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72607U - 卡车驾驶室前悬置 - Google Patents

卡车驾驶室前悬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72607U
CN209972607U CN201920626180.2U CN201920626180U CN209972607U CN 209972607 U CN209972607 U CN 209972607U CN 201920626180 U CN201920626180 U CN 201920626180U CN 209972607 U CN209972607 U CN 2099726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shaped
frame
motor
front susp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2618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海华
吴宝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Baoha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Bao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Baoha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Bao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2618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726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726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726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车驾驶室前悬置,属于前悬置技术领域,包括地板纵梁、上支架、翻转支架、下支架、车架;翻转支架通过下支架固定连接在车架上;上支架固定连接在地板纵梁底部,上支架通过销轴可转动地连接在翻转支架上,翻转支架的形状为U形;翻转支架一侧设有L形架,L形架水平部固定连接在翻转支架侧壁上;L形架竖直部上设有弧形导向槽;车架上通过电机底座设置电机,电机输出轴与销轴同轴设置;电机输出轴上设置转臂,转臂径向设置;转臂与上支架之间设置弹簧减震器总成;靠近转臂的弹簧减震器总成端部穿过L形架竖直部的弧形导向槽,并与转臂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减震效果好,舒适度高,安装维护方便。

Description

卡车驾驶室前悬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车驾驶室前悬置,属于前悬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公告号为CN 203158097 U、公告日为2013年08月28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重型卡车驾驶室前悬置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是由上支架、橡胶间隔垫、翻转支架、下支架、地板纵梁、转举升降油缸、车架、橡胶轴承和销轴构成,重型卡车驾驶室底部两侧分别连接两只前悬置,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装置橡胶间隔垫和翻转支架,上支架由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在地板纵梁上,下支架由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在车架上,转举升降油缸的一端连接固定在地板纵梁上,转举升降油缸的另一端连接固定在车架上,销轴上套置橡胶轴承,由上支架和下支架控制上下限位,橡胶轴承与上支架过盈配合,上支架、翻转支架、橡胶间隔垫通过销轴连接成一体。上述专利采用橡胶隔垫作为驾驶室横向运动减震机构,减震效果一般,驾驶舒适性差。
公告号为CN 205365772 U、公告日为2016年07月06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重型卡车驾驶室前悬置,由地板纵梁、上支架、气压杆、翻转机构、下支架、车架、橡胶套管、翻转油缸以及销轴组成,地板纵梁位于上支架上方位置,上支架与地板纵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翻转机构位于上支架下方位置,翻转机构通过螺栓与上支架固定,翻转机构左右两侧位置安装有气压杆,气压杆设置有四个,两个气压杆通过螺栓固定在翻转机构左侧,翻转机构下方位置安装有下支架,下支架通过螺栓与翻转机构固定,下支架下方位置安装有车架,车架与下支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翻转油缸安装在车架与上支架之间,翻转油缸顶端与上支架进行固定,翻转油缸底端与车架固定,销轴上安装有橡胶套管,销轴贯穿翻转机构。上述专利采用气压杆作为驾驶室横向运动减震机构,在上支架与翻转机构之间的狭小空间内安装四个气压杆,实用性差,操作不便。
因此,需要一种高舒适度的卡车驾驶室前悬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卡车驾驶室前悬置,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减震效果好,提过了驾驶室内驾驶员的舒适度,安装、维护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卡车驾驶室前悬置,包括地板纵梁、上支架、翻转支架、下支架、车架;下支架固定连接在车架上,翻转支架固定连接在下支架上;上支架固定连接在地板纵梁底部,上支架通过销轴可转动地连接在翻转支架上,翻转支架的形状为U形;其特征是,所述翻转支架一侧设有L形架,L形架水平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翻转支架侧壁上;L形架竖直部上设有弧形导向槽;
所述车架上通过电机底座设置电机,电机输出轴与销轴同轴设置;电机输出轴上设置转臂,转臂径向设置;
所述转臂与上支架之间设置弹簧减震器总成;靠近转臂的弹簧减震器总成端部穿过L形架竖直部的弧形导向槽,并与转臂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弧形导向槽、转臂同心设置。
优选的,所述上支架侧壁上设置第一U型架,第一U型架通过第一螺栓与弹簧减震器总成端部的第一安装杆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臂上设置第二U型架,弹簧减震器总成端部的第二安装杆端部穿过所述L形架竖直部的弧形导向槽,并通过第二螺栓与第二U型架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杆的长度大于第一安装杆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本实用新型在翻转支架上设置L形架,将上支架与翻转支架之间狭小的减震空间上移,在L形架与上支架之间设置弹簧减震器总成,从而间接地实现上支架与翻转支架之间的减震。另外,采用弹簧减震器总程作为驾驶室横向运动减震机构,比气压杆、橡胶隔垫、弹簧,更加舒适。
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L形架竖直部上设置弧形导向槽,使得驾驶室进行翻转时,在电机、转臂的带动下,使得弹簧减震器总成两端同步转动至翻转角度,不会影响驾驶室地梁和上支架的转动;当驾驶室回位时,在电机、转臂的带动下,反向旋转,使得弹簧减震器总成两端同步转动至预设位置或原始位置。
第三,本实用新型通过销轴将翻转支架与上支架相连接,上支架与驾驶室纵梁可相对于翻转支架进行翻转,上支架和下支架作为翻转时的限位机构,能在停车状态下减小驾驶室翻转波动性冲击。
第四,本实用新型减震器总成采用现有的减震器总成,减震器总成两端分别设有安装杆,安装杆上设有安装孔,上支架与转臂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U形架,U形架上两个侧壁上设有装配孔,螺栓穿过U形架一个侧壁上的装配孔、减震器总成安装杆上的安装孔、U形架另一个侧壁上的装配孔并通过螺母相连接。
第五,本实用新型通过弧形导向槽、转臂设计为同心结构,将电机输出轴与销轴设计为同轴结构,在结构上保证转臂与上支架翻转角度一致性。本实用新型电机采用伺服电机,使得电机的旋转角度可控,进一步保证转臂的旋转角度与上支架的旋转角度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卡车驾驶室前悬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L形架竖直部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弹簧减震器总成、上支架、转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3所示,卡车驾驶室前悬置,包括地板纵梁1、上支架2、翻转支架3、下支架4、车架5。
下支架4固定连接在车架5上,翻转支架3固定连接在下支架4上;上支架2固定连接在地板纵梁1底部,上支架2通过销轴6可转动地连接在翻转支架3上,翻转支架3的形状为U形。
翻转支架3一侧设有L形架31,L形架水平部311固定连接在所述翻转支架3侧壁上;L形架竖直部312上设有弧形导向槽313。
车架5上通过电机底座81设置电机8,电机输出轴82与销轴6同轴设置;电机输出轴82上设置转臂83,转臂83径向设置。
转臂83与上支架2之间设置弹簧减震器总成7;靠近转臂83的弹簧减震器总成7端部穿过L形架竖直部312的弧形导向槽313,并与转臂83相连接。
弧形导向槽313、转臂83同心设置。
上支架侧壁21上设置第一U型架211,第一U型架211通过第一螺栓212与弹簧减震器总成7端部的第一安装杆71相连接。
转臂83上设置第二U型架831,弹簧减震器总成7端部的第二安装杆72端部穿过所述L形架竖直部312的弧形导向槽313,并通过第二螺栓832与第二U型架831相连接。
第二安装杆72的长度大于第一安装杆71的长度。
电机8为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在翻转支架上设置L形架,将上支架与翻转支架之间狭小的减震空间上移,在L形架与上支架之间设置弹簧减震器总成,从而间接地实现上支架与翻转支架之间的减震。且采用弹簧减震器总程作为驾驶室横向运动减震机构,比气压杆、橡胶隔垫、弹簧,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L形架竖直部上设置弧形导向槽,使得驾驶室进行翻转时,在电机、转臂的带动下,使得弹簧减震器总成两端同步转动至翻转角度,不会影响驾驶室地梁和上支架的转动;当驾驶室回位时,在电机、转臂的带动下,反向旋转,使得弹簧减震器总成两端同步转动至预设位置或原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销轴将翻转支架与上支架相连接,上支架与驾驶室纵梁可相对于翻转支架进行翻转,上支架和下支架作为翻转时的限位机构,能在停车状态下减小驾驶室翻转波动性冲击。
本实用新型减震器总成采用现有的减震器总成,减震器总成两端分别设有安装杆,安装杆上设有安装孔,上支架与转臂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U形架,U形架上两个侧壁上设有装配孔833、212,螺栓穿过U形架一个侧壁上的装配孔833、212、减震器总成安装杆上的安装孔711(721)、U形架另一个侧壁上的装配孔833、212,并通过螺母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弧形导向槽、转臂设计为同心结构,将电机输出轴与销轴设计为同轴结构,在结构上保证转臂与上支架翻转角度一致性。本实用新型电机采用伺服电机,使得电机的旋转角度可控,进一步保证转臂的旋转角度与上支架的旋转角度的一致性。

Claims (6)

1.卡车驾驶室前悬置,包括地板纵梁(1)、上支架(2)、翻转支架(3)、下支架(4)、车架(5);下支架(4)固定连接在车架(5)上,翻转支架(3)固定连接在下支架(4)上;上支架(2)固定连接在地板纵梁(1)底部,上支架(2)通过销轴(6)可转动地连接在翻转支架(3)上,翻转支架(3)的形状为U形;其特征是,所述翻转支架(3)一侧设有L形架(31),L形架水平部(311)固定连接在所述翻转支架(3)侧壁上;L形架竖直部(312)上设有弧形导向槽(313);
所述车架(5)上通过电机底座(81)设置电机(8),电机输出轴(82)与销轴(6)同轴设置;电机输出轴(82)上设置转臂(83),转臂(83)径向设置;
所述转臂(83)与上支架(2)之间设置弹簧减震器总成(7);靠近转臂(83)的弹簧减震器总成(7)端部穿过L形架竖直部(312)的弧形导向槽(313),并与转臂(8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驾驶室前悬置,其特征是,所述弧形导向槽(313)、转臂(83)同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车驾驶室前悬置,其特征是,所述上支架侧壁(21)上设置第一U型架(211),第一U型架(211)通过第一螺栓(212)与弹簧减震器总成(7)端部的第一安装杆(7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车驾驶室前悬置,其特征是,所述转臂(83)上设置第二U型架(831),弹簧减震器总成(7)端部的第二安装杆(72)端部穿过所述L形架竖直部(312)的弧形导向槽(313),并通过第二螺栓(822)与第二U型架(83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车驾驶室前悬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安装杆(72)的长度大于第一安装杆(71)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驾驶室前悬置,其特征是,所述电机(8)为伺服电机。
CN201920626180.2U 2019-04-30 2019-04-30 卡车驾驶室前悬置 Active CN2099726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6180.2U CN209972607U (zh) 2019-04-30 2019-04-30 卡车驾驶室前悬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6180.2U CN209972607U (zh) 2019-04-30 2019-04-30 卡车驾驶室前悬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72607U true CN209972607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61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26180.2U Active CN209972607U (zh) 2019-04-30 2019-04-30 卡车驾驶室前悬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726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9383A (zh) * 2022-07-06 2022-09-06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前悬置装配机构及其装配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9383A (zh) * 2022-07-06 2022-09-06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前悬置装配机构及其装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45735B2 (ja) 自動車用のホイールモジュール
CN206870775U (zh) 移动平台
CN107244206B (zh) 全地形车及其摇臂结构
CN209972607U (zh) 卡车驾驶室前悬置
CN211223709U (zh) 双调整轮的多轮车防侧翻车身系统
CN202879590U (zh) 多轴半挂车同步转向系统
CN104442272A (zh) 电动汽车防侧撞后桥结构
CN216269184U (zh) 一种带有车头稳定机构的高空作业车
CN108162707B (zh) 机动车前轮可正立跳动的独立悬架机构及转向机构
KR100320806B1 (ko) 전기자동차용현가장치
CN213323490U (zh) 四轮电动乘用车
CN210284486U (zh) 一种代步车用摇摆装置及代步车
CN210027777U (zh) 平叉式前悬挂总成及摩托车
CN209852129U (zh) 座椅减震机构弹簧伸缩组件安装结构
CN110843982B (zh) 双调整轮的多轮车防侧翻车身系统
CN214986167U (zh) 一种油泵车牵引转向装置
CN207549896U (zh) 空气悬挂边梁升降u型气垫板
CN201405943Y (zh) 驾驶室后悬减震装置
CN220243196U (zh) 一种车辆驻车支撑结构
CN220076346U (zh) 一种四轮遥控无人监测作业底盘
CN217455794U (zh) 一种车辆拖牵结构
CN213862471U (zh) 一种多功能agv机器人
CN216545619U (zh) 一种可调整房车底盘两侧轮胎同轴的双阻尼独立悬挂装置
CN214688902U (zh) 单臂独轴式悬挂
CN115302998B (zh) 车轮悬挂梁安装结构及越野拖挂房车的空气悬挂底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