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12353U - 一种还原炉供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还原炉供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012353U CN210012353U CN201920834376.0U CN201920834376U CN210012353U CN 210012353 U CN210012353 U CN 210012353U CN 201920834376 U CN201920834376 U CN 201920834376U CN 210012353 U CN210012353 U CN 2100123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eeding
- casing
- buffer hopper
- reducing furnace
- reduction furn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449 bri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970 cak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71 c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270 solid waste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还原炉供料装置,包括用于将物料从物料池提升到还原炉进料平台上方的提升机,和用于承接提升机所提升物料的缓冲料斗,缓冲料斗下方还设置有用于承接缓冲料斗中物料且朝还原炉入料口延伸的供料输送机,缓冲料斗承接物料后将物料释放到其下方的供料输送机上,供料输送机将物料输送到还原炉入料口上方后,物料直接掉落到还原炉中,实现向还原炉供料;其中缓冲料斗包括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下端开口处的闸板,且闸板由设置在壳体外的气缸驱动实现对缓冲料斗的开闭,从而实现将缓冲料斗中的物料释放到供料输送机上。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还原炉的连续、均匀进料,同时不会产生大量扬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废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还原炉供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还原炉物料(烧结块、砖块、焦炭等)使用斗车通过提升机从物料池运至还原炉进料平台,然后通过斗车将物料推到还原炉入料口,将物料倒入还原炉。这种进料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斗车倾倒往往导致一次供料量大,然后再间隔一端时间后倾倒下一车,这样导致供料不连续、不均匀,且容易在作业过程中产生严重的扬尘,影响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有鉴于此,需要对以上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还原炉供料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还原炉进料不连续、不均匀且在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扬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还原炉供料装置,包括用于将物料从物料池提升到还原炉进料平台上方的提升机,和用于承接提升机所提升物料的缓冲料斗,缓冲料斗下方还设置有用于承接缓冲料斗中物料且朝还原炉入料口延伸的供料输送机,缓冲料斗承接物料后将物料释放到其下方的供料输送机上,供料输送机将物料输送到还原炉入料口上方后,物料直接掉落到还原炉中,实现向还原炉供料;其中缓冲料斗包括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下端开口处的闸板,且闸板由设置在壳体外的气缸驱动实现对缓冲料斗的开闭,从而实现将缓冲料斗中的物料释放到供料输送机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缓冲料斗承接来自提升机的物料后,通过缓冲料斗下端开口缓慢向下方的供料输送机下料,在下料过程中,缓冲料斗继续承接下一批次的物料,一直保持缓冲料斗中有物料,且物料持续地下到供料输送机上,以实现持续地向还原炉供料,整个过程缓慢进行,不会因剧烈操作而产生大量扬尘。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之处:
通过设置缓冲料斗和供料输送机,实现了还原炉的连续、均匀进料,同时整个作业过程缓慢进行,不会产生大量扬尘,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避免了产生严重扬尘对操作人员造成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物料池1、进料平台2、提升机3、缓冲料斗4、供料输送机5、入料口6、壳体7、闸板8、气缸9、安装板10、导料斜槽11、支撑杆12、防尘罩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2,一种还原炉供料装置,包括用于将物料从物料池1提升到还原炉进料平台2上方的提升机3,和用于承接提升机3所提升物料的缓冲料斗4,缓冲料斗4下方还设置有用于承接缓冲料斗4中物料且朝还原炉入料口6延伸的供料输送机5,缓冲料斗4承接物料后将物料释放到其下方的供料输送机5上,供料输送机5将物料输送到还原炉入料口6上方后,物料直接掉落到还原炉中,实现向还原炉供料;其中缓冲料斗4包括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壳体7和设置在壳体7下端开口处的闸板8,闸板8从壳体7外插入壳体7内,壳体7与闸板8之间为滑动连接,且闸板8由设置在壳体7外的气缸9驱动实现闸板8在壳体7上的插入和抽出,从而实现对缓冲料斗4下端的开闭,将闸板8完全插入后,缓冲料斗4下端开口完全被封闭,抽出一段距离后,缓冲料斗4开启,物料向下方的供料输送机5输送,且缓冲料斗4与供料输送机5之间的距离较小,能够减少扬尘的产生。
上述实施例中,缓冲料斗4承接来自提升机3的物料后,通过缓冲料斗4下端开口缓慢向下方的供料输送机5下料,在下料过程中,缓冲料斗4继续承接下一批次的物料,一直保持缓冲料斗4中有物料,且物料持续地下到供料输送机5上,以实现持续地向还原炉供料,整个过程缓慢进行,不会因剧烈操作而产生大量扬尘。
优选地,为了实现气缸9在壳体7外的安装,壳体7外壁水平连接有安装板10,气缸9安装在安装板10下板面上,气缸9活塞朝壳体7延伸后与闸板8连接。
优选地,供料输送机5为皮带链板机,且皮带链板机与还原炉入料口6之间设置导料斜槽11,导料斜槽11下端通过支撑杆12安装在还原炉上且位于还原炉入料口6正上方,上端斜向上延伸到皮带链板机下方,这样设置能减缓物料下降的速率,从而减少物料从供料输送机5向还原炉入料口6掉落时产生的扬尘,且导料斜槽11与皮带链板机之间的夹角为100~135°时,扬尘的产生量最小。
优选地,装置还包括防尘罩13,供料输送机5和还原炉入料口6均设置在防尘罩13内,且缓冲料斗4下端延伸到防尘罩13内,防尘罩13能将产生的扬尘最大限度地限制在其中,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还原炉供料装置,包括提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承接提升机所提升物料的缓冲料斗,缓冲料斗下方还设置有用于承接缓冲料斗中物料且朝还原炉入料口延伸的供料输送机;其中缓冲料斗包括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下端开口处的闸板,且闸板由设置在壳体外的气缸驱动实现对缓冲料斗的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还原炉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外壁水平连接有安装板,气缸安装在安装板下板面上,气缸活塞朝壳体延伸后与闸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还原炉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闸板从壳体外壁插入壳体内,且壳体与闸板之间为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还原炉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供料输送机为皮带链板机,且皮带链板机与还原炉入料口之间设置导料斜槽,导料斜槽下端通过支撑杆安装在还原炉上且位于还原炉入料口正上方,上端斜向上延伸到皮带链板机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还原炉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料斜槽与皮带链板机之间的夹角为100~135°。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一种还原炉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罩,供料输送机和还原炉入料口均设置在防尘罩内,且缓冲料斗下端延伸到防尘罩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34376.0U CN210012353U (zh) | 2019-06-04 | 2019-06-04 | 一种还原炉供料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34376.0U CN210012353U (zh) | 2019-06-04 | 2019-06-04 | 一种还原炉供料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012353U true CN210012353U (zh) | 2020-02-04 |
Family
ID=69318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834376.0U Active CN210012353U (zh) | 2019-06-04 | 2019-06-04 | 一种还原炉供料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012353U (zh) |
-
2019
- 2019-06-04 CN CN201920834376.0U patent/CN21001235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049283A (zh) | 一种耐火砖生产设备 | |
CN210012353U (zh) | 一种还原炉供料装置 | |
CN208361254U (zh) | 一种热风炉的原料输送线 | |
CN217072810U (zh) | 一种料罐提升输送机 | |
CN207344817U (zh) | 一种压力机定量下料自动摆动装置 | |
CN207791832U (zh) | 带自动清料装置的斗提机系统及斗式提升机 | |
CN203045543U (zh) | 喷砂机自动上下料装置 | |
CN208805058U (zh) |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烧结匣钵装料装置 | |
CN212245357U (zh) | 一种循环上料系统 | |
CN208233937U (zh) | 一种油渣提升机 | |
CN211517919U (zh) | 一种带有上料装置的制砖机 | |
CN209141507U (zh) | 一种用于废铁回收处理的装置 | |
CN104590910A (zh) | 一种送料称重系统 | |
CN217050386U (zh) | 电解铝渣壳定量提升输送装置 | |
CN206427658U (zh) | 一种垃圾分类提升处理设备 | |
CN205419133U (zh) | 一种送料装置 | |
CN212822493U (zh) | 一种制壳机械手自动加砂装置 | |
CN217729217U (zh) | 耐火浇注料配料装置 | |
CN214982157U (zh) | 混凝土搅拌站的无扬尘上料装置 | |
CN218057077U (zh) | 一种高效的炉台加料装置 | |
CN211109657U (zh) | 一种上料装置 | |
CN217625678U (zh) | 一种铁粉生产线用提升装置 | |
CN211888972U (zh) | 一种用于浇道和冒口清理的设备 | |
CN214582513U (zh) | 一种铝锭加热炉送料机构 | |
CN207511245U (zh) | 一种斗提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