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64219U - 一种三轮或四轮全地形自适应自行车车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轮或四轮全地形自适应自行车车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64219U
CN210364219U CN201920617476.8U CN201920617476U CN210364219U CN 210364219 U CN210364219 U CN 210364219U CN 201920617476 U CN201920617476 U CN 201920617476U CN 210364219 U CN210364219 U CN 2103642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frame
support plate
shaft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1747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Weil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Bo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Boh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Bo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1747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642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642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642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轮或四轮全地形自适应自行车车架结构,包括前车架、后车架、以及用于连接前车架和后车架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套装在前车架上的前套筒、套装在后车架上的后套筒、以及两端部分别于前套筒与后套筒铰接的弹性件,所述前套筒与所述后套筒相互铰接。本实用新型的三轮或四轮全地形自适应自行车车架结构,前车架与后车架的连接不仅平稳可靠,而且具有优秀的振动缓冲能力,车轮在路面上行驶产生的振动能够被车架结构有效缓冲,大大减少传递给乘坐人员的震感,有效提升乘坐舒适性和耐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三轮或四轮全地形自适应自行车车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架结构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三轮或四轮全地形自适应自行车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一种以脚踩踏板为动力、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随着自行车的普及,各种新型的自行车应运而生。但人们在骑行自行车时发现,现有的自行车结构较为原始,其车架缓冲振动的能力低下,乘坐在其上的人员舒适性差,且该自行车过坑洼路面时,带来了不仅仅是舒适性差的问题,由于车架没有能够缓冲振动的能力,故每一次振动的能量都直接作用在车架的刚性构件上,使得车架刚性构件快速衰减,从而造成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三轮或四轮全地形自适应自行车车架结构,前车架与后车架的连接不仅平稳可靠,而且具有优秀的振动缓冲能力,车轮在路面上行驶产生的振动能够被车架结构有效缓冲,大大减少传递给乘坐人员的震感,有效提升乘坐舒适性和耐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三轮或四轮全地形自适应自行车车架结构,包括前车架、后车架、以及用于连接前车架和后车架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套装在前车架上的前套筒、套装在后车架上的后套筒、以及两端部分别于前套筒与后套筒铰接的弹性件,所述前套筒与所述后套筒相互铰接。
优选的,所述前套筒与后套筒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与前套筒连接的前连接端、以及与前连接端转动连接的转接头。
优选的,所述转接头包括可绕前连接端转动的第一轴、与第一轴刚性连接并与第一轴垂直的第二轴、以及与第二轴刚性连接并且轴线与第二轴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三轴,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三轴相互垂直,所述第三轴的端部与后套筒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连接端上还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一轴相对于前连接端过渡转动的限位卡挡。
优选的,所述前套筒外套在前车架外周,所述前套筒为未完全闭合的筒状结构,所述前套筒在外力作用下具有直径可变的物理特性,所述后套筒内嵌入后车架内周,所述后套筒端部连接有用于将后套筒锁止在后车架的锁紧件。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通过前铰链架与前套筒铰接、通过后铰链架与后套筒铰接;所述前铰链架包括与前套筒固定连接的前支撑板一、前支撑板二、连接前支撑板一和前支撑板二并用于将前套筒锁紧在前车架外周的加强锁紧杆、以及连接前支撑板一和前支撑板二并用于与所述弹性件铰接的前铰接杆;所述后铰链架包括与后套筒连接的后支撑板一、后支撑板二、以及连接后支撑板一和后支撑板二并用于与所述弹性件铰接的后铰接杆。
优选的,所述后支撑板一和所述后支撑板二通过紧固件连接在后套筒上。
优选的,所述后支撑板一和后支撑板二均还与第二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支撑板一和所述前支撑板二焊接在前套筒上。
优选的,所述前支撑板一和所述前支撑板二具有相同的外形并对称设置在前套筒上,所述后支撑板一和所述后支撑板二具有相同的外形并对称设置在后套筒上。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三轮或四轮全地形自适应自行车车架结构,利用全新设计的连接机构,实现前车架与后车架的平稳连接,并提供优秀的振动缓冲能力,车轮在路面上行驶产生的振动能够被连接机构有效缓冲,大大减少传递给乘坐人员的震感,保证此车架自行车的乘坐舒适性。
具体的,连接机构由一处可自由转动的铰接结构和一处强力弹性件组合而成,强力弹性件的弹力与前后车架的重力达成平衡状态,从而保证车架的稳定性。当遇到较大振动时,前车架发生一定程度的颤动,此时铰接结构处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动,弹性件可有效减缓该转动的幅度,从而有效缓冲该大震动的振幅,使得乘坐在车上的人员所能感受到的振动幅度大大降低,不仅保证优秀的舒适性,还为车架提供了足够高的韧性,使得该车架的自行车可经受更剧烈的振动,提高该自行车的耐用性。
由三轴构成的转接头,进一步优化了铰接结构与弹性件的受力几何关系,使得原本应是受力薄弱点、极容易损坏的转接头得到极大的改善,有效地提高了该车架的使用寿命,保证该自行车在长期使用后仍能正常运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三轮或四轮全地形自适应自行车车架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三轮或四轮全地形自适应自行车车架结构的装配图。
图4为图2中B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三轮或四轮全地形自适应自行车车架结构,包括前车架01、后车架02、以及用于连接前车架01和后车架02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套装在前车架01上的前套筒1、套装在后车架02上的后套筒2、以及两端部分别于前套筒1与后套筒2铰接的弹性件3,前套筒1与后套筒2相互铰接。通过铰接结构与弹性件的相互配合,实现车架的平稳运作,并提供优质可靠的振动缓冲能力。
前套筒1与后套筒2通过连接件4连接,连接件4包括与前套筒1连接的前连接端5、以及与前连接端5转动连接的转接头6。转接头6包括可绕前连接端5转动的第一轴7、与第一轴7刚性连接并与第一轴7垂直的第二轴8、以及与第二轴8刚性连接并且轴线与第二轴8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三轴9,第一轴7与第三轴9相互垂直,第三轴9的端部与后套筒2连接。由三轴构成的转接头,进一步优化了铰接结构与弹性件的受力几何关系,使得原本应是受力薄弱点、极容易损坏的转接头得到极大的改善,有效地提高了该车架的使用寿命,保证该自行车在长期使用后仍能正常运转。
前连接端5上还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一轴7相对于前连接端5过渡转动的限位卡挡。限位卡挡的增加,避免铰接结构因意外情况而进入到受力薄弱角度的情况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该车架的使用寿命。
前套筒1外套在前车架01外周,前套筒1为未完全闭合的筒状结构,前套筒1在外力作用下具有直径可变的物理特性,后套筒2内嵌入后车架02内周,后套筒2端部连接有用于将后套筒2锁止在后车架02的锁紧件10。弹性件3通过前铰链架11与前套筒1铰接、通过后铰链架12与后套筒2铰接;前铰链架11包括与前套筒1固定连接的前支撑板一13、前支撑板二14、连接前支撑板一13和前支撑板二14并用于将前套筒1锁紧在前车架01外周的加强锁紧杆15、以及连接前支撑板一13和前支撑板二14并用于与弹性件3铰接的前铰接杆16;后铰链架12包括与后套筒2连接的后支撑板一17、后支撑板二18、以及连接后支撑板一17和后支撑板二18并用于与弹性件3铰接的后铰接杆19。后支撑板一17和后支撑板二18通过紧固件连接在后套筒2上。后支撑板一17和后支撑板二18均还与第二轴8固定连接。前支撑板一13和前支撑板二14焊接在前套筒1上。前支撑板一13和前支撑板二14具有相同的外形并对称设置在前套筒1上,后支撑板一17和后支撑板二18具有相同的外形并对称设置在后套筒2上。本实施例的三轮或四轮全地形自适应自行车车架结构,利用全新设计的连接机构,实现前车架与后车架的平稳连接,并提供优秀的振动缓冲能力,车轮在路面上行驶产生的振动能够被连接机构有效缓冲,大大减少传递给乘坐人员的震感,保证此车架自行车的乘坐舒适性。具体的,连接机构由一处可自由转动的铰接结构和一处强力弹性件组合而成,强力弹性件的弹力与前后车架的重力达成平衡状态,从而保证车架的稳定性。当遇到较大振动时,前车架发生一定程度的颤动,此时铰接结构处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动,弹性件可有效减缓该转动的幅度,从而有效缓冲该大震动的振幅,使得乘坐在车上的人员所能感受到的振动幅度大大降低,不仅保证优秀的舒适性,还为车架提供了足够高的韧性,使得该车架的自行车可经受更剧烈的振动,提高该自行车的耐用性。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三轮或四轮全地形自适应自行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架(01)、后车架(02)、以及用于连接前车架(01)和后车架(02)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套装在前车架(01)上的前套筒(1)、套装在后车架(02)上的后套筒(2)、以及两端部分别于前套筒(1)与后套筒(2)铰接的弹性件(3),所述前套筒(1)与所述后套筒(2)相互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或四轮全地形自适应自行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套筒(1)与后套筒(2)通过连接件(4)连接,所述连接件(4)包括与前套筒(1)连接的前连接端(5)、以及与前连接端(5)转动连接的转接头(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轮或四轮全地形自适应自行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6)包括可绕前连接端(5)转动的第一轴(7)、与第一轴(7)刚性连接并与第一轴(7)垂直的第二轴(8)、以及与第二轴(8)刚性连接并且轴线与第二轴(8)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三轴(9),所述第一轴(7)与所述第三轴(9)相互垂直,所述第三轴(9)的端部与后套筒(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轮或四轮全地形自适应自行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连接端(5)上还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一轴(7)相对于前连接端(5)过渡转动的限位卡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三轮或四轮全地形自适应自行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套筒(1)外套在前车架(01)外周,所述前套筒(1)为未完全闭合的筒状结构,所述前套筒(1)在外力作用下具有直径可变的物理特性,所述后套筒(2)内嵌入后车架(02)内周,所述后套筒(2)端部连接有用于将后套筒(2)锁止在后车架(02)的锁紧件(1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轮或四轮全地形自适应自行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通过前铰链架(11)与前套筒(1)铰接、通过后铰链架(12)与后套筒(2)铰接;所述前铰链架(11)包括与前套筒(1)固定连接的前支撑板一(13)、前支撑板二(14)、连接前支撑板一(13)和前支撑板二(14)并用于将前套筒(1)锁紧在前车架(01)外周的加强锁紧杆(15)、以及连接前支撑板一(13)和前支撑板二(14)并用于与所述弹性件(3)铰接的前铰接杆(16);所述后铰链架(12)包括与后套筒(2)连接的后支撑板一(17)、后支撑板二(18)、以及连接后支撑板一(17)和后支撑板二(18)并用于与所述弹性件(3)铰接的后铰接杆(1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轮或四轮全地形自适应自行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板一(17)和所述后支撑板二(18)通过紧固件连接在后套筒(2)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轮或四轮全地形自适应自行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板一(17)和后支撑板二(18)均还与第二轴(8)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轮或四轮全地形自适应自行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板一(13)和所述前支撑板二(14)焊接在前套筒(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轮或四轮全地形自适应自行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板一(13)和所述前支撑板二(14)具有相同的外形并对称设置在前套筒(1)上,所述后支撑板一(17)和所述后支撑板二(18)具有相同的外形并对称设置在后套筒(2)上。
CN201920617476.8U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三轮或四轮全地形自适应自行车车架结构 Active CN2103642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7476.8U CN210364219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三轮或四轮全地形自适应自行车车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7476.8U CN210364219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三轮或四轮全地形自适应自行车车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64219U true CN210364219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59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17476.8U Active CN210364219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三轮或四轮全地形自适应自行车车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642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20011715A1 (en) Rear suspension system for two-wheeled vehicles
CN210364219U (zh) 一种三轮或四轮全地形自适应自行车车架结构
CN206841655U (zh) 摩托车的发动机悬挂结构
CN212290169U (zh) 一种摩托车及其后悬挂四连杆机构
CN210822614U (zh) 一种底盘悬挂结构及三轮车
CN102442383A (zh) 电动三轮车的结构
CN105667699A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总成吊架
CN209852013U (zh) 一种高尔夫球车用新型后悬挂结构
CN112706864A (zh) 具有减震结构的电动独轮车
CN211844757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减震车架
CN210472436U (zh) 一种类悬架减震机构
CN211167028U (zh) 一种避震结构及具有避震结构的儿童推车和自行车
CN217374790U (zh) 一种减震车架
JPH0139672Y2 (zh)
CN218055482U (zh) 一种具有万向头的滑板车前减震结构及滑板车
CN217260514U (zh) 一种滑板车前减震结构及滑板车
CN220948364U (zh) 一种减震车架及自行车或电动车
CN213007471U (zh) 一种沙滩车的后桥悬挂总成
CN2139549Y (zh) 具有缓冲和减震功能的自行车
CN220809688U (zh) 一种悬臂前叉减震机构及滑板车
CN210310727U (zh) 一种电动车的方向同步器
CN218055483U (zh) 一种滑板车的单万向头弹簧钢片减震结构
CN105882837B (zh) 一种能拆卸的多功能躺车
CN214875318U (zh) 具有减震结构的电动独轮车
CN210526277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动力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11

Address after: 315000 room 1-1031, first floor, building 041, block B, No. 188 Jinghua Road (Yonggang modern Ming building), high tech Zone, Ningbo,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Ningbo Weil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029 No. 40, lishiwei group, Chenjiang Wuyi village,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Boha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