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24788U - 一种轴承滚道磨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滚道磨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024788U CN210024788U CN201920766391.6U CN201920766391U CN210024788U CN 210024788 U CN210024788 U CN 210024788U CN 201920766391 U CN201920766391 U CN 201920766391U CN 210024788 U CN210024788 U CN 2100247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ring
- clamping
- grinding machine
- knife
- alo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7817 Olea europae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滚道加工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轴承滚道磨床,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加工台、设置于机架上的夹持机构以及带动夹持机构转动的驱动件,所述机架上设有内磨刀、外磨刀以及用于带动内磨刀、外磨刀进给的进刀机构,所述内磨刀和外磨刀分别位于夹持机构两侧。本实用新型利用进刀机构带动内磨刀和外磨刀同时进给对轴承两端面的滚道进行同时磨削加工,简化了加工流程,提升了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滚道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承滚道磨床。
背景技术
双滚珠轴承的两个端面均具有滚道,在滚道中均安装有滚珠,从而减小了摩擦,使得轴承使用寿命更长。
加工时,双滚珠轴承的内圈需要车第一滚道以及反面的第二滚道,现有的加工方法是使用普通滚道磨床进行磨削加工,先利用普通滚道磨床的刀具将轴承的第一滚道加工出来,然后将轴承取下进行翻转,然后利用刀具加工第二滚道。加工过程复杂,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滚道磨床,能够同时对轴承两端的滚道进行磨削加工,从而简化加工过程,提升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轴承滚道磨床,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加工台、设置于机架上的夹持机构以及带动夹持机构转动的驱动件,所述机架上设有内磨刀、外磨刀以及用于带动内磨刀、外磨刀进给的进刀机构,所述内磨刀和外磨刀分别位于夹持机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通过夹持机构带动轴承转动,转动时,进刀机构控制内磨刀和外磨刀的进给,利用内磨刀和外磨刀分别与轴承两端面磨削,同时加工两个端面上的滚道,结构简单,能够同时加工轴承两端面的滚道,效率高。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内圈夹持件以及端面夹持件,内圈夹持件包括用于夹住内圈的内夹管,所述驱动件包括内夹电机,所述内夹电机与内夹管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夹电机转动时通过内圈夹持件带动轴承转动,从而使得轴承与内磨刀、外磨刀发生磨削作用,从而加工出两端面上的滚道。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夹管包括内夹套、芯棒以及夹持气缸,所述芯棒穿设于内夹套中且端部可拆卸设有凸球,所述夹持气缸设置于加工台上,所述夹持气缸的活塞杆与芯棒沿夹持气缸的活塞杆的长度方向卡接,且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连接,所述内夹电机设置于加工台上且与所述芯棒沿芯棒周向卡接、轴向滑移连接,当所述夹持气缸的活塞杆收缩时,所述凸球抵触内夹套内壁使得内夹套形变并夹紧轴承内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芯棒随着夹持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而抵触内夹套的内径,使得内夹套扩开后与轴承内圈顶紧,实现内圈夹持的效果;内夹电机通过带动内夹套转动从而带动被夹紧于内夹套外的轴承一起转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球螺纹连接于芯棒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凸球的更换以适配不同轴承内圈直径的情况。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端面夹持件包括连接杆、端面夹持片以及升降气缸,所述连接杆沿轴承轴向设置,所述端面夹持片有两个且转动安装于连接杆两端,两端面夹持片之间形成供轴承伸入的端面夹紧口,升降气缸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内圈夹持件上方,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连接杆连接以带动连接杆向下移动从而使得轴承的上部边缘进入端面夹紧口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两端尾端端面夹持片之间形成端面夹紧口,在升降气缸的推动下,端面夹紧口套在轴承边缘处,用于对轴承轴向起到固定支撑作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刀机构包括驱动丝杠、内滑块、外滑块、滑槽以及进给电机,所述驱动丝杠转动安装于加工台上,驱动丝杆上设有两段相反的螺纹,内滑块与外滑块分别与内磨刀、外磨刀固定连接且分别连接于两段反向的螺纹上,滑槽沿轴承轴向延伸地开设于加工台上,内滑块和外滑块均滑移于滑槽中,所述进给电机设置于加工台上且输出轴与驱动丝杠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通过进给电机带动驱动丝杠转动,从而使得内滑块和外滑块互相靠近或远离,两者同步进给或后退,在同步进给时对滚道进行磨削成型,后退时进行退到操作。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丝杠的反向螺纹上分别螺纹连接有内磨调节块和外磨调节块,所述内滑块沿轴承轴向滑移连接于内磨调节块上且通过第一锁紧件定位,所述外滑块沿轴承轴向滑移连接于外磨调节块且通过第二锁紧件定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内磨调节块和外磨调节块的初始位置可以对两端滚道深度不同的情况进行加工。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锁紧件包括第一锁紧杆以及第一定位螺母,所述第一锁紧杆设置于内磨调节块上且沿轴承轴向设置,所述第一锁紧杆穿过内滑块,所述第一定位螺母螺纹连接于第一锁紧杆上且位于内滑块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松开第一定位螺母,然后沿第一锁紧杆轴向滑移内磨调节块,调节完毕以后再次拧紧第一定位螺母,使内滑块被卡在两第一定位螺母之间。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锁紧件包括第二锁紧杆以及第二定位螺母,所述第二锁紧杆设置于外磨调节块上且沿轴承轴向设置,所述第二锁紧杆穿过外滑块,所述第二定位螺母螺纹连接于第二锁紧杆上且位于外滑块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磨刀穿设在第二锁紧杆上,利用两侧的第二定位螺母抵紧外磨刀,从而对外磨刀在第二锁紧杆上的位置进行定位;调节时,松开第二定位螺母,使然后沿第二锁紧杆滑移外磨刀,滑到所需位置时,再次拧紧第二定位螺母,结构简单,调节以及锁紧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内圈夹持件从轴承的轴孔处夹紧轴承,端面夹持件限制轴承在轴向上移动,完成轴承的上料夹持,然后由内夹电机带动轴承转动,进给电机控制驱动丝杠正反转,从而带动内磨刀、外磨刀同步进刀和退刀,可以同时加工两个端面的滚道,减少了逐个面加工滚道的麻烦,提升了加工效率;
2、连接杆两端尾端端面夹持片之间形成端面夹紧口,在升降气缸的推动下,端面夹紧口套在轴承边缘处,用于对轴承轴向起到固定支撑作用
3、使用时,通过进给电机带动驱动丝杠转动,从而使得内滑块和外滑块互相靠近或远离,两者同步进给或后退,在同步进给时对滚道进行磨削成型,后退时进行退到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轴承滚道磨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一种轴承滚道磨床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6、机架;61、加工台;62、夹持机构;63、驱动件;64、固定板;65、内磨刀;66、外磨刀;7、进刀机构;71、驱动丝杠;72、内滑块;721、内磨调节块;73、外滑块;731、外磨调节块;74、滑槽;75、进给电机;76、内磨调节槽;77、第一锁紧件;771、第一锁紧杆;772、第一定位螺母;78、外磨调节槽;79、第二锁紧件;791、第二锁紧杆;792、第二定位螺母;8、内圈夹持件;81、内夹套;82、芯棒;83、夹持气缸;84、凸球;85、限位片;9、端面夹持件;91、连接杆;92、端面夹持片;93、升降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轴承滚道磨床,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架6、固定于机架6上的加工台61、设于加工台61上的夹持机构62以及带动夹持机构62转动的驱动件63,加工台61一侧固定有固定板64,加工台61表面设有内磨刀65、外磨刀66以及用于带动内磨刀65、外磨刀66的进刀机构7,内磨刀65和外磨刀66分别位于夹持机构62上的轴承的两端用于分别对轴承的两端进行加工。
夹持机构62包括内圈夹持件8以及端面夹持件9,内圈夹持件8包括用于夹住内圈的内夹管,内夹管包括内夹套81、芯棒82以及夹持气缸83,驱动件63包括内夹电机。
内夹电机安装于固定板64背对加工台61的一侧,内夹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固定板64与内夹套81沿内夹套81的周向卡接、内夹套81的轴向滑移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芯棒82穿设于内夹套81中,且两端穿出内夹套81。内夹套81一端转动安装于固定板64上,内夹套81另一端的外壁固定有用于限制轴承在内夹套81轴向上位置的限位片85。
内夹电机安装于固定板64背对加工台61的一侧,内夹电机的输出轴与芯棒82沿芯棒82的周向卡接、沿芯棒82的轴向滑移连接。
夹持气缸83固定在固定板64背对加工台61的一侧,夹持气缸83的活塞杆穿过固定板64与芯棒82一端沿夹持气缸83的活塞杆的长度方向卡接,且以芯棒82的轴线为转动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连接。
芯棒82远离夹持气缸8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凸球84,凸球84的截面为橄榄形,当夹持气缸83的活塞杆收缩时,凸球84伸入内夹套81中从而使得内夹套81被顶开,从而抵紧轴承内圈。
如图1和图2所示,端面夹持件9包括连接杆91、端面夹持片92以及升降气缸93,连接杆91沿轴承轴向设置,端面夹持片92有两个且转动安装于连接杆91两端,两端面夹持片92之间形成供轴承伸入的端面夹紧口,升降气缸93设置于机架6上且位于内圈夹持件8上方,升降气缸93的活塞杆与连接杆91连接以带动连接杆91向下移动从而使得轴承的上部边缘进入端面夹紧口中。
如图1和图2所示,进刀机构7包括驱动丝杠71、内滑块72、外滑块73、滑槽74以及进给电机75,驱动丝杠71转动安装于加工台61上,驱动丝杠71上设有两段相反的螺纹,两段相反的螺纹分别螺纹连接有内磨调节块721、外磨调节块731。
如图1和图3所示,内磨调节块721上开设有沿驱动丝杠71轴向延伸的内磨调节槽76,内滑块72滑移于内磨调节槽76中,且通过第一锁紧件77进行定位。
第一锁紧件77包括第一锁紧杆771以及第一定位螺母772,第一锁紧杆771有两根,两第一锁紧杆771固定于内磨调节块721上且沿轴承轴向设置,第一锁紧杆771位于内磨调节槽76中,第一锁紧杆771穿过内滑块72底部,第一定位螺母772有四个,两两一组,每组第一定位螺母772螺纹连接于一根第一锁紧杆771上,且位于内滑块72底部两侧。
如图1和图4所示,外磨调节块731上开设有沿驱动丝杠71轴向延伸的外磨调节槽78,外磨刀66滑移于外磨调节槽78中,且通过第二锁紧件79进行定位。
第二锁紧件79包括第二锁紧杆791以及第二定位螺母792,第二锁紧杆791有两根,两第二锁紧杆791固定于外磨调节块731且沿轴承轴向设置,第二锁紧杆791位于外磨调节槽78中,第二锁紧杆791穿过外滑块73底部,第二定位螺母792有四个,两两一组,每组第二定位螺母792螺纹连接于一根第二锁紧杆791上,且位于外滑块73底部两侧。
使用原理:使用时,将凸球84拧下,将待加工的轴承的轴孔套在芯棒82上,轴承朝向内夹电机的端面与限位片85抵触,然后将凸球84拧上,控制夹持气缸83的活塞杆收缩,使得凸球84向夹持气缸83所在方向移动从而顶开内夹套81,使得内夹套81的外壁顶紧轴承的轴孔,然后控制升降气缸93的活塞杆向下伸出,带动两端面夹持片92下移,并使得轴承顶部位于两端面夹持片92形成的端面夹紧口中。
转动第一定位螺母772,松开内磨刀65,沿第一锁紧杆771滑移内磨刀65,将内磨刀65滑移到所需位置,然后拧紧第一定位螺母772。
转动第二定位螺母792,松开外磨刀66,沿第二锁紧杆791滑移外磨刀66,将外磨刀66滑移到所需位置,然后拧紧第二定位螺母792。
启动内夹电机带动芯棒83转动,从而带动轴承转动,控制进给电机75转动,使得内磨刀65和外磨刀66靠近轴承对应的端面,进给电机75反转时,内磨刀65和外磨刀66远离轴承对应的端面,以实现进刀和退刀。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轴承滚道磨床,包括机架(6)、设置于机架(6)上的加工台(61)、设置于机架(6)上的夹持机构(62)以及带动夹持机构(62)转动的驱动件(6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6)上设有内磨刀(65)、外磨刀(66)以及用于带动内磨刀(65)、外磨刀(66)进给的进刀机构(7),所述内磨刀(65)和外磨刀(66)分别位于夹持机构(62)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滚道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62)包括内圈夹持件(8)以及端面夹持件(9),内圈夹持件(8)包括用于夹住内圈的内夹管,所述驱动件(63)包括内夹电机,所述内夹电机与内夹管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滚道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夹管包括内夹套(81)、芯棒(82)以及夹持气缸(83),所述芯棒(82)穿设于内夹套(81)中且端部可拆卸设有凸球(84),所述夹持气缸(83)设置于加工台(61)上,所述夹持气缸(83)的活塞杆与芯棒(82)沿夹持气缸(83)的活塞杆的长度方向卡接,且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连接,所述内夹电机设置于加工台(61)上且与所述芯棒(82)沿芯棒(82)周向卡接、轴向滑移连接,当所述夹持气缸(83)的活塞杆收缩时,所述凸球(84)抵触内夹套(81)内壁使得内夹套(81)形变并夹紧轴承内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滚道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球(84)螺纹连接于芯棒(82)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滚道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夹持件(9)包括连接杆(91)、端面夹持片(92)以及升降气缸(93),所述连接杆(91)沿轴承轴向设置,所述端面夹持片(92)有两个且转动安装于连接杆(91)两端,两端面夹持片(92)之间形成供轴承伸入的端面夹紧口,升降气缸(93)设置于机架(6)上且位于内圈夹持件(8)上方,升降气缸(93)的活塞杆与连接杆(91)连接以带动连接杆(91)向下移动从而使得轴承的上部边缘进入端面夹紧口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轴承滚道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刀机构(7)包括驱动丝杠(71)、内滑块(72)、外滑块(73)、滑槽(74)以及进给电机(75),所述驱动丝杠(71)转动安装于加工台(61)上,驱动丝杠(71)上设有两段相反的螺纹,内滑块(72)与外滑块(73)分别与内磨刀(65)、外磨刀(66)固定连接且分别连接于两段反向的螺纹上,滑槽(74)沿轴承轴向延伸地开设于加工台(61)上,内滑块(72)和外滑块(73)均滑移于滑槽(74)中,所述进给电机(75)设置于加工台(61)上且输出轴与驱动丝杠(7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轴承滚道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丝杠(71)的反向螺纹上分别螺纹连接有内磨调节块(721)和外磨调节块(731),所述内滑块(72)沿轴承轴向滑移连接于内磨调节块(721)上且通过第一锁紧件(77)定位,所述外滑块(73)沿轴承轴向滑移连接于外磨调节块(731)且通过第二锁紧件(79)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轴承滚道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件(77)包括第一锁紧杆(771)以及第一定位螺母(772),所述第一锁紧杆(771)设置于内磨调节块(721)上且沿轴承轴向设置,所述第一锁紧杆(771)穿过内滑块(72),所述第一定位螺母(772)螺纹连接于第一锁紧杆(771)上且位于内滑块(72)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轴承滚道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紧件(79)包括第二锁紧杆(791)以及第二定位螺母(792),所述第二锁紧杆(791)设置于外磨调节块(731)上且沿轴承轴向设置,所述第二锁紧杆(791)穿过外滑块(73),所述第二定位螺母(792)螺纹连接于第二锁紧杆(791)上且位于外滑块(73)两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66391.6U CN210024788U (zh) | 2019-05-25 | 2019-05-25 | 一种轴承滚道磨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66391.6U CN210024788U (zh) | 2019-05-25 | 2019-05-25 | 一种轴承滚道磨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024788U true CN210024788U (zh) | 2020-02-07 |
Family
ID=69344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76639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24788U (zh) | 2019-05-25 | 2019-05-25 | 一种轴承滚道磨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02478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47420A (zh) * | 2021-07-23 | 2021-10-26 | 江苏联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精密轴承密封槽精加工设备 |
-
2019
- 2019-05-25 CN CN201920766391.6U patent/CN21002478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47420A (zh) * | 2021-07-23 | 2021-10-26 | 江苏联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精密轴承密封槽精加工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89957B (zh) | 一种自动加工机床 | |
CN109382776B (zh) | 一种对多直径管材定心夹紧装置 | |
CN110064901B (zh) | 一种轴承加工工艺 | |
CN210024788U (zh) | 一种轴承滚道磨床 | |
CN112846911A (zh) | 一种减少碎屑缠绕的柱状物车削装置 | |
CN210848332U (zh) | 一种气门头部成型车削装置 | |
CN201455274U (zh) | 自动定心环型坡口机 | |
CN213258160U (zh) | 一种机械零件制造用转动切削装置 | |
CN219274498U (zh) | 一种丝锥方尾加工装置 | |
CN206509598U (zh) | 一种金属管车丝机 | |
CN216608279U (zh) | 一种锻压机械主轴加工用打磨装置 | |
CN216502771U (zh) | 一种螺栓加工用快速倒角装置 | |
CN217255512U (zh) | 一种机床加工工件定位装置 | |
CN206677335U (zh) | 管螺纹车床 | |
CN202240740U (zh) | 全自动液压缸缸筒外圆无心磨床 | |
CN213163484U (zh) | 一种外螺纹加工装置 | |
CN212398184U (zh) | 一种新型摇臂钻床 | |
CN212102936U (zh) | 一种电机轴高频淬火装置 | |
CN211515779U (zh) | 螺旋叶片成型机 | |
CN203680018U (zh) | 一种千分尺丝杆自动研磨机 | |
CN210232441U (zh) | 一种翻转进刀工作台 | |
CN203738723U (zh) | 拔刀装置 | |
CN210060505U (zh) | 一种气门杆部切断及倒角用的自动夹紧定位夹具装置 | |
CN108380716B (zh) | 一种环形螺纹的自动撵筋装置 | |
CN207757348U (zh) | 一种刀具磨床用刀具装夹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