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55023U - 一种八头自动拧螺丝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八头自动拧螺丝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55023U
CN210255023U CN201920958146.5U CN201920958146U CN210255023U CN 210255023 U CN210255023 U CN 210255023U CN 201920958146 U CN201920958146 U CN 201920958146U CN 210255023 U CN210255023 U CN 210255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feeding
material receiving
guide ring
r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5814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亚兰
胡如方
王金凤
王娜
朱稚华
王志伟
陈露
朱振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92095814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55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55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550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盖装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八头自动拧螺丝机,包括机座、进给油缸、导向环、衔接环和接料环,进给油缸呈倒置设于机座上方,导向环的中心处与进给油缸活塞杆固定连接,导向环上设有八个自上而下将其贯穿的拧螺丝杆,拧螺丝杆与导向环旋转连接,所有拧螺丝杆依次绕导向环的周向等夹角分布,导向环的顶部设有与所有拧螺丝杆的上端传动连接的旋转装置,衔接环设于导向环下方,所有拧螺丝杆的下端均贯穿衔接环,接料环能够转动的设于衔接环底部,接料环的外部设有与之传动连接的驱动器,接料环的底部设有八个出料件,所有出料件分别与所有拧螺丝杆一一对应,衔接环的外围对称设有两组给料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投入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八头自动拧螺丝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盖装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八头自动拧螺丝机。
背景技术
水泵的泵盖在装配之前,需要连接副件,其与副件之间是采用八个呈周向分布的螺丝钉进行固定的,传统的螺丝钉装配工作是依靠人工手持电动工具操作,效率很慢,后来发展成自动化拧螺丝,现有的自动拧螺丝机存在结构复杂,因为单个工件需要若干个螺丝钉的同步安装,所以自动螺丝机需要配备多个冲旋头,这些冲旋头中,每个冲旋头都需要独立分配一个电机驱动,同时每个还需要连接一个独立的送料(螺丝钉)副件,送料副件主要采用高压气泵和供料管配套使用,并且由于送料副件的数量多,所以设备供给螺丝钉的速度快,但是这些执行元件的数量会导致设备整体投入成本过高,同时后期维修率也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八头自动拧螺丝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八头自动拧螺丝机,包括控制器、机座、进给油缸、导向环、衔接环以及接料环,进给油缸呈倒置安装在机座上方,导向环的中心处与进给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导向环上设有八个自上而下将其贯穿的拧螺丝杆,拧螺丝杆与导向环旋转连接,所有拧螺丝杆依次绕导向环的周向等夹角分布,导向环的顶部设有与所有拧螺丝杆的上端传动连接的旋转装置,衔接环设于导向环的下方,所有拧螺丝杆的下端均贯穿衔接环,接料环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设于衔接环底部,接料环的外部设有与之传动连接的驱动器,接料环的底部设有八个出料件,所有出料件分别与所有拧螺丝杆一一对应,衔接环的外围对称设有两组给料器,导向环底部的中心处设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一远红外传感器。
进一步地,导向环、衔接环以及接料环的轴线相重合,衔接环底部和接料环顶部相接触,并且二者构成一个冲程环体,该冲程环体上开设有八个冲程孔,所有拧螺丝杆分别通过一个冲程孔贯穿至接料环的下方,当进给油缸的活塞轴处于常态时,所有拧螺丝杆的下端均处于各自对应的冲程孔内,所有出料件分别与一个冲程孔内相连通,所有出料件构成两组预上料部,每组预上料部内的出料件的数量为四个,两组预上料部分别始终对应一组给料器,当驱动器驱动衔接环转动时,每组预上料部内的所有出料件能够逐个转动至与之对应的给料器正前方。
进一步地,出料件包括相对称的两个固定板和两个半圆管,固定板与接料环的底部相连接,两个半圆管处于两个固定板之间,两个半圆管均呈竖直姿态设置,并且二者的上端分别通过一根转轴与一个固定板铰接配合,每根转轴上均设有一个扭簧,当两个扭簧处于常态下,两个半圆管相贴合并且构成一个落料通道,该落料通道上宽下窄式结构,两个半圆管上端相向一侧分别开设有一个避让凹口,两个半圆管分别接近接料环的外圈和内圈,并且对应接料环外圈的一个半圆管上端外部设有朝上倾斜的落料管,并且落料管与该半圆管一体成型,落料管的轴向和半圆管的轴向构成一个开口朝上的45°夹角,落料管始终与落料通道内相连通。
进一步地,衔接环的外围设有支撑环,两组给料器均设于支撑环上,给料器包括靠山架、微型气缸以及补给管,补给管通过靠山架呈倾斜姿态设置在支撑环上方,补给管能够与所有落料管逐个插接配合,微型气缸安装在靠山架一侧,并且其活塞杆通过联动支架与补给管外部传动连接,经微型气缸驱动补给管能够沿补给管的自身轴向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每个拧螺丝杆的上端分别套设有一个旋转齿,旋转装置包括延伸板、伺服电机、两条同步带以及两个同步轮,延伸板与导向环的外侧固定连接,两个同步轮均通过一根主轴串联,并且二者呈上下分布,伺服电机的输出转子与主轴同轴连接,两条同步带中的其中一条同步带的一端沿导向环的周向依次绕过六个旋转齿,并且该同步带的另一端套设在一个同步轮上,另外一个同步带的一端依次绕过另外两个旋转齿,并且其另一端套设在另一个同步轮上,两个同步带呈上下分布。
进一步地,导向板与延伸板之间构成一个上梁支架,该上梁支架的上方设有固定梁,上梁支架的顶部设有多个呈竖直的被动式伸缩套管,被动式伸缩套管的伸缩端与上梁支架顶部固定连接,被动式伸缩套管的另一端与固定梁相连,每个被动式伸缩套管外均套设有一个缓冲拉簧,上梁支架顶部通过缓冲拉簧与固定梁之间弹性连接。
进一步地,机座顶部安装有上料装置,上料装置处于进给油缸的正下方,上料装置包括上料平板、搭设在上料平板顶部的定位治具以及设于上料平板下方的给料气缸,给料气缸呈竖直设置,并且其活塞轴与上料平板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上料平板的一侧设有第二远红外传感器,第二远红外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并且其处于上料平板和接料环之间。
进一步地,驱动器包括步进电机和传动小齿轮,接料环的外部套设有齿环,步进电机呈倒置安装在支撑环外侧,传动小齿轮处于支撑环的内圈和接料环的外圈之间,传动小齿轮套设在步进电机的输出转子上,并且还与齿环相啮合。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八头自动拧螺丝机,位治具上开设有吻合工件的型槽,人工将工件置于定位治具上的型槽内,然后给料气缸会驱使上料平板竖直活动,使得定位治具内的工件上升并接近接料环,即所有出料件;该过程中,驱动器会开始驱动接料环产生步进式转动,进而使得两组预上料部内的所有出料件分别逐个对应一个给料器,所以接料环最大转动范围是180°,即半圈后,所有出料件均可以得到给料器提供的单个螺丝钉;给料的过程是:当每个出料件位移至一个给料器正前方时,该给料器中的微型气缸会工作,其目的迫使补给管沿自身轴线运动,由于该出料件是和给料器处于正对关系,所以该出料件内的落料管的轴线此时是和补给管相重合的,所以由于微型气缸的作用,补给管会和该落料管构成插接,实现连通;同时补给管上端会连接有给料软管,给料软管上端是连接螺丝钉振动上料盘出料端的,并且采用高压气流将单个螺丝钉打入给料软管内,使其受高压气流迅速流动至补给管内,而实现供料至出料件内;螺丝钉的运送方式/振动上料盘以及后续高压气流的输送方式均为现有技术,在此对其不在详述;螺丝钉进入出料件内后,会落入到由两个半圆管相贴合构成的一个落料通道内,该落料通道下端是上宽下窄式结构,即该螺丝钉的下半段呈竖直贯穿落料通道外部/下方,螺丝钉的上端则由于落料通道下端狭窄的部分被截留在该区域内,由于前述给料气缸会驱使上料平板竖直活动,当上升高度被第二远红外传感器检测到后,会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进行分析处理,同时上料平板上是载有工件的,所以其上表面高度会发生变化,当上料平板上升后,工件也会进入第一远红外传感器的检测范围,所以第一远红外传感器检测到后,也会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由于同时受到第一远红外传感器、第二远红外传感器的信号反馈,此时控制器才会指示进给油缸和旋转装置开始拧螺丝工作,具体是:进给油缸先驱动上梁支架竖直活动,同时旋转装置内的伺服电机依靠两个同步带和两个同步轮将所有旋转齿带动绕自身轴线转,进而实现了所有拧螺丝杆的转动,由于前述进给油缸作用力,拧螺丝杆会在高速转动中,持续发生下降作用,拧螺丝杆的下端会贯穿冲程孔,进入落料通道内,对落料通道内的螺丝钉接触挤压并使其联动旋转,促使螺丝钉被挤出/旋出落料通道外,同时被旋入落料通道下方的工件内;此时完成拧螺丝,然后给料气缸将上料平板下降复位,人工开始下料以及接着上料,上下料的操作过程中,驱动器会驱动接料环转动,促使所有出料件转动,配合给料器作用进行送料,以利用上下料的时间进行填充螺丝钉,杜绝后续给料气缸的等待;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伺服电机可使得所有拧螺丝杆转动,同时采用一个或两个给料器以及通过接料环的配套转动,使得所有出料件均可在工件上下料的阶段实施供给螺钉,从而合理运用了上下料的时间段,以此简化了设备结构,使得设备投入成本低,同时故障率也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图4中A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图6中B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图8中C处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机座1,固定梁1a,被动式伸缩套管1b,缓冲拉簧1c,进给油缸1k。
导向环2,拧螺丝杆211,旋转齿212。
延伸板3,伺服电机311,同步带312,同步轮313。
冲程环体4,接料环411,衔接环412,冲程孔413。
支撑环5。
固定板6,半圆管6a,扭簧6b,落料通道6c,避让凹口6d,落料管6k。
步进电机7,传动小齿轮7a,齿环7b。
靠山架8,微型气缸811,补给管812,联动支架813,给料软管814。
上料平板9,给料气缸912。
第一远红外传感器10,第二远红外传感器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10所示的一种八头自动拧螺丝机,包括控制器、机座1、进给油缸1k、导向环2、衔接环412以及接料环411,进给油缸1k呈倒置安装在机座1上方,导向环2的中心处与进给油缸1k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导向环2上设有八个自上而下将其贯穿的拧螺丝杆211,拧螺丝杆211与导向环2旋转连接,所有拧螺丝杆211依次绕导向环2的周向等夹角分布,导向环2的顶部设有与所有拧螺丝杆211的上端传动连接的旋转装置,衔接环412设于导向环2的下方,所有拧螺丝杆211的下端均贯穿衔接环412,接料环411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设于衔接环412底部,接料环411的外部设有与之传动连接的驱动器,接料环411的底部设有八个出料件,所有出料件分别与所有拧螺丝杆211一一对应,衔接环412的外围对称设有两组给料器,导向环2底部的中心处设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一远红外传感器10。
导向环2、衔接环412以及接料环411的轴线相重合,衔接环412底部和接料环411顶部相接触,并且二者构成一个冲程环体4,该冲程环体4上开设有八个冲程孔413,所有拧螺丝杆211分别通过一个冲程孔413贯穿至接料环411的下方,当进给油缸1k的活塞轴处于常态时,所有拧螺丝杆211的下端均处于各自对应的冲程孔413内,所有出料件分别与一个冲程孔413内相连通,所有出料件构成两组预上料部,每组预上料部内的出料件的数量为四个,两组预上料部分别始终对应一组给料器,当驱动器驱动衔接环412转动时,每组预上料部内的所有出料件能够逐个转动至与之对应的给料器正前方;当进给油缸1k工作的时候,所有拧螺丝杆211均能够竖直活动,目的贯穿各自的冲程孔413,且进入对应的出料件内;事先两组给料器会将螺丝钉以逐个送入每个预上料部的所有出料件内,前述拧螺丝杆211在贯穿冲程孔413后,会依靠旋转装置实施转动,继而对处于出料件内的螺丝钉构成旋动,使其深入工件的螺钉孔内的作用;每组预上料部中的出料件数量为四个,每组给料器对应每组预上料部内的所有出料件,所以当驱动器驱动接料环411转动过程中,只需最大范围转动180°,这八个出料件内均得到给料器提供的螺丝钉。
出料件包括相对称的两个固定板6和两个半圆管6a,固定板6与接料环411的底部相连接,两个半圆管6a处于两个固定板6之间,两个半圆管6a均呈竖直姿态设置,并且二者的上端分别通过一根转轴与一个固定板6铰接配合,每根转轴上均设有一个扭簧6b,当两个扭簧6b处于常态下,两个半圆管6a相贴合并且构成一个落料通道6c,该落料通道6c上宽下窄式结构,两个半圆管6a上端相向一侧分别开设有一个避让凹口6d,两个半圆管6a分别接近接料环411的外圈和内圈,并且对应接料环411外圈的一个半圆管6a上端外部设有朝上倾斜的落料管6k,并且落料管6k与该半圆管6a一体成型,落料管6k的轴向和半圆管6a的轴向构成一个开口朝上的45°夹角,落料管6k始终与落料通道6c内相连通;落料管6k乃是接应由出料器提供的螺丝钉,使得提供的螺丝钉可以稳定的掉落至由两个半圆管6a贴合构成的落料通道6c内,由于该落料通道6c的下端为上宽下窄式结构,其目的使得螺丝钉的下半段贯穿落料通道6c,但是螺丝钉的头部则被截留在落料通道6c的下端内,以便后续等待拧螺丝杆211的下降和旋转作用,将螺丝钉冲出落料通道6c外部,以实现拧螺丝目的;两个半圆管6a上的避让凹口6d的目的使得二者能够背向式转动,继而使得二者下端间距得以敞开,便于螺丝钉头部位移出落料通道6c外,同时拧螺丝杆211上升复位后,两个半圆管6a可通过各自位置的扭簧6b实施复位,实现贴合目的。
衔接环412的外围设有支撑环5,两组给料器均设于支撑环5上,给料器包括靠山架8、微型气缸811以及补给管812,补给管812通过靠山架8呈倾斜姿态设置在支撑环5上方,补给管812能够与所有落料管6k逐个插接配合,微型气缸811安装在靠山架8一侧,并且其活塞杆通过联动支架813与补给管812外部传动连接,经微型气缸811驱动补给管812能够沿补给管812的自身轴向往复运动;驱动器驱动接料环411步进式转动过程中,每组预上料部内的所有出料件均可以逐个和与之对应的给料器实施正对,当每个出料件和给料器逐个相对后,该给料器中的微型气缸811会工作,其目的迫使补给管812沿自身轴线运动,由于该出料件是和给料器处于正对关系,所以该出料件内的落料管6k的轴线此时是和补给管812相重合的,所以由于微型气缸811的作用,补给管812会和该落料管6k构成插接,实现连通;同时补给管812上端会连接有给料软管814,给料软管814上端是连接螺丝钉振动上料盘出料端的,并且采用高压气流将单个螺丝钉打入给料软管814内,使其受高压气流迅速流动至补给管812内,而实现供料;螺丝钉的运送方式/振动上料盘以及后续高压气流的输送方式均为现有技术,在此对其不在详述。
每个拧螺丝杆211的上端分别套设有一个旋转齿212,旋转装置包括延伸板3、伺服电机311、两条同步带312以及两个同步轮313,延伸板3与导向环2的外侧固定连接,两个同步轮313均通过一根主轴串联,并且二者呈上下分布,伺服电机311的输出转子与主轴同轴连接,两条同步带312中的其中一条同步带312的一端沿导向环2的周向依次绕过六个旋转齿212,并且该同步带312的另一端套设在一个同步轮313上,另外一个同步带312的一端依次绕过另外两个旋转齿212,并且其另一端套设在另一个同步轮313上,两个同步带312呈上下分布;所有拧螺丝杆211在下降过程中,需要旋转,才能将螺丝钉旋入工件内,所以旋转装置会驱动所有拧螺丝杆211转动;具体是:通过一个伺服电机311的工作,促使主轴转动,迫使两个同步轮313同时转动,由于两个同步轮313的同时转动,继而使得两个同步带312同时运作,且目的使得所有旋转齿212转动,同步带312的齿面与旋转齿212相啮合;并涨紧;采用两个上下分布的同步带312,可以实现通过一个伺服电机311而带动所有旋转齿212/拧螺丝杆211转动,进一步优化传动结构。
导向板与延伸板3之间构成一个上梁支架,该上梁支架的上方设有固定梁1a,上梁支架的顶部设有多个呈竖直的被动式伸缩套管1b,被动式伸缩套管1b的伸缩端与上梁支架顶部固定连接,被动式伸缩套管1b的另一端与固定梁1a相连,每个被动式伸缩套管1b外均套设有一个缓冲拉簧1c,上梁支架顶部通过缓冲拉簧1c与固定梁1a之间弹性连接;进给油缸1k工作的时候,会促使导向板竖直运动,并带着延伸板3同步,即上梁支架,所以为了确保上梁支架的运动稳定性,所以通过缓冲拉簧1c进行缓冲导向,同时当进给油缸1k的活塞轴实施回缩复位的时候,多个缓冲拉簧1c会将上梁支架拉动上升复位;以此完成拧螺丝需要的行程。
机座1顶部安装有上料装置,上料装置处于进给油缸1k的正下方,上料装置包括上料平板9、搭设在上料平板9顶部的定位治具以及设于上料平板9下方的给料气缸912,给料气缸912呈竖直设置,并且其活塞轴与上料平板9底部固定连接;定位治具上开设有吻合工件的型槽,将工件置于定位治具上,然后给料气缸912会驱使上料平板9竖直活动,使得定位治具内的工件上升并接近接料环411,即所有出料件的目的。
上料平板9的一侧设有第二远红外传感器11,第二远红外传感器11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并且其处于上料平板9和接料环411之间;第二远红外传感器11用以检测上料平板9的上升高度,当上料平板9上升至设定高度后,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才会指示进给油缸1k实施工作;以达到拧螺丝目的。
驱动器包括步进电机7和传动小齿轮7a,接料环411的外部套设有齿环7b,步进电机7呈倒置安装在支撑环5外侧,传动小齿轮7a处于支撑环5的内圈和接料环411的外圈之间,传动小齿轮7a套设在步进电机7的输出转子上,并且还与齿环7b相啮合;步进电机7用以驱动传动小齿轮7a转动,以啮合齿环7b,促使接料环411带着所有出料件发生周向运动,进而使得所有出料件分别对应各自区域的给料器,以达到输送螺钉至出料件内的目的。
工作原理:定位治具上开设有吻合工件的型槽,人工将工件置于定位治具上的型槽内,然后给料气缸912会驱使上料平板9竖直活动,使得定位治具内的工件上升并接近接料环411,即所有出料件;该过程中,驱动器会开始驱动接料环411产生步进式转动,进而使得两组预上料部内的所有出料件分别逐个对应一个给料器,所以接料环411最大转动范围是180°,即半圈后,所有出料件均可以得到给料器提供的单个螺丝钉;给料的过程是:当每个出料件位移至一个给料器正前方时,该给料器中的微型气缸811会工作,其目的迫使补给管812沿自身轴线运动,由于该出料件是和给料器处于正对关系,所以该出料件内的落料管6k的轴线此时是和补给管812相重合的,所以由于微型气缸811的作用,补给管812会和该落料管6k构成插接,实现连通;同时补给管812上端会连接有给料软管814,给料软管814上端是连接螺丝钉振动上料盘出料端的,并且采用高压气流将单个螺丝钉打入给料软管814内,使其受高压气流迅速流动至补给管812内,而实现供料至出料件内;螺丝钉的运送方式/振动上料盘以及后续高压气流的输送方式均为现有技术,在此对其不在详述;螺丝钉进入出料件内后,会落入到由两个半圆管6a相贴合构成的一个落料通道6c内,该落料通道6c下端是上宽下窄式结构,即该螺丝钉的下半段呈竖直贯穿落料通道6c外部/下方,螺丝钉的上端则由于落料通道6c下端狭窄的部分被截留在该区域内,由于前述给料气缸912会驱使上料平板9竖直活动,当上升高度被第二远红外传感器11检测到后,会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进行分析处理,同时上料平板9上是载有工件的,所以其上表面高度会发生变化,当上料平板9上升后,工件也会进入第一远红外传感器10的检测范围,所以第一远红外传感器10检测到后,也会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由于同时受到第一远红外传感器10、第二远红外传感器11的信号反馈,此时控制器才会指示进给油缸1k和旋转装置开始拧螺丝工作,具体是:进给油缸1k先驱动上梁支架竖直活动,同时旋转装置内的伺服电机311依靠两个同步带312和两个同步轮313将所有旋转齿212带动绕自身轴线转,进而实现了所有拧螺丝杆211的转动,由于前述进给油缸1k作用力,拧螺丝杆211会在高速转动中,持续发生下降作用,拧螺丝杆211的下端会贯穿冲程孔413,进入落料通道6c内,对落料通道6c内的螺丝钉接触挤压并使其联动旋转,促使螺丝钉被挤出/旋出落料通道6c外,同时被旋入落料通道6c下方的工件内;此时完成拧螺丝,然后给料气缸912将上料平板9下降复位,人工开始下料以及接着上料,上下料的操作过程中,驱动器会驱动接料环411转动,促使所有出料件转动,配合给料器作用进行送料,以利用上下料的时间进行填充螺丝钉,杜绝后续给料气缸912的等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八头自动拧螺丝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机座(1)、进给油缸(1k)、导向环(2)、衔接环(412)以及接料环(411),进给油缸(1k)呈倒置安装在机座(1)上方,导向环(2)的中心处与进给油缸(1k)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导向环(2)上设有八个自上而下将其贯穿的拧螺丝杆(211),拧螺丝杆(211)与导向环(2)旋转连接,所有拧螺丝杆(211)依次绕导向环(2)的周向等夹角分布,导向环(2)的顶部设有与所有拧螺丝杆(211)的上端传动连接的旋转装置,衔接环(412)设于导向环(2)的下方,所有拧螺丝杆(211)的下端均贯穿衔接环(412),接料环(411)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设于衔接环(412)底部,接料环(411)的外部设有与之传动连接的驱动器,接料环(411)的底部设有八个出料件,所有出料件分别与所有拧螺丝杆(211)一一对应,衔接环(412)的外围对称设有两组给料器,导向环(2)底部的中心处设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一远红外传感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八头自动拧螺丝机,其特征在于:导向环(2)、衔接环(412)以及接料环(411)的轴线相重合,衔接环(412)底部和接料环(411)顶部相接触,并且二者构成一个冲程环体(4),该冲程环体(4)上开设有八个冲程孔(413),所有拧螺丝杆(211)分别通过一个冲程孔(413)贯穿至接料环(411)的下方,当进给油缸(1k)的活塞轴处于常态时,所有拧螺丝杆(211)的下端均处于各自对应的冲程孔(413)内,所有出料件分别与一个冲程孔(413)内相连通,所有出料件构成两组预上料部,每组预上料部内的出料件的数量为四个,两组预上料部分别始终对应一组给料器,当驱动器驱动衔接环(412)转动时,每组预上料部内的所有出料件能够逐个转动至与之对应的给料器正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八头自动拧螺丝机,其特征在于:出料件包括相对称的两个固定板(6)和两个半圆管(6a),固定板(6)与接料环(411)的底部相连接,两个半圆管(6a)处于两个固定板(6)之间,两个半圆管(6a)均呈竖直姿态设置,并且二者的上端分别通过一根转轴与一个固定板(6)铰接配合,每根转轴上均设有一个扭簧(6b),当两个扭簧(6b)处于常态下,两个半圆管(6a)相贴合并且构成一个落料通道(6c),该落料通道(6c)上宽下窄式结构,两个半圆管(6a)上端相向一侧分别开设有一个避让凹口(6d),两个半圆管(6a)分别接近接料环(411)的外圈和内圈,并且对应接料环(411)外圈的一个半圆管(6a)上端外部设有朝上倾斜的落料管(6k),并且落料管(6k)与该半圆管(6a)一体成型,落料管(6k)的轴向和半圆管(6a)的轴向构成一个开口朝上的45°夹角,落料管(6k)始终与落料通道(6c)内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八头自动拧螺丝机,其特征在于:衔接环(412)的外围设有支撑环(5),两组给料器均设于支撑环(5)上,给料器包括靠山架(8)、微型气缸(811)以及补给管(812),补给管(812)通过靠山架(8)呈倾斜姿态设置在支撑环(5)上方,补给管(812)能够与所有落料管(6k)逐个插接配合,微型气缸(811)安装在靠山架(8)一侧,并且其活塞杆通过联动支架(813)与补给管(812)外部传动连接,经微型气缸(811)驱动补给管(812)能够沿补给管(812)的自身轴向往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八头自动拧螺丝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拧螺丝杆(211)的上端分别套设有一个旋转齿(212),旋转装置包括延伸板(3)、伺服电机(311)、两条同步带(312)以及两个同步轮(313),延伸板(3)与导向环(2)的外侧固定连接,两个同步轮(313)均通过一根主轴串联,并且二者呈上下分布,伺服电机(311)的输出转子与主轴同轴连接,两条同步带(312)中的其中一条同步带(312)的一端沿导向环(2)的周向依次绕过六个旋转齿(212),并且该同步带(312)的另一端套设在一个同步轮(313)上,另外一个同步带(312)的一端依次绕过另外两个旋转齿(212),并且其另一端套设在另一个同步轮(313)上,两个同步带(312)呈上下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八头自动拧螺丝机,其特征在于:导向板与延伸板(3)之间构成一个上梁支架,该上梁支架的上方设有固定梁(1a),上梁支架的顶部设有多个呈竖直的被动式伸缩套管(1b),被动式伸缩套管(1b)的伸缩端与上梁支架顶部固定连接,被动式伸缩套管(1b)的另一端与固定梁(1a)相连,每个被动式伸缩套管(1b)外均套设有一个缓冲拉簧(1c),上梁支架顶部通过缓冲拉簧(1c)与固定梁(1a)之间弹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八头自动拧螺丝机,其特征在于:机座(1)顶部安装有上料装置,上料装置处于进给油缸(1k)的正下方,上料装置包括上料平板(9)、搭设在上料平板(9)顶部的定位治具以及设于上料平板(9)下方的给料气缸(912),给料气缸(912)呈竖直设置,并且其活塞轴与上料平板(9)底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八头自动拧螺丝机,其特征在于:上料平板(9)的一侧设有第二远红外传感器(11),第二远红外传感器(11)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并且其处于上料平板(9)和接料环(41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八头自动拧螺丝机,其特征在于:驱动器包括步进电机(7)和传动小齿轮(7a),接料环(411)的外部套设有齿环(7b),步进电机(7)呈倒置安装在支撑环(5)外侧,传动小齿轮(7a)处于支撑环(5)的内圈和接料环(411)的外圈之间,传动小齿轮(7a)套设在步进电机(7)的输出转子上,并且还与齿环(7b)相啮合。
CN201920958146.5U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八头自动拧螺丝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55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58146.5U CN210255023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八头自动拧螺丝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58146.5U CN210255023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八头自动拧螺丝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55023U true CN210255023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44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5814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55023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八头自动拧螺丝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5502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5267A (zh) * 2022-05-05 2022-08-16 深圳市三丰电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测菌器组装设备
CN114905267B (zh) * 2022-05-05 2024-05-28 深圳市三丰电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测菌器组装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5267A (zh) * 2022-05-05 2022-08-16 深圳市三丰电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测菌器组装设备
CN114905267B (zh) * 2022-05-05 2024-05-28 深圳市三丰电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测菌器组装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28965B (zh) 一种高速旋转式扣式电池组装线
CN112935793B (zh) 一种球阀自动装配机
CN110026770B (zh) 一种换向器装配机及其装配换向器的方法
CN103386607A (zh) 一种摇臂体自动组装设备
CN110695650A (zh) 一种盖体旋拧设备
CN106003086A (zh) 一种装配用关节机器人的工作方法
CN103177976A (zh) 二极管封装方法
CN215200499U (zh) 一种注射针与针筒自动组装机
CN210255023U (zh) 一种八头自动拧螺丝机
CN208452503U (zh) Ccd自动对位点胶贴合设备
CN115179024A (zh) 一种自动拧钉机构及自动上钉机
CN206140086U (zh) 组装水嘴和壳体的设备
CN112398293B (zh) 一种电机组装机及方法
CN205868697U (zh) 一种dip元件的点胶镶盖组装一体机
CN109817535B (zh) 一种金丝引线键合机
CN104289909B (zh) 单向器星轮弹簧滚柱装配机的进料机构
CN209424928U (zh) 一种自扣式管卡、螺母、螺丝的自动装配设备
CN207668826U (zh) 光电探测器对管座的自动插装装置
CN216403077U (zh) 一种喷砂机用上料机构
CN109531147A (zh) 一种手机壳体智能制造生产线
CN214243739U (zh) 一种多压头高效压喷头机
CN210678567U (zh) 一种旋盖旋紧装置
KR20190049230A (ko) 호스 체결밴드용 밴딩 및 스크루 체결장치
CN210678566U (zh) 一种吸嘴旋盖装置
CN210678565U (zh) 一种吸嘴压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