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46216U - 模具 - Google Patents
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046216U CN210046216U CN201920281518.5U CN201920281518U CN210046216U CN 210046216 U CN210046216 U CN 210046216U CN 201920281518 U CN201920281518 U CN 201920281518U CN 210046216 U CN210046216 U CN 2100462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joint
- positioning seat
- seat
- fix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1872 Body Remain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制造和工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基座(4)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4)上的第一定位座(1)、第二定位座(2)和第三定位座(3),第一定位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和支撑起重机的第一连接架的叉接头(5)的第一连接部(11),第二定位座设置有用于固定和支撑所述第一连接架的连接接头(6)的第二连接部(21),第三定位座设置有用于固定和支撑所述第一连接架的拉板接头(7)的第三连接部(31)。该模具通过设置第一定位座、第二定位座和第三定位座设为一体化结构,有利于第一连接架的叉接头、拉板接头和连接接头能够同时进行精准定位,提高了第一连接架的装配精准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制造和工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起重机的第一连接架用来连接主臂和第二连接架,是保证起重机的承载性能的关键部件。其中,第一连接架包括多个弦杆、叉接头、连接接头和拉板接头,通常先将多个弦杆之间进行装配以得到架体,然后将上述的叉接头、连接接头和拉板接头与架体进行装配以得到第一连接架。但是,第一连接架的结构不规则,孔系复杂,装配间隙小,单边只有1.5mm,对制作要求非常高,导致第一连接架的装配率低,装配精度差,产品无法按时进行交付,市场形象严重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因第一连接架的结构复杂而导致的装配率低、装配精度差等问题,提供一种模具,该模具通过设置第一定位座、第二定位座和第三定位座,以使得第一连接架的叉接头、拉板接头和连接接头能够同时进行精准定位,提高了第一连接架的装配精准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基座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一定位座、第二定位座和第三定位座,所述第一定位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和支撑起重机的第一连接架的叉接头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定位座设置有用于固定和支撑所述第一连接架的连接接头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三定位座设置有用于固定和支撑所述第一连接架的拉板接头的第三连接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架包括四个所述叉接头,所述第一定位座和第三定位座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座包括与所述基座垂直连接的支撑板以及与四个所述叉接头对应设置的四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四个所述第一连接部按照矩形的形状排布并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朝向所述第三定位座的板面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平行于所述基座的板面并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固定板通过穿过所述安装孔的紧固件固定所述叉接头。
可选的,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平行并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的空间设置为能够容纳所述叉接头的叉接板。
可选的,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调节螺杆,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螺孔,所述调节螺杆螺接于所述螺孔并且一端设置为能够用于止挡在所述叉接头的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的空间的叉接板的板面上;和/或,所述第一定位座包括第一加强板以及与所述基座连接的第一肋板,所述第一肋板垂直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背离所述第三定位座的板面上,所述第一加强板分别与所述第一肋板的顶壁和所述支撑板的背离所述第三定位座的板面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三定位座包括与所述基座垂直连接的主板,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连接轴以及彼此平行并间隔设置的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的空间设置为能够用于容纳所述拉板接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拉板接头固定地套设于所述旋转轴的中部。
可选的,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两个轴套,两个所述轴套套设在所述连接轴的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的杆段上,并且每个所述轴套的一端止挡于所述连接板的端面以及另一端用于止挡于所述拉板接头的拉板接板的板面;和/或,所述第三定位座包括第三加强板以及与所述基座连接的第三肋板,所述第三肋板垂直连接在所述主板的背离所述第二定位座的板面上,所述第三加强板分别与所述第三肋板的顶壁和所述立板板的背离所述第二定位座的板面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定位座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座和第三定位座之间,所述第二定位座包括彼此平行并间隔设置的两个立板,每个所述立板垂直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安装轴和限位部,所述安装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立板的顶部连接,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安装轴的位于两个立板之间的轴段上并且设置为能够分别止挡于每个所述连接接头的两个端面。
可选的,所述限位部包括套设在所述安装轴上的多个套筒。
可选的,所述第二定位座包括防转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该模具通过设置第一定位座、第二定位座和第三定位座,使得模具能够形成为一体化结构,有利于用于装配起重机的第一连接架的叉接头、拉板接头和连接接头能够同时进行精准定位,提高了第一连接架的装配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模具与第一连接架装配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模具的俯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模具与第一连接架装配关系的俯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模具的第一定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模具的第三定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定位座;11、第一连接部;12、支撑板;13、紧固件;14、固定板;15、调节螺杆;16、第一加强板;17、第一肋板;2、第二定位座;21、第二连接部;22、立板;23、安装轴;24、限位部;25、防转结构;3、第三定位座;31、第三连接部;32、主板;33、连接轴;34、连接板;35、轴套;36、第三加强板;37、第三肋板;4、基座;5、叉接头;6、连接接头;7、拉板接头;8、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如图1-6所示,所述模具包括基座4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4上的第一定位座1、第二定位座2和第三定位座3,所述第一定位座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和支撑起重机的第一连接架的叉接头5的第一连接部11,所述第二定位座2设置有用于固定和支撑所述第一连接架的连接接头6的第二连接部21,所述第三定位座3设置有用于固定和支撑所述第一连接架的拉板接头7的第三连接部3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该模具通过设置第一定位座1、第二定位座2和第三定位座3,使得模具能够形成为一体化结构,有利于用于装配起重机的第一连接架11的叉接头、拉板接头和连接接头能够同时进行精准定位,提高了第一连接架11的装配精准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起重机的第一连接架包括叉接头5、连接接头6、拉板接头7和架体8,其中,如图2和4所示,架体8通过多个弦杆组装而成,架体8的如图2和图4所示的左侧连接端与叉接头5连接并且通过所述叉接头5与主臂连接,架体8的如图2和图4所示的右侧连接端与拉板接头7连接并且通过所述拉板接头7与第二连接架连接,架体8的中部连接端与连接接头6连接并且通过所述连接接头6与第二连接架连接。第一连接架的具体装配过程如下所述:首先,将多个弦杆进行组装以得到架体8,备用;然后,将叉接头5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部11,将连接接头6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部21,将拉板接头7固定安装在第三连接部31;接着,将架体8通过固定架或者是液压缸进行固定和支撑,以使得架体8能够定位在基板上并且处于能够同时与叉接头5、连接接头6和拉板接头7进行适配的位置处;最后,作业人员将叉接头5、连接接头6和拉板接头7分别焊接在架体8的相应连接端,以组装得到完整的第一连接架,并且将所述第一连接架从模具上拆除,得到第一连接架成品。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连接架包括四个所述叉接头5,所述第一定位座1和第三定位座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座1包括与所述基座4垂直连接的支撑板12以及与四个所述叉接头5对应设置的四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1,四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1按照矩形的形状排布并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2的朝向所述第三定位座3的板面上,通过单一第一连接部11只用于单一叉接头的固定和支撑,并且将多个第一连接部11按照第一连接架成品的叉接头5的排布方式对应排列,有利于更为精确地设计第一定位座,还能为每个叉接头5提供更为稳固的支撑作用,满足了第一连接架成品的生产需求。
为了简化第一连接部11的结构,可以采用插接的方式对叉接头进行支撑,并且采用紧固件连接的方式对支撑的叉接头进行固定,便于叉接头的拆卸与组装。例如,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部11包括与所述支撑板12连接的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平行于所述基座4的板面并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固定板14通过穿过所述安装孔的紧固件13固定所述叉接头5。其中,紧固件可以采用各种合理形式,例如,与叉接头5的安装孔和固定板14的安装孔适配的螺栓螺母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架具有多种型号,不同型号的第一连接架的横截面规格不同,具体的,在不同规格的第一连接架中,连接接头和拉板接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架体的长度、宽度保持不变但是横截面的高度发生变化,也就使得4个叉接头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一样。为了提高模具的通用性和重复使用率,可以将模具设置为能够同时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第一连接架的装配,如图5所示,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1包括平行并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固定板14,两个所述固定板14之间的空间设置为能够容纳所述叉接头5的叉接板。使用时,位于上方的两个叉接头作为第一组,位于下方的两个叉接头作为第二组,第一组的叉接头可以同时设置在处于上方的两个第一连接部的上固定板处或者是下固定板处,第二组也是如此,如此一来,第一组叉接头和第二组叉接头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以使得四个叉接头能够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架体的高度,也就使得模具能够适用于横截面不同的各种型号的第一连接架的装配作业,提高了模具的通用性。
如图3所示,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1包括调节螺杆15,所述固定板14上设置有螺孔,所述调节螺杆15螺接于所述螺孔并且一端设置为能够用于止挡在所述叉接头5的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14之间的空间的叉接板的板面上,以使得各个第一连接部11对相应地叉接头的固定更为稳定。以叉接头通过某个第一连接部的上固定板进行支撑和固定为例,使用时,首先,将叉接头放置在上固定板处,使得叉接头的两个叉接板分别设置在上固定板的两侧;然后,通过紧固件将叉接头固定在上固定板上,以紧固件为螺栓螺母组件为例,如图5所示,将螺栓依次贯穿叉接头的上叉接板、上固定板、叉接头的下叉接板和下固定板,并且通过螺母对该螺栓进行固定;接着,将调节螺杆15螺接与下固定板的螺孔并且向上移动,直至移动至调节螺杆15的顶端止挡在所述叉接头5的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14之间的空间的叉接板的板面上为止,即,调节螺杆15的顶端止挡于叉接头5的下叉接板的下板面,从而实现了调节螺杆能够辅助紧固件对叉接头进行固定,充分利用了第一连接部采用上下双固定板的结构。
为了提高第一定位座1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稳定性,所述第一定位座1包括第一加强板16以及与所述基座4连接的第一肋板17,所述第一肋板17垂直连接在所述支撑板12的背离所述第三定位座3的板面上,所述第一加强板16分别与所述第一肋板17的顶壁和所述支撑板12的背离所述第三定位座3的板面连接。其中,第一肋板17可以设置为各种合理的数量和结构,例如,第一定位座包括等间隔并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一肋板,并且每个第一肋板呈直角梯形结构,上底边与加强板16连接,下底边与基板连接;加强板可以设置为各种合理结构,例如,设置为等腰梯形结构,下底边与支撑板连接,多个第一肋板沿垂直于加强板的下底边的延伸方向,并且两侧的第一肋板分别对应设置在上底边的两端处。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第三定位座3包括与所述基座4垂直连接的主板32,所述第三连接部31包括连接轴33以及彼此平行并间隔设置的两个连接板34,两个所述连接板34之间的空间设置为能够用于容纳所述拉板接头7,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板34连接,所述拉板接头7固定地套设于所述旋转轴的中部。其中,连接轴33分别与两个连接板34可拆卸地连接,并且在模具装配过程中,连接轴33不相对连接板发生旋转运动。
为了对拉板接头7进行更为精准地定位,所述第三连接部31包括两个轴套35,两个所述轴套35套设在所述连接轴33的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板34之间的杆段上,并且每个所述轴套35的一端止挡于所述连接板34的端面以及另一端用于止挡于所述拉板接头7的拉板接板的板面,结构简单,便于拆卸与组装。使用时,首先,拆卸连接轴33,然后将连接轴33贯穿拉板接头,随后将连接轴33贯穿两个轴套35以使得两个轴套35分别设置在拉板接头的两侧,将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连接板34上,直至调节至每个轴套的两端分别止挡于连接板34的端面以及拉板接头7的拉板接板的板面为止,即完成了拉板接头的支撑和固定操作。
为了提高第三定位座3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稳定性,所述第三定位座3包括第三加强板36以及与所述基座4连接的第三肋板37,所述第三肋板37垂直连接在所述主板32的背离所述第二定位座2的板面上,所述第三加强板36分别与所述第三肋板37的顶壁和所述立板22板的背离所述第二定位座2的板面连接。其中,第三肋板37和第三加强板36的具体设置结构和数量均可参考上述的第一肋板和第一加强板进行合理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架包括两个连接接头,并且两个连接接头的安装孔同轴设置。为了提高了两个连接接头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精准性,可以通过提高两个连接接头的安装孔同轴度以及两个连接接头之间的相对距离来实现。例如,所述第二定位座2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座1和第三定位座3之间,所述第二定位座2包括彼此平行并间隔设置的两个立板22,每个所述立板22垂直连接于所述基座4,所述第二连接部21包括安装轴23和限位部24,所述安装轴2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立板22的顶部连接,所述限位部24设置在所述安装轴23的位于两个立板22之间的轴段上并且设置为能够分别止挡于每个所述连接接头6的两个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24包括套设在所述安装轴23上的多个套筒。其中,套筒可以设为3个,3个套筒之间所形成的两个空隙可以用于安装两个连接接头,例如,如图3所示,限位部包括中间套筒和位于中间套筒两端的端部套筒,中间套筒的长度可以根据两个连接接头的相对端面之间的距离设定。具体的,第二定位座和连接接头之间的具体装配过程可以参考第三定位座与拉板接头之间的装配操作。
为了避免两个连接接头绕该安装轴的轴线方向发生不同程度地旋转,所述第二定位座2包括防转结构25。进一步地,所述防转结构25包括沿所述安装轴23的轴线方向设置的防转轴,所述防转轴设置在所述安装轴23的侧下方并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立板22,能够对两个连接接头同时提供支撑,以保证两个连接接头能够相对于两者的安装孔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呈对称设置。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基座(4)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4)上的第一定位座(1)、第二定位座(2)和第三定位座(3),所述第一定位座(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和支撑起重机的第一连接架的叉接头(5)的第一连接部(11),所述第二定位座(2)设置有用于固定和支撑所述第一连接架的连接接头(6)的第二连接部(21),所述第三定位座(3)设置有用于固定和支撑所述第一连接架的拉板接头(7)的第三连接部(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包括四个所述叉接头(5),所述第一定位座(1)和第三定位座(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座(1)包括与所述基座(4)垂直连接的支撑板(12)以及与四个所述叉接头(5)对应设置的四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1),四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1)按照矩形的形状排布并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2)的朝向所述第三定位座(3)的板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包括与所述支撑板(12)连接的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平行于所述基座(4)的板面并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固定板(14)通过穿过所述安装孔的紧固件(13)固定所述叉接头(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1)包括平行并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固定板(14),两个所述固定板(14)之间的空间设置为能够容纳所述叉接头(5)的叉接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1)包括调节螺杆(15),所述固定板(14)上设置有螺孔,所述调节螺杆(15) 螺接于所述螺孔并且一端设置为能够用于止挡在所述叉接头(5)的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14)之间的空间的叉接板的板面上;
和/或,所述第一定位座(1)包括第一加强板(16)以及与所述基座(4)连接的第一肋板(17),所述第一肋板(17)垂直连接在所述支撑板(12)的背离所述第三定位座(3)的板面上,所述第一加强板(16)分别与所述第一肋板(17)的顶壁和所述支撑板(12)的背离所述第三定位座(3)的板面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座(3)包括与所述基座(4)垂直连接的主板(32),所述第三连接部(31)包括连接轴(33)以及彼此平行并间隔设置的两个连接板(34),两个所述连接板(34)之间的空间设置为能够用于容纳所述拉板接头(7),所述连接轴(3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板(34)连接,所述拉板接头(7)固定地套设于所述连接轴(33)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31)包括两个轴套(35),两个所述轴套(35)套设在所述连接轴(33)的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板(34)之间的杆段上,并且每个所述轴套(35)的一端止挡于所述连接板(34)的端面以及另一端用于止挡于所述拉板接头(7)的拉板接板的板面;
和/或,所述第三定位座(3)包括第三加强板(36)以及与所述基座(4)连接的第三肋板(37),所述第三肋板(37)垂直连接在所述主板(32)的背离所述第二定位座(2)的板面上,所述第三加强板(36)分别与所述第三肋板(37)的顶壁和所述主板(32)的背离所述第二定位座(2)的板面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座(2)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座(1)和第三定位座(3)之间,所述第二定位座(2)包括彼此平行并间隔设置的两个立板(22),每个所述立板(22)垂直连接于所述基座(4),所述第二连接部(21)包括安装轴(23)和限位部(24),所述安装轴(2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立板(22)的顶部连接,所述限位部(24)设置在所述安装轴(23)的位于两个立板(22)之间的轴段上并且设置为能够分别止挡于每个所述连接接头(6)的两个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24)包括套设在所述安装轴(23)上的多个套筒。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座(2)包括防转结构(2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81518.5U CN210046216U (zh) | 2019-03-05 | 2019-03-05 | 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81518.5U CN210046216U (zh) | 2019-03-05 | 2019-03-05 | 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046216U true CN210046216U (zh) | 2020-02-11 |
Family
ID=69378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281518.5U Active CN210046216U (zh) | 2019-03-05 | 2019-03-05 | 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046216U (zh) |
-
2019
- 2019-03-05 CN CN201920281518.5U patent/CN21004621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046216U (zh) | 模具 | |
CN211465276U (zh) | 转向架构架用组焊工装 | |
CN112355539A (zh) | 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及组焊系统 | |
CN214402811U (zh) | 安装装置 | |
CN109304591B (zh) | 一种自动扶梯的梳板装配工装结构 | |
CN210263907U (zh) | 一种铝合金台模 | |
CN201645089U (zh) | 电池箱盖的组焊胎具 | |
CN203022174U (zh) | 单元幕墙转接调整装置 | |
CN101797673B (zh) | 电池箱盖的组焊胎具 | |
JP3131447U (ja) | アンカーボルト固定装置 | |
CN216156796U (zh) | 一种方便方管安装的装配式钢结构 | |
CN203636217U (zh) | 塔头成型装置 | |
CN110748012A (zh) | 一种钢结构横梁 | |
CN215106030U (zh) | 十字型钢框架及装配式建筑 | |
CN217172131U (zh) | 一种皮带机机身结构 | |
CN221255226U (zh) | 一种公铁两用桥机造桥用支撑架体 | |
CN221590372U (zh) | 一种附着式悬挑架三孔花篮螺栓固定结构 | |
CN221289128U (zh) | 一种可调型钢折弯加工装置 | |
CN216612839U (zh) | 一种斗提机固定机构 | |
CN219586269U (zh) |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纺丝风箱稳固装置 | |
CN220908134U (zh) | 一种新型桥梁支座的锚固装置 | |
CN217683052U (zh) | 一种大型立车横梁总成液压配重系统 | |
CN219887564U (zh) | 一种便于拆模的建筑模板 | |
CN219568606U (zh) | 基于穿心棒法施工的配合结构 | |
CN218947475U (zh) | 一种车门拆装辅助工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