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57308U - 机械升降式搬运车 - Google Patents

机械升降式搬运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57308U
CN209957308U CN201922202594.5U CN201922202594U CN209957308U CN 209957308 U CN209957308 U CN 209957308U CN 201922202594 U CN201922202594 U CN 201922202594U CN 209957308 U CN209957308 U CN 209957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k
lever
shaft
rotating shaft
chas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0259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薄纯国
王长柱
薄宏斌
商继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Gongl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Gongl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Gongl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Gongl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0259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57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57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57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机械升降式搬运车,包括车把,设有两个平行货叉底架的底盘,两个货叉底架上分别覆盖有货叉,所述货叉和货叉底架间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轴安装在底盘上的杠杆,所述杠杆的支撑轴设于其前后两端之间,且支撑轴垂直于所述货叉中轴线所在竖直平面设置,所述杠杆前端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杠杆转动的施力组件,所述杠杆的后端部通过传动组件连接所述货叉以使货叉随杠杆后端升降,所述杠杆和传动组件与所述货叉一一对应设置。该搬运车采用体积和质量较小的机械式升降机构即可实现货叉升降,使用简单方便,且搬运车体积和自重较小,更加方便收纳、运输和携带。

Description

机械升降式搬运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货物搬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机械升降式搬运车。
背景技术
货叉可升降的搬运车广泛应用于仓储环境中,通过货叉搬动货物。搬运车在搬动货物时,首先将货叉移动至货物托盘底部的空隙中,然后使用升降机构将货叉抬起使货物托盘离开地面后才能够将货物进行搬运。
现有的搬运车多采用液压升降机构实现货叉升降,但是,液压升降机构体积较大,且本身质量较大,将液压升降机构安装在搬运车上,使现有的搬运车体积和自重均较大,不方便收纳、运输和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机械升降式搬运车,采用体积和质量较小的机械式升降机构即可实现货叉升降,使用简单方便,且搬运车体积和自重较小,更加方便收纳、运输和携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机械升降式搬运车,包括车把,设有两个平行货叉底架的底盘,所述货叉底架上分别覆盖有货叉,所述货叉和货叉底架间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轴安装在底盘上的杠杆,所述杠杆的支撑轴设于其前后两端之间,且支撑轴垂直于所述货叉中轴线所在竖直平面设置,所述杠杆前端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杠杆转动的施力组件,所述杠杆的后端部通过传动组件连接所述货叉以使货叉随杠杆后端升降,所述杠杆和传动组件与所述货叉一一对应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前端与杠杆后端通过铰接轴连接的第一连杆,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后端和货叉侧壁的第一转轴,安装于所述货叉侧壁且设于第一转轴后方的第二转轴,以及分别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对应设置的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铰接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平行于所述支撑轴设置,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等高设置,且均穿入所述货叉侧壁,所述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均开设于货叉底架上;所述第一导向槽包括可在货叉升起前容纳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槽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槽体前部的上部前倾的第一导向坡,所述第一导向坡可在第一转轴随第一连杆前移时引导所述第一转轴上移至第一槽体外的货叉底架顶面上;所述第二导向槽包括可在货叉升起前容纳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槽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槽体前部的上部前倾的第二导向坡,所述第二导向坡可在第二转轴前移时引导所述第二转轴上移至第二槽体外的货叉底架顶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槽体后部设为可阻挡所述第一转轴脱离第一槽体的第一阻挡部,所述第二槽体后部设为可阻挡所述第二转轴脱离第二槽体的第二阻挡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阻挡部和第二阻挡部均设为垂直所述货叉中轴线设置的竖直坡。
作为优选,所述施力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两个杠杆前端的连接杆,以及下端部安装在所述连接杆上的压杆,所述连接杆平行于所述支撑轴设置,所述压杆的上部前倾且垂直于所述连接杆设置。
作为优选,以所述车把作为压杆,所述车把包括把杆和设于所述把杆上的把手,所连接杆设有可连接所述把杆下端部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杠杆前端下压前第一连接件位于连接杆上方且与所述把杆连接,所述杠杆前端下压后第二连接件位于连接杆上方且与所述把杆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为开设于连接杆中央的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中轴线相交且均垂直于支撑轴设置;所述杠杆前端下压前所述第一插孔开口朝上,且所述把杆下端部插入所述第一插孔中,所述杠杆前端下压后所述第二插孔开口朝上,且所述把杆下端部插入所述第二插孔中。
作为优选,所述底盘包括连接两货叉底架的横梁,所述把杆下端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杠杆前端下压前把杆自第一插孔穿出时,以及杠杆前端下压后把杆自第二插孔穿出时把杆下端部抵接于横梁上表面同一区域,与所述定位槽适配的插块设于该区域,所述把杆下端部抵接横梁时,所述插块插设于定位槽中。
作为优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相连通,且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中轴线垂直设置。
作为优选,位于所述货叉内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分别套设有与其同轴设置的第一支撑轮和第二支撑轮,所述货叉升起前,所述第一支撑轮和第二支撑轮下表面分别抵接所述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底部,所述第一支撑轮和第二支撑轮上表面均抵接所述货叉上壁下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杠杆设为S形杠杆,所述支撑轴设于S形杠杆的中央,所述第一连杆设为L形第一连杆。
作为优选,所述货叉底架内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连杆传动组件,所述连杆传动组件包括上端转动连接第一转轴的第二连杆,上端转动连接第二转轴的第四连杆,以及两端分别通过连杆转轴铰接第二连杆下端和第四连杆下端的第三连杆,所述连杆转轴平行于第一转轴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车轮单元包括分别安装于两个货叉底架下方的且沿货叉底架中轴线排布的两排车轮组,每列车轮组包括多个中心点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且平行设置的车轮,所述车轮的轮轴垂直于所述货叉底架的中轴线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提供了机械升降式搬运车,采用体积和质量较小的机械式升降机构即可实现货叉升降,使用简单方便,且搬运车体积和自重较小,更加方便收纳、运输和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搬运车货叉升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卸除车把的搬运车货叉未升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底盘和升降机构在升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搬运车货叉底架内的连杆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个图中:1-车把,11-把杆,12-把手,2-底盘,21-货叉底架,22-横梁,23-插块,3-货叉,4-升降机构,41-杠杆,411-支撑轴,42-施力组件,421-连接杆,422-第一插孔,423-第二插孔,43-第一连杆,44-第一转轴,45-第二转轴,46-第一导向槽,461-第一槽体,462-第一导向坡,463-第一阻挡部,47-第二导向槽,471-第二槽体,472-第二导向坡,473-第二阻挡部,48-第一支撑轮,49-第二支撑轮,51-第二连杆,52-第三连杆,53-第四连杆,54-连杆转轴,6-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 “内”、“外”、“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如图1至4所示,一种机械升降式搬运车,包括车把1,设有两个平行货叉底架21的底盘2,两个货叉底架21上分别覆盖有货叉3,所述货叉3和货叉底架21间设有升降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支撑轴411安装在底盘2上的杠杆41,所述杠杆41的支撑轴411设于其前后两端之间,且支撑轴411垂直于所述货叉3中轴线所在竖直平面设置,所述杠杆41前端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杠杆转动的施力组件42,所述杠杆41的后端部通过传动组件连接所述货叉3以使货叉3随杠杆41后端升降,所述杠杆41和传动组件与所述货叉3一一对应设置。
本实施例的机械升降式搬运车采用新型的升降机构4实现货叉3升降,需要升起货叉3时,可通过施力组件42下压杠杆41前端部可使杠杆41后端部翘起,进而通过传动组件带动货叉3升起使货叉达到图1所示的升起状态,当需将使货叉下降复位时,只需通过施力组件42上提杠杆41前端部,使杠杆41后端部即可带动货叉3下降至货叉底架21上,完成货叉下降复位,恢复图2所示的货叉未升起状态,即本实施例的搬运车采用机械式的升降机构即可方便的实现货叉3的升降,使用简单方便,尤其适用于重量较小的货物搬运,且相较于现有的采用液压升降机构升降货叉的搬运车,本实施例的升降机构4结构简单、质量较小、所需安装空间较小,可有效减小搬运车体积和自重,更加方便搬运车的收纳和运输携带。
具体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前端与杠杆41后端通过铰接轴连接的第一连杆43,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杆43后端和货叉3侧壁的第一转轴44,安装于所述货叉3侧壁且设于第一转轴44后方的第二转轴45,以及分别与第一转轴44和第二转轴45对应设置的第一导向槽46和第二导向槽47;所述铰接轴、第一转轴44和第二转轴45均平行于所述支撑轴411设置,所述第一转轴44和第二转轴45等高设置,且均穿入所述货叉3侧壁,所述第一导向槽46和第二导向槽47均开设于货叉底架21上;所述第一导向槽46包括可在货叉3升起前容纳所述第一转轴44的第一槽体461,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槽体461前部的上部前倾的第一导向坡462,所述第一导向坡462可在第一转轴44随第一连杆43前移时引导所述第一转轴44上移至第一槽体461外的货叉底架21顶面上;所述第二导向槽47包括可在货叉3升起前容纳所述第二转轴45的第二槽体471,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槽体471前部的上部前倾的第二导向坡472,所述第二导向坡472可在第二转轴45前移时引导所述第二转轴45上移至第二槽体471外的货叉底架21顶面上。
采用上述结构,货叉3升起前,所述第一转轴44和第二转轴45卡入第一槽体461和第二槽体471中,此时,与第一转轴44和第二转轴45连接的货叉3处于较低位置,当需要升起货叉3时,施力组件42下压杠杆41前端,杠杆41绕支撑轴411转动,使杠杆41后端向上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连杆43带动第一转轴44和与第一转轴44共同安装在货叉3上的第二转轴45前移,原本位于第一槽体461和第二槽体471中的第一转轴44和第二转轴45在前移过程中,在上部前倾的第一导向坡462和第二导向坡472引导下上移至第一槽体461和第二槽体471前侧的货叉底架21顶面上,从而带动与其相连的货叉3上升至如图1和图3所示的升起位置。
具体的,所述第一槽体461后部设为可阻挡所述第一转轴44脱离第一槽体461的第一阻挡部463,所述第二槽体471后部设为可阻挡所述第二转轴45脱离第二槽体471的第二阻挡部473。第一阻挡部和第二阻挡部设置可防止第一转轴44和第二转轴45在下降后移过程中拖出第一导向槽46和第二导向槽47,确保升降机构作用效果。
具体的,所述第一阻挡部463和第二阻挡部473均设为垂直所述货叉3中轴线设置的竖直坡。
具体的,所述施力组件42包括固定连接两个杠杆41前端的连接杆421,以及下端部安装在所述连接杆421上的压杆,所述连接杆421平行于所述支撑轴411设置,所述压杆的上部前倾且垂直于所述连接杆421设置。采用上述施力组件42下压压杆即可对于连接杆421连接的两个杠杆41的前端同步施加压力,压杆的设置可加长杠杆41的动力臂,可以减小升起货叉3所需的压力,更加方便升起货叉3搬抬货物托盘。
具体的,以所述车把1作为压杆,所述车把1包括把杆11和设于所述把杆11上的把手12,所连接杆421设有可连接所述把杆11下端部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杠杆41前端下压前(即货叉3升起前),第一连接件位于连接杆421上方且与所述把杆11连接,所述杠杆41前端下压后(即货叉3升起后),第二连接件位于连接杆421上方且与所述把杆11连接。以车把1作为压杆可简化装置结构,且车把1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搬运车,可在不需拖动搬运车时将车把1卸下,以减小装置收纳体积,方便搬运车收纳和搬运,且可将卸下车把1的搬运车直接作为货物托盘托盘使用,更加方便使用。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为开设于连接杆421中央的第一插孔422和第二插孔423,所述第一插孔422和第二插孔423中轴线相交且均垂直于支撑轴411设置;所述杠杆41前端下压前(即货叉3升起前)所述第一插孔422开口朝上,且所述把杆11下端部插入所述第一插孔422中,所述杠杆41前端下压后(即货叉3升起后)所述第二插孔423开口朝上,且所述把杆11下端部插入所述第二插孔423中。
具体的,所述底盘包括连接两货叉底架21的横梁22,所述把杆11下端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杠杆41前端下压前(即货叉3升起前),把杆11自第一插孔422穿出时,以及杠杆41前端下压后(即货叉3升起后)把杆11自第二插孔423穿出时,把杆11下端部抵接于横梁22上表面同一区域,与所述定位槽适配的插块23设于该区域,所述把杆11下端部抵接横梁22时,所述插块23插设于定位槽中。在货叉3升起前、后,插块23插入定位槽中可阻止车把1转动实现车把定位,以方便拖动搬运车。
具体的,第一插孔422和第二插孔423相连通,且所述第一插孔422和第二插孔423中轴线垂直设置。
具体的,位于所述货叉3内的第一转轴44和第二转轴45上分别套设有与其同轴设置的第一支撑轮48和第二支撑轮49,所述货叉3升起前,所述第一支撑轮48和第二支撑轮49下表面分别抵接所述第一槽体461和第二槽体471底部,所述第一支撑轮48和第二支撑轮49上表面均抵接所述货叉3上壁下表面。采用上述结构在货叉3升起时,第一支撑轮48和第二支撑轮49支撑于货叉底架21顶面可提高货叉升高高度,采用不同直径的支撑轮可生产出能够适用不同升高高度要求的搬运车,同时第一支撑轮48和第二支撑轮49可在货叉3升高时,减轻货叉3对第一转轴44和第二转轴45的压力,提高货叉3承重能力,延长装置使用寿命。
具体的,所述杠杆41设为S形杠杆,所述支撑轴411设于S形杠杆的中央,所述第一连杆43设为L形第一连杆。
具体的,为了更好的确保货叉3前后的第一转轴44和第二转轴45的连动,保证升降机构稳定抬起货叉3,确保搬运车稳定运行,所述货叉底架21内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4和第二转轴45的连杆传动组件(如图4所示),所述连杆传动组件包括上端转动连接第一转轴44的第二连杆51,上端转动连接第二转轴45的第四连杆53,以及两端分别通过连杆转轴54铰接第二连杆51下端和第四连杆53下端的第三连杆52,所述连杆转轴54平行于第一转轴44设置。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车轮单元包括分别安装于两个货叉底架21下方的且沿货叉底架中轴线排布的两排车轮组,每排车轮组包括多个中心点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且平行设置的车轮6,所述车轮6的轮轴垂直于所述货叉底架21的中轴线设置。现有的搬运车多采用四轮或三轮支撑底盘2,采取这种支撑方式货叉底架21与地面间的承压支撑点较少,货物较重时,容易压弯货叉底架21,造成装置损坏,且较难推动搬运车,本实施例采用沿货叉底架中轴线排布的两排车轮组作为搬运车的车轮单元,可以平均分布货叉底架21和地面间的作用力,减小装置损坏风险,且更容易拖动搬运车,使搬运车行进更加流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机械升降式搬运车,包括车把,设有两个平行货叉底架的底盘,两个货叉底架上分别覆盖有货叉,所述货叉和货叉底架间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底盘下方安装有车轮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轴安装在底盘上的杠杆,所述杠杆的支撑轴设于其前后两端之间,且支撑轴垂直于所述货叉中轴线所在竖直平面设置,所述杠杆前端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杠杆转动的施力组件,所述杠杆的后端部通过传动组件连接所述货叉以使货叉随杠杆后端升降,所述杠杆和传动组件与所述货叉一一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升降式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前端与杠杆后端通过铰接轴连接的第一连杆,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后端和货叉侧壁的第一转轴,安装于所述货叉侧壁且设于第一转轴后方的第二转轴,以及分别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对应设置的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铰接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平行于所述支撑轴设置,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等高设置,且均穿入所述货叉侧壁,所述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均开设于货叉底架上;所述第一导向槽包括可在货叉升起前容纳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槽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槽体前部的上部前倾的第一导向坡,所述第一导向坡可在第一转轴前移时引导所述第一转轴上移至第一槽体外的货叉底架顶面上;所述第二导向槽包括可在货叉升起前容纳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槽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槽体前部的上部前倾的第二导向坡,所述第二导向坡可在第二转轴前移时引导所述第二转轴上移至第二槽体外的货叉底架顶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升降式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后部设为可阻挡所述第一转轴脱离第一槽体的第一阻挡部,所述第二槽体后部设为可阻挡所述第二转轴脱离第二槽体的第二阻挡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升降式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两个杠杆前端的连接杆,以及下端部安装在所述连接杆上的压杆,所述连接杆平行于所述支撑轴设置,所述压杆的上部前倾且垂直于所述连接杆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升降式搬运车,其特征在于,以所述车把作为压杆,所述车把包括把杆和设于所述把杆上的把手,所连接杆设有可连接所述把杆下端部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杠杆前端下压前,第一连接件位于连接杆上方且与所述把杆连接,所述杠杆前端下压后,第二连接件位于连接杆上方且与所述把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升降式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为开设于连接杆中央的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中轴线相交且均垂直于支撑轴设置;所述杠杆前端下压前所述第一插孔开口朝上,且所述把杆下端部插入所述第一插孔中,所述杠杆前端下压后所述第二插孔开口朝上,且所述把杆下端部插入所述第二插孔中;所述底盘包括连接两货叉底架的横梁,所述把杆下端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杠杆前端下压前把杆自第一插孔穿出时,以及杠杆前端下压后把杆自第二插孔穿出时,把杆下端部抵接于横梁上表面同一区域,与所述定位槽适配的插块设于该区域,所述把杆下端部抵接横梁时,所述插块插设于定位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升降式搬运车,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货叉内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分别套设有与其同轴设置的第一支撑轮和第二支撑轮,所述货叉升起前,所述第一支撑轮和第二支撑轮下表面分别抵接所述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底部,所述第一支撑轮和第二支撑轮上表面均抵接所述货叉上壁下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升降式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设为S形杠杆,所述支撑轴设于S形杠杆的中央,所述第一连杆设为L形第一连杆。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升降式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货叉底架内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连杆传动组件,所述连杆传动组件包括上端转动连接第一转轴的第二连杆,上端转动连接第二转轴的第四连杆,以及两端分别通过连杆转轴铰接第二连杆下端和第四连杆下端的第三连杆,所述连杆转轴平行于第一转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升降式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单元包括分别安装于两个货叉底架下方且沿货叉底架中轴线排布的两排车轮组,每列车轮组包括多个中心点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且平行设置的车轮,所述车轮的轮轴垂直于所述货叉底架的中轴线设置。
CN201922202594.5U 2019-12-11 2019-12-11 机械升降式搬运车 Active CN209957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02594.5U CN209957308U (zh) 2019-12-11 2019-12-11 机械升降式搬运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02594.5U CN209957308U (zh) 2019-12-11 2019-12-11 机械升降式搬运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57308U true CN209957308U (zh) 2020-01-17

Family

ID=69249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02594.5U Active CN209957308U (zh) 2019-12-11 2019-12-11 机械升降式搬运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5730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4753A (zh) * 2020-06-13 2020-11-13 中国人民解放军96815部队 一种高效搬运车及其关键参数优化选取方法
CN113428807A (zh) * 2021-06-22 2021-09-24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用于快艇托运的拖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4753A (zh) * 2020-06-13 2020-11-13 中国人民解放军96815部队 一种高效搬运车及其关键参数优化选取方法
CN113428807A (zh) * 2021-06-22 2021-09-24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用于快艇托运的拖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96961A (en) Dual low lift truck
CN209957308U (zh) 机械升降式搬运车
US2271624A (en) Load handling mechanism for industrial trucks
CN106744483A (zh) 一种小型液压举升电动搬运车
CN212333658U (zh) 一种仓储叉车
US6116843A (en) Fork lift truck, adapted to be loaded on the rear of a carrying vehicle
CN110683489B (zh) 车载货物装卸搬运装置
CN210259823U (zh) 一种货架搬运装置
CN1787942A (zh) 手推车
CN219044825U (zh) 一种直接叉取式搬运小车
CN209554731U (zh) 一种原料药生产车间用蓄电池平衡重式叉车
CN108583448B (zh) 一种汽车背负式摩托车运输架
CN113492937B (zh) 一种电池包快速与整车装配的装置
CN212334055U (zh) 一种便于移动使用的车架
CN210792699U (zh) 叉车轴距调节装置及叉车
CN213594124U (zh) 车辆车轮举升平台组件
CN207876688U (zh) 一种板材装卸用载板车
CN212074117U (zh) 一种物料移动车
CN210103369U (zh) 自动引导车
CN219565197U (zh) 一种手推车
CN218703349U (zh) 一种锁止组件及手推车
CN217676684U (zh) 叉车
CN217323245U (zh) 一种移动式可升降烟叶装箱叉车
CN216861643U (zh) 一种同轨迹的f型牵引拖车
CN216188630U (zh) 一种用于无人托盘搬运车的分载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