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8973U - 一种灭火器筒体冲孔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灭火器筒体冲孔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38973U CN210138973U CN201920435718.1U CN201920435718U CN210138973U CN 210138973 U CN210138973 U CN 210138973U CN 201920435718 U CN201920435718 U CN 201920435718U CN 210138973 U CN210138973 U CN 2101389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e
- fire extinguisher
- punch
- punching
- sub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拉伸灭火器筒体冲孔模具结构,具体地涉及一种灭火器筒体冲孔模具,包括上模部件和下模部件,所述上模部件包括模柄、上模座、冲头组件,所述模柄固定在所述上模座的顶面,所述冲头组件固定在所述上模座的底面,所述下模部件包括凹模组件、支撑柱、移动机构,所述凹模组件固定在支撑柱的顶端,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移动机构上,灭火器筒体放置在所述凹模组件上,所述凹模组件配合所述冲头组件对灭火器筒体进行冲孔作业。该模具适用在冲床上,模具自带气缸,靠气体驱动,具有可移动下模部件快速进出方便制件放置及收取,同时可找正上模部件定位,实现快速冲孔的工艺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拉伸灭火器筒体冲孔模具结构,具体地涉及一种灭火器筒体冲孔模具。
背景技术
常见的深拉伸灭火器筒体的顶口需要开孔,用于安装阀门手柄、喷嘴等部件,阀门部件常规共用,多种规格筒体开孔大小设计为一致。现实中,常规可见的深拉伸筒体冲孔模多为单冲模,多种规格多套模具对配生产。因筒体高度不一样(不同规格筒体总高居于220mm~500mm之间),模具开模行程过长,一般冲床无法满足此产品所需的冲压空间,冲孔模具只能设置在油压机上使用,单个制件冲压周期长、操作不方便。面对日愈强烈的市场竞争,发扬研发精神,本设计以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为目的,开发一种内部自带气缸驱动推拉下模部件移动方便放件取件、多种规格筒体可共用的快速冲孔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深拉伸灭火器筒体冲孔模具。该模具适用在冲床上,模具自带气缸,靠气体驱动,具有可移动下模部件快速进出方便制件放置及收取,同时可找正上模部件定位,实现快速冲孔的工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灭火器筒体冲孔模具,包括上模部件和下模部件,所述上模部件包括模柄、上模座、冲头组件,所述模柄固定在所述上模座的顶面,所述冲头组件固定在所述上模座的底面,所述下模部件包括凹模组件、支撑柱、移动机构,所述凹模组件固定在支撑柱的顶端,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移动机构上,灭火器筒体放置在所述凹模组件上,所述凹模组件配合所述冲头组件对灭火器筒体进行冲孔作业。
上模部件的模柄与冲床的上滑块固定连接,下模部件固定安装在冲床上,常规冲床的上滑块的竖直距离行程为100~200mm,而灭火器筒体的筒身高一般为220~500mm。冲孔作业时,冲床的上滑块通过模柄带动上模部件抽离下模部件并垂直上行至冲床最高行程点,由于灭火器筒体的高度比上模部件与下模部件之间的开模距离要大,筒体难以放置进入下模部件的凹模组件进行定位,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下模部件中增设移动机构,在进行对灭火器筒体进行放件时,移动机构带动支撑柱水平位移一段距离,使支撑柱的凹模组件与上模部件的冲头组件错位,使灭火器筒体可快速放置在支撑柱的凹模组件上,放置完毕后,再利用移动机构将支撑柱回拉复位,使凹模组件与冲头组件对准后,冲床的上滑块带动上模部件下行,实现上模部件和下模部件对配,冲床的上滑块继续下行,上模部件的冲头组件对位于凹模组件的灭火器筒体进行冲孔作业,冲孔完毕后,冲床的上滑块带动上模部件上行至最高点,使上模部件与下模部件分离,再通过移动机构使支撑柱水平位移一段距离,取出凹模组件上完成冲孔的灭火器筒体,完成一次冲孔作业。此时可再将待冲孔的灭火器筒体放置在凹模组件上,进行下一次冲孔作业,如此往复循环,在冲床上不断地进行冲孔作业。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中可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凹模组件来适应不同规格的灭火器筒体,使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可实现对多种规格的灭火器筒体进行冲孔。
进一步,上模座的底部两侧设有外导套,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固定设有长导柱,所述长导柱固定在所述移动机构上,所述外导套与所述长导柱可进行滑配实现上模部件和下模部件的对配,使所述冲头组件能准确对位于所述凹模组件上的灭火器筒体进行冲孔。长导柱和外导套起到自动找正合模位置、保证合模间隙的作用,有利于上模部件和下模部件快速对准进行合模。
进一步,冲头组件包括冲头、上固定块、退料弹力胶,所述冲头的一端镶配入所述上固定块,所述冲头的另一端套接所述退料弹力胶,镶配好的所述上固定块固定在所述上模座的底面。在进行冲孔时,冲床的上滑块通过模柄带动上模座下行,上模座带动固定块的冲头下行,冲头的冲孔端套接的退料弹力胶与灭火器筒体接触并被压缩,冲头的冲孔端凸出退料弹力胶对凹模组件上的灭火器筒体进行冲孔,当冲孔完毕后,冲床上滑块带动上模部件上行,退料弹力胶回弹,使冲头的冲孔端缩回退料弹力胶内与灭火器筒体脱离。退料弹力胶的作用是在冲孔过程中压住灭火器筒体防止其弹跳,增加冲压稳定性;冲孔结束后使冲头与筒体安全分离,保证冲压工步准确,同时也有利于冲头的使用寿命增长。
进一步,凹模组件包括凹模、定位套,所述凹模镶套在所述定位套内,所述定位套滑配套在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并用螺塞锁紧。冲孔作业时,灭火器筒体放置在定位套上,冲头与凹模相互作用对灭火器筒体形成剪切冲孔,冲孔废料被冲头顶入凹模内,之后从支撑柱内通孔落入冲床通孔最后掉落。
进一步,移动机构包括下固定块、滑板、压板、下模座、挡块、侧滑块、气缸托块、气缸,所述侧滑块固定在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两侧,所述挡块设于侧滑块的两端,所述压板将所述侧滑块与所述挡块进行固定在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两侧构成滑槽,所述滑板置于两侧滑槽之间并可沿滑槽进行滑动,所述下固定块固定在所述滑板上,所述支撑柱固定在所述下固定块上,所述气缸托块固定在所述下模座的一侧,所述气缸的伸出轴穿过所述气缸托块与所述滑板进行连接,所述气缸驱动所述滑板在滑槽内进行直线运动。侧滑块、挡块和压板在下模座的两侧构成两个U型滑槽,滑板由气缸驱动在上模座两侧的U型滑槽进行水平滑动,从而实现支撑柱的纵向拉进推出,在进行冲孔作业时可使冲头组件与凹模组件错位留出空间,便于灭火器筒体的放入与取出。
进一步,外导套采用上小下大反挂台结构,所述外导套通过小头圆台端部镶配进入所述上模座的底部,避免高强度的冲击迫使外导套向上窜动,保持稳固。
进一步,长导柱与所述外导套进行滑配的一端为圆台结构。头部设计成斜锥顺接的圆台结构方便进入外导套进行导正。
进一步,可根据不同规格的灭火器筒体更换不同的定位套以进行适配。定位套为快换件,车加工时保证与支撑柱小间隙滑配。
进一步,退料弹力胶的底面与灭火器筒体的顶弧面匹配,所述退料弹力胶的底面要高出所述冲头进行冲孔的一端3~4mm,保证灭火器筒体冲孔后可弹下离开冲头。
进一步,下模座的两侧设有U型安装槽,便于所述下模座在冲床上进行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使用常规可见的小冲床生产,冲模结构小巧,易损件易换;
2、模具集合了所有规格筒体冲孔工序于一体,仅需更换不同规格的定位套即可进行冲压作业;
3、下模部件的凹模组件依靠气缸推动可以前后移动,方便制件放置及收取;
4、自带外导套与长导柱,可实现上模部件和下模部件的自动找正,定位准确,安全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该模具开模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该模具合模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该模具合模时的2D平面主视图。
图5是灭火器筒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灭火器筒体冲孔模具,包括上模部件和下模部件。
所述上模部件包括模柄1、上模座2、外导套3、冲头组件,其中冲头组件包括冲头4、上固定块5、退料弹力胶6,上模部件的装配顺序如下:
1、冲头4自上而下镶配入上固定块5;
2、两个外导套3自下而上镶配入上模座2的底部两侧通孔;
3、镶配好的上固定块5放置在上模座2下方,贯穿打入定位销钉,使此两块板对配在一起,自上而下用螺钉从上模座2向下紧固;
4、退料弹力胶6自下而上套入冲头4的冲头端,反面锁上螺钉;
5、将模柄1通过螺钉固定在上模座2的上表面,完成上模部件安装。
所述下模部件包括凹模组件、支撑柱11、长导柱10、移动机构,所述凹模组件包括凹模7、定位套8,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下固定块12、滑板13、压板14、下模座15、挡块16、侧滑块17、气缸托块18、气缸19,下模部件的装配顺序如下:
1、将两个长导柱10自上而下镶配进入滑板13的两侧通孔,然后将下固定块12放在滑板13上,打上定位销钉,自上而下用螺钉锁紧此两块板;
2、支撑柱11中间设有通孔,将支撑柱11自上而下镶配进入下固定块12中间的通孔,用螺钉自下而上从滑板13底面锁紧,支撑柱11的通孔对准滑板13的通孔和冲床的通孔,便于冲孔废料落下;
3、将凹模7镶配进入定位套8,然后将此组件套在支撑柱11上,锁上螺塞9,此时移动下模组件装配完成;
4、下模座15的上平面前后两侧放4件挡块16并用螺丝锁紧,然后将侧滑块17放置在下模座15的两侧,打上定位销钉;
5、将上述装配好的移动下模组件的滑板13放入在下模座15上表面的侧滑块17与挡块16围成的区域内,左右两边的侧滑块17上盖上压板14,用螺钉自上而下锁紧,此时侧滑块17、挡块16和压块14在下模座15的上表面两侧构成U型滑槽,移动下模组件可通过滑板13在滑槽内进行前后移动;
6、将气缸托块18固定在下模座15的前侧(远离人员站位侧)用螺丝锁紧,气缸19用螺丝锁紧在气缸托块18,并将气缸19的伸出轴穿出气缸托块18与滑板13用螺钉连接,完成下模部件的安装。
在完成上模部件与下模部件的安装后,将上模部件通过模柄1用螺钉固定在冲床的上滑块,将下模部件的下模座15用螺钉固定在冲床上,即可开始进行冲床作业。
该模具的工作原理为:
请参阅图2~图5,在进行冲孔时,模具先进行开模,冲床的上滑块通过模柄1带动上模部件与下模部件进行分离并垂直上行至冲床最高行程点,紧接着气缸19将滑板13朝后侧(人员站位位置)推出,此时移动下模组件已离开冲床的上滑块下方,将如图5所示的拉伸好的灭火器筒体20待冲孔工序件放入下模组件的定位套8内,此时完成开模;再进行合模,气缸19往回拉动滑板13,使移动下模组件复位重新进入冲床的上滑块下方,冲床的上滑块带动上模部件下行,外导套3找正进入长导柱10,实现上模部件、下模部件对配;冲床的上滑块继续下行,退料弹力胶6接触灭火器筒体20开始压缩,冲头4伸出退料弹力胶6对灭火器筒体20进行冲孔,灭火器筒体20的冲孔废料被冲头4压推入凹模7内,之后从支撑柱11内通孔落入冲床通孔最后掉落,最后完成冲孔作业;然后再次进行开模,冲床的上滑块带动上模部件上行,退料弹力胶6回弹卸下灭火器筒体20,使冲头4缩回退料弹力胶6内并离开灭火器筒体20,之后,冲床的上滑块上行至最高点;然后气缸19朝后侧(人员站位位置)推出移动下模组件至设计点位,人工取走完成冲孔的灭火器筒体20,接着再次放入待冲孔的灭火器筒体20,完成一个灭火器筒体制件冲压周期。
在本实施例中,外导套3与长导柱10可进行滑配实现上模部件和下模部件的对配,使冲头组件的冲头4能准确对位凹模组件中的凹模7,使冲头4准确对灭火器筒体20进行冲孔。长导柱10和外导套3起到自动找正合模位置、保证合模间隙的作用,有利于上模部件和下模部件快速对准进行合模。
在本实施例中,退料弹力胶6的作用是在冲孔过程中压住灭火器筒体20防止其弹跳,增加冲压稳定性;冲孔结束后使冲头4与灭火器筒体20安全分离,保证冲压工步准确,同时也有利于冲头4的使用寿命增长。
在本实施例中,外导套3材质为Cr12MoV,热处理至HRC58~62,以足够的硬度耐磨耐用;外导套3采用上小下大反挂台结构,外导套3通过小头圆台端部镶配进入上模座2的底部,避免高强度的冲击迫使外导套3向上窜动,保持稳固。
在本实施例中,长导柱10与外导套3进行嵌合的一端为圆台结构。头部设计成斜锥顺接的圆台结构方便进入外导套3进行导正,长导柱10的材质为Cr12MoV,热处理至HRC58~62,以足够的硬度耐磨耐用。
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不同规格的灭火器筒体20更换不同的定位套8以进行适配。定位套8为快换件,车加工时保证与支撑柱11小间隙滑配。
在本实施例中,退料弹力胶6的底面与灭火器筒体20的顶弧面匹配,所述退料弹力胶6的底面要高出所述冲头4进行冲孔的一端3~4mm,保证灭火器筒体20冲孔后可弹下离开冲头4。
在本实施例中,下模座15的两侧设有U型安装槽,便于所述下模座15在冲床上进行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上模座2材质为45#钢,热处理至HRC42~45,模具为降低合模总高已省去上垫板,故而此件采取一般厚度作热处理以增加耐打性。
在本实施例中,滑板13滑配于压板14与下模座15之间的滑槽内,内部形成的滑槽间隙及左右间隙都不能过大,否则无法保证上模部件、下模部件对配的稳定性。此件常受冲击及滑动磨擦,故材质选用45#刚热处理至HRC42~45。
在本实施例中,凹模7、冲头4采用Cr12MoV材质,热处理到HRC58~62,下模座15使用45#钢,HRC42~45,厚度35mm以上,增大模板钢性防止轻易磨损,其余模板采用45#或Q235钢板。
该模具投入生产后,生产效率稳定可靠,更换配件方便快捷,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模具常规安装操作,气缸19通过脚踏控制,冲床通过双手控制,工步清晰不重复,操作安全简单。此类结构适用于1Kg、2Kg、3Kg、5Kg、8Kg深拉伸灭火器筒体的冲孔作业,同时此类结构适用所有规则或异形的高五金件冲压生产,是满足生产需求的新型模具结构。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灭火器筒体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部件和下模部件,所述上模部件包括模柄(1)、上模座(2)、冲头组件,所述模柄(1)固定在所述上模座(2)的顶面,所述冲头组件固定在所述上模座(2)的底面,所述下模部件包括凹模组件、支撑柱(11)、移动机构,所述凹模组件固定在支撑柱(11)的顶端,所述支撑柱(11)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移动机构上,灭火器筒体(20)放置在所述凹模组件上,所述凹模组件配合所述冲头组件对灭火器筒体(20)进行冲孔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筒体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2)的底部两侧设有外导套(3),所述支撑柱(11)的两侧固定设有长导柱(10),所述长导柱(10)固定在所述移动机构上,所述外导套(3)与所述长导柱(10)可进行滑配实现上模部件和下模部件的对配,使所述冲头组件能准确对位于所述凹模组件上的灭火器筒体(20)进行冲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筒体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组件包括冲头(4)、上固定块(5)、退料弹力胶(6),所述冲头(4)的一端镶配入所述上固定块(5),所述冲头(4)的另一端套接所述退料弹力胶(6),镶配好的所述上固定块(5)固定在所述上模座(2)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筒体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组件包括凹模(7)、定位套(8),所述凹模(7)镶套在所述定位套(8)内,所述定位套(8)滑配套在所述支撑柱(11)的顶端并用螺塞(9)锁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筒体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下固定块(12)、滑板(13)、压板(14)、下模座(15)、挡块(16)、侧滑块(17)、气缸托块(18)、气缸(19),所述侧滑块(17)固定在所述下模座(15)的上表面两侧,所述挡块(16)设于侧滑块(17)的两端,所述压板(14)将所述侧滑块(17)与所述挡块(16)进行固定在所述下模座(15)的上表面两侧构成滑槽,所述滑板(13)置于两侧滑槽之间并可沿滑槽进行滑动,所述下固定块(12)固定在所述滑板(13)上,所述支撑柱(11)固定在所述下固定块(12)上,所述气缸托块(18)固定在所述下模座(15)的一侧,所述气缸(19)的伸出轴穿过所述气缸托块(18)与所述滑板(13)进行连接,所述气缸(19)驱动所述滑板(13)在滑槽内进行直线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筒体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套(3)采用上小下大反挂台结构,所述外导套(3)通过小头圆台端部镶配进入所述上模座(2)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筒体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导柱(10)与所述外导套(3)进行滑配的一端为圆台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筒体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可根据不同规格的灭火器筒体(20)更换不同的定位套(8)以进行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筒体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退料弹力胶(6)的底面与灭火器筒体(20)的顶弧面匹配,所述退料弹力胶(6)的底面要高出所述冲头(4)进行冲孔的一端3~4mm。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筒体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5)的两侧设有U型安装槽,便于所述下模座(15)在冲床上进行安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35718.1U CN210138973U (zh) | 2019-03-29 | 2019-03-29 | 一种灭火器筒体冲孔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35718.1U CN210138973U (zh) | 2019-03-29 | 2019-03-29 | 一种灭火器筒体冲孔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38973U true CN210138973U (zh) | 2020-03-13 |
Family
ID=69728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435718.1U Active CN210138973U (zh) | 2019-03-29 | 2019-03-29 | 一种灭火器筒体冲孔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3897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14077A (zh) * | 2019-03-29 | 2019-07-16 | 广东联塑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灭火器筒体冲孔模具 |
-
2019
- 2019-03-29 CN CN201920435718.1U patent/CN21013897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14077A (zh) * | 2019-03-29 | 2019-07-16 | 广东联塑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灭火器筒体冲孔模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22663B (zh) | 锁舌装配机 | |
CN113231545B (zh) | 一种具有自动压铆作用的连续模 | |
CN210138973U (zh) | 一种灭火器筒体冲孔模具 | |
CN212917275U (zh) | 一种具有定位防脱功能的冲压模具 | |
CN204584074U (zh) | 锁舌装配机 | |
CN201911428U (zh) | 一种拉链穿头机的模具 | |
CN111001712A (zh) | 一种基于机械加工的快速冲压装置 | |
CN216263021U (zh) | 一种防偏位自动顶出的五金模具 | |
CN109226467A (zh) | 异型工件冲孔工装及其冲孔方法 | |
CN210547275U (zh) | 一种自动出料冲压设备 | |
CN211707866U (zh) | 一种u型板自动冲压模具 | |
CN211588202U (zh) | 冲压机 | |
CN211564203U (zh) | 一种边沿向内斜弯曲扣件液压复合模 | |
CN211803332U (zh) | 一种圆管产品冲孔治具 | |
CN110014077A (zh) | 一种灭火器筒体冲孔模具 | |
CN110064704B (zh) | 一种实现四极方轴一体化铆合的装置 | |
CN221269575U (zh) | 一种打孔机铆接用防压手结构 | |
CN217142202U (zh) | 一种巴扣自动冲压铆接装置 | |
JP4239885B2 (ja) | プレス型及びプレス加工装置 | |
CN215660039U (zh) | 分子筛筒的上阀板组装工装 | |
CN221869870U (zh) | 一种冲压logo装置 | |
CN217252118U (zh) | 一种谐振杆加工用拉伸模具 | |
CN217315370U (zh) | 一种组合式冲压模具 | |
CN219616481U (zh) | 一种冲孔成型装置 | |
CN211027759U (zh) | 一种冲弯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