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37257U - 一种转向节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向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37257U
CN210437257U CN201921376193.5U CN201921376193U CN210437257U CN 210437257 U CN210437257 U CN 210437257U CN 201921376193 U CN201921376193 U CN 201921376193U CN 210437257 U CN210437257 U CN 210437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edge
mounting
knuckle
hub bearing
steering kn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7619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小峰
邵绘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Liankong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7619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37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37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37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节。它解决了现有转向节与轮毂轴承之间的异响的技术问题。本转向节包括转向节本体,转向节本体上设有转向轴孔,转向节本体上还环绕转向轴孔设有安装凸台,安装凸台具有若干个安装耳,所述安装耳沿转向轴孔周向间隔设置,任意两个相邻的安装耳之间设有连接边,所述每个连接边的顶面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贯通连接边的外壁和内壁。本实用新型使连接边与轮毂轴承接触的表面自始不接触,避免轮毂轴承与连接边直接发生贴合和分离的状况,以实现避免转向节与轮毂轴承之间产生异响。

Description

一种转向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节。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节是汽车转向桥上主要的零件之一,转向节的功用是传递并承受汽车前部载荷,其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传递汽车行驶方向。
例如我国专利申请文献(公告号:CN206086866U;公告日:2017.04.12)中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转向节,该转向节上具有四个轮毂轴承安装孔以及在安装孔外围设有三个加强筋,虽然该技术方案的转向节具有较高的强度,但是其重量也随之上升。
为了追求降低整车重量实现轻量化的目标,现有转向节为了实现轻量化,降低转向节与轮毂轴承的整体重量,现有转向节与轮毂安装点由四个改为三个,例如我国专利申请文献(公告号:CN207225463U;公告日:2018.04.13)中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用转向节,其将转向节与轮毂轴承安装孔由四个改为三个,可以省掉一颗螺栓的重量,也可以省掉轮毂轴承一个安装耳的重量。但是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在给转向节加载一定的转向力时,会产生异响。其产生异响的的原因如下:装配时,用螺栓将轮毂轴承安装到转向节上,然后拧紧螺栓。通过CAE分析后,当安装螺栓拧紧后,轮毂轴承安装面与转向节安装面由面面接触变成了线面接触,当给转向节加载一定的转向力时,轮毂轴承安装面与转向节安装面出现的最大面面间隙约为0.0026mm,这种面面间隙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就会产生清脆的转向异响。因此如何解决转向节与轮毂轴承之间的异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转向节,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改善转向节与轮毂轴承之间产生异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转向节,包括转向节本体,转向节本体上设有转向轴孔,转向节本体上还环绕转向轴孔设有安装凸台,安装凸台具有若干个安装耳,所述安装耳沿转向轴孔周向间隔设置,任意两个相邻的安装耳之间设有连接边,所述每个连接边的顶面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贯通连接边的外壁和内壁。
安装凸台上的安装耳与轮毂轴承通过紧固件连接,由于紧固件直接作用在安装耳的部位,所以紧固连接的效果好,不会产生松动,与轮毂轴承之间不会发生分离。但是连接边距离紧固件的距离稍远,所以当转向节加载一定的转向力时,轮毂轴承与连接边之间出现的间隙;当转向力消失时,轮毂轴承与连接边之间出现的间隙也随之消失,其分离与贴合导致的产生异响。于是在每个连接边的顶面开设有贯通连接边的外壁和内壁的凹槽,使原本连接边与轮毂轴承接触的表面自始不接触,避免轮毂轴承与连接边直接发生贴合和分离的状况,以实现避免转向节与轮毂轴承之间产生异响。
在上述的转向节,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15至0.6mm。凹槽的深度如果过浅,无法有效的避免转向异响,凹槽的深度过深会影响转向节的整体强度。
在上述的转向节,所述安装耳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安装耳分别为安装耳一、安装耳二和安装耳三,所述安装耳一和安装耳二之间的连接边为连接边一,所述连接边一上凹槽的长度为30至55mm。连接边一上的凹槽长度太小,无法避免转向异响;连接边一上的凹槽长度太大,转向节与轮毂轴承安装面接触面积会变得很小,影响螺栓连接转向节与轮毂轴承的强度。通过CAE分析得出连接边一上凹槽的长度,将轮毂轴承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安装凸台上,在转向节上加载最大转向力,标记连接边一与轮毂轴承之间分离的区域,在该区域上加工凹槽可以使轮毂轴承与连接边一会发生分离的部分自始不接触,避免转向节与轮毂轴承之间产生异响。
在上述的转向节,所述安装耳二和安装耳三之间的连接边为连接边二,所述连接边二上凹槽的长度为45至70mm。连接边二上凹槽的长度太小,无法避免转向异响;连接边二上凹槽的长度太大,转向节与轮毂轴承安装面接触面积会变得很小,影响螺栓连接转向节与轮毂轴承的强度。通过CAE分析得出连接边二上凹槽的长度,将轮毂轴承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安装凸台上,在转向节上加载最大转向力,标记连接边二与轮毂轴承之间分离的区域,在该区域上加工凹槽可以使轮毂轴承与连接边二会发生分离的部分自始不接触,避免转向节与轮毂轴承之间产生异响。
在上述的转向节,所述安装耳一和安装耳三之间的连接边为连接边三,所述连接边三上凹槽的长度为45至70mm。连接边三上凹槽的长度太小,无法避免转向异响;连接边三上凹槽的长度太大,转向节与轮毂轴承安装面接触面积会变得很小,影响螺栓连接转向节与轮毂轴承的强度。通过CAE分析得出凹槽的宽度,将轮毂轴承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安装凸台上,在转向节上加载最大转向力,标记连接边三与轮毂轴承之间分离的区域,在该区域上加工凹槽可以使轮毂轴承与连接边三会发生分离的部分自始不接触,避免转向节与轮毂轴承之间产生异响。
在上述的转向节,所述安装耳一、安装耳二和安装耳三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设置能够便于轮毂轴承安装在安装凸台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使连接边与轮毂轴承接触的表面自始不接触,避免轮毂轴承与连接边之间发生贴合和分离的状况,以改善转向节与轮毂轴承之间产生异响。
附图说明
图1是转向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转向节其中一个方向的视图。
图3是转向节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转向节本体;2、转向轴孔;3、安装凸台;4、内壁;5、外壁;6、安装耳一;7、连接边一;8、凹槽;9、安装耳二;10、连接边二;11、安装耳三;12、连接边三;13、安装耳;14、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转向节包括转向节本体1,转向节本体1上开设有转向轴孔2,在转向节本体1上还设有安装凸台3,安装凸台3环绕转向轴孔2设置,安装凸台3具有三个安装耳13,三个安装耳13沿转向轴孔2周向设置,三个安装耳13分别为安装耳一6、安装耳二9和安装耳三11。
如图1至图4所示,安装耳一6和安装耳二9之间的连接边为连接边一7,连接边一7的一端与安装耳一6相连,另一端与安装耳二9相连,连接边一7的顶面设有凹槽8,位于连接边一7上的凹槽8深度为0.2-0.4mm,长度为40-45mm,位于连接边一7上的凹槽8贯穿连接边一7的内壁4和外壁5。
如图1至图4所示,安装耳二9和安装耳三11之间的连接边为连接边二10,连接边二10的一端与安装耳二9相连,另一端与安装耳三11相连,连接边二10的顶面设有凹槽8,位于连接边二10上的凹槽8深度为0.2-0.4mm,长度为54-60mm,位于连接边二10上的凹槽8贯穿连接边二10的内壁4和外壁5。
如图1至图4所示,安装耳三11和安装耳一6之间的连接边为连接边三12,连接边三12的一端与安装耳一6相连,另一端与安装耳三11相连,连接边三12的顶面设有凹槽8,位于连接边三12上的凹槽8深度为0.2-0.4mm,长度为54-60mm,位于连接边三12上的凹槽8贯穿连接边三12的内壁4和外壁5。安装耳一6、安装耳二9和安装耳三11上设有安装孔14。
安装凸台3上的安装耳13与轮毂轴承通过紧固件连接,由于紧固件直接作用在安装耳13的部位,所以紧固连接的效果好,不会产生松动,与轮毂轴承之间不会发生分离。但是连接边距离紧固件的距离稍远,所以当转向节加载一定的转向力时,轮毂轴承与连接边之间出现的间隙;当转向力消失时,轮毂轴承与连接边之间出现的间隙也随之消失,其分离与贴合导致的产生异响。于是在每个连接边的顶面开设有贯通连接边的外壁5和内壁4的凹槽8,使原本连接边与轮毂轴承接触的表面自始不接触,避免轮毂轴承与连接边直接发生贴合和分离的状况,以实现避免转向节与轮毂轴承之间产生异响。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其区别点在于,安装凸台3上的连接边一、连接边二和连接边三上没有开设凹槽8。在轮毂轴承与安装凸台3贴合面上开设有三个凹槽8,三个凹槽8的具体尺寸与位置与实施例一中的相同。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转向节本体;2、转向轴孔;3、安装凸台;4、内壁;5、外壁;6、安装耳一;7、连接边一;8、凹槽;9、安装耳二;10、连接边二;11、安装耳三;12、连接边三;13、安装耳;14、安装孔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6)

1.一种转向节,包括转向节本体(1),转向节本体(1)上设有转向轴孔(2),转向节本体(1)上还环绕转向轴孔(2)设有安装凸台(3),安装凸台(3)具有若干个安装耳(13),所述安装耳(13)沿转向轴孔(2)周向间隔设置,任意两个相邻的安装耳(13)之间设有连接边,其特征在于,每个连接边的顶面均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贯通连接边的外壁(5)和内壁(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8)的深度为0.15至0.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耳(13)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安装耳(13)分别为安装耳一(6)、安装耳二(9)和安装耳三(11),所述安装耳一(6)和安装耳二(9)之间的连接边为连接边一(7),所述连接边一(7)上凹槽(8)的长度为30至5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耳二(9)和安装耳三(11)之间的连接边为连接边二(10),所述连接边二(10)上凹槽(8)的长度为45至7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耳一(6)和安装耳三(11)之间的连接边为连接边三(12),所述连接边三(12)上凹槽(8)的长度为45至70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耳一(6)、安装耳二(9)和安装耳三(11)上设有安装孔(14)。
CN201921376193.5U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转向节 Active CN210437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76193.5U CN210437257U (zh)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转向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76193.5U CN210437257U (zh)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转向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37257U true CN210437257U (zh) 2020-05-01

Family

ID=70408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76193.5U Active CN210437257U (zh)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转向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3725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4616A (zh) * 2022-09-19 2022-11-25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铸铝转向节及汽车
CN117141580A (zh) * 2023-10-31 2023-12-01 万向智造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转向节及车辆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4616A (zh) * 2022-09-19 2022-11-25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铸铝转向节及汽车
CN117141580A (zh) * 2023-10-31 2023-12-01 万向智造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转向节及车辆
CN117141580B (zh) * 2023-10-31 2024-01-26 万向智造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转向节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37257U (zh) 一种转向节
CN204239410U (zh) 一种汽车尾灯用安装卡扣
CN213322675U (zh) 汽车驱动轴的安装结构和汽车
CN111284559B (zh) 车辆及其转向节
CN212389652U (zh) 一种花键定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
CN210484463U (zh) 刹车盘
CN209852067U (zh)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支架、动力总成悬置及汽车
CN219487415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轻量化挡尘盘
CN211648854U (zh) 一种汽车的防尘制动底板
CN217977273U (zh) 一种钣金皮带轮
CN218625340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曲轴张紧结构
CN211852483U (zh) 一种高性能油缸销轴
CN216306661U (zh) 一种变速器的主轴后轴承盖
CN210062591U (zh) 用于车辆的摆臂总成以及车辆
CN205578091U (zh) 汽车法兰盘结构
CN211715746U (zh) 一种倒挡轴结构、具有其的变速器及车辆
CN213870052U (zh) 一种发动机左前盖
CN210715491U (zh) 一种衬套螺栓组合件
CN212899448U (zh) 一种新型耐磨的汽车离合器摩擦盘
CN217048171U (zh) 一种乘用车新型减振器下吊环结构
CN219969926U (zh) 摩托车
CN220687969U (zh) 一种汽车水泵带轮
CN210132992U (zh) 后驱前悬置支架以及车辆
CN214355405U (zh) 一种带有转向球头及橡胶衬套的前下控制臂
CN216994551U (zh) 机舱盖内板组件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23

Address after: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lianko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5336 Zhejiang Ningbo Cixi Ningbo Hangzhou Bay New District Binhai two road 818

Patentee before: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