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87497U - 隔热结构体 - Google Patents

隔热结构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87497U
CN210687497U CN201890000736.0U CN201890000736U CN210687497U CN 210687497 U CN210687497 U CN 210687497U CN 201890000736 U CN201890000736 U CN 201890000736U CN 210687497 U CN210687497 U CN 2106874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insulating
vacuum heat
glass
structure according
vacu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9000073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土居孝夫
中村辽太
尾关义一
追分美代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874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874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74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 E04B1/76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specifically with respect to heat only
    • E04B1/78Heat insulating elements
    • E04B1/80Heat insulating elements slab-shaped
    • E04B1/803Heat insulating elements slab-shaped with vacuum spaces included in the slab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9/00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9/06Arrangements using an air layer or vacuum
    • F16L59/065Arrangements using an air layer or vacuum using vacu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8Insulating elements, e.g. for sound insu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 Y02A30/242Slab shaped vacuum insu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80/00Archite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improving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 Y02B80/10Insulation, e.g. vacuum or aerogel ins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提高真空隔热材料的耐久性的隔热结构体。隔热结构体(10)包含具备住宅的壁部和屋顶的框体(12)、以及与框体(12)邻接的窗部(14)。框体(12)在内部设置有真空隔热材料(30)。真空隔热材料(30)具备袋状的外被材料和芯材。芯材被减压封入外被材料。窗部(14)具备第一隔热玻璃(25)和第二隔热玻璃(26)。第一隔热玻璃(25)形成有低辐射膜(25a)。第二隔热玻璃(26)形成有低辐射膜(26a)。

Description

隔热结构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高了真空隔热材料的耐久性的隔热结构体。
背景技术
作为真空隔热材料,已知将袋状的外被材料的内部抽真空,在内部封入芯材的真空隔热材料。
真空隔热材料中,例如第一外被材料和第二外被材料重叠,第一外被材料和第二外被材料的周边部以规定的宽度热熔接。芯材被收纳在外被材料的内部。外被材料的内部保持减压状态(专利文献1)。
真空隔热材料中,第一外被材料和第二外被材料的周边部以规定的宽度热熔接,从而形成从芯材的周围向外侧伸出的凸缘部。
在将真空隔热材料用作室内空间的隔热材料的情况下,需要使多个真空隔热材料邻接配置。在使多个真空隔热材料邻接的情况下,考虑邻接的真空隔热材料间的热桥,优选将真空隔热材料间的间隔抑制在较小水平。为此,考虑将真空隔热材料的凸缘部向芯材侧弯折,在芯材侧用粘合剂或粘胶带等进行粘接。
另一方面,在室内空间使用了真空隔热材料的情况下,冬季的室内温度过度降低,真空隔热材料有可能发生结露。此外,夏季的真空隔热材料的表面温度有可能过度升高。因此,真空隔热材料的凸缘部(即、热熔接部)、或凸缘部的热熔接材料有可能会劣化,需要想办法提高真空隔热材料的耐久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030651号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提高真空隔热材料的耐久性的隔热结构体。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内容。
[1]一种隔热结构体,其具备框体和窗部,其特征是,在所述框体安装有真空隔热材料,所述真空隔热材料具有减压封入袋状的外被材料中的芯材,在所述窗部安装有具有低辐射膜的隔热玻璃。
[2]如[1]所述的隔热结构体,其中,所述框体由在内部形成有中空部的外装构件和内装构件形成,配置于所述中空部的真空隔热材料安装在所述外装构件和/或内装构件上。
[3]如[2]所述的隔热结构体,其中,通过用粘合剂或粘胶带将所述真空隔热材料安装在所述外装构件和/或内装构件上。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结构体,其中,所述真空隔热材料的外被材料具有覆盖所述芯材的被覆部、和从所述被覆部的周缘朝向所述芯材的面方向外方延伸且将所述被覆部的内部保持为密封状态的凸缘部,所述凸缘部被弯折到与供真空隔热材料安装的面相反的一侧。
[5]如[4]所述的隔热结构体,其中,所述凸缘部在上述被弯折的状态下,用粘合剂或粘胶带粘接在与供真空隔热材料安装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
[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结构体,其中,所述真空隔热材料的芯材是气相二氧化硅、石墨和玻璃纤维的混合物的加压成形物。
[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结构体,其中,所述隔热玻璃的低辐射膜的辐射率在0.3以下。
[8]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结构体,其中,所述低辐射膜是包含ITO的层。
[9]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结构体,其中,所述真空隔热材料和具有所述低辐射膜的所述隔热玻璃以20cm以下的间隔靠近地设置。
[10]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结构体,其中,隔热结构体包括汽车、电车、小船。
[11]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结构体,其中,隔热结构体是住宅、仓库、办公室或大楼。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隔热结构体,在夏季能够抑制住宅的室内温度、车辆的车内温度过度升高,在冬季能够抑制室内温度、车内温度过度降低,并能够抑制在真空隔热材料的凸缘部附近发生结露及凸缘构件材料的因热造成的损害。藉此,能够抑制真空隔热材料的劣化,提高真空隔热材料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隔热结构体的示意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沿II-II的示意剖视图。
图3是显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凸缘部被弯折前的状态的示意立体图。
图4是显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凸缘部被弯折后的状态的示意立体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真空隔热材料中的沿图4的V-V的示意剖视图。
图6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隔热结构体的示意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隔热结构体10包含具备住宅的壁部和屋顶的框体12、以及与框体12邻接的窗部14。框体12具备第一壁部21、第二壁部22和顶部23。窗部14具备第一隔热玻璃25和第二隔热玻璃26。即,隔热结构体10是具备2面玻璃窗的住宅。
住宅用的窗玻璃通常使用复层玻璃,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了容易理解隔热结构体10的构成,将其作为1块隔热玻璃进行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隔热结构体10作为具有2面玻璃窗的住宅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作为其他的例子,可以适当地改变玻璃窗、壁部的数量。
以下,将第一隔热玻璃25侧作为前方向以FR表示,将第二壁部22侧作为后方向以RR表示。将第一壁部21侧作为右方向以RH表示,将第二隔热玻璃26侧作为左方向以LH表示。此外,将顶部23侧作为上方以UP表示。
第一壁部21设置在隔热结构体10的右侧。第一壁部21自地板部28立起,并朝着前后方向配置。第一壁部21以上下方向的高度H1、前后方向的长度L1形成为侧视时呈矩形状。在第一壁部2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真空隔热材料30。
第二壁部22设置在隔热结构体10的后侧。第二壁部22自地板部28立起,并朝着左右方向配置。第二壁部22的右边与第一壁部21的后边一体地形成。第二壁部22以上下方向的高度H1、左右方向的长度L2形成为侧视时呈矩形状。在第二壁部22的内部,与第一壁部21同样地,设置有多个真空隔热材料30。
顶部23设置在隔热结构体10的上侧,且与地板部28平行。顶部23的右边与第一壁部21的上边一体地形成,顶部23的后边与第二壁部22的上边一体地形成。
顶部23以前后方向的长度L1、左右方向的长度L2形成为俯视时呈矩形状。在顶部的内部,与第一壁部21同样地,设置有多个真空隔热材料30。
第一隔热玻璃25是设置在隔热结构体10前侧的隔热窗玻璃。第一隔热玻璃25自地板部28立起,并朝着左右方向配置。第一隔热玻璃25的右边与第一壁部21的前边一体地连接。第一隔热玻璃25的上边与顶部23的前边一体地连接。第一隔热玻璃25的左边与第二隔热玻璃26的前边一体地连接。
第一隔热玻璃25以上下方向的高度H1、左右方向的长度L2形成为侧视时呈矩形状。第一隔热玻璃25例如是在室外32侧的表面形成有低辐射膜25a的隔热用的玻璃。低辐射膜25a还可以在第一隔热玻璃25的室内侧的表面成膜。
第二隔热玻璃26是设置在隔热结构体10的左侧的隔热窗玻璃。第二隔热玻璃26自地板部28立起,并朝着前后方向配置。第二隔热玻璃26的前边与第一隔热玻璃25的左边一体地连接。第二隔热玻璃26的上边与顶部23的左边一体地连接。第二隔热玻璃26的后边与第二壁部22的左边一体地连接。
第二隔热玻璃26以上下方向的高度H1、前后方向的长度L1形成为侧视时呈矩形状。第二隔热玻璃26是在室外32侧的表面形成有低辐射膜26a的隔热用的玻璃。低辐射膜26a还可以在第二隔热玻璃26的室内侧的表面成膜。
如图2所示,第一壁部21中,在室外32侧的外壁35和室内33侧的内壁36之间配置有多个真空隔热材料30。通过用粘合剂或粘胶带38将多个真空隔热材料30的安装面30a安装在外壁35,从而在第一壁部21的整个区域以不空以间隔的状态安装多个真空隔热材料30。另外,在能够准备能覆盖第一壁部21的大小的真空隔热材料30的情况下,也可用1块真空隔热材料30以覆盖第一壁部21的整个区域的方式安装。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优选真空隔热材料30和隔热玻璃靠近地设置。靠近是指俯视时真空隔热材料30和第一、第二隔热玻璃25、26以20cm以下的间隔设置。若使用图1说明具体例,靠近是指例如使设置在FR面的第一隔热玻璃25的右端部与设置在RH面的最左侧部的真空隔热材料30的左端部之间的直线距离以在与地板部28平行的平面上测定的间隔表示时在20cm以下。真空隔热材料30和隔热玻璃优选是以0cm以上且20cm以下的间隔设置的状态,更优选是以0cm以上且10cm以下的间隔设置的状态。
通过将真空隔热材料30与第一、第二隔热玻璃25、26靠近地设置,可获得第一、第二隔热玻璃25、26与真空隔热材料30的充分的隔热效果。
真空隔热材料30的安装面30a是与凸缘部48(下述)相反一侧的面。安装面30a平坦地形成。因此,通过用粘合剂或粘胶带38而将安装面30a牢固地安装在外壁35上。
第一实施方式中,对用粘合剂或粘胶带38将真空隔热材料30的安装面30a安装在外壁35上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作为其他例,也可以使用粘合剂或粘胶带38将安装面30a安装在内壁36上。
第二壁部22具有与第一壁部21同样的构成,以在全部区域不空以间隔的状态在内部安装有多个真空隔热材料30。顶部23具有与第一壁部21同样的构成,以在全部区域不空以间隔的状态在内部安装有多个真空隔热材料30。
省略对第二壁部22、顶部23的详细构成的说明。
如图3所示,真空隔热材料30具有袋状的外被材料41和减压封入外被材料41中的芯材42。真空隔热材料30的热传导率为5mW/mK,厚度形成为与芯材42大致相同的10mm。另外,真空隔热材料的厚度可根据所要求的隔热性能进行选择。例如优选在5mm~50mm的范围内进行选择。
芯材42例如可使用将粉体和纤维的混合物成形为板状的芯材,是将作为粉体的气相二氧化硅100质量份、石墨20质量份和作为纤维的玻璃纤维(纤维径:7μm、长度:3mm)5质量份的混合物320g加压成形为板状的芯材。
芯材42中,除粉体以外可以使用玻璃棉或树脂泡沫,但当使用上述粉体和纤维的混合物的芯材材料时,即使将厚度设为10mm也容易将热传导率设为5mW/mK,且热传导率不容易发生经时变化。此外,芯材42也可在将上述芯材材料的混合物封入内袋(未图示)后,成形为板状进行使用。此外,上述石墨具有作为辐射抑制剂的功能,作为石墨的替代,也可使用其他辐射抑制剂。作为其他辐射抑制剂,例如可例举金属粒子(铝粒子、银粒子、金粒子等)、无机粒子(碳黑、碳化硅、氧化钛、氧化锡、钛酸钾等)等。
此外,上述玻璃纤维具有提高强度的功能。作为玻璃纤维的替代,可例举真空隔热材料中通常使用的纤维,例如氧化铝纤维、莫来石纤维、碳化硅纤维等无机纤维或树脂纤维。此外,上述芯材材料也可包含多孔质二氧化硅。在包含多孔质二氧化硅的情况下,最多可代替气相二氧化硅的使用量的50质量%。
气相二氧化硅可使用例如日本AEROSIL公司制的Aerosil(商品名)300且一次粒径为7nm的气相二氧化硅。石墨可使用例如日本石墨工业株式会社(日本黒鉛工業社)制的平均粒径为20μm的石墨。玻璃纤维可使用例如纤维径为7μm、长度为3mm的玻璃纤维。
作为芯材42的一例,形成为长400mm、宽400mm、厚10mm的板状体。
袋状的外被材料41具备形成为矩形状的第一外被材料44、和形成为矩形状的第二外被材料45。
第一外被材料44和第二外被材料45例如是依次层叠厚度12μm的拉伸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厚度9μm的铝箔、厚度25μm的拉伸尼龙膜、厚度50μm的聚乙烯膜而成的多层层叠膜,具有阻气性。袋状的外被材料41可使用通常使用的外被材料作为真空隔热材料的外被材料,膜的材料、厚度可根据目标性能(耐热性等)进行适当选择。
作为外被材料,优选使用具有保护层(例:PET膜)、阻气层(例:铝蒸镀层或铝箔)、支持层(例:尼龙膜)、热熔接层(例:聚乙烯膜)的多层层叠膜。
作为阻气层,从阻气性优良且金属箔成形性及对支持层蒸镀的容易性的角度考虑,优选铝或不锈钢,更优选铝。从耐久性角度考虑,优选铝箔。作为支持层,可使用与保护层同样的树脂膜。作为热熔接层,可例举低熔点的热塑性树脂膜。作为上述热塑性树脂,可例举低密度聚乙烯、链状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腈、未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等。
热熔接层的熔点优选在300℃以下,更优选在240℃以下。熔点优选在80℃以上,更优在160℃以上。此外,上述热塑性树脂若具有至少1种粘接性官能团,则耐久性提高,可进一步抑制真空度的降低,因此是优选的。作为粘接性官能团,可例举羧基、酸酐基、羧酰卤基、环氧基、羟基、氨基、巯基、碳酸酯键、酰胺键、氨基甲酸酯键、脲键、酯键、醚键等。
第一外被材料44和第二外被材料45可被切割成500mm×500mm的片或膜状。
第一外被材料44和第二外被材料45以聚乙烯层在内侧相对的方式重叠,对周边部的3边,以规定的宽度进行热熔接。藉此,由第一外被材料44和第二外被材料45形成三边密封的袋状的外被材料41。热熔接的宽度优选为5~20mm。如果在该范围内,则在长期使用时,可抑制真空度的降低。
在外被材料41的内部收纳芯材42,在该状态下,外被材料41和芯材42被设置在具有热熔接功能的真空腔室内。将外被材料41的内部减压,将开放的袋的剩余1边热熔接进行密封。即,芯材42被封入外被材料41的内部。藉此,由外被材料41和芯材42形成真空隔热材料30。
袋状的外被材料41具有被覆部47和凸缘部48。被覆部47由第一外被材料44中覆盖芯材42的一方侧的第一被覆部44a、和第二外被材料45中覆盖芯材42的另一方侧的第二被覆部45a(参照图5)构成。在第二被覆部45a的平坦部形成有安装面30a。由被覆部47覆盖芯材42的整体。
凸缘部48具有第一外被材料44中从第一被覆部44a的周缘向芯材42的面方向外方延伸的第一凸缘44b、和第二外被材料45中从第二被覆部45a的周缘向芯材42的面方向外方延伸的第二凸缘45b。
通过将第一凸缘44b和第二凸缘45b以重叠的状态进行热熔接,形成凸缘部48。通过凸缘部48,将被覆部47的内部保持为密封状态。凸缘部48在被覆部47的周围形成为矩形框状。凸缘部48从被覆部47的周缘47a朝向芯材42的面方向外方延伸。
凸缘部48具有一对第一凸缘部48a和一对第二凸缘部48b。一对第一凸缘部48a配置在被覆部47的一个两侧。一对第二凸缘部48b配置在被覆部47的另一个两侧。凸缘部48的从被覆部47朝向第一凸缘部48a、第二凸缘部48b的面方向的长度48L只要是不造成真空度降低的长度就没有特别限定,优选30mm~50mm。
一对第一凸缘部48a从被覆部47的周缘47a如箭头A所示被弯折到第一外被材料44中的第一被覆部44a。第一被覆部44a是与安装面30a相反一侧的面。弯折后的一对第一凸缘部48a的中央部通过粘合剂或粘胶带被粘接至第一被覆部44a,接着,各第一凸缘部48a的两端部通过粘合剂或粘胶带被粘接至一对第二凸缘部48b。
如图4、图5所示,将一对第一凸缘部48a粘接后,一对第二凸缘部48b和各第一凸缘部48a的两端部从被覆部47的周缘47a(参照图3)如箭头B所示被弯折到第一被覆部44a。弯折后的一对第二凸缘部48b的中央部通过粘合剂或粘胶带被粘接至第二被覆部45a。此外,弯折后的第二凸缘部48b的两端部通过粘合剂或粘胶带被粘接至第一凸缘部48a的中央部。
即,凸缘部48在被弯折至与安装面30a相反一侧的第一被覆部44a的状态下用粘合剂或粘胶带粘接。因此,安装面30a平坦地沿着芯材42的表面形成。通过将平坦的安装面30a作为粘接面,可提高真空隔热材料30的粘接。藉此,通过用粘合剂或粘胶带38将真空隔热材料30牢固地安装在外壁35上。
返回至图1,作为第一隔热玻璃25,可使用例如钠钙玻璃、石英玻璃、硼硅酸盐玻璃、或无碱玻璃等作为基板玻璃。具体而言,作为基板玻璃,可例举厚度3.5mm的玻璃板(UVFL(商品名):AGC株式会社制)。第一隔热玻璃25在基板玻璃的表面通过溅射法进行ITO(氧化铟锡)层(即、透明导电层)的成膜。ITO层是以铟和锡的氧化物作为主成分的膜。ITO层的膜厚的目标是150nm。ITO层也可通过在成膜时形成非晶状的ITO,再使该层晶体化来构成。用于晶体化的热处理温度例如是80℃~170℃的范围。通过该方法,可获得低阻抗的ITO层。
对于ITO层,通过溅射法将二氧化硅层作为上部层进行成膜。二氧化硅层的膜厚的目标是80nm。ITO层的晶体化热处理可在形成上部层之后实施。
第一隔热玻璃25具有由ITO层和上部层形成的低辐射膜25a。低辐射膜25a优选将热辐射率设定为0.1~0.3。通过将热辐射率设定为0.1~0.3,可抑制室内温度的过度升高、过度降低。
ITO中的氧化锡的含有比例在全体的5质量%~12.5质量%的范围内,优选在全体的6.5质量%~11质量%的范围内。氧化锡的含有比例为12.5质量%以下的情况下,存在氧化锡的量越多则阻抗越小的倾向,可获得低辐射率。
此外,形成有低辐射膜25a的第一隔热玻璃25的热辐射率为0.17。第一隔热玻璃25的辐射率的测定通过辐射率测定机(TSS-5X:日本传感器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センサー社)制)进行实施。
此外,第一隔热玻璃25的传热系数为3.9[W/m2K]。
这里,将在第一隔热玻璃25上没有形成ITO层、二氧化硅层时的传热系数设为5.8[W/m2K]时,作为经验值,已知形成了ITO层或二氧化硅层的第一隔热玻璃25的传热系数约为2/3。由此,形成了ITO层或二氧化硅层的第一隔热玻璃25的传热系数为3.9[W/m2K]。
第二隔热玻璃26与第一隔热玻璃25同样地,由ITO层、上部层形成低辐射膜26a。
接着,基于图1、表1、表2对第一实施方式的隔热结构体10的传热系数、室内温度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隔热结构体10具备第一壁部21、第二壁部22和顶部23、第一隔热玻璃25和第二隔热玻璃26。
隔热结构体10的高度H1为2.5m,前后方向的长度L1为4.0m,左右方向的长度尺寸L2为4.0m。
作为测定条件,假定无日照的冬季夜间(外部气温0℃),对使用暖气时的室内温度进行了测定。室内的供暖能力在通常情况下为3KW。
在表1、表2中,为了方便,将没有设置真空隔热材料30的第一壁部、第二壁部和顶部称为第一壁部21A、第二壁部22A和顶部23A。为了方便,将没有形成低辐射膜25a的第一玻璃称为第一玻璃25A。为了方便,将没有形成低辐射膜26a的第二玻璃称为第二玻璃26A。
首先,基于表1对第一实施方式的隔热结构体的传热系数与第一~第三比较例进行比较并进行说明。在表1中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第一~第三比较例的传热系数的测定结果。
[表1]
Figure BDA0002236353340000101
如表1所示,第一比较例的隔热结构体具备第一壁部21A、第二壁部22A、顶部23A、第一玻璃25A和第二玻璃26A。第二比较例的隔热结构体具备第一壁部21、第二壁部22、顶部23、第一玻璃25A和第二玻璃26A。
第三比较例的隔热结构体具备第一壁部21A、第二壁部22A、顶部23A、第一隔热玻璃25和第二隔热玻璃26。第一实施方式的隔热结构体10具备第一壁部21、第二壁部22、顶部23、第一隔热玻璃25和第二隔热玻璃26。
根据第一比较例的隔热结构体,第一壁部21A、第二壁部22A和顶部23A的传热系数较大,为1.5[W/m2K]。此外,第一玻璃25A和第二玻璃26A的传热系数较大,为5.8[W/m2K]。
根据第二比较例的隔热结构体,将第一壁部21、第二壁部22和顶部23的传热系数抑制得较小,为0.38[W/m2K]。另一方面,第一玻璃25A和第二玻璃26A的传热系数较大,为5.8[W/m2K]。
根据第三比较例的隔热结构体,第一壁部21A、第二壁部22A和顶部23A的传热系数较大,为1.5[W/m2K]。另一方面,将第一隔热玻璃25和第二隔热玻璃26的传热系数抑制得较小,为3.9[W/m2K]。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隔热结构体10,将第一壁部21、第二壁部22和顶部23的传热系数抑制得较小,为0.38[W/m2K]。此外,将第一隔热玻璃25和第二隔热玻璃26的传热系数抑制得较小,为3.9[W/m2K]。
接着,基于表2对第一实施方式的隔热结构体的室内温度与第一~第三比较例进行比较并进行说明。在表2中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第一~第三比较例的室内温度的测定结果。
[表2]
Figure BDA0002236353340000111
如表2所示,根据第一比较例的隔热结构体,在没有日照的冬季夜间(外部气温0℃),室内温度下降至17.3℃。由此认为在第一壁部21A、第二壁部22A和顶部23A发生结露。
另一方面,根据第一比较例的隔热结构体,认为在有日照的夏季夜间,室内温度过度升高。
从冬季的结露、夏季的室内温度过度升高的角度考虑,真空隔热材料30的凸缘部48(使第一外被材料44、第二外被材料45热熔接的部分)有可能会劣化。
根据第二比较例的隔热结构体,在没有日照的冬季夜间(外部气温0℃),室内温度下降至20.0℃。由此认为在第一壁部21、第二壁部22和顶部23发生结露。
另一方面,根据第二比较例的隔热结构体,认为在有日照的夏季夜间,室内温度过度升高。
从冬季的结露、夏季的室内温度过度升高的角度考虑,真空隔热材料30的凸缘部48(使第一外被材料44、第二外被材料45热熔接的部分)有可能会劣化。
根据第三比较例的隔热结构体,在没有日照的冬季夜间(外部气温0℃),室内温度下降至19.8℃。由此认为在第一壁部21A、第二壁部22A和顶部23A发生结露。
另一方面,根据第三比较例的隔热结构体,认为在有日照的夏季夜间,室内温度过度升高。
从冬季的结露、夏季的室内温度过度升高的角度考虑,真空隔热材料30的凸缘部48(使第一外被材料44、第二外被材料45热熔接的部分)有可能会劣化。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隔热结构体10,在没有日照的冬季夜间(外部气温0℃),室内温度保持在23.5℃。因此,能够抑制温度的过度降低。藉此,能够抑制在第一壁部21、第二壁部22和顶部23发生结露。
另一方面,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隔热结构体10,认为在有日照的夏季夜间,能够抑制室内温度过度升高。
通过抑制冬季的室内温度的过度降低并抑制结露、以及抑制夏季的车内温度的过度升高,从而能够抑制真空隔热材料30的凸缘部48(使第一外被材料44、第二外被材料45热熔接的部分)的劣化。
此外,还能够抑制将真空隔热材料30的凸缘部48粘接至第一被覆部44a等的粘合剂或粘胶带的劣化。并且,能够抑制将真空隔热材料30的安装面30a(参照图2)粘接至外壁35的粘合剂或粘胶带38的劣化。
这样通过抑制热熔接的部位、粘合剂或粘胶带的劣化,能够提高真空隔热材料30的耐久性。
此外,与通常的隔热材料相比,可将真空隔热材料30的厚度抑制得较小,例如为10mm。因此,通过在第一壁部21、第二壁部22和顶部23的内部设置真空隔热材料30,能够将第一壁部21、第二壁部22和顶部23的厚度尺寸抑制得较小。藉此,可将隔热结构体10的室内33设置成宽阔的空间。
此外,真空隔热材料30的安装面30a(参照图2)平坦地形成。通过用粘合剂或粘胶带38将平坦的安装面30a粘接在外壁35上,能够将真空隔热材料30牢固地安装在外壁35。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图6对将真空隔热材料30应用于车辆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6中,将从车辆的乘员观察时的车辆前方表示为FR、车辆后方表示为RR、车辆右侧表示为RH、车辆左侧表示为LH。
隔热结构体60由大致左右对称的构件构成,因此,为了容易理解,对左右的构件标以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隔热结构体60是包含框体62和窗部64的车辆(具体是汽车)。隔热结构体60的框体62和窗部64的构成并不限定于第二实施方式中显示的构成。侧门的数量等可以任意地变更。
框体62具备车辆的车体65和侧门部66等。车辆的车体65具备车顶73、右后挡泥板74、左后挡泥板74(未图示)、后盖75和地板部等。侧门部66包括右前侧门71、左前侧门71(未图示)、右后侧门72和左后侧门72(未图示)。
在右前侧门71、左前侧门71、右后侧门72、左后侧门72、车顶73、右后挡泥板74、左后挡泥板74和后盖75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真空隔热材料30。
真空隔热材料30可沿着右前侧门71、左前侧门71、右后侧门72、左后侧门72、车顶73、右后挡泥板74、左后挡泥板74和后盖75的形状弯曲。
框体62由外装构件和内装构件在内部形成有中空部。在框体62内部的全部区域,以不空以间隔的状态配置多个真空隔热材料30(参照图2)。通过用粘合剂或粘胶带38(参照图2)将真空隔热材料30的安装面30a安装在外装构件和内装构件中的一方上。藉此,在框体62内部的全部区域,以不空以间隔的状态设置有多个真空隔热材料30。
即,在右前侧门71和左前侧门71的各内部的全部区域,以不空以间隔的状态安装有多个真空隔热材料30。在右后侧门72和左后侧门72的各内部的全部区域,以不空以间隔的状态安装有多个真空隔热材料30。在车顶73内部的全部区域,以不空以间隔的状态安装有多个真空隔热材料30。
在右后挡泥板74和左后挡泥板74的各内部的全部区域,以不空以间隔的状态安装有多个真空隔热材料30。在后盖75内部的全部区域,以不空以间隔的状态安装有多个真空隔热材料30。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在车辆的车体65中的车顶73、右后挡泥板74、左后挡泥板74(未图示)、后盖75安装有真空隔热材料30(参照图2)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真空隔热材料30的设置部位并不限定于此。
此外,对在侧门部66中的右前侧门71、左前侧门71(未图示)、右后侧门72、和左后侧门72(未图示)安装有真空隔热材料3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真空隔热材料30的设置部位并不限定于此。
在车辆的车体65、侧门部66,可考虑车厢的隔热效果而适当改变设置真空隔热材料30的部位。
窗部64具备前窗玻璃81、后窗玻璃82、右前侧门窗玻璃83、左前侧门窗玻璃83(未图示)、右后侧门窗玻璃84、和左后侧门窗玻璃84(未图示)。
关于前窗玻璃8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隔热玻璃25同样地,在玻璃板(UVFL:AGC株式会社制)的外表面(车外侧的表面)成膜ITO层,在ITO层上成膜二氧化硅层作为上部层。藉此,前窗玻璃81具有由ITO层和上部层形成的低辐射膜。低辐射膜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低辐射膜25a同样地,优选将辐射率设定为0.1~0.3。通过将热辐射率设定为0.1~0.3,可抑制车厢温度的过度升高、过度降低。
低辐射膜也可形成在前窗玻璃81的内表面(室内侧的表面)上。
在后窗玻璃82、右前侧门窗玻璃83、左前侧门窗玻璃83(未图示)、右后侧门窗玻璃84、和左后侧门窗玻璃84(未图示)上,也可与前窗玻璃81同样地形成低辐射膜。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优选真空隔热材料30和窗部64的玻璃靠近地设置。靠近是指俯视时真空隔热材料30和窗部64的玻璃以20cm以下的间隔设置。若使用图6进行具体说明,靠近是指例如使右后侧门窗玻璃84的下端部与设置在右后侧门72的最上侧部的真空隔热材料30的上端部之间的直线距离以在与地面垂直的平面上测定的间隔表示时在20cm以下。真空隔热材料30和隔热玻璃优选是以-5cm以上且20cm以下的间隔设置的状态,更优选是以0cm以上且10cm以下的间隔设置的状态。-5cm以上且小于0cm的情况下,真空隔热材料30与窗部64的玻璃在俯视时呈重叠的状态。
通过将真空隔热材料30和窗部64的玻璃靠近地设置,可获得窗部64的玻璃与真空隔热材料30的充分的隔热效果。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隔热结构体6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冬季夜间将车厢温度保持在较高的温度,并能够抑制温度的过度降低。藉此,能够防止在框体62和窗部64发生结露。
另一方面,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隔热结构体6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认为在有日照的夏季夜间,能够抑制车厢温度过度升高。
通过抑制冬季的车厢温度的过度降低并抑制结露、以及抑制夏季的车厢温度的过度升高,从而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抑制真空隔热材料30的凸缘部48(参照图4)(使第一外被材料44、第二外被材料45热熔接的部分)的劣化。
此外,还能够抑制将真空隔热材料30的凸缘部48粘接至第一被覆部44a(参照图4)等的粘合剂或粘胶带的劣化。并且,能够抑制将真空隔热材料30的安装面30a(参照图2)粘接至外壁35的外装构件的粘合剂或粘胶带38(参照图2)的劣化。
这样通过抑制热熔接的部位、粘合剂或粘胶带的劣化,能够提高真空隔热材料30的耐久性。
此外,与通常的隔热材料相比,可将真空隔热材料30的厚度抑制得较小,例如为10mm。因此,通过将真空隔热材料30安装在框体62的内部,能够将框体62的厚度抑制得较小。藉此,可将隔热结构体60的车厢设置成宽阔的空间。
特别是由于车辆(汽车)的车厢与住宅的室内相比空间较小,所以通过使用真空隔热材料30,将车厢的空间设得较宽的效果大。
此外,真空隔热材料30的安装面30a(参照图2)平坦地形成。通过用粘合剂或粘胶带38将平坦的安装面30a粘接在外装构件和内装构件中的一方上,能够将真空隔热材料30牢固地安装在框体62上。
此外,因为能够将真空隔热材料30沿着右前侧门71、左前侧门71等安装构件的形状弯曲,所以能够沿着安装构件良好地安装真空隔热材料30。
另外,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也可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化。
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在框体12、62的全部区域设置多个真空隔热材料3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框体12、62的全部区域设置1块真空隔热材料30。
此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以具备2面玻璃窗的住宅、汽车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作为其他例子,也可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办公室、仓库、大楼等建筑物、公共汽车、卡车、电车等车辆、小船、船舶等海上物品用的隔热结构体。
在这里引用2017年4月20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083714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和摘要的全部内容作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揭示。
符号说明
10、60……隔热结构体、12、62……框体、14、64……窗部、25……第一隔热玻璃、26……第二隔热玻璃、25a、26a……低辐射膜、30……真空隔热材料、41……外被材料、42……芯材、47……被覆部、48……凸缘部、64……窗部、83……前侧门窗玻璃(隔热玻璃)、84……后侧门窗玻璃(隔热玻璃)。

Claims (11)

1.一种隔热结构体,其具备框体和窗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体安装有真空隔热材料,所述真空隔热材料具有减压封入袋状的外被材料中的芯材,
在所述窗部安装有具有低辐射膜的隔热玻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由在内部形成有中空部的外装构件和内装构件形成,配置于所述中空部的真空隔热材料安装在所述外装构件和/或内装构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结构体,其特征在于,通过用粘合剂或粘胶带将所述真空隔热材料安装在所述外装构件和/或内装构件上。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隔热材料的外被材料具有覆盖所述芯材的被覆部、和从所述被覆部的周缘朝向所述芯材的面方向外方延伸且将所述被覆部的内部保持为密封状态的凸缘部,所述凸缘部被弯折到与供真空隔热材料安装的面相反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热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部在上述被弯折的状态下,用粘合剂或粘胶带粘接在与供真空隔热材料安装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
6.如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隔热材料的芯材是气相二氧化硅、石墨和玻璃纤维的混合物的加压成形物。
7.如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玻璃的低辐射膜的辐射率在0.3以下。
8.如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辐射膜是包含ITO的层。
9.如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隔热材料和具有所述低辐射膜的所述隔热玻璃以20cm以下的间隔靠近地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结构体,其特征在于,隔热结构体包括汽车、电车、小船。
11.如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结构体,其特征在于,隔热结构体是住宅、仓库、办公室或大楼。
CN201890000736.0U 2017-04-20 2018-04-13 隔热结构体 Active CN21068749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3714A JP2019199877A (ja) 2017-04-20 2017-04-20 断熱構造体
JP2017-083714 2017-04-20
PCT/JP2018/015615 WO2018194001A1 (ja) 2017-04-20 2018-04-13 断熱構造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87497U true CN210687497U (zh) 2020-06-05

Family

ID=63856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90000736.0U Active CN210687497U (zh) 2017-04-20 2018-04-13 隔热结构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9199877A (zh)
CN (1) CN210687497U (zh)
DE (1) DE212018000206U1 (zh)
WO (1) WO20181940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1379B (zh) * 2019-11-01 2023-08-11 青岛富晟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隔音地毯及其制备方法
CN116472172A (zh) * 2020-11-18 2023-07-21 Agc株式会社 带隔热膜玻璃基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98637A (ja) * 2003-09-26 2005-04-14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冷蔵庫並びに真空断熱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117133A (ja) * 2004-10-22 2006-05-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真空断熱材を具備した鉄道車両の車体または鉄道保冷車両の車体
JP4661670B2 (ja) * 2006-04-20 2011-03-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断熱体
JP5666382B2 (ja) * 2011-05-25 2015-02-12 株式会社Lixil 室内側断熱改修の断熱パネルの割付方法、断熱パネルおよび室内側断熱改修構造
JP6070710B2 (ja) 2012-08-23 2017-02-01 旭硝子株式会社 真空断熱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真空断熱材
WO2016084763A1 (ja) * 2014-11-26 2016-06-02 旭硝子株式会社 真空断熱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6181739A1 (ja) * 2015-05-11 2016-11-17 旭硝子株式会社 車両用の断熱ガラスユニ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12018000206U1 (de) 2019-11-26
JP2019199877A (ja) 2019-11-21
WO2018194001A1 (ja) 2018-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128952A1 (en) Glass film laminate
ES2804299T3 (es) Cristal compuesto con puesta en contacto eléctrico
US6791065B2 (en) Edge sealing of a laminated transparency
JP5815055B2 (ja) 電気的に広範囲に加熱可能な透明物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使用
ES2813499T3 (es) Cristal transparente con revestimiento eléctricamente conductor
CN210687497U (zh) 隔热结构体
RU2009128180A (ru) Теплоизолирующий элемент остекления,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е и применение
ES2701341T3 (es) Cristal con área térmica eléctrica
EP2303574A1 (en) Glass laminated articles and layered articles
WO2000015938A1 (fr) Panneau en verre
JP2010536704A (ja) 窓、ドア及びそれらのためのガラス組立体
EP2993040A1 (en) Outer cover material for vacuum insulator and high-performance vacuum insulator comprising same
US6867893B2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transparent pane structure for motor vehicles and a transparent pane structure
CA2993479C (en) Heatable laminated vehicle window with improved heat distribution
ES2720156T3 (es) Acristalamiento aislante electrocrómico con superficie capacitiva de conmutación de sensores
JP7202451B2 (ja) トランスポンダーを有する乗り物ウィンドウ
JP3225286U (ja) 断熱構造体
CN114981076A (zh) 包括中断的粘附层的间隔件
CN115176064A (zh) 具有改进的附着性的间隔件
KR102441324B1 (ko) 적층 판유리의 생산 방법
KR101825776B1 (ko) 진공 단열재
CN110177685B (zh) 复合玻璃板装置
JP4546870B2 (ja) 採光断熱材
JPH10306658A (ja) 複層ガラスパネル
JP2001065784A (ja) 気泡シート断熱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