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86118U - 一种防撞型智能摆闸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撞型智能摆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86118U
CN210086118U CN201920604077.8U CN201920604077U CN210086118U CN 210086118 U CN210086118 U CN 210086118U CN 201920604077 U CN201920604077 U CN 201920604077U CN 210086118 U CN210086118 U CN 210086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buffer
swing arm
connector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0407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球
梁博
邓丽莎
谢高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allation Intelligen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allation Intelligen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allation Intelligen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allation Intelligen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0407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861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86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861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撞型智能摆闸,两闸门相对放置,每一闸门内侧经一转轴连接一摆臂;摆臂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转轴带动对应的摆臂开合;摆臂驱动装置与对应的转轴之间设有防撞缓冲装置,其包括驱动连接头、转轴连接头;驱动连接头设有向下凸起的缓冲挡片;缓冲挡片的底部为第一弧形面,两侧面为第一竖直端面;转轴连接头设有弧形缺口,弧形缺口的底部设为第二弧形面,两侧面为第二竖端面;若干滚珠置于第二凹槽与第三凹槽之间;缓冲挡片的外侧壁设有注油孔,注油孔上设有通向第二凹槽的若干注油通道。本实用新型有效缓冲外力对摆臂的冲击,且缓冲挡片与弧形缺口之间可经滚珠顺畅地滑动;此外,可方便注入润滑油对滚珠润滑,省却拆卸的麻烦。

Description

一种防撞型智能摆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道闸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撞型智能摆闸。
背景技术
摆闸主要是针对人员通道进行智能管理的高科技产品,主要是应用于小区、学校、工厂、园区等,用于职员进出、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等需要控制的地方。摆闸通道宽度可根据安装需求适当地调整,而且开闸方式如传统的门翼展开方式,开闸时是向左右两边展开,比较适合有电动车、摩托车出入的场所。
在摆闸的安装中,摆臂与转轴大部分为刚性接触。在有非法通过摆闸的情况时,摆臂受到外力的冲击,容易出现撞断摆臂、损坏摆臂驱动装置的问题。现有的摆闸大部分不具有防撞缓冲功能,或防撞缓冲效果不尽人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撞型智能摆闸,有效缓冲外力对摆臂的冲击,且缓冲挡片与弧形缺口之间可经滚珠顺畅地滑动;此外,可方便注入润滑油对滚珠润滑,省却拆卸的麻烦。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撞型智能摆闸,包括两闸门、两摆臂、两转轴、两摆臂驱动装置、门卡感应器;所述两闸门相对放置,每一闸门内侧经一转轴连接一摆臂,且闸门内侧设有容纳摆臂的第一凹槽;所述摆臂驱动装置设于转轴的上方,用于驱动转轴带动对应的摆臂开合;所述门卡感应器设于其中一闸门的顶部一端;每一摆臂驱动装置与对应的转轴之间设有防撞缓冲装置;所述防撞缓冲装置包括驱动连接头、转轴连接头;所述驱动连接头的上端与摆臂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下端一侧设有向下凸起的缓冲挡片;所述缓冲挡片的底部为一侧向另一侧逐渐上升的第一弧形面,两侧面为第一竖直端面;所述转轴连接头与转轴上端固定连接,其顶部一侧设有弧形缺口,弧形缺口的底部设为与第一弧形面相适应的第二弧形面,且第二弧形面的弧长大于第一弧形面的弧长,两侧面为与第一竖端面相适应的第二竖端面;所述第一弧形面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弧形面上设有第三凹槽,若干滚珠置于第二凹槽与第三凹槽之间;所述缓冲挡片的外侧壁设有注油孔,注油孔上设有通向第二凹槽的若干注油通道。
较佳地,所述防撞缓冲装置还包括第一缓冲弹簧、第一缓冲杆、第一限位片;所述转轴的上端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缓冲杆一端与驱动连接头下端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穿过转轴连接头并延伸至转轴的第一腔体,且该端与第一限位片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弹簧设于第一限位片与转轴连接头的底部之间。
较佳地,所述防撞缓冲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片;所述第二限位片安装于转轴连接头的底部,其中部设有供第一缓冲杆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缓冲弹簧两端分别抵接在第一限位片、第二限位片上。
较佳地,所述摆臂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U型安装架、底板、大齿轮、小齿轮;所述U型安装架的U型两竖端与底板的顶部连接,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连接并置于U 型横端与底板之间;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U型安装架的U型横端并与小齿轮连接;所述大齿轮与驱动连接头连接。
较佳地,所述摆臂驱动装置还包括角度编码器;所述角度编码器的输出轴与转轴同轴设置,且其与驱动连接头连接。
较佳地,所述U型安装架内装有冷却液。
较佳地,所述注油孔底部设有导向凸起部;所述注油通道设置为两个,导向凸起部的两侧分别靠近一注油通道布置;所述注油孔的外侧设有防尘塞。
较佳地,所述防撞型智能摆闸还包括第二缓冲杆、第二缓冲弹簧;所述转轴的下端设有第二腔体,第二缓冲杆的一端插接于该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二缓冲杆的另一端固定于闸门的第一凹槽底部,第二缓冲弹簧两端分别抵接在转轴底部、第一凹槽底部。
较佳地,所述第一竖直端面、第二竖直端面上各设有一缓冲片。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缓冲挡片与弧形缺口之间经滚珠顺畅地滑动,减少两者的刚性摩擦;
2)设置注油孔及注油通道,可直接注油进行润滑保养,省却拆装的麻烦;
3)在U型安装架内装入冷却液,有效地处理驱动电机工作产生的热量;
4)驱动电机通过小齿轮、大齿轮驱动摆臂开合,由于小齿轮的齿数小于大齿轮的齿数,这样则可以将驱动电机的快速输出进行降速,使得摆臂可以平稳地摆动;
5)通过角度编码器可精确检测并控制摆臂的旋转角度,灵敏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摆臂正常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摆臂受到外力冲击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撞缓冲装置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注油孔、注油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性框图;
其中,附图标识说明:
1—闸门, 2—摆臂,
3—转轴, 4—摆臂驱动装置,
5—门卡感应器, 6—防撞缓冲装置,
7—第二缓冲杆, 8—第二缓冲弹簧,
41—驱动电机, 42—U型安装架,
43—底板, 44—大齿轮,
45—小齿轮, 46—角度编码器,
61—驱动连接头, 62—转轴连接头,
63—第一缓冲弹簧, 64—第一缓冲杆,
65—第一限位片, 66—第二限位片,
611—缓冲挡片, 612—注油通道,
613—注油孔, 614—导向凸起部,
615—防尘塞, 621—弧形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撞型智能摆闸,包括两闸门1、两摆臂2、两转轴3、两摆臂驱动装置4、门卡感应器5;所述两闸门1相对放置,每一闸门1 内侧经一转轴3连接一摆臂2,且闸门1内侧设有容纳摆臂2的第一凹槽;所述摆臂驱动装置4设于转轴3的上方,用于驱动转轴3带动对应的摆臂2开合;所述门卡感应器 5设于其中一闸门1的顶部一端;每一摆臂驱动装置4与对应的转轴3之间设有防撞缓冲装置6;所述防撞缓冲装置6包括驱动连接头61、转轴连接头62;所述驱动连接头 61的上端与摆臂驱动装置4驱动连接,下端一侧设有向下凸起的缓冲挡片611;所述缓冲挡片611的底部为一侧向另一侧逐渐上升的第一弧形面,两侧面为第一竖直端面;所述转轴连接头62与转轴3上端固定连接,其顶部一侧设有弧形缺口621,弧形缺口621 的底部设为与第一弧形面相适应的第二弧形面,且第二弧形面的弧长大于第一弧形面的弧长,两侧面为与第一竖端面相适应的第二竖端面;所述第一弧形面上设有第二凹槽(图中未示出),第二弧形面上设有第三凹槽(图中未示出),若干滚珠(图中未示出)置于第二凹槽与第三凹槽之间;所述缓冲挡片611的外侧壁设有注油孔613,注油孔613上设有通向第二凹槽的若干注油通道612。
其中,所述防撞缓冲装置6还包括第一缓冲弹簧63、第一缓冲杆64、第一限位片65;所述转轴3的上端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缓冲杆64一端与驱动连接头61下端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穿过转轴连接头62并延伸至转轴3的第一腔体,且该端与第一限位片65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弹簧63设于第一限位片65与转轴连接头62的底部之间。所述防撞缓冲装置6还包括第二限位片66;所述第二限位片66安装于转轴连接头 62的底部,其中部设有供第一缓冲杆64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缓冲弹簧63两端分别抵接在第一限位片65、第二限位片66上。
所述摆臂驱动装置4包括驱动电机41、U型安装架42、底板43、大齿轮44、小齿轮45;所述U型安装架42的U型两竖端与底板43的顶部连接,大齿轮44与小齿轮 45啮合连接并置于U型横端与底板43之间;所述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穿过U型安装架42的U型横端并与小齿轮45连接;所述大齿轮44与驱动连接头61连接。所述摆臂驱动装置4还包括角度编码器46;所述角度编码器46的输出轴与转轴3同轴设置,且其与驱动连接头61连接。所述U型安装架42内装有冷却液。
所述注油孔613底部设有导向凸起部614;所述注油通道612设置为两个,导向凸起部614的两侧分别靠近一注油通道612布置;所述注油孔613的外侧设有防尘塞615。所述防撞型智能摆闸还包括第二缓冲杆7、第二缓冲弹簧8;所述转轴3的下端设有第二腔体,第二缓冲杆7的一端插接于该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二缓冲杆7的另一端固定于闸门1的第一凹槽底部,第二缓冲弹簧8两端分别抵接在转轴3底部、第一凹槽底部。所述第一竖直端面、第二竖直端面上各设有一缓冲片(图中未示出)。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6所示,包括主控模块,及分别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角度编码器46、门卡感应器5、驱动电机41。其中,门卡感应器5用于检测刷卡信号,并反馈给主控模块控制驱动电机41工作,及角度编码器46检测转轴3的旋转角度信息反馈给主控模块以控制驱动电机41工作。由于在闸机系统中,角度编码器46、门卡感应器5、驱动电机41、主控模块及其连接关系为本领域技术的常规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为摆臂2正常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当外部通过刷卡等正常方式进入时,驱动电机41通过小齿轮45、大齿轮44带动驱动连接头61转动,驱动连接头 61的转动方向如图2中A方向所示,此时缓冲挡片611的其中一第一竖端面抵接在弧形缺口621的一第二竖端面上,在驱动电机41的驱动力下,通过驱动连接头61带动转轴连接头62、转轴3、摆臂2沿A方向转动。
如图3所示,为摆臂2受到外力冲击的结构示意图。当摆臂2受到外部的冲击力时,由于驱动连接头61没有驱动力而固定不动,转轴连接头62、转轴3、摆臂2转动沿B 方向(与A方向相同)转动,第二弧形面沿着第一弧形面滑动,且转轴连接头62在缓冲挡片611的抵接作用下,转轴连接头62、转轴3、摆臂2向下移动(一边沿B方向旋转,一边向下移动),从而压缩第一缓冲弹簧63、第二缓冲弹簧64;当转轴连接头62、转轴3、摆臂2持续下压,第一缓冲弹簧63、第二缓冲弹簧8被压缩到极限后,摆臂2 不能再转动。当摆臂2上的冲击力消除后,在第一缓冲弹簧63、第二缓冲弹簧8的弹性恢复力下,转轴连接头62、转轴3、摆臂2向上复位,恢复至如图2所示的状态。
闸门1的内侧设有第一凹槽,在摆臂2打开后,摆臂2容纳于第一凹槽内。在第一弧形面的弧长方向上设置第二凹槽,第二弧形面的弧长方向上设置第三凹槽,第二凹槽与第三凹槽的开设是为了将滚珠限位于第一弧形面与第二弧形面上,故第二凹槽与第三凹槽的开设只要满足将滚珠限位即可,滚珠采用钢珠。第一弧形面与第二弧形面之间经滚珠滚动,从而减少缓冲挡片611与弧形缺口621的刚性摩擦。
每一第一竖直端面及每一第二竖直端面上各设有一缓冲片,当摆臂2受到外力冲击时,如图3所示,其中一第一竖端面与一第二竖端面相互抵接;当驱动电机41驱动转轴3转动时候,如图2所示,另一第一竖端面与另一第二竖端面抵接。
在弧形挡片611的外侧壁上设有注油孔613,注油孔613的底部设有导向凸起部614,当将润滑油注入注油孔613时,润滑油可经导向凸起部614导向至注油通道612,并流向第二凹槽,起到润滑滚珠与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的作用。避免在进行保养维修时,需要拆卸后才能注入润滑油润滑。
摆臂驱动装置4中,由于驱动电机41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特别是在摆闸频繁开关的场合中。本实用新型,在U型安装架42中装入冷却液,可有效将驱动电机41产生的热量散出,提高驱动电机41及其他部件的使用寿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防撞型智能摆闸,其特征在于,包括两闸门、两摆臂、两转轴、两摆臂驱动装置、门卡感应器;所述两闸门相对放置,每一闸门内侧经一转轴连接一摆臂,且闸门内侧设有容纳摆臂的第一凹槽;所述摆臂驱动装置设于转轴的上方,用于驱动转轴带动对应的摆臂开合;所述门卡感应器设于其中一闸门的顶部一端;每一摆臂驱动装置与对应的转轴之间设有防撞缓冲装置;所述防撞缓冲装置包括驱动连接头、转轴连接头;所述驱动连接头的上端与摆臂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下端一侧设有向下凸起的缓冲挡片;所述缓冲挡片的底部为一侧向另一侧逐渐上升的第一弧形面,两侧面为第一竖直端面;所述转轴连接头与转轴上端固定连接,其顶部一侧设有弧形缺口,弧形缺口的底部设为与第一弧形面相适应的第二弧形面,且第二弧形面的弧长大于第一弧形面的弧长,两侧面为与第一竖端面相适应的第二竖端面;所述第一弧形面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弧形面上设有第三凹槽,若干滚珠置于第二凹槽与第三凹槽之间;所述缓冲挡片的外侧壁设有注油孔,注油孔上设有通向第二凹槽的若干注油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型智能摆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缓冲装置还包括第一缓冲弹簧、第一缓冲杆、第一限位片;所述转轴的上端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缓冲杆一端与驱动连接头下端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穿过转轴连接头并延伸至转轴的第一腔体,且该端与第一限位片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弹簧设于第一限位片与转轴连接头的底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型智能摆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缓冲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片;所述第二限位片安装于转轴连接头的底部,其中部设有供第一缓冲杆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缓冲弹簧两端分别抵接在第一限位片、第二限位片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型智能摆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U型安装架、底板、大齿轮、小齿轮;所述U型安装架的U型两竖端与底板的顶部连接,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连接并置于U型横端与底板之间;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U型安装架的U型横端并与小齿轮连接;所述大齿轮与驱动连接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撞型智能摆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驱动装置还包括角度编码器;所述角度编码器的输出轴与转轴同轴设置,且其与驱动连接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撞型智能摆闸,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安装架内装有冷却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型智能摆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孔底部设有导向凸起部;所述注油通道设置为两个,导向凸起部的两侧分别靠近一注油通道布置;所述注油孔的外侧设有防尘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型智能摆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型智能摆闸还包括第二缓冲杆、第二缓冲弹簧;所述转轴的下端设有第二腔体,第二缓冲杆的一端插接于该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二缓冲杆的另一端固定于闸门的第一凹槽底部,第二缓冲弹簧两端分别抵接在转轴底部、第一凹槽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型智能摆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直端面、第二竖直端面上各设有一缓冲片。
CN201920604077.8U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防撞型智能摆闸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861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4077.8U CN210086118U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防撞型智能摆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4077.8U CN210086118U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防撞型智能摆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86118U true CN210086118U (zh) 2020-02-18

Family

ID=69476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0407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86118U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防撞型智能摆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861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86118U (zh) 一种防撞型智能摆闸
CN101929133A (zh) 自动检票机剪式门机
CN113756229B (zh) 具有防撞功能的摆闸
CN109138714A (zh) 一种升降门板传动机构
CN114562171A (zh) 自动开门装置及冰箱
CN201762674U (zh) 自动检票机剪式门机
CN210899380U (zh) 滑动机构、滑盖和激光电视
CN210600076U (zh) 一种轨道内嵌式直线模组
CN216043291U (zh) 一种全自动保管箱防夹手看物台门板机构
CN208650619U (zh) 用于立体车库的车辆对中机构
CN206360481U (zh) 一种电动锁结构
CN216641862U (zh) 一种智能段式滑门
CN215632646U (zh) 硬质快速门的防撞恢复机构
CN218296192U (zh) 一种齿条、引流板驱动机构及新风空调
CN220984951U (zh) 接口保护机构及接口装置
CN217925459U (zh) 一种带防夹手功能的平动闸门
CN220280253U (zh) 一种浇注嘴移动装置及真空浇注设备
CN215885419U (zh) 一种阻挡机构及医疗设备
CN218336233U (zh) 一种摄像装置防破坏机构
CN219344735U (zh) 一种风门限位闭锁装置
CN210515418U (zh) 一种用于自助设备的闸门机构
CN219012313U (zh) 一种基于直线电机的开关门装置
CN201125667Y (zh) 一种卷门机自动限位装置
CN220227741U (zh) 一种能够克服带轮安装位移框量的传动机构
CN213417640U (zh) 翼闸机芯及闸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