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12879U - 线束扎轧带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束扎轧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12879U
CN210212879U CN201920803002.2U CN201920803002U CN210212879U CN 210212879 U CN210212879 U CN 210212879U CN 201920803002 U CN201920803002 U CN 201920803002U CN 210212879 U CN210212879 U CN 210212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belt
rolling
wire harness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030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hushu Chu
储著恕
Lehong Zheng
郑乐宏
Yuxi Bai
白玉玺
Cheng Cai
蔡诚
Xiaowu Niu
牛孝武
Wanlin Zhao
赵万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ock Intelligent Equipment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nock Intelligent Equipment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ock Intelligent Equipment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nock Intelligent Equipment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030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12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12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12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束扎轧带装置,包括送轧带单元、布设于送轧带单元出料处的夹具、活动布设于夹具上方的抓料手、活动布设于夹具旁侧的剪切刀具、及活动布设于夹具上方的旋紧夹爪,抓料手能相对夹具进行往复移动定位,以将线束输送至夹具的夹口中;剪切刀具能对轧带的待剪切部位进行剪切、得到一段位于夹具夹口中的轧带段,夹具还能进行闭合动作、以带动轧带段的两端相靠拢;旋紧夹爪能朝向夹具移动并闭合、以实现夹住夹具夹口中的轧带段两端,且旋紧夹爪还能进行旋转、以实现将轧带段的两端扭接在一起。该线束扎轧带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高,既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了扎轧带的松紧程度一致,又节约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线束扎轧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线束扎轧带装置。
背景技术
配网行业的线材加工主要包括对线材的裁切、剥皮、剥芯、压端子、性能测试、绕线、扎轧带等加工工序。
目前,对线束的扎轧带操作主要由人工操作来完成,这不仅生产效率低,人员劳动强度大,且扎轧带的松紧程度不一致,容易出现因扎轧带较松而造成的线束散开等弊端,从而不利于线束的运输和存放等。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束扎轧带装置,其结构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既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了扎轧带的松紧程度一致,又节约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束扎轧带装置,包括一用以输送轧带的送轧带单元、一布设于所述送轧带单元出料处并能够承接住一段轧带的夹具、一活动布设于所述夹具上方并用以抓取线束的抓料手、一活动布设于所述夹具旁侧的剪切刀具、以及一活动布设于所述夹具上方的旋紧夹爪,其中,所述抓料手能够相对所述夹具进行往复移动定位,以实现将线束输送至所述夹具的夹口中;所述剪切刀具能够对轧带的待剪切部位进行剪切、得到一段位于所述夹具夹口中的轧带段,且所述夹具还能够进行闭合动作、以带动轧带段的两端相靠拢;所述旋紧夹爪能够朝向所述夹具移动并闭合、以实现夹住所述夹具夹口中的轧带段两端,且同时所述旋紧夹爪还能够进行旋转、以实现将轧带段的两端扭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轧带单元具有一上轧带机架、多个分别活动安装于所述上轧带机架上并用于引导轧带传送的张紧滚轮、一活动安装于所述上轧带机架上并能够带动轧带传送的棘轮、一定位安装于所述上轧带机架上并能够驱动所述棘轮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以及一布设于所述棘轮的上方并用以抵压轧带背面的压紧轮;
所述夹具布设于靠近所述棘轮出料侧的位置处,且所述夹具上还开设有供轧带穿设的贯穿孔;
所述剪切刀具布设于所述棘轮出料侧与所述夹具之间、并靠近于所述夹具,且所述剪切刀具还能够进行上下移动,以对轧带的待剪切部位进行剪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实现所述压紧轮布设于所述棘轮上方的结构为:设有一支撑杆和一Z字形的安装块,其中,所述支撑杆固定安装于所述上轧带机架的上侧上,所述安装块的一端铰接安装于所述上轧带机架的上侧上,所述安装块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可拆卸地锁固安装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压紧轮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块的中部,且同时所述压紧轮还位于所述棘轮的正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实现所述夹具能够打开和闭合动作的结构为:设有第一夹紧气缸,所述第一夹紧气缸定位安装于所述上轧带机架上,且所述第一夹紧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夹具相连接;
实现所述剪切刀具能够进行上下移动的结构为:设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定位安装于所述上轧带机架上,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指向向上,且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端还与所述剪切刀具定位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抓料手具有抓料夹爪和能够驱动所述抓料夹爪进行打开和闭合动作的第二夹紧气缸,且实现所述抓料手能够相对所述夹具进行往复移动定位的结构为:该线束扎轧带装置还包括有抓料驱动机构,所述抓料驱动机构包括有安装框架、第二驱动电机、滚珠丝杠组件、第一承接板和第一升降气缸,其中,所述安装框架为长条状结构,其横向并定位布设于所述上轧带机架的上方,且在所述安装框架一侧上还定位铺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定位安装于所述安装框架另一侧上,所述滚珠丝杠组件具有一沿所述安装框架长度方向延伸并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框架另一侧上的丝杠和两个分别滑设安装于所述丝杠上的螺母,且所述丝杠的一轴端还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定位连接;所述第一承接板滑动安装于所述滑轨上,且所述第一承接板还与第一个所述螺母定位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气缸定位安装于所述第一承接板上,且所述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指向向下,所述第二夹紧气缸通过一第一连接板定位连接于所述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下端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实现所述旋紧夹爪能够朝向所述夹具进行移动并闭合,且所述旋紧夹爪还能够进行旋转的结构为:所述抓料驱动机构还包括有第二承接板、第二升降气缸、安装板座、第三夹紧气缸、第三驱动电机、两个同步轮和一同步皮带,其中,所述第二承接板亦滑动安装于所述滑轨上,且所述第二承接板还与第二个所述螺母定位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气缸定位安装于所述第二承接板上,且所述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指向向下,所述第三夹紧气缸通过所述安装板座来定位连接于所述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下端上,且所述第三夹紧气缸的活塞杆还通过一离合式联轴器连接于所述旋紧夹爪,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定位连接于所述安装板座上,两个所述同步轮分别定位套接于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和所述离合式联轴器的外壳上,且两个所述同步轮还通过所述同步皮带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①相较于现有技术,该线束扎轧带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连续自动化的上料(线束和轧带)、裁剪轧带段、扭紧轧带段和下料操作,既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很好的确保了扎轧带的松紧程度一致,有效的避免了线束散开等弊端,从而利于线束运输和存放等。②该线束扎轧带装置在操作时,无需使用过多操作人员,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又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线束扎轧带装置与下料工位A组装在一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送轧带单元、夹具和剪切刀具组装在一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旋紧夹爪与所述抓料驱动机构装在一起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送轧带单元 10——上轧带机架
11——张紧滚轮 12——棘轮
13——第一驱动电机 14——压紧轮
15——支撑杆 16——安装块
2——夹具 3——抓料手
4——剪切刀具 5——旋紧夹爪
6——第一夹紧气缸 7——驱动气缸
80——安装框架 81——第二驱动电机
82——第一承接板 83——第一升降气缸
84——第二承接板 85——第二升降气缸
86——安装板座 87——第三夹紧气缸
88——第三驱动电机 89——离合式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藉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艺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于本说明书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等等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请参阅附图1和附图2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线束扎轧带装置与下料工位A组装在一起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送轧带单元、夹具和剪切刀具组装在一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束扎轧带装置包括一用以输送轧带的送轧带单元1、一布设于所述送轧带单元1出料处并能够承接住一段轧带的夹具2、一活动布设于所述夹具2上方并用以抓取线束的抓料手3、一活动布设于所述夹具2旁侧的剪切刀具4、以及一活动布设于所述夹具2上方的旋紧夹爪5,其中,所述抓料手3能够相对所述夹具2进行往复移动定位,以实现将线束输送至所述夹具2的夹口中;所述剪切刀具4能够对轧带的待剪切部位进行剪切、得到一段位于所述夹具2夹口中的轧带段,且所述夹具2还能够进行闭合动作、以带动轧带段的两端相靠拢;所述旋紧夹爪5能够朝向所述夹具2移动并闭合、以实现夹住所述夹具2夹口中的轧带段两端,且同时所述旋紧夹爪5还能够进行旋转、以实现将轧带段的两端扭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送轧带单元1具有一上轧带机架10、多个分别活动安装于所述上轧带机架10上并用于引导轧带传送的张紧滚轮11、一活动安装于所述上轧带机架10上并能够带动轧带传送的棘轮12(棘轮与轧带齿形面上的齿接触)、一定位安装于所述上轧带机架10上并能够驱动所述棘轮12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13、以及一布设于所述棘轮12的上方并用以抵压轧带背面的压紧轮14(可参阅附图2所示);
所述夹具2布设于靠近所述棘轮12出料侧的位置处,且所述夹具2上还开设有供轧带穿设的贯穿孔;
所述剪切刀具4布设于所述棘轮12出料侧与所述夹具2之间、并靠近于所述夹具2,且所述剪切刀具4还能够进行上下移动,以对轧带的待剪切部位进行剪切。
进一步优选的,实现所述压紧轮14布设于所述棘轮12上方的结构为:设有一支撑杆15和一Z字形的安装块16,其中,所述支撑杆15固定安装于所述上轧带机架10的上侧上,所述安装块16的一端铰接安装于所述上轧带机架10的上侧上,所述安装块16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可拆卸地锁固安装于所述支撑杆15上,所述压紧轮14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块16的中部,且同时所述压紧轮14还位于所述棘轮12的正上方。
实现所述夹具2能够打开和闭合动作的结构为:设有第一夹紧气缸6,所述第一夹紧气缸6定位安装于所述上轧带机架10上,且所述第一夹紧气缸6的活塞杆与所述夹具2相连接。
实现所述剪切刀具4能够进行上下移动的结构为:设有驱动气缸7,所述驱动气缸7定位安装于所述上轧带机架10上,所述驱动气缸7的活塞杆指向向上,且所述驱动气缸7的活塞杆上端还与所述剪切刀具4定位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抓料手3具有抓料夹爪和能够驱动所述抓料夹爪进行打开和闭合动作的第二夹紧气缸,且实现所述抓料手3能够相对所述夹具2进行往复移动定位的结构为:参阅附图1所示,该线束扎轧带装置还包括有抓料驱动机构,所述抓料驱动机构包括有安装框架80、第二驱动电机81、滚珠丝杠组件、第一承接板82和第一升降气缸83,其中,所述安装框架80为长条状结构,其横向并定位布设于所述上轧带机架10的上方,且在所述安装框架80一侧上还定位铺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81定位安装于所述安装框架80另一侧上,所述滚珠丝杠组件具有一沿所述安装框架80长度方向延伸并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框架80另一侧上的丝杠和两个分别滑设安装于所述丝杠上的螺母,且所述丝杠的一轴端还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81的动力输出轴定位连接;所述第一承接板82滑动安装于所述滑轨上,且所述第一承接板82还与第一个所述螺母定位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气缸83定位安装于所述第一承接板82上,且所述第一升降气缸83的活塞杆指向向下(即所述第一升降气缸83的活塞杆能够进行上下伸缩动作),所述第二夹紧气缸通过一第一连接板定位连接于所述第一升降气缸83的活塞杆下端上。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现所述旋紧夹爪5能够朝向所述夹具2进行移动并闭合,且所述旋紧夹爪5还能够进行旋转的结构为:参阅附图1和附图3所示,所述抓料驱动机构还包括有第二承接板84、第二升降气缸85、安装板座86、第三夹紧气缸87、第三驱动电机88、两个同步轮和一同步皮带,其中,所述第二承接板84亦滑动安装于所述滑轨上,且所述第二承接板84还与第二个所述螺母定位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气缸85定位安装于所述第二承接板84上,且所述第二升降气缸85的活塞杆指向向下,所述第三夹紧气缸87通过所述安装板座86来定位连接于所述第二升降气缸85的活塞杆下端上,且所述第三夹紧气缸87的活塞杆还通过一离合式联轴器89连接于所述旋紧夹爪5,所述第三驱动电机88定位连接于所述安装板座86上,两个所述同步轮分别定位套接于所述第三驱动电机88的动力输出轴和所述离合式联轴器89的外壳上,且两个所述同步轮还通过所述同步皮带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所述线束扎轧带装置的操作方法,具体为:①首先,所述抓料夹爪在所述第二夹紧气缸的带动下进行打开和闭合,来抓取线束;然后,所述抓料手3在所述第一升降气缸83的带动下向上移动,并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81正向转动的带动下移动至所述夹具2的上方;随之,所述第一升降气缸83带动所述抓料手3向下移动,以将线束置于所述夹具2的夹口中;
另外,在所述抓料手3移动至所述夹具2上方的时候,所述旋紧夹爪5也在所述抓料驱动机构的带动下移动至所述夹具2的上方(因为丝杠上并分别与两个螺母相配合的滚珠滚动槽的螺纹方向相反,因此所述抓料手3与所述旋紧夹爪5的水平移动方向相反);
②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启动、并带动所述棘轮12转动,所述棘轮12的转动能够带动轧带传送,且轧带的一端还能够自所述贯穿孔来穿置于所述夹具2的夹口中;
③所述驱动气缸7启动、并带动所述剪切刀具4向下运动,实现对轧带的待剪切部位(位于所述夹具2的夹口外)进行剪切,得到一段位于所述夹具2夹口中的轧带段;
④首先,所述第一夹紧气缸6启动、并带动所述夹具2闭合,进而带动轧带段的两端相靠拢;然后,所述第三夹紧气缸87启动、并带动所述旋紧夹爪5打开和闭合、以夹住所述夹具2夹口中的轧带段两端,随之,所述第三驱动电机88启动、并带动所述旋紧夹爪5旋转、以实现将轧带段的两端扭接在一起;
⑤所述抓料夹爪和所述夹具2打开,所述第一升降气缸83和所述第二升降气缸85的活塞杆均向上移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81反向转动,实现所述抓料夹爪朝向放置线束的料区移动,所述旋紧夹爪5朝向下料工位A移动。
……,如此循环,直至线束扎轧带加工完成。
综上所述,相较于现有技术,该线束扎轧带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连续自动化的上料(线束和轧带)、裁剪轧带段、扭紧轧带段和下料操作,既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很好的确保了扎轧带的松紧程度一致,有效的避免了线束散开等弊端,从而利于线束运输和存放等。此外,该线束扎轧带装置在操作时,无需使用过多操作人员,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又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线束扎轧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用以输送轧带的送轧带单元(1)、一布设于所述送轧带单元(1)出料处并能够承接住一段轧带的夹具(2)、一活动布设于所述夹具(2)上方并用以抓取线束的抓料手(3)、一活动布设于所述夹具(2)旁侧的剪切刀具(4)、以及一活动布设于所述夹具(2)上方的旋紧夹爪(5),其中,所述抓料手(3)能够相对所述夹具(2)进行往复移动定位,以实现将线束输送至所述夹具(2)的夹口中;所述剪切刀具(4)能够对轧带的待剪切部位进行剪切、得到一段位于所述夹具(2)夹口中的轧带段,且所述夹具(2)还能够进行闭合动作、以带动轧带段的两端相靠拢;所述旋紧夹爪(5)能够朝向所述夹具(2)移动并闭合、以实现夹住所述夹具(2)夹口中的轧带段两端,且同时所述旋紧夹爪(5)还能够进行旋转、以实现将轧带段的两端扭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扎轧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轧带单元(1)具有一上轧带机架(10)、多个分别活动安装于所述上轧带机架(10)上并用于引导轧带传送的张紧滚轮(11)、一活动安装于所述上轧带机架(10)上并能够带动轧带传送的棘轮(12)、一定位安装于所述上轧带机架(10)上并能够驱动所述棘轮(12)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13)、以及一布设于所述棘轮(12)的上方并用以抵压轧带背面的压紧轮(14);
所述夹具(2)布设于靠近所述棘轮(12)出料侧的位置处,且所述夹具(2)上还开设有供轧带穿设的贯穿孔;
所述剪切刀具(4)布设于所述棘轮(12)出料侧与所述夹具(2)之间、并靠近于所述夹具(2),且所述剪切刀具(4)还能够进行上下移动,以对轧带的待剪切部位进行剪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扎轧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实现所述压紧轮(14)布设于所述棘轮(12)上方的结构为:设有一支撑杆(15)和一Z字形的安装块(16),其中,所述支撑杆(15)固定安装于所述上轧带机架(10)的上侧上,所述安装块(16)的一端铰接安装于所述上轧带机架(10)的上侧上,所述安装块(16)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可拆卸地锁固安装于所述支撑杆(15)上,所述压紧轮(14)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块(16)的中部,且同时所述压紧轮(14)还位于所述棘轮(12)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扎轧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实现所述夹具(2)能够打开和闭合动作的结构为:设有第一夹紧气缸(6),所述第一夹紧气缸(6)定位安装于所述上轧带机架(10)上,且所述第一夹紧气缸(6)的活塞杆与所述夹具(2)相连接;
实现所述剪切刀具(4)能够进行上下移动的结构为:设有驱动气缸(7),所述驱动气缸(7)定位安装于所述上轧带机架(10)上,所述驱动气缸(7)的活塞杆指向向上,且所述驱动气缸(7)的活塞杆上端还与所述剪切刀具(4)定位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扎轧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料手(3)具有抓料夹爪和能够驱动所述抓料夹爪进行打开和闭合动作的第二夹紧气缸,且实现所述抓料手(3)能够相对所述夹具(2)进行往复移动定位的结构为:该线束扎轧带装置还包括有抓料驱动机构,所述抓料驱动机构包括有安装框架(80)、第二驱动电机(81)、滚珠丝杠组件、第一承接板(82)和第一升降气缸(83),其中,所述安装框架(80)为长条状结构,其横向并定位布设于所述上轧带机架(10)的上方,且在所述安装框架(80)一侧上还定位铺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81)定位安装于所述安装框架(80)另一侧上,所述滚珠丝杠组件具有一沿所述安装框架(80)长度方向延伸并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框架(80)另一侧上的丝杠和两个分别滑设安装于所述丝杠上的螺母,且所述丝杠的一轴端还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81)的动力输出轴定位连接;所述第一承接板(82)滑动安装于所述滑轨上,且所述第一承接板(82)还与第一个所述螺母定位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气缸(83)定位安装于所述第一承接板(82)上,且所述第一升降气缸(83)的活塞杆指向向下,所述第二夹紧气缸通过一第一连接板定位连接于所述第一升降气缸(83)的活塞杆下端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扎轧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实现所述旋紧夹爪(5)能够朝向所述夹具(2)进行移动并闭合,且所述旋紧夹爪(5)还能够进行旋转的结构为:所述抓料驱动机构还包括有第二承接板(84)、第二升降气缸(85)、安装板座(86)、第三夹紧气缸(87)、第三驱动电机(88)、两个同步轮和一同步皮带,其中,所述第二承接板(84)亦滑动安装于所述滑轨上,且所述第二承接板(84)还与第二个所述螺母定位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气缸(85)定位安装于所述第二承接板(84)上,且所述第二升降气缸(85)的活塞杆指向向下,所述第三夹紧气缸(87)通过所述安装板座(86)来定位连接于所述第二升降气缸(85)的活塞杆下端上,且所述第三夹紧气缸(87)的活塞杆还通过一离合式联轴器(89)连接于所述旋紧夹爪(5),所述第三驱动电机(88)定位连接于所述安装板座(86)上,两个所述同步轮分别定位套接于所述第三驱动电机(88)的动力输出轴和所述离合式联轴器(89)的外壳上,且两个所述同步轮还通过所述同步皮带传动连接。
CN201920803002.2U 2019-05-30 2019-05-30 线束扎轧带装置 Active CN210212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03002.2U CN210212879U (zh) 2019-05-30 2019-05-30 线束扎轧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03002.2U CN210212879U (zh) 2019-05-30 2019-05-30 线束扎轧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12879U true CN210212879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28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03002.2U Active CN210212879U (zh) 2019-05-30 2019-05-30 线束扎轧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128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2400A (zh) * 2019-05-30 2019-08-30 德诺克智能装备(昆山)有限公司 线束扎轧带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2400A (zh) * 2019-05-30 2019-08-30 德诺克智能装备(昆山)有限公司 线束扎轧带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11574U (zh) 一种双线盘收线机
CN110092028A (zh) 金属管自动铁丝捆扎机
CN210212879U (zh) 线束扎轧带装置
CN209835246U (zh) 一种线束生产线的上线装置
CN113458294B (zh) 不锈钢丝绳生产用端部成环设备
CN1325187C (zh) 一种钢筋拉直裁断机
CN110182400A (zh) 线束扎轧带装置
CN208276999U (zh) 一种卷筒纸切纸机
CN111296080A (zh) 一种农业卡扣式秸秆打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7436263U (zh) 一种线束扎带机构
CN112024780A (zh) 一种自动进出料的钢筋剪断捆扎设备
CN214289401U (zh) 一种热轧棒材分离设备
CN213905022U (zh) 一种电缆线材自动化束线装置
CN114084402B (zh) 一种基于汽车线束收卷打捆及其定位结构
CN210822923U (zh) 全自动废品打包机
CN210806289U (zh) 一种双头端子线束加工设备
CN2404610Y (zh) 线材自动调直切断机
CN210619874U (zh) 一种导线扎线装置
CN209905161U (zh) 棒材自动打捆机
CN217375002U (zh) 线缆扎线捆扎设备
CN203171052U (zh) 一种制管分条机构
CN206179676U (zh) 全自动绕线机切线装置
CN217375003U (zh) 线缆捆扎装置
CN216233199U (zh) 一种三角带成品捆扎装置
CN219488157U (zh) 一种棒材短尺专用收集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