也可以由在底部35b交叉的三个以上的凹口或者切口形成。
如上所述,本变形例2-1的室外机10在凹部35设置有切口部350,在向凸缘部22的内侧插入了固定部33时,被凸部25按压的凹部35发生弹性变形。因此,能够提高服务面板30的插入作业的容易性。
<变形例2-2>
针对本实施方式2的室外机10,也能够与上述的变形例1-2同样地,采用顶面板20以及服务面板30的板厚的调整。即,在本变形例2-2中,服务面板30的板厚比顶面板20的板厚薄。由此,在向凸缘部22的内侧插入了固定部33时,能够使固定部33的凹部35弹性变形,因此能够提高服务面板30的插入作业的容易性。
<变形例2-3>
针对本实施方式2的室外机10,也能够应用上述的变形例1-3的结构。即,凸部25以及凹部35也可以分别形成为以左右方向为长度方向的长方形、即俯视观察时呈长方形。此外,凸部25以及凹部35的截面形状由于与图15或者图18的例子相同,因此进行省略。该结构的情况下,凸部 25的左右方向的长度与凹部35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可以一致,凸部25的左右方向的长度也可以比凹部35的左右方向的长度短。此外,凸部25嵌合于凹部35的左右方向的长度越长,越能够稳定地将服务面板30临时固定。这里,俯视观察时呈长方形包含在俯视观察时呈矩形状中。
而且,也可以与在前述的变形例2-1中例示的各形状的切口部350同样地,在本变形例2-3的结构的凹部35形成避让凸部25的切口部。这样,能够使凹部35弹性变形,因此能够提高服务面板30的插入作业的容易性。不过,对本变形例2-3的结构也能够应用前述的变形例2-2的结构。
实施方式3.
本实施方式3中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的各构成部件由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以及2大致相同,因此对于与实施方式1及2等同的构成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图2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服务面板的立体图。图2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顶面板的立体图。
如图21及图22所示,对于本实施方式3的室外机10而言,凹部35 不仅形成于前面壁33a,也形成于侧面壁33b。因此,凸部25不仅形成于前面侧凸缘22a,也形成于机械室侧凸缘22b。这里,在图21及图22中,示出了凸部25及凹部35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呈矩形状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即,作为凸部25以及凹部35的形状,能够采用半球状、圆锥形状、圆锥台形状、棱锥状、或者棱锥台状等各种形状。不过,凹部35也可以是供凸部25贯通的孔。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3的室外机10,也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实现服务面板30的稳定的临时固定,因此能够容易且安全地对服务面板 30进行装卸。另外,在本实施方式3的室外机10中,凹部35形成于前面壁33a与侧面壁33b这两者。而且,凸缘部22在与固定部33的各凹部 35对应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凸部25。因此,由于能够从两个方向支承服务面板30,因此能够更加牢固地将服务面板30固定。
实施方式4.
本实施方式4中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的各构成部件由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3大致相同,因此对于与实施方式1~3等同的构成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图2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服务面板的立体图。图2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4所涉及的顶面板的立体图。
如图23及图24所示,本实施方式4的室外机10在前面壁33a形成有多个凹部35。因此,凸缘部22在与固定部33的各凹部35对应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凸部25。这里,在图23及图24中,示出了凸部25及凹部35 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形成为在俯视时呈矩形状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即,作为凸部25及凹部35的形状,能够采用半球状、圆锥形状、圆锥台形状、棱锥状、或者棱锥台状等各种形状。不过,凹部35也可以是供凸部25贯通的孔。
这里,在图23及图24中,示出了在前面壁33a形成有两个凹部35 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前面壁33a形成三个以上的凹部35。另外,在侧面壁33b也可以形成两个以上的凹部35。而且,凹部35也可以仅形成于前面壁33a,即使这样,也能够比实施方式1及2的情况提高服务面板30的固定力。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4的室外机10,也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实现服务面板30的稳定的临时固定,因此能够容易且安全地对服务面板 30进行装卸。另外,在本实施方式4的室外机10中,在前面壁33a形成有多个凹部35。因此,能够提高服务面板30的固定力。进一步,在将至少一个凹部35形成于侧面壁33b的情况下,由于能够从两个方向支承服务面板30,因此能够更加牢固地将服务面板30固定。
实施方式5.
本实施方式5中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的各构成部件由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4大致相同,因此对于与实施方式1~4等同的构成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图2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服务面板的立体图。图26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5所涉及的顶面板的立体图。
如图25及图26所示,凹部35从前面壁33a遍及侧面壁33b连续地形成。另外,凸部25从与前面壁33a对置的凸缘亦即前面侧凸缘22a遍及与侧面壁33b对置的凸缘亦即机械室侧凸缘22b连续地形成。因此,凸部25具有以沿着水平方向的方式形成的台座部25x,凹部35具有载置于台座部25x的载置部35x。
这里,在图25及图26中,示出了凸部25及凹部35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呈长方形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凸部25及凹部35也可以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呈椭圆形状。不过,构成为凸部25具有台座部25x且凹部35 具有载置部35x这一方式,能够稳定地将服务面板30固定。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5的室外机10,也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实现服务面板30的稳定的临时固定,因此能够容易且安全地对服务面板 30进行装卸。另外,在本实施方式5的室外机10中,凹部35从前面壁 33a遍及侧面壁33b连续地形成。另外,凸部25从与前面壁33a对置的凸缘遍及与侧面壁33b对置的凸缘连续地形成。由此,能够从两个方向支承服务面板30,因此能够更加牢固地将服务面板30固定。
不过,凸缘部22也可以与实施方式3或4的情况同样地,采用对前面侧凸缘22a及机械室侧凸缘22b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凸部25的结构。即使这样,也能够从两个方向支承服务面板30,因此能够更加牢固地将服务面板30固定。
上述各实施方式是空调装置的室外机的优选的具体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这些方式。例如,对实施方式3~5的室外机10也能够应用变形例1-1、变形例1-2、变形例1-3、变形例2-1、变形例2-2、变形例2-3的结构、以及上述的各种替代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5…室外热交换器、6…室外送风机、8…螺钉、10…室外机、11…主体部、20…顶面板、21…顶面部、22…凸缘部、22a…前面侧凸缘、22b…机械室侧凸缘、22c…背面侧凸缘、22d…热交换室侧凸缘、25…凸部、25a…凸侧嵌合面、25m…槽、25t…顶部、25x…台座部、25y…引导部、27…螺孔、30…服务面板、31…侧面部、31a…前面面板、31b…侧面面板、32…进深部、33…固定部、33a…前面壁、33b…侧面壁、35…凹部、35a…凹侧嵌合面、35b…底部、35m…槽、35r…周缘部、35x…载置部、35y…抵接部、37…螺孔、38…螺孔、350…切口部。

Claims (18)

1.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
顶面板,其具有包围四周的凸缘部;和
服务面板,其在上端部具有以沿着所述凸缘部的方式形成的板状的固定部,
所述凸缘部具有朝向所述固定部突出的凸部,
所述固定部具有在被插入到所述凸缘部时供所述凸部嵌入的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其中,
所述凸部以及所述凹部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呈圆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其中,
所述凸部形成为半球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其中,
所述凹部形成为半球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其中,
所述凸部以及所述凹部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呈矩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其中,
所述凸部具有以沿着水平方向的方式形成的台座部,
所述凹部具有载置于所述台座部的载置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其中,
所述凸部形成为棱锥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其中,
所述凹部形成为棱锥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其中,
所述服务面板形成为截面呈L字形状,
所述固定部具有:
前面壁,其配置在前面侧;和
侧面壁,其配置在侧面侧,
所述凹部形成于所述前面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其中,
所述服务面板形成为截面呈L字形状,
所述固定部具有:
前面壁,其配置在前面侧;和
侧面壁,其配置在侧面侧,
所述凹部形成于所述前面壁与所述侧面壁这两者,
所述凸缘部在与所述固定部的各凹部对应的位置分别形成有所述凸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其中,
在所述前面壁形成有多个所述凹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其中,
所述服务面板形成为截面呈L字形状,
所述固定部具有:
前面壁,其配置在前面侧;和
侧面壁,其配置在侧面侧,
所述凹部从所述前面壁遍及所述侧面壁连续地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其中,
所述凸部具有以沿着水平方向的方式形成的台座部,
所述凹部具有载置于所述台座部的载置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其中,
所述凸部从与所述前面壁对置的凸缘遍及与所述侧面壁对置的凸缘连续地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其中,
所述凹部在底部形成有圆形状的凹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其中,
所述凹部从周缘部的一部分经过底部到相反侧的周缘部形成有切口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其中,
所述凹部形成有由在底部交叉的多个切口或者凹口构成的切口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其中,
所述服务面板的板厚比所述顶面板的板厚薄。
CN201890000447.0U 2018-07-09 2018-07-09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Active CN21077251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25853 WO2020012527A1 (ja) 2018-07-09 2018-07-09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72510U true CN210772510U (zh) 2020-06-16

Family

ID=69142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90000447.0U Active CN210772510U (zh) 2018-07-09 2018-07-09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949228B2 (zh)
CN (1) CN210772510U (zh)
WO (1) WO202001252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22232B2 (ja) * 2003-08-07 2007-05-3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4774854B2 (ja) * 2005-08-03 2011-09-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08020106A (ja) * 2006-07-12 2008-01-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5402851B2 (ja) * 2010-06-23 2014-01-29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12220127A (ja) * 2011-04-12 2012-11-12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5968271B2 (ja) * 2013-07-10 2016-08-10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KR102283550B1 (ko) * 2014-12-31 2021-07-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의 실외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49228B2 (ja) 2021-10-13
JPWO2020012527A1 (ja) 2021-04-30
WO2020012527A1 (ja) 2020-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46811B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arrangement
KR20090098220A (ko) 압축기 고정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WO2014057679A1 (ja)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照明器具
JP2019186373A (ja) 電子装置
US20180231239A1 (en) Ventilation kit and recessed light fixture assembly with ventilation
JP2015031504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EP2713113B1 (en) Outdoor unit of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US20190219279A1 (en) Outdoor unit for a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210772510U (zh)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JP2014078427A (ja) 照明器具
WO2019198151A1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KR20150091616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US20200063984A1 (en) Ceiling concealed indoor unit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equipped therewith
JPH1096541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6538359B2 (ja) 部材連結構造
JP4685639B2 (ja) 延長ボードの取付構造
JP7138782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18189281A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JP2014078512A (ja)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照明器具
JP7489768B2 (ja) 照明装置
JPWO2019058461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6669372B1 (ja) 電子機器の支持装置および支持構造
EP3401616B1 (en)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CN115151761B (zh) 室外机
JP6914300B2 (ja) 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