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63475U - 座椅旋转机构 - Google Patents

座椅旋转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63475U
CN210363475U CN201921096496.1U CN201921096496U CN210363475U CN 210363475 U CN210363475 U CN 210363475U CN 201921096496 U CN201921096496 U CN 201921096496U CN 210363475 U CN210363475 U CN 210363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body
seat
plate
assembly
upper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9649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运德
刘介
张进
陈志国
池田修司
刘永新
王玉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bo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bo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bo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bo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9649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634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63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634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座椅旋转机构,包括上盘组件、下盘本体及支撑组件,所述上盘组件包括上盘本体,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盘本体底部的第一支撑件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撑件抵接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在所述下盘本体顶部,所述上盘本体的中心轴和所述下盘本体的中心轴重合,且所述上盘本体与所述下盘本体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通过增设呈抵接结构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提高上盘本体与下盘本体之间的支撑强度,从而满足ABTS形式安全带强度的试验要求。

Description

座椅旋转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座椅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用于实现汽车座椅在水平面内旋转的汽车座椅转盘机构能够增加用户体验,满足用户出行过程中面对面交流需求,目前已经逐步成为汽车座椅中的一种核心结构。
目前常见的旋转座椅,其转盘机构核心结构一般采用的是滚珠结构,滚珠结构的支撑强度不高,仅能满足LBTS形式(即三点式安全带在车身上的形式,类似前排主、副驾)的安全带强度试验要求,而无法满足ABTS形式(即三点式安全带在座椅上的形式)安全带强度试验要求。受此影响,现有技术中旋转座椅的安全带仅能随车身固定,即汽车座椅的旋转功能仅能在停车时候使用,行车过程中一旦座椅旋转就不能系安全带,使用场合比较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旋转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旋转机构存在的因强度不足而无法满足ABTS形式安全带强度试验要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座椅旋转机构,包括:
上盘组件,所述上盘组件包括上盘本体,用于与座椅相连;
下盘本体,用于与汽车本体相连;以及
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上盘组件和座椅,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盘本体底部的第一支撑件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撑件抵接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在所述下盘本体顶部;
其中,所述上盘本体的中心轴和所述下盘本体的中心轴重合,且所述上盘本体与所述下盘本体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盘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上盘本体上并与所述下盘本体滑动配合的弧形滑槽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下盘本体设有中心孔,所述上盘组件还包括与所述上盘本体相连的辅助盘,所述弧形滑槽结构环设在所述辅助盘的外周上,所述弧形滑槽结构与所述中心孔的孔壁滑动配合,所述中心孔的孔壁插设于所述弧形滑槽结构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件被构设为均匀环设于所述上盘本体底部的四个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应地被构设为分别与各所述第一支撑块抵接的四个第二支撑块,各所述第二支撑块均匀环设于所述下盘本体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旋转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下盘本体上的锁止组件,所述上盘组件环设有若干锁止孔,所述锁止组件包括能够伸入至所述锁止孔内并保持所述上盘本体和所述下盘本体锁定的插板。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下盘本体上的安装架、与所述安装架铰接的拨叉、与所述拨叉相连的插板以及用于使所述插板保持插入至所述锁止孔内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拨叉相连或勾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架相连或勾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盘本体上环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钩板,所述下盘本体上环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钩板钩扣的第二钩板。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旋转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上盘组件转动的驱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下盘本体相连的安装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电机和传动结构,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传动结构相连,所述传动结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上盘本体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为刹车电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增设呈抵接结构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提高上盘本体与下盘本体之间的支撑强度,从而满足ABTS形式安全带强度的试验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的爆炸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的示意图之二;
图4为图3中A处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2中在去除辅助盘后的上盘组件示意图;
图7为图1中辅助盘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弧形滑槽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下盘本体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锁止组件的示意图之一;
图11为图1中锁止组件的示意图之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正常使用时第一钩板和第二钩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在受强载荷作用时第一钩板和第二钩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14为图2中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抵接时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驱动组件的座椅旋转机构的示意图之一;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驱动组件的座椅旋转机构的示意图之二。
图中:10-上盘本体;101-第一钩板;102-锁止孔;20-下盘本体;201-第二钩板;202-中心孔;30-第一支撑件;40-第二支撑件;50-辅助盘;501-锁止豁口;60-锁止组件;601-插板;602-安装架;603-拨叉;604-弹性件;70-安装板;80-电机;90-传动结构;901-第一齿轮;902-第二齿轮;100-第一螺纹旋紧件;110-第二螺纹旋紧件;120-第三螺纹旋紧件;130-第四螺纹旋紧件; 140-第五螺纹旋紧件;150-第六螺纹旋紧件;160-弧形滑槽结构;170-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长度”、“宽度”、“高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此外,“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见图1至图4及图1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座椅旋转机构,包括上盘组件、用于与汽车本体相连的下盘本体20 以及支撑组件。
其中,上盘组件包括用于与座椅相连的上盘本体10,上盘本体10的中心轴和下盘本体20的中心轴重合,且上盘本体10与下盘本体20转动连接,即上盘本体10能够相对于下盘本体20发生转动。上盘本体10可借助于转轴或者轴承等结构实现相对于下盘本体20的转动连接。
支撑组件,用于支撑上盘组件和座椅,包括设置在上盘本体10底部的第一支撑件30以及与第一支撑件30相抵接的第二支撑件40,第二支撑件40设置在下盘本体20顶部。在这里,第一支撑件30的数量不限,可能是一件也可能多件,第二支撑件40的数量不限,可能是一件也可能多件。第一支撑件30和第二支撑件40的结构不限,只要能够相互抵接起到支撑作用即可。
摒弃滚珠结构,借助于设计为抵接结构的支撑组件,汽车本体和下盘本体可以高强度地支撑起上盘组件及座椅,满足ABTS形式安全带强度试验要求,使安全带能够设置具有旋转功能的座椅上,这样汽车座椅的旋转功能也可以在形成过程中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增设呈抵接结构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提高上盘本体与下盘本体之间的支撑强度,从而满足ABTS形式安全带强度的试验要求。
请参见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支撑件30可通过第一螺纹旋紧件100与上盘本体10螺纹连接。
请参见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支撑件40可通过第二螺纹旋紧件110与下盘本体20螺纹连接。
请参见图1、图2和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盘本体10可通过焊接在其上的第五螺纹旋紧件140与座椅螺纹相连。
请参见图1和图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盘本体20可通过焊接在其上的第六螺纹旋紧件150与汽车本体螺纹相连。
请参见图3、图4、图5、图8和图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盘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上盘本体10上并与下盘本体20滑动配合的弧形滑槽结构160。下盘本体20的部分结构插设在弧形滑槽结构160内并与之形成滑动摩擦的配合方式,并且弧形滑槽结构160还可以为上盘本体10与下盘本体20的相对转动运动提供一定导向作用。这里需要理解的是,弧形滑槽结构160可直接设置在上盘本体10上或者通过其他部件间接设置在上盘本体10上。
请参见图3、图4、图5、图8和图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盘本体20设有中心孔202,上盘组件还包括与上盘本体10相连的辅助盘50,弧形滑槽结构160环设在辅助盘50的外周上,弧形滑槽结构160与中心孔202的孔壁滑动配合,中心孔202的孔壁插设于弧形滑槽结构160内,以此形成下盘本体20与上盘本体10的转动连接,该结构连接可靠,下盘本体20与上盘本体10很难被破坏而脱开转动连接副。
请参见图1、图2和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辅助盘50可通过第三螺纹旋紧件120与固焊在上盘本体10上的螺母170的螺纹连接实现与上盘本体10的连接。
请参见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弧形滑槽结构160具有四个并均匀环设在辅助盘50外周上,每个弧形滑槽结构 160的对应的弧形圆心角均小于90度,这样可以减小下盘本体20与弧形滑槽结构160的摩擦力。
请参见图1、图4和图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支撑件30被构设为均匀环设于上盘本体10底部的四个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件40相应地被构设为分别与各第一支撑块抵接的四个第二支撑块,各第二支撑块均匀环设于下盘本体20顶部。即第一支撑块具有四个,各相邻的第一支撑块之间间隔90度设置;第二支撑块也具有四个,各相邻的第二支撑块之间间隔90度设置。
在机构停止转动、支撑组件起作用时,一个第一支撑块都会与其中一个第二支撑块形成抵接作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的转动过程中的某个时刻,则可能出现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没有发生抵接作用,此时主要是弧形滑槽结构160与下盘本体20起一定的支撑作用。
请参见图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的两侧均设有便于发生相对滑动的圆角结构。
请参见图1、图3、图4、图10和图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还包括安装在下盘本体20上的锁止组件60,上盘组件环设有若干(至少两个)锁止孔102,锁止组件包括能够伸入至锁止孔102内并保持上盘本体10和下盘本体20锁定的插板601。通过设置锁止组件60,可以使旋转调整后的上盘本体10和下盘本体20保持在某一位置(角度)的相对固定。
请参见图1、图3、图4、图10和图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锁止组件60还包括安装在下盘本体20上的安装架 602、与安装架602铰接的拨叉603、与拨叉603相连的插板601以及用于使插板601保持插入至锁止孔102内的弹性件604,弹性件604的一端与拨叉603 相连或勾接,弹性件604的另一端与安装架602相连或勾接。这样操作者搬动拨叉603时,拨叉603会带动插板601脱离锁止孔102,这样上盘本体10就可以与下盘本体20发生转动,待转动到位后,操作松开拨叉603,插板601又伸入至一个锁止孔102内,实现上盘本体10与下盘本体20的锁止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弹性件604为弹簧。
请参见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安装架602可通过第四螺纹旋紧件130与下盘本体20螺纹连接。
请参见图2、图3、图4和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锁止孔102设置在上盘本体10上。
请参见图4及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辅助盘50上设有避免插板601与其发生干涉的锁止豁口501。
请参见图2、图3和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锁止孔102具有四个,均匀地环设在上盘本体10上,这样座椅就可以与汽车本体在四种角度上进行转动调整并锁定。
请参见图2、图6、图9、图12及图1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盘本体10上环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钩板101,下盘本体20上环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一钩板101钩扣(类似挂接)的第二钩板201。第一钩板101和第二钩板201的设置可以进一步保证上盘本体10在受强载荷作用时,上盘本体10不会与下盘本体20发生脱离。
请参见图15及图1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上盘组件转动的驱动组件,这样操作者可以借助驱动组件来实现座椅的转动调整,避免人力转动。
请参见图15及图1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驱动组件包括与下盘本体20相连的安装板70以及安装在安装板70 上的电机80和传动结构90,电机80的动力输出端与传动结构相连,传动结构的动力输出端则又与上盘本体10相连,借此实现驱动组件与上盘本体10之间的动力传递。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电机80为刹车电机,这样在不通电时,电机80具有刹车功能不能转动,这样就可以不用在设置锁止组件。
请参见图15及图1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传动结构90包括与电机80的动力输出端相连的第一齿轮901以及与第一齿轮901相啮合的第二齿轮902,第二齿轮902则与辅助盘50相连,第一齿轮901为主动齿轮,第二齿轮902为被动齿轮。
请参见图15及图1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齿轮901为小齿轮,第二齿轮902为大齿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座椅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盘组件,所述上盘组件包括上盘本体,用于与座椅相连;
下盘本体,用于与汽车本体相连;以及
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上盘组件和座椅,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盘本体底部的第一支撑件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撑件抵接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在所述下盘本体顶部;
其中,所述上盘本体的中心轴和所述下盘本体的中心轴重合,且所述上盘本体与所述下盘本体转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盘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上盘本体上并与所述下盘本体滑动配合的弧形滑槽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盘本体设有中心孔,所述上盘组件还包括与所述上盘本体相连的辅助盘,所述弧形滑槽结构环设在所述辅助盘的外周上,所述弧形滑槽结构与所述中心孔的孔壁滑动配合,所述中心孔的孔壁插设于所述弧形滑槽结构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被构设为均匀环设于所述上盘本体底部的四个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应地被构设为分别与各所述第一支撑块抵接的四个第二支撑块,各所述第二支撑块均匀环设于所述下盘本体顶部。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旋转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下盘本体上的锁止组件,所述上盘组件环设有若干锁止孔,所述锁止组件包括能够伸入至所述锁止孔内并保持所述上盘本体和所述下盘本体锁定的插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下盘本体上的安装架、与所述安装架铰接的拨叉、与所述拨叉相连的插板以及用于使所述插板保持插入至所述锁止孔内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拨叉相连或勾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架相连或勾接。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盘本体上环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钩板,所述下盘本体上环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钩板钩扣的第二钩板。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旋转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上盘组件转动的驱动组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下盘本体相连的安装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电机和传动结构,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传动结构相连,所述传动结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上盘本体相连。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刹车电机。
CN201921096496.1U 2019-07-12 2019-07-12 座椅旋转机构 Active CN2103634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6496.1U CN210363475U (zh) 2019-07-12 2019-07-12 座椅旋转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6496.1U CN210363475U (zh) 2019-07-12 2019-07-12 座椅旋转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63475U true CN210363475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71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96496.1U Active CN210363475U (zh) 2019-07-12 2019-07-12 座椅旋转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634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88717U (zh) 自行车车叉固定装置
CN210363475U (zh) 座椅旋转机构
CN209756838U (zh) 锁止结构、电池包、电池锁止装置以及车辆
CN205905680U (zh) 一种全向移动平台自动对接机构
CN201573603U (zh) 车载设备安装支架
CN111331236A (zh) 一种焊接机器人电极帽自动更换设备
US20060037791A1 (en) Single locking collar and sprocket hub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04436971U (zh) 旋钮连接装置、盖板组件及车辆
CN214523223U (zh) 一种便于快速装卸的轮胎保护链
CN211568317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飞机调速器悬臂支架
CN209726923U (zh) 一种火箭发射架方位锁紧装置
CN105129655A (zh) 一种新型手扳葫芦
CN202147800U (zh) 一种轻便车用快速紧固装置
CN217687269U (zh) 一种舷外机的发动机传感器
US7740267B2 (en) Nesting stabilizer
CN215155099U (zh) 一种具有自动脱钩功能的半挂车牵引座
CN210947694U (zh) 一种钢结构工程连接件
CN201052803Y (zh) 摩托车坐垫锁总成
CN210696503U (zh) 桌椅铰接组件及列车桌板组件
CN204917819U (zh) 一种新型手扳葫芦
CN216508719U (zh) 一种车身合装定位工装
CN213384482U (zh) 备胎升降器的摇杆连接结构
CN109713825B (zh) 一种快速拆装的电机固定装置及其拆装方法
CN218747535U (zh) 一种快速锁紧机构
CN203419011U (zh) 插销式后排座椅靠背收折锁紧机构及座椅靠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